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人版九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粤人版九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粤人版九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粤人版九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粤人版九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人版九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关于筛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②在韧皮部中③在木质部中④向下运输有机物.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2、下列动物属于鱼类的是()A.鲸鱼B.鲨鱼C.鱿鱼D.章鱼3、身体具有体节并且分部的动物是()A.环节动物B.节肢动物C.爬行动物D.扁形动物4、在鸟卵结构中,含有细胞核的结构是()A.卵壳B.卵黄C.胚盘D.卵黄膜5、当遇到巨大声响时,人们应该迅速张口,其原理是A.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B.保持身体的平衡C.减少噪音D.防止呕吐6、先天愚型属于()A.遗传病B.正常C.一般病D.传染病7、下列关于无机盐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缺铁会引起贫血B.缺铁易患坏血病C.缺碘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D.缺钙易患佝偻病或发生骨质疏松8、某人经常头昏,医生测得他的血压是19/14(收缩压/舒张压)千帕,据此可推断此人患有()A.高血压B.贫血C.低血压D.坏血病9、夏天的雨后;常有一些蚯蚓爬出地面,这是因为()

A.蚯蚓要爬出地面呼吸。

B.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上爬行。

C.蚯蚓爬出地面取食。

D.蚯蚓爬出散热。

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根据昆虫的发育模式图;请回答:

(1)各个不同发育阶段的名称:

A.____B.蛹期C.____D.____

(2)蝗虫的发育过程可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为____.蝗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____期,这种发育方式称为____.

(3)蚊的发育过程可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为____,这种发育方式称为____.

(4)昆虫在发育过程中存在蜕皮现象,原因是____.

(5)养蚕是为了获取蚕丝,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家蚕发育的____期.11、(2015秋•怀集县期中)据图回答下面问题:

(1)鱼的身体是____型,有利于它在水里游时减少水的____.

(2)图中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

(3)⑥是____,其作用是____.12、“鼎边糊”是福州的特色小吃;它以米浆为主料,辅以鱼干;蚬子、虾干、香菇等配料制作而成,味美适口,鲜香扑鼻,令人垂涎三尺.

(1)“鼎边糊”取材方面,其主料取自大米,所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水稻种子的____.

(2))“鼎边糊”辅料多样,在三种动物辅料中,“鱼”的体内有____,因此属于脊椎动物;“蚬子”具有贝壳,体表有外套膜,属于____动物;“虾”为节肢动物,体表具有坚韧的____.

(3)“香菇”营养丰富,为了防止其腐败,人们常将它晒制成“香菇干”保存,这是为了抑制____的生长和繁殖.

(4)提起美味的“鼎边糊”,往往令人“垂涎三尺”,这属于____反射.13、生态农业是在总结传统农业____的基础上,根据____原理,建立起来的____.14、实践探究题。

海铭同学喜欢养蚕;每天要摘大量桑叶来喂蚕.在养蚕的过程中,海铭产生了疑问:蚕天生喜欢吃桑叶吗?于是,他打算做实验来研究,实验前海铭思考如下问题你能帮他解决吗?

(1)实验用蚕的来源应该是____一种.

A;向别人要来已经生长数天的蚕B、购买即将孵化的卵;等待刚孵出的蚕。

(2)对照实验的设计:海铭根据本实验的条件设计了以下两组对照,你打算用哪组____.

A;菠菜和芹菜B、桑叶和菠菜叶。

(3)实验结果多数蚕都爬到涂有桑叶的滤纸上,你能得出____结论.15、中原路两旁的花坛中种植许多高大的月季花;每当月季开花时节,每棵月季上都竞相开放着不同颜色的花朵,五彩缤纷.

(1)这种月季的培育用到了____这种园艺技术,用这种技术繁殖的新植株的方式属于____繁殖.

(2)用这种技术培育新植株时,成活的关键是____.

(3)有同学说这种月季花是一个新的物种,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____.原因是____.16、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A;B、C三个实验装置,实验在夏天某一晴朗的上午进行.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下午,兴趣小组的同学打开袋口,发现有的塑料袋内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这些气体来自植物的____;傍晚,兴趣小组的同学再次给植物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天一亮就打开袋口,发现有的塑料袋内的气体可以使燃烧的火柴熄灭,这些气体来自植物的____.(本小题空均要求填生理过程)

(2)若要探究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A、B、C三个实验装置中最合理的是图____.

(3)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是图D中的____,该结构主要分布在樟树叶片的____表皮(填“上”或“下”).17、当你畅游时;大自然中的鸟语花香;飞禽走兽会给你带来无穷的乐趣和遐想.如图列举了几种常见动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与其他动物相比,A和B类在结构上的特征是身体都由许多____组成.但在分类上,A属于____动物,B属于____动物.

(2)在发育方面,B和C的突出特征是都为____.

(3)所列动物中,对绿色植物的繁殖帮助最大的是____,这类动物营群体生活,具有一系列的____行为.

(4)A、B与C、D、E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没有____.

(5)E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____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复杂的____行为.

(6)动物通过呼吸作用,都能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说明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之一是____.18、资料一:澳大利亚草原上牧草丰富;人们曾从印度引进牛羊等家畜,结果,牛羊增长,牛粪也随之增加.由于当地没有吃牛粪的屎壳郎,于是经多年探索,澳大利亚决定从中国引进屎壳郎,从而改变了环境,使畜牧业更加兴旺.

资料二:中国农业大学李宁院士课题组日前成功培育出一批人乳铁蛋白转基因奶牛.如图是科学家利用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培育能产生人乳铁蛋白的奶牛--“牛牛”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澳大利亚草原生态系统中,牛羊作为____促进____的物质循环,在____中起重要的作用.

(2)上述技术称为____技术.此技术是将____注入到一个受精卵里,再将受精卵转移给母牛,产下的仔牛就携带有____,产出的牛奶中会含有____.利用此技术具有生产成本低,____高,设备简单,产品作用效果显著,减少____等优点.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9、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动物在生存斗争中,体型较大的个体一定会获胜.____(判断对错)20、被喻为中国的鸽子树,又是植物的“活化石”的珍贵树种是银杉.____(判断对错)21、生物反应器只能用来生产药物.____.22、被誉为“第七营养素”的是维生素.____(判断对错).23、蝗虫具有社会行为.____.(判断对错)24、细胞的许多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质内完成的.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2题,共20分)25、框架图有助于知识的梳理和过程的分析:

依据如图所示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关系;①是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其主要功能是______;AB型血能否输血给A型血的病人,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

26、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有______条食物链;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鼠和兔的关系是______。

(3)该生态系统被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污染;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__。

(4)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相对稳定的,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评卷人得分五、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8分)27、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食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某小组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他们的实验过程如下:。组别ABC处理干燥环境潮湿环境潮湿环境方法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将____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____环境里实验结果(一周后观察)不发霉发霉不发霉分析实验,回答:(1)通过A与B的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A、B组的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是________;分析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他们设计的C组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28、某初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请完成下列问题:(1)如果该兴趣小组选用1、2号试管进行实验,其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2)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1、3号试管进行实验,那么A处的处理方法是:_____;观察到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填变蓝或不变蓝)。(3)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评卷人得分六、连线题(共3题,共27分)29、将生物节日与时间正确配对(5分)30、31、人体生殖器官起着不同的作用,请把对应的连起来.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分析】植物体有两种输导管道--导管与筛管,导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由下向上运输,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由上向下运输.【解析】【解答】解: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当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一定方式进入根部的导管,然后植物就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把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叶制造的有机物由筛管向下运输.

故选:D.2、B【分析】【分析】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解析】【解答】解:A;“鲸鱼”;用肺呼吸,胎生、哺乳,因此属于哺乳动物;

B;“鲨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因此属于鱼类;

CD;“鱿鱼”、“章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因此都属于软体动物.

所以;属于鱼类的是“鲨鱼”.

故选:B.3、B【分析】【分析】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如蝗虫、虾、蟹、蜘蛛.【解析】【解答】解:A;环节动物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但不分部,不符合题意.蛔虫为线性动物,身体不分节也不分部,不符合题意.

B;节肢动物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足和触角分节,符合题意.

C;爬行动物身体不分节也不分部;不符合题意.

D;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不分节也不分部,不符合题意.

故选:B4、C【分析】【分析】如图鸟卵的结构包括: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

卵壳起保护作用;

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

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

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

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解析】【解答】解: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故选:C5、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耳的结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保护鼓膜的措施及原因。【解答】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耳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A符合题意。

故选A。

【解析】【答案】A6、A【分析】【分析】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包括染色体畸变以及在染色体水平上的基因突变而导致的疾病,统称为遗传病.【解析】【解答】解:先天愚型患者的染色体是47条;比正常人46条多了一条小型染色体.是一种由遗传物质引起的遗传病,A正确.

故选:A.7、B【分析】【分析】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仅占体重的4%左右.无机盐对人体非常重要,它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据此作答.【解析】【解答】解:A;缺铁会引起贫血.A正确;

B;缺铁会引起贫血;缺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B错误.

C;缺碘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C正确.

D;缺钙易患佝偻病或发生骨质疏松.D正确.

故选:B.8、A【分析】【分析】血压是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血液主要是由心脏的泵血作用产生的.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可以在上肢的肱动脉处测得.【解析】【解答】解: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最高,称为收缩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最低,称为舒张压.健康成年人的动脉血压,一般维持在收缩压12~18.7千帕;舒张压8~12千帕.血压经常超过18.7/12千帕,就称为高血压;经常低于12/6.7千帕,则称为低血压.血压太高和太低都不利于身体健康.某人经常头昏,医生测得他的血压是19/14(收缩压/舒张压)千帕,应属于高血压,A正确.

故选:A.9、A【分析】

蚯蚓靠湿润的体表来呼吸的;其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大雨过后,由于雨水把土壤中的缝隙塞满,导致土壤中的氧减少使蚯蚓无法正常呼吸,所以爬出洞穴.

故选:A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蚯蚓靠湿润的体表来完成呼吸的.

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幼虫成虫受精卵D→A→C成虫不完全变态D→A→B→C完全变态发育外骨骼不随昆虫身体的生长而生长幼虫【分析】【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只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解析】【解答】解:(1)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如图如果B蛹期,那么根据箭头所示A幼虫、C成虫、D受精卵(卵).

(2)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蝗虫的发育过程可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为D→A→C.蝗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蝗虫的幼虫期发育时间较短,食量较小;而成虫主要以禾本科农作物为食.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因此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C成虫期.

(3)蚊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是完全变态发育.故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为D→A→B→C.

(4)大多数的昆虫体表有外骨骼;起到保护;支撑和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变大,当昆虫逐渐长大时,外骨骼就会限制昆虫的生长,因此昆虫在生长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5)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取食桑叶,经过4次蜕皮,停止取食桑叶,吐丝结茧,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家蚕发育的幼虫期,增加其体内的营养物质.

故答案为:(1)幼虫;成虫,受精卵。

(2)D→A→C;成虫,不完全变态。

(3)D→A→B→C;完全变态发育。

(4)外骨骼不随昆虫身体的生长而生长。

(5)幼虫11、略

【分析】【分析】鱼类的主要特征: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由图可知:①胸鳍,②腹鳍,③背鳍,④臀鳍,⑤尾鳍,⑥侧线.据此答题.【解析】【解答】解:(1)鱼的体形成梭形;体表有粘滑的感觉,可以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

(2)读图可知;①是胸鳍,②是腹鳍,③是背鳍,④是臀鳍,⑤是尾鳍.

(3)⑥是侧线;有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的作用.

故答案为:

(1)梭;阻力.

(2)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尾鳍.

(3)侧线;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12、略

【分析】【分析】(1)水稻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胚乳是水稻种子储存养料的结构;

(2)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柱;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体外外套膜;节肢动物的特征为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

(3)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杀死或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

(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解析】【解答】解:(1)我们吃的大米是去掉了皮的大米种子;在去皮的过程中,胚的结构遭到了破坏,只剩下了胚乳这个结构,而水稻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胚乳中.所以我们食用的主要是大米的胚乳.

(2)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鱼”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因此属于脊椎动物;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足的形状各具特色,“蚬子”具有贝壳,体表有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足和触角都分节如虾体表具有坚韧的外骨骼.

(3)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上的有机物,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故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杀死或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

(4)提起美味的“鼎边糊”;往往令人“垂涎三尺”,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也就是以前吃过美味的“鼎边糊“,知道它好吃这个基础上建立的条件反射.

故答案为:(1)胚乳;

(2)脊椎骨构成的脊柱;软体;外骨骼;

(3)微生物;

(4)条件.13、略

【分析】【分析】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体系.【解析】【解答】解:生态农业是在总结传统农业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学与经济学原理,建立起来的现代化农业.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故答案为:经验;生态学与经济学;现代化农业.14、略

【分析】【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解析】【解答】解:(1)去市场购买即将孵化的卵;等待刚孵出的小蚕.而不能是向别人要来已经生长数天的大蚕.理由是: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只有选择刚出生的小蚕观察它的取食爱好,才能说明蚕只吃桑叶的行为是否属于先天性行为.如果选用已生长多日的大蚕,无法确定其取食爱好是先天的还是后天饲养的结果.避免或减少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使探究具有可信度,保证探究的严谨有效.故选B.

(2)设计实验:根据探究“蚕总是吃桑叶;这是先天性行为吗?”因此实验材料中必须有桑叶,所以应该选择出B组作为该实验的材料.

(3)分析结果:多数蚕都爬到涂有桑叶的滤纸上;蚕总是只吃桑叶,而不吃其它植物的叶子.得出结论是:蚕天生就喜欢吃桑叶.

故答案为:(1)B;(2)B;(3)蚕天生就喜欢吃桑叶.15、略

【分析】【分析】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

嫁接是直接把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完整的植物体.要想让一株花上开出多种颜色的花朵,就可以通过嫁接的方法来实现,嫁接是无性生殖的一种方式.【解析】【解答】解:(1)要想让一株花上开出多种颜色的花朵;可以通过嫁接的方法来实现;题干中每棵月季上都竞相开放着不同颜色的花朵,这种月季的培育用到了嫁接的繁殖方法.嫁接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无性生殖的一种方式.

(2)用嫁接技术培育新植株时;确保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是新植株成活的关键.

(3)用嫁接技术培育的新月季并没有改变月季花的遗传物质;因此,不是一个新的物种.

故答案为:

(1)嫁接;无性.

(2)确保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3)不正确;嫁接并没有改变月季花的遗传物质.16、略

【分析】【分析】图中:1上表皮,2栅栏组织,3海绵组织,4下表皮,5叶脉,6气孔.结合三大作用的概念和有关知识进行解答.【解析】【解答】解:(1)在光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大量的氧气,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迅速将一根将带火星的木条燃烧伸进袋内,木条复燃了;夜晚无光,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但可以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使口袋中的氧气减少,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所以第二天天亮前打开袋口,迅速将一根燃着的火柴伸进袋内,火柴熄灭了.

(2)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活的植物体内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散失到植物体外的大气中的过程.因此必须选带叶的植物;故C不可以.而B图用塑料袋将植物连同盆土一同罩住,这样塑料袋内壁的水珠是否来自叶片的蒸腾作用就不能确定,故选A图.

(3)气孔不但是气体交换的“窗口”;而且是体内水分散失的“门户”.一般植物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多.

故答案为:(1)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2)A;

(3)6气孔;下.17、略

【分析】【分析】这是一个识图填空题,涉及动物的分类、结构、发育特点以及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等知识.【解析】【解答】解:①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细长,由许多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因此节肢动物与环节动物的相同之处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因此完全变态发育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区别是后者没有蛹这一时期.

③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在图中所示动物中蜜蜂再此活动中功不可没.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蜜蜂群体中有蜂王;雄峰和工蜂,并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④动物的分类除了比较动物的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A;B与C、D、E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没有脊柱.

⑤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几个过程.并不是所有的鸟类都有这些繁殖行为;例如,杜鹃就不筑巢、不育雏、不孵化.但鸟类必须具备的繁殖过程有求偶、交配、产卵.

⑥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故答案为:(1)体节环节节肢(2)变态发育

(3)B社会(4)脊柱

(5)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繁殖

(6)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8、略

【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和消费者的作用,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过程和优点.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由上可知,在澳大利亚草原生态系统中,牛羊作为消费者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在生态平衡中起重要的作用.

(2)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由于基因控制着生物性状的表达;因此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得到生物新品种.转基因技术是将分离提纯的人乳铁蛋白基因注入到一个受精卵里,再将受精卵转移给母牛,产下的仔牛就携带有人乳铁蛋白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它产出的牛奶中会含有人乳铁蛋白.利用此技术具有生产成本低,效率高,设备简单,产品作用效果显著,减少工业污染等优点.

故答案为:

(1)消费者;生态系统;生态平衡

(2)转基因;人乳铁蛋白基因;人乳铁蛋白基因;人乳铁蛋白;效率;工业污染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9、×【分析】【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1859年发表的惊世骇俗的宏篇巨著《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解析】【解答】解: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效的,这必然导致生物在生活过程中生存而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产生的变异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也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不是环境的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而是环境的改变对生物产生的变异进行了选择.综上所述,动物在生存斗争中,体型较大的个体一定获胜,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

故答案为:×.20、×【分析】【分析】1;银杉;是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后残留下来至今的植物,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种,和水杉、银杏一起被誉为植物界的“国宝”,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杉是松科的常绿乔木,主干高大通直,挺拔秀丽,枝叶茂密.银杉雌雄同株.

2、珙桐被喻为中国的鸽子树,又是植物的“活化石”.【解析】【解答】解:珙桐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是我国特产的单型属植物.世界上著名的观赏树种.它的头状花序象白鸽的头,因此珙桐有“中国鸽子树”的美称.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成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

故答案为:×;21、×【分析】【分析】生物反应器是指利用动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目前比较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反应器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解析】【解答】解:一般把目的片段在器官或组织中表达的转基因动物叫做动物生物反应器.几乎任何有生命的器官;组织或其中一部分都可以经过人为驯化为生物反应器.从生产的角度考虑;生物反应器选择的组织或器官要方便产物的获得,例如乳腺、膀胱、血液等,由此发展了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动物血液生物反应器和动物膀胱生物反应器等.其中,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最为引人注目.中国科学院上遗传所和复旦大学合作培育的转基因羊,这些羊的乳汁中含有能治疗血友病的药物.故此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22、×【分析】【分析】膳食纤维是指除淀粉以外较复杂糖类物质,包括纤维素和果胶等,这些复杂的糖类物质人体是不能消化的.【解析】【解答】解:人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类;现在把膳食纤维列为第七类营养元素.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海藻和粮食等植物性食物中,纤维素等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所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就会排便通畅、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因此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营养素.故被誉为“第七营养素”的是维生素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23、×【分析】【分析】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解析】【解答】解:蝗虫群体内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形成等级,因此不具有社会行为.

故答案为:×24、√【分析】【分析】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解析】【解答】解: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是进行细胞活动的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能量转换器;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

故答案为:√四、简答题(共2题,共20分)25、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A型血红细胞含有A凝集原,AB型人的血清含有抗A、B凝集素,因此AB型血不能输血给A型血的病人【分析】解:血液循环系统是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的;心脏是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其主要功能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A型血红细胞含有A凝集原,AB型人的血清含有抗A;B凝集素,因此AB型血不能输血给A型血的病人。

故答案为: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A型血红细胞含有A凝集原;AB型人的血清含有抗A;B凝集素,因此AB型血不能输血给A型血的病人。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作血液循环。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图中①是心脏;②是血液、③是动脉、④是毛细血管、⑤是血浆,解答即可。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解析】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A型血红细胞含有A凝集原,AB型人的血清含有抗A、B凝集素,因此AB型血不能输血给A型血的病人26、5草→鼠→蛇→鹰草竞争鹰自动调节【分析】解:(1)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绿色植物)箭头指向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该图中共有五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

(2)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消费者和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因此图中生产者是草,属于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鼠和兔都吃草,鼠和兔相互争夺食物草,因此“在该食物网中”,鼠和兔的关系是竞争关系。

(3)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鹰的营养级最高,因此“若此生态系统被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污染”,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鹰。

(4)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生态平衡;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而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

故答案为:

(1)5;草→鼠→蛇→鹰。

(2)草;竞争。

(3)鹰。

(4)自动调节。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物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4)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概念、物质能量和生物富集的特点。【解析】5草→鼠→蛇→鹰草竞争鹰自动调节五、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8分)27、(1)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

(2)水霉菌的生活需要水分

(3)湿润低温【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探究影响霉菌的生活的环境因素。理解和掌握对照实验的特点,变量的选择以及探究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解答】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某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每组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其余条件都相同且适宜。(1)提出问题是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A组是干燥环境烤干的馒头片,B组是潮湿环境湿润的馒头片,两组的变量是水分,因此通过A与B的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2)对照实验中除了所研究的条件不同以外,其余条件都相同,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变量,必须是只有一个。A、B组的对照实验中,唯一不同的条件是水,分析实验结果,干燥环境烤干的馒头片不发霉,而潮湿环境湿润的馒头片发霉,故在A、B组的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是水;分析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霉菌的生活需要水分。(3)根据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的变量应该是温度(室温和低温),其它量都相同。故设计的C组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湿润和低温。【解析】(1)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2)水霉菌的生活需要水分(3)湿润低温28、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1)1、2号试管是以唾液为变量形成的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2)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实验环境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