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新世纪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86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北宋都城东京,体验宋朝人的一日生活,我们不能做到的是()A.游夜市,喝冷饮B.坐牛车,住邸店C.逛“瓦子”,吃甘薯D.挂年画,贴“桃符”2、“他创科举、凿运河,造福后世;他贪享乐、费民力,世人唾骂。”这个“他”是A.秦始皇B.汉武帝C.隋炀帝D.宋太祖3、宋代民间传统节日很多;其中最受百姓重视的三大节日是()
①元旦②寒食③冬至④元宵节⑤中秋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③④⑤4、近几年,历史题材的电影层出不穷。其中,《鸿门宴》这部电影所反映的历史背景是()A.春秋争霸B.战国争雄C.秦王扫六合D.楚汉之争5、关于隋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他是隋朝的开国皇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B.他励精图治,发展经济,统一南北币制C.他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D.他加强中央集权,编订户籍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是()A.唐朝B.元朝C.秦朝D.清朝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7、商鞅任秦国蜀郡守时;主持修建了闻名天下的都江堰。
错误:____。
订正:____。8、317年,____重建晋朝,都城定在____,史称东晋。9、【题文】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大运河。
错误:
理由:10、李时珍的《____》,是____的药物学巨著;后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的重要文献。
11、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中国古代科技在宋代发展至极盛;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武器三项重大发明创造是宋代科技最突出的成果。
指南针的改进给航海业带来划时代影响;宋代中国商船在波斯湾一带都极为活跃。阿拉伯人不久就从中国人这里学会使用指南针指导航向,并将这一技术传到欧洲。在唐代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发明大大节省了人力,缩短了出书周期,这是印刷史上又一次重要的技术革命。活字印刷术大约14世纪传到朝鲜和日本,15世纪传到欧洲。印刷术在欧洲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当时西方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近代科学技术开始迅速发展之际,中国古代科技却因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扼制而发展缓慢,逐渐落后于西方。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指南针的改进与传播促进了中外航海事业的发展。______
(2)雕版印刷术比活字印刷术更能提高印刷的效率。______
(3)印刷术传播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进程。______
(4)《金刚经》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______
(5)中国古代科技经历了从宋代的极盛到逐渐落后于西方的过程。______。12、宋朝皇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重文轻武的国策。______(判断对错)13、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变革。
错误:______;订正:______。14、公元前770-前476是我国历史上的______时期,同时也是我国______社会的结束时期。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5、明朝为了加强封建专制统治,废除了自秦国以来行之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16、唐朝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越窑的青瓷类玉类冰,邢窑的白瓷类雪类银,这一时期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A.正确B.错误17、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18、(6分)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在答题卡上对下面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史料:郑和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航海家;他留下了一份伟大的精神遗产。这个遗产就是要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伟大理想。
——毛佩琦《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
推论:郑和下西洋沟通了欧亚非美四大洲;把世界联成一个整体,维护了世界和平。()
(2)史料: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
——孙中山。
推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劳动人民掌权的国家。()
(3)史料:惟属望於新鲜活泼之青年;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六、科学的而非想像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
推论:陈独秀提出的民主;进步、开放、科学的思想;为知识青年吹响了奋进的号角,促进了他们的觉醒。()
(4)史料: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由于无产阶级的领导,引出了阶级关系的新调度,农民革命的大发动,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革命彻底性,。所有这些,都是在资产阶级领导革命时期不可能出现的。
——毛泽东《矛盾论》
推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5)史料:为了牢记历史;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新华社。
推论:伟大的抗日战争留下的精神遗产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并不断发扬光大。()
(6)史料: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可可,以及各种当时鲜为人知的蔬菜瓜果,通过各种渠道传至旧大陆各地区。饮荼、饮非洲出产的咖啡逐渐成为欧洲的风尚。
——《世界通史》
推论:新航路开辟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19、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是黑陶。
______(判断对错)20、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材料题(共1题,共7分)21、创新是民族发展的前提与动力,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诗云:“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材料二唐太宗认为“夫欲盛而费广,费广而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耶。”为此,他沿用唐初的以庸代役制度此外,唐太宗还多次下诏减免赋税。材料三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技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日:“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四有学者曾对我国历史上的某政治制度评论道:“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1)材料一中的古诗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这一制度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又有什么新发展?(2)依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在赋役制度方面进行了怎样的改革?唐太宗推行的一系列革新措施促使唐朝出现了哪一治世局面?(3)材料三中的“做人莫做军”与宋代哪一政策有关?宋代的这一政策有何影响?(4)材料四中的“某政治制度”指的是哪一制度?哪一朝代开始实行?这一制度对后世行政机构的设置产生了什么影响?评卷人得分五、识图题(共3题,共9分)22、请你说出战国七雄有哪些?(按照序号填写)①②③④⑤⑥⑦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定元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杨坚登基为帝开皇九年隋朝渡江南下,陈后主贪图享乐,怯懦无能隋军很快攻下建康,陈朝灭亡隋文帝统治期间,隋朝政府修建了许多粮仓他临终时,天下仓库的积储可供全国五六十年正常使用。(1)材料一中的“开皇九年”指的是哪一年?这一年,“隋军攻下建康,陈朝灭亡”有什么重大意义?材料二:(如图)(2)材料二是我国隋朝大运河的示意图。请写出图中的这四个字母所表示的城市。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3)材料二这个水利工程的开通有什么重大意义?2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材料一隋朝大运河示意图(1)请正确填写示意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名。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2)观察示意图,其中通济渠连接的两大水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阅读下列评论隋朝大运河的几首古诗:(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哪首诗对大运河的评价比较客观?说一说你的理由。材料三2014年6月22日,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大运河(GrandCanal)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五大水系,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材料四隋朝时,我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一摘自《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下)(4)阅读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说说大运河申遗的理由。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1题,共8分)25、不同的朝代对外交往的态度各不相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唐太宗时;玄奘前往天竺进行游学,他回国后以亲身见闻写成了哪部著作?唐玄宗时,六次东渡日本的高僧是谁?
(2)宋朝政府为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了什么机构加以管理?
(3)元朝对外交往也很频繁;当时有位意大利旅行家来华居住,他是谁?后来他写成了哪部著作?
(4)明朝时;先后七次下西洋的是哪位伟大的航海家?他第一次出使西洋是在哪一年?
(5)清政府关闭了其它港口;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体现了清朝哪种对外政策?
(6)通过以上知识的回顾,谈谈你对对外交往的看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分析】因为甘薯原产南美;16世纪末明代时才由西班牙引种至菲律宾继而引进中国,明代的《农政全书》中已有记载。
【点评】考查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2、C【分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审题分析能力,但属基础题。学生应养成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第一步从题干中找出关键词,“他创科举、凿运河”在论述他的功绩创立了科举制度,开凿了运河。“他贪享乐、费民力,世人唾骂”说明他统治时期腐朽,被人们怨恨。第二步根据分析的特征回顾所学知识找出相对应的人物:“隋炀帝”,故答案选择C。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解析】【答案】C3、A【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最受百姓重视的三大节日是元旦(今天的春节);寒食节和冬至.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宋代社会生活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宋代社会生活的相关知识点.【解析】A4、D【分析】依据“鸿门宴”得知: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年初;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即楚汉之争。秦末,项羽进军关中,驻扎鸿门,项羽设宴招待刘邦,项羽谋士范增劝项羽杀掉刘邦,后来,范增召壮士项庄,舞剑助兴,意在杀死汉王刘邦。项庄被刘邦收买的项伯挡住,无法下手,刘邦借口上厕所,逃离鸿门,这个故事称为鸿门宴。《鸿门宴》这部电影所反映的历史背景是楚汉之争。
故选:D。
本题考查楚汉之争。
重点识记刘邦、项羽及“楚汉之争”的背景、内容、结果与影响。【解析】D5、A【分析】581年杨坚建立隋朝;907年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故关于隋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他是隋朝的开国皇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故选A.
本题考查隋朝的建立;知道581年杨坚建立隋朝,907年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本题考查隋朝的建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A6、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朝的建立相关史实。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1272年,定都燕京,称为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1276年,元军攻破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秦朝、唐朝和清朝都是统一的封建国家,但秦朝和唐朝都是汉族建立的政权,不符合题意。清朝是满族建立的政权,但是在元朝之后,也不符合题意。所以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政权。故选B。【解析】B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7、商鞅李冰【分析】【分析】依据所学;都江堰是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流域修筑的大型水利工程。故答案为:错误:商鞅;订正:李冰。
【点评】本题考查都江堰。8、司马睿建康【分析】【分析】本题主要东晋的建立;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9、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陈炀帝的暴政;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终于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王朝陷于瓦解。而隋炀帝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大运河只是其暴政的一个表现。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解析】【答案】错误:隋炀帝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大运河。
理由: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10、本草纲目一部具有总结性【分析】【分析】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点评】注意识记《本草纲目》的有关知识点。11、略
【分析】(1)由材料“指南针的改进给航海业带来划时代影响;宋代中国商船在波斯湾一带都极为活跃.阿拉伯人不久就从中国人这里学会使用指南针指导航向,并将这一技术传到欧洲.”可知指南针的改进与传播促进了中外航海事业的发展,故题干的说法从材料中得出的.
(2)由材料“在唐代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发明大大节省了人力,缩短了出书周期,这是印刷史上又一次重要的技术革命.”可以看出活字印刷术比雕版印刷术更能提高印刷的效率,故题干的说法违背了材料的意思.
(3)由材料“活字印刷术大约14世纪传到朝鲜和日本;15世纪传到欧洲.印刷术在欧洲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看出印刷术传播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进程,故题干的说法是从材料中得出的.
(4)材料中无关于《金刚经》的任何表述;故《金刚经》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材料无涉及.
(5)由材料“但当时西方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近代科学技术开始迅速发展之际,中国古代科技却因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扼制而发展缓慢,逐渐落后于西方.”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科技经历了从宋代的极盛到逐渐落后于西方的过程,故题干的说法从材料中得出的.
故答案为:
(1)A;
(2)B;
(3)A;
(4)C;
(5)A.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解读理解和分析材料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思路是,把题干说法与材料相对照,有且正确涂A,有而错误涂B,无涂C.【解析】A;B;A;C;A12、略
【分析】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的具体表现是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宋朝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宋朝皇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重文轻武的国策,这个表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解析】√13、略
【分析】铁农具和牛耕出现于春秋晚期;战国时期广泛使用,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其中,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上的一次革命,而青铜器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出现,在西周时期广泛使用.所以,题干中,“青铜”应改为“铁质”.
故答案为:
错误:青铜;订正:铁质.
本题主要考查在春秋战国时期广泛使用;引发巨大社会变革的农具.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铁器和牛耕的有关内容.【解析】青铜;铁质14、春秋奴隶【分析】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是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战国时期。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时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确立时期。
故答案为:
春秋;奴隶。
本题以公元前770年-前476年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这段历史的了解掌握。
本题以公元前770年-前476年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对这段历史的了解掌握情况。【解析】春秋奴隶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5、×【分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本句表述是错误的,正确的表述应为:明朝为了加强封建专制统治,废除了自秦朝以来行之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应把“秦国”改为秦朝。
【点评】本题考查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属识记层面要求,难度不大。16、×【分析】本题考查唐朝和宋朝的瓷器。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所以,本题是错误的。故选B。【解析】B17、√【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厂卫制度。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解析】【答案】对18、√【分析】
试题分析:第(1)题;主要考查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穿行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与“欧亚非美四大洲”表述不合,结论的表述是错误的。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建立的是资产阶级革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由此可知“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劳动人民掌权的国家”的表述不合史实。
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中提出了“民主与科学”口号,为知识青年吹响了奋进的号角,促进了他们的觉醒,因此结论的表述符合史实。
第(4)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中共领导,且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因此结论的表述符合史实。
第(5)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准确认识,结合“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可知伟大的抗日战争留下的精神遗产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并不断发扬光大,结论符合史实。
第(6)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国相对隔绝的状态,沟通了欧亚非美四大洲,开始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为世界市场形成创造条件,结论的表述符合史实。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郑和下西洋;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新航路的开辟【解析】(1)×(2)×(3)√(4)√(5)√(6)√19、×【分析】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是彩陶,不是黑陶。
故答案为:
判断:×。
本题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知道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是彩陶,不是黑陶。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解析】×20、√【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长期战乱;而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他们给南方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得到迅速开发的最主要是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
故答案为:
√。
本题以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人口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的有关内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人口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的相关知识点。【解析】√四、材料题(共1题,共7分)21、略
【分析】(1)本题考查科举制以及唐朝科举制完善的史实。据材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古诗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武则天大力发展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开武举,亲自面试学生。(2)本题考查了“贞观之治”的相关知识。据材料“他沿用唐初的以庸代役制度此外;唐太宗还多次下诏减免赋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在赋役制度方面减少劳役赋税;唐太宗在位期间减轻农民的负担,轻摇薄赋发展生产。注意戒奢从简,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等。他统治时期称为“贞观之治”。
(3)本题考查了重文轻武政策的相关知识。据材料“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的“做人莫做军”与宋代重文轻武政策有关。宋代的重文轻武政策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4)本题考查了行省制度的相关知识。据材料“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中的“某政治制度”指的是行省制度;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控制,元朝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者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行省是现在省级行政机构的雏形.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就是从元朝开始的.【解析】(1)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2)减少劳役赋税;“贞观之治”。(3)重文轻武政策;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安定。(4)行省制度;元朝;行省是现在我国省级行政机构的雏形。五、识图题(共3题,共9分)22、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战国七雄的相关内容。战国时期是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经过春秋时期的兼并战争,到战国时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诸侯强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战国七雄中最北面的国家是燕国,最东面是齐国,最南面是楚国,最西面是秦国。中间的自上而下依次是赵、魏、韩。故按顺序依次是:燕、齐、楚、秦、赵、魏、韩【解析】燕齐楚秦赵魏韩23、略
【分析】(1)本题考查隋朝的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2)本题考查大运河。公元605年,隋炀帝开通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大运河,大运河连接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北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所以,A是涿郡,B是洛阳,C是长安,D是余杭。(3)本题考查大运河的作用。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解析】(1)589年;统一了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2)A.涿郡;B.洛阳;C.长安;D.余杭(3)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24、略
【分析】(1)本题考查大运河。根据本题的图片内容和所学可知,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开通的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所以,A处填写:涿郡,B处填写:洛阳,C处填写:余杭。(2)本题考查大运河。大运河共分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接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所以,通济渠连接的两大水系是黄河和淮河。(3)本题考查对大运河的评价。大运河成为沟通南北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所以,本题的三首诗歌中《汴河怀古》对大运河的评价较为客观。该诗没有否认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修建大运河造成的繁重的劳役负担,但也更多的说明了大运河开凿的重大作用和历史意义,从而更加肯定了它的开凿所带来的客观效果和以及对后世的重大影响。所以,我们认为此诗歌对大运河的评价客观。(4)本题考查大运河申遗的理由。根据本题的材料三内容可知,我们可以从历史、作用和开凿过程三个角度都可以说。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大运河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从作用方面来说,它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五大水系,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从开凿过程看,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既有创新,又有继承。【解析】(1)涿郡洛阳余杭(2)黄河淮河(淮水)(3)《汴河怀古》较为客观。该诗没有否认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修建大运河造成的繁重的劳役负担,但也更多的说明了大运河开凿的重大作用和历史意义,从而更加肯定了它的开凿所带来的客观效果和以及对后世的重大影响。(4)从历史、作用和开凿过程三个角度都可以说。选择其一回答即可。从历史来说,大运河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从作用来说,它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五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昭通市绥江县2025届三下数学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食品微生物分析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BIM技术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免疫规划精细化管理培训
- 信息技术 第二册(五年制高职)课件 8.2.2 程序的基本结构
- 中医诊断绪论
- 养老院新员工入职培训
- 危大工程培训
- 闽粤赣三省十二校2025年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小学生防诱骗安全教育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热点素材解读及相关题目:高中双休
- 二年级阅读课教案
- 2024年杭州萧山环境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下册德道与法治第一单元《珍惜青春时光》复习课件
- 2024年嘉峪关市招聘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考试真题
- 物理-甘肃省2025年高三月考试卷(3月)(甘肃一诊)试题和答案
- 2024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中央戏剧学院招聘考试真题
- 2025年沈阳北软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完美版
- 中医医生笔试试题及答案
- 《晴隆县长兴煤矿有限责任公司晴隆县长流乡长兴煤矿(变更)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利用方案(三合一)》评审意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