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5-单元素养评价(二)(60分钟·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1.某一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是2m/s2,A.每经过1秒,物体的速度增加1倍B.每经过1秒,物体的速度增加2C.物体运动的最小速度是2D.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是2【解析】选B。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2m/s2,故每经过1s,速度增加2m/s,故A错误,B正确;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最小,不知初始条件,无法求解,末速度最大,不知道初速度和时间,也无法求解,故2.(2024·泰州高一检测)如图所示,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大的小球加速度大B.质量大的小球先落地C.两球下落过程中速度变更一样快D.质量大的小球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大【解析】选C。两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下降过程中的加速度都为g,速度变更一样快,依据公式h=gt2可得,两者同时落地,故A、B错误,C正确;据v2=2gh可得,落地时两者的速度相同,故D错误。3.2019年7月16日,在韩国光州世界游泳锦标赛跳水项目男女混合团体决赛中,中国组合林珊/杨健获得该项目金牌。将林珊进入水中后向下的运动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该运动过程的总时间为t。林珊入水后前时间内的位移为x1,后时间内的位移为x2,则A.1∶16B.1∶7C.1∶5D.1∶3【解析】选D。将运动员入水后的运动逆过来看,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据其运动规律可知,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可知:=,故A、B、C错误,D正确。4.(科学推理——逆向思维法)汽车刹车过程可以看成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刹车3s后停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前1s内、前2s内、前3s内的位移之比为1∶4∶9B.第1s末、第2s末、第3s末的速度之比为3∶2∶1C.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9∶4∶1D.这连续三个1s内的速度变更量之比为1∶1∶1【解析】选D。由逆向思维可知,前1s内、前2s内、前3s内的位移之比为9∶4∶1,故A错误;由于第3s末的速度为零,所以第1s末、第2s末的速度之比为2∶1,故B错误;依据=且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为5∶3∶1,则知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5∶3∶1,故C错误;依据Δv=aΔt可知,这连续三个1s内的速度变更量之比为1∶1∶1,故D正确。5.(2024·保定高一检测)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AB=x1,BC=x2,已知质点加速度为a,质点经过AB和BC段所用时间相等,则质点经过AC段的平均速度为 ()A.B.C.x1+x2D.【解析】选D。AC段的位移为:x=x1+x2质点经过AB和BC段所用时间相等,设为t,则:x2-x1=at2解得:t=,平均速度:==,D正确。6.如图是上海中心大厦,小明乘坐大厦快速电梯,从底层到达第119层观光平台,观光平台高度为549m。若电梯从静止起先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18m/s,然后以最大速度匀速运动6s,最终以加速度A.30.5sB.36.5sC.55sD.61s【解析】选C。加、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相等为:==m/s=9m/s,加速时间为t1,减速时间为t2,则有:×(t1+t2)=549m-18×6m=441m,解得:t1+t2=49s,总时间为:t=t1+t2+6s=55s,故C正确,A7.如图,“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试验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的一部分(照片中的数字是小球下落的距离,单位是cm),为了依据照片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则肯定要记录的是 ()A.小球的直径B.小球的质量C.小球初速度为零的位置D.频闪光源的周期【解析】选D。依据Δx=gT2得重力加速度为:g=,可知须要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须要测量频闪光源的周期或频率大小,故D正确,A、B、C错误。8.(2024·扬州高一检测)一个质点由静止起先沿直线运动,速度随位移变更的图像如图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质点做加速度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D.质点做加速度渐渐增大的加速运动【解析】选D。从图可知,s与v成正比,即s=kv,k是比例系数(常量k=),又v===ka,明显加速度与速度成正比,所以质点做加速度渐渐增大的加速运动,故D正确,A、B、C错误。【加固训练】在一平直马路上,甲、乙两车由相同起点朝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 ()A.乙追上甲后两车间距离起先渐渐增大B.乙追上甲的时刻为25s末C.乙动身时,甲车在其前方150D.两车加速阶段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解析】选A。依据速度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则知乙动身时,甲车在其前方的位移为:x=×20×5m=50m;设乙运动t时间,两车相遇,相遇时两车的位移相等,则有:20t+50=×2t2,解得:t=(10+5)s,则乙追上甲的时刻为(15+5)s末;乙追上甲后乙的速度比甲大,所以两车间距离起先渐渐增大,故A正确,B、C错误。依据速度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甲加速阶段的加速度为:a1=m/s2=4m/s2,乙的加速度为:a2=m/s2=2m/s2,则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故9.甲、乙两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的一半,而甲距地面的高度是乙距地面高度的两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体的加速度是乙物体加速度的倍B.甲物体着地速度是乙物体着地速度的2倍C.甲物体下落时间是乙物体下落时间的倍D.甲、乙两物体的末速度相同【解析】选C。甲、乙两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都为重力加速度,相同,故A错误;依据v2=2gh,末速度为v=,故甲物体着地速度是乙物体着地速度的倍,故B、D错误;依据h=gt2,t=,故甲物体下落时间是乙物体下落时间的倍,故C正确。二、试验题(共5分)10.(2024·全国卷Ⅰ)某小组利用打点计时器对物块沿倾斜的长木板加速下滑时的运动进行探讨。物块拖动纸带下滑,打出的纸带一部分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沟通电的频率为50Hz,纸带上标出的每两个相邻点之间还有4个打出的点未画出。在A、B、C、D、E五个点中,打点计时器最先打出的是______点,在打出C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保留3位有效数字);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解析】物块沿倾斜的长木板加速下滑,相等时间内的间距越来越大,所以在A、B、C、D、E五个点中,打点计时器最先打出的是A点。依据纸带可知xAB=12.0mm、xBC=19.5mm、xCD=27.0mm、xDE=34.5mm,则v=0.233mxDE-xCD=xCD-xBC=xBC-xAB=7.5mma===750mm/s2=0.75m/s答案:A0.2330.75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28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1.(9分)在某高铁站旁边的某段平直的铁路上,一列以90m/s高速行驶的列车某时刻起先匀减速行驶,5min后恰好停下,并在该车站停留2min;随后匀加速驶离车站,经8.1km(1)求列车减速过程中的位移大小。(2)求列车驶离车站过程中加速到90m【解析】(1)列车减速过程中的位移为:x=×t=×300m=13500m(3(2)在加速阶段,依据2a2x′=v2-0可得:a2=0.5m/s2 (3依据v=a2t′可得:t′==s=180s(3分)答案:(1)13500m(2)180【加固训练】如图所示,某同学测出一棵苹果树树干部分的高度约为1.6m,一个苹果从树冠顶端的树梢上由于受到扰动而自由下落,该同学测出苹果经过树干所用的时间为0.2s,重力加速度取10m/s(1)苹果树树冠部分的高度约为多少?(2)苹果落地时的速度为多大?【解析】(1)设起先下落到达树干的上沿的时间为t,有:Δh=g(t+0.2)2-gt2代入数据解得:t=0.7s则:H=gt2=2.45(2)苹果落地的速度为:v=g(t+0.2)=9答案:(1)2.45m(2)12.(9分)(2024·扬州高一检测)跳伞运动员从悬停在距地面404m高处的直升飞机上由静止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下落180m时打开着陆伞,着陆伞打开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跳伞运动员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4m/s。g(1)跳伞运动员打开着陆伞时速度是多少?(2)跳伞运动员运动的总时间是多少?【解析】(1)运动员打开着陆伞前做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位移为h1=180依据=2gh1可知打开着陆伞时的速度为v1=60m/s(3(2)打开着陆伞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v2=4位移h2=404m-180m由速度与位移关系-=-2ah2解得:a=8m/s2 (2打开着陆伞前的自由落体时间为t1==6s(1分)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t2==7s(1分)故运动员运动的总时间为t=t1+t2=13s(1分)答案:(1)60m/s(2)1313.(10分)辽宁号航空母舰,简称“辽宁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舰长304m,舰宽70.5m,舰首运用滑跃式起飞甲板。航空母舰上的战斗机,起飞过程中最大加速度a=4.5m/s2,飞机要达到速度v0=60m/s才能起飞,航空母舰甲板长L=289m,为使飞机平安起飞,【解析】航空母舰匀速运动,若以地面为参考系,设在时间t内航空母舰和飞机的位移分别为x1和x2,航空母舰的最小速度为v,由运动学学问得x1=vt, (2分)x2=vt+at2 (2分)x2-x1=L, (2分)v0=v+at (2分)联立解得:v=9m/s(2答案:9(30分钟·40分)14.(5分)(多选)一个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它的位置坐标随时间变更规律是x=3t2-4t,其中x与t的单位分别为m和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0时,质点的坐标是x=0B.在最初的1s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1m,方向沿C.质点的速度随时间的变更规律是v=(6t-4)m/sD.质点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解析】选A、C、D。依据x=3t2-4t知,当t=0时,质点的坐标x=0,故A正确;质点在最初1s内的位移x1=3×1m-4×1m=-1m,方向沿x轴负方向,故B错误;依据x=v0t+at2=3t2-4t得,质点的初速度v0=-4m/s,加速度a=6m/s2,则速度随时间的变更规律v=v0+at=(6t-4)m/s,故C正确;15.(5分)(多选)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对探讨问题会很便利,某同学在一次试验中,得到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图像可知 ()A.小车最大速度为1.8mB.16s时的加速度大于13s时的加速度C.大约13s末小车距离动身点最远D.小车后10s内的平均速度比前10s内的小【解析】选A、B。小车先变加速运动,最大速度为1.8m/s,后做变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所以小车做变速运动,故A正确;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像可知,16s时的斜率比13s时的斜率大,16s时的加速度大于13s时的加速度,故B正确;图像中曲线与t轴所围的面积表示小车的位移,所以20s末小车距离动身点最远,故C错误;图像中曲线与t轴所围的面积表示小车的位移,由图像可知,前10s的位移比后10s的位移小,所以小车前10s内的平均速度比后10s内的小,故【加固训练】(多选)甲、乙两质点在同始终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t图像如图,在3秒末两质点相遇,由图像可知 ()A.甲的加速度等于乙的加速度B.0时刻甲在乙之前6C.0时刻乙在甲之前6D.相遇前甲、乙两质点的最远距离为6【解析】选B、D。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则甲的加速度a甲=m/s2=1.5m/s2,乙的加速度a乙=m/s2=2m/s2,故A错误;3s末甲、乙通过的位移分别为:x甲=×3×2m=3m,x乙=×6×3m=9m,由题,3秒末两质点在途中相遇,则说明0时刻甲在乙之前6m处,故B正确,C错误;因为动身前甲在乙之前616.(5分)(多选)交警大队的交警处理某次交通事故时,通过监控仪器扫描,输入计算机后得到该汽车在水平面上刹车过程中的位移随时间变更的规律为x=20t-2t2(x的单位是m,t的单位是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汽车刹车的初速度为20B.该汽车刹车的加速度为4mC.该汽车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迹长为50D.刹车后6s内的位移为48【解析】选A、C。依据x=v0t+at2得汽车刹车的初速度为:v0=20m/s,加速度为:a=-4m/s2,故A正确,B错误;则汽车刹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t==s=5s,则刹车后6s内的位移等于5s内的位移,即为:x=t=×5m=50m,故C【加固训练】(多选)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有两块木板AB、BC,两块木板紧挨在一起,木板AB的长度是BC的3倍。一颗子弹以初速度v0从A端水平射入木板,并恰能从C端射出,经验的时间为t,子弹在木板中的运动可以看成是匀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子弹到B点的速度为B.子弹到B点的速度为C.子弹从A到B的时间为D.子弹从A到B的时间为【解析】选B、D。依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推论,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过程可以看作逆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过程。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过程,第一个时间T和其次个时间T内的位移之比为1∶3,据此可以证明子弹从A到B的时间等于从B到C的时间,所以子弹从A到B的时间为,子弹到B点的速度等于从A到C的平均速度,即。故选项B、D正确。17.(10分)(2024·泰州高一检测)自由落体仪如图所示,其主体是一个有刻度尺的立柱,其上装有磁式吸球器、光电门1、光电门2、捕球器、小钢球。利用自由落体仪测量重力加速度试验步骤如下:①将自由落体仪立于水平地面上,调整水平底座使立柱竖直,固定好磁式吸球器;②适当调整两光电门1、2的位置,由刻度尺读出两光电门的高度差为h1,用磁式吸球器限制使小球自由下落,由光电计时器读出小球由光电门1到光电门2的时间,重复数次,求出时间的平均值为t1;③光电门1不动,光电门2的位置下移,再用刻度尺读出两光电门的高度差为h2,用磁式吸球器限制使小球自由下落,由光电计时器读出小球由光电门1到光电门2的时间,重复数次,求出时间的平均值为t2;④计算重力加速度值g。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步骤③中光电门1的位置保持不动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小球到达光电门1时的速度为v1,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通过两光电门间平均速度v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用v1、g和t1表示)
(3)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重力加速度值g=__________。(用h1、h2和t1、t2表示)
【解析】(1)由刻度尺读出两光电门的高度差为h1,由光电计时器读出小球从光电门1到光电门2的时间,重复数次,求出时间的平均值为t1。依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得:h1=v0t1+g,光电门1不动,变更光电门2的位置,由刻度尺读出两光电门的高度差为h2,依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得:h2=v0t2+g所以光电门1的位置保持不动的目的是保证小球初速度相同,即每次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相同。(2)依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有:v==v1+;(3)依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得:h1=v0t1+gh2=v0t2+g解得:g=;答案:(1)保证每次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相同(2)v1+(3)【加固训练】在进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更的规律”试验中:(1)该试验已供应了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纸带、细绳、刻度尺、导线。为了完成试验,还需从图1中选取试验器材________(此项为多选,请填写相应的字母符号)。其中试验器材A的名称是________。
(2)该试验得到一条清楚的纸带,图2所示是截取了其中某一段纸带用刻度尺(单位:cm)测量时的情景,其中A、B、C、D、E、F为6个计数点(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其中计数点E所在位置的刻度尺读数为______cm,小车加速过程中E点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小车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是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解析】(1)已供应了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纸带、细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地产销售合同范本
- 创新创业基础教程 课件 模块二 创业机会识别
-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医学微生物学C》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早期教育职业学院《日语(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运城地区)达标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保温练习(二)生物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射阳实验初中2025年初三下学期入学考试试生物试题理试卷含解析
- 个人按揭借款合同模板
- 通化师范学院《英语视听说实验教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2024-2025学年小升初数学自主招生备考卷含解析
- GB/T 6072.1-2000往复式内燃机性能第1部分:标准基准状况,功率、燃料消耗和机油消耗的标定及试验方法
- 苏教版科学(2017)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 测量小灯泡的功率实验报告单
- 卫生人才培养方案计划
-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讲解课件
- 四川省教师资格认定体检表
- 培养中班幼儿正确使用筷子的研究的结题报告
-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等高线地形图
- 车间改造合同范文
- 风生水起博主的投资周记
- 赛艇赛事活动推广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