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1期)专题19现代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考点82科技文化成就1.(2022年天津)杨振宁在写给邓稼先夫人的信中说道:“稼先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邓稼先的巨大贡献有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C.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D.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返回2.(2022年湖南邵阳)2003年10月,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的航天员是A.翟志刚 B.杨利伟 C.叶光富 D.王亚平3.(2022年重庆B卷)如果要为下面一组历史事件提炼一个主题,下列选项中恰当的是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飞行试验成功2003年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州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2008年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实现了太空行走2022年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183天后成功返回地面A.大国工匠 B.飞天之梦 C.能源安全 D.网络强国4.(2022年四川自贡)小李同学正在搜集新中国国防建设的板报素材,下列书籍可供参阅的是A.《焦裕禄:把我埋在沙丘上》 B.《袁隆平:东方“稻神”》C.《邓稼先:腾空而起的蘑菇云》 D.《雷锋:大海里的一滴水》5.(2022年四川南充)今年5月22日是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纪念日,对他的评价正确的是A.改变兰考面貌的“党的好干部” B.率领钻井队参加石油大会战的“铁人”C.研发杂交水稻技术的农业科学家 D.公而忘私、助人为乐的解放军好战士6.(2022年江苏扬州)他们走进戈壁荒滩、深山峡谷,风餐露宿、艰苦创业,隐姓埋名、默默无闻,为祖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中包括A.王进喜 B.焦裕禄 C.邓稼先 D.屠呦呦7.(2022年湖南湘潭)1970年,我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8.(2022年江苏苏州)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成功爆炸了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发射了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这些伟大成就合称“_______”。2008年,_______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漫步太空。9.(2022年江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以“中外历史人物”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以下是他们收集的人物图片所组成的人物图谱:(1)请从图中任选两位历史人物,分别简述其突出贡献或主要事迹。(2)请在上面人物图谱中增加两位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只写人名),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弹一星”精神。10.(2022年云南昆明)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巢和黍均发现于中国。日本农学家认为,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桑就向东传到日本、朝鲜,向西传入阿拉伯、小亚细亚、俄国等国家和地区。——据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等(1)中国粟作、稻作农业分别起源于图中的哪两个区域?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稻、粟和黍的人工栽培及中国粟的对外传播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材料二20世纪以来,汽油拖拉机、柴汕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为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创造了条件,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同时,主要粮食作物的杂交育种技术有了新的突破。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始终走在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前沿,中国的杂交水稻被推广到印度、越南、菲律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增产效果十分明显。杂交育种断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据统编普通高中教科书选择性必修2《经济的社会生活》等(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科学家是谁?并根据材料二,指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材料三由于粮食生产不平衡,粮食过制与粮食短缺并存,全球约20亿人口经历着中度或重度的粮食安全风险,其中处于饥饿状态的人口主要集中在中等和低收入国家。亚洲有10.3亿人、非洲有6.75亿人、拉丁关洲及加勒比地区有2.05亿人、北美洲和欧洲有8800万人、大洋洲有590万人。因此,粮食安全是影响人类的全球性问题之一。——据王宏广等著《中国粮食安全》(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今世界粮食安全存在的主要何题及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粮食安全问题的认识。11.(2022年河北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二苏联为了打破美国的核垄断、在苏联原子弹之父库尔恰托夫领导下建成了原子反应堆……1949年8月29日成功地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美国为了重新占有核优势,加紧研究核聚变技术,1952年11月1日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其威力比在广岛投掷的原子弹大800多倍,美国氢爆炸9个月后,1953年8月12日苏联氢弹爆炸成功。英国在1952年和1956年、法国在1960年和1968年分别实验成功了原子弹和氢弹。——摘编自《世界史·现代史编》(2)据材料二,归纳这类新式武器发展呈现出哪些特点。(3)综合材科、问题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为保卫国家安全在这类新式武器研制上取得的成果。12.(2022年湖南衡阳)历史上对武则天的评价褒贬不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长孙无忌指责武则天不是天下“令族(世家大族)”,骆宾王斥武则天“地实寒微”。——白寿彝《中国通史》“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资治通鉴》(1)你如何认识材料一中长孙无忌、骆宾王与司马光对武则天作出的不同评价?材料二历史上对武则天的评价主要是批判和责难的。直到20世纪20年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社会各界积极肯定武则天。——摘编自罗元贞《关于武则天的出生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武则天在20世纪20年代受到肯定评价的原因。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岑仲勉、吕思勉1957年、1959年先后在其论著中,认为武则天是“暴主”“无棘毫政绩可纪”。1959年10月16日,中国戏剧家协会与北京文联召开的会议上,著名史学家吴晗、翦伯赞、吕振羽等进行了发言,一致肯定武则天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十年浩劫中,“四人帮”对武则天进行了歪曲和利用,在“左”的教条主义的支配下,将武则天研究引上了邪路。1982年,李必忠、陈贤华认为,武则天“继承了贞观时期的基本国策。通观全局,当时社会是继续向前发展的,是从‘贞观之治’到‘开元之盛’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于这一段历史的总导演,也应给予一定的历史地位——武则天应得到基本肯定。——整理自李荷先《武则天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探索》(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后对武则天评价的阶段特征。考点83社会生活的变迁1.(2022年江西)下图反映了2013一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的变化情况,这体现了我国A.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完善 B.外交事业取得巨大成就C.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迅速2.(2022年陕西)下列两组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国防力量的壮大 B.教育事业的繁荣C.社会生活的变迁 D.民族关系的和睦3.(2022年湖北随州)阅读下列四幅图片,按要求写一段历史小短文。请你从上面4幅图片中任意选取1幅或2幅图片,依据该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历史规律或两幅图片之间的联系提炼一个观点,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说理有据,表述成文并在60字以上。)4.(2022年湖南湘潭)严格意义上的留学运动,是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而出现的历史现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72年8月11日,包括詹天佑在内的中国政府派出的第一批官费留美学生从上海启程出洋。在1872—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遣送120名幼童赴美留学。近代官派留学由此开端。——《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材料二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中国留学生主要情况统计表高潮时期主要方向规模及代表人物清末光绪年间留日甲午战争后形成高潮。1896年至1912年期间近3万人赴日留学。杰出代表有黄兴、宋教仁、秋瑾、鲁迅、陈独秀等。民国初五四前后留美1909年至1937年,由清华选派了留美学生总计1971人(“庚款留学”),并带动了大量“自助学者”赴美。杰出代表有竺可桢、侯德榜、钱学森、钱伟长、梁思成、周培源、梅贻琦等留法1915年至1920年赴法求学人数已达1600人。杰出代表有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等。留苏20世纪20年代,留学苏俄潮兴起,成为一种与大众留学不同的革命留学。杰出代表有刘少奇、刘伯承、蒋经国等。——据李喜所《中国留学生的发展历程及其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整理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产生了“留苏热”,从1950年开始到1966年,中国先后向苏联和东欧公费派遣了万余名留学生,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艺术家和政治领导人。……1978年以来,伴随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的留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潮。到2012年年底,短短34年,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264.47万人,涉及欧美等10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超过90%是自费留学生,已成为世界第一留学大国。——摘编自郭霞《留学的世纪回眸》(1)根据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解水制氢行业分析报告
- 小五金铁衣架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中国会展物流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普通电子日光灯支架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市场竞争态势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2025年非常规计量测试仪表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2-2027年中国智能电动踏板市场竞争态势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新型绿色包装材料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离心铸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申请报告范文
- 2025-2030年中国消旋酒石酸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医疗机构消毒记录表清洁消毒日检查记录表
- 2024年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数学试卷试题真题(含答案详解)
- 2024年巴西脉冲灌洗系统市场机会及渠道调研报告
- 高压电工证考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 精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表单
- 2024年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含答案(综合卷)
- 委外催收机构入围项目投标技术方案(技术标)
- (正式版)JBT 2930-2024 低压电器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 工程机械作业安全培训
- 塑料件外观检验规范
- 消费者行为学教案-消费群体与消费者行为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