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第2节海底地形的分布教案新人教版选修2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第2节海底地形的分布教案新人教版选修2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第2节海底地形的分布教案新人教版选修2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第2节海底地形的分布教案新人教版选修2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第2节海底地形的分布教案新人教版选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8-其次节海底地形的分布[学习目标]1.了解海底地形的类型名称。2.驾驭不同海底地形的特点和分布规律。3.海地地形的特点和分布规律。(重难点)一、海底地形分布规律海底地形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海底地形依次是a大陆架、b大陆坡、c岛弧、d海沟、e洋盆、f洋中脊。1.以洋中脊为中心,各类海底地形的分布有什么规律?提示:洋中脊的两侧分别是洋盆、海沟、岛弧、大陆坡、大陆架,呈对称分布。二、主要海底地形(一)大陆架和大陆坡1.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长,一般坡度较缓,水深在200米2.大陆坡:由大陆架向外伸展,海底坡度突然增大,形成一个相对陡峭的斜坡,叫做大陆坡。大陆坡水深一般为200~4000米(二)岛弧和海沟1.岛弧(1)位置:大陆坡的前缘。(2)成因:板块碰撞挤压。(3)举例:太平洋西部海疆的岛弧分布最为典型。2.海沟(1)分布:岛弧外缘,一般是大陆坡和洋盆的分界线。(2)成因:板块碰撞挤压。(3)举例:世界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三)洋盆和洋中脊1.洋盆(1)地位:构成了大洋底的主体,又称“深海平原”。(2)特点:地壳活动相对稳定,地形较为平坦。(3)内部的其他地形:海底火山、海底丘陵及海底山脉。2.洋中脊(1)分布:多分布在大洋中心部位,并相互连通。(2)形态:大西洋中脊呈“S”形,印度洋中脊呈“入”字形。(3)景观:中轴为裂谷,两侧群峰对峙,内壁陡峻。(4)成因:海底岩浆喷发冷却。2.我国的钓鱼岛属于海底地形中的哪一类型?提示:岛弧。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犯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问题1问题2问题3问题4学生分组探究一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和特点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1.大陆架为什么海洋生物繁盛?提示:大陆架接受来自大陆的河流沉积物和养分盐类,饵料丰富且海水较浅,阳光可照耀至海底,因此海洋生物繁盛。2.为什么西太平洋地区多海沟和岛弧分布?提示:太平洋地壳厚度小而密度大,所处的位置又相对较低,在海底扩张的作用下,与东亚大陆地壳相碰撞时,太平洋地壳便俯冲到东亚大陆地壳之下,从而使大洋一侧出现深度巨大的海沟;同时大陆地壳的接着运动使它前缘的表层沉积物叠合到一起,形成了岛弧。3.读教材第17页图2.17分析各大洋中脊分布有何特点?提示:太平洋中脊位于大洋偏东位置,大西洋中脊贯穿于大洋中部,与两岸大致平行分布,呈“S”形,印度洋中脊如同“入”字形分布在大洋中部。第2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育图文结合理解和记忆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和特点岛弧和海沟是两个相互依存的海底地貌,相伴而生。是大洋地壳和大陆地壳相互碰撞时,大洋地壳倾没于大陆地壳之下的结果。由于位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动比较频繁,集中了全世界大部分的火山和地震带。第3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海底地形示意图(1)图中字母代表的海底地形:a,b,c,d,e。(2)在海底地形中,与人类活动关系最亲密的是,其海水深度一般不超过米,且坡度较。(3)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海沟,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思路点拨】据图中海底地形起伏状况可知:海底地形由大洋中脊向两侧对称分布,海洋中间部分为大洋中脊,依据海底地形的特点和分布规律进行解答。解析:第(1)题,a为大陆架、d为大陆坡、b为海沟、e为洋盆、c为洋中脊。第(2)题,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延长部分,海底地形最浅的部分,不超过200m,坡度较缓,与人类联系最亲密。第(3)题,马里亚纳海沟深11034米,超过了陆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4.43米)的海拔高度,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答案:(1)大陆架海沟洋中脊大陆坡洋盆(2)大陆架200缓(3)马里亚纳亚欧太平洋学生分组探究二利用等深线推断海底地形的方法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1.大陆架和大陆坡的深度分别为多少?提示:大陆架水深在200m以内,大陆坡水深一般在200~4000m之间。2.海沟的特点是什么?提示:海沟是海底窄而狭长的凹陷地带,是海底地形中水最深的地方。3.利用等深线推断海底地形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提示:主要依据是海底地形的特点、等深线数值的大小以及疏密程度。第2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育海底地形的推断方法海底地形推断方法大陆架大陆架为水深在200m以内、坡度较缓的大陆边缘向海洋延长的部分,所以其等深线较为稀疏大陆坡大陆坡是大陆架向外延长、海底坡度突然增大形成的一个相对陡峭的斜坡,所以大陆坡区域的等深线密集,水深一般在200~4000m之间海沟海沟是海底窄而狭长的凹陷地带,等深线密集,狭长延长,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洋盆地壳活动相对稳定,底部较为平坦,所以等深线较为稀疏,洋盆的水深在4000~6000米洋中脊洋中脊是海底山系,等深线较为密集,顶部水深在2000~3000米图示大洋中脊是大洋底的山脉或隆起。大洋中脊顶部水深2000~3000米,高出两侧洋盆1000~3000米,有些高出海面成为岛屿,如冰岛。大洋中脊的各地宽度为数百至数千千米不等,是规模最巨大的环球山系。大洋中脊的轴部发育有沿其走向延长的断裂谷地,称为中心裂谷,向下切入的深度为1~2千米,宽数十至一百多千米。沿中心裂谷带有广泛的火山活动,这里是海底扩张的中心和洋壳增生所在地。第3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读图,回答(1)~(2)题。(1)图中P点旁边的海底地形是()A.洋中脊 B.海沟C.洋盆 D.大陆架(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在大西洋②洋中脊和海沟相伴而生③大陆架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④洋盆又称“深海平原”,构成了大洋底的主体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思路点拨】依据图中轮廓和等值线数值可以确定图中等值线为等深线。解析:第(1)题,由图中可以看出,此海底地形深达10497米,且在北半球,因此应属于马里亚纳海沟。第(2)题,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在太平洋,是马里亚纳海沟;洋中脊和海沟不是相伴而生,洋中脊位于生长边界,海沟位于消亡边界。答案:(1)B(2)D教材第17页图2.17世界洋中脊分布——[先读图识表]——————————————上图展示了世界洋中脊的分布,扩张洋中脊的含义是洋中脊仍在不断的生长,这与洋中脊两侧板块运动方向是相吻合的。也可确定各大洋的面积改变,大西洋的面积在扩大,太平洋的面积有缩小的趋势。——[再演练应用]——————————————1.关于洋中脊的说法,正确的是()A.洋中脊是地球上最长的山系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均有分布,北冰洋没有C.贯穿大洋中部,与两岸大致平行D.中轴为裂谷,多火山、地震2.图中有一段尚未确定的洋中脊,其通过了哪个海峡()A.麦哲伦 B.德雷克C.莫桑比克 D.白令1.D2.B洋中脊是地球上最长的海底山系,在四大洋中均有分布,且在各大洋分布不同。贯穿大洋中部,与两岸大致平行的是大西洋中脊。由图可见,尚未确定的洋中脊从南美洲与南极洲之间的德雷克海峡经过。先思索再核对答案教材第16页思索【答案】在处于成年期的大洋海底,以洋中脊为中心向两侧对称分布着洋盆、海沟、岛弧、大陆坡、大陆架。教材第17页活动【点拨】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以大洋中脊为对称轴,向两侧对称分布,从海岸线到大洋中脊为大洋地形的一半,读图可见不同大陆边缘的海底地形不同,依据其不同的特点进行分析推断。【答案】1.从海岸线到大洋中部依次分布为大陆架、大陆坡、岛弧、海沟。2.大陆坡的坡度大陆坡的宽度岛弧海沟位置A缓大无无欧洲西部大陆架向洋盆过渡B陡小无有南美洲西部大陆架向洋盆过渡C较陡小有有亚洲东部大陆架向洋盆过渡读图,完成1~2题。1.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海底地形分别是()A.大陆架、大陆坡、洋中脊、洋盆B.洋盆、大陆架、大陆坡、洋中脊C.洋中脊、大陆坡、大陆架、洋盆D.大陆坡、洋中脊、大陆架、洋盆2.关于岛弧与海沟的叙述,正确的是()A.岛弧与海沟都是相伴在一起的B.岛弧与海沟位于生长边界C.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长的海沟,长度为11034米D.海沟处于消亡边界1.C2.D第1题,从海底地形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大陆架在靠近大陆的浅海部分,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长,它的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大陆架外缘有一巨大的陡坡,叫做大陆坡,水深从几百米陡增到几千米;大陆坡以外分布的面积广阔的平坦部分,为洋盆;洋中脊是地球上最长的海底山系,常分布在大洋中心部位。第2题,岛弧与海沟并不都是相伴而生的。海沟处于消亡边界,马里亚纳海沟为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最大深度为11034米。3.下图为“海底地形分布示意图”,甲、乙均为海底。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海底地形名称:甲,乙。(2)海洋渔场多分布于处,理由是。(3)简述a处海岸地貌类型及成因。解析:甲为大陆向海洋延长部分,海水较浅,为大陆架;乙为深海洋盆。a处海岸带是陆地、海洋相互作用最剧烈的地区,受陆地径流携带泥沙和海浪共同作用常形成各种海积地貌;又因受拍岸浪撞击、冲刷形成各种海蚀地貌。b处是大陆架,因阳光集中,养分丰富,浮游生物繁盛,饵料足够,具备形成渔场的有利条件。答案:(1)大陆架洋盆(2)甲大陆架海水浅,阳光集中,光合作用强,又有陆地径流带来丰富的养分盐类,致使浮游生物繁盛,饵料足够(3)①陆地径流携带泥沙和海浪共同作用常形成各种海积地貌,如三角洲、沙滩;②海岸受拍岸浪撞击、冲刷形成各种海蚀地貌,如海蚀柱。4.结合西太平洋岛弧和海沟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数字序号所代表的海底地形名称:①,②。(2)读图发觉,图中岛弧和海沟的分布特点是什么?(3)对于印度尼西亚常常有很多居民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