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新版必修2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E/31/wKhkGWelk-OAPQrVAAIucgfg_3w717.jpg)
![2025年粤教新版必修2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E/31/wKhkGWelk-OAPQrVAAIucgfg_3w7172.jpg)
![2025年粤教新版必修2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E/31/wKhkGWelk-OAPQrVAAIucgfg_3w7173.jpg)
![2025年粤教新版必修2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E/31/wKhkGWelk-OAPQrVAAIucgfg_3w7174.jpg)
![2025年粤教新版必修2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E/31/wKhkGWelk-OAPQrVAAIucgfg_3w71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新版必修2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73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童工盛行,一些父母“很少从保护子女与子女福利的角度要求控制劳动时间,却十分担心议会将限制劳动时间,剥夺他们子女的劳动利益。”该现象从侧面反映了工业革命时的英国A.劳动力严重短缺B.社会保障制度建立C.价值体系的紊乱D.倾向于立法保护童工2、如图是刊登于《时事画报》(1905年创刊)上的名为《粤汉铁路行车时刻表》的插图;插图中附有详细的行车时刻表。由此可知。
A.火车成为了主要交通工具B.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趋势增强C.乘坐火车成为社会新风尚D.交通领域开启了近代化历程3、北宋初期,佃户要迁徙必须由地主书写文字凭证。宋仁宗时规定,佃户迁徙无须地主开具证明,收获完毕,结清账目便可离开,地主不得无理阻拦。这有利于()A.地主与佃户之间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B.地主与佃户之间实现平等C.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完全解除D.缓和地主对农民土地兼并4、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时期,在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A.高转筒车的发明B.铁犁牛耕的出现C.耦犁技术的普及D.曲辕犁的推广5、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是中国政府牵头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3月12日,英国成为首个申请加入亚投行的主要西方国家。截止2015年4月15日,亚投行创始成员国扩至57个(其中不少欧洲发达国家)。这表明A.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殆尽B.经济区域集团化深度发展C.中国经济国际化进一步发展D.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变化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6、请正确选择对应的选项。
(1)青铜时代。A.战国时期。
(2)铁器时代B.商周时期。
(3)蒸汽时代C.第二次工业革命。
(4)电气时代D.第一次工业革命。
(5)危机时代E.美国“大萧条”7、古都长安是汉、唐陆上“丝绸之路”的东端,泉州则是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它们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右图中长安和泉州的位置编号分别是___和_____。
8、1980年,_____________(何省何县何公社)成为我国第一个取消人民公社的地方。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9、中国古代的自耕农拥有土地的所有权。A.正确B.错误10、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至唐朝,已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A.正确B.错误11、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是由封建社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A.正确B.错误12、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A.正确B.错误13、抗日战争时期,在沦陷区,中国民族企业遭受空前残酷的打击;在国统区,由于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中国民族企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保护,因而得到了较快发展。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9分)14、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苏联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功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种种经济政策。有些国家甚至开始了自己的持续时间不一的计划,希望来减轻本国的经济困难。——【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西方经济的崩溃”指的是什么?苏联的前两个“五年计划”取得了怎样的成效?材料二: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的所需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有训练而且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罗斯福总统的首次就职演说
(2)据材料二说明,罗斯福所强调的“纪律”“实现有效的领导”与胡佛政府的政策有何不同?材料三:
等待领取救济食品的人群美国修建的田纳西水利工程
(3)据材料三指出,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社会实施社会保障的具体做法。并指出田纳西等工程兴办的历史意义。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是今陕西灵崖寺大殿左夏房存在的石刻实物(1181年),刻有“仪制令”,上有四行小字:“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摘编自《中国古代的交通规则》
(1)依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交通规则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产生的原因。材料二:
。时间发展历程
1868年英国伦敦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
1903年英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则,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效仿
1914年英国的克里夫兰、美国的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
信号灯。
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
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系统,成为世界
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整编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以来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指出推动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并分析这些技术改进对城市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材料三:我国历来都是“靠左走”国家,在汽车进入中国后,出现了南北各不相同的两种行车方式——南方靠左,北方靠右。清朝末年,政府颁布的交通规章完全是欧洲式的,于是靠左行驶就变成了靠右行驶。抗战胜利后,行政院立法通过了“靠右走”的规定。——摘编自《道路交通规则起源:中国曾“以右为尊”》
(3)依据材料三归纳我国近代行路方式的确立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并指出影响这一过程确立的因素。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1年初;苏俄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战争使工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也压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社会不满情绪影响了政治稳定。在这种情况下,俄共(布)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提议,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实际上是削弱社会化和鼓励有限的自由经营。其目的在于把占苏联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民争取过来。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也得到了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拥护。它使苏俄遭受战争破坏的经济迅速恢复,工农联盟日益巩固,苏维埃政权不断加强。
材料二当罗斯福接替胡佛担任美国总统时他意识到持续近四年的大萧条已经让美国这个世界头号工业国变得千疮百孔、风雨飘摇。上任的第二天,罗斯福就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即“新政”。“新政”的核心是三个R:改革(Reform);复兴。
(Recovery)和救济(Refief)。经过一系列“新政”的实施;美国经济回升,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也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和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为其他国家实施国家干预经济,进行体制性自我调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美国也由此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世界简史》(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同之处,并概括新经济政策在什么方面对社会主义建设有所发展。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共同之处。
(3)你认为罗斯福新政与苏俄新经济政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4题,共16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表为上海竹枝词中的社会流行语汇,对于历史事件的记录具有非常重要的史学价值。下表为上海竹枝词中的社会流行语汇,对于历史事件的记录具有非常重要的史学价值。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摘编自《上海竹枝词》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部分)。国家1750年1800年1830年1860年1880年1900年中国32.833.329.819.712.56.2印度24.519.717.68.62.81.7英国1.94.39.519.922.918.5美国0.1(殖民地时期)0.82.47.214.723.6——据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解读材料,提炼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农业作物种植情况简表。
。先秦时期。
秦汉时期。
魏晋隋唐时期。
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黍;粟、稷、稻、粱、菽(大豆)等后世俗称“五谷”都已种植。黄河流城种植黍和粟;江淮以南地区主要种植水稻。(粟、水稻和大豆的最早种植地)
北方地区小麦的推广和南方水稻品种不断优化;胡瓜(西瓜)胡萝卜;核桃、芝麻、石榴、葡萄等作物种植。
形成南稻北麦种植格局;南方地区大规模种植茶树;西北地区种植棉花。
占城(越南)的稻种植;经济作物茶叶;棉花种植区域不断扩大。
高产农作物甘薯;玉米、土豆和经济作物烟草、花生、茶叶、棉花广泛种植;形成专业生产区城。
——摘编整理自周跃《试谈中国古代农作物种类及其历史演变》从表格中要取至少两项信息,围绕中国古代农业发展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分析说明,(明确写出论题,分析史论结合,逻辑清楚)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一路走来的全部历史,应该深怀敬畏,坦然面对。在民族与国家的历史记忆中,必然既有辉煌与荣光;崛起与成功,也有劫难与耻辱、沉沦与失败,其中,正面与负面共存,美好与丑恶交织。然而,无论是非成败,无论盛衰荣辱,对一个自信的民族与成熟的国家来说,只要正视与善待,不管何种历史记忆,都是一笔无可替代的珍贵财富。因为,正面的历史记忆,固然让后人深感敬慕与自豪,从而效法与追随,以便再铸辉煌;负面的历史记忆,也足以让后人畏惧与愧怍,从而反思与警醒,以免重蹈覆辙。
——虞云国《敬畏历史》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4题,共28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材料三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有人画了一幅示意图来表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F1为阻力,F2为动力)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形态的基本特点。
(2)材料二中;明清时期的“新经济的萌芽”是什么?其出现的显著表现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F1可能是哪些因素?22、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
1845-1848年;马克思在布鲁塞尔生活期间实现了向共产主义者的重变。1893年,列宁在圣彼得堡参加马克思主义小组。1920年,毛泽东在北平开始转变为共产主义者;1922年,邓小平在巴黎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①简述列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探索。
②结合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概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23、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
普遍关注的问题。
直到18世纪初;人类主要使用水力和木材等可再生能源,但这时英国一些冶铁炉因为木炭短缺而不得不停产。工业革命初期,水力比煤炭更为廉价,许多英国纺织厂仍然依靠水力;由于煤炭运输成本较高,一些新工业企业不得不建在煤田附近。
图12英国煤产量增长图。
(1)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1830年后英国煤产量增长趋势与此前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24、美国的边界经过两百多年的扩展;形成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广阔版图。在扩展有形边疆的同时,美国还在全世界进行着政治;经济等无形边疆的扩展。对于美国这种有形与无形的扩展,历史学家常常会追问:美国的“边疆”到底在哪里?
问题:
(1)美国是如何扩展其“边疆”的?
(2)这种扩展的影响是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根据“一些父母‘很少从保护子女与子女福利的角度要求控制劳动时间,却十分担心议会将限制劳动时间,剥夺他们子女的劳动利益。’”说明童工父母也缺乏从保护子女与子女福利的角度要求控制劳动时间,从侧面反映加强社会立法保护童工的思想倾向,D正确;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童工盛行,最重要的原因是童工廉价,并非劳动力严重短缺,排除A;材料从侧面反映了通过立法保护童工的必要,材料不能体现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排除B;材料从侧面反映了通过立法保护童工的必要,C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2、B【分析】【详解】
依据材料“《粤汉铁路行车时刻表》的插图,插图中附有详细的行车时刻表”可知,20世纪初火车传入中国,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说明受西方文明的影响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趋势增强,B项正确;材料只是涉及的火车,没有比较信息,无法得出“火车成为了主要交通工具”,排除A项;材料只是反映了火车行车时刻表,不能说明“乘坐火车成为社会新风尚”,排除C项;洋务运动就已经开启了中国交通近代化进程,因此D项中的“开启了”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3、A【分析】试题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地主与佃户间的主仆关系只存在于租佃关系下,不再具有世袭性和永久性,一旦租佃关系解除,人身依附也就随之消失,这意味着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削弱;由于佃户获得了迁徙的自由,他们在生产中的地位随之发生变化,与田主之间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法律上的身份、地位也明显提高,A项正确;BCD三项均排除。故选A。4、B【分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农业。
【详解】
高转筒车是唐朝时期出现;故A错误;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说明是当时生产力发展重要体现,故B项正确;耦犁技术是汉代出现,故C错误;曲辕犁是唐代江东地区发明,故D错误。
【点睛】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②生产模式﹣﹣精耕细作;③生产规模﹣﹣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经营方式﹣﹣“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5、C【分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2015年3月12日;英国成为首个申请加入亚投行的主要西方国家。截止2015年4月15日,亚投行创始成员国扩至57个(其中不少欧洲发达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中国经济国际化进一步发展,因此选C。A错在瓦解殆尽,D错在根本变化,B无法体现,排除。
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特点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青铜时代是指商周时期,铁器时代是指战国时期,蒸汽时代是指第一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危机时代是指美国“大萧条”。【解析】(1)B(2)A(3)D(4)C(5)E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联系地理知识,可以知道在①处是长安,在④处是泉州,要求学生能够史地结合,有一定的难度。【解析】①.①②.④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0年,四川省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率先取消人民公社。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四川广汉县向阳公社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9、A【分析】【分析】
【详解】
自耕农耕种的是自己的土地,拥有土地所有权,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是佃农。本题说法正确。10、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至唐朝,已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题意说法正确。11、B【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是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和洋务运动的诱导而兴起的,故题目表述错误。12、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并非是鸦片战争结束后,故题干表述错误。13、B【分析】【详解】
抗日战争时期,不论是沦陷区还是国统区,由于战争的影响,中国民族企业都遭受严重的挫折和打击,没有得到较快打击。题干说法错误。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9分)14、略
【分析】【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经济的崩溃”指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成效:结合所学可知,苏联通过前两个“五年计划”,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工业化,工业总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2)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来应对经济危机,胡佛仍然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3)做法:根据“等待领取救济食品的人群”得出直接救济;根据“美国修建的田纳西水利工程”得出以工代赈。
意义:联系所学“以工代赈”的意义,分别从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等角度分析总结。【解析】(1)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成效: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总产量跃居世界第二位。
(2)罗斯福: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胡佛:自由放任政策。
(3)做法:直接救济;以工代赈。
意义:增加就业(缓解失业压力);刺激了消费和生产。15、略
【分析】【详解】
(1)根据“1181年”可知中国交通规则出现时间较早;根据材料“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可知中国交通规则重视尊卑长幼秩序;重视效率和安全。出现上述特点的主要原因需要从政治、思想、现实需要的角度分析。
(2)根据红绿灯的动力变化可知19世纪交通信号灯的特点是与科技进步同步;由警察控制到计算机控制体现的特点是由人工操作到智能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交通信号灯主要受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电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影响。交通信号灯的出现需要从城市化;城市管理、城市的文明等角度进行分析。
(3)根据材料“南方靠左,北方靠右。清朝末年,政府颁布的交通规章完全是欧洲式的,于是靠左行驶就变成了靠右行驶”可知中国步行方式左右反复,最终靠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需要从传统思想、工业文明、列强入侵、政府政策等角度分析考虑。【解析】(1)特点:出现时间较早;重视尊卑长幼秩序;重视效率和安全。
原因:封建专制制度的影响;儒学的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
(2)趋势:与科技进步同步;由人工操作到智能化。成果: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电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影响: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规则意识;法制观念、行为方式)。
(3)过程:左右反复,最终靠右。原因:传统习俗的影响;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列强入侵;政府的政策等。16、略
【分析】(1)第一小问;可以从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分析两者的不用之处,可以从农业;工业、商业和产品分配等方面进行比较。第二小问,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借助国家资本主义来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2)从背景来看;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都与面临严重的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由材料“根据列宁的提议,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上任的第二天,罗斯福就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可见都与领导人的突出作用相关。
(3)本问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从罗斯福新政与苏俄新经济政策实践来看,计划手段和市场手段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不能一概否定。要学习和借鉴其可取之处,洋为中用。【解析】(1)不同: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允许资本家租借和租让部分国有企业;实行自由贸易;
废除实物配给制发展:借助国家资本主义来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2)共通之处:都是为了应对当时面临的严重危机;
领导人的突出作用;(根据列宁的提议;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上任的第二天,罗斯福就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
都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都是国家干预经济);都使得危机得到缓解;经济得到恢复发展;都为其他国家的经济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其他国家,进行体制性自。
我调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启示:应历史地看待;不应盲目地肯定或否定;
将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区别开来;要辩证地看待,借鉴其精华,摒弃其糟粕。(或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五、论述题(共4题,共16分)17、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根据材料中的“衣衫、番菜、轮船、电报”等流行词的出现,可提炼出论点是流行语汇反映了近代上海社会生活的变迁。关于阐释可从近代列强入侵引发的中国社会生活变化、带来的近代工业文明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等角度展开分析即可。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解析】示例:
论题:流行语汇反映了近代上海社会生活的变迁。
阐述:上海是近代最早遭受殖民侵略的地区之一;鸦片战争后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并成为租界,外界许多新鲜的事物纷纷引入上海,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当地人的思想观念和社会风尚。新式服装的出现;新型交通工具的产生、电报和电灯的使用、番菜的引入等等,极大地丰富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知识视野,促进人员的交流、信息的传递、经济的联系,加速城市化进程,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上海成为中国近代城市化和引领时尚、追求现代生活方式的标杆。流行语汇记录了上海的社会情况,反映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时代变迁,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总之;上海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的缩影,其流行语汇既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也是研究近代上海乃至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重要史料资源。
(示例不做唯一标准答案)18、略
【分析】【详解】
解读材料可知,19世纪之前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东方国家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的相对份额远高于英美等国家,19世纪之后,中国和印度在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逐渐减少,而英美却在增加,结合时代背景可得出观点:技术创新改变世界制造业格局,依据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相关所学知识分析论证,并得出与观点相吻合的结论,注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解析】示例:
观点:技术创新改变世界制造业格局。
论述:19世纪以来;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东方国家依靠传统手工业,占据着世界制造业的主导地位;进入19世纪以来,东方国家没有及时进行技术革新,日益落后于西方国家,反观英国,借助着科技和制度创新,该国在19世纪中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并一举成为世界制造业霸主。
结论: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不竭动力。19、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解答本题首先应根据材料内容总结论点,再结合所学围绕论点展开论述。由表格内容可以看出,先秦时期中国的农作物品种不断增加,秦汉时期外来农作物品种不断传入和优化,魏晋时期形成不同的农业种植区域,宋元时期经济作物种植范围扩大,明清时期传入了外来的高产农作物。从中任选两项确立论点展开论述即可。如16世纪伴随新航路的开辟,原产自美洲的高产农作物土豆、玉米、番薯、辣椒等作物传入中国并广泛种植,促进中国农业发展。粮食产量大幅提高,促进清代人口的大幅增长,改变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和饮食习惯。经济作物的种植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促进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论题示例。
(1)中国古代农作物种植的品种不断增加。
(2)对外经济交流与农业发展。
(3)中国农业文明对世界的贡献。
(4)中国古代农业发展与商业手工业关系。
(5)经济作物的种植不断扩大。
论述示例。
对外交流促进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沟通中原与西域;中亚各国乃至欧洲联系,从而促进中外的经济交流。西瓜、核桃、胡萝卜等农作物品种传人中原地区,并推广种植,丰富了中国的农作物品种资源,也影响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16世纪伴随新航路的开辟;原产自美洲的高产农作物土豆;玉米、番薯、辣椒等作物传入中国并广泛种植,促进中国农业发展。粮食产量大幅提高,促进清代人口的大幅增长,改变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和饮食习惯。经济作物的种植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促进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物种的交流是文明交流的重要形式,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标准答案。解答本题首先可根据材料提炼论点,再引用相关史实围绕论点展开论述。如根据“对一个自信的民族与成熟的国家来说,只要正视与善待,不管何种历史记忆,都是一笔无可替代的珍贵财富”可总结论点为一个自信的民族与成熟的国家,只要正视与善待正面和负面的历史记忆,都是一笔无可替代的珍贵财富。结合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新中国建立后取得的政治、经济、文化成就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述。引用史实准确,言之有理即可。【解析】示例。
观点:一个自信的民族与成熟的国家;只要正视与善待正面和负面的历史记忆,都是一笔无可替代的珍贵财富。
汉唐时期;我国在世界上无论经济;科技还是文化都处于领先地位,实行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今天我们传承优秀的历史传统和思想文化,仍然以包容的心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扩大对外开放,兼收并蓄,展现大国风范。重启丝绸之路,提出“一带一路”伟大构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取得累累硕果。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一直努力加速发展,但是也有失误,十年“文革”使我们遭受重创,但是我们敢于面对,勇于纠错,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不再以阶级斗争为纲,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们敢于直视文革的错误,时时警醒要实事求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综上所述,一个自信的民族与成熟的国家,只要正视与善待正面和负面的历史记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都是一笔无可替代的珍贵财富,历史记忆,无论甜蜜还是苦口,都将变成良药!六、简答题(共4题,共28分)21、略
【分析】(1)根据材料一的诗句可以分析出当时的经济形态是封建的自然经济。中国古代封建自然经济的特点包括:男耕女织;精耕细作、自给自足、铁犁牛耕、封闭性、分散性、落后性。
(2)第一小问萌芽;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出现的“新经济的萌芽”指资本主义萌芽;第二小问表现,根据所学知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或“机户出资,机工从力”。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F1指的是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外国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师申请书
- 工伤补助申请书范文
- 2025年度井盖生产设备维修保养合同
- 护士申请调科室申请书
- 2025年度物流园区合作协议范本
- 2025年度展位装修工程环保评估与整改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合作社个人借款合同范本:农村文化传承保护合作
- 工商信息申请书
- 2025年度婚前房产合伙购置房产保险协议
- 2025年度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研发与应用承包合同
- 2025年春季学期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安排表(完整版)
- 2025年有机肥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4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电子版
- 即兴口语(姜燕)-课件-即兴口语第二章PPT-中国传媒大学
- “克勤克俭、厉行节约”PPT课件:如何过“紧日子”
- 项目配置管理计划范本(完整版)
- 防止大型变压器损坏和互感器爆炸事故
- (高清版)JGJ123-2012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
- 生物质发电厂燃料收、储、运方案
- 游戏机卡伦刷卡系统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