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2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2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2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2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2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第2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建议用时:45分钟)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回答1~2题。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觉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km深度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更明显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2.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A.传递声音信号 B.进行地质探矿C.调查农作物虫害状况 D.测量山峰的高度1.D2.B[第1题,在不同物质组成的介质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其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物质,而纵波可通过固、液、气各态物质,因此,依据地下2900km处的波速变更可知,该处上下层物质组成存在较大差异,2900km以下为非固态物质。第2题,同理可知,假如地下某处存在矿产资源的话,那么它的物质组成确定与四周地区有差异,地震波经过该处时,其波速会发生异样变更。]埃塞俄比亚东北部阿法尔地区,自2005年有两座火山喷发后就形成了不到1千米的裂缝,但迄今裂缝全长已达60千米,最宽处8米,该地已经成为科学家们见证海洋形成的自然试验室。据此完成3~4题。3.阿法尔地区的裂缝形成于火山喷发之后,裂缝中的火山组成物质都来自地球内部的()A.地幔 B.地核C.地壳 D.岩石圈4.裂缝从1千米延长到60千米,非洲大陆也可能一分为二,这些干脆变更的是地球圈层中的()A.岩石圈 B.大气圈C.生物圈 D.水圈3.A4.A[第3题,火山喷发的物质主要是岩浆,其来自地幔顶部的软流层,且到达地表后温度降低,冷却形成岩石。第4题,由材料可知,裂缝存在于地壳中,而地壳是岩石圈的一部分。]地球内部的结构,无法干脆视察。关于地球内部的学问,主要来自地震波的探讨。图甲为地球内部圈层的部分示意图,图乙为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变更图。读图,回答5~6题。图甲图乙5.若图甲中a是d的一部分,a和b组成c,则图中a、b、c可分别表示的概念是()A.外核、内核、地核B.上地幔、下地幔、地幔C.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地壳、岩石圈D.地壳、地幔、地核6.图乙中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面以下()A.5km B.17kC.33km D.400km5.C6.A[第5题,岩石圈包括整个地壳以及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故b表示地壳,a表示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c表示岩石圈。第6题,地震波在经过莫霍界面时波速会发生变更,图中显示,在地表以下5km处波速发生明显变更。]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四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结合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回答7~8题。7.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为()A.水圈、大气圈、岩石圈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D.大气圈、水圈、岩石圈8.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B.大气圈的大气密度随海拔的增加而降低C.岩石圈包括软流层及其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D.生物圈是由地球上全部生物构成的圈层7.D8.B[第7题,图中A位于大气层,表示大气圈;B表示水圈,C表示岩石圈。第8题,地球外部圈层包括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大气圈的大气密度随海拔的增加而降低,B正确;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位于软流层以上,不包括软流层;生物圈是由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构成的圈层。]2017年1月12日,哥斯达黎加图里亚瓦尔火山喷发,大量火山灰飘至50公里外的首都圣何塞,位于圣何塞的胡安·圣玛利亚国际机场运行受到影响,六家航空公司的数百架进出港航班被迫取消或延误,大批旅客滞留。据此回答9~10题。9.组成图里亚瓦尔火山岩石的矿物干脆来自()A.地表 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 D.地幔10.(易错题)这些扩散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依次是()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9.D10.A[第9题,组成火山山体岩石的矿物为岩浆冷凝形成,岩浆来源于上地幔的软流层。第10题,该题已经说明是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依次,而不是从火山灰的来源起先,导致该题易错。很明显火山灰漂移在大气圈中,渐渐会沉降下来,进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终沉积到岩石圈。]11.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问题。(1)结合上图推断两个不连续面A为________,B为________,地震波通过B界面时,波速变更有何特征?(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C为________,D+E为________,F+G为________。(3)自己设计图例,并在图中画出岩石圈的范围。(4)如何推断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是固态还是液态?解析:第(1)、(2)题,结合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图示各字母的位置可推断各字母代表的名称,明确B界面为古登堡面,进而推断地震波通过此界面时的波速变更特征。第(3)题,设计好图例后,依据岩石圈范围画出。第(4)题,依据纵波和横波的特点分析。答案:(1)莫霍面古登堡面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逝。(2)地壳地幔地核(3)岩石圈指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画图略。(4)由于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三态传播,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因此可以推断地壳和地幔属于固态,外地核可能为液态。读某地地震波传播速度随深度的变更图,完成12~13题。12.(易错题)图中曲线表示的地震波是()A.纵波 B.横波C.纵波和横波 D.无法推断13.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下()A.5km处 B.17km处C.33km处 D.2900km处12.B13.A[第12题,不知道纵波、横波的传播速度是错选的主要缘由。从图中可知此地震波传播速度在3~6km/s之间,速度较慢,为横波。第13题,此地震波传播速度在5km深处突然变大,说明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下5km深处。]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部分),回答14~15题。14.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空间范围最接近于()A.生物圈 B.水圈C.①圈层 D.②圈层15.有关图中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圈都分布在海平面以下B.生物圈孕育于其他圈层中C.①圈层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增D.②圈层中硅镁层在大洋洋底缺失14.A15.B[第14题,人类属于生物圈的组成部分。第15题,水圈、大气圈、岩石圈有交织在一起的部分,所以水圈不都分布在海平面以下,A错;生物圈主要分布在这个交织地带,所以说孕育于其他圈层中,B对;①圈层密度随高度增加而渐渐减小,C错;②圈层中硅铝层在大洋洋底缺失,不是硅镁层,D错。]16.读北美地壳厚度等值线图(单位:千米),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所学学问,世界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______________千米。大陆地壳厚度与大洋地壳厚度有何差异?(2)图中A处的地壳厚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处地壳的厚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北美大陆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是什么?解析:第(1)题,主要为基础学问,记住相关学问即可回答。第(2)、(3)题,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