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活板(解析版)_第1页
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活板(解析版)_第2页
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活板(解析版)_第3页
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活板(解析版)_第4页
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活板(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2活板

(2023•江苏连云港•统考中考真题)古诗文阅读课,围绕“创造之美与文明之光”这一主题,老师

选取了下面三篇诗文,请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陶歌

清龚轼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

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

(节选自《龚轼诗集•景德镇陶歌》)

【乙】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

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

炀之;药稍钱,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

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旗。每一字

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

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节选自《梦溪笔谈》卷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

【丙】

凡造竹纸,其竹以将生枝叶者为上料。节届芒种,则登山斫伐。截断五七尺长,就于本山开塘一口,

注水其中漂浸。浸至百日之外,加功槌洗洗去粗壳与青皮是名杀青,其中竹穰形同芒麻样。用上好石灰化

汁涂浆,入惶桶①下煮,火以八日八夜为率。歇火一日,揭椁取出竹麻,入清水漂塘之内洗净。其塘底面、

四维皆用木板合缝砌完,以防泥污。洗净,用柴灰浆过,再入釜中,其上按平,平铺稻草灰寸许。桶内水

滚沸,即取出别桶之中,仍以灰汁淋下。倘水冷,烧滚再淋。如是十余日,自然臭烂。取出入臼受舂,舂

至形同泥面,倾入槽内。槽内清水浸浮其面三寸许。入纸药水汁于其中,则水干自成洁白。两手持帘入水,

荡起竹麻入于帘内。竹料浮帘之顷,水从四际淋下槽内。然后覆帘,落纸于板上,叠积千万张。数满则上

以板压。使水气净尽流干。然后以轻细铜镶逐张揭起焙干,揭起成帙。

(节选自《天工开物•杀青第十三》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有删改)

【注释】①程桶:大木桶,连同下面受火的铁锅在内的木桶。

1.下列对甲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白釉青花一火成”指的是烧制青花瓷时,先在瓷坯上绘画,然后上釉,用火一次性烧成,表明

古人高温制瓷的轻松容易。

B.“花从釉里透分明”指的是青色的花纹从釉质里透出,纯净中流露着典雅,青花瓷蓝白相间,给

人以五彩斑斓的视觉效果。

C.后两句为议论,称赞青花瓷虽为后天人造,却像是天地自然生成的那么美妙,表现出对青花瓷工

艺由衷的赞美。

D.诗歌描绘了中国传统工艺品青花瓷的制作过程、色泽特点,由虚到实,是一篇既有形象之美又富

哲理之味的佳作。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瞬息可感______________

(2)有奇字素无备者

(3)则登山斫伐

(4)名以八日八夜为率

3.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加功槌洗洗去粗壳与青皮是名杀青

4.活板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工艺都非常讲究。请根据乙文和丙文画横线的语句,完成相应任务。

(1)请写出活板印刷的流程。

(2)请写出纸浆成纸的过程。

5.《陶歌》中最能体现制瓷工艺创造力的诗句是哪一句?写出理由。

6.“青花瓷”“活字印刷”“造纸术”,三种“中国创造”推进了世界文明进程,成为“文明之光”。

结合文本,发表你的看法。

【答案】1.C2.完成平时砍用火烧煮3.加功槌洗/洗去粗壳与青皮/

是名杀青4.(1)在铁板上放一个铁模具,把泥字布满铁模具,靠近火烘烤。等到铁板上的混合物稍微

熔化,用一个平板按在字面上,平整活字,就可以印刷了。(2)双手持竹帘慢慢进入水槽,轻轻荡起

纸浆。提起抄纸帘,让水从竹帘四周滤下。然后将纸浆覆盖在板上,叠放积累到成千上万张。5.(1)

“白釉青花一火成”最有创造力,因为白釉青花瓷要求用火一次性烧成,最考验工匠对高温工艺的掌握。(2)

“花从釉里透分明”最有创造力,因为青花瓷烧成后,青色的花纹从釉质里透出,蓝白相间给人以晶莹剔

透的感觉。6.(1)青花瓷以其独特的制瓷工艺和色泽特点成为世界文明中最具魅力的中国元素,成为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2)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降低了印刷成本,使得文化传播更快更广。(3)

造纸术增加了书籍的信息量和文化的承载力,使得文明得以保存、继承、流传。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作

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二,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解析】L本题考查理解古诗内容。

A.“白釉青花一火成”的意思是:带有白釉的青花瓷是用火烤制而成,烧制青花瓷时,先在瓷坯上绘

画,然后上釉,它的工艺非常的精细,并没有体现古人高温制瓷的轻松容易,这里的“表明古人高温制瓷

的轻松容易”表述不正确;

B.青花瓷蓝白相间,是典雅的蓝色和白色组成,并没有五彩斑斓的感觉,这里“给人以五彩斑斓的视

觉效果”表述不正确;

D.“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的意思是:带有白釉的

青花瓷是用火烤制而成,青花从釉质里透出分外明晰,这可真是天地造化的美妙啊,这种美是天地所生。

由此可知,这里开头两句是实写青花瓷的制作过程和色泽特点,后面两句是作者看到青花瓷产生的联想发

出的感叹,是虚写,因此是由实到虚,这里“由虚到实”表述不正确;

故选Co

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作答时可结合句意来分析加点字词的意思。

(1)句意: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就:完成。

(2)句意: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素:平时。

(3)句意:就上山砍竹。斫:砍。

(4)句意:用火烧煮上八天八夜。火:用火烧煮。

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作答时可结合句意和语法结构来分析。

“洗去粗壳与青皮”是动宾结构,它的前面省略了主语,因此它的前后都要断开;“是名杀青”是完

整的句子,因而它的前后也要断开;句意:用木棒不断捶打,洗掉粗壳和青皮,这个步骤就叫做“杀青”。

故断句为:加功槌洗/洗去粗壳与青皮/是名杀青。

4.本题考查提炼和概括内容。

结合乙文"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像,则以一

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可知,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于是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

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药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

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因此活板印刷的流程是:在铁板上放一个铁模

具,把泥字布满铁模具,靠近火烘烤。等到铁板上的混合物稍微熔化,用一个平板按在字面上,平整活字,

就可以印刷了。

结合丙文“两手持帘入水,荡起竹麻入于帘内。竹料浮帘之顷,水从四际淋下槽内。然后覆帘,落纸

于板上,叠积千万张”可知,两只手拿着抄纸帘放进水中,荡起竹浆让它进入抄纸帘中。提起抄纸帘,水

便从帘眼淋回抄纸槽;然后把帘网翻转,让纸落到木板上,叠积成千上万张。因此纸浆成纸的过程是:双

手持竹帘慢慢进入水槽,轻轻荡起纸浆。提起抄纸帘,让水从竹帘四周滤下。然后将纸浆覆盖在板上,叠

放积累到成千上万张。

5.本题考查理解古诗内容。

“白釉青花一火成”的意思是:白釉青花瓷是用火一次性烧成。烧制青花瓷时,先在瓷坯上绘画,然

后上釉,它的工艺非常的精细,稍有不慎,则无法则前功尽弃,因此它对工匠的要求非常高,因此说他最

有创造力;

“花从釉里透分明”的意思是:青花从釉质里透出分外明晰,这种美是天地所生,纯洁典雅,给人美

的享受,因此说他最有创造力。

6.本题考查谈看法。

由甲诗“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知,青花瓷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成为中国

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它以精细的制造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文化代表

之一。

由乙文“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可知,活字印刷术的发

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

要作用。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它开始于唐朝的雕版印刷术,经宋仁宗时代的

毕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由丙文“凡造竹纸,其竹以将生枝叶者为上料”等可知,造纸术发明于汉朝西汉时期,改进于汉朝东

汉时期。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

造纸术的发明和推广,对于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产生深刻的影响,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重大的作

用。

【参考译文】

(乙)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ER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

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

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于是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

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药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

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乃至

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

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

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

的韵部分类)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

草烧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功。

(丙)凡是造竹纸,那些要生枝叶的嫩竹是最上等的原料。每年芒种时节到来后就可以上山砍竹,把

竹竿截为长度为五到七尺的竹段,然后在山上挖一个塘,里面灌满水用来浸竹子。浸到一百天以上,把竹

子取出来,用木棒不断捶打,洗掉粗壳和青皮,这个步骤就叫做“杀青”,这时竹茎就会变得好像差麻一

样。接下来就是要用优质石灰调成灰浆,跟竹子一起放入木桶,用火烧煮上八天八夜。停止加热一天后,

揭开桎桶,取出竹麻,放到清水塘里漂洗干净。竹麻洗净之后,用柴灰水浸透,再放入锅内按平,铺一寸

左右厚的稻草灰。煮沸之后,就把竹麻移入另一桶中,继续用草木灰水淋洗。草木灰水冷却以后,要煮沸

再淋洗。这样经过十多天,竹麻自然就会腐烂发臭。把它拿出来放入臼内舂成泥状,倒入抄纸槽内。抄纸

槽内放置清水,水面高出竹浆约三寸左右,加入纸药水汁,这样抄成的纸干后便会很洁白。两只手拿着抄

纸帘放进水中,荡起竹浆让它进入抄纸帘中。提起抄纸帘,水便从帘眼淋回抄纸槽;然后把帘网翻转,让

纸落到木板上,叠积成千上万张。等到数目够了时,就压上一块木板。让里面的水分都流掉变干,然后用

轻的小铜镶把纸逐张揭起,烘干,再揭下来放成一叠。

(2023春•湖南永州•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

版,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

场之;药稍错,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

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

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

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

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铭,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节选自《梦溪笔谈》卷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

【乙】

(蔡)伦有才学,尽心敦慎,数犯严颜,匡弼得失。每至休沐®,辄②闭门绝宾,暴②体田野。后加位尚

方令。永元九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缭帛者谓之为纸。绿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

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争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敢天下戚称“蔡侯纸”。

(节选自《后汉书•宦者列传•蔡伦》,中华书局2000年版)

【注释】①休沐:古代称官员休假。②辄:总是。③暴:暴露。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思卿的一项是()

A.则以一铁瞪置铁板上范:模子

B.其印自落,然不沾污殊:根本

C.敢天下咸称“蔡侯纸”故:所以

D.帝萼其能善:善良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蒙乃始旗学/持越火炀之B.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则以一铁范罩铁板上

C.木格贮书/何陋之有D.以后典籍皆为板本/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9.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思理的一项是()

A.“活板”和“造纸术”都是在原有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

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B.“活板”解决了雕板“效率低、不易修改”的难题,“活”是“活板”最突出的特征,体现在活

字印刷的多个程序中。

C.蔡伦改进“造纸术”的突破点是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弥补了“绿贵而简重”“不便于人”的缺陷。

D.选文【甲】是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介绍活字印刷术的,叙事清晰,层次分明。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②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

【答案】7.D8.B9.D10.①(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

烤,一会儿就能制成。②全都精密牢固,方法被后世效仿。(没有不精密牢固,方法被后世效仿)

【解析】7.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

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D.句意:皇帝夸赞他的才能。善:认为……好,称赞;

故选D。

8.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辨别词义。

A.从事/靠近;

B.放置/放置;

C.代词,它们/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D.是/做、当;

故选B。

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D.作者介绍活板印刷术是按印刷工作程序的顺序,并非''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

故选Do

10.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有:

(1)奇:生僻;素:平素,平时;旋:立即;以:用;

(2)莫:没有;为:被;法:效法。

【参考译文】

蔡伦有才能学问,尽心尽力,诚实谨慎,多次触犯皇帝,陈述得失的道理。每当到了休假的时间,都

闭门不接待客人,在田野中暴露着身体。后来升任尚方令。永元九年,监督制作秘剑以及各种器械,全都

精密牢固,成为后代制作器械的方法。

自古书籍大多都编成竹简,那些用绸缎布匹写字的叫做纸。绸缎太贵而竹简太重,对人来说,都很不

方便。蔡伦于是想出一种方法,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鱼网造成纸。元兴元年上奏皇帝,皇帝夸赞他的

才能,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所以天下都称它为“蔡侯纸”。

(2023春•湖北孝感•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

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持就火炀之,药稍错,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

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

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

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铭,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乙】朝士黄秉®少居长安,游骊山,值道士理故宫石渠,石下得折玉钗,刻为凤首,已皆破缺然制作

精巧后人不能为也。余又尝过金陵,人有发六朝陵寝,得古物甚多。余曾见一玉臂钗,两头施转关,可以

屈伸,合之令圆,仅于无缝,为九龙绕之,功侔3鬼神。世多谓前古民醇,工作率多卤拙,是大不然。古物

至巧,正由民醇故也。民醇,工不苟。后世风俗虽侈,而工之致力不及古人,故物多不精。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器用》)

【注释】①黄秉:人名。②侔(mou):齐,相等。

11.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A.若止印三二本(止:停止)B.殊不沾污(殊:特殊)

C.值道士理故宫石渠(值:遇到)D.工不苟(苟:苟且)

12.选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A.合之令圆水陆草木之花B.而工之致力不及古人及其家穿井

C.是大不然康肃忿然D.不以木为之者蒙辞以军中多务

1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已皆破缺然制作精巧后人不能为也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②后世风俗虽侈,而工之致力不及古人,故物多不精。

15.根据你对选文的理解,完成下面的填空。

对某一技艺或事物的说明介绍,重在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甲】文抓住“”这一特点介绍

活字印刷术;【乙】文则围绕“”这一特点介绍玉臂钗的制作功夫。【甲】【乙】两篇选文所表达

的主题相同之处是o

【答案】11.C12.D13.已皆破缺/然制作精巧/后人不能为也14.①有生僻字平时没有

准备好的,马上刻好(字模),用草火烧好,很快就可以完成。②后世风俗虽浮华奢侈,但在工艺上的用

力不及古人,所以造出来的器物大多不精致。15.活巧都表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智

慧和创造才能。

【解析】11.考查文言实词。

A.止:同“只”,仅仅;

B.殊:根本;

D.苟:草率,顺便;

故选Co

12.考查一词多义。

A.代词,指玉臂钗/助词,的;

B.比得上/等到;

C.这样/……的样子;

D.均为介词,用;

故选Do

13.考查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解答时,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

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

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本句句意为:都已残缺,然而制作的精巧,是后人不能制造的。“已皆破缺”是形容其残破,应断开;

“然”表示转折,说明其“制作精巧”,应断开;“后人不能为也”是说后人不能制造,应断开;正确划

分为:已皆破缺/然制作精巧/后人不能为也。

14.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

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1)句重点词语:奇字,写法特殊,或生僻、不常用的字;旋,旋即;瞬息,很快。

(2)句重点词语:侈,浮华奢侈;而,但,表示转折;故,所以;物多不精,器物大多不精致。

1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要找到写作对象的特点,就要抓住文章中对其进行描写的句子。

(1)甲文分别从活板的制作、印刷过程,胶泥刻字的性质特点介绍了活字印刷。集中突出的就是“活”

的特点,首先字是活的,如“每字为一印";其次字印数目是活的,如“每一字皆有数印”“有奇字素无

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乙文凸显的是物品的“巧”,根据“两头施转关,可以屈伸,合之令圆,仅于无缝”可知一个钗子可

以变换好几种样式,所以特点是活动灵巧;根据“为九龙绕之,功侔鬼神”可知小小的物件竟然雕刻了九

条龙的图案,所以特点是雕刻精巧。

(2)相同点:甲文通过写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十分便捷,来突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活字印刷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当时这项技术远超世界各国。

乙文通过写经过金陵时见到的古物在设计和用工上都一丝不苟,极为精巧,来表现古代劳动人民的超

高技艺和工匠精神。

【参考译文】

朝廷命官黄秉年轻时居住在长安,有一次游骊山,恰好遇到一个道士在修治过去宫殿里的石渠,在石

头下面发现枝折断的玉钗,钗头刻成凤首的形状,都已残缺,然而制作的精巧,是后人不能制造的。我又

曾路过金陵,见有人发掘六朝君主的陵墓,得到很多古物。我曾看到一支玉臂钗,两头都设置转动机关,

可以弯曲、伸直或使之变成圆形的,几乎看不出有缝,而为九条龙所环绕,制作功夫可比鬼斧神工。世人

多称往古民风淳朴,手工制作大都粗糙笨拙,其实大不是这么一回事。古器物制造非常精巧,正由于民风

淳朴的缘故,民风淳朴则各种手工制作都一丝不苟。后世风俗虽浮华奢侈,在但工艺上的用力不及古人,

所以造出来的器物大多不精致。

(2023春•黑龙江齐齐哈尔•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舁,

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

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铭,则以一平板

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

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

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

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

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异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沈括《活板》)

【乙】张衡性精微,有巧艺。作地动仪,以精铜铸其器圆径八尺形似倾樽;其盖穹隆①,饰以篆文,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承之。其牙发机,皆隐在樽中,周容无际,如一体焉。地动机发,龙即吐丸,

蟾除张口受丸,声乃振扬,司者觉知,即省龙机,其余七首不发,则知地震所从起来也,合契若神,观之

莫不服其奇丽。自古所来,未尝有也。

(李防《太平御览》,有改动)

【注释】①穹隆:像天空一样中央高高拱起。

1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持就火场之则字平如硬

然不沾污饰以篆文

17.翻译句子

(1)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2)自古所来,未尝有也

18.请为【乙】文中划线句断句,用“/”标注两处

以精铜铸其器圆径八尺形似倾樽

19.请分别从文中找一个字概括活版印刷术、地动仪的主要特点

20.从活版印刷和地动仪的发明来看,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新精神令人赞叹。活版印刷用胶泥做

字印,是考虑到它具有、等特点,地动仪的工作原理是

【答案】16.烘烤磨刀石根本用17.(1)两块交替使用,极短的时间就可

以印完(2)从古以来,不曾有过。18.以精铜铸其器/圆径八尺/形似倾樽19.活巧、奇

20.不易变形便于取用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龙珠即落入蟾蛛口中,由此便可测

出发生地震的方向。

【解析】16.考查文言词语理解。

①句意:把它拿到火上烘烤。炀:烘烤;

②句意: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砥:磨刀石;

③句意:根本不会被弄脏。殊:根本;

④句意:上面用篆文作装饰。以:用。

17.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语有:

(1)更互:交替、轮流。就:完成;

(2)自古所来:自古以来;未尝:未曾,没有。

18.考查文言句子断句。

句意:用精铜制成,直径八尺,样子像倾斜的酒杯。

故断句为:以精铜铸其器/圆径八尺/形似倾樽。

19.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结合【甲】文中"每字为一印”可知,每个字一个字模,可见字印灵活;

结合【甲】文中”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可知,想印的时候,在铁板上放一个铁

框子,然后一个紧挨着一个地排上字印,可见排版布字是灵活的;

结合【甲】文中”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可知,经常准备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

块同时排字,可见印刷是活的,排版过程调配很灵活;

结合【甲】文中"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可知,每一个字都备有几个字印,像“之”“也”出现频率高的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字印,以备不时之

需,可见字印数目活,刻好的字运用灵活;

结合【甲】文中”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可知,不用的时候,就拿纸条做标记

贴上,每个韵部的字做一个标签,用木格把它存放起来,以便下次印刷,可见选字的方法活,刻字存储方

便,拆版时很灵活;

结合【甲】文中‘'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用讫再火令药熔”可知,有些生僻字平时没有准备出

来,那就当时动手刻;印完后再用火烘烤,使松脂等物熔化;可见做法是活的,制字取材容易简便,做法

灵活;

据此可知,活板印刷术的特点是“活”。

【乙】文中“张衡性精微,有巧艺”意思是张衡性情谨慎,有精巧的技艺;“观之莫不服其奇丽”意

思是观看的人没有一个不叹服地动仪的神奇美丽。据此可知,地动仪的主要特点是“巧(奇)”。

20.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第一、二空,根据【甲】文中"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

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铭,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可知胶泥具有不易变形,易于取用的特点;

第三空,根据【乙】文中的“地动机发,龙即吐丸,蟾蛛张口受丸,乃振扬。司者觉知,即省龙机,

其馀七首不发,则知地震所从起来也”可知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龙珠即落入蟾蛛口中,由此便

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

【参考译文】

【乙】张衡性情谨慎,有精巧的技艺。(他)制作的地动仪,用精铜制成,直径八尺,样子像倾斜的酒

杯;它的盖子像天空一样中央高高拱起,上面用篆文作装饰;外面刻有八条龙,(龙首)的下面有铜铸的蟾

蛛张着嘴(准备)接铜丸。它的发动机关都隐藏在形似酒杯的容器中,周边看不出边际,就像一个整体。

地动仪的机关一发,龙就突出铜丸,蟾除张开口接住铜丸,声音于是振动传播,工作人员发觉后,立即观

察机器,其余的七条龙头没有吐出铜丸,就知道地震从哪边发出,配合默契就像神仙一样,观看的人没有

一个不叹服地动仪的神奇美丽。从古代以来,不曾有过。

(2023春•山东临沂•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①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②庆历中,有布衣毕,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

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

炀之,药稍铭,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

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

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

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

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铭,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③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选自沈括《活板》)

[乙]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永元九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书契②多编

以竹简,其用绿⑧帛者谓之为纸。绿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

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之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

【注入①秘剑:皇室用的剑。②书契:书籍文契。③绩(Jian):双丝的细绢。④造意:想出一个主

o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字平如酝

(2)用迄再火令药铭

(3)故天下感称“蔡侯纸”

(4)为后世法

22.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加点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A.唐人尚未盛为之

B.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C.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

D.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2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一处)。

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

24.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1)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2)永元九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

25.“活板”和“造纸术”都是在原有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活板”解决了雕板“效率

低、不易修改”的难题,体现了“①”的优势;蔡伦改进“造纸术”的突破点则是在原材料的选择

上,弥补了“②”的缺陷。它们均具有方便实用、造价低廉的优点,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

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用原文中的字句回答)

【答案】21.(1)磨刀石;(2)完毕;(3)都;(4)效仿。22.C23.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

其能。24.(1)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功。

(2)永元九年,(蔡伦)监督制作皇宫专用的剑器以及各种器械,全都精密牢固25.活绿

贵而简重

【解析】2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

(1)句意:(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砥:磨刀石;

(2)句意:印完后再用火烤使混合物熔化。讫:完毕;

(3)句意:所以天下都说“蔡侯纸”。咸:都;

(4)句意:方法被后世效仿。法:效仿。

22.此题考查一词多义。

A.动词,做;

B.动词,发明;

C.介词,被;

D.动词,造成;

故选c。

2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

读加以验证。

这句话的意思是:元兴元年上奏皇帝,皇帝夸赞他的才能。“元兴元年奏上之”前边省略了主语''蔡

伦”,“帝善其能”的主语是“帝”,二者之间应该停顿,所以,正确的停顿应为: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

其能。

24.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语有:

(1)奇字:写法特殊,或生僻、不常用的字。旋:旋即。

(2)秘剑:皇室用的剑。莫不:没有不,即全都;坚:牢固。

25.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

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得出答案。

阅读【甲】文可知,活字印刷术的字印“活”,排版“活”,印刷“活”,字印数目“活”,选用字

印“活”,生僻字做法“活”,拆版“活”,充分体现了“活”的优势;

【乙】文中"缭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的意思是“绸缎太贵而竹简太重,都对人来说很不方便”,

而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弥补了“绿贵而简重”这一缺陷。

【参考译文】

【乙】蔡伦字敬仲,桂阳人。永元九年,监督制作皇宫专用的剑器以及各种器械,全都精密牢固,方

法被后世效仿。自古书籍大多是用竹简编成的,那些用来写字的绸缎布匹叫做纸。绸缎太贵而竹简太重,

都对人来说很不方便。蔡伦于是想出一个主意,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鱼网造成纸。元兴元年上奏皇帝,

皇帝夸赞他的才能,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所以天下都说“蔡侯纸”。

(2023春•江苏南京•七年级校联考期末)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其法:用胶泥刻字,溥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

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

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期。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

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

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

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节选自沈括《活板》)

【乙】

凡瓷器经画过釉之后,装入匣钵。大器一匣装一个,小器十余共一匣钵。钵佳者装烧十余度,劣者一

二次即坏。凡匣钵装器入窑,然后举火。其窑上空十二圆眼,名曰天窗。火以十二时辰为足。先发门火十

个时,火力从下攻上,然后天窗掷柴烧两时,火力从上透下。器在火中其软如绵絮,以铁叉取一以验火候

之足。辨认真足,然后绝薪止火。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

(节选自宋应星《天工开物》)

26.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字。

方法指引文中词句解释

【查阅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①薄,与“厚”

淳如钱唇(1)____(填序号)

相对。②稀薄。③贫瘠。

【语境推测】联系上下文推测。瞬息可就(2)____

【成语溯源】克勤克俭。《尚书•大禹谟》:“克勤于过手七十二

(3)____

邦,克俭于家。”方克成器

27.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1)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2)辨认真足,然后绝薪止火。

28.请根据内容填空。

【甲】活字印刷术包括刻字、排版、印刷。其中排版包括:设板、、布板、、平板。

【乙】瓷器制作过程:、装钵、、举火。

29.活板和瓷器的制作都需要用火烧制,但甲文中篇幅较少,乙文则详写了整个烧火过程,请你结合

具体内容说说理由。

【答案】26.选①完成能够27.(1)每一个韵部的字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

存放起来。(2)辨别火候已确实充足了,这样就应该停止烧窑了。28.冒板炀板/烤板画

釉入窑29.因为作者的写作目的/写作重点不同。甲文的火只是制作字印和印制过程的环节之一,

重点突出活字印刷术的“活”;而乙文的烧瓷重点突出其用火过程的讲究,如先发门火,火力从下攻上,

后发窗火,火力从上透下。

【解析】26.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

(1)句意: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薄,与“厚”相对;根据查阅字典法可知,选①;

(2)“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句意:通常

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

互交替使用。由此可见,两块板交替使用,速度会很快。“瞬息可就”意思应该是一会儿就做好了。就:

完成。

(3)克勤克俭:技能勤劳,又能节俭。克:能够。根据成语溯源法可知,”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中

的“克”意为:能够。

27.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语有:

(1)韵:指韵部;帖:标签,名词;为:做;贮:贮存;

(2)绝:断绝;止:停止。

2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根据【甲】文"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

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错,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可知,排版可以分为设板

----冒板布板烤板平板五个步骤。

根据【乙】文“凡瓷器经画过釉之后,装入匣钵”“凡匣钵装器入窑,然后举火”可知,瓷器制作过

程分为画釉一一装钵一一入窑一一举火等几个步骤。

29.本题考查写法分析。

【甲】文中的“持就火炀之,药稍错,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写烤板和平板,它们只是排

板中的一个步骤,所以作者一带而过;

【乙】文中的“先发门火十个时,火力从下攻上,然后天窗掷柴烧两时,火力从上透下。器在火中其

软如绵絮,以铁叉取一以验火候之足。辨认真足,然后绝薪止火”具体写烧制瓷器时,烧火的时间、对火

候的辨认和火力的方向,这是因为烧火在烧制瓷器过程中很重要,所以作者进行了细致的说明。

【参考译文】

【乙】瓷器坯子经过画彩和上釉之后,装入匣钵。大件的瓷坯一个匣钵只能装一个,小件的瓷坯一个

匣钵可以装十几个。好的匣钵可以装烧十几次,差的匣钵用一两次就坏了。把装满瓷坯的匣钵放入窑后,

就开始点火烧窑。窑顶有十二个圆孔,这叫做天窗。烧二十四个小时火候就足了。先从窑门发火烧二十个

小时,力从下向上攻,然后从天窗丢进柴火入窑烧四个小时,火力从上往下透。瓷器在高温烈火中软得会

像棉絮一样,用铁叉取出一个样品用以检验火候是否已经足够。火候已足了就应该停止烧窑了。合计造一

个瓷杯所费的工夫,要经过七十二道工序才能完成,其中许多细节还没有计算在内呢!

(2023春•黑龙江绥化•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己后典籍皆为板本。

②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

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

火炀之;药稍常,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

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

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

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

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铭,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③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乙】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永元九年,监作秘剑①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书契②多

编以竹简,其用绿③帛者谓之为纸。缭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

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注:①[秘剑]皇室用的剑。②[书契]书籍文契。③[缴(jidn)]双丝的细绢。④[造意]想出一个主意。

3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的意思。

(1)用迄再火令药错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持就火场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天下咸称“蔡侯纸”

3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草火烧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出

B.为余群丛所得自是莫不丛用焉

C.唐人尚未盛为之为后世法

D.一板已自布字目是莫不从用焉

3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2)绿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33.“活板”和“造纸术”都是在原有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说说两者分别解决了原来的

什么难题,它们共同具有什么优点?

【答案】30.讫:完毕炀:烘烤;故:所以31.A32.(1)不用时,用纸来

标记活字,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分别贮存这些活字。

(2)绸缎(或细绢)太贵而竹简太重,对人来说都很不方便。33.“活板”重在体现一个“活”

字,解决了雕板印刷中“效率低、不易修改”的难题;而“造纸术”弥补的是“嫌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的缺点,两者都使技术变得方便实用,造价低廉。

【解析】30.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句意:印完后再用火烤使混合物熔化。讫:完毕;

(2)句意:把它拿到火上烘烤。炀:烘烤;

(3)句意:所以天下都称为“蔡侯纸”。故:所以。

3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介词,用/介词,用;

B.名词,指比自己小的或晚的子侄辈/动词,跟从;

C.动词,使用/动词,成为;

D.副词,另外/介词,从;

故选Ao

3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

式等情况。重点词有:

(1)第一个“帖”:标记;第二个“帖”:标签;贮:贮存;

(2)绿贵:绸缎、细绢价格贵;重:沉重;便:方便。

3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第一问:

阅读甲文可知,活字印刷术的字印“活”,排版“活”,印刷“活”,字印数目“活”,选用字印“活”,

生僻字做法“活”,拆版“活”等,充分体现了“活”的优势;联系第二段“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可知,“活板”的印刷速度快,效率高;联系首段“板印书籍,唐人尚未

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己后典籍皆为板本”,第二段可知,“活板”解决了雕板印刷中效率低、

不易修改,只能整体印刷的难题。

乙文中“绿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的意思是“绸缎太贵而竹简太重,都对人来说很不方便”,联系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可知,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取材方便、用料便宜,弥

补了“绿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这一缺陷。

第二问:

结合甲文“用胶泥刻字”“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等内

容可知,“活板”取材容易,印刷速度快;再联系乙文“绿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

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可知,绸缎太贵而竹简太重,都对人来说很不方便,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取

材方便、用料便宜;据此可知,它们共同的优点是:使技术变得方便实用,造价低廉,使用方便。

【参考译文】

【乙】蔡伦,字敬仲,桂阳人。永兴九年,监督制作秘剑以及各种器械,全都精密牢固,成为后代制

作器械的方法。自古书籍大多都用竹简编成,那些用绸缎布匹写字的叫做纸。绸缎太贵而竹简太重,对人

来说,都很不方便。蔡伦于是想出一种方法,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鱼网造成纸。元兴元年,上奏皇帝,

皇帝夸赞他的才能,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所以天下都称为“蔡侯纸”。

(2023春•广东深圳•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活板(节选)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己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

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

炀之,药稍铭,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

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

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

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

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密,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

【乙】梵天寺木塔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

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②之妻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

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⑧,六幕④相联如月去箧⑤。人履

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⑥其精练。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

【注】①据:统治。②喻皓:著名工匠。③束:紧密相夹。④六募:指上、下、左、右、前、后六个

方位面。⑤脏箧:箱子。⑥伏:佩服。

3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