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化学与社会发展(讲练)(原卷版)_第1页
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化学与社会发展(讲练)(原卷版)_第2页
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化学与社会发展(讲练)(原卷版)_第3页
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化学与社会发展(讲练)(原卷版)_第4页
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化学与社会发展(讲练)(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4化学与社会发展

目录

【题型归纳•命题预测】10

2

考点二化学与生活在

3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15

考点一燃料及其利用4

考法01人体的基本营养物质15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4

考法02元素与人体健康16

考法01实验探究燃烧条件4

考法03化学合成材料16

考法02燃烧与灭火5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17

考法03爆炸及爆炸、燃烧图标5

知识点一人体的基本营养物质12

考法04化石燃料6

知识点二元素与人体健康17

考法05新能源6

知识点三化学合成材料18

考法06化学与环境保护Z

【题型归纳•命题预测】19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8

知识点一燃烧8

知识点二灭火与爆炸8

知识点三化石燃料及对环境的影响9

知识点四新能源9

考点要求课标要求命题预测

掌握燃烧的条件,通过实验探究,理解(1)燃烧与灭火:本考点常以选择题和填空

燃烧的条件;明白促进燃烧的方法;认与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命题点有:灭火

识灭火的原理;掌握灭火的常用措施。原理、灭火措施的判断等。常结合日常生活中发生

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的火灾或近年来重大火灾事件等,以文字的形式呈

燃料及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现。

利用开采、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了(2)化石燃料的利用:该考点在中考中常以

解石油炼制出的几种重要产品及其用选择题、填空与简答题的形式考查,考查的命题点

途;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有:传统化石燃料的相关内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树立环保意识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常结合环境及能源问题等,以文字形式出现。

料及各种新能源的重要性。

(1)人体的重要营养物质:本考点常以选择

>认识蛋白质、糖、油脂和维生素是构成题和填空与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命题点

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并了它们在食物中有:判断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物质、营养素的食物来

的存在及其功能;源、营养物质的补充等。常以文字、表格或图文结

>知道人体组成的主要化学元素;了解某合的形式出现。

化学与生

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本考点常以选择

的重要作用;懂得一些生活常识;题和填空与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命题点

>了解有机化合物及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元素缺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人体中的化学元

特点;认识三大合成材料的性能与用素及摄入量等。常生活中的做法以文字或表格的形

途;式出现。

气体的制取、检验与净化是中考实验探究题常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的药品、原理、

考题型,主要考查常见气体二氧化碳、氧气(有时

常见气体步骤、现象、装置和注意事项;

也会拓展考查氨气和氨气等)的制备,并且常见气

的制备与>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原

体的检验和净化常穿插于气体的制取考题中,常考

净化理、步骤、现象、装置和注意事项。

题型是实验探究题,有时也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

查。

放热反应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吸热反应

煤(主要含C元素)一综合利用是化学变化

三大化石燃料石油(主要含C、H元素)一煤制是物理变化

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

燃料及

其利用

煤的燃烧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C被认为是最理想最清洁的燃料

-制取:锌和稀硫酸

C氢能源一

能源的利用和开发■•收集: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

未广泛使用的原因: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

其他新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潮汐能

r蛋白质重要的营养物质C、H、0、N鱼肉蛋奶大豆花生

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c、H、。淀粉(C6Hl20jn(小麦大米)葡萄糖c6Hl2。6

油脂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包括植物油和动物油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维生素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水果蔬菜

'无机盐

小三_0、c、H、N、Ca、P、K、Na等钙Ca是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元

■■常星兀素素,缺乏会导致佝偻病骨质疏松,来源:奶、奶制品、豆类、

化学元素体健康

、微量元素铁Fe缺少会引起贫血肝脏、瘦肉、蛋、鱼、豆类、芹菜

锌Zn缺少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海产品、肝脏、瘦肉、奶类、豆类、小米

碘1缺少或过量会导致甲状腺肿大海产品加碘盐

,塑料

氟F缺少会引起踽齿

有机合成材料合成纤维

合成橡胶

考点一燃料及其利用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考法01实验探究燃烧条件

1.(2023・辽宁阜新•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三个实验。下列说法中埼误的是()

A.实验一中热水的作用仅是提供热量

B.实验二说明物质燃烧需要可燃物

C.实验三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实验一中的现象也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2.(2023・安徽・中考真题)某同学用右图装置探究磷燃烧的条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02

,II、

!=60。(2热水=>

白磷

A.实验室可通过加热KMnO,制取O?

B.通入。2后,白磷燃烧,说用物质燃烧的条件只需要。2

c.通入5后,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说明白磷着火点比红磷低

D.实验室中少量白磷可以保存在冷水中

3.(2023・青海・中考真题)控制变量和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以下是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实

(1)装置A中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请解释红磷不燃烧的原因:;

⑵装置B中通入O2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3)装置C若要出现与装置B相同的现象,通入O2前需要的操作是

考法02燃烧与灭火

4.(2023・贵州•中考真题)探索燃烧的利用和控制,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燃烧属于化学变化,产生的能量被广泛应用

B.把煤块粉碎成煤粉使用,可以使煤充分燃烧

C.炒菜油锅着火时,立刻盖上锅盖可以灭火

D.把蜡烛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蜡烛能立刻燃烧

5.【新情境】结合古籍

(2023•江苏泰州•中考真题)《辍耕录》中记载,杭人燃烧松木前,将其削成薄纸片状。削成薄纸片状的目

的是()

A.降低了松木的着火点B.升高了松木的着火点

C.提高了氧气的浓度D.增大了松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6.(2023•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下判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接触氧气就能燃烧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后灭火

C.室内着火立即打开门窗D.图书、档案失火用干粉灭火器扑灭

考法03爆炸及爆炸、燃烧图标

7.(2023•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加油站应张贴的消防安全图标是()

8.(2022•广西河池.中考真题)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沼气B.氮气C.汽油D.面粉

9.(2024•陕西•一模)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它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

的爆炸。下列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A.厨房中因燃气泄漏遇明火爆炸

B.夏天车胎因为曝晒而发生爆炸

C.节日烟花在空中爆炸

D.面粉加工厂发生粉尘爆炸

考法04化石燃料

10.(2023•吉林・中考真题)下列物质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氢气B.石油C.乙醇D.一氧化碳

11.(2023・湖南湘潭•中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

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

(1)现阶段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化石燃料包括煤、和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

烷完全燃烧生成水和O

(2)目前,我国的一些地区正在使用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燃料,乙醇汽油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o

(3)通过节约能源、提高能效以及调整能源结构,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请写一条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建

议。

12.【新考法】结合占比结构图

(2023・辽宁・中考真题)《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

变。下图是不同年份中世界能源占比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2015年2030年2050年

(1)比较2015、2030、2050年能源结构。化石能源占比日益减少的是

(2)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其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写一种)。

(4)减少CO2排放已成为全球共识。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理念的是(填字母)。

A.随手关灯B.节约用纸C.多使用一次性木筷

考法05新能源

14.(2023・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关于某可再生能源的描述如下:该能源储量巨大,但阴雨天等因素会影响其

使用。如图为该能源在生活中的运用。该能源是()

A.地热能B.太阳能C.水能D.化石燃料

15.(2023・湖南长沙•中考真题)液氢已应用于航天等领域。目前在生活生产中大量使用氢能源还存在一定困

难,原因是()

A.氢气本身无毒B.氢气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

C.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多D.氢气燃烧产物不污染空气

16.(2023•北京・中考真题)氢能是绿色能源。储氢、释氢、用氢过程中涉及的部分物质转化如下:

储氢释氢用氢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o

(2)①中,涉及到的物质属于单质的有一。

催化剂

(3)补全②的化学方程式:2NH3^=—+—。

A

(4)③中,应可通过燃烧提供能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考法06化学与环境保护

17.(2023・四川内江•中考真题)化学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B.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

C.露天焚烧塑料垃圾

D.使用公共交通出行,践行“低碳生活”

18.(2023•广西・中考真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与

这一要求不相符的是()

A.乘公交车出行B.回收废旧电池

C.大量焚烧秸秆D.推广风力发电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知识点一燃烧

1、概念:可燃物跟发生的剧烈的、的氧化反应。

2、实验探究燃烧条件

(1)实验现象:①铜片上的白磷,发黄光,放热,产生______________o②红磷o③水

下的白磷O

(2)实验结论:通过实验现象①②对比说明燃烧需要:o

通过实验现象①③对比说明燃烧需要:。

(3)小结燃烧的条件:①物质具有;②可燃物跟充分接触;③可燃物的—达到以

上;三者才可以燃烧。

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是物质的,不能改变;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3、促进燃烧的方法:①增大;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

4、燃烧分类:①燃烧:氧气充足;②燃烧:氧气不足。

例如:碳的燃烧

氧气充足,化学方程式:;

氧气不充足;(CO中毒:与结合,失去运氧能力)

知识点二灭火及爆炸

一、灭火

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所需的,(只要破坏燃烧条件,就可灭火)。

方法:①(如沙土覆盖);

②(如关闭煤气阀门);

③到着火点以下(如用水灭火)。

二、爆炸

1、分类:①爆炸:如气球吹爆、、锅炉爆炸等;

②爆炸:、甲烷爆炸等。

2、化学爆炸的条件:①或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

②遇燃烧;

③气体体积在内急剧膨胀。

三、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A念A

当心火灾一易燃物质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当心火灾——氧化物

禁止烟火禁止带火种禁止燃放鞭炮禁止吸烟禁止放易燃物

知识点三化石燃料及对环境的影响

1、三大化石燃料:煤、—、(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I)煤:“"(主要含—元素);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它们会引起—)、co、

烟尘等;C02不属于污染物,但含量过高会引起;

(2)石油:“"(主要含碳、);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是较清洁的能源。

2、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酸雨的危害:

(1)腐蚀(2)影响水生物、动植物生长(3)污染江河湖泊(4)影响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等。

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末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含铅化合物和—o

知识点四新能源

1、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的化学式:(最简单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物

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现象: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

化学性质:可燃性:化学方程式:,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

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①节约;②减少;③促进农业发展;④乙醇可以—。

2、氢气是的燃料,但由于氢气的和,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

优点:(1)燃烧;(2)燃烧产物是水,;(3)o

3、新能源:(1)种类:如氢能、、核能、、地热能和等。

(2)开发新能源的作用:解决化石能源枯竭,减少环境污染。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1.【新考法】创新实验

(2023・北京・中考真题)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通入前,白磷均不燃烧;通入后,甲中白磷不燃烧,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FC;红磷的着火点为24CFC。

A.该实验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2接触

B.该实验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若将甲中的白磷换成红磷,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若将乙中的白磷换成红磷,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接触

2.(2023•云南・中考真题)使用天然气做饭,点火后,发现炉火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这时就需要

调大灶具的进风口:使用完毕,关闭开关,火焰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天然气会燃烧,因为它是可燃物

B.点火是为了使温度达到天然气的着火点

C.调大进风口的目的是提供足够的空气,使燃烧更充分

D.关闭开关火焰熄灭,原因是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3.【新考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语

(2023•辽宁丹东・中考真题)成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下列成语表达的本意与燃烧无关的是()

A.星火燎原B.火上浇油C.破釜沉舟D.死灰复燃

4.(2023•山东滨州•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B.煤炉生火时,利用木材引燃煤炭,是为了降低煤炭的着火点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若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

D.木柴架空有利于促进燃烧,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5.【新考法】中华传统文化

(2023・湖南湘潭・中考真题)古代用“木燧”(钻木取火)的方法引燃易燃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木燧”中的“木”是可燃物B.钻木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C.钻木生热改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在钻木取火的过程中,空气提供了助燃物

6.(2023.山东济南.中考真题)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离不开火。下列有关说法中,不令军的是()

A.炒菜时不慎油锅起火,可以盖上锅盖灭火

B.室内起火时,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控制燃烧的条件可以达到防火、灭火的目的

D.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燃烧

7.(2011・湖南永州•中考真题)俗话说:“人要实,火要虚”。这其中所蕴含的化学道理是()

A.燃烧需要可燃物

B.燃烧的温度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

C.燃烧需要氧气

D.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充分

8.(2023•海南・中考真题)掌握一定的灭火原理有助于减少灾害的发生,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炒菜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燃气泄漏着火先关闭燃气阀门

C.电器着火用水直接扑灭D.酒精灯碰倒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9.(2023•甘肃兰州•中考真题)每年的11月9日是“消防安全日”。下列有关说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A.加油站、面粉厂必须严禁烟火

B.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

C.图书、档案失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D.车载香水中含酒精,夏天应避免长时间暴晒

10.(2023・重庆・中考真题)有关重庆缙云山山火扑救事件的说法错误的是()

A.湿毛巾捂口鼻可减少浓烟的吸入

B.挖掘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可燃物

C.直升机洒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CO2灭火利用其密度大于空气,不助燃不可燃

11.(2023・湖南常德・中考真题)某学校到常德德山参观云锦棉纺厂,棉纺厂主要生产棉纱等产品,你认为

棉纺厂生产车间应张贴如图所示哪种标志()

A.禁止烟火B.注意行人

c当心中毒D.当心腐蚀

12.(2022•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题)下列图标中,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A

C'

13.(2023・辽宁阜新•中考真题)为了践行“美丽中国”的理念,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势在必行。下列能源属于

新能源的是()

A.煤B.石油C.风能D.天然气

14.【环境保护】低碳、碳中和

(2023・湖北恩施•中考真题)今年“中国旅游日”主题为“美好中国,幸福旅程”,活动中发布了首个中国省级

旅游日的地“低碳旅行报告”。下列不符合“低碳旅行”行为的是()

A.乘坐电瓶车观光B.尽可能设置步行道

C.提倡全民自驾游D.大力发展绿色住宿

15.(2023・四川内江•中考真题)某消防队到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本次活动中:

(1)消防队员模拟炒菜时油锅着火,常采取的灭火措施是O

(2)消防队员使用高压水枪对燃着的木材喷水灭火,其主要原理是=

16.(2023・江苏无锡•中考真题)兴趣小组对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

(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有:

II.水中白磷未燃烧;

III.试管中红磷未燃烧;

IV.气球a先变大后变小。

①由现象I、II可推知的结论是—o

②由现象I、III可推知的结论是—o

③从现象IV分析:气球a先变大的原因是一。

(2)利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进一步探究。实验测得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

图2所示。

氧气的体积分数/%

;氧气传感器

过量[电脑]

红磷

图1

①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②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的氧气并未耗尽,氧气的含量约为10%。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o

17.(2023•江苏常州•中考真题)第十九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浙江杭州举办,所

使用的火炬名为“薪火”,寓意着中华文明薪火相传。

(1)保持“薪火”火种不灭需要充足的燃料、保持适当的温度和O

(2)“薪火”火炬燃料采用生物质燃气。生物质燃气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等原料转化成的可燃性能源,

其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甲烷(CH4)是常见的一种生物质燃气,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0

18.(2023・辽宁大连•中考真题)燃料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重要的作用。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使用脱硫煤,可减少气体的排放,防止降雨时形成酸雨。

⑵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我国某些油田已实现将捕集来的二氧化碳输入岩层中驱油,并将二氧化

碳封存在其中、该技术的应用既可以减缓,又可以提高O

(3)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不断增加,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之一是o

19.(2023・山东济南・中考真题)人类社会发展离不开能源。能源发展历史上经历了柴草时期、煤炭时期、

石油和天然气时期,即将进入新能源时期。

(1)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对能源的开发利用开辟了新天地。

①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都属于(选填“可再生”“不可再生”之一)能源。

②结合下图信息判断,相等质量的图中五种物质充分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多的是(填物质名称)。

达峰、碳中和"的是(填选项序号之一)。

A.倡导绿色低碳出行B.增加花草绿植面积

C.大力发展燃煤发电D.资源回收再利用

(2)开发和利用清洁高效的新能源,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位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中国

氢谷”,氢能产业蓝图正徐徐展开。

①氢能源公交车早已亮相泉城济南。氢能源公交车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将氢和氧的化学能转化成

能的装置。

②写出氢能源的优点(两点即可):、。

⑶氢能源被广泛应用的关键之一是要有大规模制氢的途径。

①现有工业制氢方式中,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氢是一种重要工艺。在加热条件下,甲烷和二氧化碳发生化

学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理想的氢能源循环体系是利用合适的光分解催化剂,使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分解产生氢气。若要制取9kg

氢气,理论上至少需要分解水kgo

理想的氢能源循环体系

(4)安全贮氢也是氢能源开发的一个关键问题。目前,车用储氢罐常用环氧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作外壳,

用高密度聚乙烯((GHJ)、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金比。))等材料作内衬。

车用储氢罐

-----------高密度树脂内衬

①聚乙烯((C2H4)n)属于(选填“金属”“无机非金属”“有机高分子”之一)材料。

②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G2Hl2。4)“)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为(填元素名称)。

考点二化学与生活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考法01人体的基本营养物质

1.(2023•青海西宁・中考真题)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下列

物质富含蛋白质的是()

A.鸡蛋B.米饭C.菠菜D.菜籽油

2.(2023.湖南衡阳.中考真题)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衡阳肉粽味道鲜美,其原料有:糯

米、五花肉、植物油、食盐、食用纯碱,其中不包含的基本营养素是()

A.油脂B.维生素C.糖类D.无机盐

3.(2023•山东滨州•中考真题)均衡膳食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下列食品中主要为我们提供糖类的是()

B.

鸡蛋D.

考法02元素与人体健康

4.(2023•辽宁大连•中考真题)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下列元素摄入量不足会引起贫血的是()

A.铁B.钙C.硒D.锌

5.【新考法】结合占比结构图

(2023・四川成都・中考真题)人体细胞中元素含量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O:65%

0C:18%

□H:10%

□N:3%

□Ca:1.5%

□P:1.0%

□S、K等:1.5%

A.氧元素主要来自吸入的空气B.磷元素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C.缺钙会导致青少年发育不良D.硫和钾在人体中各占0.75%

6.(2023.广东广州.中考真题)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饮用运动饮料补充钠、钾等元素

B.服用补铁剂治疗骨质疏松症

C.缺锌会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

D.汞、镉属于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考法03化学合成材料

7.(2023•江苏南通・中考真题)近代著名实业家张骞在南通办教育、建纱厂,留下了宝贵遗产。纱厂生产

的棉纱属于()

A.塑料B.纤维C.橡胶D.合金

8.(2023・江苏常州•中考真题)下列产品不是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原料制造与合成的是()

A.天然中草药B.合成纤维C.合成橡胶D.塑料制品

9.(2023・湖南湘潭・中考真题)下列图标中,属于我国制定的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

AOB。合。®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知识点一人体的基本营养物质

1、有机化合物:通常是指含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但_____、、、等具

有无机化合物的特性,属于无机物。

无机化合物:除有机物以外的其他化合物,简称,如酸、碱、盐、氧化物等。

2、最简单有机物(化学式)、醋酸化学式()、乙醇化学式()其完全燃烧的

化学方程式o

3、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为、、、、和o

糖类(又称),组成元素—、—、,作用»淀粉在—和

的作用下分解成,人体摄入的糖类物质主要是,用_______检验,显______色。主要来

源、、。

4、油脂组成元素、、,作用。分类,在常温下植物油脂呈液态叫,

动物油脂呈固态叫,两者合称o主要来源、、O

5、蛋白质组成元素_、_、、,作用o蛋白质在和

的作用下分解成,主要来源、、O

6、维生素主要来源、,保护视力,缺乏引起,维生素C对和

有作用,缺乏引起,维生素D对和的生长有作用,缺乏幼年引起,老年

引起。

知识点二元素与人体健康

1、人体由50多种元素构成,其中含量超过的元素,有氧、碳、氢等11种元素它们被称为0

2、微量元素:人体中含量低于的元素,如铁、锌、硒、碘等,在人体中主要以形式存在。

3、人体缺少元素可能引起的疾病:缺铁:;缺碘:;缺氟:蹒齿;缺钙:佝偻病、

骨质疏松。

4、远离有毒物质

(1)除有毒气体外,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物质主要有含、>、、_______等元

素的重金属盐,和神化物。人误服重金属盐后,可服用大量_______、,减轻中毒症状。

(2)在医疗上用X射线检查肠胃病人,误服碳酸钢引起中毒的原因(用化学方程

式表不)。

(3)人体中具有生命活性的物质是蛋白质,蛋白质或遇到,,_________等化学物质

时,结构就会被破坏,生理活性也随之消失。

(4)霉菌毒素是一类,化学性质,其中的毒性最强。

⑸香烟的烟雾中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其中大多数是有害的,而最为有害的物质

是、、、、和O

(6)常见的毒品有、、、、、、等。

知识点三化学合成材料

一、金属材料:

1、:例如:金(黄色)、铜(红色)、铁、镁(银白色)。

2、合金:(1)、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如:(铜锡)、黄铜(铜锌)生铁(铁碳)。

(2)、优点:大,强,熔点低等。

二、硅酸盐材料(即:无机非金属):

1、、水泥、陶瓷等。

2、制造玻璃;①原料:石英砂、和石灰石。

②原理:CaCO3+SiO2=CaSiO3+CO2T;Na2CO3+SiO2=Na2SiO3+CO2t

三、有机合成材料

1.有机高分子材料:就其来源可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如棉花、、蚕丝和天然橡胶等)和合成

有机高分子材料(主要有塑料、、合成橡胶三大类);

2.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往往是由小分子聚合而成的,故又称为聚合物。平均都很大。

3.“白色污染”:一般是指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废弃塑料长期堆积会破坏土壤,污染地下

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4.防止白色污染的措施:①不必要的塑料制品;②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

降解的塑料;④回收各种。

四、复合材料:1、例如:、轮胎、钢筋混凝土等。2、优点:强度高、密度低、加工成型方便。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1.(2023・江苏无锡•中考真题)白鱼、白虾和银鱼被称为“太湖三白”。“太湖三白”富含的营养素为()

A.蛋白质B.糖类C.油脂D.维生素

2.(2023・辽宁阜新•中考真题)夏日里,餐桌上的“凉拌黄瓜”青脆爽口。黄瓜里含有的主要营养素(除水以

外)是()

A.蛋白质B.糖类C.油脂D.维生素

3.(2023・四川・中考真题)方志敏同志曾在狱中用米汤给鲁迅先生写信,鲁迅先生收信后,使用碘酒处理

就看到了信中的内容,从而通过鲁迅先生巧妙地将信息传递给了党组织。据此可证明米汤中含有()

A.微量元素B.蛋白质C.淀粉D.油脂

4.(2023.山东济南.中考真题)化学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育军的是()

A.不吃霉变或超过保质期的食物B.用甲醛浸泡过的食物可放心食用

C.预防骨质疏松可适量补充钙元素D.摄入过量的重金属离子会引起中毒

5.(2023•内蒙古兴安盟•中考真题)化学元素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缺氟易产生龈齿B.缺铁易引起甲状腺肿大

C.缺锌易引起发育不良D.缺维生素C易引起坏血病

6.(2023•黑龙江哈尔滨•中考真题)“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奶制品能为人体提供钙元素B.青少年需要摄取比成年人更多的蛋白质

C.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D.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水产品,有利于健康

7.(2023・湖南湘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