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分析概括人物特点-因形悟神立象尽意_第1页
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分析概括人物特点-因形悟神立象尽意_第2页
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分析概括人物特点-因形悟神立象尽意_第3页
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分析概括人物特点-因形悟神立象尽意_第4页
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分析概括人物特点-因形悟神立象尽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含答案解析

学案12分析概括人物特点

——因形悟神,立象尽意

【复习任务】1.掌握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途径,能够精准概括人物形象特点。2.能够在把

握人物形象特点的基础上揣摩人物心理,精准概括人物心理及特点。

【考情微观】

设题角

年份卷别篇名提问方式命题特点

“下田去吧,儿子”这(1)分析形象是高考小说

新高考个段落,写出了多重的分析心考查的最热点,无论是

《给儿子》

I卷身心感受。请加以梳理理特点考人物形象还是考物

概括。(4分)象,几乎年年都考。

2023

德贵与牛、犁对话,表(2)人物形象是高考考查

全国乙《长出一地现了德贵什么样的心分析心的重中之重。

卷的好养麦》理?请结合小说简要理特点①既重视传统的人物形

分析。(6分)象特点的分析,更重视

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人物的心理变化,且后

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一点越来越突出。这一

新高考分析心

《江上》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变化,需要考生更加关

I卷理变化

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注文本的细节,真正去

简要分析。(6分)读文本。

2022

《支队政委②设题形式灵活多变。

(节选)》《长老胡这一人物形象有既有整体分析,又有局

全国甲分析形

征:前所未闻哪些特点?请结合文部分析;既有传统的人

卷象特点

的故事(节本一简要分析。(6分)物形象分析题,又有如

选)》“老董的匠人精神主要

买卖瓷盘的过程中,杨体现在哪些方面”这种

全国乙分析心

2021《秦琼卖马》成岳的心理发生了哪逆推式思维题。“逆

卷理变化

些变化?请结合作品推”的变化,目的在于

简要说明。(6分)指引考生重视阅读,真

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正去读文本。

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

全国I分析心

2020《越野滑雪》的对话,请结合上下文

卷理特点

分析对话者的心理。(6

分)

■知识图要■------------------------------------------------------------------------

T外在特征)一类属、地位、身份、职业、相貌、穿着

直接描写一心理描写

间接描写」

方法

(一进步

厂思想特征T七匚

T内涵特点)-

j落后

揭示人物内心匚

刻画人物性格人L基本性格

r思想性格一性格特征{辅助性格

推动情节发展I心理描写物特征

交代行动依据r作用人物整体

象不断变化

表现内在情感I特特点

突出深化主题厂j心理特征丰富而复杂

细腻而有层次

局部(静态)L自身言行

心理分析

h心理分析他人评价

T分析途径)一

整体(动态)L题型主要情节

心理变化

j社会环境

特级教师黄厚江如是说:

王安忆说:“小说是心灵的历史。”毫无疑问,小说是写人的文学,小说要反映社会生

活,要表现生活世界,必须写入,写人的心灵,写人的本性,写人与人的关系。人的性格、

人的命运、人性的弱点、人性的美丽,无疑都是小说要表现的内容。就这个意义来讲,阅读

小说就是读人,读人则主要是读人的内心世界。性格特点往往只是内心世界的一种表征,没

有内心体验的小说阅读,没有走进小说人物内心世界的小说阅读,只能是隔空互望,所谓性

格特点的概括也只能是贴个标签而已。

——《由虚构故事走向生活世界》,《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年8月

活动一借助教材,理解人物形象知识

(一)了解人物形象特征

人物的形象特征包括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外在特征包括年纪、穿着、相貌、职业及身

份地位等;内在特征包括经历、思想、性格和心理等,其中“性格”包括人的心理情感、待

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态度及价值观等宽泛内容。心理、心态是性格中的一部分,只是由

于其重要,有时会把它与性格相提并论。

温习鲁迅的小说《祝福》,填写下表空缺内容,感知祥林嫂的形象特征。

形象特征形象特征描述

相貌头发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眼珠间或一轮(离世前)

年纪四十岁上下

身份募妇、佣工、____________

地位社会最底层被侮辱、被迫害的妇女

经历一寡,再寡;丧夫,失子;两次在鲁四老爷家帮工,最后被赶出门,沦为乞丐

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格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不断挣扎与抗争

心理希望、恐惧、迷惑、___________(离世前)

答案乞丐落后愚昧保守质疑(怀疑)

(二)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方法

1.基本方法

方法说明

小说是在情节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

结合小说具体情节分析再现人物形象的鲜明个性。因此,在鉴赏人物形象时,可以从

情节入手,据情节论人。

具体描写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心理、动作等方面进行的详

结合小说对人物的具体

细描写。这些描写是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着手点,尤其是一些

描写分析

重点细节,对于表现人物性格非常重要。

结合小说中人物的身

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直接决定人物

份、地位、经历、教养、

的言行,影响人物的性格。

气质等分析

当小说中的人物不止一个时,就要求我们能准确分析几个人物

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复杂的人物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

结合小说中人物关系、

性格特征。作者的评论或小说中人物之间的评价,更是人物性

作者的评价和其他人物

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如《红楼梦》中,贾母对王熙凤的评价

的评价等分析

—“泼皮破落户儿”“凤辣子”,就揭示了王熙凤泼辣的性

格特点。

小说中的人物性格都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这里所说

结合小说具体环境分析

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重点方法

角度方法作用(揭示人物特征)举例分析

列夫・托尔斯泰《复活(节选)》的开头部

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是小说体现

分,狱中其他人物的对话描写为聂赫留

人物性格的重要方面,精妙的语

朵夫和玛丝洛娃的第一次见面提供了

言描写可照见人物的内心世界,

背景。从对话内容来看,侧面展现出当

或单纯可爱,或心思缜密,或憨

语言时俄国社会的混乱。这里的语言描写还

厚诚实,或阴狠毒辣。

推动了情节发展,因为这一吵闹的场面

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应抓住人物

使得玛丝洛娃听不清聂赫留朵夫的讲

个性化的语言,从而体会人物的

话内容,才引出了下文两人近距离的谈

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话。

鲁迅《祝福》中的多处肖像描写体现出

祥林嫂的变化。第一处“脸色青黄”是

肖像描写是一种对人物形象的外

她生活艰辛的烙印,而红润的脸颊则显

在特点进行描绘的手法,具体包

示出她青春的活力,毕竟当时她才二十

括容貌、身材、表情、衣着、姿

几岁。第二处“顺着眼”,是她善良性

态等描写。它对于人物性格和人

格的体现,突出了她内心的悲哀和空

肖像物形象的完整体现,有着重要的

虚,以及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宗法制度的

正面烘托作用。

无奈。最后通过“消失了血色的两

描写从人物肖像描写切入分析,可以

颊”“眼角上的泪痕”“没有神采的

迅速掌握人物的外在特点、身份、

眼睛”的描写,则不难体会到祥林嫂在

地位、教养甚至内在性格等。

遭受夫死子亡的打击后极度痛苦的心

情。

王愿坚《党费》一文中,当白鬼子来搜

动作是展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查的时候,黄新先“把菜筐子用草盖了

段。人的每一个行动都受其思想、盖”,然后才“抱起孩子亲了亲”,这

性格的制约,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连串的动作,说明在她心里咸菜的重

动作一人物的动作,势必会显示出这要性,刻画出她时时刻刻想到支持武装

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斗争的思想境界;而“亲了亲孩子”则

思想品质等。所以在分析人物形表明她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并且已做

象时,还应关注人物的动作描写。好了牺牲的思想准备,镇定从容,视死

如归。

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铁凝《哦,香雪》在描写香雪半夜独自

心理心理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走回台儿沟的情形时,对香雪丰富的心

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是人类灵理活动进行了描写:如她的害怕心理,

魂精髓的支撑。分析人物的心理她得到朝思暮想的铅笔盒而压抑不住

活动,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内心,内心的兴奋,她想到台儿沟的贫穷落后

揭示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并展望将来……这些描写表现出香雪

情。因为获得一个铅笔盒而产生的巨大勇

描述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多种多气,凸显出她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以及

样,既可以直接描写,也可以通希望改变现状的迫切。

过其他方面来暗示。心理描写是

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

的描写,它往往和外貌、语言、

动作描写交织在一起,有时候描

写了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

同时也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茹志鹃《百合花》善于运用典型的细节

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的内心

世界。小说两次描写小通讯员的步枪筒

细节真实地表现人物性格、心态

细节里插着树枝、野花,这两处神来之笔,

或精神风貌。

不仅使情节前后照应,还体现了小通讯

员心灵的天真质朴、对生活的热爱,以

及临近战斗仍然从容不迫的性格特点。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对彤云、朔风、

大雪等景物的描写,很好地烘托了人物

以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为人

环境沉郁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当林冲

物性格的形成提供依据。

在风雪中大踏步走上反抗道路时,风雪

衬托了一个孤独、悲壮的英雄形象。

侧面铁凝《哦,香雪》中,其他姑娘是“换

描写回自己喜爱的发卡、香皂,甚至能松能

形象(其紧的尼龙袜”,而香雪注意的是车厢里

通过形象衬托或对比,突出人物

他人物、的学生书包,渴望的是交换铅笔盒,并

特征。

物象)且还打听了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

这是在用其他姑娘的言行来衬托香雪

的质朴、坚定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温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梳理情节与人物心理的对应关系,填写下表空缺内容。

情节沧州遇旧②看管草料场雪夜杀敌

心理①大惊大怒③④

答案①忍辱求全②买刀寻敌③松懈、小心慎微④极度愤怒

(三)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

根据福斯特《小说面面观》,有关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的知识见下表:

人物类型特点小说中的作用

性格简单,也叫性格人物或类型它是作者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典型人

扁平

人物,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物”,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人物,让读者

人物

是“智”的化身。记忆深刻,永久难忘。

性格具有多面性、复杂性。性格

有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有一个比更真实、更深入地揭示人性的复杂、丰富,

圆形

较稳定的性格轴心,同时又呈现人物性格比较丰满,立体感强;使读者在

人物

不同的性格侧面和性格层次。如阅读中充满惊奇,充满阅读期待。

鲁迅笔下的阿Q等。

梳理并辨析下列课文中的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

课文扁平人物圆形人物

《祝福》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复活(节选)》

答案

课文扁平人物圆形人物

《祝福》鲁四老爷、柳妈等祥林嫂、“我”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米考伯夫妇、昆宁先生等大卫・科波菲尔

《复活(节选)》副典狱长聂赫留朵夫、玛丝洛娃

活动二读懂练透,提升人物形象分析概括能力

(2021.全国乙)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任务。

秦琼卖马

谈歌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立秋这天下午,保定城淹没在一片知了的鸣叫声中。一辆人力三

轮停在了古董店艺园斋门前。一个身着灰布大褂的中年汉子下了三轮,提个柳条箱进了店门。

伙计杨三忙迎上来,给汉子让座沏茶。

“我找韩定宝先生。”杨三怔了一下,低声答道:“韩老板已经去世三年了。”汉子惊

了脸,手里的茶碗险些跌落。杨三又道:“现在的老板是杨成岳先生。”汉子呆了片刻,缓

声道:“我想见一见杨老板。”说着取出一张名片。杨三接过看了一眼,惊讶道:“您就是

王超杰先生啊。您稍等。”

王超杰,人称北方铁嗓,专攻老生。平生喜好收藏官窑彩黄。几年前一场中风,愈后左

腿不利落,便不再登台。

不一刻,一壮年男人出来,拱手道:“王先生,幸会。我是杨成岳。早年曾听过王先生

的大戏,今日竟是有缘在此相见。”王超杰笑笑:“这么说杨老板也是门里人了?”杨成岳

笑道:“不瞒王先生,杨某也曾是票友,只是不敢与王先生坐论其道。——不知王先生到保

定有何贵干?”王超杰笑道:”有几件古瓷,想让杨先生鉴赏。”便打开柳条箱,取出一摞

盘子,放在桌案上,共是六件。

杨成岳凑近细看,看了半刻,便向王超杰点头微笑。王超杰笑道:”这是我多年前从一

个落魄商家手里收购而来。地道上品,还请杨老板说个价钱。”杨成岳问:“此乃王先生心

爱之物,何故出手呢?”王超杰长叹一声:“生计所迫,还望杨老板成全。”杨成岳点头笑

笑:“本店小本生意,实在不好言价了。还请王先生体谅。”王超杰脸上滑过一丝失望。杨

成岳道:“买卖不成仁义在,先不说价钱,容我再想想。”王超杰起身告辞,杨成岳却一定

留他吃饭。吃过饭,又给王超杰找了一家上等客栈,店钱饭钱都由艺园斋开支。

王超杰到保定的消息很快传开。这一天,名琴师张小武请王超杰和杨成岳吃酒。吃过几

杯酒,话便多了起来。杨成岳道:“王先生,当年听您一出戏可真是不易,一张票要卖到十

五块大洋。”王超杰摆手笑道:”好汉不提当年啊。”张小武笑道:“今日何不乘兴唱上几

段,一饱我二人的耳福呢。”王超杰笑道:“二位想听,那我就干唱几句吧。”张小武忙摆

手:“不行不行。取我的胡琴来。”

胡琴响起,王超杰就唱起来:“店主东拉过了黄骡马,不由得秦叔宝珠泪洒下……”一

曲唱罢,杨成岳击掌叫好。“王先生唱得字正腔圆,只是悲凉了些,壮气不足。秦琼秦叔宝

盖世英雄,一时落魄,壮志不减才对。”王超杰笑道:“秦叔宝到了那时,壮志不减也得减

了。毕竟不知道单雄信能够出来啊。”三人都笑了。

说笑了几句,王超杰笑道:”超杰此次来保定不是卖马,而是卖瓷器。只是杨老板不肯

成交啊。”杨成岳沉吟了一下:“王先生一定要卖,就请说一句落底的话吧。”王超杰笑道:

“这几只雍正官窑粉彩过枝碧桃大盘,我当年得来也的确不易。一只盘子五百块大洋总是值

的吧。”杨成岳想了想,笑道:“那好,明天你到我店里去,我们当面钱货两讫。”

第二天,王超杰带着箱子去了艺园斋。进了店门,见张小武和杨成岳已经等在那里。

王超杰笑道:“二位摆好功架,是否还要我再唱上一段助兴?”杨成岳击掌大笑:“正是此

意。”王超杰想了想,就说:“今日就唱一段《奇冤报》吧。”胡琴响起,王超杰唱起:“未

曾开言两泪汪,尊一声太爷听端详……”

杨成岳击掌叫好。张小武叹道:“今日真是大大地过了一场瘾。”王超杰笑道:”也唱

过了,就请成岳先生过目吧。”杨成岳让账房取过一箱大洋,笑道:“超杰先生,清点一下。”

王超杰摆手道:“不必不必。”

王超杰告辞。杨成岳和张小武送出门外,直到看不见了,二人才转回店里。杨成岳盯着

那六件瓷盘发呆。

张小武笑道:“成岳,不知道你能赚多少。”杨成岳一笑:“你说呢?”猛一挥手,那

六件餐盘竟被弹落,摔在地上,碎了。张小武大吃一惊:“你……”杨成岳道:“请随我来。”

进了里屋,只见货架上有几只盘子。杨成岳叹道:“这才是真的。”张小武结舌道:“你是

说,超杰先生带来的,是质品……”杨成岳道:“正是,那东西顶多值上几吊钱。我看出王

先生心爱此物,不好说破,也只好装痴作呆了。”说罢长叹一声。

张小武皱眉道:“那三千大洋……”杨成岳一笑:“我们听了超杰先生两出戏,也就值

了。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走,送与王先生,也便是用在了去处。”

张小武默默无语,转身要走。杨成岳喊住他:“小武兄,何不操琴,我今天直是嗓子作痒了。”

张小武怔了一下,就坐下,操起了琴。杨成岳唱起,苍凉的唱段就灌了满店:“一轮明月照

窗前,愁人心中似箭穿……”

门外已经是秋风一片。(有删改)

精读这一篇.会读这一类

下面是本文的情节结构导图,请结合文本填出空缺内容。

T开端|-王超杰与杨成岳见面,杨委婉「以文化为题材内容

拒绝王卖瓷盘的要求本名——具有浓厚的文化味和传奇性

、表达一定的文化精神

T发展)一在琴师张小武欢迎宴上,王唱

《秦琼卖马》,杨购买了其瓷盘

I了解文化题材内容,积累一些文

阅读化知识及典故

等占一

匡9J领悟文化与历史并厚的主题内涵

答案杨打碎瓷盘,告知张小武是鹰品

(说明:文化小说概念非常宽泛,谈歌善于写文化小说,本文具有代表性。)

练透这一群.会做这一类

一、选择题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超杰说话多是“笑道”,唱的戏词则是“珠泪洒下”“两泪汪”,这种细节写出了他

当时的处境与心态。

B.杨成岳当着张小武的面,把重金买到的六件瓷盘拽落地上,这一转折将故事推向高潮,

也使杨成岳形象更为饱满。

C.小说语言比较独特,用语考究,古朴典雅,对话不用日常口语,有种舞台味道,与人物

的身份地位极为相符。

D.小说从立秋这天的知了鸣叫写起,以“门外已经是秋风一片"收尾,借秋意加深来传达

人世的苍凉之感。

答案C

解析“对话不用日常口语”错。小说第8段中的“就请说一句落底的话吧”“一只盘子五

百块大洋总是值的吧”等属于口语。

二、分析人物心理及其变化

2.王超杰为什么选择《秦琼卖马》的唱段,且唱得壮气不足?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借唱《秦琼卖马》抒发胸中郁闷之情;②把自己卖瓷器与秦琼卖马类比,希望有人

帮助自己渡过难关;③唱得壮气不足,更真实地表达了他当时的感受。

解析分析原因,一方面需要梳理王超杰唱《秦琼卖马》的背景,另一方面需要归纳与总结

原因要点。对于原因的归纳,实际上是对王超杰心理的分析。酒席上的两位,一位是古董店

老板杨成岳,既能决定王超杰古瓷买卖的成败,也可帮他渡过难关;另一位是名琴师张小武,

是京剧的业内同行,可以有些共同语言。从作用或目的角度分析,王超杰选择唱《秦琼卖马》

这出戏,既可以在同行面前抒发此时受困艰难的心境,也可以借此打动杨老板收买他的古瓷

帮他渡过难关。唱得壮气不足也是自然常情。杨老板已经拒绝收买,王超杰实在不知该怎么

办才好,仍处在巨大的困境中,他对前途没有底气,只有愁苦郁闷而已。

3.第7段和第10段叙写了王超杰的两场“哭”戏,而在与杨成岳等人的交流中,他却总是

带着“笑”。请分析两“哭”多“笑”表现了人物什么心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王超杰借着两处“哭”戏,抒发了自己落魄后的郁闷心情。②王超杰多“笑”,这

“笑”是与人应酬的强颜欢笑,内里包含着辛酸、无奈和自嘲的心理。

4.买卖瓷盘的过程中,杨成岳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先是无意购买:他看出瓷盘是腐品,并不说破,以“小本生意”为由婉拒。②然后

是有意相帮:表示再想想,留下王超杰并细心安排吃住。③最后决意相助:对戏剧的热爱、

对世道人生的感悟,让他知假买假、慷慨解囊。

【关联高考・类题延练】

1.(2023・全国乙)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前情提要:德贵在河滩里种地,每次都颗粒无收。这次他不顾村人和家人的反对,牵着

牛,扛着犁,来到河滩地种黄豆。]

德贵没有即刻套牛犁地,他知道牛跟自己还有犁都得歇息喘口气。犁樨眼松,趴德贵肩

“吱呀、吱呀”一路不停歇地叫。德贵说犁,俺知道你梯眼咧着嘴,不湿润湿润水,你准散

架。牛嘴也“吧嗒、吧嗒”扯黏水吐白沫。德贵说牛,俺知你嗓子眼冒着火,得去淮河里喝

个饱。于是,德贵、牛和犁三个老货径直朝淮河走去。

牛饮水,人喝水,犁干脆丢河里。德贵喝几口水站起身,骂犁,你个老货还真能憋气呢;

骂牛,你个吃草的家伙能站俺上游饮水?

淮河水这会儿还温温顺顺躺河床里,波浪一叠压一叠有条不紊地浪过来又浪过来。德贵、

牛,还有那只淹没水里的犁构成一幅温馨的田园画。但德贵却在这宁静貌似温顺的淮河水里

瞧看出洪水泛滥的迹象。这迹象是几缕混浊的泥丝,曲曲折折隐河边的水里摇曳流过。这几

缕混浊的泥丝就是上游山水下来的前兆,就像暴风雨过来之前的一阵凉风。

牛饮饱水抬起头,润湿的嘴像涂抹油似的又黑又亮。德贵问牛,你说俺们这地犁还是不

犁?牛两眼盯着水面瞧着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瞧。德贵又问犁,你说俺们这地犁还是不犁?

德贵问犁没见犁,这才弯腰伸手捞出犁。犁全身吃透水,多余的水“滴答滴答”往河面滴。

这清脆的水滴声像是回答德贵的问话。德贵说还是犁说得对,不能害怕涨水淹河滩地,俺们

就不种河滩地。

不知怎么的,德贵感觉最通人性的是犁,而不是牛。

这天上午,德贵犁过河滩地;这天下午,德贵耙过河滩地;这天挨傍晚,德贵撒开黄豆

种。一天时间,这块河滩地就暄暄腾腾像块饼被德贵精心制作好,摆放在淮河边上。

(节选自曹多勇《长出一地的好养麦》,有删改)

德贵与牛、犁对话,表现了德贵什么样的心理?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让牛、犁饮水以及对它们的笑骂,表现了德贵对牛和犁的亲近与爱惜;②问牛与犁

“俺们这地犁还是不犁”,借犁的“回答”表达了德贵坚持耕种到底的决心;③对牛与犁的

絮絮叨叨,表现了德贵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感。

解析回答本题,先要快速浏览全文,找出德贵与牛、犁的全部对话,然后细读这些对话,

体会背后所隐含的意义。

答案①主要来自德贵下地前与牛、犁的对话。“德贵说犁,俺知道你棒眼咧着嘴,不湿润湿

润水,你准散架。牛嘴也'吧嗒、吧嗒’扯黏水吐白沫。德贵说牛,俺知你嗓子眼冒着火,

得去淮河里喝个饱。于是,德贵、牛和犁三个老货径直朝淮河走去。牛饮水,人喝水,犁干

脆丢河里。德贵喝几口水站起身,骂犁,你个老货还真能憋气呢;骂牛,你个吃草的家伙能

站俺上游饮水?”这段对话,表面上看是骂,其实是一种亲近、爱惜。这种亲近与爱惜是在

长期的共同生活与耕种中形成的。

答案②主要来自德贵询问是否耕种时与牛、犁的对话。“德贵问牛,你说俺们这地犁还是不

犁?牛两眼盯着水面瞧着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瞧。德贵又问犁,你说俺们这地犁还是不犁?

德贵问犁没见犁,这才弯腰伸手捞出犁。犁全身吃透水,多余的水'滴答滴答'往河面滴。

这清脆的水滴声像是回答德贵的问话。德贵说还是犁说得对,不能害怕涨水淹河滩地,俺们

就不种河滩地。”这段对话表达的是德贵发现上游山水下来的前兆后内心产生的波动,是继

续耕种还是放弃?他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于是问牛与犁“俺们这地犁还是不犁”。牛和犁当

然不会回答,但他借犁的“回答”表达了自己坚持耕种到底的决心。

答案③主要来自对德贵跟牛、犁对话这一行为本身的理解。他跟牛与犁的交流比较多,三者

交流得也非常顺畅。当然,这种交流是单向的,事实上只是德贵的自言自语而已。为什么会

这样?显然是因为村人和家人都不理解他,没有人听他解释,他是孤独的,而牛、犁不会反

驳他,面对它们,他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意愿,因此他更愿意跟它们说话。而他对

它们越亲近,话越多,越表明他孤独。

该题为开放性试题,在所给答案之外,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2.(2020・全国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前情提要:乔治与尼克这一对好友先在峡谷里尽情享受滑雪的乐趣,再在客栈里喝酒休

息,后准备告别。]

乔治和尼克都高高兴兴的。他们两人很合得来。他们知道回去还有一段路程可滑呢。

“你几时得回学校去?”尼克问。

“今晚,”乔治回答,“我得赶十点四十的车。”

“真希望你能留下,我们明天上百合花峰去滑雪。”

“我得上学啊,”乔治说,“哎呀,尼克,难道你不希望我们能就这么在一起闲逛吗?

带上滑雪板,乘上火车,到一个地方滑个痛快,滑好上路,找客栈投宿,再一直越过奥伯兰

山脉,直奔瓦莱州,穿过恩加丁谷地。”

“对,就这样穿过黑森林区。哎呀,都是好地方啊。”

“就是你今年夏天钓鱼的地方吧?”

“是啊。”

他们喝干了剩酒。

尼克双肘撑在桌上,乔治往墙上颓然一靠。

“也许我们再也没机会滑雪了,尼克。”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尼克说,“否则就没意思了。”

“我们要去滑,没错。”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尼克附和说。

“希望我们能就此说定了。”乔治说。

尼克站起身。他把风衣扣紧。他拿起靠墙放着的两支滑雪杖。

“说定了可一点也靠不住。”他说。

他们开了门,走出去。天气很冷。雪结得硬邦邦的。大路一直爬上山坡通到松林里。

(节选自海明威《越野滑雪》,有删改)

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两人一再相约,表明他们对此有强烈的愿望;②分别之际的一再相约,也表达出依

依不舍的心情;③但己经感觉到这一愿望不会实现,心情有些惘然。

解析解答本题,最重要的是审清题意。(1)本题考查“具体心态”,考查静态“心理”,而

非动态“心理变化过程”。

(2)这段对话语句简短,语意重复。虽是两个人,但心理趋于一致;虽包括3次连续的一问一

答,但情感基本相同。应横向分析两位主人公共同的“心理”,而非纵向分析他们的“心理

变化过程”。

⑶题干点明这一“心理”的背景是“喝完酒离开客栈前”“一再相约”,其实质是在考查

“离别相约”的“心理”,答题时须扣住“离别相约”这一中心。

(4)“我们要去滑,没错”“我们一定得滑”“希望我们能就此说定了",写出了两人对将来

再次滑雪的渴盼,表达了离别的不舍之情;“也许我们再也没机会滑雪了”“说定了可一点

也靠不住”,表明两人想到以后很有可能没机会滑雪,内心不免颓丧、郁闷、惘然。

H点拨关键

人物心理(心态)活动题是近几年高考卷的热点题型,虽说它仍是传统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特点题的一种,但由于高考持续考查,所以我们应对此特别关注,重点研究。

1.把握心理描写的三个特点

(1)心理特点

①不断变化;②丰富而复杂;③细腻而有层次。

(2)方法特点

在一部小说中,常常会同时采取直接心理描写和间接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心理。直接心

理描写更直白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情节发展得较为缓慢;间接心理描写在动作、语言、

环境中写入,情节发展相对较快。

(3)中外特点

①中国小说描写简练,常常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间接地展现人物的心理;②外

国小说善于使用心理分析的方法直接深入到人物内心,剖析和挖掘他们隐秘的、多侧面又富

于变化的内心世界。

2.准确、细致地分析人物心理,掌握答题方法

(1)就审题而言,这种题型的题干中都会出现“心理(心态)”等关键词。如果题干中有“心

理变化”关键词,考查的是人物的动态心理;如果有“具体心态”关键词,则考查的是人物

的静态心理。

(2)就思考角度而言,要做到“三结合一深入”。

①整体感知,结合上下文

小说中对人物的心理(或心情)描写自有作者的一番苦心,更具有一种画龙点睛之妙。因

此,在解读文本时必须结合上下文,整体感知。全面了解事情发生的背景、发展过程和结局,

掌握具体人物的心理在全文描写中所处的地位,从而更好地剖析人物心理描写的别具匠心。

从“人物在整个事件中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或表现”这个角度去理解。

②锁定场合,结合具体情境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往往会把人物置于一个特定的场合,通过人物在这个场合中的表现

来展示他的思想性格。人物的一举一动、所思所想都会受制于这个场合。

③抓关键词,结合表情、动作、语言

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往往通过人物外在的表情、动作来显现。因此,我们在分析人物

心理时,还必须抓住关键词语,借助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来分析理解人物的心理(或

心情)。

④深入文本,换位思考

替小说中的人物想想,此时此刻,他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说,这样想?

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做的?答题时你就是一位心理分析大师,要做好对小说人物内心的具体分

析工作。

(3)就答题而言,它包含两个要点:一是心理活动词语,如“担心”“焦虑”“愤怒”“高

兴”“怀念”“感慨”“怅然”等;二是心理活动产生的缘由,如因何事而生,对何人而发

等。

三、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5.小说塑造了杨成岳这一既是商人也是资深票友的人物形象,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作为商人,杨成岳重义轻利、豪爽仗义。在王超杰穷困之时,他明知瓷盘是腐品,

还花重金买下,没有唯利是图的市份气息。②作为资深票友,杨成岳关注且热爱传统文化。

尽管王超杰不再登台演出,但杨成岳依然将听他唱戏当作人生享受,认为艺术的价值远高于

金钱。

解析解答此类题,要审清题意,紧扣题干要求作答。题干点明了杨成岳的两重身份,解答

时要分别就这两点来分析概括。商人通常重利,但杨成岳却与众不同,在他看来,“钱这东

西,生不带来,死不带走”,雪中送炭且不求回报,由此可得出答案第①点。从资深票友的

角度看,杨成岳对传统文化极其关注与热爱,通过“王先生,当年听您一出戏可真是不易”

与“我们听了超杰先生两出戏,也就值了”能看出,杨成岳对王超杰非常敬仰,认为艺术的

价值远高于金钱,由此可得出答案第②点。

【关联高考・类题延读】

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018年全国[卷《赵一曼女士》第5题)

答案①文人的气质:喜欢丁香花,情趣不俗;时常深情、甜蜜地回忆战斗生活,文雅浪漫;

用大义与真情感化青年,智慧过人。②军人的冷峻:遭严刑拷打而不屈服,意志坚定;笑对

即将到来的死亡,从容淡定;充满母爱又不忘大义,理智沉稳。

6.小说用多种方法塑造了杨成岳这一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正面描写:①语言描写。杨成岳与王超杰、张小武的对话,表现出其谦逊、稳重的

性格。②动作描写。从王超杰唱罢、杨成岳击掌叫好等,可以看出他热爱戏剧。③神态描写。

“沉吟了一下”“想了想,笑道”,以及后来“盯着那六件瓷盘发呆”“长叹一声”等,表

现了杨成岳从无意购买到愿意购买的心理变化。④细节描写。知道瓷盘是腐品却未点破,送

王超杰离开后才告知张小武真相,体现出杨成岳的细心、善良。

(2)侧面描写:以旁面写正面,通过对次要人物张小武得知真相后的表现的描写,来衬托杨成

岳心思的缜密和为人的仗义。

解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明确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有哪些,一般来说主要是两大类,即正

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从这两方面分析之后,将相同或相似的要点合并,形成规范的答案要点。

首先,本文语言描写较多,如第4段杨成岳初见王超杰时,言语间表现出杨成岳的谦逊及对

王超杰的尊重;从杨成岳与王超杰初次见面时婉拒买瓷盘,到后来松口决定要买,再到最后

向张小武解释瓷盘是鹰品,言语之间不仅处处表现出他对王超杰的尊重,更能体现出他思虑

周全,很稳重。

其次,杨成岳的诸多行为表现出他热情、善良的性格特点,如“王超杰起身告辞,杨成岳却

一定留他吃饭"''又给王超杰找了一家上等客栈,店钱饭钱都由艺园斋开支”。

再次,小说中人物神态描写十分细腻,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如王超杰再次表达希望成交的意

愿时,杨成岳“沉吟了一下”,之后“想了想,笑道”,以及后来”杨成岳盯着那六件瓷盘

发呆”“长叹一声”等神态描写,表现了杨成岳明知瓷盘为鹰品而不想买,但思虑之后却买

下的矛盾心理。

最后,文中不少细节也展现了杨成岳的形象特点。如“杨成岳和张小武送出门外,直到看不

见了,二人才转回店里”,而后杨成岳才向张小武道出实情,维护了王超杰的尊严,表现出

杨成岳的细心、仗义。

小说同时运用了侧面描写。送走王超杰后,杨成岳向不明就里的张小武道出内情,张小武的

一系列神态、语言衬托出杨成岳施恩不图回报的品格。

【关联高考・类题延读】

老胡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2022年全国甲卷《支队政委(节选)》

第8题]

答案①意志坚强:为了继续战斗,能够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②处事果断:一旦决定

“手术”,坚决实施。③善于做思想工作:为了说服战友,或说理、或命令、或请求,切实

有效。

H点拨关键

1.精准审题

(1)注意“形象”“性格”“品格”“心理”用语的不同。

(2)分清“概括”与“分析”的不同。“概括”只要求写出形象、性格或心理特点,“分

析”则要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其由来。

(3)分清“整体”与“局部”的不同。“整体”着眼于全文内容,“局部”只限定于指定

的文字范围内。

(4)注意特别要求。如要求“结合故事情节”或“结合事情经过”分析概括。

2.精准思考

(1)理情节:情节往往是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过程。从人物行为、情节发展、矛盾冲突中,

可以推断其价值取向、性格特点、内心状态。

(2)看描写:作品中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都

是为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服务的。找出小说中描写人物的句子,对直接描述人物

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的语段进行提取和整合,进而概括出人物的性格和形象特点。

(3)析关系:从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人物与环境等关系中分析形象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