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被称为“医圣”的是()A.华佗B.张仲景C.扁鹊D.李时珍2、日漫挥天泪,有公壮海军威”,这副联纪念的是894年在黄海海战中牺牲的海将领)A.林则徐B.邓世昌C.葛云飞D.谭嗣同3、“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人们赞扬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治水是因为他()A.进行改革,辅佐齐桓公首霸B.做太守时,廉洁奉公C.主持修建都江堰,造福于民D.发明了铁农具和牛耕4、下列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使用骨针缝衣②使用天然火③种植水稻④制造色彩艳丽的彩陶。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④③②①D.①③②④5、根据片段联想下面所述的这一远古人类是。

①发现于周口店的龙骨山②能够直立行走,但还保留着猿的体质特征③使用天然火④过着群居生活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6、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十八种写法,秦朝统一后只保留哪种写法?()A.甲骨文B.小篆C.大篆D.隶书7、唐朝的社会习俗从饮食、服饰到音乐、舞蹈都体现出以下什么样的特点()A.封闭、保守B.胡汉交融、中西贯通C.完全模仿北方少数民族D.完全模仿周边国家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题划线处有一项错误,请写出错误处的字母并加以改正)21.公元581年,外戚杨坚夺取____政权,建立隋朝,杨坚就是____。AB错误:____,订正:____9、______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______,史称北宋,他就是______。10、若有时光穿梭机助你回到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时代,你发现,当时的成都一带被称为______郡,这个地方的居民生活不错,是因为附近有______水利工程相可使此地水旱无忧。你来到当时的首都______,在这里当时负责全国最高军事行政的______(官名)接见了你,并带你参观了当时在北方最宏大的国防工程______。11、在《辽;北宋形势图》中方框里填出并立的两个政权英文代号。

A、辽B、北宋。12、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______。(判断对错)13、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攻灭六国,统一中国。错误:订正:14、秦统一六国的决定性战役是______;使秦朝走向灭亡的决定性战役是______。15、西周为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实行______制,受封诸候必须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战时出兵作战,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6、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总结劳动人民的经验,发明了造纸术。17、史实:“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判;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秦汉的方土与儒生》

推论:秦始皇与汉武帝统一思想的做法本质上都是文化专制主义,只不过二人采取的手段不同而已。()18、山顶洞人生活的氏族是按照地域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______(判断对错)19、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这是一个客观规律。我国境内出现的原始人是按照北京人、元谋人、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向前演变的。______(判断对错)20、(6分)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在答题卡上对下面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史料:郑和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航海家;他留下了一份伟大的精神遗产。这个遗产就是要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伟大理想。

——毛佩琦《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

推论:郑和下西洋沟通了欧亚非美四大洲;把世界联成一个整体,维护了世界和平。()

(2)史料: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

——孙中山。

推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劳动人民掌权的国家。()

(3)史料:惟属望於新鲜活泼之青年;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六、科学的而非想像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

推论:陈独秀提出的民主;进步、开放、科学的思想;为知识青年吹响了奋进的号角,促进了他们的觉醒。()

(4)史料: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由于无产阶级的领导,引出了阶级关系的新调度,农民革命的大发动,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革命彻底性,。所有这些,都是在资产阶级领导革命时期不可能出现的。

——毛泽东《矛盾论》

推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5)史料:为了牢记历史;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新华社。

推论:伟大的抗日战争留下的精神遗产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并不断发扬光大。()

(6)史料: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可可,以及各种当时鲜为人知的蔬菜瓜果,通过各种渠道传至旧大陆各地区。饮荼、饮非洲出产的咖啡逐渐成为欧洲的风尚。

——《世界通史》

推论:新航路开辟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21、北魏郦道元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内容完整的农书。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列举题(共3题,共9分)22、组合列举题

根据提示列出相应的历史人物(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________。(2)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的皇帝________。(3)结束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建立隋朝的皇帝_______。

文学艺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缩影,唐朝经济发展、文化昌盛、人才辈出。(1)杜甫的诗反映了唐朝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_______之称,他被誉为_______。(2)唐朝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_______、________和欧阳询。(3)唐朝著名的画家有________、_________等。

他们都是少数民族杰出的首领,对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的开发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1)他统一契丹各部,任用汉人为官,创制契丹文字,建立契丹政权:_________(2)他是党项族拓跋部人,于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他仿照唐宋制定官制、军制,并创制西夏文字:________(3)他是女真族完颜部首领,他逐步统一邻近部落。1115年他称帝,国号金。摆脱了辽的统治:__________23、著名考古学家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文明的文化。高度发达的文化。”请你列举两个最具代表性的依据。24、(1)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俘获宋钦宗宋徽宗及后宫三千国余人,史称_____________。(2)“颜筋柳骨”是对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书法的评价。(3)大画家______________的《》,描绘了东京汴河沿岸的繁华景象。(4)北宋的__________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5)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著有《》一书,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明末科学家__________著有《天工开物》一书,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评卷人得分五、材料题(共1题,共9分)25、请你写出汉代最重要的一条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什么地方?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2题,共8分)26、【题文】(5分)两宋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政治方面出现了民族政权并立的状况,虽然彼此间屡起战端,但议和后的和平为宋朝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到南宋,中国的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材料一。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北宋真宗率宋军与辽军交战后议和,请写出盟约的名称。(1分)请写出南宋时期,宋金和议后划定的分界线。(1分)

(2)据材料二,宋代的重要粮仓在太湖流域的哪些地区?(1分)别致的冰裂纹瓷器出自哪一个窑口?(1分)宋代造船业居世界首位,海外贸易发达,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了什么管理机构?(1分)27、在今天青海的高原上,有一座山叫日月山,关于这座山的来历还有个美丽的传说呢。据说当年文成公主就要离开长安,远嫁吐蕃了。唐太宗让人给文成公主制造了一个黄金宝镜——日月镜。这面宝镜据说能照到中原的河山,以备公主思乡时用。当文成公主的队伍来到唐蕃交界处,她举目西望,但见草原空旷,不见人迹;拿出宝镜东照,长安城繁花似锦,不觉潸然泪下。可一想到唐、蕃友好的大局,她毅然踏入吐蕃地界,扔掉日月宝镜。随着宝镜“哐当”落地,那里竟慢慢隆起两座山。后人把这两座山叫做“日月山”。(1)这个传说的出现,反映了吐蕃人民对文成公主的一种什么情怀?(2)文成公主为汉、蕃两族作出了什么贡献?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B【分析】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张仲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汉时期的医学成就.【解析】【答案】B2、B【分析】1894年9月;清政府北舰队在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袭击致远管邓世昌率舰冲锋,激中,致远舰多处中弹邓下,开足马力,直冲敌,日舰躲避同时施放鱼雷,击中远舰邓昌全官兵烈牺.所以日漫挥天下,有公足壮海”纪念的是1894年在黄海战中牺的海军领邓世昌.

选B.

本题查甲中日战争中黄海战的识点.

本题考学生甲午中日战争海海战的知识的识记能力要学生记甲午中日中黄海海战的实,教育生学习邓世昌民族英雄不畏敌不怕牺牲的精神.【解析】【答案】B3、C【分析】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人们赞扬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治水是因为他主持修建都江堰,造福于民。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的相关史实。【解析】C4、A【分析】①使用骨针缝衣的是距今约三万年前的山顶洞人;②使用天然火的是距今约70-20万年前北京人,③种植水稻的是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人;④制造色彩艳丽的彩陶的是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人。

故选:A。

本题考查了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的相关史实。

解答排序题需要准确识记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或逻辑关系。【解析】A5、B【分析】从备选内容看,发现于周口店龙骨山的只有北京人和山顶洞人,而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已经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已经与现代人没有什么差别,会人工取火,进入氏族公社阶段了,故选B项。【解析】B6、B【分析】【分析】这是基础拓展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知道秦统一后的文字是小篆。【点评】掌握秦朝统一后的文字是小篆。7、B【分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唐朝的了解,辨析时要联系唐朝社会的特点。唐代物质生活丰富多彩,不同民族、地区的饮食习惯和服饰时尚自然地融人中原文化,社会习俗从饮食、服饰到音乐舞蹈都体现出胡汉交融、中西贯通的特点,体现出帝国自信开放的宏大气度和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因此不存在保守和一味模仿。综上所述,故选B。【解析】B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略

【分析】本题考察的是隋朝的建立。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故选A。【解析】【答案】错误:A,改正:北周9、略

【分析】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北宋建立后,陆续消灭各地的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原和南方的广大地区,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故答案为:

赵匡胤;东京;宋太祖.

本题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北宋建立的相关知识.

注意识记北宋建立的时间、人物及意义.【解析】赵匡胤;东京;宋太祖10、略

【分析】若有时光穿梭机助你回到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时代;你发现,当时的成都一带被称为蜀郡,这个地方的居民生活不错,是因为附近有都江堰水利工程相可使此地水旱无忧.你来到当时的首都咸阳,在这里当时负责全国最高军事行政的皇帝(官名)接见了你,并带你参观了当时在北方最宏大的国防工程长城.

故答案为:

蜀;都江堰;咸阳;皇帝;长城.

本题考查都江堰;秦朝的建立、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都江堰、秦朝的建立、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蜀;都江堰;咸阳;皇帝;长城11、略

【分析】

本题以历史地图为切入点;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注意识记辽和北宋建立的时间及建立者,了解它们的大致统治区域.【解析】据所学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即开封,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10世纪初,契丹族的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916年,他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后来改国号为辽.

故答案为:

12、略

【分析】1126年;金军乘大雪攻破北宋都城汴京,第二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宗宝后妃等三千多人北去,北宋灭亡.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为“靖康之变”.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的表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北宋灭亡.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以开封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金灭北宋的史实.【解析】√13、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统一中国的统一者。自长平之战后,东方各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军的强大攻势。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赢政陆续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这个时候,赢政并还没有称皇帝,所以没有秦始皇这个称号。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解析】【答案】错误:秦始皇订正:秦王(赢政)14、略

【分析】长平之战以后;东方六各国再也抵挡秦军的进攻,是秦统一六国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基本上摧毁了秦军的主力,扭转了整个战局,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是秦朝走向灭亡的决定性战役.

故答案为:

长平之战;巨鹿之战.

本题考查秦兴亡的战役.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长平之战和巨鹿之战的相关知识.【解析】长平之战;巨鹿之战15、略

【分析】西周建立后;为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实行分封制.即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隶分封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诸侯必须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战时出兵作战等.通过实行分封制,西周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故答案为:

分封.

本题以西周分封制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知识.

本题以西周分封制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西周分封制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解析】分封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6、×【分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东汉时期,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了造纸的方法,用树皮、破布等做造纸的原料,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造纸的成本。不是发明了造纸。【点评】本题是对造纸术的考查。17、√【分析】【分析】据“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判;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可知,秦始皇与汉武帝统一思想的做法本质上都是文化专制主义,只不过二人采取的手段不同而已。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他又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坑儒”。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秦始皇和汉武帝加强思想统治措施的异同。18、×【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山顶洞人生活的氏族是按照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山顶洞人的有关内容。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氏族的有关内容【解析】×19、×【分析】发现于云南省的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坐落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坐落于陕西西安半坡村。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和半坡人;注意识记他们的生活年代。

本题主要考查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生活年代。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解析】×20、√【分析】

试题分析:第(1)题;主要考查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穿行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与“欧亚非美四大洲”表述不合,结论的表述是错误的。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建立的是资产阶级革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由此可知“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劳动人民掌权的国家”的表述不合史实。

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中提出了“民主与科学”口号,为知识青年吹响了奋进的号角,促进了他们的觉醒,因此结论的表述符合史实。

第(4)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中共领导,且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因此结论的表述符合史实。

第(5)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准确认识,结合“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可知伟大的抗日战争留下的精神遗产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并不断发扬光大,结论符合史实。

第(6)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国相对隔绝的状态,沟通了欧亚非美四大洲,开始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为世界市场形成创造条件,结论的表述符合史实。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郑和下西洋;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新航路的开辟【解析】(1)×(2)×(3)√(4)√(5)√(6)√​21、×【分析】《齐民要术》是北朝时期贾思勰的著作;是我国现存的第一步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郦道元的主要著作是《水经注》,是一部地理学专注。题干“北魏郦道元”应改为“北朝贾思勰”。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了《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的有关内容。

注意贾思勰生活和郦道元的生活的时间和著作的识记。【解析】×四、列举题(共3题,共9分)22、略

【分析】26(1)本题考查了武则天的相关知识。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国力不断增强,这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故填武则天。(2)本题考查了“开元盛世”的相关知识。开元年间,玄宗励精图治,并且任用贤能,发展经济,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社会经济繁荣,政治清明,人口增多,国家财政收入稳定,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故填唐玄宗。(3)本题考查了隋朝统一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589年,隋文帝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实现统一的王朝。故填隋文帝。27(1)本题考查了杜甫的相关知识。杜甫的诗反映了唐朝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故填诗史、诗圣。(2)本题考查了唐朝书法名家的相关知识。唐朝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颜真卿和柳公权。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颜真卿,他自创“颜体”,其楷书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柳公权的书法代表作是《玄秘塔碑》,他博采众长,别出新意,自成“柳体”。他的字方折俊丽,骨力劲健,后人把柳书与颜书并称为“颜筋柳骨”。故填柳公权、颜真卿。(3)本题考查了唐朝著名的画家的相关知识。吴道子(680-759年),汉族人,玄宗赐名道玄。是中国唐代第一大画家,被后世(唐宣宗847年)尊称画圣;阎立本:(601-673)唐代雍州万年人。隋代画家阎毗之子,阎立德之弟。太宗时任刑部侍郎,显庆初年,代兄做工部尚书,总章元年为右丞相。擅长书画,最精形似。曾画《步辇图》等,作画所取题材相当广泛,如宗教人物、车马、山水,尤其善画人物肖像。代表作《历代帝王图》是古典绘画中的重要作品之一。故填阎立本、吴道子。28(1)本题考查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的相关知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任用汉人为官,创制契丹文字,建立契丹政权,故填耶律阿保机。(2)本题考查了元昊建立西夏的相关知识。元昊是党项族拓跋部人,于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他懂得蕃汉文字,懂得佛教经典,还研究过儒家的经史和兵书。他仿照唐宋封建制度建立统治机构,任用汉人为官,根据汉文创制西夏文字,曾制定官制、军制、法律。故填元昊。(3)本题考查了完颜阿骨打的相关知识。完颜阿骨打是女真族完颜部首领,他逐步统一邻近部落。1114年发动了反抗辽奴役的战争,一再取得胜利。1115年,他称帝,国号金,年号收国。摆脱了辽的统治。他还令人创制女真文字。故填完颜阿骨打。【解析】26.(1)武则天(2)唐玄宗(3)隋文帝27.(1)诗史诗圣(2)柳公权、颜真卿(3)阎立本吴道子28.(1)耶律阿保机(2)元昊(3)完颜阿骨打

23、略

【分析】本题考查商代的文化。目前我国已知最古老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这种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所以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已经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它记载了商朝政治、军事、祭祀和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情况,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代。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加,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解析】甲骨文、青铜器;24、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靖康之变的史实。根据所学知识,靖康之变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因而得名。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靖康之耻导致北宋的灭亡。故为:靖康之变。(2)本题主要考查了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唐朝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当推颜真卿和柳公权。颜真卿创立了雄浑敦厚的新书体,人称“颜体”,他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新意,自成“柳体”,他的字方折俊丽,骨力劲健,后人把柳书与颜书并称为“颜筋柳骨”。故为:颜真卿、柳公权。(3)本题主要考查了《清明上河图》的相关史实。根据所学知识,随着城市的发展,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这是两宋绘画的一个特色,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故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4)本题主要考查了《资治通鉴》的相关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北宋的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这部书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将近三百卷。故为:司马光、《资治通鉴》。(5)本题主要考查了李时珍和宋应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著作是《本草纲目》。全书共收1892种药物,附药方11000多则,插图1160幅,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这部书后来被译成多种外文,外国学者称它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为:《本草纲目》;宋应星。【解析】(1)靖康之变。(2)颜真卿、柳公权。(3)张择端、《清明上河图》。(4)司马光、《资治通鉴》。(5)《本草纲目》;宋应星。五、材料题(共1题,共9分)25、(1)据材料一“《汉书•张骞传》:‘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可知,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是因为张骞出使西域开汉朝与西域之间往来的先例。

(2)据材料二可知;西汉和西域商人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运往西亚和西域,再转运到欧洲。丝绸之路的开辟沟了中西交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3)根据图示可知A处设置的机构是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海船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中国的丝绸等物品由此可转运到欧洲地区。

故答案为:

(1)开汉朝与西域之间往来的先例。

(2)路线:从长安出发;运往西亚和西域,再转运到欧洲。作用:丝绸之路的开辟沟通了中西交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分析】

本题考查汉通西域;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知识点;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