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新世纪版选择性必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做法中,正确的是()A.对转基因生物产品进行标注,供消费者自主选择B.为挽救患病的孩子取用婴儿的造血干细胞或器官C.在动物克隆技术发展初期进行生殖性克隆人的研究D.全面禁止转基因微生物研究以免用于制造生物武器2、图为用固体培养基培养某细菌的结果;对此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此结果是利用平板划线法得到,划线的顺序是①→③→②B.图示显示的接种方法为涂布平板法,②处可见单菌落C.每次划线前均需灼烧接种环,其目的都是防止杂菌污染D.培养基中的糖类、琼脂等含碳物质,可为该细菌提供碳源3、从红豆杉属植物中提取分离出的紫杉醇是一种有效的抗癌药物;自然状态下红豆杉生长慢,紫杉醇含量低,通过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可获得大量紫杉醇。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是指将游离的单细胞或细胞团按照一定的细胞密度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中,用摇床或转床进行大规模培养的方法。通过不断的继代培养筛选出疏松性均匀一致;分散性良好、大小大致相同的细胞和细胞团,建立悬浮培养细胞系。据图叙述正确的是()
A.离体的红豆杉组织细胞通过果胶酶分散处理后直接进行悬浮培养B.悬浮培养液中大多数细胞在形态上呈等径形,核-质比率大,胞质浓厚,液泡化程度高C.植物细胞悬浮培养培养液中一般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含量比值大于1D.植物细胞悬浮培养中细胞生长没有接触抑制,因此只要空间足够大,就可以扩大培养4、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动物的生殖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下图表示胚胎工程技术研究及应用的相关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应用1中获得的小牛为克隆牛,其遗传物质来源于供体1和供体2B.应用2、3过程胚胎移植技术中需要同时对供、受体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C.应用3通过胚胎分割技术获得二分胚,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D.应用2、3、4过程必须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不需要对卵母细胞进行培养5、限制酶是一种核酸内切酶。可识别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序列。下图为四种限制酶BamHI、EroRI;HindIII和BglII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切割出来的DNA黏性末端可以互补配对的是()A.HamHI和EcoRIB.BamHI和HindIIIC.BamHI和BglIID.EcoRI和HindIII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6、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制备单克隆抗体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最重要的应用B.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纯度高、产量大、灵敏度高C.工业化制备单克隆抗体一般通过体内培养获得D.单克隆抗体是由骨髓瘤细胞和效应T细胞形成的杂交瘤细胞产生的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因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所以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的稀释倍数进行分离B.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相同C.只有得到了3个或3个以上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才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D.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明显大于选择培养基的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细菌菌落8、格瓦斯是一种广泛流传于东欧的低度酒精饮料。制作过程:①将发酵面包制成的面包液、糖化液装入发酵罐,加入保加利亚乳酸菌、酵母菌进行发酵;②发酵液经过严格的过滤;③过滤液经5~8s迅速升温到127℃进行高温杀菌,冷却后即可饮用。酵母菌产生酒精的能力差异较大,其产酒精能力与其耐受酒精的能力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加利亚乳酸菌和酵母菌都能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B.面包液、糖化液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氮源以及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C.若想得到产酒精能力比较强的酵母菌,可向培养基中添加较高浓度的酒精进行筛选D.过程③中瞬时高温灭菌可使微生物蛋白质空间结构迅速破坏,从而达到灭菌效果9、传统发酵食品的制作需要各种各样的微生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腌制泡菜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B.制作腐乳利用了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C.制作果酒利用了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D.制作果醋利用了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乙酸10、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安全性和伦理道德方面引发了许多争论,你认为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科学家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负责,对社会负责B.科学家应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C.公众应该理性地、负责任地对待这些问题D.公众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采取不同的态度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的目的都是获得人类需要的蛋白质,所以两者没有区别B.基因工程是蛋白质工程的关键技术C.通过蛋白质工程改造后的蛋白质仍然是天然的蛋白质D.蛋白质工程是在蛋白质分子水平上直接改造蛋白质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2、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一一培养基。其中,配制成的_______________的基质称为液体培养基,配制成的固体状态的基质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制成琼脂固体培养基,它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培养基之一。微生物在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琼脂是一种从红藻中提取的____________________。琼脂在98℃以上熔化,在44℃以下凝固,在常规培养条件下呈现固态。)13、动物细胞融合的意义:克服了______,成为研究_____、_____、肿瘤和生物新品种培育的重要手段。14、酶是细胞合成的生物催化剂。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酶已经走出实验室,走进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请回答下面有关酶的问题:
(1)在腐乳制作的过程中;利用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加酶洗衣粉里添加的酶制剂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____________。
(2)果胶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产中如果要固定果胶酶;最好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固定化。
(3)酶提取和分离原理:需要用__________法去除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杂质蛋白,以纯化酶;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对酶进行纯度鉴定。15、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16、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豆腐中的_____________分解成小分子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脂肪酶可以将_____________水解成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17、在___________条件下,DNA与___________反应呈现______________,因此_____________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18、基因工程是蛋白质工程的关键技术;蛋白质工程是基因工程的延伸。有人对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并归纳为下表。
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的比较。比较项目蛋白质工程蛋白质工程原理中心法则中心法则区别过程获取目的基因→构建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蛋白质结构→推测氨基酸序列→合成DNA→表达出蛋白质实质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以获得人类所需要的生物类型或生物产品(基因的异体表达)定向改造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蛋白质定向改造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蛋白质结果生产自然界中已有的蛋白质生产自然界中已有的蛋白质生产自然界中已有的蛋白质联系蛋白质工程是第二代基因工程
上表的比较是否正确?如果有不妥之处,尝试进行修改。_________19、科学家采用定点诱变的方法构建T4溶菌酶的新蛋白质,发现其中一种新蛋白质的第9和第164位氨基酸残基被转换为半胱氨酸残基,并形成一个二硫键。这种新蛋白质的热稳定性会有什么变化?这项技术的要点是什么?_________20、应用分析与比较的方法,对生殖性克隆与治疗性克隆进行列表阐述。
生殖性克隆与治疗性克隆的比较。比较项目生殖性克隆治疗性克隆含义__________用到的技术__________目的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1题,共5分)21、新冠病毒竟然是友军?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感染新冠病毒可以治疗肺癌;该报道中的结论是基于美国科学家发表的一篇论文《鼻部吸入新冠刺突蛋白S1可缓解肺癌发展》。该研究使用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S1进行了体内和体外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体外实验:首先培养肺癌细胞,在细胞培养液中除了加入必要的营养物质外,还加了一定浓度的________以防止杂菌污染,细胞瓶放在37℃的________中培养。随后用刺突蛋白S1处理肺癌细胞并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如图1。结果表明________。
(2)小鼠体内实验:流程如图2,实验结果如图3。其中NNK是尼古丁的衍生物亚硝胺酮,长时间对小鼠进行NNK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
(3)对比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的结果发现刺突蛋白S1在体内抑癌的效果比体外的效果好得多,推测原因可能是刺突蛋白S1引起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功能激活。为了进一步确认肺部肿瘤比例的减少到底是不是因为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1的作用,还应增加一组对照为NNK+________。
(4)上述研究成果是否足以证明感染新冠病毒可以治疗肺癌?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3题,共9分)22、下表是某种培养基的成分;据表回答:
。葡萄糖NH4NO3K2HPO4KH2PO4NaClMgSO4F2SO4CaCl2H2O10g5g30g10g0.01g0.5g0.3g5g1000mL
(1)该培养基中营养物质可分____类。培养的微生物,其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___。
(2)如果用于培养乳酸杆菌,还需要添加____________。
(3)如果用于培养霉菌,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________性,培养细菌需将pH调至________性。
(4)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5)若培养基中加入伊红美蓝,可以用于检测__________细菌,这种培养基被称为_________培养基。23、某种物质S(一种含有C;H、N的有机物)难以降解;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只有某些细菌能降解S。研究人员按照如图所示流程从淤泥中分离得到能高效降解S的细菌菌株。实验过程中需要甲、乙两种培养基,甲的组分为无机盐、水和S,乙的组分为无机盐、水、S和Y。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盛有水培养基的锥形瓶通常采用______方法进行灭菌。乙培养基中的Y物质一般是______。甲、乙培养基均属于______培养基。
(2)实验中初步估测摇瓶M中细菌细胞数为1×106个/mL,若要在每个平板上涂布100μL稀释后的菌液,且保证每个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约100个,则应将锥形瓶M中的菌液稀释______倍。
(3)若要通过细菌培养来测定淤泥中能降解S的细菌细胞数,请简要写出主要实验步骤:______。
(4)上述实验中,甲、乙两种培养基所含有的组分虽然不同,但都能为细菌的生长提供4类营养物质,即______。24、大豆凝集素(L)具有防御病害的功能;该蛋白存在于大豆种子的子叶中。研究人员尝试利用蛋白L的特性构建抗病毒马铃薯,进行了以下实验。
(1)从大豆抗病品种中获取L基因,通过PCR的方法在基因两侧引入限制酶酶切位点,根据下图中T-DNA的结构,引入适宜的酶切位点是_______。通过______法将酶切;连接产物导入马铃薯细胞;获得多株转基因抗病马铃薯。
(2)为研究转基因马铃薯抗病毒植株的分子机理;研究人员利用Taqman探针和反转录PCR技术,对转基因马铃薯多种防卫反应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
①提取抗病植株叶片细胞的_______进行反转录;获取cDNA.
②设计各种防卫基因的引物,利用下图所示的原理进行PCR。Taqman探针的结构如图所示,由于______,游离探针上的荧光素会与淬灭剂结合无法发出荧光。在PCR过程中,Taq酶体现出_______两种酶活性,在相同扩增时间中,总荧光值与________成正比。
③经检测,转基因马铃薯水杨酸(SA)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基因表达量显著上升,SA是一种植物抗病有关的调节物质。研究人员推测L仪器检测通过激活SA途径提升抗病能力,欲验证这一假设,需要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A【分析】【分析】
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源、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对待转基因技术的正确做法是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
2.对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的争论;中国政府的态度: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坚持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不反对治疗性克隆人。
【详解】
A;2002年;我国农业部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要求对转基因生物产品及其加工品加贴标注,供消费者自主选择,A正确;
B;不能用婴儿的造血干细胞或器官来挽救患病的孩子;B错误;
C;我国政府的态度是禁止生殖性克隆;C错误;
D;对待转基因技术的正确做法是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D错误。
故选A。
【点睛】2、A【分析】【分析】
1.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2.划线分离操作中的有关问题:
①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第一次灼烧每次划线之前灼烧划线结束灼烧目的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或感染操作者;
②在灼烧接种环之后;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以免接种环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③在进行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每次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详解】
A;根据菌落的生长状态可知;此结果是利用平板划线法得到,划线的顺序是①→③→②,A正确;
B;图示显示的菌落生长状态的接种方法不是涂布平板法得到的;②处可见单菌落,B错误;
C;每次划线前均需灼烧接种环;其目的都是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从而保证菌落来自上一次划线的末端,C错误;
D;培养基中的琼脂是凝固剂;不能为细菌提供碳源,D错误。
故选A。
【点睛】3、B【分析】【分析】
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其过程是: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胚状体,进一步发育植株(新植体)。
【详解】
A;离体的红豆杉组织细胞通过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散处理后直接进行悬浮培养;A错误;
B;悬浮培养液中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大多数细胞在形态上大小相差不大,细胞的核-质比率大,胞质浓厚,液泡化程度高,B正确;
C;脱分化过程一般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含量比值小于1;C错误;
D;植物细胞悬浮培养中植物细胞生长没有接触抑制;但是受营养物质的影响,不可能无限扩大培养,D错误。
故选B。4、D【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应用1中:供体1提供細胞核;供体2提供细胞质,经过核移植技术形成重组细胞,并发育形成早期胚胎,再将胚胎移植到受体子官发育成小牛,称为克隆牛;应用2中:优良公牛和供体1配种形成受精卵,并发育成早期胚胎,再将胚胎移植到受体子宫发育成小牛,属于有性生殖;应用3中:采用了胚胎分割技术;应用4中:从早期胚胎和原始性腺中获取胚胎干細胞,并进行体外干细胞培养。
【详解】
A;应用1中获得的小牛为克隆牛;其细胞核遗传物质来源于供体1,细胞质遗传物质来源于供体2,因此其遗传物质来源于供体1和供体2个体,A正确;
B;应用2、3为胚胎移植;需要同时对供、受体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B正确;
C;内细胞团以后会发育成完整的个体;应用3通过胚胎分割技术获得二分胚,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C正确;
D;应用2、3、4过程必须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需要对卵母细胞进行培养至成熟,D错误。
故选D。5、C【分析】如图:BamHI切出的黏性末端是—GATC;—CTAG;EcoRI切出的黏性末端是—AATT、—TTAA;HindIII切出的黏性末端是—AGCT、—TCGA;BglII切出的黏性末端是—GATC、—CTAG。
【详解】
BamHⅠ和BglⅡ切出的黏性末端相同;都是:—GATC;—CTAG,可以互补,C正确。
故选C。
【点睛】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6、A:B【分析】【分析】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是:对小动物注射抗原;从该动物的脾脏中获取效应B细胞,将效应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出能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杂交瘤细胞(体内培养和体外培养),最后获取单克隆抗体。
【详解】
A;制备单克隆抗体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最重要的应用;融合后形成的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单克隆抗体,A正确;
B;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纯度高、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的特点,B正确;
C;体内诱生法制备的单克隆抗体需要注入到小鼠的体内;最后从小鼠的腹腔中提取腹水,此方法比较麻烦,而且抗体的量也较少,因此对于工业上需求较多的抗体而言,通常是采用体外培养法,C错误;
D;单克隆抗体是由骨髓瘤细胞和效应B细胞形成的杂交瘤细胞产生的;D错误。
故选AB。7、B:C【分析】【分析】
1;从土壤中筛选目的微生物的流程一般为:土壤取样→样品的稀释→将稀释液涂布到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挑选能生长的菌落→鉴定。当样品的稀释庋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来推测样品中大约含有的活菌数。
2、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①原理: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数量;②方法:用计数板计数;③缺点: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2)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①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②操作:a、设置重复组,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b;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③计算公式: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
【详解】
AB;样品的稀释度直接影响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土壤中各类微生物数量不同,所以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的稀释倍数进行分离,A正确;B错误;
C;在同一稀释度下只要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就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C错误;
D;验证选择培养基是否具有选择作用;需设立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作为对照,若后者的菌落数明显大于前者,说明前者具有筛选作用,D正确。
故选BC。
【点睛】8、B:C:D【分析】1;酵母菌的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pH最好是弱酸性。
2;乳酸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能够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
【详解】
A;乳酸菌为严格厌氧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A错误;
B;面包液、糖化液主要成分为糖类;也含有其他物质,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B正确;
C;酵母菌产酒精能力与其耐受酒精的能力有关;利用选择培养基,向培养基中添加较高浓度的酒精筛选出产酒精能力比较强的酵母菌,C正确;
D;过程③中瞬时高温会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空间结构;进而将微生物杀死达到灭菌效果,D正确。
故选BCD。9、A:B:C【分析】【分析】
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3;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腐乳制作的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4;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详解】
A;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腌制泡菜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A正确;
B;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制作腐乳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B正确;
C;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制作果酒利用了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C正确;
D;醋酸菌是好氧型生物;制作果醋利用了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产生醋酸,D错误。
故选ABC。10、A:B:C【分析】【分析】
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源、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对待转基因技术的正确做法是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
2;对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的争论;中国政府的态度: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坚持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不反对治疗性克隆人.
【详解】
A;科学家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负责;对社会负责,重视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等问题,A正确;
B;科学家应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使人们正确认识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道德问题,B正确;
C;公众应科学理性地对待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等生物技术问题;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C正确;
D;公众应该理性地、负责任地对待这些问题;不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采取不同的态度,D错误。
故选ABC。11、A:C:D【分析】【分析】
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的区别。
【详解】
A;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的目的都是获得人类需要的蛋白质;但是二者有区别,蛋白质工程可以获得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而基因工程获得的蛋白质是自然界中已有的,A错误;
B;蛋白质工程可以看做是第二代基因工程;因此,基因工程是蛋白质工程的关键技术,B正确;
C;通过蛋白质工程改造后的蛋白质不再是天然的蛋白质;C错误;
D;蛋白质工程改造的是蛋白质;但对蛋白质的改造需要通过改造相应基因的结构来实现,D错误。
故选ACD。
【点睛】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2、略
【解析】①.液体状态②.固体培养基③.琼脂④.固体⑤.多糖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细胞遗传细胞免疫、14、略
【分析】【分析】
1;腐乳制作过程中多种微生物参与了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等微生物产生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转化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将脂肪转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2;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榨取果汁变得容易,而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也使得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果胶酶并不特指某一种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
【详解】
(1)在腐乳制作的过程中;利用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加酶洗衣粉里添加的酶制剂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
(2)果胶酶并不特指某一种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在果汁生产过程中如果要固定果胶酶,最好采用化学结合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这是因为酶分子小,体积小的酶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3)酶提取和分离原理:需要用凝胶色谱法去除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杂质蛋白;以纯化酶;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酶进行纯度鉴定。
【点睛】
本题考查腐乳制作和酶提取等知识,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解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脂肪酶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凝胶色谱(分配色谱)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30~35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蛋白质肽氨基酸脂肪甘油脂肪酸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沸水浴二苯胺蓝色二苯胺18、略
【分析】【详解】
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其结果是生产自然界没有的蛋白质。【解析】蛋白质工程的结果是生产自然界没有的蛋白质19、略
【分析】【详解】
蛋白质形成二硫键,使蛋白质的结构更加稳定,因此T4溶菌酶的热稳定性会提高。这项技术属于蛋白质工程技术,其步骤为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并改变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或合成新的基因→获得所需的蛋白质。【解析】会提高T4溶菌酶的耐热性。这项技术属于蛋白质工程技术,该技术的要点是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并改变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或合成新的基因→获得所需的蛋白质。20、略
【分析】【详解】
生殖性克隆指利用克隆技术获得胚胎;并将胚胎孕育成为人类个体的克隆性技术,其目的是用于生育,获得人的复制品;治疗性克隆是指利用克隆技术产生特定细胞或组织等,用于治疗性移植的克隆性技术,其目的是用于医学研究和疾病的治疗。
据概念可知,实现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都会用到的技术有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早期胚胎培养技术、胚胎移植技术等;治疗性克隆在获取胚胎干细胞后,根据治疗目的诱导干细胞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供患者移植用,故治疗性克隆还会应用到的技术为干细胞培养技术。【解析】生殖性克隆指利用克隆技术获得胚胎,并将胚胎孕育成为人类个体的克隆性技术治疗性克隆是指利用克隆技术产生特定细胞或组织等,用于治疗性移植的克隆性技术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早期胚胎培养技术、胚胎移植技术等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胚胎移植技术、干细胞培养技术等用于生育,获得人的复制品用于医学研究和疾病的治疗四、实验题(共1题,共5分)21、略
【分析】【分析】
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为防止培养过程中杂菌污染,通常要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培养过程中通常采用培养皿或松盖培养瓶,将其置于含95%空气加5%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详解】
(1)培养动物细胞时,为防止培养过程中杂菌污染,通常要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培养肺癌细胞需要提供适宜温度和维持培养液的pH,因此要放在37℃的含95%空气加5%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培养。
根据题干“新冠刺突蛋白S1可缓解肺癌发展”及图可知;刺突蛋白能促进细胞凋亡,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所用的刺突蛋白的浓度增大,其促进凋亡的效果越明显。
(2)NNK是尼古丁的衍生物亚硝胺酮;是致癌物,用其长时间处理小鼠目的是诱导小鼠肺部肿瘤产生,即侯建肺癌小鼠模型。
(3)由题干“刺突蛋白S1在体内抑癌的效果比体外的效果好得多”可知;在体内环境下,刺突蛋白S1激活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进而识别和杀伤以及清除体内的突变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为探究肺部肿瘤比例的减少是不是因为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1的作用,还应该设计一组对照:NNK+等量其他外源蛋白,若实验组肺部肿瘤比例的减少量大于对照组,说明肺部肿瘤比例的减少确实是因为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1的作用。
(4)由题干“媒体报道称感染新冠病毒可以治疗肺癌”可知,其自变量为是否感染新冠病毒,而论文中自变量为刺突蛋白S1处理的浓度,二者不是同种变量,刺突蛋白并不能模拟新冠病毒的感染,无法做出上述推测,因此结论并不可靠。【解析】(1)抗生素含95%空气加5%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刺突蛋白能促进细胞凋亡;且在一定范围内,浓度大的促进凋亡效果好。(答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定性和定量关系即可)
(2)建立肺癌小鼠模型(诱导肺部肿瘤产生)
(3)免疫监视等量其他外源蛋白。
(4)不合理(1分)自变量不同,媒体的报导中的自变量是新冠病毒的感染,论文中的是刺突蛋白S1,刺突蛋白并不能模拟新冠病毒的感染/对照设置不合理,结论不可靠(与不合理偶联,从自变量或实验设计角度合理即可)五、综合题(共3题,共9分)22、略
【分析】【分析】
1;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有: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培养微生物时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2;实验室常用的消毒方法煮沸消毒;化学药物消毒;紫外线消毒。
3;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①灼烧灭菌:将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金属工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此外,在接种过程中,试管口或瓶口等容易被污染的部位,也可以通过火焰燃烧来灭菌;②干热灭菌:能耐高温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和金属用具等,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灭菌;③高压蒸汽灭菌:将灭菌物品放置在盛有适量水的高压蒸汽灭菌锅内,为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一般在压力为100kPa,温度为121℃的条件下,维持15~30min。
(1)
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有: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共4类,分析表格可知,营养成分中含有有机碳源葡萄糖,因此培养的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
(2)
如果用于培养乳酸杆菌;还需要添加维生素。
(3)
如果用于培养霉菌;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
(4)
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
(5)
若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节能、高效脱水设备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食品搅拌均匀机械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食品安全员考试案例分享与经验讨论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二次反射庭院灯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乳品饮料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中悬钢窗电动开窗机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4年小自考公共事业管理科学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
- 强化训练:2024年系统分析师试题及答案
- CPBA考试最佳实践试题及答案
- 充实备考资料2024年CPBA商业分析师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暖通系统调试方案
- 危货车辆防汛救援应急预案
- 培训学校安全管理制度
- 课件-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
- 马拉松赛事运营服务方案
- ProE5.0全套教程(完整版)
- 第十五届挑战杯作品评分标准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 硅溶胶精密铸造的工艺
- 大药房企业管理组织机构设置与职能框图
- [调研报告]关于做好机关工会工作的几点看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