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878-2021 鸟类生态廊道设计与建设规范_第1页
DB11-T 1878-2021 鸟类生态廊道设计与建设规范_第2页
DB11-T 1878-2021 鸟类生态廊道设计与建设规范_第3页
DB11-T 1878-2021 鸟类生态廊道设计与建设规范_第4页
DB11-T 1878-2021 鸟类生态廊道设计与建设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40

CCSB64

备案号:83532-2021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1878—2021

鸟类生态廊道设计与建设规范

Designandconstructionspecificationsforecologicalcorridorofbirds

2021-09-24发布2022-01-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1/T1878—2021

鸟类生态廊道设计与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鸟类生态廊道的设计要求、建设要求和监测与维护等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地区新建及改建的鸟类生态廊道的设计与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101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DB11/T1513城市绿地鸟类栖息地营造及恢复技术规范

DB11/T1605鸟类多样性及栖息地质量评价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鸟类生态廊道ecologicalcorridorofbird

用于连接鸟类栖息生境斑块的、能供其扩散交流的线性或带状区域,包括主廊道和次廊道。

3.2

主廊道maincorridor

引导鸟类由源扩散至源的廊道。

3.3

次廊道secondarycorridor

引导鸟类由源扩散至脚踏石、脚踏石扩散至脚踏石、脚踏石扩散至汇的廊道。

3.4

源source

鸟类的聚集地,包括鸟类物种多样性丰富度高和种群数量大的繁殖地、越冬地、迁徙停歇地等。

3.5

汇sink

鸟类扩散的目标地,包括具有一定生境条件的潜在鸟类栖息地、城市绿地、自然保护地等。

3.6

脚踏石stepstone

源中的鸟类向汇扩散时起到驿站作用的、鸟类相对丰富的区域。

3.7

关键鸟类keybirds

1

DB11/T1878—2021

具有生境代表性,且在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方面起到关键作用的鸟类。

3.8

栖息地适宜性habitatsuitability

栖息地对目标鸟类的适宜程度。

4设计要求

4.1资料收集

4.1.1鸟类

收集整理鸟类生态廊道区域及周边地区2km~5km范围内的鸟类资料,包括:

a)鸟类物种多样性;

b)珍稀濒危鸟类的种类、数量和分布;

c)鸟类的保护现状、居留型、活动规律等。

4.1.2其他动物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开展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昆虫等资料的收集。

4.1.3植被和植物

收集整理鸟类生态廊道区域及周边地区2km~5km范围内的植被和植物资料,包括:

a)植被类型、面积、分布;

b)植物物种多样性;

c)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等。

4.1.4地质地貌

收集整理鸟类生态廊道区域及周边地区2km~5km范围内的地质、地貌、地形等资料。

4.1.5气候

收集整理鸟类生态廊道区域及周边地区2km~5km范围内的气候,包括风力、降水、气温等资料。

4.1.6水系及水文

收集整理鸟类生态廊道区域及周边地区2km~5km范围内的水系概况,包括水体类型、径流量、水

体质量等资料。

4.1.7土地利用类型现状

收集鸟类生态廊道区域及周边地区2km~5km范围内的不同土地的利用类型现状资料,包括各类

土地的利用面积、保护状况、分布等,并形成土地利用现状图,绘制要求见附录A。

4.1.8土地权属

收集整理鸟类生态廊道区域内的土地权属资料。

4.1.9遥感资料

收集整理鸟类生态廊道区域及周边地区2km~5km范围内的卫星图片和航空相片等遥感影像。

4.2本底调查

4.2.1调查范围

调查鸟类生态廊道区域及周边地区2km~5km范围内的重要栖息地,包括聚集区、觅食地、越冬

地、繁殖地等。

4.2.2调查内容

2

DB11/T1878—2021

调查内容包括:

a)鸟类物种多样性,包括鸟类生态廊道区域及周边地区2km~5km范围内的鸟类种类数量、关

键鸟类种群现状、珍稀濒危物种的分布情况等;

b)鸟类活动规律,包括鸟类在鸟类生态廊道区域及周边地区2km~5km范围内的不同季节的活

动规律,迁徙和迁飞路线以及潜在的可利用路线;

c)珍稀濒危鸟类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等;

d)鸟类生态廊道区域及周边地区2km~5km范围内的鸟类栖息地质量,以及鸟类对不同类型栖

息地的利用时间;

e)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开展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昆虫等本底资源调查;

f)植物和植被,包括鸟类生态廊道区域及周边地区2km~5km范围内的植被类型、面积、分布

等和植物多样性、珍稀濒危植物种类、数量和分布等资料,植被分类单位应当细化到群系。

4.3设计内容

4.3.1关键鸟类选择

根据调查结果,参照附录B中的关键鸟类物种名录,确定关键鸟类,并形成关键鸟类分布图,绘制

要求见附录A。

4.3.2源、汇、脚踏石选择

根据DB11/T1605对城市建成区城乡绿地、非城市建成区城乡绿地、旱地和水田栖息地等级划分,

确定源、汇、脚踏石,选择方法见附录C,并形成源、汇和脚踏石分布图,绘制要求见附录A。

4.3.3主廊道确定

在源和源之间满足以下条件的区域确定为主廊道,要求如下:

a)宽度宜为80m~150m;

b)能够自然或通过人工措施改造后连接源和源;

c)优选自然河流、防护林带、绿道等鸟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带状或线状绿地区域,以及主要绿地保

护分布区域;

d)生境较为丰富的区域。

4.3.4次廊道确定

在源和脚踏石之间、脚踏石和脚踏石之间、脚踏石和汇之间满足以下条件的区域确定为次廊道,要

求如下:

a)宽度宜为20m~80m;

b)能够自然或通过少量的人工措施后连接源和脚踏石、脚踏石和脚踏石、脚踏石和汇;

c)优选自然河流、防护林带、绿道等有鸟类活动的带状或线状绿地区域;

d)区域内的生境较为丰富或经人工措施改造后,可形成较好生境。

4.3.5设计成果

根据源、汇、脚踏石的选择和主次廊道的选择形成鸟类生态廊道空间布局图、工程布局图,绘制要

求见附录A。编制鸟类生态廊道建设项目设计报告,包括背景意义、鸟类生态廊道区域概况、建设条件

和问题分析、指导思想、构建依据、建设原则、建设期限、建设目标、空间布局、主廊道和次廊道建设

内容、投资估算、保障措施等,报告编写格式见附录D,报告中的各部分制图要求见附录A。

5建设要求

5.1各要素

5.1.1源

源的建设以保护现有栖息环境为主,以关键鸟类种群的恢复和绿地景观营造为辅,主要包括:

3

DB11/T1878—2021

a)栖息地保护;

b)关键鸟类种群的恢复。根据关键鸟类的栖息适宜性,在区域范围内因地制宜地采取林相改造、

人工造林、退耕还湿等措施,同时种植浆果植物等方式对廊道内的鸟类种群进行恢复;

c)关键鸟类栖息生境质量提升,包括关键鸟类觅食地、夜栖地、繁殖地的质量提升;

d)关键鸟类食物质量提升。通过生态种植鸟类食源性植物等方法,丰富鸟类食物来源,可通过禁

打农药、封地保育、森林抚育等方式,提高鸟类食物质量;

e)绿地景观营造。对人为干扰严重、绿地景观效果差的绿地区域进行绿地景观优化,选择生态效

益高且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优良乡土植物对此类绿地进行景观提升,优化绿地景观植物的种

类、数量及空间配置。

5.1.2汇

汇的建设以栖息地营造和关键鸟类招引为主,主要包括:

a)栖息地营造。对觅食地、隐蔽地、夜栖地、巢址和水源地进行营造,营造具体操作按照DB11/T

1513执行;

b)招引措施,采用食物法、水源法、巢箱法等具体操作按照DB11/T1513中执行。此外还可以

采用声音招引法和仿生模型法,声音招引法是指在隐蔽处设置声音播放器,播放鸟类的声音招

引鸟类;仿生模型法是指在视野较好且靠近声音播放器或投喂点处,放置目标种类的仿生模型。

5.1.3脚踏石

脚踏石建设以营造关键鸟类补给地和休息空间为主,主要包括:

a)关键鸟类补给地建设,包括食物投放和食源性植物种植;

b)根据关键鸟类生活习性进行休息空间的营造,包括林地、灌丛、裸地、沙地、浅水等。

5.1.4主廊道

主廊道建设内容为关键鸟类栖息生境修复,主要通过调整植被类型和面积等方式进行栖息生境修

复,按照GB/T21010的规定划分土地类型,针对不同的土地类型以及不同原因和程度的破坏,对廊道

内的栖息地生境进行修复。

5.1.5次廊道

次廊道建设内容为鸟类招引,根据所连接的脚踏石的鸟类组成特点,进行相应鸟类的招引措施设计,

包括设置人工投喂设施、饮水装置、仿生模型、人工巢箱等:

a)人工投喂设施一般由饲料箱、连接装置和取食区组成,具体规格、尺寸及材料选用根据招引鸟

类特点和场地情况确定。

b)饮水装置一般由储水罐、自动饮水系统及控制器组成,具体规格、尺寸及材料选用根据招引鸟

类特点和场地情况确定。

c)仿生模型由头部、上体、下体等部分组成,材料为木头、树脂、塑料等,具体规格、尺寸及材

料选用根据招引鸟类特点和场地情况确定。

d)人工巢箱一般由巢体、防雨顶盖及安置架组成,具体规格、尺寸及材料选用根据招引鸟类特点

和场地情况确定。

5.2宣教设施

可在鸟类生态廊道区域内建设科普宣教设施。

6监测与维护

6.1监测

以自然环境因素、植物、鸟类为监测指标,在廊道建设期主要监测鸟类生态廊道的建设对鸟类及其

生境的影响,在廊道建成期主要监测建成后鸟类对生态廊道的利用情况。监测内容包括:

a)鸟类,主要包括种类及分布、数量、多样性、关键鸟类种群现状、鸟类疫源疫病监控等。在有

条件的情况下,可开展其他动物的监测;

4

DB11/T1878—2021

b)植物植被,主要包括植被类型及面积、植物种类及分布、多样性、保护植物等。

6.2维护

鸟类生态廊道维护的内容包括:

a)根据鸟类生态廊道特征、自然环境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设计鸟类生态廊道维护方案,如绿地

质量提升、水质提升、入侵物种防控等;

b)病虫害防治,从资源和环境效益出发,全面预防,科学治理鸟类生态廊道内的病虫害;

c)封闭管理,在候鸟迁徙季,有条件的区域,可实行全封闭式管理;

d)流浪动物的管理,加强鸟类生态廊道区域内流浪动物和家养宠物的管理。

5

DB11/T1878—2021

附录A

(资料性)

制图要求

A.1概述

鸟类生态廊道建设报告附图包含关键鸟类分布图,土地利用现状图,主要绿地保护现状图,源、汇、

脚踏石分布图,鸟类生态廊道空间布局图,鸟类生态廊道工程布局图。

A.2制图要求

A.2.1关键鸟类分布图包含以下内容:

a)图上有明确的图例标示、方向标等;

b)以点的形式明确关键鸟类在鸟类生态廊道区域内的分布点位,不同的鸟类用不同的几何图形表

示、也可用不同的数字表示;

c)地理要素应包括鸟类生态廊道区域界线、行政地名、水系等。

A.2.2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图包含以下内容:

a)图上有明确的图例标示、方向标等;

b)用不同的颜色表示鸟类生态廊道区域内的土地资源分布现状,自然绿地和人工绿地颜色区分要

明显;

c)以点的形式明确主要绿地保护状况在鸟类生态廊道区域内的分布点位,不同的类型的绿地保护

状况用不同颜色的几何图形表示。三角形表示自然保护地(红色表示国家级、黄色代表省级、

绿色代表市县级);正方形表示自然保护小区;圆形表示绿地公园(红色表示国家级、黄色代

表省级、绿色代表市县级及其他);

d)地理要素应包括鸟类生态廊道区域界线、行政地名、水系、山体等。

A.2.3源、汇、脚踏石分布图包含以下内容:

a)图上有明确的图例标示、方向标等;

b)以点的形式明确源、汇和脚踏石,红色圆形表示源、蓝色方形表示汇、绿色五边形表示脚踏石;

c)地理要素应包括鸟类生态廊道区域界线、行政地名、水系、山体等;

d)源、汇和脚踏石分布图可分别制成3张图,也可以将源、汇和脚踏石绘制成1张图。

A.2.4鸟类生态廊道空间布局图包含以下内容:

a)以源、汇、脚踏石的分布图为底图,图上有明确的图例标示、方向标等;

b)以线的颜色和粗细程度形式表示主次廊道,紫色线表示主廊道、棕色线表示次廊道,紫色线、

棕色线的粗细比按照2:1;

c)地理要素应包括鸟类生态廊道区域界线、行政地名、水系、山体等。

A.2.5鸟类生态廊道工程布局图包含以下内容:

a)以鸟类生态廊道空间布局图为底图,图上有明确的图例标示、方向标等。注意保持幅面的合理

布局,各种标注应清晰可见,容易区分;

b)准确标注各项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的位置、范围等内容;

c)地理要素应包括鸟类生态廊道区域界线、行政地名、水系、山体等。

6

DB11/T1878—2021

附录B

(资料性)

关键鸟类物种名录

表B.1给出了关键鸟类物种名录。

表B.1关键鸟类物种名录表

序号中文名拉丁名居留类型保护级别(国家级)保护级别(北京市)

1鸿雁AnsercygnoidP二级

2豆雁AnserfabalisP二级

3灰雁AnseranserP二级

4大天鹅CygnuscygnusP二级

5赤麻鸭TadornaferrugineaP/W二级

6鸳鸯AixgalericulataP/R二级

7绿头鸭AnasplatyrhynchosS/P/W二级

8斑嘴鸭AnaszonorhynchaS/P/W二级

9青头潜鸭AythyabaeriP一级

10普通秋沙鸭MergusmerganserP/W二级

11凤头䴙䴘PodicepscristatusS/P一级

12珠颈斑鸠StreptopeliachinensisR

13普通雨燕ApusapusS一级

14白腰雨燕ApuspacificusP一级

15大鹰鹃HierococcyxsparverioidesS二级

16大杜鹃CuculuscanorusS二级

17白骨顶FulicaatraS/P

18白枕鹤GrusvipioP一级

19灰鹤GrusgrusP/W二级

20黑翅长脚鹬HimantopushimantopusP/S二级

21凤头麦鸡VanellusvanellusP

22剑鸻CharadriushiaticulaV

23金眶鸻CharadriusdubiusS/P

24白腰杓鹬NumeniusarquataP二级

25普通燕鸻GlareolamaldivarumP/S一级

26红嘴鸥ChroicocephalusridibundusP

27普通燕鸥SternahirundoP/S

28黑鹳CiconianigraR/S一级

29白琵鹭PlatalealeucorodiaP二级

30苍鹭ArdeacinereaS/P二级

31白鹭EgrettagarzettaS二级

32凤头蜂鹰PernisptilorhynchusP二级

33金雕AquilachrysaetosR一级

34雀鹰AccipiternisusP/W二级

35白腹鹞CircusspilonotusP二级

36普通鵟ButeojaponicusP/W二级

37红角鸮OtussuniaS二级

38雕鸮BubobuboR二级

39纵纹腹小鸮AthenenoctuaR二级

40长耳鸮AsiootusW二级

7

DB11/T1878—2021

表B.1关键鸟类物种名录表(续)

序号中文名拉丁名居留类型保护级别(国家级)保护级别(北京市)

41戴胜UpupaepopsS/R二级

42普通翠鸟AlcedoatthisS/R

43灰头绿啄木鸟PicuscanusR一级

44大斑啄木鸟DendrocoposmajorR一级

45红隼FalcotinnunculusR/S二级

46燕隼FalcosubbuteoP二级

47游隼FalcoperegrinusP/W二级

48红尾伯劳LaniuscristatusS/P二级

49红嘴蓝鹊UrocissaerythrorynchaR一级

50灰喜鹊CyanopicacyanusR一级

51大嘴乌鸦CorvusmacrorhynchosR

52黄腹山雀PardaliparusvenustulusR/S一级

53沼泽山雀PoecilepalustrisR二级

54褐头山雀PoecilemontanusR二级

55金腰燕CecropisdauricaS/P二级

56鳞头树莺UrosphenasquameicepsP/S二级

57银喉长尾山雀AegithalosglaucogularisR二级

58山鹛RhopophiluspekinensisR二级

59红胁绣眼鸟ZosteropserythropleurusP二级

60山噪鹛GarrulaxdavidiR二级

61黑头䴓SittavillosaR二级

62乌鸫TurdusmandarinusR

63宝兴歌鸫TurdusmupinensisS二级

64北红尾鸲PhoenicurusauroreusS/P/W

65白眉姬鹟FicedulazanthopygiaS二级

66绿背姬鹟FicedulaelisaeS

67燕雀FringillamontifringillaW/P二级

68金翅雀ChlorissinicaR二级

69灰眉岩鹀EmberizagodlewskiiR

70黄喉鹀EmberizaelegansP/R二级

8

DB11/T1878—2021

AA

附录C

(资料性)

源、汇、脚踏石的选择方法

C.1概述

按照DB11/T1605的要求进行栖息地适宜性评价,依据栖息地适宜评价结果选择源、汇、脚踏石。

C.2源、汇、脚踏石选择

根据DB11/T1605对城市建成区城乡绿地、非城市建成区城乡绿地、旱地和水田栖息地等级划分,

选择建设源、汇或脚踏石。选择标准见表C.1。

表C.1源、汇、脚踏石选择标准表

城市建成区城乡绿地、非城市建成区城

乡绿地、旱地和水田栖息地栖息地选择特征栖息地适宜建设类型

等级划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