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系胶体初升高化学知识衔接卓越讲义(人教版2019)(原卷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C/20/wKhkGWekdAyAKAcUAAGMmqwrFtE739.jpg)
![分散系胶体初升高化学知识衔接卓越讲义(人教版2019)(原卷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C/20/wKhkGWekdAyAKAcUAAGMmqwrFtE7392.jpg)
![分散系胶体初升高化学知识衔接卓越讲义(人教版2019)(原卷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C/20/wKhkGWekdAyAKAcUAAGMmqwrFtE7393.jpg)
![分散系胶体初升高化学知识衔接卓越讲义(人教版2019)(原卷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C/20/wKhkGWekdAyAKAcUAAGMmqwrFtE7394.jpg)
![分散系胶体初升高化学知识衔接卓越讲义(人教版2019)(原卷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C/20/wKhkGWekdAyAKAcUAAGMmqwrFtE73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1$___第5讲分散系胶体
I®考点导航
1.分散系的分类:2.胶体的性质3.胶体的应用4.渗析
5.能使胶体发生聚沉的方法
要学一学
一、分散系
1、定义: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里所形成的
2、组成: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
分散剂:分散系中微粒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3、分类:
类另IJ溶液胶体浊液(悬浊液、乳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Inm1—100nm>100nm
二、胶体
1、概念: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之间的分散系。
2、分类:
按分散剂:口夜溶胶:Fe(0H)3胶体、Agl胶体
固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等
汽溶胶:烟、云、雾等
按分散质:粒了胶体:Fe(OH)3胶体、Agl胶体等
分子胶体(高分子胶体):蛋白质胶体、淀粉胶体等
教材8页【实验
取两个100mL小烧杯,分别加入40mL蒸储水和40mLeuSO4溶液。将烧杯中的蒸
储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b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红褐
色,停止加热。观察制得的Fe(OH)?胶体。
3、Fe9H。胶体)的制备
(1)方法:将烧杯中的蒸储水加热至,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b饱
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停止加热。
(2)反应方程式:FeCb+3H2cA=Fe(OH)3(胶体)+3HCl
注意:
4、胶体的性质
教材8页实验1・1
条件暗处
试剂CuSCh溶液Fe(OH)3胶体
操作分别用激光笔照射这两种液体,在与光线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
现象看到一条光亮的“________"
丁达尔效应一一教材8页图1・5资料卡片
(1)产生:当光束通过胶体时,看到一条光亮“通路”的现象
(2)原因:由于胶体粒子较大(1〜lOOnm),对光线而形成的
(3)应用:.
|能要判一判
1.溶液、胶体都属于混合物,溶液具有均一性、透明和稳定性,则胶体也具有均一性、透明和稳定性。(
2.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蛋白质溶液和食盐水。()
3.FcC1溶液滴入热的浓NaOH溶液中可得到Fe(OH%胶体。()
4.胶体不带电荷,胶体粒子因吸附离子往往带有电荷。()
5.纳米材料不是胶体,其粒子分散到分散剂中,才能形成胶体。()
6.因为胶体带有电荷,所以在电场的作用下,胶粒可以定向移动。()
7.“墨滴无声入水惊,如烟袅袅幻形生”中的“墨滴”具有胶体的性质。()
8.PM?;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
9.“纲米级”氯化钠颗粒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要讲一讲
一、分散系的分类:
1.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聚集状态(气、液、固)分,有9种类型:
分散质分散剂实例
气气空气
液气云、雾
固气烟灰尘
气液泡沫
液液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固液糖水、油漆
气固泡沫塑料
液固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固固有色玻璃、合金
2.按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大小乂可以分为三种:溶液、胶体和浊液:
(逊)।(蚣)(浊液)
01nm100nm分散质
粒子直径
要练一练
1.某地的超级大雾造成高速发生15辆车相继追尾」导致3人死亡,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
2.胶体和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A.分散质粒子的大小B.是一种稳定的体系
C.一定条件下会产生沉淀D.粒子带电荷
3.按溶液、浊液、胶体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食盐水、淀粉溶液、豆浆
B.食醋、泥水、血液
C.白糖水、食盐水、茶叶水
D.豆浆、硫酸铜溶液、淀粉溶液
4.化学概念间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0000
并列关系交叉关系包含关系重登关系
A.离子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不属于并列关系B.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C.化合物与电解质不属于包含关系D.分散系和胶体属于重叠关系
二、胶体的性质
1.胶体的介稳性:
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
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两个原因:原因一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而同种电
荷会相互排斥(要使肢体聚沉,就要克服排斥力,消除胶粒所带电荷).
原因二胶体粒子在不停地做布朗运动,与重力作用相同时便形成沉降平衡的状态。
2.布朗运动:
胶体粒子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的现象。在胶体溶液中,胶体微粒(胶粒)在作不停地、无秩序地运动,
这种现象叫做布朗运动。这说明胶体中在每一瞬间胶体粒子在不同方向受的力是不相同的,这也是胶体比
较稳定的原因之一。
布朗运动的微观解释
3.丁达尔效应:
当一束平行光线通过胶体时,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这个现象叫丁达尔效应,它是由胶体粒子对光线的取
射而形成的,应用此性质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
CuSO4溶液Fe(OH)3胶体
4.电泳现象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阴极或阳极)做定向移动的现象,叫做电泳。
左侧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右侧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经过一段时间,左侧颜色变深,说明Fe(0H)3胶体微粒
向左侧移动,从而证明Fe(0H)3胶体微粒带正电荷。
5.聚沉现象
胶体的微粒在一定条件下聚集i起来变成较大的颗粒,形成沉淀从分散剂中析出的现象叫聚沉。
要练一练
1.科学家用某有机分子和球形笼状分子CGO制成了“纳米车”(如图所示)。每辆,纳米车”是由一个有机分子和
4个C6G分子构成,直径约6到9纳米。“纳米车”可以用来运输单个的有机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Go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金刚石与Cg互为同素异形体
C.将“纳米车”分散于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纳米车”的诞生,说明人类操纵分子的技术进入一个新阶段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渗析法可以分离Fc(OH)3胶体和FcCb溶液
B.将饱和FeCh溶液直接加热至沸腾可制得Fe(OH)3胶体
C.用Fe(OH)3胶体作电泳实验,阴极附近颜色变深,说明Fe(OHb胶体带正电荷
D.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为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
3.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肢体一定是混合物
B.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有丁达尔效应
C.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可得氢氧化铁胶体
D.胶体中的胶粒能透过半透膜
三、胶体的应用
I.农业生产:土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保肥作用。土壤里许多物质如粘土、腐殖质等常以胶体
形式存在。
2.医疗卫生:血液透析、血清纸上电泳、FeCb溶液用于伤口止血、利用电泳分离各种氨基酸和蛋白质。
3.日常生活:制豆腐原理和豆浆、牛奶、粥、明矶净水等。
4.自然地理:夏天到来的时候,河水夹杂着大量的泥沙下流,大部分泥沙流入大海。但是,这些泥沙并非
都能汇入海洋,有些在河水与海水汇合处就会马上发生聚结作用,聚沉在河口海边,于是,便形成了辽阔
而肥沃的冲积土。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其形成原理是海水中的电解质使江河泥沙所形成的胶体发生
聚沉。
5.工业生产:有色玻璃的制备,冶金工业利用电泳原理选矿、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原油脱水:
有些火药、炸药的制备等都用到胶体的知识。
要练一练
I.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肢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现象
B.用渗析法可以除去A1(OH)3胶体中的NaCl
C.往Fe(0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时,开始时会出现沉淀,再继续滴加时,沉淀又会溶解直至消失
D.用盐卤点豆腐、河海交汇处可沉积成沙洲、血液透析等都与胶体性质有关
2.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有关的是
①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②黄河入海口处三角洲的形成
③通过溶解、过滤,可以除去食盐中的少量泥沙
④明矶[KAKSOgl2H2O]净水
⑤向FeCb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⑥同一支钢笔先后吸入不同牌子的墨水易造成钢笔堵塞
A.②⑤⑥B.①②④⑥C.②④⑤⑥D.①©⑤
四、渗析
利用半透膜(如羊皮纸、膀胱膜等)使胶体和其中所含的可溶性杂质分离的过程称为渗析,又称透析。半
透膜的细孔能让可溶性杂质的分子或离子通过,但不能让较大的胶粒通过,因而可以达到分离的目的。渗
析是一种物理分离方法。
微提醒:胶体溶液中的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
要练一练
1.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既能透过半透膜又能透过滤纸的是
A.Cu(OH)2悬浊液B.油醋乳浊液C.氯化铁溶液D.氢氧化铁胶体
五、能使胶体发生聚沉的方法
(1)中和胶粒的电性
①直流电吸附法——静电除尘法:用直流电除去空气或工厂废气中的飘尘。
②电解质中和法: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或电解质的浓溶液,可中和胶粒的电性,使胶粒聚沉。如石膏使豆浆
变成豆腐。
③胶体中和法:带相反电性的两种胶体相混合,胶粒互相中和,形成较大颗粒而聚沉。如明研净水:水中
泥土胶粒带负电,明矶溶于水形成A1(OH)3胶体,粒子带正电,正电、负电中和,胶体聚沉。
(2)加热使胶粒运动加快
I能要练一练
6.在实验中因装配仪器不慎划破手指,可立即在出血处滴加三氯化铁溶液应急止血,其原因是
A.三氟化铁溶液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B.三氯化铁溶液能使血液凝聚
C.三氯化铁溶液能产生氢氧化铁沉淀堵住伤口
D,三氯化铁溶液能使血液产生化学变化
I虫要易错再辨析
1.有关丁达尔效应的易错点:
①丁达尔效应是物理变化;
②液溶胶和气溶胶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③丁达尔效应能说明胶粒的大小范围;
④不是只有胶体才发生丁达尔效应,除胶体以外,其他分散体系也会产生这种现象,但是远不如胶体明显,
因此丁达尔效应实际上就成为判别胶体与溶液的最简便的方法.
2.有关电泳现象的易错点:
①电泳现象是物理变化;
②形成原因:是由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吸附离子而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等原因引起的;带电荷情况(一般规律):
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如A1(OH)3、Fe(0H)3胶体;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
硅酸、土壤的胶体粒子带负电荷,如H2SQ3、As2s3胶体;淀粉胶粒不带电。另外,带电荷也要看具体情况,
如用硝酸银和碘化钾制备的碘化银胶体,硝酸银过量,胶体带正电;碘化钾过量,胶粒带负电.又如介质
的pH较低时,蛋白质胶体带正电;pH较高时,则带负电;当蛋白质分子所带的净电荷为零时,则不带电。
淀粉大分子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带电荷。所以,不是所有胶体都能发生电泳现象。
③利用电泳可以分离带不同电荷的溶胶。
④影响电泳的因素有:主要有带电粒子的大小、形状、粒子表面的电荷数目、溶剂中电解质的种类、离子
强度以及pH、温度和所加的电压等。(此知识点在高中不做要求)
3.有关胶体的介稳性和聚沉的易错点:
(1)胶体比较稳定,主要是由于同一胶体微粒带有同种电荷,同性相斥,不易聚沉,中和胶粒所带的电荷或
者增加胶粒互相碰撞的机会均•能使胶体聚沉。该过程是不可逆的。
(2)胶体聚沉的方法有三种:
①加入电解质溶液,加入电解质能中和股粒所带的电荷而使胶体聚沉。
②加入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另一种胶体;
③加热。
®要再巩固
1.“纳米技术”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有人设想将碳酸钙通过加工的方法使之变为纳米碳酸钙(碳酸
钙粒子直径是几纳米至几十纳米),这将引起建筑材料的性能发生巨变。若将纳米碳酸钙均匀地分散到蒸储
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是浊液④能透过滤纸⑤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⑥能透过半透膜⑦是纯净物⑧静置后可看到
白色沉淀
A.0@©B.③⑥⑦C.D.②⑤⑧
2.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
①CuSO4溶液②盐酸③有色玻璃④云、雾
A.①②B.②④C.®®D.③④
3.食盐在不同分散剂中形成不同分散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散系1:食盐分散在水中形成无色透明溶液
分散系2:食盐分散在乙醇中形成无色透明胶体
A.分散系1和2的分散质都是NaCl
B.两种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相同
C.是否发生丁达尔效应是两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D.分散系2可以用滤纸进行分离
4.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气溶胶属于胶体的一种。关于胶体正确的
A.雾是气溶胶.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B.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效应
C.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D.向25mL沸腾的蒸储水中逐滴加入2mLFeCh饱和溶液,继续煮沸可得Fe9H卜胶体
5.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聚沉无关的是
A.河流入海口处易形成三角洲
B.一支钢笔使用不同品牌的墨水易堵塞
C.化工厂利用静电除尘技术除废气中的固体悬浮物
D.招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制成豆腐
6.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制备胶体的•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制备方法属于物理方法B.烧杯中液体的颜色逐渐变浅
C.可用丁达尔效应判断是否制得胶体D.加热能促使该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减小
7.为制备Fe(0H)3胶体,某实验小组设计如下操作,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A.向煮沸的FeC^溶液中滴加几滴NaOH溶液,继续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B.向煮沸的蒸储水中滴加几滴饱和FcCL溶液,继续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C.向煮沸的FeC1溶液中滴加几滴NaOH溶液,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D.向煮沸的自来水中滴加几滴饱和FeCl,溶液,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8.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是纯净物,丙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B.甲、乙、丙中液体均为胶体
C.可用过滤的方法将丙中液体进行提纯
D.乙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CaCOs+ZFS,+3&O=2Fe(OHX胶体)+3C0?T+£a”
9.实验表明,在如图装置中,带负电荷的胶粒向Pt(的)极迁移,带正电荷的胶粒向石墨(C)极迁移,这种现
象叫“电泳现象”。某小组制备Agl胶体并探究其性质,有关信息如表所示(注明:Agl胶体呈黄色)
胶体
操作化学反应现象电泳实验现象
11
一几滴KI溶液
产生黄色液体石墨极附近颜色变深,粕极附近颜色变浅
®[—5mLAgNCh溶液
一几滴AgNOj溶液
产生黄色液体伯极附近颜色变深,石墨极附近颜色变浅
②]—5mLKI溶液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用丁达尔效应可以确定①、②试管里的液体是否是胶体
B.①和②试管中都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C.①试管制备的碘化银胶体带正电荷
D.碘化银胶粒带电性与加入试剂顺序有关
10.“当丁达尔效应出现时,光就有了形状“,美丽的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的特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半透膜
蒸储水
A.图甲实验说明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丁达尔效应
B.图乙实验结果说明Fe(0H)3胶体带正电荷
C.图丙实验完成后得到的分散系是Fe(0H)3胶体
D.图丁实验可以除去Fe(0H)3胶体中的FeCb
要再提升
1.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直径为的“钻钛菁”分子分散在水中能形成胶体
B.丁达尔效应是区分溶液和胶体的一种常用方法
C.可以用滤纸分离除去Fe(0H)3胶体中的FeCb
D.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2.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和胶体都是纯净物,浊液是混合物
B.胶体、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KT(m)107(in)
C.分散系的分类:———1———■——>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溶液胶体注液
D.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通过滤纸,胶体和浊液中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
3.建国70周年阅兵式上,飞机拉烟原理是吊舱中的彩色物质被加压N2吹出,送入高温燃气中,形成“彩烟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彩烟是一种纯净物B.蒸汽凝结为雾发生了化学变化
C.蒸汽遇冷形成的雾是一种分散系D.拉烟原理与丁达尔效应的原理相同
4.按溶液、浊液、胶体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苏打水、牛奶、豆浆B.碘酒、泥水、血液
C.白糖水、食盐水、茶水D.Ca(OH)2悬浊液、澄清石灰水、石灰浆
5.已知NaQ在不同的溶剂中可以形成不同的分散系:100克NaCI溶解在水中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分散系
①);100克NaCI溶解在乙醇中形成无色透明的胶体(分散系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散系①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介于1〜100nm
B.分散系②与云、雾为同•种类型的分散系
C.分散系②中,不能透过滤纸
D.两种分散系都有丁达尔效应
6.新制Fe(OH)3胶体的胶团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JI二星
A.Fe(OH)3胶体显电中性
B.Fe(0H)3胶团结构可表示为:([Fe(0H)3]nFeO「(n-x)Cl)x+-xCl-
C.向Fe(0H)3胶体中加入过量盐酸,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D.Fe(0H)3股团第一层和第二层共同构成胶体粒子带正电,在外加直流电源下向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移动
7.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FeS04和FC2(SO03
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
36n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磁流体是一种纯净物
B.用一束光照射该“磁流体”分散在蒸储△中形成的分散系,会出现丁达尔效应
C.该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滤纸
D.该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0H)3
8.用图1所示装置制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年级数学几百几十数乘以一位数水平练习例题大全附答案
- 言语的发生与发展李佳佳84讲解
- 天然药物化学提取方法微波提取法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李子静讲解
-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创造学思想录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课件
- NSCLC-靶向及免疫治疗
-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课件骆驼祥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家的序和跋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
- 二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课件-4-邓小平爷爷植树
- 数学建模方差分析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中考生物考点9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复习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课件
- 氧化铝生产工艺教学(拜耳法)PPT课件
-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
- 八字调候用神表
- 停车场巡视记录表
- 河道景观设计说明
- 《汽车性能评价与选购》课程设计
- 35kV绝缘导线门型直线杆
- 49式武当太极剑动作方位
- 工程成本分析报告(新)
- 国际学术会议海报模板16-academic conference poster model
- 经典诵读比赛评分标准【精选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