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训练04物质推断题与工业流程题
(满分60分,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024・江苏常州•模拟预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Ca(OH)2-NaOHB.CO2^O2
C.NH4CITNH3D.CuOfCu(OH),
【答案】D
【解析】A、可由反应Ca(O")2+M72cq=CaCQJ+2M/O”实现,A对,不符合题意;
B、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成氧气和有机物,B对,不符合题意;
C、可由反应我&口+帅。”='凡丁+凡0+帅。实现,C对,不符合题意;
D、不溶性的碱不能通过金属氧化物和水反应得到,氧化铜不能溶于水,不能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铜,
所以不能一步转化实现,D不能一步实现,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4•陕西西安・一模)已知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5种物质,其中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B是光合
作用的原料,C是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一,
表示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不亚强的是()
A.A与E反应可生成DB.E物质在农业上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
C.D—E的反应过程放出热量D.C只能通过B和E反应生成
【答案】D
【解析】已知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5种物质,其中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则A为盐酸,B是光合作用
的原料,则B为二氧化碳,C是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则C为碳酸钙,B(二氧化碳)能与E反应,
E能转化为C(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则E为氢氧化钙,A(盐酸)能
转化为D,B(二氧化碳)能与D反应,D能转化为E(氢氧化钙),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则D为水,代入验证,推论合理。
A、由分析可知,A为盐酸,E为氢氧化钙,D为水,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即A与E反应
可生成D,故A说法正确;
B、由分析可知,E为氢氧化钙,在农业上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故B说法正确;
C、由分析可知,D为水,E为氢氧化钙,D-E即为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过程放出热量,
故c说法正确;
D、由分析可知,C为碳酸钙,B为二氧化碳,E为氢氧化钙,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
水,但氢氧化钙和碳酸钠也能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D。
3.(2024・河南・一模)2024年2月,几场大雪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些不便,为防止道路结冰,可向路面撒
融雪剂,一种以“氯盐”又称“化冰盐”为主要成分的无机融雪剂,常用工业碳酸钙(含少量NaCl、FeCb等杂
质)为原料生产融雪剂,主要生产流程如下图:
加适量
广卜溶液B产继*卜溶液C/而>
加适量加过量C的固体
熟石灰
工业碳酸钙
操作I
*固体甲
有关此流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操作I和操作n相同
B.固体甲和固体C都是纯净物
C.加过量熟石灰可将Fe3+全部转化为沉淀物
D.溶液B无需加盐酸,直接进行操作II也能得到C的固体
【答案】C
【解析】A、操作I将难溶性固体甲与溶液B进行了分离,属于过滤,操作n将固体C从其溶液中分离出
来,属于结晶,选项错误;
B、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则溶液A中含有氯化铁、氯化钙和氯化钠,加入氢氧
化钙后,氯化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氢氧化铁沉淀,熟石灰微溶于水,过量的熟石灰和氢氧化铁
沉淀会被过滤出来,因此固体甲中有氢氧化铁和熟石灰,属于混合物,而滤液中的剩余氢氧化钙与所加入
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蒸发结晶后得到的C是氯化钠和氯化钙固体,因此甲和C都是混合物,选项错误;
C、氯化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氢氧化铁沉淀,则加过量熟石灰可将Fe3+全部转化为沉淀物,选项
正确;
D、由B可知,溶液A中含有氯化铁、氯化钙和氯化钠,加入氢氧化钙后,加入过量熟石灰后,熟石灰只
与氢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氢氧化铁沉淀,则溶液B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钙和过量的氢氧化钙,直接进
行操作n得到固体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钙和过量的氢氧化钙与蒸发结晶后得到的C是氯化钠和氯化钙固体
不同,选项错误;
故选Co
4.(2024•天津河西•一模)下图所示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间的相互关系,涉及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
常见反应(“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一”表示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转化),下列选项符合图示关系
的是()
甲----->乙
T——>丙
选项甲乙丙T
U
AH2SO4CuSO4CuCl2C(OH)2
BHC1CO2NaOHNa2CO3
CaCOHOCO
C32O22
DFeFe2(SO4)3Fe(OH)3Fe2O3
【答案】A
【解析】A、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和氯化钢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氯化铜;硫酸铜和
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铜
能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该选项符合题意;
B、盐酸和碳酸盐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转化为氢氧化钠,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水,电解水生成氧气,但水不能转化为二氧化碳,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而不是硫酸铁,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5.(2024•贵州遵义•一模)大气中CO2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利用NaOH溶液来“捕
捉”CO2,并将CO2储存、利用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NaOH
繇!1位率窣哥书返查卜凝阳
CO.AN...............j
低而'(体
A.该过程可实现CO2零排放
B.该过程至少发生了4个化学反应
C.该过程只有1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D.反应分离室中分离操作是蒸发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和流程图可知,二氧化碳含量高的气体进入捕捉室,从捕捉室出来二氧化碳含量低的气体,
说明二氧化碳气体在捕捉室内被氢氧化钠溶液“捕捉”,因此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生成的碳酸钠溶
液进入反应室。由高温反应炉内反应后的产物可知,氧化钙进入反应室后首先与碳酸钠溶液中的水反应生
成氢氧化钙,然后氢氧化钙再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生成的两种物质进入分离室后经
过分离,氢氧化钠溶液进入捕捉室作为“捕捉''二氧化碳的试剂使用,碳酸钙进入高温反应炉作为制取氧化钙
的反应物使用。
A、由上述分析可知,该过程中没有将二氧化碳含量高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完全吸收,因此不能实现二氧化
碳零排放,故A错误;
B、该过程中发生了4个化学反应,故B正确;
C、该过程中氢氧化钠和氧化钙两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故C错误;
D、在分离室中是将氢氧化钠溶掖与碳酸钙固体分离,因此该操作是过滤,故D错误;
故选:B。
6.(2024・陕西西安.模拟预测)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5种化合物,A、B、C的物质类别不同,A俗称纯
碱、苏打,D、E是初中常见的氧化物。图中“一”表示物质间相互反应,“一”表示一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
A.反应①可以通过A与B的反应实现
B.反应②和③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相同
c.反应④的微观实质是H++OH-=H2。
D.物质E一定是H?。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A、B、C的物质类别不同,A俗称纯碱、苏打,则A为碳酸钠,属于盐,B、C
可以分别是酸和碱;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钠,D是常见的氧化物,可以是二
氧化碳或水;盐酸或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钠之间可以相互反应,B、C可以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钙,氢
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硫酸、碳酸钾等反应,E是氧化物,可以和D反应,转化为C,故E是氧化钙,D
是水,所以C是氢氧化钙,B是盐酸或硫酸等,带入验证,满足题意
A、A为碳酸钠,B是盐酸或硫酸等,碳酸钠和盐酸或硫酸反应是都能生成水,故说法正确;
B、由分析可知,反应②和③都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符合“多变一”的特点,都属于化合反应,
故说法正确;
C、反应④是氢氧化钙和盐酸或硫酸反应,属于中和反应,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即H++OH-=H2O,故说法正确;
D、由分析可知,E是氧化钙,故说法错误。
故选D。
7.(2024・山东济南.一模)已知某溶液X是下列四种溶液中的一种,取三份等量的该溶液,分别向其中滴
加NaOH溶液、稀盐酸,Ba(NC)3)2溶液中的各一种,产生的现象如表所述。则该溶液X是()
加入的物质NaOH溶液稀盐酸Ba(NC)3)2溶液
实验现象蓝色沉淀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
A.FeCk溶液B.CuC"溶液C.NaCl溶液D.CuSO,溶液
【答案】D
【解析】A、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和稀盐酸混合无现象,和硝酸
钢混合无明显现象,不符合题意;
B、氯化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稀盐酸混合无明显现象,和硝酸钢混合无明
显现象,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无现象,和稀盐酸混合无明显现象,和硝酸钢混合无明显现象,不符合
题意;
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稀盐酸混合无明显现象,和硝酸钢混合生成
硫酸钢白色沉淀,符合题意;
故选:D。
8.(2024・山东济南•一模)下列关系图中“一”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7”表示物质的转化方向。下列
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aO~|稀盐酸|~|CazCOs
A.反应①放出大量的热
B.反应②属于复分解反应
C.反应③所得溶液一定呈中性
D.①②③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改变
【答案】C
【解析】A、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故A正确;
B、反应②是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符合“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
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正确;
C、反应③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反应后为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显碱性,故C错
误;
D、反应①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②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③碳酸钠
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改变;故D正确。
故选C。
9.(2024・陕西咸阳・模拟预测)下图是初中化学最常见的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图,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
能够发生反应,“一”表示一种物质可以直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可以是碳酸钠,Y可以是氢氧化钙溶液
B.X与BaCb,X与Y反应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C.图中发生的反应均无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D.将Y换成氢氧化钠,图中物质之间反应关系也成立
【答案】D
【解析】A.若X是碳酸钠,Y是氢氧化钙溶液,则碳酸钠与氯化钢反应生成碳酸钢白色沉淀和氯化钠,碳
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
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符合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
图,故选项说法正确;
B.若X为碳酸钠,Y为氢氧化钙,碳酸钠与氯化钢反应生成碳酸领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钙与碳酸钠
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故选项说法正确;
C.若X是碳酸钠,Y是氢氧化钙溶液,除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其他反应均属于
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中
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将Y换成氢氧化钠,X为碳酸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钠不能发生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0.(2024.河南周口.模拟预测)某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氯化镁、氯化钙杂质和不溶性杂质,下图为该
粗盐提纯实验的简单流程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依次加入X、YZ
A.溶解、过滤和操作A三步操作均需要用到玻璃捧
B.试剂X、Y可以分别是过量的NaOH和过量的Na2cO3
C.试剂Z是H^S。」,作用是除去多余的NaOH和Na2cO3
D.操作A的名称是蒸发、结晶
【答案】C
【解析】A、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一般采用蒸发结晶的方
法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所以操作A为蒸发结晶的过程,溶解、过滤和操作A(蒸发结晶)三步操
作均需要用到玻璃捧,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加速粗盐的溶解,过滤过程中用玻璃棒引流,蒸发结晶
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A说法正确;
B、粗盐中含有可溶性氯化镁、氯化钙杂质,可用氢氧化钠除去镁离子(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
镁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除去钙离子(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则试剂X、Y
可以分别是过量的NaOH和过量的Na2co3,故B说法正确;
C、前面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将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除去,应加入试剂Z为稀盐酸,稀
盐酸和它们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没有引入新的杂质,若试剂Z是H2so4,虽然能除去多余的NaOH和
Na2co3,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说法错误;
D、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一般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使溶
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所以操作A的名称是蒸发、结晶,故D说法正确;
故选:Co
二、非选择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40分)
11.(2024.山东济宁•一模)硫酸锌可制备各种含锌材料,在防腐、医学上有很多应用。菱锌矿的主要成分
是ZnCCh,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硅和氧化铁。以菱锌矿为原料制备ZnSO4-7H2。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二
氧化硅难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
过量稀硫酸足量锌粉
滤液1滤液2一系列操作
菱锌矿一粉碎一酸浸过滤转化f过滤ZnSO47H2。
滤渣甲滤渣乙
(1)“酸浸”中观察到的现象是O
⑵滤液1中含有的阳离子是H+和(填离子符号)。
(3)“转化”中加入足量锌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Zn+Fe2(SO4)3=ZnSCU+2FeSO4和(任写一
个)。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粉碎”是为了使菱锌矿在“酸浸”中与稀硫酸充分反应
B.滤渣甲、滤渣乙均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
C.滤液2的质量一定比滤液1的质量大
【答案】(1)固体部分溶解,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且溶液变为黄色
(2)Zn2+、Fe3+
(3)Zn+H2s04=ZnSCU+H2T
(4)AC
【解析】(1)菱锌矿的主要成分是ZnCCh,还含有少量SiCh和FezCh,SiCh与稀硫酸不反应,ZnCCh与稀
硫酸反应生成ZnSCU和C02,Fe2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2(SC>4)3和H2。,所以可观察到固体部分溶解,有
无色无味气体产生,且溶液变为黄色。
(2)由(1)可知,“酸浸”并过滤后得到的滤液1中的溶质为H2s04、ZnSCU、Fe2(SO4)3,则含有的阳离子
为H+、Zn2\Fe3+o
(3)由(2)可知,“转化”中加入足量锌粉,除发生Zn与Fe2(SO4)3的反应外,还有Zn与H2sCU反应生成
ZnSO4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To
(4)A、“粉碎”是为了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菱锌矿在“酸浸”中与稀硫酸充分反应,正确;
B、滤渣甲的主要成分是SiO2,与稀硫酸不反应,滤渣乙的主要成分是锌粉,可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错
误;
C、向滤液1[溶质为H2so4、ZnS04>Fe2(SCU)3]中加入锌粉,反应Zn+Fe2(SO4)3=ZnSO4+2FeSCU中无沉淀和
气体生成,溶液质量增大,反应中+H^°4一加入的锌粉质量比生成的氢气质
65981612
量大,溶液质量增加,即滤液2的质量一定比滤液1的质量大,正确。
故选ACo
12.(2024.安徽合肥.一模)水是生命之源,下图为某国际空间站水气整合系统。
甲烷(CHJ
(1)尿处理系统:采用蒸气压缩蒸储技术将预处理后的尿液进行旋转蒸镭,再将收集到的水蒸气冷凝,实现
了从尿中取水,可以利用该技术对尿进行处理,其依据是尿中的水和其他物质的不同。
(2)水电解系统:
①通过该系统内的反应,满足航天员供氧需求,该反应的能量转化方式是o
②在该系统中,当正极产生20mL气体时,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为mL„
(3)水净化系统:水净化系统用到颗粒活性炭可去除异味和余氧,是因为活性炭具有性。
(4)萨巴蒂尔反应器:在反应器中,氢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生成甲烷和水,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o
【答案】⑴沸点
(2)电能转化为化学能40
⑶吸附
一定条件
(4)4H2+CO2-八CH4+2H2O
【解析】(1)蒸憎利用混合液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故利用该技术对尿进行处理,其依
据是尿中的水和其他物质的沸点不同;
(2)①通过该系统内的反应,满足航天员供氧需求,电解水生成氢气、氧气,该反应的能量转化方式是: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②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在该系统中,当正极产生20mL气体时,则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为40mL;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除去异味和色素,水净化系统用到颗粒活性炭可去除异味和余氧,是因为活性
炭具有吸附性;
(4)萨巴蒂尔反应器:在反应器中,氢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生成甲烷和水,根据质量守
一定条件
恒定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2+CO2CH4+2H.Oo
13.(2024•山东东营•一模)2023年6月8日是第15个“世界海洋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的海洋,健康的
地球”。东营有漫长的海岸线,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某兴趣小组设计的综合利用海水的部分流程图如图。
(1)海水淡化。和膜法是常用的海水淡化方法。膜分离法的目的是除去海水中的(难溶性/
可溶性)物质。
(2)海水制镁。步骤①②③是利用母液制镁的流程,该流程中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是。步骤①中制取氢
氧化镁选择向母液中加入石灰乳,而不是向海水中直接加入石灰乳,原因是。
(3)海水制碱。步骤⑧⑨是氨碱法制纯碱的流程,步骤⑧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成分是
(填物质名称)。步骤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1)热法可溶性
(2)Ca(OH)2+MgCl2=Mg(OH)2i+CaCh海水中的镁离子浓度比较低,而海水经过富集后形成母液,
其镁离子浓度得到提高,提高了产率和生产效率
A不
(3)碳酸氢钠和氯化镂2NaHCO3=Na2CO3+H2O+CO2T
【解析】(1)热法和膜法是常用的海水淡化方法;
膜分离法,只有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离子等其它粒子不能通过淡化膜,该方法能用来淡化海水的目的
是除去海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2)步骤①中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
2+MgCl2=Mg(OH)21+CaCh;
步骤①中制取氢氧化镁选择向母液中加入石灰乳,而不是向海水中直接加入石灰乳,原因是海水中的镁离
子浓度比较低,而海水经过富集后形成母液,其镁离子浓度得到提高,提高了产率和生产效率;
(3)步骤⑧⑨是氨碱法制纯碱的流程,步骤⑧中需要向NaCl饱和溶液中要先后通入两种物质,分别是NH3、
C02,先通入氨气使溶液呈碱性,能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镂,步骤⑧过滤后得到的滤
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成分是氯化钱和碳酸氢钠;
步骤⑨中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人
2NaHCO3=Na2CO3+H2O+CO2T。
14.(2024•山西大同.一模)“波尔多液”是一种保护性的杀菌剂。以废弃铜料(含少量杂质铁)和熟石灰为
原料生产波尔多液的部分流程如下图所示。
分析流程解决问题:
(1)酸溶池1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o
(2)加热炉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o
(3)酸溶池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4)反应池不能采用铁质材料制作的原因是o
(5)酸溶池、反应池均用到搅拌器搅拌,其作用是。
【答案】(1)将废弃铜料中的铁除尽
(2)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
(3)CUO+H2SO4=CUSO4+H2O
(4)铁能与硫酸铜发生反应
(5)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
【解析】(1)废弃铜料中含铜和少量铁,其中铁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结合生产的最终目的是制备波尔多
液,不需要铁元素,所以酸溶池1中加入过量稀硫酸是了将废弃铜料中的铁除尽;
(2)经过滤后所得滤渣是铜,进入加热炉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固体颜色由红色变为黑色;
(3)酸溶池2中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4)反应池中盛放硫酸铜溶液,铁的金属活动性位于铜之前,硫酸铜能和铁发生反应,所以反应池不能采
用铁质材料制作;
(5)酸溶池、反应池均用到搅拌器搅拌,其作用是: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
15.(2024.天津河西・一模)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是最常见的溶剂,
A转化生成B时放出热量。C、D、E、F是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B与D是同一类物质,F是制玻璃的
原料,俗称“苏打”。(图中“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转化),回答:
⑴C的化学式是;E的物质类别是(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⑵物质B的用途(写一种)。
(3)B与F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
(4)为鉴别含B、D溶质的两种稀溶液,可选取的物质是(填序号)。
A.二氧化碳B.硝酸铜溶液C.酚醐溶液D.稀盐酸
【答案】(DC。?酸
(2)改良酸性土壤
(3)Ca(OH)2+Na2CO3=CaCO3J+2NaOH复分解
(4)A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F是制玻璃的原料,俗称苏打,则F是碳酸钠,F与D可以相互转化,假设D为
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可以相互转化,假设合理;C、D、E、F是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E分别能
与D和F反应,D是碱,F是盐,则E为酸;A是最常见的溶剂,则A是水;B与D是同一类物质,A
能生成B,A转化生成B时放出热量,则B为氢氧化钙,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剩余C为氧化物,且
C能与碱溶液反应,则C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反应;代入验证,推理正确。
(1)由分析可知,C是二氧化碳,C的化学式是CO2;
由分析可知,E的物质类别是酸;
(2)由分析可知,B是氢氧化钙,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3)由分析可知,B是氢氧化钙,F是碳酸钠,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
的方程式为Ca[OH\+Na2CO3=CaCO3J+2NaOH;
反应符合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则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4)由分析可知,B是氢氧化钙,D为氢氧化钠,均属于碱,具有碱的通性;
A、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无明显现象,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有沉淀产生,现象不同,可以鉴别;
B、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均可与硝酸铜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现象相同,不可鉴别;
C、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均可使酚猷变红,现象相同,不可鉴别;
D、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均可与稀盐酸反应且无明显现象,现象相同,不可鉴别;
故选Ao
16.(2024•山东聊城•一模)图1中的甲~己六种物质及他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和转化关系均为初中常见的。
其中甲、乙、戊均为氧化物,甲是参与光合作用的气体,己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图2中过程②发生的
反应是乙和戊之间的反应。(图中用“一”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一”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
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转化及反应关系已略去,部分反应需要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
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局温
石灰石戊
加
入
水
加入Na2cO3溶液孚
图1图2石灰石制高纯度碳酸钙流程图
(1)写出乙的化学式:乙:o
(2)乙和戊的反应过程中会(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图2中过程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丙经一步反应能同时生成甲和乙,且丙能与己反应,则丙不可能是(填“酸”或“碱”或“盐”)类物
质。
【答案】(1汨2。
(2)放出Na2CO3+Ca(OH)2=CaCO3J+2NaOH
⑶酸、碱
【解析】甲、乙、戊均为氧化物,甲是参与光合作用的气体,故甲是二氧化碳,己是人体胃液中的酸,故
己是盐酸,图2中过程①发生的反应是石灰石(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石灰
乳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已知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而过程②发生的反应是乙和戊反应生成氢氧
化钙,故乙为水,戊为氧化钙。
(1)由上述分析可知,乙为水,化学式为H2O,故填:H2O;
(2)由上述分析可知,乙为水,戊为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乙和
戊的反应过程中会放出热量;图2中过程③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化学
反应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J+2NaOH,故填:放出;Na2CO,+Ca(OH)2=CaCO3J+2NaOH;
(3)若丙经一步反应能同时生成甲和乙,且丙能与己反应,即丙经一步反应能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且
丙能与盐酸反应,则丙为碳酸盐,不可能是酸、碱类物质,故填:酸、碱。
17.(2024.四川广安.一模)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5种物质,其中A、C、E的物质类别不同,B是年产
量最高的金属,D可广泛用于肥皂、造纸和纺织工业,A由两种元素组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表示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一,,表示一种物质能直接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
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俗称是。
(2)C的一种用途是0
(3)A与B化学方程式是,属于基本反应类型_____。
(4)D与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o
【答案】(1)火碱/烧碱/苛性钠
(2)用于金属除锈(合理即可)
(3)Fe+CuCl2=Cu+FeCl2置换反应
(4)2NaOH+CO2=Na2CO,+H2O
【解析】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5种物质,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游泳救生员资格考试考生反馈与试题答案
- 足球裁判员资格考试阶段性试题及答案
- 居间协议书(2篇)
- 游泳救生员的应急救护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无人机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 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2024年体育经纪人试题及答案
- 向成功迈进 2024年体育经纪人资格考试路径的选择试题及答案
- 流行趋势的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体育经纪人考试经典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4游泳救生员知识更新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内联pH传感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创伤现场急救课件
- 2025年云南德宏州宏康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劳动与烹饪课件
- 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膳食运动指导要点基层医务人员应用实操手册
- 2025届河北省邢台市名校协作高三下学期一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4内蒙古能源集团校园招聘39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交通设计(Traffic Design)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同济大学
- 网络安全和保密意识教育
- 2024年毕节市金沙县全县考调机关单位事业单位人员考试真题
- 水利系统职称考试水利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考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