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6课抗日战争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6课抗日战争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6课抗日战争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6课抗日战争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6课抗日战争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课时作业16抗日斗争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美国《时代》杂志载:“每位关切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斗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辰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斗争机器粉碎了。”其中粉碎了日本侵华时辰表的是(B)A.卢沟桥抗战 B.淞沪会战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解析:卢沟桥事变虽然发生在1937年,但是其没有持续13个星期之久,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关键词为“1937年”和“13个星期之久”,结合所学学问,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安排,故此战应当是淞沪会战,故B项正确;太原会战为1937年10月到11月,持续时间没有13个星期之久,故C项错误;台儿庄战役为1938年,与此题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2.《中日斗争国际共同探讨》中评价抗战中一次大会战时认为:“在斗争中赐予来犯之日军以迎头痛击,大量杀伤日军,迫使其一再增兵,同时亦为中国沿海工业内迁及政府机构转移赢得了珍贵的时间,并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忱。在战略上使日本对华斗争陷入长久作战,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美梦。”这场会战指的是(A)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斗争。依据材料中“迎头痛击”和“沿海工业内迁”及“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美梦”可知指的是淞沪会战,故A项正确;太原会战主要体现了国共合作抗日,徐州会战及武汉会战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解除B、C、D。3.毛泽东认为“卢沟桥中国军队的抗战,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起先”。而在1937年11月上海、太原失陷时,毛泽东认为当时“全面抗战还没有来到”。这是因为(D)A.国民政府不能组织大规模的反抗B.毛泽东对抗战形势的相识不断发展C.中国的抗日斗争还处在防卫阶段D.当时的抗战还没有充分动员人民群众解析:卢沟桥事变后,国民政府组织了四大会战,故A项错误;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开展全国性的抗战,上海太原失陷,当时敌人攻势太猛,我方防卫不够,所以“全面抗战还没有来到”,这都是依据实际状况做出的正确推断,不存在相识发展的过程,故B项错误;防卫阶段与全面抗战是否到来无关,全民防卫也属于全面抗战,故C项错误;1937年11月上海、太原失陷,是因为当时没有充分动员人民群众,所以说“全面抗战还没有来到”,故D项正确。4.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本侵略者故伎重演,在侵略华北的同时,把战火烧到华东地区,中国守军坚决予以反击,爆发了(A)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解析:依据题干,抓住“卢沟桥事变后不久、华东地区、坚决予以反击”,符合1937年8月13日起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淞沪战役”,这场战役打破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安排。故A项正确。B项战场在山西(华北),C项战场在江苏北部,D项战场在华中武汉。5.下图中的纪念馆是为了纪念(A)A.南京大屠杀B.百团大战C.九一八事变D.徐州会战解析:本题考查南京大屠杀,考查学生阅读历史图片并从中获得有效信息的实力。从图片中“遇难者300000”来推断,应当是南京大屠杀。6.闻名陕北民歌《拥军花鼓》中唱道:“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送给那英明的八呀路军。”该民歌创作于(C)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斗争时期D.解放斗争时期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斗争。依据材料中“陕北”“八路军”可知指的是抗日斗争时期。国民革命时期军队称为“国民革命军”,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创建的军队称为“红军”,解放斗争时期称为“解放军”,故C项正确。7.“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在1940年8月,“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又指挥了(C)A.平型关战役 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 D.淞沪会战解析:依据所学学问,1940年8月彭德怀指挥了闻名的百团大战,极大地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念。8.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方伤亡状况的统计数据,表格中数据说明(C)A.国民党成为抗日的主力 B.历史事实无法被认知C.中国重视舆论宣扬作用 D.报纸不具有史料价值解析:表格反映的战役有共产党领导的,也有国民党组织的,不能说明国民党成为抗日的主力,解除A;“历史事实无法被认知”说法错误,解除B;这是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方伤亡状况的统计数据,中方统计有利于激发人民的抗日热忱,C正确;报纸不具有史料价值说法错误,解除D。9.“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斗争成功的最主要缘由是(D)A.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救济B.进行了正面战场的反抗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D.实行了全民族抗战解析:本题考查全民族抗战。从“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可知,中国取得抗日斗争成功的最主要缘由是实行了全民族抗战。10.1939~1941年,国民政府军队为保卫长沙奋勇抗日。下面是电视剧《长沙保卫战》主题歌词节选,该内容反映的时代主题是呼喊(B)A.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全民团结坚持抗战C.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D.全民强身不作病夫解析:题干时间信息1939~1941,正值抗日斗争相持阶段,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1937年,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歌词所反映的时代主题为国共应接着合作、共同抗日,故B项正确;歌词信息为国内人民的抗战,没有提及世界,故C项错误;歌词反映了人民抗拒日本的外来侵略的时代主题,没有提及有关全民健身的信息,故D项错误。11.下图是抗日斗争时期的一幅漫画。该漫画表明(B)A.抗日斗争起先进入相持阶段B.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C.日本通过斗争不断壮大自己D.日本企图从中国大陆战场撤离解析:据材料漫画可知,1941年太平洋斗争爆发,日军身陷中国战场,无法抽调大批军力前往太平洋地区,这说明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故B项正确;抗日斗争起先进入相持阶段是在1938年,故A项错误;材料漫画也无法体现日本通过斗争不断壮大自己,故C项错误;1941年日本身陷中国大陆战场,没有撤离,故D项错误。12.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20世纪三四十年头日本侵华斗争时期中国取得“历史的进步”是(A)A.中国人民革命力气壮大,国际地位提高B.中国国民党“围剿”共产党的安排破产C.中华民族觉醒,奋起直追世界强国D.中国赢得民族独立,社会性质变更解析:中国人民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抗日斗争成功后,对于中国在国际上地位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故A项正确;恩格斯的动身点应当是世界上,国共之间的冲突是国内的,故B项错误;中华民族觉醒,奋起直追世界强国应当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故C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中国赢得了民族独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基本结束,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日争取抗战成功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终的成功。——1937年中共洛川会议材料二:1941年,中华民国政府向美国赠送两只大熊猫,对其救济中国难民表示感谢,此举开创了近现代“熊猫外交”的政治性赠送模式。材料三:半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情庆祝。——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请回答:(1)材料一中“全民族抗战”起先的标记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什么抗战路途?(6分)(2)依据材料二,概述民国政府推行“熊猫外交”的国内背景和目的。(8分)(3)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材料三中“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的历史意义。(12分)答案:(1)标记: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抗战路途: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气、争取抗战成功的人民斗争路途。(2)背景:抗日斗争进入相持阶段。(或“抗日斗争进入艰难时期”亦可)目的:感谢美国;争取美国乃至全世界对中国更多的怜悯和救济。(3)历史意义:①抗日斗争的成功,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成功。②它大大增加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念。③中国的抗日斗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14.近来就中日钓鱼岛事务,中国政府作出了明确表态,并保留实行进一步行动的权力。《联合早报网》呼吁,希望两岸通过国共两党沟通平台,绽开良性互动,共同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两党合则两利,这是抗日斗争成功的历史阅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毛泽东指出:“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刘庭华《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材料二:敌后战场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主战场。——胡锦涛在纪念抗战成功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三: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胡锦涛在纪念抗战成功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请回答:(1)材料一认为抗战初期,国民党的抗战“比较努力”,结合所学学问说明其突出表现。(6分)(2)结合材料二回答敌后战场在抗日斗争中的地位,举出敌后战场对日主动作战的突出事例。(8分)(3)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中国抗日斗争取得成功的缘由。(12分)答案:(1)组织多次会战,反抗日军侵略(答出详细会战也可)。(2)歼灭大量日伪军,后期成为抗战主战场。百团大战(其他只要举例正确皆可以)。(3)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协作,坚持到抗战成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现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气是抗日斗争的中流砥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