公共心理学教案_第1页
公共心理学教案_第2页
公共心理学教案_第3页
公共心理学教案_第4页
公共心理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心理学教案向光富2006春第一章心理学研究概说目标要求掌握心理学的概念了解心理学开展的脉络了解心理学的流派了解心理学的分类了解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方法第一节心理学的界定本节主要内容一、心理学的定义二、心理学是否可以称之为科学?

三、心理学具体研究的内容一、心理学的定义

哲学含义为:心理学是阐释心灵的学问。十九世纪末心理学的科学含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的科学。20世纪20-60年代心理学被界定为: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被界定为:心理学是研究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本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是否可以称之为科学?(1)1.辞典或辞源对科学的解释:广义而言凡有组织、有系统的知识均称之为科学;狭义而言专指自然科学。2.科学的科学解释:科学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处理问题,从而发现事物变化的真相〔规律〕,并进而探求其原理原那么的学问。此界说包括了3个要件:待解问题、所用方法、目的。二、心理学是否可以称之为科学?(2)3科学的特征:客观性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所作出的解释,科学研究作出的结论不会因人而异;可验证性指科学研究的结果或理论是可以重复验证的;系统性指科学研究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那么。二、心理学是否可以称之为科学?〔3〕4科学的目的科学研究的目的可以分为四个层次:陈述〔事实〕将研究中所观察到的事实,客观地采用口头或文字的方式描述出来,不涉及事实的原因;解释〔原因〕将问题发生的前因后果说清预测〔发生〕根据现有的资料或得出的结论去推测,在相同的条件下事实发生的可能性控制〔条件〕阻〔防〕止灾害性事件的发生,控制无关条件找出事物变化的真正原因。二、心理学是否可以称之为科学?〔4〕5心理学是科学吗?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人性〕、方法〔科学系统〕、目的〔人性变化开展的规律〕、特征上看来,心理学的研究是比一般物性研究更为复杂的科学研究。三心理学具体研究的内容〔1〕1个体行为:主要指机体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反响动作或活动2个体心理: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认知过程心理过程情感过程个体心理意志过程个性倾向性个性差异个性心理特征三心理学具体研究的内容〔2〕3.社会心理: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交往时产生的心理现象,如人际关系、团体动力、个体社会化等称之为社会心理。4.个体意识:意识是人对外部或内部刺激的觉知。5.个体无意识:是指人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的、不能自我调节和控制的现象。人在梦中的心理现象主要在无意识情况下产生的;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病人其行为受无意识支配,所以自己没法控制。第二节心理学的开展脉络本节主要内容:一、科学心理学诞生前的历史背景二、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三、心理学开展的流派一科学心理学诞生前的历史背景〔1〕1.哲学源头:在西方古代的哲学家中对心理学的开展影响最大的有三个主要人物。第一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s,384-322〕,在其著作中讨论了人类的本性、人类知识的由来、五官的运用以及记忆功能等问题。第二是欧洲文艺复兴后的法国哲学家笛卡尔〔Ren’eDescarts,1596-1650〕,他认为人类生来就具有足以产生感官经验的心理功能。后来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开展了笛卡尔的理论,成为集大成者,成为哲学思想主流之一的理性主义。第三是十七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JohnLoke,1632-1704〕在哲学上,洛克属于经验主义者,强调人类的一切知识均来源于后天经验,反对理性主义。洛克认为人类的本性就像“白板〞纯然无色,不分善恶,所有的改变决定于后天经验。一、科学心理学诞生前的历史背景〔2〕生物学源头:生物学兴起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CharlesDarwin,1632-1704〕,其代表作是发表于1859年的?物种起源?。他的著名的进化论,有三个主要观点:〔1〕世界上一切生物的状况特征,是经过数百万年长期进化演变的结果;〔2〕不同物种的生物之间的显著差异是由于不同的遗传造成;〔3〕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显著差异,主要是由于个体对生存环境的适应的好坏使然。他的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后来达尔文进化论中的遗传、环境、个别差异、适应等概念成了心理学研究的局部主题。一科学心理学诞生前的历史背景〔3〕生理学源头:生理学研究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是十九世纪德国的三位生理学家。第一位是柏林大学教授缪勒〔JohannesMuller,1801-1858〕,缪勒发现了神经特殊能量说,认为大脑是分区司职的;他认为人类对外界刺激之所以产生感觉,能够辨识,完全依赖于各种不同神经传导所产生的特殊能量所致;他还发现了神经细胞之间由电化作用产生神经冲动的理论。第二位是缪勒的弟子赫姆霍兹〔HermannVonHelmholtz,1821-1894〕,他是柏林大学著名的生理学教授,他的色觉理论和听觉理论,至今仍是心理学上解释色觉和听觉现象的重要理论依据第三位生理学家费西纳〔GustavTheoderFechner,1801-1887〕,他是德国莱比锡大学教授,设计了著名的心理物理实验。二、科学心理学的诞生〔1〕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WilhelmWundt,1832-1920〕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了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使心理学脱离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诞生了,冯特因此成为心理学之父。二、科学心理学的诞生〔2〕三、心理学开展的流派1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结构主义的奠基人是冯特,其代表人物是冯特的学生铁钦纳〔EdwardBradfordTitchener,1867-1927〕。冯特企图利用内省法〔在精确的实验条件下,准确地观察并描述经历到的心理状态〕对人的意识进行物性的结构分析,所以一般将冯特开始的心理学称之为结构主义。三、心理学开展的流派1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根据铁钦纳的解释,经内省而得知人的经验,经验构成意识,意识包括3种元素:一为感觉性的,属觉知元素;二为想象性的,属观念元素;三为情感性的,属情绪元素。在他们看来,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内省而了解不同情境刺激下各种元素的结构。结构主义在美国开立门户之后,就受欧美心理学界的反对,一方面使结构主义随着1927年铁钦纳的逝世而结束;另一方面使心理学演变成百家争鸣,学派林立的局面。三、心理学开展的流派2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illiamJames,1842-1910〕和杜威〔JohnDewey,1859-1952〕在本世纪初创立。其根本主张是: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应该是研究个体适应环境时的心理或意识的功能,而不像结构主义那样,只研究意识的组成元素。功能主义认为对个体适应其生活环境时心理的了解,远比心理结构重要。在研究对象上由成人扩展到儿童和动物;在研究方法上除了内省法以外,还引入观察、测验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从哲学思想上看,结构主义与欧洲17世纪的理性主义哲学〔主张人的心智是先天结构的〕思想有关,功能主义与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经验主义和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有关。三、心理学开展的流派3行为主义(behaviorism)行为主义又称行为论或行为学派,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B.Watson,1878-1958)在1913年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眼中的心理学?的论文,由此宣告了行为主义的创立。

三、心理学开展的流派3行为主义(behaviorism)行为主义有如下四点主张:〔1〕强调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只能是由研究者客观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2〕强调行为的根底是个体的反响,多个反响即构成行为的整体;〔3〕个体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由遗传决定的,而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被动学习的;〔4〕由动物或儿童实验得出的结论,可推论到一般的人类行为。这种纯粹以“客观的客观〞的行为主义取向,被人们成为激进行为主义。三、心理学开展的流派3行为主义(behaviorism)对行为主义作出如下两点评论:〔1〕为使心理学符合严格的科学标准,刻意就将研究的内容限制在可观察的外显行为,将意识排除在外,致使心理学的内涵窄化,限制了心理学的开展。〔2〕行为主义的严格的科学取向的方法,对心理学走上客观研究的科学道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致使心理学在社会科学各学科中形象突出,同时影响20世纪40年代行为科学的兴起。在科学心理学的开展和学习心理学上行为都作出很大的奉献。三、心理学开展的流派4完型心理学〔gestaltpsychology格式塔心理学〕完型心理学由德国心理学家魏特墨〔MaxWertheimer,1880-1943〕1912年在法兰克福大学创立,代表人物有考夫卡〔K.Koffka〕、苛勒(W,Kuhler)等人。完型心理学主要研究知觉与意识,其目的在于探究知觉和意识的心理组织过程。三、心理学开展的流派4完型心理学〔gestaltpsychology格式塔心理学〕完型心理学强调知觉经验虽来自外界刺激,各个刺激可能是别离零散的,我们知觉到的却是有组织的;局部之和不等于整体,整体大于局部之和。原因是在集知觉而成意识时,多加了一层心理组织,所以知觉到心理组织才是最重要的。完型心理学者认为,心理现象未必反响物理刺激的事实,物理刺激是客观存在的,而心理现象是个体对其加以选择与组织后的反响。这就是客观的主观的道理。完型心理学对知觉的研究作出了很大的奉献;由于完型心理学所研究的知觉组织与注意、识别、记忆等心理过程有关,所以认知心理学的开展受到了完型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三、心理学开展的流派5精神分析论〔psychoanalysis〕精神分析论是由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所创立的。弗洛伊德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如下三点:〔1〕人格动力观〔personalitydynamics〕:他用潜意识、欲望、生本能和死本能等概念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2〕人格开展观〔personalitydevelopment〕:以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性征期以及认同、母恋情节等概念来解释个体心理开展的过程;〔3〕人格结构观〔personalitystructure〕:用本我、自我、超我来解释个体的人格结构,并以冲突、焦虑以及各种防卫作用等概念解释人格结构中三个我之间的复杂关系。三、心理学开展的流派5精神分析论〔psychoanalysis〕在精神分析论的开展过程中,一些追随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家反对他的“一切行为决定于性本能开展〞的泛性论观点,又由于社会学和人类学开展的影响,开始转向重视和研究人格开展过程中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这局部人的观点和理论被成为“新精神分析论〞。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1〕他对人性解释所持的观点,是以其多年对病人的观察记录为依据的,将其推及到对一般人的解释,难免会有不妥之处;〔2〕其理论缺乏人性变异的社会文化解释。三、心理学开展的流派6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psychology〕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由马斯洛〔AbrahamH.Maslow,1908-1970〕和罗杰斯〔CarlRogers,1902-1987〕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之后,而且在心理学界的影响也比这两派的势力小,故而成为第三势力。三、心理学开展的流派6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psychology〕人本心理学家主张心理学研究应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不同于动物的一些复杂经验,如:动机、欲望、价值、快乐、幽默、情感、生活责任、生命意义等真正属于人格各层面的问题。因此人本心理学主张进一步改善环境以利于人性的充分开展,以期到达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的境界。三、心理学开展的流派6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psychology〕从现代心理学的观点看来人本心理学有两大特点:〔1〕人本心理学是以人的需要出发来研究人性,对人的心理本质作出了新的解释;〔2〕人本心理学的根本理念冲淡了心理学的纯科学色彩,但其理论不能用实验加以证明,主要依靠理论上的思辨和推测,难免使人感觉到人本心理学的理论方向是正确的,在进行实际研究时却遇到了方法上的困难。这也是心理学开展上普遍存在的两难问题,心理学研究越是涉及复杂的、高层次的心理,越难找到适宜的令人信服的方法。三、心理学开展的流派7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cognitivepsychology〕认知心理学不是由某一个或几个心理学家提出来的一套理论,而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逐渐演变而成。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U,Neisser〕将当时的各种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写出了?认知心理学?一书,使得认知心理学成为一种心理学学说。所谓认知是指人在认识理解事物的过程中的各种心理活动。认知心理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对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的研究;狭义的指信息加工心理学研究感官的信息接收、储存、提取和应用等信息加工过程。三、心理学开展的流派第三节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本节主要内容一、心理学的五大理论与八大主题〔一〕现代心理学的五大理论〔二〕现代心理学的八大主题二、现代心理学的分类〔一〕理论心理学〔二〕应用心理学一心理学的五大理论与八大主题

〔一〕现代心理学的五大理论1行为论指行为主义所持的理论。行为论主张个体一切行为的改变,均在于刺激与反响之间的联结关系。现代心理学所指的行为论不是激进行为主义,而是指经过修正后的新行为主义。在现代心理学的主题中,行为论主要偏重于学习、动机、社会行为以及异常行为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2精神分析论精神分析论一般指弗洛伊德以潜意识为根底对行为的内在原因所做的解释。现代心理学的主题中,精神分析论主要偏重于身心开展、动机与遗忘、人格开展、行为异常以及心理治疗等方面的应用。一心理学的五大理论与八大主题

〔一〕现代心理学的五大理论3人本论人本论指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与罗杰斯所创立的,用人性本善及天赋潜能等观念,解释在正常环境下,个体自我实现的心理过程。人本论主要偏重于学习、动机、人格开展、咨询与辅导以以及心理治疗等方面的研究。4认知论认知论包括认知心理学中的广义与狭义两种理论,广义泛指对一般认知过程的解释,狭义仅指对信息加工行为的解释。现代心理学的主题中,认知论主要偏重于学习、智力开展、情绪、心理治疗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5生命科学观生命科学观指以生理心理学和神经心理学的知识为根底,对个体行为与心理过程的解释。现代心理学的主题中,生命科学观主要偏重于身心开展、学习、感觉、动机、情绪、异常行为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一心理学的五大理论与八大主题〔二〕现代心理学的八大主题1心理的生理根底在科学心理学开展的初期,生理心理学只限于对感觉过程的解释。现代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已经扩展到身心开展、学习、动机、情绪、人格、行为异常等层面。2感觉与知觉现代心理学对感觉与知觉的研究,在于研究个体如何以各种感觉器官为通路,去觉察、认识以致解释周围世界。感觉是知觉的记录员,主要以生理功能为根底;知觉是感觉的评判者,主要受心理因素所支配。3学习心理现代心理学对学习心理的研究,在于探讨个体与环境〔包括人事物等〕交互作用时,行为获得和经验改变的过程。学习并不局限于在学校里获得知识,但凡动作、技能、语言、生活习惯、记忆、概念、认知、思考、推论、判断等都是学习心理研究的范围。学习心理的研究还有应用的目的,以使教学技能和教学效果得到提高。4身心开展现代心理学对身心开展的研究,在于探究个体的身心改变与年龄增长二者之间的关系。早期的研究只研究儿童与青年,现代心理学将研究范围扩展到对整个生命历程。一心理学的五大理论与八大主题〔二〕现代心理学的八大主题5个别差异现代心理学对个别差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能力差异与性格差异两个方面,其研究目的在于探究差异形成的原因并建立差异的系统理论;陈述差异的事实,为教育的因材施教和社会的人才分工提供依据。6动机与情绪现代心理学一般把动机与情绪看作一个大主题。动机是行为开展与改变的内在动力;情绪那么是动机满足与否所带来的行为反响;两者性质虽有不同,但有很强的连带关系。7社会心理现代心理学对社会心理的研究,在于探究在团体活动中,个体在行为和心理上受团体的影响,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了解人际互动关系,建立系统的社会心理学理论。8异常心理与心理治疗现代心理学对异常行为的研究,在于从个体行为的异常现象中探究其异常的原因,并建立变态心理学的理论,评析目前流行的各种心理治疗方法。二、

现代心理学的分类

〔一〕理论心理学1普通心理学是概略性的根底理论心理学科。2开展心理学探究生命开展的全程的身心开展与年龄的关系。3学习心理学探究个体由观察或练习,使其行为产生较为持久性的改变的过程或结果。4认知心理学探究我们如何获取知识和如何使用知识的过程。5人格心理学探究个体的人格开展与人格结构,以及影响其开展与结构的先天与环境因素。二、

现代心理学的分类〔一〕理论心理学6社会心理学探究个体如何受团体的影响,以及团体中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7变态心理学探究异常行为的类别与成因,从而建立系统理论,为心理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8生理心理学探究个体的行为和心理过程与身体和生理功能的关系。9动物心理学其探究目的有二:一是了解动物行为变化的原理原那么,建立解释动物行为变化所系统理论;二是用动物行为研究中的结论,推论解释人类的行为。10实验心理学以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人和动物的行为和心理变化过程。二、

现代心理学的分类〔二〕应用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以教育情境中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作用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解决教学上的实际问题,建立系统的教学理论。2咨询心理学帮助生活适应困难和心理异常者,了解自己,认识环境,澄清观念,解除困惑,消除不良习惯,重建积极的人生。3临床心理学专以行为异常和有心理疾患者为研究对象,从事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4工业心理学研究工业从业人员的行为,从而获得工业心理的原理原那么,解决问题提高生产效率。5消费心理学以社会群众的消费行为为研究对象,探究消费动机、购置行为、消费信息来源和影响消费决策的因素等。二、

现代心理学的分类第四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本节主要内容一、心理学研究的类型二、心理学研究的根本程序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心理学研究的类型1根据时间的延续性可分分为:纵向研究、横向研究纵向研究:是在较长的时间内人的心理开展规律,进行系统定期的研究。优点: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研究对象的心理活动规律反复测查,能较为详尽地了解其开展变化的过程,结果的可信度较高。缺点:由于周期长,被试会减少,反复测查会影响被试的情绪,造成准确性下降。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被试的心理开展状况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的研究。优点:省时、省力、经济,见效快;缺点比较粗糙,不够系统,不能全面反响心理开展变化的规律。横纵研究:结合横向和纵向研究共同的优点,克服了共同的缺乏,是较为理想研究方法。一、心理学研究的类型2根据研究对象的多少分为:个案研究和成组研究个案研究:对一个和少数几个被试进行的研究成组研究:对一批被试进行的研究个案成组研究:将个案与成组结合的研究。二、心理学研究的根本程序〔一〕确定问题提出研究假设根据前人的研究和日常生活实际,找出或确定有理论和实际的研究价值的问题。所研究的问题至少是探讨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的关系。在对问题了解认定之后,依据一定的规那么或者原理,提出推测性的结论就是研究假设。实际的研究结果未必与研究假设相符,但在事先的准备与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假设对研究具有导向作用。

二、心理学研究的根本程序〔二〕研究设计1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人或动物。受测者〔subjcet:被试,受试者〕:所要研究的人或者动物。样本〔sample〕:从总体中抽取的少数作为研究对象的被试。总体〔population〕:与被试同类的所有的研究对象。由对样本研究所得的结论要推及到总体的前题是,所抽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抽样:如何从总体中抽出有代表性的样本的过程。随机抽样:使总体中所有的对象被抽到的时机是相同的,抽签或摇奖就是根据随机抽样的原理而设计的。二、心理学研究的根本程序〔二〕研究设计2选择研究工具研究工具:使被试表现出某种行为或态度的东西。如:观察记录可用照相机、录音机、录像机;测量可以选择适宜的心理测验。所选工具必须符合实验目的的要求。二、心理学研究的根本程序〔二〕研究设计3变量的界定按性质可分为3种:〔1〕属性变量〔attributevariable〕指被试本身的特征,如性别、年龄、身体状况、性格、需要、价值观等;〔2〕刺激变量〔stimulusvariable〕指引起被试作出反响的刺激的种类、特征、强度;〔3〕反响变量〔responsevariable〕指被试因刺激引起的行为变化的种类、特征、强度。二、心理学研究的根本程序〔二〕研究设计3变量的界定按变量之间的关系分为五种:按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分为〔1〕自变量假定为原因的变量;〔2〕因变量假定为结果的变量;〔3〕中介变量介于原因与结果之间产生媒介作用的变量;如果变量之间为相关关系那么分为:〔4〕预测变量〔predictorvariable〕预测行为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变量;(5)被预测变量〔predictidvariable亦称效果变量〕因预测变量的变化而可能发生变化的变量。4变量操作化〔operationaldefinition〕对抽象、模糊的概念进行具体、清楚、明白的界定。二、心理学研究的根本程序〔三〕选择研究方法〔略〕方法的选择和研究的问题到达最正确匹配,方为上策。〔四〕结果解释与推论研究者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对结果作出是否验证假设的解释。在解释时要注意结果是否真正验证了假设,是否出现虚假验证,所用的统计方法是否正确适当;从样本推论总体尤其要小心谨慎。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定义:由研究者直接观察和记录被试的行为活动,从而研讨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方法。自然观察法〔旧〕:在自然情境中对被试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从而作出解释的方法。控制观察法〔新〕:在预先设置的情境中进行观察的方法。在研究中观察者因立场、研究目的和情境的不同而有两种不同的身份:一是参与观察者〔participantobserver〕即观察者实际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以被观察者中一员的身份,将所见所闻随时观察记录;另一种是非参与观察者(non-participantobservation)以旁观者的身份记录其所见所闻,其观察原那么是:不能让被试觉察。在实验室中为了不使被试觉察常用单向玻璃。观察必须遵循的原那么:〔1〕每次只观察一种行为;〔2〕对要观察的行为特征,事先做好充分准备;〔3〕所用工具尽量精密;〔4〕时间间隔相同,每一次观察的时间相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