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重难点攻略
©
《伯牙鼓琴》
《文言文二则》
《书戴嵩画牛》
课文回顾《月光曲》
知识点一:字音字形1、考查内容
第七单元的会写字、词语表、会认字
2、考查方式
(1)选择正确/错误字形、字音
(2)看拼音写词语
(3)多音字辨析
3、做题方法
(1)字音
①根据词语的意思、用法、语境来确定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②通过字形的细微差别与具体含义,来区分同音字,结合语句逐个排查选项,确定正确的
读音。
③音近字要能够辨别清楚,防止混淆。
(2)字形
①通过字形的结构区别形近字。形近字偏旁部首,个别部件,结构单位,笔形,笔画容易
混淆,需多注意。
②对于不确定的字形可以通过拼音辅助区分。
③通过掌握词语意思,结合语境来来判断细节。
试卷第1页,共14页
4、字音字形
(1)易读错的字
淡雅(ya)霎时间(shA)恬静(tian)尴尬(ganga)
入场券(quAn)莱茵河(血)缅鞋底(shAng)微波粼粼(lin)
(2)多音字
de(得到)zi(房子)san(散光)dou(都是)
得子散都
d令(得亏)Z1(子孙)san(散步)du(都市)
piao(漂流)xiao(姓肖)
肖
漂piao(漂白)xiao(肖像)
piao(漂亮)
(3)重点词语
谱写皮鞋钢琴幽静断断续续茅屋琴声烛光失明纯熟清幽琴键霎时景象照
耀陶醉高山流水天籁之音余音绕梁黄钟大吕轻歌曼舞行云流水巧夺天工惟妙惟
肖画龙点睛笔走龙蛇妙笔生花栩栩如生
(4)形近字组词
琴(钢琴)常(常常)茵(绿茵〉盲(盲目)蜡(措烛)
'瑟(琴瑟)'赏(欣赏)'菌(细菌)G(教育)]腊(腊月)
j括(括号)]键(琴键)谱(谱写)产(继承)[酒(酒杯)
'恬(恬静)“(健康)Q(普通)端(打断),洒(洒水)
典例精讲
1.结合语境和拼音,写词语。
laiyin4•…河畔正举行着一场音乐会,一位著名的mangren演奏家ya
zhou4…登场。只见他缓缓地走到舞台中央,坐在凳子上,手法chiinshil
地按起qmjian…・•…(•,qupu好像印在他脑中一般。观众们听着这美妙的
音乐,深深地taozuiTo
试卷第2页,共14页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A.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烦(ganga)—用一
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
B.比如《拾玉锣(zhu6》中小姑娘绡(tang)鞋底,鞋底是实的,针线可是虚的。
C.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laiyin)河边的一个小镇上。
D.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随醉(taozui)了。等他们醒过神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车轴压轴画轴轴心B.曝晒曝露曝光一曝十寒
C.传统传说传递流传D.鲜明新鲜海鲜鲜为人知
。变式训练
4.下面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琴密(xan)矛屋约定俗成B.玉锣(zhud)景象水天相接
C.奴娉(bei)幽静嘎然而止D.驰骋(cheng)浊光不可开交
5.多音字组词。
参can()cen()
供gdng()gong()
更geng()geng()
结jie()jie()
句子训练1、考查内容
修辞、病句、句型
2、考查方式
(1)句子仿写
(2)句型转换
(3)修改病句
(4)赏析语句
3、做题方法
(1)病句:一读二找三改四查
读:将句子读通顺,了解原句本意。
找:为病句查找病因,找出病症。
试卷第3页,共14页
改:增、册h调、换,认真思考,改正错误的地方。
查:改完认真读两遍,查看是否保留句子原意。
(2)仿写
修辞手法“照葫芦画瓢”
结构“循规蹈矩”
内容“左顾右盼”
(3)排比句:一组不少于三句,句子结构相似,意义相关,突出所写对象的特征。
(4)扩句缩句
扩句:主干不能缺,添加枝叶耍服帖,主干枝叶相符合,句子生动又准确。
缩句:“的”“地”“得”前后看,没有用的要去掉,“着”“了”“过”不能都,都要保留句子中。
(5)赏析语句
赏析语句的时候要注意修辞手法和表达内容。
修辞手法方面:首先要识别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
问、设问、对偶、反复等。
词语运用方面:动词的选择往往能使描写更加具体、动作更加连贯,增强画面感和节奏感。
句式特点方面:长句往往表达内容丰富,逻辑严密。例如一些科技说明文中的长句,能准确
地阐述科学原理或事物的特征。短句则更加简洁有力,节奏明快。
-jQ*-典例精讲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6.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用“/”划分句子停顿)
7.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8.如泉没有这一“舔”,那饭碗也就完全不必拿上舞台。(用加点的关联词写句子)
9.这恰恰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10.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改为陈述句)
O变式训I练7.按要求写句子。
试卷第4页,共14页
11.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的贝多芬听到了从一所茅屋里传来的断断续续的钢琴声。(缩句)
12.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变换语序)
13.因为道具是虚拟的,所以演员的表演比真实的更好看。(修改病句)
14.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好像__________。(把句子补充完整)
[}知识点三:背诵积累1、考查内容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背诵篇目、日积月累
2、考查方式
(1)直接默写
(2)理解性默写
3、做题方法
背诵的时候要理解性背诵,注意特殊字形和特殊读音。注意古文中的通假字,读准通假字的
读音,理解通假字的字义。
4、本单元背诵内容
(1)背诵文言文《伯牙鼓琴》
(2)背诵《月光曲》第9自然段。
(3)背诵日积月累。
15.默写《伯牙鼓琴》并填空。
伯牙,链子期o方鼓琴而,锤子期曰:
“,。”之间而,锤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
锤子期死,伯牙,,O
16.填空。
皮鞋匠_______听着。他大海,月亮正从的地方o的海面上,一
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微云。忽然,海面上—了大风,
巨浪。被月光照得,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
试卷第5页,共14页
她,照着她O她_____也看到了,看到了到过的景象
17.将词语补充完整。
余音绕()()()之音巧夺天()
画龙点()()妙(消笔走龙()
行云()水()()如生轻歌()舞
O变式训练
阅读课文片断,完成有关问题。
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①,。”,
少选之间志在流水,锤子期又曰:“②,。",锤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
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8.将课文补充完整。
19.用自己的话说说所填句子的意思: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伯牙绝弦的原因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原句写下来。
21.《伯牙绝弦》这个故事赞扬了()
A.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
B.伯牙精湛的琴技和钟子期高超的音乐鉴赏能力。
C.伯牙和钟子期志趣高远,情操高尚。
22.课内内容填空。
(1)今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o我知道关于伯牙,钟子
期传说的古诗。
(2)书圣()乐圣()填相关人物
(3)《伯牙鼓琴》选自,杜处士对的特别珍爱,,
常以自随。
23.课文内容回顾。
(1)《伯牙鼓琴》中“”一句体现了伯牙与锤子期之间的真挚友谊。
试卷第6页,共14页
(3)《京剧趣谈》一文介绍了京剧艺术中“”和“”等戏剧知识,字里行间流露
出作者对京剧的_________和为传统文化而感到__________的情感。
(苗知识点一:词语运用1、考查内容
四字词语
2、考查方式
(1)四字词语的使用
(2)理解词语意思
3、做题方法
分清不同词语的区别,注意词语使用的特殊场景
交典例精讲
2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长期依案工作对颈椎伤害很大。本案的罪犯终于依法。
B.他的大公无私令人肃然起敬。人们肃立在烈士遗像前。
C.形势陡然发生了变化。爬过这个陡坡,家乡就近在眼前。
D.小丑的动作把众人迎乐了。下雨时不要在树下恒留。
2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水浒传》以其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引人入胜。
B.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感的方法。
C.那紧张而又整齐的锣鼓声忽然一停,人物的动作也呈然则小。
D.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对夺木工。
G)变式训练
2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贝多芬听到妍妍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
B.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受牢俗感的方法。
C.岳阳楼的建筑真是对夺天工,让人叹为观止。
D.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显得格外清幽,伸手不见五指。
[一难点3知识点二:课内外阅读1、考查内容
第七单元的阅读主题——艺术之旅
试卷第7页,共14页
2、考查方式
课内课外阅读
3、做题方法
(1)阅读题目要求,确定阅读重点部分。提取文章所需内容。
(2)熟练掌握与之相关的文学知识,准确理解分析文章。
(3)答题要以文章为基础,结合文章情境、主旨、情感等方面进行剖析,体会文章艺术表
达效果。
(4)注意文章的结构以及连贯性,确保答题时的条理性、完整性。
4、课文回顾
1.《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本味》,讲述的是伯牙和锤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赞
扬了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2.《书戴嵩画牛》讲述的是一个牧童指出大画家戴嵩的《牛》,画得有错误的故事。告诉我
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还要因
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长。
3.《月光曲》讲述了贝多芬同情穷鞋匠兄妹俩,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
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表现了贝多芬高超的技艺以及他对贫苦人民的同情。
4.《京剧趣谈》一文通过“马鞭”和“亮相”两段文字,介绍了京剧表演在道具使用方面虚中有
实、实中有虚的特点以及在动作造型方面的独特之处,表达了作者对京剧的喜爱之情和对祖
国传统文化的自豪之感。
典例精讲
课内阅读。
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日:“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
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锤子期又目:“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锤子期死,伯
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7.请划分节奏。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28.课文通过什么方法表现伯牙琴艺的高超?
29.伯牙“破琴绝弦”的原因是
试卷第8页,共14页
课内阅读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日:“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
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渗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
可改也。
30.说说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今乃掉尾而斗。乃:
(2)处土笑而落之。然:
31.牧童认为戴嵩画中的错误在何处?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2.“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阅读理解。
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
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座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33.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1)“多纯熟”是说弹琴的熟练,“多深”是说把曲子里的充分表现出来
了,这两个词赞美了演奏者的演奏技巧。
(2)文中划线的两个“您”含义不同,第一个表示,第二个表示。
34.盲姑娘为什么激动?
35.贝多芬为什么愿意为盲姑娘再弹一曲呢?在正确的说法后画“4”,不正确的说法后画
“X”。
(1)因为盲姑娘热爱音乐,又十分懂音乐。()
(2)因为贝多芬十分同情盲姑娘。()
(3)因为贝多芬对盲姑娘热爱音乐、求知若渴的心理很理解。()
(4)因为贝多芬想借机会练习一下,好使旅行演出更成功。()
试卷第9页,共14页
阅读理解。
《京剧趣谈•马鞭》(节选)
再比如宴席上的酒壶酒杯。主人一声吩咐“酒宴摆下“,仆人立刻把酒壶酒杯端上
舞台。主人和客人举杯喝酒,一杯又一杯,但就是不见吃饭吃菜,可客人也一样吃“饱”了。
京剧一般是不把饭碗搬上舞台的,一旦真用,那就得“狠狠做戏”。比如《金玉奴》中有一个
细节,小生演员用饭碗喝完豆汁,又用嘴去舔筷子,如果没有这一“舔”,那饭碗也就完全不
必拿上舞台。
36.请在选文中找出一个表示“说”的词语,再找出“表示紧接着这个时候”的词语o
37.选择正确答案填空(填序号)。
(1)主人一声吩咐“酒宴摆下——”中的破折号表示()
A.解释说明B.声音延长C.意思转折
(2)京剧中的道具和情境虚虚实实,但都演得很逼真。例如“可客人也一样吃,饱,了”中的“饱”
是(A.虚B,实)“饱”,而“又用嘴去舔筷子”中的“舔”是—(A.虚B.实)“舔,
38.“比如《金玉奴》中有一个细节”中的“细节”指什么?请用“一”在选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G)变式训练
阅读。
①音律是人类最纯洁、最迷人的一种语言。在心中隐不去的音律中,有九华山寺院僧
尼的琅琅梵歌,有苏州园林翠鸟的婉转喟啾,有黄梅戏行云流水般的唱腔,有辉煌大厅心旌
摇动的交响乐曲。但似乎总还有另一种声音粗犷豪迈,盘旋在高天流云之间。它在春天中回
荡,在冬雪中徘徊;它在欢乐时嘶吼,在忧伤时泣诉。它就是秦腔。
②在城里的公园林下,在乡下的田间地头、牧羊城上,人们都哼着吼着秦腔。聆听那
些牛气冲天似懂非懂的唱词,使人深切感受到一种原生态歌词的浓郁氛围。秦腔诞生在八百
里秦川,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大苦中的大乐。你看,骄阳似火,广袤的原野上,热风
起处,大地上泛滥着一种浓郁的麦香,农人们挥镰收割,汗如雨下,在巨大的空间背景下显
得渺小和无助,当累得筋疲力尽时,人立在犁沟里仰天大吼一段秦腔,发自心胸肺腑,关关
节节的困乏便一下子随着腔调消失了。
③听多了秦腔,便体味到其中有“快板”和“慢板”之分,高兴时唱“快板”欢音
慷慨激昂,像壶口黄河,奔流如注,酣畅淋漓;悲苦时唱“慢板“苦音,,
试卷第10页,共14页
,,o但无论“快板”“慢板”,都感情真切,既朴实
又夸张。
④唱秦腔时要用生命的底音。这声音带着冷峻之气,是经过西北黄土高原冷风搓揉过
的;这声音还带着血丝,发自肺腑,磨烂喉咙,有一种粗犷、悲壮的气势。有时候这声音也
是妩媚婉转的,但没有丝毫扭捏作态,也绝不故弄风骚,那是赤足走在黄土地上的一种大方、
一种本色。
⑤我听过婉约的《梁祝》,也听过狂放喜庆的《金蛇狂舞》,但总感到,它们是纯粹的
艺术,而秦腔却是来自世世代代秦人心中的音律,散发着泥土的气息,是真真切切的生活,
朴实无华又隽永深长。
39.下列最适合作为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A.唱秦腔B.听秦腔C.吼秦腔D.忆秦腔
40.短文第①段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
A.音律是最纯洁、最迷人的一种语言B.有的音律在心中隐不去
C.心中隐不去的音律有不少D.秦腔是一种与众不同的音律
41.集中表现秦腔“散发着泥土的气息,是真真切切的生活”的是()段。
A.第②和第③B.第③和第④C.第②和第④D.第④和第⑤
42.结合短文第③段画“”的部分,展开想象,将第③段的“慢板”补充完整。
4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热风起处,大地上泛滥着一种浓郁的麦香”中的“泛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麦香的浓郁,
以及麦香充斥的范围之广
B.第③段画“”的部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秦腔“快板”欢音欢快、酣畅的特点,表达
了作者对秦腔的熟悉与喜爱之情
C.“这声音还带着血丝,发自肺腑,磨烂喉咙……”形象地写出了秦腔的唱腔特色,也提醒
人们在动情投入歌唱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嗓子
D.将《梁祝》金蛇狂舞》与秦腔对比,旨在突出秦腔的原生态
44.简要概括秦腔的特点和作用。
课外阅读。
贝多芬
试卷第11页,共14页
①乡下一家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闭目(观赏玩赏欣赏)楼上优美的
钢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他仿佛看见珠子在滚动,高的时候,他
仿佛听到雷鸣声震撼着大地。
②“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忽然,“啪”的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
眼往天花板瞧去,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睛。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来人呀!
来人呀!”
③“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
④“楼上是谁,怎么往天花板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
⑤服务员看着漏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
⑥“哦!是贝多芬!难怪弹得这样好!”旅客一听这句话,怒气立刻消了大半。
⑦“要不要我去提醒他不要让水漏下来呢?”
⑧“不,不!你不要(搅扰打扰干扰)他,我自己去看看吧。”
⑨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通过门缝看见贝多芬正全神贯注地弹着琴。琴边放着一盆水。
他正在纳闷,突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啊!原来贝
多芬练得连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
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⑩这位旅客站了很久才离开,当他下楼时,不禁暗暗赞叹道:
45.用“卡在短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搭配最恰当的词语。
46.第①段中的“他”指;第⑧自然段中的“他”指0
47.默读第①段中的最后一句话,用画出现实描写的句子,用“___”画出由此产生的
联想。
48.联系全文,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小,错的画“x”。
(1)旅客生气的原因是地板缝滴水滴进他的眼睛。()
(2)旅客怒气消了大半的原因是服务员答应提醒楼上客人不要让水漏下来。()
(3)地板缝滴水的原因是贝多芬用冷水冷却发烫的手指,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
地板缝滴到楼下。()
(4)客人赞叹贝多芬的原因是贝多芬弹奏的琴声像珠子在盘中滚动,像雷鸣声震撼着大地。
()
49.文章通过一位旅客在旅店里的所见所闻,赞美了贝多芬的精神。
试卷第12页,共14页
50.结尾处旅客会说些什么?请你发挥想象在横线上补写旅客说的话。
:习作练习1、考查内容
第七单元的作文:我的拿手好戏
2、考查方式
类文写作
3、做题方法
本次习作,拿手好戏的选材十分广泛,艺术、体育、手工、娱乐、生活等方面擅长的或特长
都可以写。教材中提供了一些拿手好戏,如跳舞、唱歌、捏泥人、做标本、做航模、炒拿手
菜、玩魔方……我们可以从教材提示的内容中选择一项自己擅长的来写。你可能有很多擅长
的或特长,要选择自己最拿手、最突出、最有成就感的一项来写。
介绍拿手好戏,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要想把事例写清楚,写具体,就要理清写作顺序,确
定详略,哪些是重点,哪些可以略写,下笔之前要做到心中有数。最后写出拿手好戏给自己
带来的感悟。得有一个系统的布局安排。
在讲述与拿手好戏有关的故事时,要做到三点:一是描写要生动形象,注意在重点部分把人
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得生动具体,这样才能突出自己拿手好戏的特点,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二是故事内容要与写作主题有关联,围绕拿手好戏展开;三是要充
分表达真情实感,可以写出练成拿手好戏之后的心理感受,也可以写自己的启发、感悟,借
以升华主题。
交典例精讲
51.习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如画画、做面包、爬树……你的拿手好戏是什么?又是怎样练
成的呢?关于拿手好戏,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写下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吧!注意描写人物
的动作、心理等,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G)变式训练
52.习作。
每个人身边都有不少“牛人”。这些“牛人”或博古通今,过目不忘;或才艺超群,毅力过人;
试卷第13页,共14页
或雄辩滔滔,下笔千言;或思维敏捷,办事奇快……你的身边有怎样的“牛人”?请选择其中一
位,写一写他(她)的故事。注意写清楚“牛”在哪里,为什么那么“牛”。叙事时注意将重点
部分写具体,写出自己的感受或看法。
试卷第14页,共14页
1.莱茵盲人压轴纯熟琴键曲谱陶醉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
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莱茵、盲、轴、纯熟、键、陶
醉”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B.绡鞋底(tang)------shang;把鞋帮、鞋底缝合成鞋。
3.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析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
练。
,,轴,,,,曝,,,,传”,,鲜,,是多音字,同学们做题时要结合词语意思确定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①轴:[zh6u]L机械中主要零件之一。一般为金属圆杆,轮子和其他转动的机件绕着它或随
着它转动。2.圆柱形的器物,可往上卷或绕上东西。3.量词。用于绕在轴上或卷在轴上的东
西。
[zh6u]旧时戏曲一次演出的几个节目中排在最末的一出戏叫大轴子;倒数第二出戏叫压轴子。
②曝:[pfi]晒。
[bAo]L使照相底片或感光纸感光。2.比喻隐秘的事(多指不光彩的)显露出来,被众人知道。
③传:[chuGn]l.由一方交给另一方;由上代交给下代。2.传授。3.传播。4.传导。5.表达。6.
发出命令叫人来。7.传染。8.姓。
[zhuM]叙述历史故事的作品(多用于小说名称)。
④鲜:新鲜。2.明丽的。3.(味道)美好。4.鲜美应时的食物。5.古指生鱼。
[xian]J>o
A.车轴chezhou:穿入两个车轮辘固定在车上承受车身重量的圆棒。
压轴”zh6u:是戏曲名词,指一场折子戏演出的倒数第二个剧目。
画轴huazhou:装裱材料。
轴心zh6uxin:(名)轮轴的中心,比喻事物的中心或关键部分。
B.曝晒pilshAi:意思是指用强烈阳光照晒,暴露在阳光下晒的意思。
曝露pilKi:露在外头,无所隐蔽。
答案第1页,共17页
曝光bAogu^ng:是指在摄影过程中进入镜头照射在感光元件上的光量,由光圈、快门、感
光度的组合来控制。也指事物暴露或被揭露。
一曝十寒ylpUshihGn:比喻时而勤奋,时而懈怠,没有恒心。
C.传统chuAnting:(名)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风俗、道德、思想、作风、艺
术、制度等。
传说chuGnshu。:属于传统的、轶事性的或属于某一特殊专题的知识;有关于某人、某事或
某地的一整套传闻;据别人说;谈论、散布、传播。
传递chuAndi:意思是递过去、辗转递送。
流传liilchuan:指传下来或传播开。
D.鲜明xi&nming:(形)①光彩明亮。②明确;不含糊。
新鲜xlnxiM:意思是刚生产、刚收集或刚制成的。形容物品生产日期很近,没有遭受过多
的污染。
海鲜h%xidn:供食用的新鲜的海生动物。
鲜为人知xianweirenzhT:意思是很少有人知道。
故C选项读音完全相同。
4.B
【详解】考查汉字字形字音。
A.琴弦(xan)------xian,琴的弦。
矛屋一茅屋
c.奴婢(bei)——bi,男女奴仆。太监对皇帝和后妃等也自称为奴婢。
嘎然而止一戛然而止
D.驰骋(ch6ng)——cheng,一指骑马奔跑,二指驰射、田猎,三指奔竞、追逐,四指在某
个领域纵横自如,能充分发挥才能,五指役使,六指奔放,七指历观;放视,八指显扬、显
示,九是形容得意。
浊光——烛光
5.参加参差供品提供三更更多结实结束
【详解】查了多音字组词。
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
不同。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根据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
作用。
答案第2页,共17页
参:cdn加入在内。组词“参加“;shEn中药名。组词“人参";cEn:参差长短不齐。
供:g6ng把祭品陈列在祖先、神佛的像或牌位前以示敬奉。g6ng供给;提供东西或条件给
需要的人应用。
更:gEng改变,改换:经历;g©ng愈加,再:更加。
结:jie长出(果实或种子):树上结了不少苹果。jie结束;了结:结账。
6.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
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的意思是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
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伯牙”是整个句子的主语,“破琴绝弦”是谓语,表示伯牙的行为,应在“伯牙”后划分句子停
顿。“终身”指的是“一辈子”,表示“不复鼓琴”可能持续的时间,应在“终身”后划分句子停顿。
“以为”是动词,表示“认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是伯牙认为的内容;“世”指的是“世界上”,
修饰“以为”,“无足复为鼓琴者”是宾语,表示没有值得弹琴的人。因此,应在“以为"“世”后
划分句子停顿。
故本句停顿划分为: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7.贝多芬说,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详解】本题考查直述句改转述句的能力。
直述句改转述句的基本方法:1、标点符号:冒号改逗号,去掉双引号。2、人称代词:把第
一、二人称代词改为第三人称代词或者人名。3、意思不变。句子中的“我”应该改为“他”。
冒号改逗号,去掉双引号。
故句子应为:贝多芬说,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8.示例: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开运动会了。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造句。
根据题目要求,使用“如果……就……”进行造句。“如果……就……”是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
词,这种结构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前面的“如果”引导一个条件或假设,后面的“就”引导一
个结果或后果。结合对关联词的理解和知识积累写一句话即可。
示例:如果明天天气好,我们就去公园散步。
9.这难道不恰恰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吗?
答案第3页,共17页
【详解】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要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可以遵循以下步骤:1.改变否定形式:去掉否定词(如“不”、
“没”、“无”);2.调整语气:在句子中加入反问语气词,如“难道”、“怎么”、“岂”等;3.添
加疑问助词:在句末加上疑问助词,如“呢”、“吗”;4.改变句末标点:将句末的句号改为
问号;5.检查句子通顺性:确保改写后的句子仍然通顺,并且意思与原句相符。
本句在改写时,加上反问语气词“难道”,加上否定词“不”,在句末加上疑问助词“吗”,将句
号改为问号,故句子改为:这难道不恰恰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吗?
10.这,太像杂技了。
【详解】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2、
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
掉,问号改为句号。
故句子改为:这,太像杂技了。
11.贝多芬听到了钢琴声。
【详解】本题考查缩句。
缩句的方法:1、去掉“的”字前面的词语。2、去掉“地”字前面的词语。3、删去“得”后补充
说明成分。4、删去数量短语。5、句中否定词不要去。6、抓住主干来缩简。只要抓住句子
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句。
本句中“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的”作定语,应删去;“从一所茅屋里传来的”“断断续续的”作定
语,应删去,剩下“贝多芬听到了钢琴声”。
缩句为:贝多芬听到了钢琴声。
12.男的正在微弱的烛光下做皮鞋。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改写。
阅读句子可知,句中的“在微弱的烛光下”作为状语,被移到了句子的前面,而“男的正在做
皮鞋”作为主谓宾结构保持不变。所以应把“男的正在”放在句首,把逗号去掉。
改后为:男的正在微弱的烛光下做皮鞋。
13.虽然道具是虚拟的,但是演员的表演比真实的更好看。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解题方法为: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
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
完整、通顺、合理。常见错误有:用词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词序混乱、重复啰唆、
答案第4页,共17页
前后矛盾、不符事理、归类不当、指代不明。
关联词不当,“道具是虚拟的”和“演员的表演比真实的更好看”是转折关系,题干用的是因果
关系,可改为:虽然道具是虚拟的,但是演员的表演比真实的更好看。
14.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好像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薄纱。
【详解】本题考查补充句子。
仔细阅读给出的句子“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好像……”,理解这是一个描述月光美景的句子,
并且需要补充的是一个比喻部分。根据“皎洁的月光”这一描述,进行联想和想象。月光通常
与明亮、柔和、宁静等意象相关联,可以想象月光洒在大地上的情景,如银纱、薄雾、银霜
等。
示例: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好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薄薄的银霜。
15.鼓琴听之志在太山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
志在流水汤汤乎若流水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
者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的默写。
书写时注意“琴”“善”“巍”“鼓”“鼓”“复”的正确写法。
16.静静地好像面对着水天相接升起来微波粼粼霎时间
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刮起卷起了雪亮的浪花涌过来那恬静的脸上
睁得大大的眼睛仿佛她从来没有看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与理解。
书写时注意“静”“像”“按,微”“粼”“霎”“缕”“卷”“涌”“恬”“耀”“汹”的正确写法。
17.梁天籁工睛惟惟蛇流栩
栩曼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
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天籁之音:形容声音十分动听悦耳,是音乐的最高境界。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成的。形容技巧的高超(多指工艺美术)。
画龙点睛:释义为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
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答案第5页,共17页
行云流水:比喻文章的布局和发展,不加雕琢,就像云的运行,水的流动,非常自然。栩栩
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轻歌曼舞:轻松愉快的音乐,柔和优美的舞蹈。
18.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19.弹得好啊,就
像那巍峨的高山弹得好啊,就像那浩浩荡荡的流水20.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1.A
【解析】18.本题考查文言文默写。
出自先秦《吕氏春秋》的《伯牙鼓琴》,全文: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锤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锤子期又曰:“善哉乎鼓
琴,汤汤乎若流水。”锤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9.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
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意思是:你弹得真好呀,像大山一样高峻。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意思是: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
2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翻译和理解,锤子期死了,伯牙摔破了琴,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他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所以答案为: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1.本题考查了对文言文主旨的理解。
通过阅读可知,无论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会清楚地道出他的心声。钟子
期去世后,伯牙就此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能理解他心意的人了。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
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本文赞扬了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情谊深厚、重
情重义,同时说明了知音难觅和知己难求。故选A。
【点睛】参考译文:伯牙弹琴,锤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锤子期说:
“你弹得真好呀,像大山一样高峻。”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锤子期又说:“你弹
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锤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
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22.知音难觅乐曲高妙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
高山心自知王羲之贝多芬##李龟年《列子.汤问》戴嵩《斗牛图》
答案第6页,共17页
锦囊玉轴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成语与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1)《伯牙鼓琴》出自《吕氏春秋》,主要讲述了伯牙善于弹琴,锤子期善于倾听,他们很
有默契。锤子期死后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弹琴的故事。故根据《伯牙鼓琴》内容可知,《伯
牙鼓琴》中讲述了伯牙和锤子期的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知音”。成语“高山
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关于伯牙、子期的古诗有很多,如:李白赞美伯牙鼓琴的
诗是《月夜听卢子顺弹琴》,他通过“锤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这样的诗句,表达了对伯牙
鼓琴技艺的赞美以及对知音难得的感慨。如: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摔碎瑶琴
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如: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千载朱弦无此悲,欲弹
孤绝鬼神疑。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深相知。
(2)根据学习过的内容可知,王羲之(321年〜379年或303年〜361年),字逸少,世称
王右军。琅邪(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后移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东晋时期大臣、
文学家、书法家。淮南太守王旷之子。王羲之一生最突出的成就即书法艺术,无论在生前还
是死后,都受到人们的尊崇,有“书圣”之誉。
乐圣指的是:称极精于音乐的人。贝多芬因为对古典音乐做出的重大贡献和对奏鸣曲以及
交响曲套曲结构的发展和创新而被后世尊为乐圣;而李龟年因为擅长歌唱和作曲而被后人誉
为“唐代乐圣”
(3)《伯牙鼓琴》出自《吕氏春秋》,主要讲述了伯牙善于弹琴,锤子期善于倾听,他们很
有默契。锤子期死后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弹琴的故事。杜处士是《书戴嵩画牛》中的主要
人物,这篇课文主要讲一个姓杜的隐士爱好书画,有珍藏的《斗牛图》一副,他太喜欢了,
所以将它精致装扮并随身携带着。有一天他晾晒书画被一个牧童看到,他说这一幅角斗的斗
牛画错了,杜隐士一看果然,认为牧童说得对,虚心接受。故根据《书戴嵩画牛》内容可知,
杜处士对戴嵩所画的《斗牛图》十分珍爱,将这幅画用用锦囊装起来,用玉石作画轴,经常
随身携带着。
23.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马鞭
亮相喜爱自豪
【详解】本题考查课内文章理解。
(1)“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意思是伯牙在
知音钟子期去世后,悲痛欲绝,摔琴断弦,并发誓终身不再弹琴,因为他认为世上再没有其
他人能像钟子期那样理解他的琴声了。通过钟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的动作,可以看出伯
答案第7页,共17页
牙与钟子期之间的真挚友谊。书写时注意“破”“琴”“鼓”的正确写法。
(2)《京剧趣谈》是一篇介绍中国京剧艺术的文艺性文章,它通过生动的描述和幽默的语言,
向读者展示了京剧的魅力和独特之处。本文通过介绍京剧中“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
形式的特点和独特魅力,表达了作者对于京剧的喜爱之情和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强烈自豪感。
24.B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
A.不同。"优’有①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②低下去;③隐藏;④屈服,低头承认,被迫
接受;⑤使屈服等意思。在“长期伏案工作对颈椎伤害很大”中“伏”是指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
的意思;在“本案的罪犯终于伏法”中“伏”是指屈服,低头承认,被迫接受的意思;
B.相同。“肃”有①恭敬;②严正,认真;③清除等意思。在“他的大公无私令人肃然起
敬”“人们肃立在烈士遗像前”中都是恭敬的意思。
C.不同。“陡”有①坡度很大,近于垂直;②副词,突然等意思。在“形势陡然发生了变化”
中的“陡”是副词,有突然的意思;在“爬上这个陡坡,家乡就近在眼前”中的“陡”是指坡度很
大,近于垂直的意思。
D.不同。“逗”有①引逗;②招引;③逗笑儿;④有趣,可笑;⑤停留等意思。在“小丑的
动作把众人逗乐了”中的“逗”是逗笑儿的意思;在“下雨时不要在树下逗留”中的“逗”是停留
的意思。
25.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A.栩栩如生:通常比喻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结合词义与语
境分析,《水浒传》以其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逼真的人物引人入胜。因此“栩栩如生”使用
恰当。
B.约定俗成:指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往往是由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
结合词义与语境分析,不同的人在使用马鞭时,会形成一套固定的方法。因此“约定俗成”使
用恰当。
C.戛然而止:形容声音因为被打断而突然终止。结合词义与语境分析,紧张又整齐的锣鼓声
忽然一停,人物的动作也突然停止了。因此“戛然而止”使用恰当。
D.巧夺天工:形容人的精巧胜过天然,比喻技艺高超巧妙。结合词义与语境分析,句中的“苍
山”“洱海”是天然之物。对象误用。因此“巧夺天工”使用不恰当,可改为“鬼斧神工”。
故选D。
答案第8页,共17页
26.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
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使用的正确与否。词语在句中要使语言
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
A.断断续续:时而中断,时而继续。用来形容时断时续的钢琴声,使用正确。
B.约定俗成:指某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片区质量分析及总结计划
- 学校如何落实素质教育
- 少先队大队部工作总结
- 四害防治服务合同(2篇)
- 教科版(2017)科学五年下册《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
- 房源共租协议
- 林木砍伐与补植合同
- 景点资源共享协议
- 医务人员礼仪培训
- 餐饮年终工作总结
- 设备备件分类标准
- 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综合应用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
- 智算中心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
- 二十届三中全会试题及答案
- 睾丸扭转术后护理查房
- DB13(J)-T 8550-2023 建设工程消防设计编制深度与查验标准
- 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与相关事故案例培训课件
- 专业法律风险评估
- (正式版)CB∕T 4548-2024 船舶行业企业相关方安全管理要求
- 拖欠租金起诉状模板范文
- JT-T-4-2019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