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地理一轮复习:易错点梳理(22大易错点+52题训练)(解析版)_第1页
2025中考地理一轮复习:易错点梳理(22大易错点+52题训练)(解析版)_第2页
2025中考地理一轮复习:易错点梳理(22大易错点+52题训练)(解析版)_第3页
2025中考地理一轮复习:易错点梳理(22大易错点+52题训练)(解析版)_第4页
2025中考地理一轮复习:易错点梳理(22大易错点+52题训练)(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题猜想03易错点梳理

(22大易错点+52题训练)

易错点1地球的形状和地球仪的形状

易错点2“横纬竖经”,纬线表示东西方向,经线表示南北方向

易错点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亚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东西经的分界线是0。经线和180。经线。

易错点4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产生的,而昼夜现象是因为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易错点5昼夜长短与昼夜长短的变化不同。

易错点6在同样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的范围越小,图内的内容越详细。

地图上确定方向的原则:一般既无指向标,又无经纬网时,才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

易错点7

原则确定方向。

重难点8等高线地形图中,山谷和山脊的判读,“凸高为谷,凸低为脊”,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中。

易错点9亚洲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广(不等于跨经度最广)。

易错点10七大洲中,南极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

易错点11四大洋中,北冰洋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

太平洋板块中没有大陆,全是海洋;印度洋板块包含了澳大利亚大陆、印度半岛和阿拉伯

易错点12

半岛。

易错点13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易错点14热带草原气候是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特征是分旱雨两季,季节差异更大。

判读气候类型的方法:以温定球(看气温最高的月份定南北半球),以温定带(看最低气

易错点15

温定纬度带),以水定型(看降水分布定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都属于亚热带气候类型,两种气候类型的降水时间不同。地

易错点16

中海属于冬季多雨型,而亚热带季风气候属于夏季多雨型。

人口自然增长率反映人口增长速度,并不等同于人口数量,只有自然增长率为正数,人口

易错点17

数量增长;自然增长率为负数,人口负增长。

易错点18人口密度反映一个地区人口的疏密程度,人口密度大意味着人口数量绝对的多少。

易错点19世界的语言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适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

易错点20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I;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

易错点21南南合作是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南北对话是在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

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条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替便利,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等。

易错点22

聚落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河口三角洲和沿海地区。

/0o°a

易错点1地球和地球仪的形状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地球仪模型制作实践活动,以下是小组同学制作地球仪的具体步骤,据完成

下面小题。

①给乒乓球②用记号笔紧贴卡尺③将铁丝按照一⑤将打好孔的乒

两端打孔刻度,转动乒乓球,定的倾斜角度弯乓球固定在做好

画上纬线和经线折成支架的铁丝支架上

i.以上照片,符合制作小地球仪的顺序排序是()

A.①②③④⑤B.④①③⑤②C.④⑤②③①D.④⑤③②①

2.下面是同学们制作出来的地球仪模型照片,比较科学的是()

3.同学们借助制作好的地球仪可以().

A.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B.精确测量地球表面积

C.观察地球的真实形状D.精确测量某地的海拔

【答案】LB2.A3.A

【解析】1.制作小地球仪第一步是准备材料;第二步是给乒乓球两端打孔;第三步是用铁丝按照一定的倾

斜角度弯成支架;第四步是将打好孔的乒乓球安置在做好的铁丝支架上;第五步是用记号笔紧贴卡尺刻度,

转动乒乓球,画上纬线和经线。因此制作小地球仪的顺序应该是④①③⑤②。所以选择B。

2.地球仪的中心被地轴穿过,地轴和地平面有66.5。的夹角,地轴和地表的交点是南北两极,北部是北极点

N,南部是南极点S,因此A图比较科学,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通过实

物地球仪可以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更好认识地球,A正确;地球仪无法观察地球的真实形状,不能精

确测量地球表面积,不能精确测量某地的海拔,BCD错误。故选A。

易错点2纬线和经线

4.有关地球仪上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纬线指示南北方向B.经线又叫子午线,其中0。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

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D.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答案】4.B

【详解】纬线指示东西方向,A不正确;经线又叫子午线,其中。。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B正确;地球仪

上经线有无数条,C不正确;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纬线指示东西方向。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B。

易错点3东西半球的划分

毛泽东的《七律·送瘟神》这首诗里有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读下图,完成下面

小题。

5.诗中所描述的位置可能是图中的(

A.①B.②

6.图中①地的经纬度是()

A.23.5°N,160°EB.23.5°N,160°W

C.23.5°S,160°ED.23.5°S,160°W

7.②点所处的半球位置是()

A.南半球,东半球B.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东半球D.北半球,西半球

【答案】5.C6.A7.D

【解析】5.读图可知,图中①点的纬度为23.5耍,②点的纬度为3(TN,③点的纬度为0。,④点的纬度为

10°So其中0。纬线即赤道的周长是四万公里,也就是八万里,其余纬线都要短于四万千米。所以,只有身

处赤道上时,随着地球自转一圈才能够"坐地日行八万里”。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读图可知,图中①地所在经线度数为160。,且度数向东增大,故其经度为16(TE;①地在北回归线上,

度数为23.5咕,所以①地经纬度为(23.5°N,160°E)o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读图可知,②地的经纬度为(30°N,170°E)o南北半球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故②地(30°N)位于北半球,排除AB;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F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FW以东、16(TE

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CTE以东为西半球,故②地(170°E)位于西半球,D正确,排除C。故选D。

易错点4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

地球仪(如左图所示)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为了演示地球表面有昼夜之分,同学们制作了简易的

地球模型(如右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①“地球”不发光②模拟太阳光照射

③“地球”不透明④“地球”不停地公转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P点位于F点的西北方向B.所有纬线都是等长的

C.经线指示东西方向D.F点的经度为150胆

【答案】8.A9.D

【解析】8.因为地球本身不发光,所以需要有外来的光源,即模拟太阳光照射;同时,地球不透明,当太

阳光照射到地球时,被照亮的一半是白昼,未被照亮的一半是黑夜,从而形成昼夜之分,①②③正确。地

球不停地公转产生的是四季更替等现象,不是形成昼夜之分的直接条件,④错误。故选A。

9.读图可知,图中地球仪上的P点位于F点的正西方向,A错误;纬线长度不相等,B错误;经线指示南

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C错误;经度向东增加是东经,F点的经度为15(FE,D正确。故选D。

易错点5昼夜长短的变化

我国古代把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约15天。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图是“二

十四节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风雷送暖季中春,桃柳着妆日焕新。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此诗中描写的节气位于图中

)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11.当地球运行到③处的时候,太阳直射在()

A.赤道B.北回归线C.南回归线D.北极圈

12.从小暑到白露,重庆市()

A.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变长B.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变长

C.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变短D.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变短

13.“二十四节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

C.海陆分布D.地形差异

【答案】10.D11.C12.C13.B

【解析】10.“风雷送暖季中春,桃柳着妆日焕新。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阳光直射赤道,春

季来临,此时节气是春分。由图可知,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地区公转至图中④处,故D正确;图中

①处为夏至日,为6月21日前后,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故A错误;②处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阳

光直射赤道,故B错误;③处阳光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故C错误。故选

D„

11.由图可知,当地球运行到③处的时候,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故C正确;阳光

直射赤道的时候为春分日和秋分日,地球运行至②和④处,故A错误;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时,为北半球夏

至日,地球运行至图中①处,故B错误;阳光不会直射北极圈,阳光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故D错误。

故选c。

12.由图可知,从小暑到白露,地球运转至图中①②之间,阳光由北回归线向赤道南移,重庆市昼长夜短,

且昼逐渐变短,故C正确;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变长的时段,为春分到夏至之间,故A错误;北半

球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变长的时段为冬至日到春分日之间,故B错误;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变短的

时段为秋分日至冬至日之间,故D错误。故选C。

13.“二十四节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造成了四季变化,故B正确;地球

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和东西时间差异现象,故A错误;"二十四节气”的产生与海陆分布和地形差异无关,

故CD错误。故选B。

易错点6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玲玲自驾开车去沈阳游玩,当她不认识路时便会打开车上的导航地图,边看图边行进,可以省时省力,

准确到达目的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车载导航地图应用越来越广泛,与纸质地图相比其优点是()

A.信息量小,使用不方便B.可任意放大或缩小比例尺,更灵活、实用

C.保存时间短,易损坏和变形D.需要互联网支持,内容更新速度慢

15.在使用车载导航地图时,玲玲在屏幕上进行放大操作时,地图()

A.显示范围将变大,内容详细B.显示范围不变,内容简略

C.比例尺将变大,内容详细D.比例尺将变小,内容简略

【答案】14.B15.C

【解析】14.与纸质地图相比,电子地图的优点是信息量大,使用方便,A错误;可根据需要,任意放大

或缩小比例尺,更灵活、实用,B正确;保存时间长,不易损坏,C错误;数据可以随时更新,更新速度快,

D错误。故选B。

15.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显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所表示的实

际范围越大,显示的地理事物越简略。因此玲玲在屏幕上进行放大操作时,地图显示范围缩小,比例尺将

变大,内容更加详细。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易错点7地图方向的判断

读某市红旗中学的校园平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的食堂位于教学楼的()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西南方向D.东南方向

17.红旗中学的学校大门到旗杆实际相距100米,在该图中测得两地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下列能正确表

示该校园平面图比例尺的是()

A.1:50000B.1/5000

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的500米D.0米

【答案】16.D17.B

【解析】16.由图可知,该图无指向标,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故图中的食堂位于教学楼的

东南方向,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7.读图可知,红旗中学的学校大门到旗杆实际相距100米,在该图中测得两地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图

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米,即该图比例尺是1:5000,B正确,A、C、D错误。故选B。

易错点8山脊和山谷的判断

我国西部山区某地甲村地势险峻,村民进出需沿陡峭的山路攀爬,交通不便导致贫困,2020年该村整

体异地搬迁。读甲村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8.搬迁前,村民从乙地回甲村,需要攀爬的相对高度约为()

A.590米B.720米C.880米D.1160米

19.图中①②两线表示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A.①是山脊,②是山脊B.①是山谷,②是山谷

C.①是山脊,②是山谷D.①是山谷,②是山脊

20.图中公路区域所处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山地B.高原C.平原D.盆地

【答案】18.B19.C20.D

【解析】18.由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乙地所处的位置海拔在700米至800米之间,甲村的海拔

范围在1400米至1500米之间,所以村民从乙地回甲村,需要攀爬的相对高度范围在600米至800米之间,

B正确,ACD排除;故选B。

19.由图可以看出,①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是山脊地形;②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地形,C正确,

排除ABD,故选C。

20.由图可以看出,公路区域所处的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中心低、四周高,为盆地地形,D正确;平

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C排除;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

沟谷较深,A排除;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B排除;故选D。

易错点9亚洲跨纬度最广

由湖南地图出版社与湖北省测绘学会共同编制的竖版《世界知识地图》是对传统横版《世界地图》的

一种突破,可以换个角度看世界。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1.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大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是非洲,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大洲

B.丙是北美洲|,美国国土全部在北美洲

C.丁是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D.乙是南美洲主要在南半球

22.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个大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是太平洋,最大的大洋B.②是印度洋,是第二大洋

C.③是大西洋,第二大洋,正在扩大D.④是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答案】21.B22.B

【解析】21.读图可知,甲是非洲I,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大洲I,A正确;丙是北美洲,美国的国土中,

夏威夷群岛部分属于大洋洲,B错误;丁是亚洲,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C正确;乙是南美洲:南美洲主要位于南半球,D正确。故选B。

22.读图可知,①是太平洋,最大的大洋,A正确;②是印度洋,是第三大洋,B错误;③是大西洋,第二

大洋,受板块运动影响,正在扩大,C正确;④是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D正确。故选B。

易错点10南极洲跨经度最广

从地球仪或地球卫星照片上可以看出,地球表面明显分为陆地和海洋。下图为东西半球示意图,完成

下面小题。

23.下列关于海陆分布和海陆面积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②所有的陆地都是相互连接的,海洋被分割

③所有的海洋都是相通的,陆地被海洋包围④任何一个半球,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4.七大洲中,跨纬度最广、经度最广的大洲分别是()

A.非洲、南极洲B.亚洲|、南极洲C.亚洲、北美洲D.亚洲、非洲

25.据图可知,热带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A.非洲B.大洋洲C.北美洲D.亚洲

【答案】23.C24.B25.A

【解析】23.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

球,而海洋则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和西半球;将地球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陆半球上依然是海洋多于陆地,

所以,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①④正确;世界的海洋是连成一片的,而陆地则被分割成

许多块,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②错误,③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

知,①③④对应的C正确,②所在的ABD错误。故选C。

24.读图可知,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I,其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南北跨纬

度约90度;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大部分处于南极圈内,因此跨经度最广,B正确,排除ACD。故选

B。

25.读图可知,图中热带面积最大的大洲是非洲I,其次是南美洲,非洲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有

热带大陆之称,A正确,排除BCD。故选A。

易错点11北冰洋纬度最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

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下图为世界大洲和大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两大洲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B.E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北冰洋

C.甲是半岛,乙是岛屿D.②大洲东临H大西洋,西临F太平洋

27.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为沧海,这种变化的实例有许多。“沧海桑田”的原意就是指海陆变迁。下列现象

中,不能作为海陆变迁证据的是()

A.在喜马拉雅山区发现海洋生物化石B.青藏高原上分布着许多动植物

C.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D.在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古河道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答案】26.D27.B

【解析】26.读图可知,①为非洲I,③为欧洲I,两大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A错误;E是北冰洋,是

跨经度最广的大洋,B错误;甲是印度半岛,乙是澳大利亚大陆,C错误;②是北美洲,东临H大西洋,

西邻F太平洋,D正确。故选D。

27.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证明此处以前是陆地,说明海洋经过漫长的地

壳运动,可以变为陆地,A与题意不符;青藏高原是陆地的一部分,其上分布着许多动植物,不能说明海

陆变迁,B符合题意;地中海最终将消亡变为陆地,说明海洋可以变为陆地,C与题意不符;在台湾海峡底

部发现古河道等人类活动遗迹,说明台湾海峡是由陆地变为了海洋,D与题意不符。故选B。

易错点12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读“世界板块的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8.关于图中板块的叙述,错误的是()

A.板块①是亚欧板块B.板块②是非洲板块

C.板块③全部位于印度洋D.板块④是南极洲板块

29.下列地点地壳较为稳定的是()

A.甲B.乙C.丙D.丁

30.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A.美洲板块B.印度洋板块C.亚欧板块D.太平洋板块

【答案】28.C29.B30.D

【解析】28.板块③是印度洋板块,它并不是全部位于印度洋,还包括了一部分的陆地,比如澳大利亚大

陆、印度半岛等,C错误。板块①是亚欧板块、板块②是非洲板块、板块④是南极洲板块,ABD正确。根

据题意,故选C。

2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甲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A

错误;乙位于板块内部,地壳较为稳定,B正确;丙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C错误;丁位于板块

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D错误。故选B。

30.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太平洋板块,D正确。美洲板块既有陆地也有海洋;印度洋板块既

有陆地也有海洋;亚欧板块既有陆地也有海洋,ABC错误。故选D。

易错点13气温的日变化

31.读图,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气温/七

【答案】31.C

【详解】读图可知,图中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C正确,

ABD错误,故选C。

易错点14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

32.地处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终年积雪,成为“赤道雪峰”,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B.离海近C.海拔高D.人口少

33.央视记者在东非高原上拍摄到野生动物大规模越过赤道向北迁徙,根据热带草原气候特点推断该现象

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份是()

A.1〜2月B.2〜3月C.4〜5月D.11〜12月

【答案】32.C33.C

【解析】32.由题意可得,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脚下为热带气候,但是其山顶终年积雪,主要

是受海拔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所以形成了“赤道雪峰”。故选C。

33.读图可知,东非高原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明显地分为干季和湿季。南北半球季节不同,南北半

球的热带草原景观也不相同,野生动物逐水草迁移。野生动物越过赤道向北迁移,说明此时北半球为湿季,

南半球为干季,最有可能出现在4-5月份,此时北半球热带草原开始进入湿季,11月一次年3月为北半球

干季,排除ABD,故选C。

易错点15气候类型的判读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4.不考虑地形等因素,甲乙丙丁四个城市纬度最高的是()

A.甲B.乙C.丙D.丁

35.据丁图的气温和降水量状况,分析判断其属于()

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案】34.A35.A

【解析】34.受纬度位置的影响,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甲乙丙丁四个城市整体1月平均气

温气温由低到高依次是甲、乙、丙、丁,故城市纬度最高的是气温最低的甲,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5.丁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A正确;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温

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降水少,BCD错误;故选A。

易错点16亚热带气候类型

开普敦市被称为“南非明珠”,是南非的第二大城市,位于好望角半岛北端的狭长地带,西部濒临大西

洋特布尔湾,南部插入印度洋,其宁静美丽可与旧金山相媲美,被欧洲游客誉为“冬季避寒胜地读开普敦

市位置及其气候资料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6.读图可知,)

A.热带草原气候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37.开普敦是欧洲游客的“冬季避寒胜地”,是因为开普敦地处()

A.热带地区,全年热量充足B.低纬度,有太阳直射现象

C.南半球,季节与欧洲相反D.沿海地区,冬季温暖湿润

【答案】36.B37.C

【解析】36.根据开普敦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开普敦的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

多雨,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7.欧洲位于北半球,根据图中的纬线和开普敦的气温曲线可知,开普敦位于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

反,当北半球的欧洲是冬季时,南半球的开普敦正好是夏季,此时开普敦的月平均气温在20℃左右,适合

避寒,所以开普敦成为欧洲游客的“避寒胜地”,C正确,D错误;开普敦位于南温带地区,没有太阳直射现

象,AB错误。故选C。

易错点17人口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人口数量减少208万,同时进入老年人口高速增长时期。读“2015~

2023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0,,-•-人口自然增长率

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年份

38.2015—2023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升高B.先升后降C.先降后升D.持续降低

39.我国的人口发展趋势,对我国未来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A.住房紧张B.就业困难C.各地学校学位紧缺D.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面临挑战

40.针对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①调整计划生育政策②完善养老保障制度③完善医疗保障体系④大量接纳外国移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38.B39.D40.A

【解析】38.读图2015—2023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状况图可知,2015—2023年期间,我国人口自然

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9.据图分析可知,我国目前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未来产生的影响可能有社会养老保障

制度面临挑战,D正确;住房紧张,就业困难,各地学校学位紧缺是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ABC排除。

故选D。

40.据图分析可知,我国目前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可以根据国情,

①调整计划生育政策,②完善养老保障制度,③完善医疗保障体系,①②③正确;大量接纳移民不现实,

不符合我国国情,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易错点18人口密度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00人以上O10-100人口10人以下

41.图中下列数字代表的地区,人口稠密的是()

A.①B.⑤C.@D.⑦

42.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B.赤道附近各地人口稠密

C.沿海各地区人口稀疏D.人口集中在南半球

【答案】41.A42.A

【解析】41.读图可知,①位于亚洲东部季风气候区,人口稠密,A对;⑤位于撒哈拉地区,全年炎热干

燥,人口稀疏,B错;⑥位于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人口稀少,C错;⑦位于北亚高

纬度地区,气候寒冷,人口稀少,D错;故选A。

42.读图可知,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北半球多南半球少,沿海多,内陆少,A对CD错;赤道附近各地

人口较为稀疏,B错;故选A。

易错点19世界主要语言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发展是世界不同肤色,不同语言和不同信仰的人们永恒的主题。据此回答

下列各题

43.下列不是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

A.亚洲东部和南部B.亚洲北部C.欧洲D.北美洲东部

44.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A.南部B.北部C.西部D.东部

45.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汉语B.英语C.法语D.俄语

46.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

A.汉语B.英语C.法语D.俄语

【答案】43.B44.D45.A46.B

【解析】43.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是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故选择答案B。

44.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北美洲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和南美洲的印第安人也属于黄种人。

45.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46.英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语言。

易错点20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

读世界发达国家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47.发达国家主要位于()

A.北半球B.南半球南部C.北半球南部D.南半球

48.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大洲是()

A.亚洲和非洲B.非洲和大洋洲C.亚洲和欧洲D.南美洲和北美洲

49.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属于()

A.南南合作B.南南贸易C.南南对话D.南北对话

【答案】47.A48.A49.D

【解析】47.读图可知,发达国家大多位于北美洲、欧洲、大洋洲I,除分布在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外,其余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8.据所学知识可知,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发展中国家为主,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多发达国家,A

正确,BCD错误。故选A。

49.结合所学可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关于经济、政治等方面问题的商谈,称为“南北对话”;发展

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