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9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朴刀(pō) 藤条(téng) 怨怅(chàng) 恁地(píng)B.浑家(hún) 簇拥(cù) 桑梓(zǐ) 星宿(sù)C.侥幸(jiǎo) 存恤(xù) 带挈(qiè) 谬举(miù)D.纶巾(guān) 愧赧(nán) 筵席(yán) 发怔(zhè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促狭碗筷姊妹千恩万谢B.聒噪作揖心窍顶足之势C.犹然乡绅皂靴顿开矛塞D.商酌体统勾当如雷惯耳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智取生辰纲》节选自《水浒传》。《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B.《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古典短篇讽刺小说。C.《三顾茅庐》节选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D.《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自《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4.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我们读小说,实际上也就是随着小说家的笔触,神游于小说所虚构的世界之中②小说离不开虚构和想象③当然。想象不要太离谱,要尽可能遵循原作的思路④其实,这种想象的快乐不是小说家的专利,也可以通过你自己的尝试来获得⑤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A.①②⑤④③ B.②①⑤④③ C.⑤②④③① D.②⑤④①③5.范进中举后,地位发生了急剧变化。胡屠户的语言也随之变化。现实生活中也有和胡屠户这样的人。观察下面漫画,回答下列问题。(6分)(1)分别用一个成语描绘漫画所反映的四种情况。(4分)与群众说话:与同事说话:与上级说话:与法官说话:(2)写出漫画蕴含的深意。(2分)6.阅读文段,回答问题。(4分)林冲道:“你看我命苦么!等了三日,甫能等得一个人来,又吃他走了。”小校道:“虽然不杀得人,这一担财帛可以抵当。”林冲道:“你先挑了,上山去,我再等一等。”……只见山坡下转出一个大汉来,……只见那汉子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林冲正没好气,……抢将来斗那个大汉。这段文字选自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林冲的绰号是什么?“那汉子”是谁?林冲“斗那个大汉”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林冲绰号:________________那汉子: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某校拟开展“阅读名著,走近经典”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8分)(1)请你为活动的主持人拟写一段开场白。(3分)(2)你在本次活动中,为同学们推荐你最喜爱的一本书并写出你的推荐理由。(3分)(3)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家名言,让同学们进行仿写练习,在班会上进行分组比赛。请你仿照下面的句子,以“书籍”为内容,写两句话。(2分)示例: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仿写: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44分)(一)(14分)正在松树边闹动争说,只见对面松林里那伙贩枣子的客人,都提着朴刀走出来问道:“你们做甚么闹?”那挑酒的汉子道:“我自挑这个酒过冈子村里卖,热了在此歇凉。他众人要问我买些吃,我又不曾卖与他,这个客官道我酒里有甚么蒙汗药。你道好笑么?说出这般话来!”那七个客人说道:“我只道有歹人出来,原来是如此。说一声也不打紧。我们倒着买一碗吃。既是他们疑心,且卖一桶与我们吃。”那挑酒的道:“不卖,不卖!”这七个客人道:“你这汉子也不晓事,我们须不曾说你。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不紧。看你不道得舍施了茶汤,便又救了我们热渴。”那挑酒的汉子便道:“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又没碗瓢舀吃。”那七人道:“你这汉子忒认真,便说了一声打甚么不紧。我们自有椰瓢在这里。”只见两个客人去车子前取出两个椰瓢来,一个捧出一大捧枣子来。七个人立在桶边,开了桶盖,轮替换着舀那酒吃,把枣子过口。无一时,一桶酒都吃尽了。七个客人道:“正不曾问你多少价钱?”那汉道:“我一了不说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七个客人道:“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那汉道:“饶不的,做定的价钱。”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见了一瓢,拿上便吃。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酒。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啰唣!”1.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3分)2.本语段是从哪几个层次来写的。(4分)3.卖酒人是真的不想卖给杨志他们酒吗?为什么说“不卖,不卖”?(3分)4.“智取生辰纲”的“智”字在本段有何具体表现?(4分)(二)最后的老师(16分)①他在小河那边,看着最后一名学生走过,才缓缓地回到山上。学校就在山上,山下坐落着十多个村庄,有的在山的东边,有的在山的西边。山上的学校成为这山区保留的最后一所学校,他也是这里最后一名老师。他走路的时候,腿有些一瘸一拐的,头发开始花白,眼睛开始老花。他回到学校,这里很安静,那棵核桃树上的老钟在秋风中微微摆动,几间破旧的教室窗口已经破落,钉在上边的透明塑料布被风吹得哗哗作响。②她是他的学生,看见他回来了,指了指放在桌子上的晚饭:“老师,您吃饭。”晚饭极其简单,碗里是刚刚熬好的玉米粥,两个窝窝头放在盘子里,还有一个盘子盛着腌制的萝卜干。他拿起窝窝头,把萝卜干夹进窝窝头里,然后用力挤压,把萝卜干挤到中间,他就开始啃着。他吃得很香,窝窝头的碎屑掉桌子上,也拾起来塞回嘴里。她蹲在屋外边,那边是靠山的一口泉眼,她在青石板上搓着衣服。月儿出来了,她有节奏的搓洗动作在月色中很优美。③他走过来,蹲在她身边,用山药纸卷烟,片刻,一支自制的香烟卷好,再掏出打火机点着。她放下手里的衣服,转过脸看他说:“老师,我明天就要回城了。这里还有什么需要的,我下一次来的时候给您捎来。”他凝视着天幕,深邃的夜空星光灿烂,山里的风开始有些凉意:“就是把城里的那些要扔掉的衣服再捎些来,你看看,这些孩子的衣服都破得不能再穿了。马上就要入冬,我想让他们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她看了他一眼:“我说的是您,以后怎么办?这里的教学点就要撤掉了。”④他抬起头看着这所学校,学校在半山上,显得非常孤独,想了想说:“要撤就撤吧,最多我每个月少几百块钱,我还是留在这里,那些娃想在这里上学,我还会教他们。”她似乎想说什么,稍停了停后,说:“上级的意思是,让这些学生都去中心小学上学去。”⑤他看着她。她也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也是他亲自送出去的学生,现在位居教育局的局长。她此次来,目的是想说服老师。她在这里待了几天,但不知道怎样开口,这里的学生已经把老师当自己的亲人。自己当年何尝不是这样?老师的腿就是为了背自己过河,摔倒弄伤的。她记得清清楚楚,那场暴风雨中,老师撑在水里,不让自己下来,咬着牙挣扎着蹚水。小河里流淌着老师的血液,从那以后,老师的腿就瘸了。⑥这是大山里最后的教学点,他也是全县最后一位代课老师。作为教育局长,她上任的第一天起,就是整合教育资源,把山里的孩子们送到城镇里上学。为了这个她认为最得民心的计划,她撤掉几十个教学点,这个也是最后要撤销的教学点。可是阻力来自老师——这是她的恩师。她决定亲自前来劝说,甚至已经给老师考虑好了,让他在教育局当传达室的值班保安。⑦她来到这里,看到了二十年没有改变的教学点,还是老样子。教室比以前更破了,老师也苍老了许多,但老师还是那么激情澎湃地领着这里的娃们朗读课文。她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欠缺什么,她决定住下来,她很想改变这里的状况。她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在这里,她见到了送孩子们上学的老乡。老乡看见她回来了,篮子里装满山货,大家围在一起,问长问短。她是乡亲们的骄傲,大家聚在一起,回忆起她在学校时的往事。老师坐在一边,听着大家对她的称赞。她听着低着头不知道说什么好。是的,她是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但是她给这里带来了什么呢?她很难开口说自己是来撤销这个教学点的。大家都说,如果没有这个教学点,去镇里的小学拼校,路途这么远,娃们都还小,要不在路上大人担惊受怕,要不在校里寄宿小孩受苦啊。⑧可这是县委的决定,也是自己拍着胸脯打包票的,更是为了山里孩子更好的未来啊。她非常为难,看着恩师艰苦的生活,看到这座破败的学校,她流泪了。她第一次烧火做饭,第一次蹲下来搓洗衣服,这都是她能够为老师做的。可是,除了这个,她还能做什么?⑨她离开这里的时候,老师送她经过那条小河。她缓缓地过河了,他依旧和平常一样,默默地目送她离开。(选自《2017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1.小说中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2.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的作用。(4分)3.这篇小说意蕴丰富,主题深刻,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4.小说结尾并未交代山区的最后这个教学点是否被撤销,你认为结果会怎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4分)(三)周进中举(14分)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众人都慌了,只道一时中了邪。金有余道:“贤东,我扶着他。你且到做工的那里借口水灌他一灌。”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着立了起来。周进看看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曾死了人,为甚么号啕痛哭?”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他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内中一个客人道:“周客人有甚心事?为甚到了这里,这等大哭起来?金有余道:“列位老客有所不知,我这舍舅,本不是生意人。因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见贡院,不觉伤心起来。”只因这一句话道着周进的真心事,于是不顾众人,又放声大哭起来。又一客人道:“论这事,只该怪我们金老客。周相公既是斯文人,为甚么带他出来做这样的事?”金有余道:“也只为赤贫之士,又无馆做,没奈何上了这一条路。”又一个客人道:“看令舅这个光景,毕竟胸中才学是的,因没有人识得他,所以受屈到此田地。”金有余道:“他才学是有的,怎奈时运不济!”那客人道:“监生也可以进场。周相公既有才学,何不捐他一个监生进场。中了,也不枉了今日这番心事。”金有余道:“我也是这般想,只是那里有一注银子?”此时周进哭的住了。那客人道:“这也不难。现放着我这几个兄弟在此,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借与周相公纳监进场。若中了官,那在我们这几两银子,就是周相公不还,我们走江湖的人,那里不破掉了几两银子?何况这是好事,你众位意下如何?”众人一齐道:“君子成人之美。”又道:“‘见义不为,是为无勇。’俺们有甚么不肯?”周进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爬到地下,就磕了几个头;众人还下礼去。周进不再哭了,同众人说说笑笑,回到行里。…………自古道:“人逢喜事精神爽。”周进进场,那七篇文字,做的花团锦簇一般。直到放榜那日,巍然中了。众人各各喜欢。那典史拿晚生帖子上门来贺。汶上县的人,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相与的也来认相与。忙了个把月,申祥甫听见这事,在薛家集聚了分子,买了四只鸡、五十个蛋和些炒米饭团之类,亲自上门来贺喜。周进留他吃了酒饭去。荀老爹贺礼是不消说了。1.周进为什么在贡院里做出自杀行为?作者设置这一情节的作用是什么?(3分)2.第二段说周进“没奈何上了这一条路”。“这一条路”指哪一条路?为什么“没奈何上了这一条路”?(4分)3.试分析周进和范进两人的形象有什么相同之处。(3分)4.结合周进中举前后的情况,说说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4分)三、作文(50分)任选一题作文。1.中国古典小说遗产丰富,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它独放异彩,使中华文化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本单元四篇课文均节选自明清时期最有代表性的长篇白话小说。这些小说通过曲折生动的情节,展示了异彩纷呈的人物画廊。相信你对这些小说也有独到的见解。如果从你的角度去讲解,你会怎样叙述?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篇从你的角度来叙述。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2.人生如登山,或许因为太在意登上山顶,我们往往没有慎重选择路径就匆匆出发。于是,有人踏上大道有人走进小路,有人奔向捷径,有人闯入险途。有的路,平坦而通畅,带给你的是安稳或者平庸;有的路,崎岖而险峻,带给你的是精彩或者伤害。选择的路合适,你会顺利登上山顶;选择的路不合适,即使登上山顶,也会遍体鳞伤。决定人生状态的不是山顶,而是你选择通向山顶的那条路。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①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参考答案一、1.C2.A3.B4.B5.(1)示例:横眉冷对口若悬河眉开眼笑张口结舌(2)讽刺了当今社会上一些人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庸俗势利的丑恶嘴脸。6.豹子头杨志林冲投靠梁山,王伦担心他会强占梁山,于是刁难林冲交纳“投名状”。二人不分胜负,被王伦等人制止(或:“杨志前往东京,林冲如愿坐了梁山第四把交椅”)。7.(1)同学们,大家好。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共携手,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阅读名著,走近经典”的读书交流活动中去吧!(2)《伊索寓言》:简洁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给人以思想的启迪。《格列佛游记》:清新的文字,奇异的想象,辛辣的讽刺,将读者带入一个奇异的幻境。(3)植物没有土壤航船没有舵手二、(一)1.写“贩枣子客人”买酒消渴的过程。2.从问酒、买酒、吃酒、下药四个层次来写。3.是卖酒人白胜欲擒故纵,故意说给杨志他们听,调动众军士的胃口,使杨志放松警惕。(意对即可)4.巧扮枣贩,枣可下酒,载枣的车可运金银财宝;用酒设计却被杨志怀疑酒中有药时,又采用欲擒故纵的手法,假假真真演了一场戏,不露半点破绽。(意对即可)(二)1.①关爱学生,甘于奉献:每天放学送学生离校;为学生争取过冬的衣物;为保护学生以致腿瘸;怕学生们上学不便坚持不撤教学点到最后。②坚守岗位,热爱教学:即使生活艰难也愿留在山区继续教书;即使学校破败、自己年老力衰,仍激情澎湃地教孩子们读书。③淡泊名利,甘于寂寞:生活简朴,甘于清贫;一辈子当一位乡村代课老师,不图名不图利,为了学生默默地坚守到最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