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汝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5年汝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5年汝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5年汝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5年汝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汝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单选题(共30题)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1分)A、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B、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C、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D、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日前表示,重视外语学习、忽视中文教育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已经逐渐显现出来。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A“有效利用资源”后应加“的意识”。B“塑造”与“事迹”搭配不当,应把“事迹”改为“形象”。C应把“不要”去掉。

2、结合语境选择词语填空,表述恰当的一项是()这里有一座高塔,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瞭望孔望见的景致都足够_______。每一件事物都是新的。______近处或远处的事物都会使你______,但越往上走,攀登越______,所以我们要学会坚持。

(1分)A、扣人心弦、只要、依恋、流连快乐B、扣人心弦、既然、望而、生畏困难C、赏心悦目、无论、依恋、流连困难D、赏心悦目、如果、望而、生畏快乐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依次填词语,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抓一个词义比较简单的词语与句子比照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第一空说的是“景致”,自然是“赏心悦目”,排除AB两项,第二空后句的关联词是“都”,应该与“无论”搭配,排除D,故C对。

3、

对联无疑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山河古迹无联不能言胜,千古人物有联方彰显功过。下面的对联都跟某个人物有关,其中联跟人不相对应的一项是()

(1分)A、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鲁迅)B、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文天祥)C、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岳飞)D、四壁云山开醉眼,一楼风月话诗仙。(李白)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选A“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写的是蒲松龄,并非鲁迅。

4、下列句子中,加【】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分)A、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多【于】市人之言语B、曾不知老【之】将至/蚓无爪牙【之】利C、吾尝终日【而】思矣/蟹六跪【而】二螯D、蛟龙生【焉】/犹且从师而问【焉】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A项,“比”的意思。B项,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C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D项,兼词;句末语气助词,无实义。

5、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是()(1分)A、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B、庭中始为篱C、灭六国者六国也D、汝是大家子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B项是陈述句,A、C、D项为判断句。

6、材料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其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以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与“何为不可”句式相同的一项是()(1分)A、孰与君少长B、何不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C、自古及今,未之尝闻D、吾尝疑乎是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宾语前置。

7、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1分)A、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B、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C、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D、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A“天下第一关”为特殊引用,应都加引号。B“这号称”与后面的句子为衔接紧密的一句话,应将冒号去掉。C正确。D.天下第一关”为特殊引用,应加引号。故选:C。

8、材料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泊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下列句式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1分)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D、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例句是被动句,A项是被动句;B项是宾语前置句;C项是判断句;D项是状语后置句。

9、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A、生活里无书籍,就像大地无阳光;智慧里无书籍,就像鸟儿无翅膀。B、那篇游记写到的天山景物有雪峰、溪流、森林、野花……等。C、欣赏着南湖公园的红桃绿柳,他赞叹说:“万紫千红总是春啊!”,D、你去过上海吗,小刘?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B“有雪峰、溪流、森林、野花……等”错误,省略号和“等”重复,去一个,可以修改为“有雪峰、溪流、森林、野花……”或者“有雪峰、溪流、森林、野花等”。故选B。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1分)A、不管是普及的程度还是比赛的数量和质量,同一些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盲人足球运动都还相去甚远。B、在此次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同学们常围在一起相互鼓劲并认真总结得失,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负。C、生态环境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只有减少环境污染,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才能逐渐得到改善。D、闪闪发光的银块,如果加工成极其细小、只有十分之几微米的银粉时,会变成黑色的,这是为什么呢?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B项,一面对两面,“赢得……胜负”不对应,改为“赢得……胜利”。C项,词序不当,删去“对于”“的破坏”,将“生态环境”移到“才能”前。D项,句式杂糅,“如果”与“时”保留一个。

11、“亚圣”指孟子,那“至圣”所指的儒家代表人物是()。

(1分)A、孔子B、程颐C、朱熹D、董仲舒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指道德智能最高的人,谓极圣明;超脱凡俗。专指孔子。

12、下列词语中加括号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1分)A、(旋)(xuán)涡按(捺)(nài)蜜(饯)(jiàn)稍纵(即)(jí)逝B、桑(梓)(zǐ)(鬈)(quán)发(昭)(zhāo)示图穷(匕)(bǐ)见C、(混)(hùn)搭盘(桓)(huán)(喷)(pèn)香(扛)(káng)鼎之作D、(潜)(qián)伏佝(偻)(lóu)(拙)(zhuó)见(戛)(jiá)然而止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ACD各有一个错误,更正后分别是按捺nà、扛gāng鼎之作、拙zhuō见

13、下列括号中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1分)A、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D、则(与)一生彘肩/无乃尔是过(与)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A项,介词,和/连词,和;B项,动词,结交、亲附/动词,给;C项,均为连词,和;D项,动词,给/语气词,无实义。

14、“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1分)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固班起班亮D、杜甫杜牧杜荀鹤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苏洵、苏轼、苏辙。

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1分)A、讳疾忌医

微言大义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B、磐竹难书

两全其美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C、掷地有声

曲意逢迎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D、至高无上

原型必露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A项“万事俱备”的“俱”;B项“罄竹难书”的“罄”;D项“原形毕露”的“毕”。可根据汉字的形意关系推断。

16、下列句中意义和用法与“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一句中的“然”相同的一项是()。(1分)A、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B、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C、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D、不以为然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例句和B项中的“然”,代词,这样。A项,……的样子;C项,然而;D项,动词,是对的。

17、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是()

(1分)A、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B、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C、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D、即使是表面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运动创伤也有可能引发身体内部炎症。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C句中“籍”为“藉”。

18、下面句子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1分)A、中国著名歌唱家谭晶所唱的歌,正如苏轼在《赤壁赋》里所写的那样“余音袅袅,不绝如缕。”B、今年单招会有哪些变化?我们需要怎样应对?都是广大师生目前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C、《论语》中有这样的两句话:“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和“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一个人能做到这两条,就能重塑新我。D、城市发展的近期和远景规划,包括土地的开发与利用,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等。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A“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在这里是做句中成分,句号应放到引号外。B“今年单招会有哪些变化?我们需要怎样应对?”这两个句子都做“都是……的重要问题”的主语,做句子成分而不是真正的问句,故问号应改为逗号。D“土地的开发与利用,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等”是几个短语并列,为与前一句层次分开,应把这几个短语中的逗号改为顿号。故选C。

1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1分)A、《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作者相传为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B、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都是罗贯中《水浒传》一书中家喻户晓的故事。C、鲁迅的《狂人日记》收在短篇小说集《彷徨》中,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D、《项链》、《变色龙》都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A项:正确。B项: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都是罗贯中《三国演义》一书中家喻户晓的故事。C项:《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文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写于1918年4月。该文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的《新青年》月刊,后收入《呐喊》集,编入《鲁迅全集》第一卷。D项:《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不是莫泊桑。故选A。

20、填在下面()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阅读经典对人的影响是()的。它慢慢渗入你的思想,逐渐影响甚至改变你的价值观。

(1分)A、潜移默化B、潜滋暗长C、与日俱增D、日复一日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潜滋暗长:指在暗中不知不觉地生长。与日俱增:用于人的思想感情,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日复一日:意思是过了一天又一天;比喻日子久,时间长;也形容光阴白白地过去。

2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1分)A、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并不是一番风顺的。B、听说,后来玉皇大帝也就怪法海多事,以至荼毒生灵,想要拿办他了。C、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新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D、老爷明日坐堂,只管虚张生事,动文书,发签拿人。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A中为“一帆风顺”C中为“自出心裁”D中为“虚张声势”

22、下列词语中[]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1分)A、[浮]力[氟]气[服]从春风[拂]面[扶]摇直上B、疲[惫][蓓]蕾[悖]谬凤冠霞[帔]关怀[备]至C、斑[驳]湖[泊]脉[搏]日[薄]西山英姿[勃]发D、[差]劲惊[诧]古[刹][姹]紫嫣红叱[咤]风云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B凤冠霞帔pèi;C湖泊pō;D叱咤风云zhà

23、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A、讣(pú)告

椽(chuán)笔

济(jǐ)济一堂B、悲恸(tòng)

犒(kào)赏

犯而不校(jiào)C、骸(hé)骨

鳜(guì)鱼

同仇敌忾(kài)D、狙(zǔ)击

讥诮(qiào)

振聋发聩(kuì)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中加点的字的声旁都不能准确表达该字的读音,应当引起重视。A项,“讣”应读“fù”;C项,“骸”应读“hái”;D项,“狙”应读“jū”。

24、材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搞暴,不复挺者,操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币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根据文意,对“君子之学”的内容、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A、求学是无止境的B、广泛学习且经常反省检查自己C、学习要善于利用外物D、君子生性不同于常人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

25、材料阿房宫赋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②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人④也。)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词语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1分)A、各抱地势,(钩心斗角)B、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C、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D、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A项,钩心斗角:文中指官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现在指各用心机,互相排挤。B项,气候:在文中指气温;现在指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C项,收藏:在文中是名词,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现在是一个动词。

26、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有误的一项()

(1分)A、《平凡的世界》——路遥——中国——小说B、《西游记》——吴承恩——明代——小说C、《聊斋志异》——蒲松龄——清代——小说D、《狂人日记》——鲁迅——当代——诗歌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D《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文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

27、下列各句中,黑体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A、一些不法商贩在早已过期食品的包装上略微(改头换面),又拿出来出售,必须狠狠打击这种不法行为。B、古人做学问讲究“博学”.“转益多师”,今人求学也应该向古人学习,博学之,深思之,多方求证,不可(师心自用)。C、他用不正当的手段坐上了公司的第一把交椅,他的同伙(弹冠相庆)。D、参加了2011年高考作文阅卷的王老师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学生的作文水平令人担忧,很多文章语句不通,表意不明,层次不清,(文不加点)的低分作文也越来越多。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能力。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选项A,改头换面:原指人的容貌发生了改变。现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使用正确。选项B,师心自用:师心: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用: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使用正确。选项C,弹冠相庆: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符合语境,使用正确。选项D,文不加点: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不符合语境,语境是说作文水平差。故答案选D。

28、材料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不是单凭热情去工作,而是如同斯大林所说的那样: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在这种态度下,就是不要割断历史。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晏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在这种态度下,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见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种结论,不是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也不是夸夸其谈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这种态度,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哔众章宠之心。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王义的作风。这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如果有了这种态度,那就既不是“头重脚轻根底浅”,也不是“嘴尖皮厚腹中空”了。

——选自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联系课文,下列表述有误的是()(1分)A、课文的标题“改造我们的学习”,既是中心论点,也标明了论述范围。B、课文结构严谨,论证严密,具有很强的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