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教新版选修3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A.B.C.D.2、构造原理揭示的电子排布能级顺序,实质是各能级能量高低顺序.若以E表示某能级的能量,下列能量大小顺序中正确的是()A.E(4f)>E(4s)>E(3d)B.E(3s)>E(2s)>E(1s)C.E(3s)>E(3p)>E(3d)D.E(5s)>E(4s)>E(4f)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烯分子中有7个键,2个键B.在60g晶体中,键的数目为C.共价键有方向性,但无饱和性D.由ⅠA族和ⅥA族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电子总数为38的化合物,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4、下列物质空间构型和中心原子杂化类型都正确的是A.SO3平面四边形sp2B.H2OV字形spC.BCl3平面三角形sp3D.SO32-三角锥形sp3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Cl3分子呈三角锥型,这是P原子以sp2杂化的结果B.sp3杂化轨道是由任意的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混合形成的4个sp3杂化轨道C.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其几何构型不一定都是四面体D.AB3型的分子空间构型必为平面三角形6、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用的食品保鲜膜、保鲜袋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B.用铜片制成的“纳米铜”具有非常强的化学活性,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说明“纳米铜”"的还原性比铜片更强C.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品受潮、氧化变质D.现代科技已经能够拍到氢键的“照片”,直观地证实了水分子间的氢键是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与另一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7、工业上制取冰晶石(Na3AlF6)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Al(OH)3+12HF+3Na2CO3=2Na3AlF6+3CO2↑+9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2晶胞为分子密堆积,配位数为12B.AlF63-中Al3+为配体,接受孤电子对C.CO32-和CO2中C的杂化方式相同D.分子间氢键:HF大于H2O,HF的熔沸点高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8、下表中所列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连续,但与表中排列顺序无关。用m表示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数,用n表示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m—n的值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第一电离能:A<td><>B.电负性:E<td><>C.原子序数:B<td><>D.核外未成对电子数:C=D9、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各元素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接近沸点的水蒸气中存在“缔合分子”,“缔合分子”内存在氢键B.基态O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C.中N的杂化方式为sp3,与SO3互为等电子体D.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4个N-H共价键的键长相等10、下表中各粒子对应的立体构型及杂化方式均正确的是。选项粒子立体构型杂化方式ASO3平面三角形S原子采取sp2杂化BSO2V形S原子采取sp3杂化CCO32-三角锥形C原子采取sp2杂化DBeCl2直线性Be原子采取sp杂化
A.AB.BC.CD.D11、以为原料,采用电解法制备电源TMAH[化学式]是一种高效;绿色工艺技术。原理如图;M、N是离子交换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是电源正极B.M为阴离子交换膜C.中N原子均为杂化D.通过1mol电子时,电解池中可产生16.8L(STP)气体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Cl、HBr、HI的熔、沸点依次升高与分子间作用力大小有关B.H2O的熔、沸点高于H2S是由于H2O中共价键的键能比较大C.I2易溶于CCl4可以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D.氨气极易溶于水是因为氨气可与水形成氢键这种化学键13、下列物质在CCl4中比在水中更易溶的是()A.NH3B.HFC.I2D.Br2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4、下面是s能级与p能级的原子轨道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_____形,每个s能级有_____个原子轨道;
(2)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_____形,每个p能级有_____个原子轨道.15、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某种性质值随原子序数变化的关系。
(1)短周期中原子核外p能级上电子总数与s能级上电子总数相等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2)同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X值变化趋势为______再结合同主族不同元素的X值变化的特点,体现了元素性质的______变化规律。
(3)X值较小的元素集中在元素周期表的______填序号
A.左下角右上角分界线附近。
(4)下列关于元素此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X值可反映元素最高正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B.X值可反映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
C.X值的大小可用来衡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
(5)SiHCl3与水发生的化学反应可认为是广义的水解反应,根据图中数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16、硫及其化合物有许多用途,相关物质的物理常数如表所示:。H2SS8FeS2SO2SO3H2SO4熔点/℃-85.5115.2>600(分解)-75.516.810.3沸点/℃-60.3444.6-10.045.0337.0337.0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S原子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__形。
(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H2S、SO2、SO3的气态分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不同其他分子的是__。
(3)图(a)为S8的结构,其硫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
(4)气态三氧化硫以单分子形式存在,其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形;固体三氧化硫中存在如图(b)所示的三聚分子,该分子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17、由徐光宪院士发起,院士学子同创的《分子共和国》科普读物最近出版了,全书形象生动地诉说了BF3、TiO2、CH3COOH、CO2、NO、二茂铁、NH3、HCN、H2S、O3;异戊二烯和萜等众多“分子共和国”中的明星。
(1)写出Fe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H2S、O3分子都是直线形。
b.BF3和NH3均为三角锥形。
c.CO2;HCN分子的结构式分别是O=C=O、H—C≡N
d.CH3COOH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sp2、sp3
(3)TiO2的天然晶体中,最稳定的一种晶体结构如图,白球表示________原子。
(4)乙酸()熔沸点很高,是由于存在以分子间氢键缔合的二聚体(含一个环状结构),请画出该二聚体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四种元素X;Y、Z、W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前四周期;已知它们的核电荷数。
依次增加;且核电荷数之和为51;Y原子的L层p轨道中有2个电子;Z与Y原子的价层电子数相同;W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1,其d轨道中的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5:1。
(1)Y、Z可分别与X形成只含一个中心原子的共价化合物a、b,它们的分子式分别是_____、_______;杂化轨道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a分子的立体结构是____________。
(2)Y的最高价氧化物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晶体类型分别是_______晶体、_______晶体:
(3)X的氧化物与Y的氧化物中,分子极性较小的是(填分子式)__________;
(4)Y与Z比较,电负性较大的____________,其+2价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19、某盐的组成可表示为3[H3ON5]·3[NH4N5]·NH4Cl。回答下列问题:
(1)氯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元素的基态气态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气态负一价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称作第一电子亲和能(E1)。第二周期部分元素的E1变化趋势如图(a)所示,其中除氮元素外,其他元素的E1自左而右依次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氮元素的E1呈现异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经X射线衍射测得化合物3[H3ON5]·3[NH4N5]·NH4Cl的晶体结构,其局部结构如图(b)所示。
①H3O+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NH4+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
②3[H3ON5]·3[NH4N5]·NH4Cl中阴离子N5-中的σ键总数为________个。分子中的大π键可用符号Π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Π),则N5-中的大π键应表示为________。
③图(b)中虚线代表氢键,其中表示式为(NH4+)N—HCl、________、________。20、BeCl2熔点较低,易升华,溶于醇和醚,其与AlCl3化学性质相似。由此可推断BeCl2的化学键是_______(填“离子键”或“共价键”),其在固态时属于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晶体。21、(1)镁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时原子释放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____。
(2)价电子排布为5s25p1的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ⅠA族,是s区元素______。
(3)凡AB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心原子A均采用sp3杂化轨道成键______。
(4)24Cr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44s2______。
(5)金属铜属于六方最密堆积结构,金属镁属于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结构______。
(6)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周围距离相等的Na+共有12个______。
(7)金刚石为网状结构,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中,最小的环上有6个碳原子______。
(8)所有原子任一能层的s电子云轮廓图都是球形,但球的半径大小不同______。
(9)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周围紧邻12个CO2分子______。
(10)模型中的小黑点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的形象描述______。评卷人得分四、结构与性质(共2题,共4分)22、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D能分别与A,B,C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X、Y、Z。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nnp2n。E的原子序数为29。
(1)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X是含有________键(填“非极性”或“极性”,下同)的________分子。
(3)A的一种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其分子中的σ键与π键的键数之比为________。
(4)Y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其中心原子采取________杂化。
(5)一种由B,C组成的化合物与AC2互为等电子体,其化学式为________。
(6)Y是一种易液化的气体,请简述其易液化的原因_________。
(7)写出E2+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并写出E2+在Z中通入足量Y得到深蓝色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23、铂钴合金是以铂为基含钴二元合金;在高温下,铂与钻可无限互溶,其固体为面心立方晶格。铂钻合金磁性极强,磁稳定性较高,耐化学腐蚀性很好,主要用于航天航空仪表;电子钟表、磁控管等。氟及其化合物CuF用途非常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聚四氟乙烯是一种准晶体,准晶体是一种无平移周期序,但有严格准周期位置序的独特晶体,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方法区分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
(2)基态F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轨道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3)[H2F]+[SbF6]ˉ(氟锑酸)是一种超强酸,存在[H2F]+,该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与[H2F]+具有相同空间构型且中心原子与F原子同周期的分子是_____________。
(4)NH4F(氟化铵)可用于玻璃的蚀刻防腐剂、消毒剂。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__;氟化铵中存在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离子键B.σ键C.π键D.氢键。
(5)SF4被广泛用作高压电气设备的绝缘介质。SF4是一种共价化合物,可通过类似于Bom-Haber循环能量构建能量图计算相关键能。则F-F键的键能为_____kJ/mol,S-F键的键能为______kJ/mol。
(6)CuCl的熔点为326℃;能升华,熔化呈液态时不导电;CuF的熔点为1008℃,熔化呈液态时能导电。
①CuF中Cu+的基态价电子排布式________铜元素位于元素周期________区,金属Cu的堆积模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CuF的熔点比CuCl的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③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CuF的密度为7.1g/cm3,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CuF的晶胞参数a=_______nm(列出计算式)
评卷人得分五、工业流程题(共1题,共7分)24、饮用水中含有砷会导致砷中毒,金属冶炼过程产生的含砷有毒废弃物需处理与检测。冶炼废水中砷元素主要以亚砷酸(H3AsO3)形式存在;可用化学沉降法处理酸性高浓度含砷废水,其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As2S3与过量的S2-存在反应:As2S3(s)+3S2-(aq)⇌2(aq);
②亚砷酸盐的溶解性大于相应砷酸盐。
(1)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AsH3的电子式为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酸性:H2SO4>H3PO4>H3AsO4
b.原子半径:S>P>As
c.第一电离能:S
(3)沉淀X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
(4)“一级沉砷”中FeSO4的作用是________。
(5)“二级沉砷”中H2O2与含砷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6)关于地下水中砷的来源有多种假设,其中一种认为富含砷的黄铁矿(FeS2)被氧化为Fe(OH)3,同时生成导致砷脱离矿体进入地下水。FeS2被O2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实验题(共1题,共5分)25、现有两种配合物晶体[Co(NH3)6]Cl3和[Co(NH3)5Cl]Cl2,一种为橙黄色,另一种为紫红色。请设计实验方案将这两种配合物区别开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详解】
A.核外有10个电子,电子排布式为正确;
B.F核外有9个电子,电子排布式为正确;
C.核外有18个电子,电子排布式为错误;
D.核外有33个电子,电子排布式为正确;
故选C。2、B【分析】【详解】
根据构造原理可判断,A不正确,应该是E(4f)>E(3d)>E(4s)。C不正确,应该是E(3s)<E(3p)<E(3d)。D也不正确,应该是E(4f)>E(5s)>E(4s)。所以答案选B。3、D【分析】【详解】
键均为键,中一个键,一个键,则丙烯分子有8个键,1个键;故A错误;
B.60g物质的量硅形成四个键,60g水晶晶体中,含有“”键的数目为故B错误;
C.键没有方向性;化学键都有饱和性,故C错误;
D.由ⅠA族和ⅥA族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电子总数为38的化合物,该化合物为为离子化合物,含有非极性共价键,故D正确。
故选:D。4、D【分析】【详解】
A.SO3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是:3+=3,杂化方式为sp2,不含孤电子对,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故A错误;B.A.H2O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是:2+=4,杂化方式为sp3,含有两个孤电子对,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故B错误;C.BCl3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是:3+=3,杂化方式为sp2,不含孤电子对,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故C错误;D.SO32-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是:3+=4,杂化方式为sp3;含有一个孤电子对,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故D正确;答案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微粒的空间构型及原子杂化方式的判断,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以确定微粒的空间构型及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本题的难点是价层电子对数的确定,解题时要注意根据价层电子对数=配原子个数+孤电子对数进行判断。5、C【分析】【详解】
A.PCl3分子的中心原子(P)含有3个成键电子对和1个孤电子对,分子呈三角锥形,这是P原子以sp3杂化的结果;A错误;
B.sp3杂化轨道是由最外层的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混合形成的4个sp3杂化轨道;B错误;
C.水分子的中心原子(O)采取sp3杂化;其几何构型为V型,C正确;
D.AB3型的分子;若中心原子不存在孤对电子,则为平面三角形,若存在孤对电子,则呈三角锥形,D错误;
故选C。6、C【分析】【详解】
A项;食品包装袋、食物保鲜膜等材料的主要成份是聚乙烯;聚氯乙烯也就是PVC保鲜膜能作为蔬菜水果的保鲜膜,但不能用于食品包装袋、食物保鲜膜,故不符合题意;
B项;“纳米铜”与铜的还原性相同;”纳米铜”的接触面积较大,反应速率快,在空气中可以燃烧,故不符合题意;
C项;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可以防止食物受潮变质;放入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氧化变质,故符合题意;
D项;氢键不是化学键;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注意氢键不是化学键,为易错点。7、A【分析】【详解】
A.CO2晶胞为分子密堆积;配位数为12,故A正确;
B.AlF63−中F-为配体;提供孤电子对,故B错误;
C.CO32−价层电子对数为为sp2杂化,CO2价层电子对数为为sp杂化,故C错误;
D.分子间氢键:H2O大于HF,H2O的熔沸点高;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点睛】
计算杂化轨道以及分子构型时,一定要先计算价层电子对数,再来分析杂化轨道或分子构型。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8、AD【分析】【分析】
短周期元素的价电子数就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用m表示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数,用n表示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A元素m—n为8,说明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均已成对,故A只能是Ne或者Ar;B元素m—n为6,说明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6个已成对,故B只能是F或者Cl,同理推导出:C为O或S,D为N;C、B、Be或P、Si、Al、Mg,E为Na或Li、H,又A、B、C、D、E原子序数连续,故只能分别为Ne、F、O、N、Na,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
A.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分析可知A为惰性气体元素,其第一电离能在同周期中最大,故A>C;A错误;
B.据分析可知,E是Na为金属元素,D是N为非金属元素,故电负性E
C.据分析可知,E是Na,B是F,故原子序数:B
D.C是O;有2个未成对电子,而D是N,有3个未成对电子,故核外未成对电子数:C与D不相等,D错误;
故答案为:AD。9、AD【分析】【详解】
A.接近沸点的水蒸气中存在“缔合分子”;水分子内存在O-H共价键,“缔合分子”内水分子间存在氢键,A正确;
B.基态O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6;B不正确;
C.中N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杂化方式为sp2,与SO3互为等电子体;C不正确;
D.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其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4个N-H共价键的键长;键能都相等,D正确;
故选AD。10、AD【分析】【详解】
A.SO3分子中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3+(6-3×2)=3,所以硫原子采用sp2杂化;为平面三角形结构,故A正确;
B.SO2的价层电子对个数=2+(6-2×2)=3,硫原子采取sp2杂化;该分子为V形结构,故B错误;
C.碳酸根离子中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3+(4+2-3×2)=3,所以原子杂化方式是sp2;为平面三角形结构,故C错误;
D.BeCl2分子中每个Be原子含有2个σ键;价层电子对个数是2,没有孤电子对,为sp杂化,为直线型,故D正确;
故选AD。11、CD【分析】【详解】
A.(CH3)4N+移向右室,HCO3-移向左室;阴离子移向阳极,即a是电源正极,A正确;
B.HCO3-经过M移向左室;M为阴离子交换膜,B正确;
C.中,(CH3)4N+的C、N原子均为杂化,但是,HCO3-中的C原子为杂化;C错误;
D.通过1mol电子时,阴极室H+放电,2H++2e-=H2↑产生H2为0.5mol,阳极室OH-放电,4OH--4e-=2H2O+O2↑,产生O2为0.25mol,同时,溶液中剩下的H+与HCO3-反应还要产生二氧化碳;因此,产生的气体大于0.75mol,体积大于16.8L(STP)气体,D错误。
答案选CD。12、AC【分析】【详解】
A.HCl、HBr;HI均可形成分子晶体;其分子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则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所以熔、沸点依次升高与分子间作用力大小有关,故A正确;
B.氢键是比范德华力大的一种分子间作用力,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H2S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因此H2O的熔、沸点高于H2S;与共价键的键能无关,故B错误;
C.碘分子为非极性分子,CCl4也为非极性分子;碘易溶于四氯化碳可以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故C正确;
D.氢键不是化学键;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13、CD【分析】【详解】
A.NH3为极性分子;由相似相容原理可知,在极性溶剂水中的溶解度大于非极性溶剂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故A错误;
B.HF为极性分子;由相似相容原理可知,在极性溶剂水中的溶解度大于非极性溶剂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故B错误;
C.I2是非极性分子;由相似相容原理可知,在非极性溶剂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极性溶剂水中的溶解度,故C正确;
D.Br2是非极性分子;由相似相容原理可知,在非极性溶剂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极性溶剂水中的溶解度,故D正确;
答案选CD。
【点睛】
CCl4是非极性溶剂,水为极性溶剂,I2和Br2是非极性分子,按相似相容原理,I2和Br2在CCl4中比在水中更易溶。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图片分析,(1)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只有一个原子轨道;(2)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纺锤形,每个p能级有3个原子轨道,且这三个轨道相互垂直。【解析】球1纺锤315、略
【分析】【分析】
(1)p能级最多容纳6个电子;s能级最多容纳2个电子,结合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分析;
(2)根据图示曲线变化分析同主族;同周期X的变化规律;
(3)根据图示可知;周期表中X较小的元素集中在左下角;
(4)此变化规律可以判断两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
(5)结合图示中X值判断各元素化合价;然后分析反应产物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详解】
(1)p能级最多容纳6个电子,s能级最多容纳2个电子,则短周期中原子核外p能级上电子总数与s能级上电子总数相等的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分别为O;Mg元素;
故答案为:O;Mg;
(2)根据图示可知;同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X值逐渐增大,同主族从上至下,对应的X值减小,体现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故答案为:逐渐增大;周期性;
(3)同周期;X值左边小,同一主族,X值下边小,所以周期表中X较小的元素集中在左下角,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4)A;X值可代表电负性;无法根据X值判断元素最高正化合价,故A错误;
B;X值可代表电负性;X值越大非金属性越强,能够反映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故B正确;
C;X值越大金属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强;X值的大小可用来衡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故C正确;
故答案为:BC;
(5)X值可代表电负性,X值越大非金属性越强,根据图示可知,非金属性:则中Si为价,H、Cl元素为价,与水反应时,Si元素生成或价H元素与水分子中价H生成氢气,该反应方程式为:或
故答案为:(或)。
【点睛】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图像曲线变化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解析】O、Mg逐渐增大周期性ABC16、略
【分析】【分析】
(1)基态S原子电子占据的能级有1s;2s、2p、3s、3p;最高能级为3p,其电子云轮廓图为哑铃形;
(2)H2S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2+=4、SO2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2+=3、SO3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3+=3;
(3如图所示;每个硫原子形成两个键,成键对数为2,硫原子核外最外层有2对孤电子对,则硫原子价层电子对数=2+2=4;
(4)SO3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3+=3;且不含孤电子对,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其空间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该分子中S−O原子之间存在σ和离域大π键,所以共价键类型2种;该分子中每个S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都是4,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S原子杂化类型。
【详解】
(1)基态S原子电子占据的能级有1s;2s、2p、3s、3p;最高能级为3p,其电子云轮廓图为哑铃形;
答案为:哑铃形;
(2)H2S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2+=4、SO2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2+=3、SO3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3+=3,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不同于其他分子的是H2S;
答案为:H2S;
(3)如图所示,每个硫原子形成两个键,成键对数为2,硫原子核外最外层有2对孤电子对,则硫原子价层电子对数=2+2=4,其硫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
答案为:sp3;
(4)SO3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3+=3,且不含孤电子对,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其空间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该分子中S−O原子之间存在σ和离域大π键,所以共价键类型2种;该分子中每个S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都是4,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S原子杂化类型为sp3;
答案为:平面正三角形;sp3;【解析】①.哑铃形②.H2S③.sp3④.平面正三角形⑤.sp317、略
【分析】【详解】
(1)铁是26号元素,铁原子核外有26个电子,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变为Fe2+,根据构造原理知,该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或[Ar]3d6。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6或[Ar]3d6;
(2)a.H2S、O3分子都是V形;a项错误;
b.BF3为平面三角形,NH3均为三角锥形,b项错误;
c.CO2;HCN分子的结构式分别是:O=C=O、H−C≡N;c项正确;
d.CH3COOH分子中甲基(-CH3)中原子形成4个单键,杂化轨道数目为4,采用的是sp3杂化;羧基(-COOH)中碳原子形成3个σ键,杂化轨道数目为3,采用的是sp2杂化;d项正确;
故答案为cd
(3)白球个数=黑球个数=所以白球和黑球个数比为2:1,根据二氧化硅的化学式知,白球表示氧原子.
故答案为氧(O)
(4)二个乙酸分子间中,羧基上的氢原子与另一个乙酸分子中碳氧双键上氧原子形成氢键,所以该二聚体的结构为
故答案为
【点睛】
晶胞中原子个数计算:晶胞面上8个顶点每个算每条棱上每个点算面上每个算
内部每个算1。【解析】1s22s22p63s23p63d6或[Ar]3d6cd氧(O)18、略
【分析】【分析】
由“Y原子的L层p轨道中有2个电子”可知Y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2,为碳元素;由“Z与Y原子的价层电子数相同”可知Z与碳元素同主族,又因Z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前四周期且核电荷数大于Y,所以Z可能为硅元素(14号)或锗元素(32号),若Z为锗元素,则四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大于51(因W的核电荷数比Z的还要大),即Z只能为硅元素;由“W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1”可知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由“d轨道中的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5︰1”可知d轨道中的电子数为10,所以W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104s2;即W为锌元素;又因四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51,所以X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是氢元素。
【详解】
(1)C和Si可分别与H形成只含一个中心原子的共价化合物a、b,它们的分子式分别是CH4、SiH4;杂化轨道分别是sp3、sp3;两种分子的立体结构都是正四面体。
(2)C的最高价氧化物和Si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别为CO2和SiO2;其晶体类型分别是分子晶体;原子晶体:
(3)H的氧化物与C的氧化物中,分子极性较小的是非极性分子CO2;
(4)C与Si是同一主族的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的电负性越大,电负性较大的是C,其+2价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解析】①.CH4②.SiH4③.sp3④.sp3⑤.正四面体⑥.分子⑦.原子⑧.CO2⑨.C⑩.1s22s219、略
【分析】【详解】
(1)、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5;
(2);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变小,故结合1个电子释放出的能量依次增大,氮原子的2p轨道为半充满状态,具有稳定性;
故答案为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变小,故结合一个电子释放出的能量(E1)依次增大;N原子的2p轨道为半充满状态;具有稳定性,故不易结合一个电子;
(3)①H3O+中价层电子对数都是3且含有一对孤电子对,所以为三角锥形结构,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3杂化,NH中价层电子对个数是4且不含孤电子对;其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②3[H3ON5]·3[NH4N5]·NH4Cl中阴离子N中的σ键总数为5个,根据已知信息,N中参与形成大π键的原子数为5,形成大π键的电子数为6,所以N中的大π键表示为Π
③图(b)中虚线代表氢键,其中表示式为(NH)N—HCl、(H3O+)O—HN(N)、(NH)N—HN(N);
故答案为sp3杂化;正四面体;5;Π(H3O+)O—HN(N);(NH)N—HN(N)。【解析】1s22s22p63s23p5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变小,故结合一个电子释放出的能量(E1)依次增大N原子的2p轨道为半充满状态,具有稳定性,故不易结合一个电子sp3杂化正四面体5Π(H3O+)O—HN(N)(NH)N—HN(N)20、略
【分析】【详解】
AlCl3是共价化合物,BeCl2与AlCl3化学性质相似,故BeCl2的化学键是共价键,其在固态时属于分子晶体,故答案为:共价键;分子晶体。【解析】①.共价键②.分子晶体21、略
【分析】【详解】
(1)基态Mg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1s22s22p63p2属于激发态的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由基态变为激发态需要吸收能量,(1)错误;
(2)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5s25p1的元素是In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五周期ⅢA,属于p区元素,(2)错误;
(3)BF3是AB3型共价化合物,B原子形成3个价层电子对,采用的是sp2杂化方式;(3)错误;
(4)基态Cr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采取这种方式,可以使3d轨道和4s轨道呈现半充满的状态,原子处于更稳定的状态,(4)错误;
(5)金属铜属于面心立方最密堆积;金属镁属于六方最密堆积,(5)错误;
(6)如果去除NaCl的晶胞中的Cl-,那么Na+在晶胞中的排列类似于面心立方的堆积形式你,因此每个Na+周围最近的Na+有12个;(6)正确;
(7)金刚石是由C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原子晶体;每个碳原子均与4个碳原子形成共价键,在金刚石的结构中,最小环是六元环,由6个碳原子构成,(7)正确;
(8)s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都是球形的;能层数越大,对应的半径就越大,(8)正确;
(9)干冰的晶胞中CO2的堆积方式类似于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其出现在晶胞的顶点和各个面心上,因此一个CO2周围最近有12个CO2;(9)正确;
(10)电子云即概率密度的形象化描述,小黑点的疏密程度即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各处的概率密度,(10)正确;【解析】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四、结构与性质(共2题,共4分)22、略
【分析】【分析】
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D能分别与A,B,C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X、Y、Z,说明D为氢元素,因为s层只能是2个电子,所以n=2,即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4;为氧元素,则A为碳,B为氮,则形成的氢化物分别为甲烷;氨气和水。E的原子序数为29,为铜元素。
【详解】
(1)同周期随着原子序数增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氮元素的2p能级容纳3个电子,为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碳氢单键为σ键,碳碳三键含有一个σ键和2个π键,故其分子中的σ键和π碱的键数之比为3:2。(4)Y分子为氨气,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其中心原子氮原子价层电子对数=3+(5-1×3)/2=4,采取sp3杂化。(5)一种由氮和氧组成的化合物与二氧化碳互为等电子体,其化学式为N2O。(6)氨气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高而容易液化。(7)铜离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9,铜离子在水中通入足量氨气得到深蓝色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u2++4NH3•H2O=[Cu(NH3)4]2++4H2O。【解析】①.C3⑦.N2O⑧.氨气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高而容易液化⑨.1s22s22p63s23p63d9⑩.Cu2++4NH3•H2O=[Cu(NH3)4]2++4H2O23、略
【分析】【分析】
(2)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写出F的核外电子排布;再画出价电子排布图;
(3)根据同族替换和等量代换原则找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同的空间构型;
(4)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原子的杂化方式;
(5)在标准状况下;将1mol气态分子解离为气态原子所需的能量;
(6)离子晶体熔沸点高于分子晶体;根据均摊法计算晶胞中各微粒的数目,确定晶胞的质量,根据计算晶胞参数。
【详解】
(1)从外观无法区分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但用X光照射会发现:晶体对X射线发生衍射,非晶体不发生衍射,准晶体介于二者之间,因此通过X-射线衍射实验可区分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
(2)F的原子序数为9,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5,价电子为2s22p5,因此基态F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3)[H2F]+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含有两对孤对电子,所以空间构型为V形;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或离子互为等电子体,结构相似,所以与[H2F]+具有相同空间构型且中心原子与F原子同周期的分子是H2O;
(4)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所以为sp3杂化;NH4F中氟离子和铵根之间为离子键;铵根内部共价键和配位键均为σ键,所以选AB;
(5)由图象可知,3molF2(g)形成F(g)断裂3molF-F键,吸收465kJ能量,则F-F键的键能为155kJ•mol-1;由图可知1molS(g)和6molF(g)形成SF6(g)要形成6molS-F键,放出1962kJ能量,则S-F的键能为kJ•mol-1=327kJ•mol-1;
(6)①Cu元素为29号元素,基态Cu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形成Cu+,所以Cu+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铜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IB族;所以属于ds区;金属铜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②CuCl的熔点为426℃;熔化时几乎不导电,应为分子晶体,而CuF为离子晶体,一般离子晶体的熔沸点比分子晶体高,所以CuF比CuCl熔点高;
③根据均摊法,晶胞内部黑球个数为4,晶体化学式为CuF,所以白球个数也为4,即晶胞中有4个亚铜离子和4个氟离子,所以晶胞的质量为m=g,晶胞体积V=a3,晶体的密度可解得a=×107nm。
【点睛】
等电子体是指价电子数和原子数相同的分子、离子,等电子体具有相同的结构特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绿色建筑节能系统设计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节能型农业设备生产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绘本与儿童文学创作出版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废弃电池外壳塑料回收利用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火车博物馆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心理康复干预系统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高性能陶瓷釉面保护剂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污泥脱水剂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服饰美学分析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污泥重金属提取剂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申请表(样表)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海建桥学院)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 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教材必修三Unit1随身课本-Understandingideas01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一章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概述
- 口袋妖怪白金详细图文攻略(整理全)
- GB/T 9575-2013橡胶和塑料软管软管规格和最大最小内径及切割长度公差
- GB/T 7588.1-2020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1部分: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
- GB/T 6495.2-1996光伏器件第2部分:标准太阳电池的要求
- GA/T 950-2019防弹材料及产品V50试验方法
- 中医骨伤科学课件
- 化工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