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浙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浙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浙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浙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27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如图所示,将体积相同的物体G1、G2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将两个物体G1、G2同时浸没在水中;则:

A.杠杆仍能保持平衡B.杠杆不能平衡,A端下沉C.杠杆不能平衡,B端下沉D.无法确定杠杆的状态2、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可能为()A.0.5千克B.5千克C.50千克D.500千克3、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4、摄氏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

A.0隆忙

B.10隆忙

C.40隆忙

D.100隆忙

5、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振幅6、把装满水的量筒,口朝下没在水中,如图所示,抓住筒底向上提,在筒口离开水面前,量筒露出水面部分()A.充满水B.有水但不满C.没有水D.瓶内外水面始终保持相平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7、如图所示电路中,滑片P位于变阻器R0的中点,当只闭合S1时,R0与R1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2,当只闭合S2时,R0与R2两端的电压之比是1:4,如果把滑片P移到a端,则()A.S1、S2同时闭合时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是1:2B.S1、S2同时闭合时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是2:1C.只闭合S1时,变阻器R0滑片在a端时两端电压与R1两端电压之比是2:1D.只闭合S2时,变阻器R0滑片在a端时两端电压与R2两端电压之比是1:28、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A.市区内种草植树B.广州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C.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D.戴上防噪声的耳塞9、下面是一同学的长度单位换算的几个算式,其中正确的是()A.5.2m=5.2m×100cm=520cmB.6.5km=6.5×103m=6500mC.36μm=36×1000nm=36000nmD.480mm=480÷1000m=0.48m10、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kg

铁比1kg

棉花的质量大B.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密度变大C.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D.给氧气钢瓶充气时,钢瓶内气体质量变大,密度不变11、甲;乙两种物质的质最和体积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ρ甲=ρ乙B.ρ甲<ρ乙C.若V甲=V乙,则m甲=m乙D.若m甲=m乙,则V甲<V乙12、下列现象中,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A.汽车突然启动时乘客会向后仰B.石块在空中下落,越运动越快C.踢出去的足球在地上继续滚动D.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容易摔倒13、如图所示,要使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阻变小,电路中的两导线应接在()

A.1;2

B.1;3

C.1;4

D.3;4

14、【题文】(3分)在排球运动中;跳发球(图)是最具威力的发球方式,其动作要领可简化为“抛球;腾空、击球和落地”四个过程,其中运动员对排球做功的过程有。

A.抛球B.腾空C.击球D.落地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5、(2013春•江都市校级月考)(1)小明在金属块质量时,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的____处.若发现天平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侧调节(填“左”或“右”).调节天平平衡后,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右盘内所加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g.

(2)在下列数字后面分别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____;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____.16、在铁,铁锤,玻璃,玻璃瓶,塑料袋中,属于物体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物质的是____,____.17、光垂直射向镜面时,如图所示,反射角=

______鈭�

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______鈭�.

18、学会测量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下列测量仪器你“会认”;“会读”吗?

(1)如图1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用它测得物体A的长度是____cm.

(2)如图2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s.19、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仔细想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____,上体育课时你跑100米所需的时间约为16____,平时上学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____.(填上合适的物理单位)20、我们可以看清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光线照射在黑板上发生了____反射.坐在教室前排两侧的同学,常看不清楚另一侧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光线照射在黑板上发生了____反射.(选填“漫”或“镜面”).21、南美洲热带雨林中有一种鸟能抓住一根木棍击打树干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可谓是鸟界的“打击乐高手”,这声音是由树干的____产生的,并通过____传入人耳,人们能区分出鸟叫声和树干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不同.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15分)22、如图甲所示的小球直径为______,如图乙所示的秒表读数为______。23、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在相同环境下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

实验过程中小华发现: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水_________(

填“需要”或“不需要”)

吸收热量;杯口冒出大量“白气”,这是水蒸气_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

形成的。

(2)

小明和小华在同一图中将自己测得的数据绘制成图像后如图乙所示。做该实验时导致时间过长的因素较多,请你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从图像可知,本实验中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比小明长,你认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

实验结束后,小明和小华进行了交流。小华提出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_(

填字母)

A.该实验最好选用冷水来做B.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C.使用中间有孔的硬纸板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缩短实验时间D.如果测得水的沸点不是100隆忙

一定是操作中出现了错误24、小杜同学在长江边捡到了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鹅卵石的密度。

(1)

他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垄脵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垄脷

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读水的体积V1

垄脹

根据密度的公式,算出鹅卵石的密度娄脩垄脺

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V2

(1)

他应采用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____(

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垄脵垄脷垄脺垄脹B.垄脵垄脷垄脹垄脺C.垄脷垄脹垄脺垄脵D.垄脷垄脹垄脵垄脺

(2)

如图甲所示,小杜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操作错误是_____________。(3)

小杜纠正错误后,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____g

由图丙和丁可知鹅卵石的体积是____cm3

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4)

若鹅卵石磨损后,它的密度将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

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面的底部_____,若小杜在图丙中读数正确,在图丁中读数时视线仰视,所测得鹅卵石的密度将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1题,共5分)25、阅读理解题:

红外线;紫外线

在电磁波中;能够作用于我们的眼睛并引起视觉的部分,只是一个很窄的波段,通常就叫做可见光,在可见光范围外还存在着看不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

红外线是英国物理学家赫歇尔(1738-1822)在1800年发现的;他用灵敏温度计移到光谱的红光区域外侧,发现温度计在温度上升得更高,说明那里有看不见的射线射到温度计上,这种射线后来就叫做红外线.

红外线最显著的作用是热作用;所以可利用红外线来加热物体,烘干油漆和谷物,进行医疗等.红外线容易透过云雾烟尘,所以可以利用对红外线敏感的底片进行远距离摄影和高空摄影.一切物体,包括大地;云雾、人体、飞机和车船,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并且不同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的波长和强度不同,利用灵敏的红外线探测器吸收物体发出的红外线,然后用电子仪器对接受到信号进行处理,就可以察知被探物体的特征.这种技术就叫做红外线遥感技术.利用红外线遥感技术,可以在飞机或卫星上勘测地热、寻找水源、监测森林灾情、估计农作物的长势或收成、预报台风和寒潮等.红外线遥感技术的应用正在迅速发展中.

紫外线是德国物理学家(1776-1810)在1801年发现的.在光谱的紫外区域放一张照相底片;底片就会感光,由此可以查知紫外线的存在.紫外线的波长比紫光还短.一切高温物体,如太阳;紫光灯发出的光都含有紫外线.

紫外线的主要作用是化学作用.用紫外线照相能辨认细微差别.例如可以清晰地分辨出留在纸上的指纹.紫外线有很强的荧光效应;能使许多物质发出荧光.日光灯和农业上诱杀害虫用的黑光灯,都是用紫外线来激发荧光物质发生的.紫外线还有杀菌消毒作用,医院里常用紫外线来消毒病房和手术室.紫外线还能促进生理作用和治疗皮肤病;软骨病等.经常在矿井下劳动的工人,适当地照射紫外线,能促进身体健康.但过强的紫外线能伤害人的眼睛和皮肤.电焊弧光中有强烈的紫外线,因此电焊工在工作时必须穿好工作服,并戴上防护罩.

阅读上文后;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红外线和紫外线最主要的作用分别是____.

(2)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生产中分别有什么作用?

红外线:____;

紫外线:____.

(3)紫外线对人体有危害吗?如果有的话,我们应该如何防护?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分析】物体没有浸入水中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G1×L1=G2×L2,由图可见L1>L2,∴G1<G2.物体浸入水中时,对杠杆的拉力F=G-F浮,因为两个物体的体积相等,都同时浸没在水中,所以它们受到的浮力相等,即F浮1=F浮2;杠杆A端:(G1-F浮1)×L1=G1×L1-F浮1×L1,杠杆B端:(G2-F浮2)×L2=G2×L2-F浮2×L2;

由L1>L2,∴F浮1×L1>F浮2×L2.∵G1×L1=G2×L2,F浮1×L1>F浮2×L2

∴(G1×L1-F浮1×L1)<(G2×L2-F浮2×L2)

因此杠杆的右(B)端下降.故选C.

【点评】本题虽为选择题,但涉及杠杆的平衡、浮力的判断,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2、C【分析】解:中学生的质量一般在80斤到120斤之间;即约为40kg到60kg之间;

故选C.

根据对质量的掌握及对中学生体重的认识进行分析.

学生对自身的质量都比较了解,但我们日常所说的质量常常以斤为单位,故注意单位的换算即可.【解析】【答案】C3、C【分析】解: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人造卫星的质量不变,它的运动的速度变大,故它的动能变大,而人造卫星的距离地球的高度在减小,所以它的重力势能在减小,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动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高度,根据它们影响因素的变化得出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再根据能量变化的规律:减小的能量转化为增大的能量得出.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动能的影响因素和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然后结合能量转化的规律来得出答案.【解析】【答案】C4、A【分析】解:

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隆忙

沸水的温度是100隆忙

故选:A

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隆忙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摄氏度规定的掌握,属于识记性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容易解答。【解析】A

5、C【分析】解: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声音的高低);响度(声音的大小或强弱)、音色(发声体本身决定的特征);题目中的“轻声”和“大声”都是指声音大小(即强弱);也就是声音的响度.

故选C.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三个特征的理解,只要对三个特征有深刻的认识,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也各不相同;并对生活有深入的了解,将知识与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便能找到答案.【解析】【答案】C6、A【分析】解:一个大气压约为1.0×105Pa;由p=ρgh可得,大气压能支持水柱的高度:

h==≈10.2m;

因量筒装满水时;水的深度远远小于大气压能支持水柱的高度;

所以;在筒口离开水面前,量筒露出水面部分充满水,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一个大气压约为1.0×105Pa;根据p=ρgh求出大气压能支持水柱的高度,然后与量筒内水柱的高度相比较得出答案.

本题的原理和托里拆利实验类似,托里拆利实验中,一个标准大气压可以支持760mm的水银柱,而如果是支持水柱的话,可以支持约10m之高,所以对量筒中的水柱来说,完全可以支持得住,水柱不会下降.【解析】【答案】A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7、BD【分析】【分析】(1)只闭合S1时R与R1串联,只闭合S2时R与R2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电阻R1、R2与R的关系;

(2)当滑片P移动到a端时,利用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分别求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与R1、R2两端电压之比;

(3)当S1、S2闭合时R1、R2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解析】【解答】解:(1)当滑片P在中点时,只闭合S1时R0与R1串联;

∵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

∴根据U=IR可知,R0:R1=U0:U1=1:2,即R1=R0;

当只闭合S2时,R0与R2串联;

∵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

∴根据U=IR可知,R0:R2=U0′:U2=1:4,即R2=2R0.

(2)当滑片P移动到a端时,只闭合S1时,滑动变阻器R0与R1串联;

电压之比为U0″:U1′=R0:R1=R0:R0=1:1;故C不正确;

当只闭合S2时,滑动变阻器R0与R2串联;

电压之比为U0″:U2′=R0:R2=R0:2R=1:2;故D正确;

(3)S1、S2同时闭合时,R1、R2并联;

根据I=可知,I1′:I2′=R2:R1=2R0:R0=2:1;故A不正确;B正确.

故选BD.8、BC【分析】解:A;种草植树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广州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

C;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

D;戴上防噪声的耳塞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减弱噪声有三种: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分析四个选择项中减弱噪声的办法;然后与题目中的要求对应即可解决此题.

本题是考查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解决此类实际问题,要结合防治噪声的方法进行分析处理.【解析】【答案】BC9、BC【分析】解:

A;“5.2m×100cm”得到的单位不存在.此选项错误;

B;进率及过程正确.此选项正确;

C;进率及过程正确.此选项正确;

D;“480÷1000m”得到的单位不是m.此选项错误.

故选BC.

单位换算包括过程与进率两个方面.据此做出判断.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各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同时本题难度不大,但审题时一定要仔细,特别是各个单位.【解析】【答案】BC10、BC【分析】【分析】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位置则不会发生改变;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质量、体积的变化一般不会引起密度的变化,只有气体在膨胀和被压缩时,密度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熟知质量、密度的概念及其特性是解此类题的基础,同时还要准确分析题目中所举的实例到底是引起了哪些方面的变化,是位置、形状、状态、体积、温度等等,再进一步分析这种变化是否会引起质量和密度的改变。【解答】A.1kg

铁的质量和1kg

棉花的质量是相同的;故A错误;

B.冰变为水;状态变化,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变大,故B正确;

C.牛奶被喝掉一半;含有的物质变少了,质量自然变小,而牛奶依然是牛奶,物质没变,所以密度不变,故C正确;

D.把钢瓶内的氧气用掉一半;物质总量减半,质量减半;钢瓶容积不变,即氧气体积不变,所以密度减半,故D错误。

故选BC。

【解析】BC

11、ABC【分析】【分析】解答本题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在横轴上取体积相同,然后比较这两种物质的质量,质量大的密度大;在纵轴上取质量相同,然后比较这两种物质的体积,体积大的密度小.【解析】【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当V甲=V乙时,m甲>m乙,所以ρ甲>ρ乙;故ABC错误;

(2)当m甲=m乙时,V甲<V乙;故D正确.

故选ABC.12、ACD【分析】【分析】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此题关键是分析出研究对象原来所处的运动状态,物体发生的变化.利用惯性进行分析.【解析】【解答】解:A;原来汽车处于静止状态;当突然启动,人的下半身随着车被迫运动,而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仍会保持静止状态,所以乘客会后仰,故符合题意;

B;向上抛出的石块;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会最终落向地面,故不符合题意;

C;踢出去的足球处于运动状态;当被踢出后由于惯性,仍会保持运动状态,所以要在地上继续滚动,故符合题意;

D;人从正在行驶车中跳下时;由于惯性人保持和车相同的速度,而脚受阻力很快停下来,上身继续前冲而摔倒,故符合题意;

故选ACD.13、BC【分析】

A;如果接1、2两个接线柱;滑动变阻器阻值全部接入电路,滑动变阻器成为定值电阻,移动滑片,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变,故A错误;

B;如果接1、3两个接线柱;向左移动滑片,接入电路的电阻丝变短,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故B正确;

C;如果接1、4两个接线柱;向左移动滑片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丝变短,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故C正确;

D;如果接3、4两个接线柱;滑动变阻器被短路,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移动滑片,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变,故D错误;

故选BC.

【解析】【答案】滑动变阻器使用时;接线柱的选取要一上一下.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取决于电阻丝接入电路的长度,要使滑片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就要使电阻丝接入电路的长度变长,根据图示滑动变阻器分析答题.

14、A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做功的两个要素:(1)对物体有作用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运动一段距离。抛球和击球时运动员对球有力的作用并且球在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故做功;球腾空和落地,运动员对球不再有力的作用,故不做功;所以正确的选项是AC。

考点:做功的两个要素【解析】【答案】AC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5、略

【分析】【分析】(1)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前;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调节天平平衡时;平衡螺母向上翘一端移动.

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2)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判断,用生活中斤和kg进行比较.【解析】【解答】解:(1)小明在金属块质量时;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天平指针左偏;天平的右端上翘,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移动,直到天平横梁平衡.

物体的质量:m=50g+10g+2.4g=62.4g.

(2)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100斤;100斤=50kg,所以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10个鸡蛋是1斤;1斤=500g,所以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故答案为:(1)零刻度线;右;62.4;(2)kg;g.16、略

【分析】

题中铁锤;玻璃瓶,塑料袋等都是实际存在的,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物体;铁和玻璃不是实体,是物体的组成成分;

故答案是:铁锤;玻璃瓶,塑料袋;铁,玻璃.

【解析】【答案】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物体是一个实物概念;包括汽车;桌子、树等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

物质则是一个宏观概念;比如铁块是物体,而铁就是物质.

17、略

【分析】解:因当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时,入射光线和法线重合,所以入射角等于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0鈭�

当光垂直射向镜面时,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沿原路返回,传播方向相反,所以反射后光线的传播方向改变了180鈭�

故答案为:0180

入射角指的是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指的是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法线始终垂直于界面.

当垂直入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直线上.

由此可以确定反射角的大小,然后可以确定反射光线方向改变的度数.

此题考查了有关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首先要熟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搞清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特别要掌握反射角与入射角的概念,它们都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解析】0180

18、略

【分析】【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解析】【解答】解:由图知:

(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A左侧与5.00cm对齐,右侧与6.5cm对齐,估读为6.50cm,所以物体A的长度为L=6.50cm-5.00cm=1.50cm;

(2)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3”和“4”之间,偏向“4”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3.5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18.7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18.7s,即秒表的读数为3.5min18.7s=228.7s.

故答案为:(1)1mm;1.50;(2)228.7.19、略

【分析】【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及所学物理知识正确估测物体的实际物理量,填写合适的单位.【解析】【解答】解:根据日常观察与估计我们的步幅约是50cm;我们跑100m约用16s;骑自行车在一般情况下1s骑行5m左右,即5m/s.

故答案为:cm;s;m/s.20、略

【分析】【分析】(1)镜面反射后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正好处在这一方向上时,获得的光线很强,其他方向上几乎没有反射光线,黑板“反光”就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的缘故;

(2)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解析】【解答】解:(1)学生上课时能从不同方向看清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光在黑板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

(2)黑板“反光”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黑板反射的光线比粉笔字反射的光线强,使人无法看清黑板上的字;

故答案为:漫;镜面.21、略

【分析】【分析】(1)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传播过程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以传递声音.

(2)声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不同发声体,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解析】【解答】解:(1)鸟抓住木棍击打树干发出有节奏的乐音;这乐音是由树干的振动产生的,并通过空气传入人耳朵的.

(2)不同的发生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区分出鸟叫声和树干发出的声音就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音色.四、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15分)22、略

【分析】解:

(1)

图示刻度尺1cm

又分为10

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

小球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为2.00cm

末端对应的刻度值为3.25cm

小球直径为:3.25cm鈭�2.00cm=1.25cm

(2)

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

指针在5min

和6min

之间,偏向6min

一侧;大盘的分度值是0.1s

而大盘指针在37.5s

因此秒表读数为5min37.5s=337.5s

故答案为:1.25cm337.5s

(1)

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起始端没从0

开始;把1.00cm

处当作“0

”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1.00cm

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

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刻度尺、秒表是日常生活和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的基本测量工具,需要我们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解析】1.25cm337.5s

23、(1)需要液化;

(2)水的初温太低水过多

(3)BC【分析】【分析】(1)

水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2)

掌握影响加热时间的因素:水的多少;水的初温、是否加盖、是否用酒精灯的火焰加热等;

(3)

要减少沸腾时间,应减少水量、适当提高水的初温,增大酒精灯的火焰,给烧杯加盖等;温度计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垄脵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垄脷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垄脹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垄脺

体温计使用前应先甩一甩使水银回到玻璃泡;此题主要考查了水沸腾的条件及特点,知道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要不断吸热.

是比较简单的实验题。【解答】(1)

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水的温度保持不变,但酒精灯要持续加热,表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水沸腾时,杯口不断地冒出大量“白气”,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2)

影响加热时间过长的因素:水过多或水的初温太低或烧杯没有加盖或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等;(3)A.

为了减少加热到沸腾时间,最好选用热水来做;故A错误;

B.使用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故B正确;

C.使用中间有孔的硬纸板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缩短实验时间,故C正确;

D.测得水的沸点不是100隆忙

可能是外界气压低于1

个标准大气压,故D错误。

故选BC。故答案为:(1)

需要;液化;(2)

水的初温太低;水过多;(3)BC

【解析】(1)

需要液化;(2)

水的初温太低水过多(3)BC

24、(1)A(2)没有将游码归零(3)27102.7(4)不变(5)相平偏大【分析】【分析】(1)

用天平测量固体密度(

大于水的密度)

的步骤:天平放在水平面上;游码归零,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量水的体积;把固体浸没在水中,测量水和固体的总体积;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固体的密度;

(2)

在称量物体的质量之前;要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在称量物体的过程中,要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来使天平的横梁平衡;

(3)

鹅卵石的质量由砝码的质量和游码所对的刻度值之各读出。鹅卵石的体积由量筒中水的体积和放入鹅卵石后的总体积算出;最后算鹅卵石的密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