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地方标准DB
编号:DB11/T1506-2017
备案号:J14222-2018
盾构始发与接收切割玻璃纤维筋
混凝土围护结构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forshieldcuttingGFRP
reinforcedsupportingmembersduringthe
processoflaunchingandreceiving
2017-12-14发布2018-04-01实施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联合发布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DB11/T1506-2017
1总则
1.0.1为规范玻璃纤维筋混凝土在盾构始发和接收井洞口处临时围
护结构的应用,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
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在盾构始发与接收时切割玻
璃纤维筋混凝土临时围护结构的设计、施工与质量验收。
1.0.3玻璃纤维筋混凝土围护结构的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除应符
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北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DB11/T1506-2017
2术语与符号
2.1术语
2.1.1玻璃纤维筋glassfiberreinforcedpolymer(GFRP)bar
由含碱量小于1%的无碱玻璃纤维(E-Glass)无捻粗纱或者高强
玻璃纤维(S)无捻粗纱和树脂基体(环氧树脂、乙烯基树脂)、固
化剂等材料,通过成型固化工艺复合而成的一种筋材,称玻璃纤维
增强筋,简称玻璃纤维筋(GFRP)。
2.1.2玻璃纤维筋混凝土GFRPreinforcedconcrete
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玻璃纤维筋、玻璃纤维筋网或其他玻璃纤
维筋骨架而构成的一种组合材料。
2.1.3玻璃纤维筋混凝土围护结构GFRPreinforcedconcrete
supportingmembers
由玻璃纤维筋混凝土构成的一种桩、墙等支挡基坑侧壁土体的
结构。
2.1.4盾构切割shieldcutting
盾构机刀盘旋转通过刀具切削、碾磨或破碎玻璃纤维筋混凝土
的过程。
2.2符号
2.2.1作用效应和抗力
Sd——作用基本组合的效应(弯矩、剪力等)设计值或作用标
准组合的效应(位移、沉降等)设计值;
Rd——结构构件的抗力设计值;
C——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基坑周边建筑物和地面沉降的限值;
SK——作用标准组合的效应;
M——弯矩设计值
MK——作用标准组合的弯矩值;
2
DB11/T1506-2017
V——玻璃纤维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斜截面上的最大剪力设计值;
VK——作用标准组合的剪力值;
Vgc——构件斜截面上混凝土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Vgv——构件斜截面上玻璃纤维箍筋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Fgu——玻璃纤维筋拉伸弹性阶段的荷载最大值。
2.2.2材料性能
Ec——混凝土弹性模量;
Eg——玻璃纤维筋弹性模量;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fg——纵向受拉玻璃纤维筋极限状态下的应力值;
fgb——玻璃纤维筋弯曲段抗拉强度设计值;
fgk——玻璃纤维筋抗拉强度标准值;
fgu——玻璃纤维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gu’——玻璃纤维筋抗拉强度;
fgv——玻璃纤维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cu——混凝土极限压应变;
gu——纵向玻璃纤维筋极限拉应变设计值;
2.2.3几何参数
A——圆形截面截面面积;
Ag——纵向受拉玻璃纤维筋的截面面积;
Ag’——玻璃纤维筋的截面面积;
Agv1——单肢玻璃纤维箍筋的截面面积;
Agv——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玻璃纤维箍筋各肢的全部横截面面积;
ho——截面有效高度:纵向受拉玻璃纤维筋合力点至截面受压
边缘的距离;
gb——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gb=xgbh0;
3
DB11/T1506-2017
r——圆形截面的半径;
rb——玻璃纤维箍筋弯曲段半径;
rg——纵向玻璃纤维筋重心所在圆周的半径;
——相对受压区混凝土截面面积的圆心角(rad)与2的比
值;
gb——圆形截面构件界限破坏时的相对受压区面积;
s——沿构件长度方向的玻璃纤维箍筋间距;
x——混凝土等效受压区高度;
xgb——界限受压区高度;
d——玻璃纤维筋公称直径;
c——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中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b——矩形截面宽度。
2.2.4计算系数和其他
0——围护结构重要性系数;
F——作用基本组合的综合分项系数;
——弯矩折减系数;
1——受压区混凝土矩形应力图的应力值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
设计值的比值;
1——矩形应力图受压区高度与中和轴高度的比值;
g——纵向玻璃纤维箍筋截面配筋率;
gb——纵向玻璃纤维筋平衡配筋率;
k——受压区高度与截面有效高度之比;
n——玻璃纤维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
4
DB11/T1506-2017
3基本规定
3.0.1玻璃纤维筋混凝土围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应综合考虑工程地
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荷载特征、盾构选型、施工技术与环境条件等。
3.0.2玻璃纤维筋混凝土围护结构设计中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弹性
模量等参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
规定采用。
3.0.3玻璃纤维筋的使用应满足整个围护结构的抗弯、抗剪要求。
3.0.4围护结构成孔、成槽及混凝土浇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
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和现行北京市地方标准《建筑基坑支
护技术规程》DB11/489的规定。
3.0.5操作人员搬运和加工玻璃纤维筋时应佩戴防护用品。
5
DB11/T1506-2017
4材料
4.0.1玻璃纤维筋外观宜为螺纹形状,螺纹牙形、牙距应整齐,无
损伤;表面应均匀、无气泡和裂纹。
4.0.2玻璃纤维筋中树脂基体应使用乙烯基和环氧树脂体系或乙烯
基树脂和环氧树脂混合树脂,树脂基体的原料聚合物不得含有任何
聚酯成分。
4.0.3玻璃纤维筋的规格以及尺寸偏差应符合表4.0.3的规定。
表4.0.3玻璃纤维筋公称直径、允许偏差和直线度
公称直径/mm允许偏差/mm杆体直线度mm/m
10
12
14±0.2≤3
16
18
20
22
±0.3≤4
25
28
30
±0.4≤5
32
4.0.4玻璃纤维筋主要力学性能应符合表4.0.4的规定。抗拉强度标
准值应具有95%以上的保证率,弹性模量和极限拉应变应取算术平
均值。
表4.0.4玻璃纤维筋主要力学性能
公称直径抗拉强度标准值抗拉强度设计值极限拉应变弹性模量
d/mmfgk/MPafgu/MPagu/%Eg/GPa
d<16≥600
16≤d25≥5500.7fgk≥1.2≥40
25≤d32≥500
6
DB11/T1506-2017
4.0.5玻璃纤维箍筋的加工应在玻璃纤维筋生产制造工厂按照设计
要求完成。
4.0.6混凝土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的规定执行。
7
DB11/T1506-2017
5设计要求
5.1一般规定
5.1.1玻璃纤维筋混凝土围护结构设计应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
极限状态设计法,并采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5.1.2玻璃纤维筋混凝土围护结构因超过材料强度或过度变形的承
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应符合下式要求:
γS≤R(5.1.2-1)
0dd
式中:0——围护结构重要性系数,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和结构重要性
系数按现行北京市地方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DB11/489的规定采用;
Sd——作用基本组合的效应(弯矩、剪力等)设计值;
Rd——结构的抗力设计值。
对临时性围护结构,作用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应按下式确定:
SdFSK(5.1.2-2)
式中:F——作用基本组合的综合分项系数,取1.25;
SK——作用标准组合的效应。
5.1.3围护结构重要性系数与作用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值的乘积
(0Sd)可采用下列内力设计值表示:
弯矩设计值:()
M1.250MK5.1.3-1
剪力设计值:()
V1.250VK5.1.3-2
式中:M——弯矩设计值,N·m;
——弯矩折减系数,当采用截水帷幕或悬臂式桩墙支护时,
取0.9,其它情况0.8;
MK——作用标准组合的弯矩值,N·m;
V——剪力设计值,N;
VK——作用标准组合的剪力值,N。
8
DB11/T1506-2017
5.1.4由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基坑周边建筑物和地面沉降等控制的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Sd≤C(5.1.4)
式中:Sd——作用标准组合的效应(位移、沉降等)设计值;
C——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基坑周边建筑物和地面沉降的限值。
5.2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5.2.1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计算规定:
1)截面应变保持平面。
2)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值cu为0.0033。
3)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4)玻璃纤维筋达到极限状态之前应力—应变关系保持线弹性;
且纵向玻璃纤维筋的应力等于玻璃纤维筋应变与其弹性模量的乘积,
但其绝对值不应大于其相应的强度设计值。
5)在达到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极限状态前,玻璃纤维筋与混凝土
之间粘结良好。
6)不计入受压区的玻璃纤维筋的影响。
2混凝土受压的应力与应变关系曲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
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执行。
3受弯构件、偏心受力构件正截面受压区混凝土的应力图形可
简化为等效的矩形应力图。
矩形应力图的受压区高度x等于按截面应变保持平面的假定所
确定的中和轴高度乘以系数1,1取为0.8。
矩形应力图的应力值取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乘以系
数1,1取为1.0。
4纵向受拉玻璃纤维筋达到极限状态与受压区混凝土破坏同
时发生时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gb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9
DB11/T1506-2017
cu(5.2.1-1)
gb1f/E
cugug
式中:gb——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gb=xgbh0;
xgb——界限受压区高度,m;
h0——截面有效高度,m:纵向受拉玻璃纤维筋合力点至截面
受压边缘的距离;
cu——混凝土极限压应变;
2
fgu——玻璃纤维筋抗拉强度设计值,N/m;
2
Eg——玻璃纤维筋弹性模量,N/m;
1——系数,取0.8。
5矩形截面纵向受拉玻璃纤维筋达到极限状态与受压区混凝
土破坏同时发生时的配筋率gb应按下式计算:
E
fcgcu
gb11(5.2.1-2)
fguEgcufgu
式中:gb——纵向受拉玻璃纤维筋平衡配筋率;
2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N/m;
2
fgu——玻璃纤维筋抗拉强度设计值,N/m;
2
Eg——玻璃纤维筋弹性模量,N/m;
cu——混凝土极限压应变;
1、1——系数,1取1.0,1取0.8。
6沿周边均匀布置玻璃纤维筋的圆形截面纵向受拉玻璃纤维
筋达到极限状态与受压区混凝土破坏同时发生时的相对受压区面积
gb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r
1g()
gbcos1gb15.2.1-3
r
2
式中:gb——圆形截面构件界限破坏时的相对受压区面积,m;
gb——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按本规程第5.2.1条的规定计算;
10
DB11/T1506-2017
rg——纵向玻璃纤维筋重心所在圆周的半径,m;
r——圆形截面的半径,m。
7玻璃纤维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应按混凝土受压破坏模式进行
设计,受力主筋的配筋率应大于平衡配筋率。
5.2.2矩形截面玻璃纤维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应按下式
计算:
配筋率设计值:
()
ggb5.2.2-1
弯矩设计值:
M≤Afhx/2(5.2.2-2)
gg0
等效受压区高度:
Af
xgg(5.2.2-3)
fb
1c
受拉区玻璃纤维筋应力:
2
Egcuf
f11cE0.5E≤f(5.2.2-4)
ggcugcugu
4g
(c)混凝土(d)混凝土等
(a)截面(b)应变分布
应力分布效应力分布
图5.2.2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图示
11
DB11/T1506-2017
式中:M——弯矩设计值,N·m,按本规程第5.1.3条的规定计算;
2
Ag——纵向受拉玻璃纤维筋的截面面积,m;
2
fg——纵向受拉玻璃纤维筋应力值,N/m;
2
fgu——玻璃纤维筋抗拉强度设计值,N/m;
h0——截面有效高度,纵向受拉玻璃纤维筋合力点至截面受压
边缘的距离;
x——混凝土等效受压区高度,m;
b——矩形截面宽度,m;
2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N/m;
2
Eg——玻璃纤维筋弹性模量,N/m;
cu——混凝土极限压应变;
gb——纵向受拉玻璃纤维筋平衡配筋率,按本规程第5.2.1条
的规定计算;
g——纵向受拉玻璃纤维筋的配筋率;
1、1——系数,1取1.0,1取0.8。
5.2.3沿周边均匀配置纵向玻璃纤维筋的圆形截面正截面受弯构件
计算时采用与其总面积Ag相同而半径为rg的筋环来代替。
图5.2.3沿圆周均匀配筋的主筋环示意图
12
DB11/T1506-2017
5.2.4沿周边均匀配置纵向玻璃纤维筋的圆形截面玻璃纤维筋混凝
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表达式为:
图5.2.4沿圆周均匀配置的圆形截面玻璃纤维筋混凝土
围护结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图示
sin22(5.2.4-1)
fcA1EgcuAg18.22160
2
2332(5.2.4-2)
MfcrsinEgcuAgr10.312.13.6
3
式中:M——弯矩设计值,N·m,按本规程第5.1.3条的规定计算;
r——圆形截面的半径,m;
A——圆形截面截面面积,m2;
2
Ag——纵向受拉玻璃纤维筋的截面面积,m;
——受压区混凝土截面面积的圆心角(rad)与2的比值;
2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N/m;
2
Eg——玻璃纤维筋弹性模量,N/m;
cu——混凝土极限压应变。
13
DB11/T1506-2017
5.3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5.3.1矩形截面的一般受弯玻璃纤维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当仅配置玻
璃纤维箍筋时,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V≤VgcVgv(5.3.1-1)
Vgc0.86ftbc(5.3.1-2)
ckh0(5.3.1-3)
2
k2gn(gn)gn(5.3.1-4)
nEg/Ec(5.3.1-5)
Agvfgvh0
V(5.3.1-6)
gvs
()
fgvmin0.004Eg,fgb5.3.1-7
r
b()
fgb0.050.3fgu≤fgu5.3.1-8
d
式中:V——玻璃纤维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斜截面上的最大剪力设计值,
N,按本规程第5.1.3条的规定计算;
Vgc——构件斜截面上混凝土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N;
Vgv——构件斜截面上玻璃纤维箍筋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N;
2
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N/m;
b——矩形截面宽度,m;
c——混凝土受压区高度,m;
k——受压区高度与截面有效高度之比;
h0——截面有效高度,m:纵向受拉玻璃纤维筋合力点至截面
受压边缘的距离;
g——纵向玻璃纤维筋截面配筋率;
14
DB11/T1506-2017
n——玻璃纤维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
2
Eg——玻璃纤维筋弹性模量,N/m;
2
Ec——混凝土弹性模量,N/m;
2
fgv——玻璃纤维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N/m;
2
fgb——玻璃纤维箍筋弯曲段抗拉强度设计值,N/m;
2
fgu——玻璃纤维筋抗拉强度设计值,N/m;
Agv——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玻璃纤维箍筋各肢的全部横截面面
2
积,m:Agv=nAgv1;
s——沿构件长度方向的玻璃纤维箍筋间距,m;
rb——玻璃纤维箍筋弯曲段半径,m;
d——玻璃纤维筋公称直径,m。
5.3.2圆形截面的一般受弯玻璃纤维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当仅配置
玻璃纤维箍筋时,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V≤VgcVgv(5.3.2-1)
2
Vgc2.42ftrk(5.3.2-2)
2
k2gn(gn)gn(5.3.2-3)
nEg/Ec(5.3.2-4)
Agv1fgv
V2.75r(5.3.2-5)
gvs
()
fgvmin0.004Eg,fgb5.3.2-6
r
b()
fgb0.050.3fgu≤fgu5.3.2-7
d
式中:V——玻璃纤维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斜截面上的最大剪力设计值,
N,按本规程第5.1.3条的规定计算;
15
DB11/T1506-2017
Vgc——构件斜截面上混凝土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N;
Vgv——构件斜截面上玻璃纤维箍筋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N;
2
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N/m;
r——圆形截面的半径,m;
k——受压区高度与截面有效高度之比;
g——纵向玻璃纤维筋截面配筋率;
n——玻璃纤维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
2
Eg——玻璃纤维筋弹性模量,N/m;
2
Ec——混凝土弹性模量,N/m;
2
fgv——玻璃纤维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N/m;
2
fgb——玻璃纤维箍筋弯曲段抗拉强度设计值,N/m;
2
fgu——玻璃纤维筋抗拉强度设计值,N/m;
2
Agv1——单肢玻璃纤维箍筋的截面面积,m;
s——沿构件长度方向的玻璃纤维箍筋间距,m;
rb——玻璃纤维箍筋弯曲段半径,m;
d——玻璃纤维筋公称直径,m。
5.4构造要求
5.4.1玻璃纤维筋混凝土围护桩体或地下连续墙体的纵向受力主筋
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玻璃纤维筋纵向主筋应沿桩周或墙身两侧均匀布置,净距不
应小于60mm,且不宜大于200mm。
2玻璃纤维筋纵向主筋直径不应小于18mm,且不应小于与其
搭接的钢筋直径;
3桩周玻璃纤维筋纵向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
50mm。
4墙身两侧玻璃纤维筋纵向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宜小
于70mm。
16
DB11/T1506-2017
5纵向钢筋与玻璃纤维筋搭接位置与盾构预留洞口的距离不
应小于500mm。
5.4.2玻璃纤维筋混凝土围护桩体或地下连续墙体的箍筋、水平筋
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玻璃纤维筋与钢筋搭接范围围护桩体箍筋应采用螺旋式钢
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
2围护桩体中的玻璃纤维筋范围箍筋应采用封闭式玻璃纤维
箍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间距宜为200mm~300mm;盾构接收端
围护桩玻璃纤维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
3连续墙拉筋和水平玻璃纤维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间距宜
为200mm~400mm。
4盾构接收端预留洞口处内外侧各500mm范围内,玻璃纤维
箍筋、水平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
5.4.3受拉玻璃纤维筋之间及其与钢筋之间最小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40倍玻璃纤维筋直径,同一截面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
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5.4.4玻璃纤维筋纵向主筋之间及其与钢筋之间应采用钢制U型卡
连接,筋材搭接范围的U型卡数量不应少于2个,U型卡间距不应
大于300mm,U型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丝绳夹》GB/T5976
的规定。
5.4.5玻璃纤维筋纵向主筋与水平筋、箍筋及拉筋之间采用绑扎方
式连接,并应满足筋笼起吊时的稳定性和变形要求。
17
DB11/T1506-2017
6施工
6.1一般规定
6.1.1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2工程设计图纸;
3盾构始发与接收井工程周边环境调查;
4盾构机及配套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
5监控量测和风险应急预案;
6与工程相关的其他文件。
6.1.2进入现场的原材料、构配件、成品、半成品等,应按照程序
进场验收,核查合格证、检测报告,需要送检的原材料应有复试报
告。
6.1.3玻璃纤维筋及成品、半成品的存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玻璃纤维筋现场存放应按不同等级、牌号及生产厂家分批存
放,不得混放。
2玻璃纤维筋存放过程中必须轻拿轻放,应避免撞击、油污、
重压、弯折等现象。
3存放场地应平整坚实,水平放置的玻璃纤维筋和钢筋-玻璃纤
维筋笼应架空堆放,枕木间距不宜大于1m。
4钢筋-玻璃纤维筋笼不应叠放受压。
6.1.4玻璃纤维筋笼在起吊、运行及下放过程中,应有保证其稳定
性的措施。
6.2钢筋-玻璃纤维筋笼制作与安装
6.2.1钢筋-玻璃纤维筋笼应按本规程第5.4.4条和5.4.5条规定制作,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玻璃纤维筋宜使用砂轮锯进行切割;
18
DB11/T1506-2017
2相邻主筋的搭接接头应相互错开;
3玻璃纤维箍筋与主筋之间宜采用绑扎;
4纵向主筋与钢筋搭接区段应在盾构切割区域外。
6.2.2起吊和下放钢筋-玻璃纤维筋笼应符合下列规定:
1筋笼整体起吊过程中宜采取可拆卸的临时辅助构造措施加
强筋笼整体刚度。
2起吊筋笼吊点位置应经过计算确定,并经试吊验证后方可正
式起吊,筋笼吊点不得设置在玻璃纤维筋上。
3筋笼整体下放过程中应对准孔位,缓慢下放,避免碰撞孔壁。
4玻璃纤维筋连续墙的纵横向起吊桁架及斜向剪刀筋应根据
筋笼吊装过程中的整体稳定性和筋笼骨架变形的要求布设,且桁架
主筋直径不宜小于22mm。
6.3桩间土网喷支护
6.3.1盾构切割区域内的桩间网应采用玻璃纤维筋网片,玻璃纤维
筋网片与钢筋网片间可采用绑扎搭接,搭接长度不宜小于一个网格
长度。
6.3.2玻璃纤维筋网片宜设置Φ25水平加强玻璃纤维筋,竖向间距
为1m,水平加强玻璃纤维筋与玻璃纤维筋网片采用绑扎。
6.3.3挂玻璃纤维筋网片前应修整桩间土壁,桩身清理满足喷射混
凝土厚度要求。
6.3.4支护桩间土的玻璃纤维筋网片应固定牢固。
6.4盾构切割
6.4.1盾构切割玻璃纤维筋围护结构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复核始发与接收井井位标高和坐标。
2复核洞口钢套环、洞口密封止水装置安装后的标高和坐标。
3复核盾构始发和接收前的位置、姿态。
6.4.2结合工程特点、设备类型等,盾构始发时宜在洞口侧墙上加
19
DB11/T1506-2017
设钢套环,并在钢套环上安装止水帘布,止水帘布与刀盘的纵向安
全距离应不小于200mm。
6.4.3盾构始发切割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盾构掘进的单位面积推力不宜大于300kN;
2盾构刀具贯入度不宜超过5mm,采用碾压、慢磨的切割方式
使玻璃纤维筋及混凝土破碎;
3采用泥水盾构切割玻璃纤维筋混凝土围护结构时,应及时、
定期反循环冲洗泥浆泵,防止切削的玻璃纤维筋碎屑漂浮在泥浆上
方堵塞泥浆泵。
6.4.4盾构接收切割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盾构掘进的单位面积推力不宜大于240kN。
2盾构刀具贯入度不宜超过4mm,采用碾压、慢磨的切割方式
使玻璃纤维筋及混凝土破碎。
3盾构开始切割围护结构时,应降低油缸推力,满仓缓慢掘进,
待刀盘完全进入围护结构后方可允许进行清仓工作,直到盾构安全
到达接收基座上。
4盾构切割围护结构过程中,洞口附近应设置安全警戒线,洞
口附近严禁人工作业。
5采用泥水盾构切割玻璃纤维筋混凝土围护结构时,应符合本
规程6.4.3条第3款的规定。
6.5监控量测
6.5.1监控量测的工作分为基坑开挖、盾构始发和接收三个阶段。
6.5.2基坑开挖阶段监控量测的工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
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的规定。
6.5.3盾构中心位置的玻璃纤维筋混凝土桩(墙)体围护结构应布
设顶部水平位移、深部水平位移监测点,对应的地表应布置地表变
形监测点。
20
DB11/T1506-2017
6.5.4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和深部水平位移监测点应
处于同一监测断面。
6.5.5盾构始发阶段监控量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表测点间距宜按管片环宽设置。
2盾构刀盘接触到围护结构时,可结束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
和深部水平位移的监测。
3地表变形监测频率应按每环管片拼装完后的时间确定。
6.5.6盾构接收阶段监控量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盾构刀盘距离围护结构30m时开始进行监控量测,监测频率
应符合表6.5.6的要求。
2盾构刀盘接触到围护结构时,可结束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
和深部水平位移的监测。
表6.5.6盾构接收监测频率
监测项目监测频率
地表变形1次/d~2次/d
顶部水平位移1次/d
深部水平位移1次/d~2次/d
6.5.7当地面、围护结构或周边建筑物出现裂缝、沉降,遇到降雨、
降雪、气温骤变,基坑出现异常的渗水或漏水、坑外地面荷载增加
等各种环境条件变化或异常情况时,应进行连续监测,直至连续三
天的监测数值稳定。
6.5.8在基坑开挖、盾构始发和接收过程中,应对始发端和接收端
基坑的围护结构、周边环境状况进行现场巡查,现场巡查应包括:
1基坑外地面和道路开裂、沉陷。
2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开裂及发展情况。
3基坑周边地下管线破裂、漏水、漏气现象。
4洞口处玻璃纤维筋混凝土围护结构表面开裂,玻璃纤维筋外
露、断裂。
21
DB11/T1506-2017
5洞口处玻璃纤维筋网片破损情况及与桩体连接情况。
6洞口处玻璃纤维筋混凝土围护结构渗水、漏水、流砂等。
6.5.9监测数据、现场巡查结果应及时整理和反馈,当出现下列危
险征兆时应立即报警:
1洞口处玻璃纤维筋混凝土围护结构位移达到设计规定的位
移限值。
2洞口处玻璃纤维筋混凝土围护结构位移增长且不收敛。
3始发端和接收端基坑周边建(构)筑物、道路、地面的沉降
达到设计规定的限值;基坑周边建(构)筑物、道路、地面开裂。
4洞口处玻璃纤维筋混凝土围护结构出现玻璃纤维筋断裂。
5洞口处玻璃纤维筋混凝土围护结构出现影响整体结构安全
性的损坏。
6洞口处出现局部坍塌。
7洞口处出现流砂、管涌现象。
22
DB11/T1506-2017
7质量验收
7.1一般规定
7.1.1在盾构始发和接收井洞口处使用玻璃纤维筋、玻璃纤维筋混
凝土围护结构及桩间网喷混凝土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
尚应符合相关专业验收标准的规定。
7.1.2玻璃纤维筋检验批的划分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同一规格、同一种材料、同一生产工艺、稳定连续生产的500
根为1个玻璃纤维筋检验批,不足此数量时,按1个检验批计。
2一个盾构始发或接收井的玻璃纤维筋笼应独立组成1个检验批。
3一个盾构始发或接收井的玻璃纤维筋网片应独立组成1个检
验批。
7.1.3玻璃纤维筋的外观检验和尺寸要求等非力学性能指标采取一
次随机抽样,每批取样数量为5根,合格判定标准可按行业标准《土
木工程用玻璃纤维增强筋》JG/T406第6.4.1条的规定执行。
7.1.4玻璃纤维筋的力学性能指标采用二次随机抽样,第一次样本
数为5根,第二次样本数为20根,合格判定标准可按行业标准《土
木工程用玻璃纤维增强筋》JG/T406第6.4.2条的规定执行。
7.2灌注桩
主控项目
7.2.1玻璃纤维筋品种、规格、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料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
复验报告。
7.2.2玻璃纤维筋笼的制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为:主
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玻璃纤维筋笼直径±10mm,长度
±50mm。
23
DB11/T1506-2017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7.2.3玻璃纤维筋笼的标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为:标
高±10mm。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7.2.4分段制作的钢筋笼和玻璃纤维筋笼主筋连接方式应满足设计
要求,设计无明确要求的应符合本规程第5.4.4条、第5.4.5条和第
6.2.1条第2款的要求,搭接长度不少于40d(d为搭接筋的较大直径),
且不小于500mm。
检验数量:按接头数量的20%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7.2.5每根筋材搭接处U型卡数量、间距应满足本规程第5.4.4条、
第5.4.5条和第6.2.1条第2款要求,U型卡件紧固质量应满足相关专
业规范要求。
检验数量:按U型卡数量的10%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扭力扳手。
一般项目
7.2.6玻璃纤维筋外观宜为螺纹形状,表面质地应均匀,无气泡和
裂纹,螺纹牙形、牙距应整齐,无损伤。
检验数量:进场时和使用前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7.2.7玻璃纤维筋杆体的公称直径、容许偏差及直线度。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
24
DB11/T1506-2017
7.3地下连续墙
主控项目
7.3.1玻璃纤维筋品种、规格、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料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
复验报告。
7.3.2分段制作的钢筋笼和玻璃纤维筋笼主筋连接方式应满足设计
要求,设计无明确要求的应符合本规程第5.4.4条、第5.4.5条和第
6.2.1条第2款的要求,搭接长度不少于40d(d为搭接筋的较大直径),
且不小于500mm。
检验数量:按接头数量的20%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7.3.3玻璃纤维筋笼的标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为:标
高±10mm。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7.3.4每根筋材搭接处U型卡数量、间距应满足本规程第5.4.4条、
第5.4.5条和第6.2.1条第2款要求,U型卡件紧固质量应满足相关专
业标准要求。
检验数量:按U型卡数量的10%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扭力扳手。
一般项目
7.3.5玻璃纤维筋外观宜为螺纹形状,表面质地应均匀,无气泡和
裂纹,螺纹牙形、牙距应整齐,无损伤。
检验数量:进场时和使用前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7.3.6玻璃纤维筋杆体的公称直径、容许偏差及直线度。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25
DB11/T1506-2017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
7.3.7地下连续墙玻璃纤维筋笼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7.3.6的规定。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表7.3.7地下连续墙玻璃纤维筋笼检验标准
序允许偏差或
检查项目检验方法
号允许值(mm)
长度±50
宽度±20钢尺量,每片钢筋网检查上、中、下三处
玻璃纤维厚度0–10
1筋笼主筋间距±10取任一断面,连续量取间距,取平均值作为一
尺寸
分布筋间距±20点,每片钢筋网上测四点
预埋件中心
±10抽查
位置
7.4桩间网喷混凝土
主控项目
7.4.1玻璃纤维筋的品种、规格、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料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
复验报告。
7.4.2玻璃纤维筋网片的制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为:
网眼尺寸,±20mm。
检验数量:玻璃纤维筋网片面积的10%检查。
检验方法:钢尺,随机量取连续三目,取最大值。
7.4.3玻璃纤维筋网片和钢筋网片之间采用铁丝绑扎固定连接,玻
璃纤维筋网片和钢筋网片搭接长度不小于1个网格。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26
DB11/T1506-2017
一般项目
7.4.4玻璃纤维筋的形状宜为螺纹形式,表面质地应均匀,无气泡
和裂纹,螺纹牙形、牙距应整齐,无损伤。
检验数量:进场时和使用前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7.4.5玻璃纤维筋杆体的公称直径、容许偏差及直线度。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
7.4.6玻璃纤维筋网片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检查挂网面积的10%。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尺量检查。
27
DB11/T1506-2017
本规范用词说明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本规程中指定应按其它有关标准、规程执行时,写法为:“应
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28
DB11/T1506-2017
引用标准名录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3《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
4《地下铁道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299
5《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
6《结构工程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GB/T26743
7《盾构可切削混凝土配筋技术规程》CJJ/T192
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
10《土木工程用玻璃纤维增强筋》JG/T406
11《树脂锚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体及附件》MT/T1061
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
13《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11/490
1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DB11/995
15《GuidefortheDesignandConstructionofStructuralConcrete
ReinforcedwithFRPBars》ACI440.1R-06
29
北京市地方标准
盾构始发与接收切割玻璃纤维筋混凝土
围护结构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forshieldcuttingGFRP
reinforcedsupportingmembersduringthe
processoflaunchingandreceiving
DB11/T1506—2017
条文说明
2018北京
条文说明
《盾构始发与接收切割玻璃纤维筋混凝土围护结构技术规程》
经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18年3月26日第[2018]154号公
告批准、发布。
本规程制订过程中,在对国内外盾构始发与接收工程中采用玻
璃纤维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大量调查分析基础上,开展了玻璃纤维
筋基本力学性能、玻璃纤维筋与混凝土锚固性能、玻璃纤维筋混凝
土结构抗弯和抗剪等力学性能的室内试验以及现场工程技术应用研
究,参考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结合北京地区盾构工程实际应用情
况,确定了盾构始发与接收工程中采用玻璃纤维筋混凝土围护结构
设计参数、施工工艺参数等,建立了盾构可切割围护结构始发与接
收的设计方法、施工方法,并对其在工程中的应用作了具体的要求
和规定。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
规程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盾构始发与接收切割玻璃纤维
筋混凝土围护结构技术规程》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
程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
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规程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程正文同等的法
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程规定的参考。
DB11/T1506-2017
目录
1总则·········································································35
2术语与符号································································36
2.1术语··································································36
2.2符号··································································36
3基本规定···································································37
4材料·········································································38
5设计要求···································································41
5.1一般规定····························································41
5.2正截面承载力计算················································41
5.3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43
5.4构造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校供餐服务合同(3篇)
- 驾驶员聘用合同(28篇)
- 夫妻起草离婚协议书
- 房地产交易合同书
- 印刷品采购合同
- 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合作协议
- 建设工程转让合同
- 合伙入股协议书分红
- 体育行业智能赛事管理与运动训练方案
-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企业决策支持系统合作协议
- 2024年4月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南京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怀念战友混声四部合唱谱
- 操作流程及方法1
- 云计算部门KPI设计
-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2023全解
- 智慧工厂计划总结汇报
- 小学信息科技五年级下册 教案 1-3“数学计算小能手”单元教学设计
- 医疗器械经营基础知识培训合规指南
- 新产品研发(开发)项目管理培训教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