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各单元知识点梳理 讲义_第1页
2024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各单元知识点梳理 讲义_第2页
2024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各单元知识点梳理 讲义_第3页
2024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各单元知识点梳理 讲义_第4页
2024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各单元知识点梳理 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各

单元知识点梳理讲义

第一单元

1,字音字形

贮蓄(zh#眨眼(zh*)高邈(mi*o)宛转(w3n)蓑衣(sub)

抖擞(s6u)碣石(jie)澄清(chVng)静谧(mi)棱镜便ng)

莅临(li)发髻(川镶嵌(xgngqi3n)竦峙(s6ngzhi)

吝啬(lins。淅沥(xili)窠巢(kQch白o)澹澹(dandnn)

萧瑟(x百osV)酝酿(yDnI亩ng)咄咄逼人(duddu。)

酝酿抖擞瞭亮贮蓄澄清静谧高邈娇媚棱镜凄冷

碣石澹澹竦峙吝啬屋檐睫毛干涩淅沥窠巢

2,重点词语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文中比喻姿态优美。

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务,舍不得给别人,也舍不得自己用。

莅临:来到,来临(用作敬辞)。多用于书面语。

贮蓄:存放,储蓄。

酝酿:造酒的发酵过程,文中指各种气息在空中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第1页共31页

淅淅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

3,文学常识

(1)《春》的作者是朱自清,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主要作品有散

文《荷塘月色》《背影》等

(2)《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代表作

品有《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

(3)《雨的四季》的作者是刘湛秋,当代诗人,翻译家。

(4)《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

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为“三曹”。

(5)《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

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的戏曲作家,散曲家。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

代浪漫主义诗人。

4,古诗理解性默写

(一)《观沧海》(曹操)

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

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3.《观沧

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5.《观沧海》

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

涌起。

6.《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

汉灿烂,若出其里。

7.《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

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第2页共31页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1.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

直到夜郎西。

3.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

西。

4.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

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三)《次北固山下》(王湾)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子

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

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

道西风瘦马。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

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阳西下,断

肠人在天涯。

4.该曲的主旨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第二单元

1、字音字形

仿膳(s*n)侍弄(shi)诀别(juV)整宿(xiCi)分歧(qi)

第3页共31页

霎时(sh*)粼粼(IM)嗅觉(xi#祷告(焉o)神采奕奕(yi)

匿笑(ni)并蒂(di)被斜(qi)柳絮(x#瘫痪他nhu^n)

憔悴(qi旨ocui)MW(handan)徘徊(p饰hu旨i)

瘫痪侍弄匿笑憔悴诀别烂漫分歧粼粼沐浴姊妹

徘徊遮蔽心绪捶打荫蔽喜出望外

2、重点字词

翻来覆去:来回翻身;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来回的说。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喜出望外:形容遇到出乎意料的事而特别高兴。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诀别:分别(多指不易再相见)。

信服:相信并佩服。

匿笑:偷偷的笑。

花瑞:指花带来的好兆头。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比喻犹豫不决;比喻事件在一个范围内来回波动。

欹斜:倾斜,歪斜。

3、文学常识

(1)《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新月集》、

《园丁集》《飞鸟集》等

(2)《荷叶.母亲》的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诗人,作家,其代表作有诗集

《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

(3)《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撰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

记载了从汉末至东晋时期士大夫的言谈轶事。

第4页共31页

4,《世说新语》相关知识

《咏雪》

1、词语汇释

(一)重点词语

1.内集:家庭聚会。内,指家人。集,聚集。即把家里人聚焦到一起。

2.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3.讲论文义:谈论诗文。义,道理,意义,文义,文章的义理,即文章表达的

意思。

4.何所似:即"所似何",宾语前置,像什么。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5.差

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6.俄而:不久,一会儿。

7.骤:急。

8.欣然:高兴的样子。

9.未若:比不上。

10.因风:乘风。因,趁、乘。

11.即:是。

12.无奕:谢奕,字无奕,谢安长兄。

13.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镉,聪慧有才辩。

(二)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文义

古义:子侄辈,泛指家中年轻的一代;

今义:儿子和女儿。

2.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文章的义理;

今义:文章。

3.未若柳絮因风起

古义:凭借,趁,乘;今义:因为。

(三)一词多义

1.俄而雪骤(与"俄""既"等构成副词性词组,表示时间短,不久)

第5页共31页

2、理解默写

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咏雪的直接原因:俄儿雪骤。

3.两个比喻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4.谢道镉对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5.补充点明谢道镉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镉才气的赞赏):即公大兄

无奕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表明谢安赞赏谢道镉的才气的句子是:公大笑乐。

《陈太丘与友期行》

1、词语汇释

(一)重点词语

1.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

2.期日中:日中,正午时分。

3.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4.戏:玩耍。

5委:丢下、舍弃。去,离开。

6.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7.弓|:拉,这里有友好的意思。

8.顾:回头看。

9.非人哉:简直不是人啊。哉:语气词,表示感叹。10.舍去:不再等候就走

了。舍,放弃。去,离开。

11,尊君在不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二)通假字

1.尊君在不(不,通"否")

(三)古今异义

1.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日期

2.太丘舍去

第6页共31页

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

3.下车引之

古义:拉,牵拉

今义:引用

4.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5.相委而去

古义:舍弃:

今义:委任

(四)词类活用

1.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名词作动词,约定。

2.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门外:名词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

惭: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五)一词多义

1.相委而去(连词,表示顺承)

(六)敬辞与谦辞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家君: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第三单元

1、字音字形

确凿3。)菜畦(q。桑才甚(shGn)绽开(zh^n)油蛉(ling)

斑螯(m白o)缠络(山o)觅食(mi)竹筛(sh旬曲肱(gdng)

第7页共31页

蝉蜕(tui)盔甲(kui)脑髓(sui)收敛(Ii3n)厥土(juV)

枇谷(bi)笃志(㈣浸满(jin)系鞋带(ji)锡箔(xib6)

珊瑚(shGnhu)搓捻(cu6nian)倜傥(titang)拗过去信o)

金叵罗(p6)人声鼎沸(ding)人迹罕至(俏n)花团锦簇(cO)

确凿云霄鉴赏倜傥绅士绽开奥秘企盼争执

人迹罕至人声鼎沸不求甚解疲倦不堪小心翼翼恍然大悟

2、重点字词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

搜索枯肠:形容竭力思考。

历历在目:十分清楚地出现在眼前。

记忆犹新:过去的事情任然记得很清楚,就像新发生的一样。

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无处投奔,比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形容处境极端困

难。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眼花缭乱:眼睛看见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情感自然而然地产生。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茫然无措:指心中没有主意,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无休无止:没有止境,没完没了。

徜徉:安闲自在地步行。

第8页共31页

浩渺:水面辽阔无边。

倜傥:洒脱;不拘束。

雕镂:雕刻。

谆谆:形容恳切教导。

吞噬:吞食。

沁凉:透出凉意。

阐释:阐述并解释。

3,文学常识

(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

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

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2)《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美国盲

聋作家、教育家。

(3)《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与《大学》

《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4)孔子,名丘,字仲尼,鲁过瞰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4、论语检测

《《论语》十二章》

1、词语汇释

(一)重点词语

时习:按时温习。时,按时。愠:生气,恼怒。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

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信:诚信。

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惑:迷惑,疑惑。

第9页共31页

从心所欲:顺从意愿

罔:迷惑。

殆:疑惑。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堪:能忍受。

好:喜爱,爱好。

乐:以……为快乐。

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善者:好的方面,优点。夺:改变。

川上:河边。川,河流。

三军:指军队。

仁:仁德。

笃志:坚定志向。笃,坚定。

逾矩:越过法度。逾,越过。矩,法度。

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二)通假字

1.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三)古今异义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按一定时间;

今义:时间

习:古义:复习:

今义:学习

2.不亦君子乎

君子:古义:指有才德的人

今义: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3.吾日三省吾身

第10页共31页

H:古义:每天:

今义:一旦

古义:泛指多数,

今义:数词,三

4.温故而知新

故:古义:旧的知识;

今义:过去的,老的

5.择其善者而从之

善者:古义:优点:

今义:善良的人

6.可以为师矣

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可能,许可

7.匹夫不可夺志也

匹夫:古义:泛指平民百姓;

今义: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四)一词多义

1.为:可以为师矣

当、做

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2.志:志于学

立志

博学笃志/不可夺志

志向

3.而:人不知而不愠

表转折

温故而知新

表顺承(承接)

博学而笃志

第11页共31页

表并列

三十而立

表修饰

4.乐:不亦乐乎

快乐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为快乐

乐亦在其中矣乐趣

回也不改其乐乐趣

5.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温故而知新

懂得

(五)词类活用

1.学而时习之

时:名词作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3.温故而知新

故、新:形容词作名词,旧的知识、新的理解与体会

4.传不习乎

传:动词作名词,传授的知识

5.饭疏食饮水

饭:名词作动词,吃饭

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5、《论语》理解默写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述了关于学习方法的看法,即要按时温习的句子

是:学面时习之,不亦说乎?2.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有朋自

远方来,不亦乐乎?"来表达你的心情。

第12页共31页

3.当别人不了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

亦君子乎?

4.《《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

而不学则殆。

5.《《论语》十二章》中表示既要从正面学习,也要从反面借鉴的句子是:择其

善者面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表示我们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句子

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7.《论语学而》中,曾子强调要经常反省自己的为人处世,提升道德修养的句子

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8.《《论语》十二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10.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

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论语》中表明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的句子是: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2.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

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3.《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中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学则殆。

14.孔子劝导大家珍惜时间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5.孔子论述君子对待富贵的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第四单元

1、字音字形

殉职仅On)狭隘Gi)热忱(chMn)派遣(qi^n)鄙视(bi)

第13页共31页

废墟(x。)乍看(zh5)突兀(wLi)坍塌他n)干涸(hV)

戳穿(chu6)流淌(t3ng)灼人(zhu6)抽噎(yQ)

呻吟(shQn)晕眩(xu^n)恍惚(hu^ng)酬劳(ch6u)

参差不齐(cQnci)哄堂大笑(h6ng)拈轻怕重(n百n)

派遣殉职狭隘热忱酬劳呼啸慷慨帐篷废墟坍塌

溜达突兀干燥刨根问底见异思迁沉默寡言拈轻怕重

2、重点字词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文中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

不关心。

精益求精:好了还要追求更好。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文中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

任恼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为富不仁: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指节俭。

血雨腥风:血溅得像下雨一样,风里带有腥气,形容残酷屠杀的景象。

取义成仁: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

殉职:为了公务而牺牲生命。

鄙薄:轻视。

狭隘: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宽广。

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慰勉:安慰勉励。

第14页共31页

不辍:不中止,不停止。

旌旗:各种旗子。

3、文学常识

(1)《纪念白求恩》作者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

命家,军事家,诗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思想的主

要创立者。

(2)《回忆我的母亲》作者朱德,字玉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

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3)《梅岭三章》作者陈毅,字仲弘,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

(4)《诫子书》的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4、《戒子书》相关知识

《诫子书》

1、词语汇释

(一)重点词语

诫:告诫、劝勉、警告,劝人警惕。

驰:疾行、增长。

书:书信。

日:时间、时光、季节。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JQJ、•Jor*/匕、o

修身:提高自身的修养。

去:离开、消逝、逝去。

养德:培养高尚的品德。

遂:于是,就。

淡泊,不追求名利。

枯落:枯枝和落叶

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第15页共31页

接世:与外界接触,融入社会。

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穷庐:破房子、偏僻简陋的房屋。

宁静: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将复何及:(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

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须:必要、一定要。

险躁:偏激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面

言。

成:达成,成就,使…完成。

使……增广。

励精:振奋精神。

才:才干。

治性:陶冶性情、养成平静的性格。

广才:增长才干。

年:年龄。

与:跟随。

时:季节、时光。

淫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懒惰。

(二)古今异义

静以修身

古义: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今义:安静。

淫慢不能励精

古义:懈怠:

今义:速度低。

险躁则不能治性

古义:轻薄;

第16页共31页

今义:遭到不幸或发生灾难的可能

年与时驰

古义:疾行,指迅速逝去:古义:丧失;

今义:(车马等或使车马等)跑得很快。

意与日去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一词多义

1.之

①学而时习之:代词,代指学过的知识

②君子之行:结构助词,的

2.以

①静以修身:介词,表目的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介词,用来

3.志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远大志向

②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4.学

①夫学须静也:动词,学习

②非志无以成学:名词,学业

(四)词类活用

1.非宁静无以致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大目标)

2.非志无以成学(使动用法,使……成功)

(五)重要虚词

夫君子之行(助词,的)

静以修身(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2、理解默写

1.《诫子书》中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2.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主要阐述的观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第17页共31页

5、理解默写

(1)《诫子书》中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非淡泊无以明

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主要阐述的观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诸葛亮《诫子书》中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句让我们

懂得在淡泊宁静中才会坚定志向进而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道理。

(4)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用"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一句来论述学

习、成才、立志三者的关系。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他告诫我们内心恬淡

方可有明确志向,内心宁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

(6)《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第五单元

1,字音字形

相称(ch©n)污涩(S©)婢女(bi)蜷伏(qu旨n)惩戒(chVng)

嗔怪(chQn)一缕他)小凫(项麝香(sh6)怅然(chang)

羞怯(q同禁锢(gti)驯养仅而)虐待(niiV)苫蔽(shan)

咒骂(zhbu)怂恿(s6ngy6ng)蹒跚(p白nsh^n)

懒惰怂恿乞丐怅然蜷伏惩戒冤枉虐待匍匐鹦鹉

安详预警苫蔽眈眈假寐狡黠神采奕奕

2、重点字词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第18页共31页

畏罪潜逃:犯了罪怕受到制裁而偷偷逃走。

妄下断语:胡乱,随意地下结论。

亭亭玉立:花木主干挺拔或女子身材修长。文中形容姿态端正美好。

风烛残年:比喻临进死亡的晚年。文中指即将不再存在。

目空一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也看不起。

偷偷摸摸:形容满着人做事,不敢让人知道。

污涩:肮脏且不光滑。

蜷伏:弯着身体趴着。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缄默:闭口不说话。

迁徙:迁移。

喧嚷:大声地叫或说。

凋零:草木凋谢零落。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3、文学常识

(1)《猫》的作者郑振铎,作家、翻译家、文史学家。主要著作有《文学大

纲》《插图文本中国文学史》等。

(2)《我的白鸽》的作者陈忠实,陕西西安人,中国当代作家。1997年,凭

借《白鹿原》获得茅盾文学奖。

(3)《大雁归来》的作者利奥波德,美国生态学家,著名的环保主义者。

(4)《狼》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

“聊斋先生”。聊斋是书房名,志是记载,异是奇异的故事。

4、《狼》相关知识

一、通假字

止有剩骨

"止"通"只",只有。

二、古今异义

第19页共31页

1.一狼径去

古义:离开

今义:到某一地方

2.少时

古义:一会儿

今义:数量小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古义:多少

今义:几何学的简称

4.屠自后断其股

古义:大腿

今义:屁股。

5.弛担持刀

古义:放下

今义:松弛

三、词类活用

1.其一犬坐于前

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2.一狼洞其中

洞,名词作动词,"打洞"的意思。另一只狼正在那里打洞。

三、词类活用

3.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做动词,攻击,胁迫的意思

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隧,名词作动词:从柴草

堆中打洞。

5.狼不敢前

名词作动词,上前

6.弛担持刀

形容词作动词,卸下

第20页共31页

四、一词多义

1.意:

(1)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企图

(2)意暇甚

神情

(3)醉翁之意不在酒

情趣

2.敌:

(1)恐前后受其敌

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

(2)盖以诱敌

敌方

3.前:

(1)狼不敢前

向前

(2)恐前后受其敌

前面

4.止:

(1)止有剩骨。

通',只"

(2)一狼得骨止

停止

5.积薪:

(1)场主积薪其中

堆积柴草

(2)转视积薪后

堆积在那里的柴草

6.之:

第21页共31页

(1)复投之代词,代骨头

(2)又数刀毙之代词代狼(3)亦毙之代词,代狼

(4)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译

(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的

(6)久之

助词

凑足音节,不译

7、其:

(1)恐前后受其敌

代词,代狼

(2)场主积薪其中

代词,代指麦场

(3)屠乃奔倚其下

代词,代指积薪

(4)一狼洞其中

代词,代指积薪

(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代词,代指屠户

(6)屠自后断其股

代词,代狼

8.以:

(1)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连词,表目的,可

译为"来,

(2)以刀劈狼首介词,用。

(3)投以骨

介词,把

第22页共31页

(4)盖以诱敌连词,来,用来

9、乃:

(1)屠乃奔倚其下

副词,于是,就

(2)乃悟前狼假寐

副词,才

五、特殊句式

1、省略句:

(1)省略宾语:

"投以骨"省略了"投"的宾语"之",代狼,可

补充为"投之以骨"。

(2)省略介词:

"场主积薪其中"省略了介词

"于",可补充为"场主积薪于其中"。

(3)省略主语:"顾野有麦场"中省略主语

"屠",可补充为"屠顾野有麦场"。

2、倒装句:

"投以骨""以"是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以骨投"。

第六单元

1、字音字形

滑稽(口)陛下(bi)头衔(x匕n)女蜗(w。)开辟(pi)

勋章(xUn)称职(chQn)御聘(yLipin)缥缈(pgomiao)

澄澈(chVngch©)骇人听闻(h”)莽莽榛榛(zhQnzhQn)

第23页共31页

掺和(ch白nhuo)钦差大臣(qin)随声附和(h©)

中伤(zh6ng)躇步趾匕蹈(chdci)

炫耀愚蠢妥当钦差滑稽狡猾爵士勋章缥缈澄澈

气概爱慕凯歌臃肿魁梧骇人听闻莽莽榛榛杞人忧天

随声附和

2、重点字词

不可救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的地步。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你就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莽莽榛榛:形容草木丛生的样子。

眉开眼笑:形容高兴愉悦的样子。

疲惫不堪:形容非常疲惫,不能忍受。

提防:小心防备。

勋章:授给对国家有贡献的人的一种表示荣誉的证章。

呈报:用公文报告上级。

滑稽:形容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3、文学常识

(1)《小圣施威降大圣》选自《西游记》,作者明末吴承恩,该书主要记载了

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战胜无数妖怪,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的

故事。

(2)《皇帝的新装》作者安徒生,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代表作有《丑

小鸭》《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本文是一篇童话,按时间顺

序,以"新装"为线索,以皇帝为中心人物展开故事情节。整个故事深刻的揭露了

皇帝及大小官吏的虚伪、奸诈、愚蠢的丑恶本质,同时又通过小孩的声音启示人

第24页共31页

们要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本文主要通过想像与夸张来

反映生活,对比描写和心理描写也十分突出。

(3)《女蜗造人》作者袁珂(1916-2001)四川新繁人,中国神话专家。代表作

有《中国古代神话》《中国神话传说》。本文是一篇神话,想象大胆神奇,语言

清新质朴,详细述说了女娟造人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人类诞生的喜悦之情,表

现了远古人民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求索精神。

(4)《赫尔墨斯和雕像者》选自《伊索寓言》,伊索(公元前620年一公元前

560年),是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的一个寓言家。《伊索寓言》是以伊索名义

流传的古希腊寓言集,其中大部分可能是伊索本人或他同时代的其他人所作,同

时也包含一些此前此后的寓言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是动物故事,形式短小精悍,

比喻恰当,形象生动。此文刻画了一个盲目自高自大者的形象,讽刺那些爱慕虚

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选自《伊索寓言》,这则寓言也有讽刺那些取得一点成绩就得意

忘形、忽视自己短处的人。但重在引起人们深思:做事要不骄不躁,永远保持清

醒头脑。成功只是暂时的,不能得意忘形。

《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先

秦杂家代表著作,由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编者吕不韦,是战国末期秦

国国相,杂家代表人物。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

云。

《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天瑞》,该书是中国道家典籍之一,相传为战国列

御寇所著。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其内容多为民间故事、

寓言和神话传说。这则寓言讽刺那种害怕不可能发生灾祸而徒然自扰的庸人。也

告诉人们生活中不要为没有根据的危险而忧虑,应该实事求是地看待事物。

(5))《秋词》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

有"诗豪"之称。一、二句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表现了作者乐观

豁达的心境。后两句,借托鹤冲天而上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不低头、奋

发向上的精神。

《夜雨寄北》作者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

玉溪(豁)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

第25页共31页

南荥阳市)。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是晚唐诗人李商

隐身居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是诗人

给对方的复信。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

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作者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

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诗的开头两句,

叙述了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形成鲜明对比,显出其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第三

四句,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

《潼关》作者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清朝人,湖南浏阳,即今

湖南长沙人。清资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戊戌六君子"之一。诗歌

前两句描绘了高云、孤城、秋风、马蹄声等景物,表现了潼关孤城的寂寥与辽远。

三、四两句运用拟人修辞,赋予河流、高山以人的情感,河水奔流还嫌拘束,山

入潼关桀瞥不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潼关山水的壮阔,表现了作者渴望冲破罗网、

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4、《寓言四则》重点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1.其人舍然大喜

舍:同"释",解除、消除。

2.身亡所寄

亡:同"无",没有。

二、古今异义词

1.常一人居外

古义:停留;

今义:居住。

2.因往晓之

古义:告知、开导;今义:知道。

3.若屈伸呼吸

古义:你;

第26页共31页

今义:如果,好像。

三、词类活用

L杞人忧天

形容词作动词,担忧、担心

2.闻之于宋君

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四、文言虚词

1.其:

(1)及其家穿井

(代词,他)

(2)奈何忧其坏

(代词,它)

(3)其人舍然大喜

(代词,那)

(4)择其善者而从之

(代词,他的)

(5)其一犬坐于前

(代词,其中)

(6)回也不改其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