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盐-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带解析)_第1页
常见的盐-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带解析)_第2页
常见的盐-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带解析)_第3页
常见的盐-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带解析)_第4页
常见的盐-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带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37常见的盐

M命题趋势

该考点主要考查学生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

移能力,经常将其与固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氯离子的检验、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酸碱盐的应用、工农

业生产及生活实际、医疗及健康、混合物的分离方法、物质的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有关实验基本操作(或

现象、结论)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对氯化钠的溶解

度随温度的变化、氯化钠用作调味品(或防腐剂、融雪剂、农业选种的试剂、配制生理盐水的原料)、氯化

钠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及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过滤和蒸发的操作及其注意事项的考查,以及对误差分析的

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

固考查重点

1.常见盐的性质

2.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重点考向

考向一、盐的概念和分类

1.概念

一类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或NH;)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2.分类

①根据盐中所含金属阳离子的不同,盐可分为钠盐、钾盐、钙盐、镂盐、镁盐等;

②根据盐中所含酸根离子的不同,盐可分为硫酸盐、碳酸盐、硝酸盐、盐酸盐等;

③还可根据盐中的酸根离子是否含有氧元素,盐可分为含氧酸盐、无氧酸盐。如硫酸钠、硝酸钠等为含

氧酸盐,称为“某酸盐”;氯化钠、碘化钾等为无氧酸盐,称为“某化某”。

3.生活中的盐

(1)氯化钠(NaCl):食盐的主要成分。

(2)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苏打。

(3)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

(4)碳酸钙(CaCCh):石灰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5)制取氧气的高锯酸钾(KMnCU)、氯酸钾(KCICh)、硫酸铜(CuSO4)都属于盐。

围易错警示

误区1:盐和食盐

盐是一类物质,食盐是一种物质,专指氯化钠。食盐是盐的一种,二者不是一个概念。

误区2:盐中一定有金属元素

大多数盐中含有金属元素,但钱盐中的阳离子是NfV,没有金属元素。

误区3:纯碱属于碱

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属于盐,不属于碱。它的俗名是源于其水溶液显碱性。

误区4:苏打和小苏打指的是同一种物质。

苏打是碳酸钠(Na2co3)的俗名,小苏打是碳酸氢钠(NaHCCh)的俗名,不是同一种物质。另外还有大

苏打是指硫代硫酸钠(Na2s2O3),和苏打、小苏打都不是同一种物质,但它们都是盐。

⑥跟踪训练

1.(2021•江苏扬州)氯化钠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化钠是常见的食品调味剂B.氯化钠可用于生产氯气、烧碱

C.蒸发海水即可获得纯净的氯化钠固体D.氯化钠可用于腌制食品

【答案】C

【解析】

A、氯化钠是食盐的主要成分,可用作调味剂,选项正确;

B、氯化钠中有氯元素和钠元素,可用于生产氯气和烧碱氢氧化钠,选项正确;

C、海水中除了有水和氯化钠以外还含有其他的盐,例如氯化镁、氯化钾等,故蒸发海水不能得到纯净的

氯化钠固体,选项错误;

D、氯化钠可用于调味品和腌制食品,选项正确。

故选C。

【点睛】

工业盐不能用于调味和腌制食品。

2.(2021・重庆)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矶

(硫酸铜晶体)。熬胆帆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苦泉"的溶质之——CuSO4

B.”把其水熬之”——蒸发溶剂

C.”熬胆帆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发生置换反应

D.将浓缩的"苦泉"与NaOH溶液混合——制农药波尔多液

【答案】D

【解析】

A、根据硫酸铜晶体的制取可知,“苦泉"中有溶质CuSCU,故A叙述正确;

B、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矶(硫酸铜晶体)可知该过程通过蒸发浓缩制得晶体,属于蒸发溶剂结晶的过程,

故B叙述正确;

C、”熬胆矶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为置

换反应,故C叙述正确;

D、制农药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制取,不用氢氧化钠,故D叙述错误。

故选D。

3.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鱼骨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用于补钙

B.明矶可使水中悬浮小颗粒快速沉降,也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

C.发酵粉中含有较多的NaHCCh,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D.纯碱也叫苏打,可用于清洗厨房用具的油污

【答案】B

【解析】A、鱼骨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用于补钙,正确;B、明矶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能够吸附中的

悬浮小颗粒快速沉降,但是不具有杀菌作用,错误;C、NaHCCh与面团发酵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正确;D、碳酸钠俗称苏打或纯碱,纯碱溶液显碱性,碱性溶液可油污,正确。

故选B。

Si真题再现

1.下列关于氯化钠的认识,正确的是(

A.组成:含有钠和氯两种单质

B.性质:与盐酸类似,能与碳酸盐反应

C.用途:可用于生产金属钠

D.生产:常用钠与氯气通过化合反应获得

【答案】C

【解析】A、氯化钠中含有钠、氯两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氯化钠的化学性质与盐酸不类似,不能

与碳酸盐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氯化钠可用于生产金属钠,故选项说法正确;D、氯化钠常用海水晒

盐的方法或通过盐湖、盐矿获得,不能常用钠与氯气通过化合反应获得,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2.郴州市万华岩是一处规模宏大至今仍在发育的地下河溶洞,属于我国南方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溶

洞中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的主要成分是CaCCh。CaCCh属于

A.酸B.碱C.盐D.氧化物

【答案】C

【解析】酸是溶于水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溶于水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

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铁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

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碳酸钙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故选C。

3.“一带一路”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染坊常用下列物质在的一种盐来处理丝绸,这种盐是

()

A.熟石灰B.碳酸钾C.乙醇D.烧碱

【答案】B

【解析】A、熟石灰是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选项错误;

B、碳酸钾是由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正确;

C、乙醇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错误;

D、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选项错误。

故选Bo

4.据报道,常州警方在凌家塘配送中心查获一起用工业盐亚硝酸钠(NaNCh)加工肉制品的案件.亚硝酸

钠是一种()

A.酸B.碱C.盐D.氧化物

【答案】C

【解析】亚硝酸钠是由钠离子和亚硝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考向二、常见的盐

1.氯化钠

(1)物理性质

氯化钠是常温下是白色固体,有咸味,易溶于水,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俗称食盐。

(2)在人体的存在、作用

①人体内所含的氯化钠大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于体液中。

②钠离子对维持细胞内外正常的水分分布和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起主要作用;氯离子是胃液中的主

要成分,具有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和增进食欲的作用。

③人们每天都要摄入一些食盐来补充由于出汗、排尿等排出的氯化钠,以满足人体的正常需要(每人每

天约需3~5g食盐),但长期食用过多食盐不利于人体健康。

(3)用途

①医疗上,氯化钠用来配制生理盐水。

②农业上,用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③工业上,氯化钠是制取某些化工产品(碳酸钠、氢氧化钠、氯气和盐酸)的原料。

④生活中,氯化钠用来调味、腌制食品。

⑤交通运输中,氯化钠可用来作除雪剂除去道路积雪。

2.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

物理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水溶白色粉末状固体,可溶于水,水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性质液呈碱性溶液呈碱性

化学(1)与酸反应:(1)与酸反应:(1)与酸反应:

性质

Na2co3+2HCl=2NaCl+H2O+CO2TNaHCO3+HCl=NaCl+H2O+CO2TCaCO3+2HCl=CaC12+H2O+CO2T

C2)与某些碱反应:(2)加热分解:(2)高温分解:

Na2CO3+Ca(OH)2=CaCO31+2NaOH

2NaHCO3=Na2CO3+H2O+CO2tCaCO3=CaO+CO2T

主要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发酵粉(小苏打)的主要成分;重要的建筑材料;用作补钙剂;

用途剂的生产等(工业原料)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规律小结:

>碳酸盐或碳酸氢盐与稀酸反应都能放出C02气体;

>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性大于碳酸氢钠;

>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强于碳酸氢钠,加热很难分解。

知识拓展

1.氯化钠的化学性质

A.电解熔融氯化钠

2NaCl(熔融)=2Na+CLT

B.电解饱和食盐水

2NaCl+2H2O=2NaOH+町+Cl2T

C.与硝酸银反应

NaCl+AgNO3=AgCl;+NaNO3

2.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A,与盐酸反应

①Na2cCh+HC1=NaHCO3+NaCl(少量HC1)

②Na2cCh+2HC1=2NaCl+H2O+CO2T

B.与碳酸反应

(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会出现无色晶体)

Na2cCh+H2O+82=2NaHCO3;

C.与可溶性的钙盐和领盐反应

Na2cCh+CaCl2=CaCO3;+2NaClNa2CO3+Ca(NO3)2=CaCO3;+2NaNO3

Na2cO3+BaCl2=BaCO3+2NaClNa2cO3+Ba(NO3)2=BaCO3;+2NaNO3

跟踪训练

1.(2021・辽宁阜新•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碳酸氢钠叙述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钠俗称苏打B.碳酸氢钠属于碱

C.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D.碳酸氢钠的化学式为NazHCCh

【答案】C

【解析】

A、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A错误。

B、碳酸氢钠是由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B错误。

C、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C正确。

D、碳酸氢钠的化学式为NaHCCh,D错误。

故选:Co

2.下列关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A.Na2cCh溶液呈碱性B.NaHCCh固体难溶于水

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D.NaHCCh可用于烘焙糕点

【答案】B

【解析】A、Na2cCh溶液呈碱性,故选项说法正确;B、NaHCCh固体易溶于水,故选项说法错误;C、碳酸

钠的俗名是纯碱或苏打,故选项说法正确;D、NaHCCh可用于烘焙糕点,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3.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先生,1921年留美回国后,潜心研究制碱技术,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

起来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下列物质中能与纯

碱发生反应的是()

A.NaOHB.NaHCO3

C.H2SO4D.K2SO4

【答案】C

【解析】A、氢氧化钠与纯碱交换成分后不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不反应,不符合题意;B、NaHCO3

与纯碱交换成分后不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不反应,不符合题意;C、H2s04与纯碱反应生成硫酸钠、

水和二氧化碳,符合题意;D、硫酸钾与纯碱交换成分后不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不反应,不符合题

意。故选C。

真题再现

1.(2019•西湖区模拟)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钾肥。当向一定量的草木灰中加入盐酸时,会产生一种能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你认为草木灰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A.K2cChB.Na2c。3C.CaCO3D.KOH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草木灰是一种常用钾肥,则排除B;盐酸与草木灰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

气体,说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可以确定草木灰中含有碳酸根;

故选:Ao

2.鉴定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一,所用的试剂是()

A.紫色石蕊试液B,酚酥试液

C.氢氧化钠溶液D.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答案】D

【解析】证明碳酸盐(CO32-检验方法),具体方法是,先取少量的待检物于试管中,再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稀

盐酸(或稀硫酸),振荡,若有气泡生成,并且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后,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

2

该盐中含有CO3;

故选:D。

3.将珍珠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生成,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珍珠中含有下列离子中的()

A.氯离子B.碳酸根离子C.硫酸根离子D.氢氧根离子

【答案】B

【解析】碳酸盐中含有碳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是:将该碳酸盐少许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

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将珍珠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珍珠中

含有碳酸根离子,说明该物质是碳酸盐。

故选:Bo

4.下列关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A.Na2c。3溶液呈碱性B.NaHCO3固体难溶于水

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D.NaHCO3可用于烘焙糕点

【答案】B

【解析】A、Na2cO3溶液呈碱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B、NaHCCh固体易溶于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C、碳酸钠的俗名是纯碱或苏打,故选项说法正确。

D、NaHCCh可用于烘焙糕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o

5.已知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而碳酸钠热稳定性好。取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10.0g,加热到固体质

量不再改变为止,得剩余固体6.9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剩余固体为混合物

B.反应后生成CCh的质量为3.1g

C.原混合物中NaHCCh和Na2cCh质量比为21:29

D.反应前后的固体分别与相同浓度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需盐酸质量相同

【答案】D

【解析】设:样品中含有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以

固体减少的质量

2NaHCO3=Na2CO3+H2O+CO2t

1681061844168-106=62

%y10g-6.9g=3.1g

168_62_44

x3.1ggy

尤=8.4g、y—1.1go

A、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加热到固体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得剩余固体6.9

g,所以剩余固体为碳酸钠,故A错误;B、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2.2g,故B错误;C、原混合物中

NaHCCh和Na2cCh质量比=8.4g:L6g=21:4,故C错误;D、根据化学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T,NaHCCh+HCl=NaCl+HzO+CChT,2NaHCCh金Na2cO3+H2O+CO2T

可知,反应前后的固体中的钠元素都转化成了氯化钠,反应前后钠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反应前后的固体

分别与相同浓度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需盐酸质量相同,故D正确。故选D。

考向三、粗盐的提纯

1.实验装置

2.原理

依据物质的溶解性不同,利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中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

精盐。

3.操作步骤

一般包括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等。

4.实验成功的关键

(1)称量时:托盘天平使用时要调平衡,读数要准确;取药品要规范,不撒落。

(2)溶解时:搅拌要匀速,不能过快,防止有液体溅出。

(3)过滤时:要规范装置和操作,做至!一贴二低三靠”。

(4)蒸发时:不断搅拌,以防局部温度过高;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5)转移时:要全部转移进行准确称量。

5.误差分析

'转移食盐不彻底

过滤时滤纸上沾有食盐

(1)产率偏低原因:

烧杯内壁残留食盐溶液

、蒸发时有溶液溅出

(2)产率偏高原因:蒸发时未完全蒸干。

知识拓展

1、食盐若摄入过量会损害人体健康,成人每天摄取3〜5g食盐即可。

2、粗盐提纯时要注意:

①溶解时粗盐要逐渐加入,不能一次性倒入烧杯中;

②过滤时,如果滤液浑浊应重新过滤一次;

③蒸发时要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体飞溅;

④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液体蒸干。

空方法技巧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氯化钠与粗盐提纯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

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

图表信息)等,联系起来综合分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

◎跟踪训练

1.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粗盐提纯的步骤可简单的概括为:溶解-过滤-蒸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前需要查阅资料,了解食盐在室温时的溶解度

B.粗盐若未能充分溶解,则实验结果中食盐的含量将偏低

C.过滤后得到的滤渣是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D.蒸发时需将滤液全部蒸干再停止加热

【答案】D

【解析】A、了解食盐在室温时的溶解度,可控制量取水的量,故A正确;

B、粗盐若未能充分溶解,则实验结果中食盐的含量将偏低,故B正确;

C、过滤除去的是难溶性杂质,所以滤渣是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故C正确;

D、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将滤液全部蒸干再

停止加热会导致固体四溅,容易发生危险,故D错误;故选:D„

2.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玻璃棒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称取粗盐后,把粗盐研磨细

B.溶解时搅拌,加速粗盐溶解

C.称量精盐前,把精盐固体转移到纸上

D.蒸发时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答案】A

【解析】A、称取粗盐后,把粗盐研磨细,应用研钵和杵进行,故选项说法错误。

B、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粗盐溶解,故选项说法正确。

C、称量精盐前,可用玻璃棒把精盐固体转移到纸上,故选项说法正确。

D、蒸发时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

3.如图,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

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蒸发

B.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C.乙实验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p水=lg/cm3)

D.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无影响

【答案】C

【解析】A、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过滤。不正确。

B、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溶解,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防止液体溅出。不正

确。

C、乙实验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时,量筒中的水是42mL,质量为:lg/cm3x42mL=42g,祛码质

量是5g,溶质质量分数为:-一刈00%=10.6%,所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则配制的溶液浓度

42g1+5g

偏大。正确。

D、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时,溶质质量不变,当溶液中的溶剂质量增大时,质量分数减

小,所以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有影响。不正确。

4.粗盐中常含有MgC12、CaC12、Na2s04及泥沙等杂质,常用下面的流程进行提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适里盐霰

f试?a-»||——U溶液H声”|精盐

溶解混即物料避一

-u沉淀

A.加入试剂a的顺序可以是过量的NaOH溶液、Na2c。3溶液,BaCk溶液

B.加入试剂a后,将混合物过滤,得到的沉淀中除泥沙外还含有3种不溶物

C.向溶液I中加入的盐酸也可以是过量的

D.操作b的名称为过滤

【答案】C

【解析】

A、加入试剂a的顺序不能是过量的NaOH溶液、Na2c。3溶液,BaC12溶液,这是因为过量的氯化锁不能

除去,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加入试剂a后,将混合物过滤,得到的沉淀中除泥沙外还含有4种不溶物,即氢氧化镁、硫酸钢、碳

酸钙、碳酸领,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向溶液I中加入的盐酸也可以是过量的,这是因为盐酸易挥发,随着蒸发氯化氢会挥发出去,该选项

说法正确;

D、操作b的名称为蒸发,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真题再现

1.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步骤如图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操作1溶解过滤蒸发称量计算产率

A.溶解时玻璃棒用于搅拌

B.过滤时玻璃棒用于引流

C.蒸发至滤液被蒸干后再移去酒精灯

D.图中“操作1”是称量

【答案】C

【解析】A、溶解时玻璃棒用于搅拌,以加快食盐溶解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B、过滤时沿玻璃棒倾倒待过滤的液体,玻璃棒具有引流的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C、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移去酒精灯停止加热,故选项说法错误。

D、粗盐提纯时应先进行称量,再进行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1”是称量,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o

2.某粗盐固体样品中含有少量CaCL、MgCL、Na2sO4、MgSCU和泥沙,进行以下操作可得到纯净的NaCl

晶体:①加过量的NaOH溶液;②加H2O溶液;③加过量的BaCb溶液;④过滤;⑤蒸发;⑥加过量的Na2CO3

溶液;⑦加适量的稀盐酸,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②①③⑥④⑦⑤B.②①⑥③④⑦⑤

C.①⑥⑦②③④⑤D.⑥②①③④⑤⑦

【答案】A

【解析】首先要把粗盐溶于水形成溶液,然后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

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钢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钢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

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

的氯化领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

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最后经蒸发操作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②①③⑥④⑦

⑤;故选:Ao

3.将粗盐溶解、过滤,除去泥沙后,溶液中仍含有少量的CaCL、MgCL、Na2sO4,为除去这些杂质,需用

到①BaCL溶液②Na2cCh溶液③NaOH溶液三种试剂(为将杂质除尽,所加试剂均稍过量,且过量物质须

在后续操作中被除去),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加热蒸发,即可获得较为纯净

的NaCl固体。以上三种试剂的加入顺序不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③①②

【答案】C

【解析】将除去了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的粗盐溶于水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Na2s。4、CaCb、MgCl2,先向混合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此时得到的混合物为:Mg(OH)2沉淀、Na2so4、CaCl2>NaOH>NaCl,

再向刚得到的混合中加入过量的BaCL溶液,此时得到的混合物为:Mg(OH)2沉淀、BaSCU沉淀、CaCL、

NaOH、NaCl、BaCL,再向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得到的混合物为:Mg(OH)2沉淀、BaSO4

沉淀、CaCCh沉淀、NaOH、BaCCh沉淀、NaCl、Na2co3,止匕?昆合物经过滤后得至UNaOH、Na2co3、NaCl的

混合溶液,此时加入适量的盐酸,即可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溶液,最后提取氯化钠即可。注意①一定在②的

前面,因为碳酸钠既可以除去氯化钙又可以除去过量的氯化顿。故顺序为①②③或①③②或③①②。故选:

Co

4.粗盐中常含有MgCL、CaC12、Na2s04及泥沙等杂质,常用下面的流程进行提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适里盐酸

A.加入试剂a的顺序可以是过量的NaOH溶液、Na2c。3溶液,BaCL溶液

B.加入试剂a后,将混合物过滤,得到的沉淀中除泥沙外还含有3种不溶物

C.向溶液I中加入的盐酸也可以是过量的

D.操作b的名称为过滤

【答案】C

【解析】A、加入试剂a的顺序不能是过量的NaOH溶液、Na2c。3溶液,BaCb溶液,这是因为过量的氯化

银不能除去,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加入试剂a后,将混合物过滤,得到的沉淀中除泥沙外还含有4种不溶物,即氢氧化镁、硫酸钢、碳酸

钙、碳酸领,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向溶液I中加入的盐酸也可以是过量的,这是因为盐酸易挥发,随着蒸发氯化氢会挥发出去,该选项说

法正确;

D、操作b的名称为蒸发,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o

5.粗盐含有少量的MgCL,CaCl2,Na2sO4等杂质,为了将杂质除干净,先向粗盐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①

NaOH②Na2cCh③BaCL溶液,过滤,再加入④稀盐酸使溶液的pH=7将最后所得溶液进行蒸发可得到精盐,

加入溶液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C.①③②④D.③①②④

【答案】A

【解析】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溶液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钢离子沉

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钢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可以;钙离子

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的氯化/

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钢;完全反应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

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添加顺序必须满足②在③之后,④在最后,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③②①④或①

③②④或③①②④。故选:Ao

考向四、混合物分离的物理方法

1.过滤:分离固体和液体。

2.蒸发:将可溶性固体溶质从溶剂中分离出来。

am

铁架台(带铁圈)

3.蒸储

A:原理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除去液态混合物中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的方法。

B:制取蒸储水

(1)仪器及装置图。

出水3④冷凝管

①圆底烧瓶,-⑥牛角管

②石棉网1-③沸石/\

JL-----J

蒸储装置

记忆口诀:隔网加热冷管倾,需加碎瓷防暴沸,热气冷水逆向行。

(2)实验操作。

①检验Cl-„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入几滴稀硝酸和几滴AgNCh溶液,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自来

水中含有Cl-o

②蒸储。在100mL烧瓶中加入约会本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按上图连接好装置,向冷凝管中通

入冷却水,加热烧瓶,弃去开始储出的部分液体。

③再次检验Clo

取少量收集到的液体于试管中,然后滴入几滴稀硝酸和几滴AgNO3溶液,试管内无沉淀。说明制

得的蒸储水不含Cl-„

4.结晶:

(1)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物质,如NaCl。

(2)冷却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物质,如KNO3。

◎跟踪训练

1.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步骤如图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操作1溶解过滤蒸发称量计算产率

A.溶解时玻璃棒用于搅拌

B.过滤时玻璃棒用于引流

C.蒸发至滤液被蒸干后再移去酒精灯

D.图中“操作1”是称量

【答案】C

【解析】A、溶解时玻璃棒用于搅拌,以加快食盐溶解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B、过滤时沿玻璃棒倾倒待过滤的液体,玻璃棒具有引流的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C、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移去酒精灯停止加热,故选项说法错误。

D、粗盐提纯时应先进行称量,再进行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1”是称量,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o

2.某粗盐固体样品中含有少量CaCL、MgCL、Na2sCU、MgSCU和泥沙,进行以下操作可得到纯净的NaCl

晶体:①加过量的NaOH溶液;②加H2O溶液;③加过量的BaCL溶液;④过滤;⑤蒸发;⑥加过量的Na2CO3

溶液;⑦加适量的稀盐酸,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②①③⑥④⑦⑤B.②①⑥③④⑦⑤

C.①⑥⑦②③④⑤D.⑥②①③④⑤⑦

【答案】A

【解析】首先要把粗盐溶于水形成溶液,然后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

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领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钢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

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

的氯化领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钏,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

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最后经蒸发操作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②①③⑥④⑦

⑤;故选:A。

3.将粗盐溶解、过滤,除去泥沙后,溶液中仍含有少量的CaCL、MgCb、Na2so4,为除去这些杂质,需用

到①BaCL溶液②Na2cCh溶液③NaOH溶液二种试剂(为将杂质除尽,所加试剂均稍过量,且过量物质须

在后续操作中被除去),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加热蒸发,即可获得较为纯净

的NaCl固体。以上三种试剂的加入顺序不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③①②

【答案】C

【解析】将除去了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的粗盐溶于水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Na2so八CaCL、MgCL,先向混合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此时得到的混合物为:Mg(OH)2沉淀、Na2so4、CaCl2>NaOH、NaCl,

再向刚得到的混合中加入过量的BaCb溶液,此时得到的混合物为:Mg(OH)2沉淀、BaSCU沉淀、CaCb、

NaOH、NaCl、BaCl2,再向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得到的混合物为:Mg(OH)2沉淀、BaSO4

沉淀、CaCCh沉淀、NaOH、BaCCh沉淀、NaCl、Na2cO3,此混合物经过滤后得到NaOH、Na2co3、NaCl的

混合溶液,此时加入适量的盐酸,即可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溶液,最后提取氯化钠即可。注意①一定在②的

前面,因为碳酸钠既可以除去氯化钙又可以除去过量的氯化钢。故顺序为①②③或①③②或③①②。故选:

Co

4.粗盐中常含有MgCL、CaC12、Na2s04及泥沙等杂质,常用下面的流程进行提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适里盐酸

A.加入试剂a的顺序可以是过量的NaOH溶液、Na2c。3溶液,BaCL溶液

B.加入试剂a后,将混合物过滤,得到的沉淀中除泥沙外还含有3种不溶物

C.向溶液I中加入的盐酸也可以是过量的

D.操作b的名称为过滤

【答案】C

【解析】A、加入试剂a的顺序不能是过量的NaOH溶液、Na2cCh溶液,BaCb溶液,这是因为过量的氯化

领不能除去,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加入试剂a后,将混合物过滤,得到的沉淀中除泥沙外还含有4种不溶物,即氢氧化镁、硫酸领、碳酸

钙、碳酸钢,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向溶液I中加入的盐酸也可以是过量的,这是因为盐酸易挥发,随着蒸发氯化氢会挥发出去,该选项说

法正确;

D、操作b的名称为蒸发,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o

5.粗盐含有少量的MgCb,CaCb,Na2s。4等杂质,为了将杂质除干净,先向粗盐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①

NaOH②Na2cCh③BaCL溶液,过滤,再加入④稀盐酸使溶液的pH=7将最后所得溶液进行蒸发可得到精盐,

加入溶液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C.①③②④D.③①②④

【答案】A

【解析】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溶液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钢离子沉

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钢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可以;钙离子

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领

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钢;完全反应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

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添加顺序必须满足②在③之后,④在最后,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③②①④或①

③②④或③①②④。故选:Ao

真题再现

1.(2021・上海九年级期末)粗盐提纯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A.溶解时为了让粗盐加速溶解,尽可能的多加入一些水

B.过滤时玻璃棒必须靠在滤纸上方的漏斗壁上以防止滤纸破损

C.蒸发时需要将滤液全部蒸干后停止加热

D.粗盐可以直接放在烧杯中进行称量

【答案】D

【解析】A、溶解时为了让粗盐加速溶解,可以搅拌,多加水不能加速溶解,不符合题意;

B、过滤时玻璃棒必须靠在三层滤纸一侧,以防止滤纸破损,不符合题意;

C、蒸发时,待大多数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不符合题意;

D、粗盐可以直接放在烧杯中进行称量,符合题意。故选D。

故选Co

2.(2018•台安县二模)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12、CaCh,Na2s。4以及泥

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

f式证

粗讣溶解,BaCh,NaOH,Na2co3,过滤

皿①过量过量过量⑤

②③④L滤港HC'蒸发'结晶'烘精盐

⑥⑦

(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

(2)第②步操作加入过量的BaC12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填化学式),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3)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CaCO3、BaCO3(填化学式)。

(4)在第③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

(5)在利用粗盐制备精盐过程的第⑥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0

【答案】(1)加快粗盐溶解

(2)Na2so4Na2so4+BaC12=BaSO41+2NaCl

(3)Mg(OH)2

(4)会引进新的杂质KC1

(5)除去多余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解析】(1)用玻璃棒搅拌,加速了液体的流动,使固体很快溶解;

(2)加入过量的氯化领,氯离子对氯化钠来说不是杂质,钢离子可以将硫酸根离子转化为沉淀,第②步

操作加入过量的BaCh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sO4+BaC12=BaSO41+2NaCl;

(3)第二步后溶液中剩下没有反应的氯化领,第四步加入碳酸钠,除了将氯化钙沉淀以外,还可以除去

过量的氯化钢,故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CaCO3、BaCO3,Mg(OH)2;

(4)氢氧化钾会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钾,氯化钾对氯化钠来说就是杂质了,在第③步

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0H代替NaOH,理由是会引入新的杂质氯化钾;

(5)最后得到的滤液中溶质除含有氯化钠外还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利用粗盐制备精盐过程的第⑥步

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多余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3.(2020•江苏九年级)食盐时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善实验室除去粗盐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

溶解-------过滤-----------”操作I

①操作I所用的瓷质仪器叫:=

②在蒸发过程中,待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③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制得率,发现制得率较低,其可能原因是(填序号)。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有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2)由于粗盐中含有少量MgCb、CaCb、Na2s04等杂质,不能满足化工生产的要求,因此必须将粗盐进行

精制。流程如图。

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03溶液除了能除去粗盐中的CaCb外,它还有一个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

示)。

②通过操作III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有(化学式表示)。

(3)若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不饱和溶液100g,要将其变成2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以满足化

工生产的需要,可采用的最简便方法是,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请写出具体计算过

程)。

【答案】(1)①蒸发皿②出现较多固体③ABD

(2)①Na2cO3+BaCb=BaCO3j+2NaCl②NaCl、NaOH、Na2cCh

(3)2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一xl00%*28.6%,

100+36^

设加入氯化钠质量为x,

100^X10%+%

28.6%=------------------xlOO%,*22.4g,

100^+x

故可采用的最简便方法是加入22.4g食盐。

【解析】(1)①操作I是蒸发,所用的瓷质仪器叫蒸发皿。

②在蒸发过程中,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③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使得到的精盐质量偏小,制得率偏低,A正确;

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使得到的精盐质量偏小,制得率偏低,B正确;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使精盐质量偏大,使得到的精盐质量偏大,C错误;

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有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使得到的精盐质量偏小,制得率偏低,D正确;

故选:ABD„

(2)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Ch溶液除了能除去粗盐中的CaCb外,还可以和氯化钢反应除去氯化钢,化学方

程式为Na2cO3+BaCb=BaCO3(+2NaCl;

②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钢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氯化钠,碳

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和氯化钢反应生成碳酸钢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后所得滤液中

的溶质有NaCl、NaOH、Na2co3。

(3)计算过程见解析。

4.实验课上,老师知道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邀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粗盐的提纯

【查阅资料】

1.粗盐中含有泥沙及少量可溶性MgCL、CaCL、Na2SO4等杂质。

2.Ba(OH)2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强碱。

【主要玻璃仪器】量筒、烧杯、漏斗、玻璃棒、胶头滴管、酒精灯

【主要试剂】粗盐样品、稀盐酸、BaCb溶液,NaOH溶液,Na2c溶液,蒸储水

【实验过程】

步骤及目的过程及说明

一、去除粗盐L称取粗盐样品10.0g,用蒸储水充分溶解

中的泥沙2.过滤去除泥沙的溶液I

以上两步操作中均需要使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溶解

时:;过滤时:0

二、去除可溶将溶液I按如图流程图进行处理:

性杂质过量过量过量

NaOHBaCbNa2cO3

1、加入“过量NaOH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过滤后,所得的滤渣成分有种。

3、判断“稀盐酸适量”的方法是o

三、获得产品将溶液II注入(填仪器名称)中,蒸发结晶,观察

到,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装置完全冷却后,获得干燥

的产品9.4g。

四、数据处理该粗盐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94%

【结果与反思】

1.实验操作、试剂和装置均不存在问题,老师却指出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是94%,原因

是o

2.小明提出,如果步骤二中只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