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1B/0E/wKhkGWelBwuAadypAAEmFn1qsGo410.jpg)
![2017-2018学年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1B/0E/wKhkGWelBwuAadypAAEmFn1qsGo4102.jpg)
![2017-2018学年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1B/0E/wKhkGWelBwuAadypAAEmFn1qsGo4103.jpg)
![2017-2018学年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1B/0E/wKhkGWelBwuAadypAAEmFn1qsGo4104.jpg)
![2017-2018学年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1B/0E/wKhkGWelBwuAadypAAEmFn1qsGo41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吝啬sè
棱镜líng
嗔怪chēn
女娲补天wōB.匿笑nì
庇护pì
蓑衣suō
尊君在不fŏuC.论语lùn
创伤chuàng
攒成cuán
拈轻怕重niānD.胆怯qiè
顷刻qĭng
怂恿sŏng
杞人忧天qǐ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澄清
余晖
进退维谷
头晕目旋 B.呻吟
消耗
荒诞不经
油然而生C.云宵
爱慕
为罪潜逃
浑为一谈 D.挪动
清淅
骇人听闻
不求胜解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暖”含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暖心老人车祸受伤不要赔偿,善举感动岳池。()A.“天气寒冷,带个热水袋暖一暖手吧。”妈妈对正要出门
的我说B.菊花村举行相亲大会,为樱花节活动暖场C.“90后”暖男手绘漫画,教父亲使用银行查询系统D.今年十一月,汽车市场回暖明显,呈良好的发展态势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同学们特别喜欢上英语课,每节课对于老师的提问都随声附和B.李丽华同学获得了演讲比赛的第一名,面对鲜花和掌声,她激动得心惊肉跳C.我独自一人形影不离地来到思源广场D.哈利很快发现魔法世界的规范和法则与他所熟悉的大相径庭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B.盛夏,龙虾成为了食客们的首选。请记住,吃龙虾切忌同时服用维生素CC.一个人能否具有创造力,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D.从他进入初中开始,就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叮嘱:“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B.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C.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D.鲁迅是喜欢百草园呢?还是喜欢三味书屋?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B.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朱自清的《背影》、鲁迅的《朝花夕拾》和沈从文的《湘行散记》等散文集都收录了许多这样的文章C.古代的称谓很有讲究。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等D.“恰喜这年林氏生了一女。将产时,异香满室,既非冰麝,又非旃檀,似花香而非花香,三日之中,时刻变换,竟有百种香气,邻舍莫不传以为奇。”以上文字摘自古代章回体白话长篇小说《西游记》 二、现代文阅读1、阅读《夏之绝句》(简嫃)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聆听,也是艺术。大自然的宽阔是最佳的音响设备。想像那一队一队的雄蝉敛翅据在不同的树梢端,像交响乐团的团员各自站在舞台上一般。(A)只要有只蝉起个音,接着声音就纷纷出了笼。(B)它们各以最美的音色献给你,字字都是真心话,句句来自丹田。它们有鲜明的节奏感,不同的韵律表示不同的心情。它们有时合唱有时齐唱,也有独唱,包括和音,高低分明。它们不需要指挥也无需歌谱,它们是天生的歌者。(C)又如澎涛又如骇浪,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顷刻间,你便觉得那蝉声宛如狂浪淘沙般地攫走了你紧紧扯在手里的轻愁。蝉声亦有甜美温柔如夜的语言的时候,那该是情歌吧!总是一句三叠,像那倾吐不尽的缠绵。(D)而蝉声的急促,在最高涨的音符处突然地戛然而止,更像一篇锦绣文章被猛然撕裂,散落一地的铿锵字句,掷地如金石声,而后寂寂寥寥成了断简残编,徒留给人一些怅惘、一些感伤。蝉声何尝不是生命之歌?而每年每年,蝉声依旧,依旧像一首绝句,平平仄仄平。(1)选文没有使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A.描写
B.议论C.抒情D.说明(2)“歌声如行云如流水,让人了却忧虑,悠游其中。”一句,是从上文中抽出来的,指出应回归到A、B、C、D中的哪一处。(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______A.选文使用了比喻、拟人、设问、对偶多种修辞手法写蝉声。B.划线句子“顷刻间,你便觉得那蝉声宛如狂浪淘沙般地攫走了你紧紧扯在手里的轻愁。”把抽象的愁绪具体化,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蝉声消除了人们心中的忧愁。C.结尾独立成段,篇末点题,收束全文,升华主题。D.作者通过写蝉声表达了这样的人生感叹:生命中平平仄仄,坎坎坷坷都会有,只要热爱生活,人生就美好。______三、默写1、诗文名句默写填空(1)远远的街灯明了,______。(郭沫若《天上的街市》)(2)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3)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诗人们常常借“禽鸟”这一意象来传情达意。李商隐在《无题》中,用青鸟传情表达对爱人的牵挂:“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雁儿送信抒发对家乡的思念:“______,______。”刘禹锡在《秋词》中,用鹤儿冲天展现对生活的乐观:“______,______。”四、诗歌鉴赏1、古诗鉴赏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这首小令主要通过什么方法来表达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请描绘“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______五、名著导读1、名著阅读(1)根据你的阅读印象,选出下面名著内容描述有错误的一项。______A.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就认识了范爱农,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B.孙悟空梦见自己来到了幽冥界,被告知自己已经死了,该寿三百四十二岁,善终。悟空不肯接受自己已经死了的事实,便抢过簿子,把猴属之类但有名者,一概勾之。C.唐僧在宝象国被黄袍怪变成老虎,关在笼子里。恰巧三个徒弟都不在他身边,白龙马就变成宫女去刺杀黄袍怪,自己因此身负重伤。D.沈四太太很疼孩子,鲁迅很喜欢她。比如别的母亲不让孩子做的事,沈四太太却让。后来鲁迅渐渐长大,就不像小时候那样贪玩了,他仍然喜欢到沈四太太家里和大人聊天。(2)殿宇藏魔君,仙观有灵根。请简述《西游记》中在万寿山五庄观发生的故事。______2、综合性学习【材料一】为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广安市启动了“书法进校园”活动,力争到2020年,创建100所“书法教育示范学校”。活动要求各小学和初中每周安排1课时的书法课,各中小学校要选配具有一定书法基础的在职中小学教师,通过培训承担书法教学辅导工作。全市所有中小学校将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从2018年起,广安将于每年11月举行全市书法大赛。
(摘自《四川在线》)【材料二】一项网络调查显示:71.4%的受访者表示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气质,72.5%的受访者曾经有拿字帖练字的经历,42.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字拿不出手,74.7%的受访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写一手好字仍很重要。
(摘自《中国青年报》)【材料三】书法是戴敏的第一项特长。她回忆,小学放暑假,天天呆在家里练字,开始也觉得苦,“但练着练着就练出感觉了,十分享受这过程”。戴敏练书法源于父亲一次不经意的鼓励,后来就渐渐爱上了书法,而老师也通常会在写得好的字上画圈,“每次看到自己字上的圈多了就会感到很开心”。对于依帆来说,少年时代的练字更多的是痛苦,“老师布置的练字作业每次都拖到暑假的最后一个星期”。他认为,互联网时代,真正用笔写字的时候越来越少,“也就剩下在商场刷卡签名时会写写字了,我身边许多人都这么认为”。
(摘自中国教育新闻网)【材料四】网友冰水椰子:我是教语文的,又兼着书法课,常常觉得力不从心。好在一个学期上的书法课不多,几乎都用来上语文课了。
网友吞可吞:很喜欢书法教室和教室走廊陈列的名家作品。很羡慕写得一手好字的同学。但总是只有心动,没有行动。上了初中,作业多了,就更没有时间练字了。
沙如(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到初中虽然学习压力加大了,但是练习书法能让我们静下心来,每天有半小时的时间练书法,之后学习效率会更高。
(摘自互联网)(1)根据以上几则材料,分条概述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意义。(2)根据以上材料,分析中小学书法教育目前存在的不利因素。(3)请用正楷字将右边的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写简体字)______3、阅读《纪念白求恩》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②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③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1)选文从三个方面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精神品质,请用简洁语言把这些精神品质概括出来。(2)白求恩同志的“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表现在哪里?(用选文中的语句回答)(3)品味第①段划线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4)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运用这种论证方法的作用。(5)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第③段划线句子在结构安排上的作用。______4、阅读文段《妈妈,点灯》,回答下列各题妈妈,点灯
①我记忆里的第一盏灯,是用一个短粗的墨水瓶做盛器,里面注满柴油(我们称之为“洋油”),一根棉线做成的灯芯穿过白铁皮做的灯柱。这种灯通常是怕风的,为了省油,灯芯拨出来很短,远处看去,真的是“一灯如豆”。后来有了罩子灯,灯体是细腰玻璃的,灯头可以手动调整亮度,灯头上罩一个玻璃罩子,亮度增加不少,也不怕风吹了,但费油,一般人家不舍得用。
②小时候,家里有一盏用墨水瓶自制的类似古老“陶豆”的油灯。当时燃油奇缺,因此,只做了这么一盏油灯,而这盏灯也就成了一家人活动的中心。在没有月亮的夜晚,这盏灯首先在堂屋的桌子上亮起。做晚饭时,这盏灯放在厨房的锅沿上。吃晚饭时,这盏灯放在餐桌上。晚饭后,这盏灯就回到母亲的床头。
③简单说,这盏灯最常出现的地方,就是母亲的床头。
④卧室里两张床,母亲一张,父亲一张。几个孩子分别跟父亲和母亲睡在一起。往往是最小的孩子跟母亲睡,最大的孩子跟父亲挤。晚饭后(通常没有晚饭),母亲从餐桌或厨房把灯端到她的床头桌上,一家人的活动重心也随之转移。那盏灯像灯塔一般,引领孩子们各自归航。等孩子们都睡下,母亲便把油灯吹熄。很少有燃着油灯闲说话的时候,不干活便不点灯,闲说话可以黑灯瞎火地说,不碍事。
⑤通常从半夜开始,陆续有孩子被尿憋醒。“妈妈,点灯。”起夜的孩子首先要把母亲叫醒,只有叫醒母亲,灯才会亮。只有灯亮了,才敢起床下地。母亲通常一叫就醒,然后起身,划燃火柴,将油灯点亮。起夜的孩子光屁股下地,在微弱的灯光下匆匆撒完尿,再匆匆钻回被窝里。有时候孩子撒尿的工夫,母亲已经睡着了,燃着的油灯就那么一直亮着。父亲最看不得这种浪费,会大声叫醒母亲,“熄灯!”母亲再起身,将灯吹熄。
⑥如此点灯吹灯,每个晚上总要有一两次吧。夏夜还好一些,本来夜就短暂,再加上月亮好的夜晚,母亲点灯的次数会少很多。漫漫冬夜最熬人。孩子们早早睡下,早早被尿憋醒。喊完“妈妈,点灯”,却躲在温暖的被窝里不愿意出来。这时候,母亲就要披衣起来,一个个催促。如此一番折腾,母亲早已清醒了,等孩子们爬回被窝,她独自在昏暗的灯光下发会儿呆,看着孩子们一个个重新睡熟,才将灯吹熄。
⑦怎么说呢,小时候从没有体会过母亲的辛苦,只觉得喊一声“妈妈,点灯”,母亲床头的那盏灯就会像被施了咒语的阿拉丁神灯一样,光明瞬间就会到来。至于光明是何时逝去的,从来没费心考虑过,母亲自会安排。在孩子们心目中,母亲是最合格的声控开关,何时向母亲发号施令,母亲都不会让你失望。事实上,由于孩子太多,加之白天劳累,母亲也有睡得很沉的时候,怎么喊也喊不醒。不过,这样的时候在记忆中也没有几回。
⑧有一次,尿急,做梦找厕所,就在准备畅快之时,突然惊醒。连喊了三声“妈妈,点灯”,母亲睡意蒙眬中应了一声,并没有起身,随后又沉沉睡去。实在憋不住了,独自下床,出去找厕所。打开房门的一刹那,月光如水般倾泻进来,院子里亮堂堂的。站在一颗刺槐下,对着树干激越地喷洒。有月光的夜晚,乡村愈加显得寂静,连虫鸣都那么幽微。越安静便越觉得可怕,仿佛每一处阴影里都隐藏着幽灵。一边撒尿,一边身上就起了鸡皮疙瘩。就在越想越怕、准备收家伙跑路之时,一回头,窗户上映现出灯影,母亲已把灯点亮。(节选自《散文》2014年第1期)(1)请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第⑧段的景物描写通过明亮的月色写出了乡村夜晚的______和______,烘托了“我”当时的______心理,突出妈妈点灯带给“我”的安全感。(3)第②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作用?(4)为什么说“在孩子们心目中,母亲是最合格的声控开关”?(5)“妈妈,点灯”在文中出现多次,请分别简述“妈妈,点灯”一句在第⑤⑥⑦段中的表达作用(从内容角度)。______六、文言文阅读1、【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1)用“∕”标划出下面句中的语音停顿(每小句只标一处)。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①博学而笃志笃:______②年与时驰驰:______③不逾矩矩:______④静以修身以:______(3)翻译下列句子。①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②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乙】一文中,作者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______”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也归结为一个“______”字,对比鲜明。(5)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志”,结合《<论语>十二章》和《诫子书》两篇课文,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志”与“学”的关系的。______七、作文1、每个人都会向往未来的生活,请你憧憬一下,二十年后的你在干什么,有怎样的生活。请展开合乎情理的想象,以《2038年1月的一天》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①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不得抄袭和引用试卷的阅读材料;②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③不少于600字;④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______2、自拟题目,以下面文字为开头,展开想象,续写故事。(以下文字不必抄到作文中)一只蚂蚁爬到海岸边,望着一个接一个的海浪涌到岸上,不禁忧愁起来:“海那么大,而我这么小,我一辈子也不可能看见大海的尽头……我还活在世上干什么呢?”……要求:①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不得抄袭和引用试卷的阅读材料;②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③不少于600字;④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______
2017-2018学年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第1题参考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课本内出现的常用重点生字词的准确识读能力以及对形近字、同音字和多音字的识辨能力。对课文中出现的字,而且大多是生活中常见又易读错的基础字,要重点识记、积累。【解答】A“棱镜líng”读作“léng”“女娲补天wō”读作“wā”;B“庇护pì”读作“bì”;C“论语lùn”读作“lún”“创伤chuàng”读作“chuāng”;D正确。故选D。---------------------------------------------------------------------第2题参考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常见词语字形的辨析能力。平时注意积累词语的字形,尤其是易错字的书写。【解答】A.错误。“头晕目旋”应为“头晕目眩”;B.正确;C.错误。“云宵”应为“云霄”,“为罪潜逃”应为“畏罪潜逃”,“浑为一谈”应为“混为一谈”;D.错误。“清淅”应为“清晰”,“不求胜解”应为“不求甚解”;故选B。---------------------------------------------------------------------第3题参考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词义的理解能力。做本题时注意结合语境理解词义。例句意为“细心体贴”。【解答】A意为“使变温暖”;B意为“使气氛活跃”;C意为“细心体贴”;D意为“向好的方向发展”。故选C。---------------------------------------------------------------------第4题参考答案:DA.有误,形容跟着别人的话应和。用在此处与语境不合。B.有误,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用在此处是语义不当。C.有误,象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与“独自一人“语义矛盾。D.正确。故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成语的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题型。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要做好该类题,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在出题时尤其是词义正确,而感情色彩不合乎题意的更应该注意。---------------------------------------------------------------------第5题参考答案:BA.有误,语序不当。应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B.正确。C.有误,成分多余,去掉“能否“。D.有误,成分多余,去掉“从“。故选:B。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做好本题要明确病句的原因,并学会从不同角度辨析修改,此外还要做练习加以巩固。---------------------------------------------------------------------第6题参考答案:CA.“老师再三叮嘱”后的冒号改为“逗号”;B.省略号和“等”二去一;C.正确;D.选择关系的复句,中间不能用问号,中间的问号改为逗号。故选:C。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本题要结合标点符号的知识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如问号、引号、顿号等。注意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第7题参考答案:DA.正确。B.正确。C.正确。D.有误,《西游记》应为《镜花缘》。故选:D。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二、现代文阅读---------------------------------------------------------------------第1题参考答案:D;A(1)本题考查文段表达方式的判断。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五种。“聆听,也是艺术”,表达观点,是议论;“大自然的宽阔是最佳的音响设备。想像那一队一队的雄蝉敛翅据在不同的树梢端,像交响乐团的团员各自站在舞台上一般”,是描写;“它们有时合唱有时齐唱,也有独唱,包括和音,高低分明”叙述;“蝉声亦有甜美温柔如夜的语言的时候,那该是情歌吧!”是抒情,可见文段没有运用的表达方式是说明,故选D。(2)本题考查句子位置的判断。阅读句子,主要写的是歌声的特点及给听者的感受,文段主要写的是蝉鸣,“只要有只蝉起个音”可见A处蝉还未鸣叫,此处不合适;B处还未展开对蝉鸣声的描写,所以此时就突出歌声的特点及给人的感受不合适;C处后面的句子是“又如澎涛又如骇浪,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可见此处在写蝉声给人的感受或是作用,所以C处合适;D处主要写的是蝉声的高低起伏,也与句子无联系。故选C。(3)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A、错误,阅读文段,“蝉声何尝不是生命之歌?”一句是反问,不是设问。B、正确;C、正确;D、正确;故选A。答案:(1)D(2)C(3)A本阅读文段出自课文《夏之绝句》,文章中的蝉声成为串联全文的中心线索,层层递进,回旋往复,如同优美的乐章,给人余音绕梁之感。文章语言清丽脱俗,富有诗意,长、短句交错运用,甚至使用倒装句,使语言富于变化,读起来抑扬顿挫、音韵和谐,极具抒情意味。表达方式细区分表达方式有五样: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1、记叙: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必要的交代和说明。作用:交代了什么。(插叙就是补充说明了什么。)2、描写:指作者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进行绘声绘色的、细致的描写与刻画。它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从另一个角度可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3、议论:记叙文中议论是以记叙为基础,对记叙的内容进行分析或评论。记叙文的有三种方式: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作用:承上启下;统领全文;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4、抒情:作者在作品中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抒情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抒情;一种是寄情于人、事、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感情。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5、说明:常用来说明某种事物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记叙文中的说明是记叙中的补充交代,一般要求文字简明扼要。作用:对相关事物作必要的说明,便于理解。三、默写---------------------------------------------------------------------第1题参考答案: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何当共剪西窗烛;夜阑卧听风吹雨;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答案:(1)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重点字:闪)(2)何当共剪西窗烛(重点字:烛)(3)夜阑卧听风吹雨(重点字:阑)(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重点字:霄)此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首先要背熟课文,理解句意,认真书写;对于理解性的题目,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理解题干材料及用意,理解以后认真填写。回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书写,避免出现错别字,在日常学习中应注意理解辨析识记,要记忆准确,默写正确。同时还要格外注意难写、易混易错的字,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四、诗歌鉴赏---------------------------------------------------------------------第1题参考答案:(1)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再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根据“断肠人“一词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痛苦,而这种痛苦当然是由思乡引起的。诗歌前三句写景,这种景物中就包含着深沉的思乡之情,这是把感情寄托在景物上的写法。(2)本题考查诗歌意境的再现。《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短短28字,意蕴深远,结构精巧,平仄起伏,顿挫有致,音韵铿锵,直贯灵心。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注意抓住意象“古道”“西风”“瘦马”,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答案:(1)借景抒情。抒发了一个飘零异地的游子的羁旅之苦和思乡之情。(2)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下踽踽独行。译文: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黄昏时的乌鸦,扑打着翅膀,落在光秃秃的枝桠上。纤巧别致的小桥,潺潺的流水,低矮破旧的几间茅屋,愈发显得安谧而温馨。荒凉的古道上,一匹消瘦憔悴的马载着同样疲惫憔悴的异乡游子,在异乡的西风里踌躇而行。夕阳渐渐落山了,但是在外的游子,何处是归宿?家乡在何方?念及此,天涯漂泊的游子怎能不愁肠寸断!《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短短28字,意蕴深远,结构精巧,平仄起伏,顿挫有致,音韵铿锵,直贯灵心。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是一篇古诗词鉴赏阅读,本题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和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一般难度较大鉴赏古诗词,一般从作者的人生背景、从当时的社会环境、从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别人的评价、翻看诗词的注释等几方面鉴赏。五、名著导读---------------------------------------------------------------------第1题参考答案:D(1)句中“沈四太太”改为“衍太太”才对,所以选D。(2)结合《西游记》中“殿宇藏魔君,仙观有灵根”在万寿山五庄观发生的故事来了解即可。唐僧师徒路经万寿山五庄观,徒弟们偷吃了观里的人参果,悟空又推到了人参果树,师徒被扣留,两番逃走都被抓回。悟空请来观音菩萨,医活果树。师徒继续西行。这是主要的故事情节。答案:(1)D(2分)(2)唐僧师徒路经万寿山五庄观,徒弟们偷吃了观里的人参果,悟空又推到了人参果树,师徒被扣留,两番逃走都被抓回。悟空请来观音菩萨,医活果树。师徒继续西行。(3分)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阅读名著的能力。在阅读名著时,需要注意:一是要扣住故事情节,对人物具体生动的描写进行客观的分析;二是通过对作品语言的把握和体味,理解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的感情倾向。学生在平时读名著时可以多对精彩的地方进行批注,有助于提高综合阅读名著的能力。---------------------------------------------------------------------第2题参考答案:(1)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提取与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学生要了解材料,并对每则材料进行提炼总结。材料一,主要突出学习书法是“为弘扬传统文化”;材料二的统计数据表明,“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气质”;材料三戴敏及材料四中沙如的话,可以看出练习书法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并提高学习效率。(2)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总结能力。根据材料三、四的内容,抓住“少年时代的练字更多的是痛苦”“互联网时代,真正用笔写字的时候越来越少”“到初中虽然学习压力加大了”“上了初中,作业多了,就更没有时间练字了”等关键句来总结即可。(3)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抄写,注意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做到美观、得体、正确。答案:(1)①传承中华传统文化;②提升一个人的形象气质;③使人静心,缓解压力,提高学习效率;④发展特长,培养自信。(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分)(2)①对学习书法缺乏积极性;②学校缺乏专业的书法教师;③中小学学习压力大,书法学习时间无法保证。(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分)(3)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本题四则材料,材料一,介绍广安市启动了“书法进校园”活动,力争到2020年,创建100所“书法教育示范学校”。材料二,是一项网络调查的数据统计。材料三,戴敏对自己练习书法经历的回忆;材料三,网友们对书法学习的不同评论。概括材料内容及提取材料主要信息答题要点:①组合要点法。抓住关键词,提取并组织语段中每层重要的语言标志,再加以综合表达。②整体归纳法。提炼出所有信息,再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加以概括。③进行推论法。寻找文段中的关键句子,综合自己各方面的知识进行推论。④提取中心法。提取最能体现材料信息的中心句或关键语句。⑤分层归并法。针对有两层或两层以上意思的文段,先划分层次,然后再把各层次的内容概括组合。⑥比较分析法。对相应材料进行比较分析而得出相应结论。---------------------------------------------------------------------第3题参考答案:(1)本题考查提炼文章信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关键语句来概括即可。阅读短文,从“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这几句话在概括为:即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毫无自私自利之心。(2)本题考查理解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阅读短文了解内容可知,白求恩同志的“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3)本题考查赏析语句。阅读划线语句,了解内容可知,这句话是双重否定句,所起的作用往往都是加强语气,强调肯定的意味。强调了每一个从前线回来的人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动;连用两个双重否定句,极其有力地强调了无一例外,每个人都佩服,每个人都感动的事实,这比一般陈述句显得更斩钉截铁不可动摇。(4)本题考查辨析论证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即可。答题格式: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具体作用。阅读第②段,了解内容可知,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作者将白求恩与那些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的人作对比,强调了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精神的重要性。(5)本题考查理解语句的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语段内容的基础上,从结构安排上来分析其作用即可。阅读第③段,了解内容可知,这句话起着过渡作用;由叙述与白求恩的交往过渡到分析强调学习白求恩精神的意义。答案:(1)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毫无自私自利之心。(2)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3)连用两个双重否定句,极其有力地强调了无一例外,每个人都佩服,每个人都感动的事实,这比一般陈述句显得更斩钉截铁不可动摇。(4)对比论证。作者将白求恩与那些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的人作对比,强调了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精神的重要性。(5)过渡作用。由叙述与白求恩的交往过渡到分析强调学习白求恩精神的意义。本选段出自《纪念白求恩》一课。第一段介绍了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第二段介绍了他高超的医术。第三段给予其高度的评价。表现了作者对白求恩的赞许。常见的论证方法及作用: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道理论证也包括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俗语谚语等情况,作用: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第4题参考答案:寂静;幽微;恐惧(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阅读短文,了解内容,从“简单说,这盏灯最常出现的地方,就是母亲的床头”“母亲床头的那盏灯就会像被施了咒语的阿拉丁神灯一样,光明瞬间就会到来。至于光明是何时逝去的,从来没费心考虑过,母亲自会安排”等可知,妈妈常年坚持深夜点灯让孩子起床撒尿。(2)本题考查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来分析即可。一般来说,景物描写渲染了某种气氛,烘托了人物什么情感。阅读第⑧段,了解内容,从“乡村愈加显得寂静,连虫鸣都那么幽微”中可知,通过明亮的月色写出了乡村夜晚的寂静和幽微,烘托了“我”当时的恐惧心理。(3)本题考查赏析语句。结合题目的提示,从修辞角度来赏析即可。按照修辞方法+表达效果+事物特征+表达感情的步骤进行分析。阅读第②段的画线句子,了解内容,从“做晚饭时、吃晚饭时、晚饭后”中可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叙述了在任何时间这盏灯都是一家人夜晚活动的中心,为下文写母亲深夜点灯作铺垫。(4)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来分析即可。阅读短文,了解内容,从“何时向母亲发号施令,母亲都不会让你失望”中可知,因为只要喊一声“妈妈,点灯”,母亲很快就会点灯,都不会让人失望。其中也蕴含了“我”由于不能体会母亲的辛苦而自责、惭愧的心理。(5)本题考查理解语句的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语段内容的基础上来分析语句的作用即可。阅读第⑤段,了解内容,从“起夜的孩子首先要把母亲叫醒,只有叫醒母亲”中可知,“妈妈,点灯”概述了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很强。阅读第⑥段,了解内容,从“这时候,母亲就要披衣起来,一个个催促。如此一番折腾,母亲早已清醒了,等孩子们爬回被窝,她独自在昏暗的灯光下发会儿呆,看着孩子们一个个重新睡熟,才将灯吹熄”中可知,“妈妈,点灯”突出了妈妈对孩子的耐心照顾。阅读第⑦段,了解内容,从“何时向母亲发号施令,母亲都不会让你失望”中可知,“妈妈,点灯”强调了妈妈召之即来的神奇。答案:(1)妈妈常年坚持深夜点灯让孩子起床撒尿。(2)寂静、幽微;恐惧。(3)排比。叙述了在任何时间这盏灯都是一家人夜晚活动的中心,为下文写母亲深夜点灯作铺垫。(4)因为只要喊一声“妈妈,点灯”,母亲很快就会点灯,都不会让人失望。其中也蕴含了“我”由于不能体会母亲的辛苦而自责、惭愧的心理。(5)第⑤段的“妈妈,点灯”概述了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很强。第⑥段的“妈妈,点灯”突出了妈妈对孩子的耐心照顾。第⑦段的“妈妈,点灯”强调了妈妈召之即来的神奇。本文主要讲述了妈妈为了让夜晚起来的孩子不害怕,常年坚持深夜在床头点燃一盏灯的故事,表现了妈妈对子女的爱。常见修辞方法及作用: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六、文言文阅读---------------------------------------------------------------------第1题参考答案:坚定;疾行,指迅速逝去;法度;用来;静;躁(1)本题考查句子停顿。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故停顿应为: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①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笃,坚定。②年华随时光而飞驰。驰,疾行,指迅速逝去。③不超越法度。矩,法度。④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用来。(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①饭,吃。饮,喝。肱,胳膊。故译为: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②广,增长。成,成就。故译为: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使学习有成就。(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即可。【乙】文着重围绕一个“静”字,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5)本题为开放类题目,此类题目一般不设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符合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本题时,结合两则文本和自身实际论述学与志的关系即可。观点明确,语意清晰,语序合理通顺即可。答案:(1)(2分)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各(1分),多划不给分)(2)①坚定
②疾行,指迅速逝去③法度
④用来,表行为的目的(各1分)(3)①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②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使学习有成就。(每句2分)(4)静
躁
(每空1分)(5)人一定要有志向,同时志向要专一,这样才能潜心学习,不会轻易被改变。“志”是“学”的前提和动力,“学”是“志”的具体表现,一个勤学的人一定是一个有志向的人。((4分),言之有理即可)译文:甲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乙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①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②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③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④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七、作文---------------------------------------------------------------------第1题参考答案:【示例】2038年1月的一天啊!2038年终于在地球村人们的期盼中来到了!就在一月的这一天,我穿好衣服,一边吃着机器人“露露”给我做的“丰盛”的早餐,一边打开微开型电视机了解国内外大事。吃完早餐,我想到母校-绣湖小学去参观一下,于是就坐上我的智能小汽车,在智能板上把目的地输入,就闭上眼睛休息了,再也不要为亲自驾车而苦恼了。当汽车提醒你到达目的地时,我睁开双眼一看,绣湖小学到了。什么?这是绣湖小学吗?我揉着朦胧的眼睛,定神一看,就满怀着小问号的心走进了校园。等我走进母校一看,校内全都是高层,校园内到处开满鲜花,并不时传来阵阵美妙的音乐,简直成了个小公园,漂亮极了。游完母校,我准备回家去看看爸爸和妈妈,也顺便去吃顿午饭。当我出现在爸妈面前时,妈妈兴奋地问我要吃什么,并随手打开一个大屏幕,我一边把想要吃的菜报了出来,妈妈一边在大屏幕上输入,并不住的问:“够了吗?”我笑着对妈妈说:“足额了。”妈妈会心的一笑,在大屏幕上按下了“确认”键。不到十分钟,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就呈现在我面前。由于科技的发展,妈妈再也不用为满厨房的油烟而烦恼了。吃完午饭,我又来到了爷爷和奶奶家,看见爷爷和奶奶正在专心致致地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合作建房项目竣工验收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建筑涂料工程招投标代理与咨询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智能家电研发生产合同协议书标准格式
- 贵州2025年贵州省市场监管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3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蚌埠2025年安徽马鞍山和县中学招聘劳务派遣制教师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牡丹江2024年黑龙江牡丹江市直事业单位集中选调1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淮安2024年江苏淮安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1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沈阳2025年辽宁沈阳市浑南区事业单位博士招聘3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柳州2025年广西柳州市事业单位招聘207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昆明2025年云南昆明市晋宁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GB/T 26189.2-2024工作场所照明第2部分:室外作业场所的安全保障照明要求
- 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身边的物体》全部课件(共7课时)
- 2025年中国水解聚马来酸酐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高考百日誓师动员大会
- 2025江苏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管委会事业单位招聘8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北京东城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真题
- 2024新人教版初中英语单词表默写版(七~九年级)
- 体育科学急救知识
- 复工复产质量管理工作
- 2025年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限公司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