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498-2017 卫生应急样本采集技术规范_第1页
DB11-T 1498-2017 卫生应急样本采集技术规范_第2页
DB11-T 1498-2017 卫生应急样本采集技术规范_第3页
DB11-T 1498-2017 卫生应急样本采集技术规范_第4页
DB11-T 1498-2017 卫生应急样本采集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1.020

C50

备案号:57501-2017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1498—2017

卫生应急样本采集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publichealthemergencysampling

2017-12-15发布2018-04-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1/T1498—2017

卫生应急样本采集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样本采集的基本要求、技术要求、采集方法及样本的保存。

本标准适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样本的采集,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样本采集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750.2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GB/T18204(所有部分)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HJ/T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WS/T225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样本的收集与处理

DB11/T1291卫生应急一次性防护用品使用规范

DB11/T1293.2卫生应急最小工作单元装备技术要求第2部分:传染病暴发处置类

DB11/T1293.3卫生应急最小工作单元装备技术要求第3部分:化学中毒处置类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病原微生物pathogenicmicroorganism

可以侵犯人体,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或称病原体。

3.2

生物样本biologicalspecimen

采集的生物个体、组织、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涂抹物。

3.3

环境样本environmentalspecimen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采集的水、空气、土壤、食品、表面涂抹物。

4基本要求

4.1采样原则

1

DB11/T1498—2017

样本采集应遵循及时性、规范性、科学性、专业性原则。

4.2采样种类

4.2.1出现消化道症状时,应采集的生物样本包括粪便或肛拭子、呕吐物、血液及以下样本:

——肾脏受累时应采集尿样本;

——涉及饮水、食品为感染媒介时,还应采集水、食品及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原料、半成品、食品加

工工具表面涂抹物、食品从业人员的肛拭子;

——涉及啮齿类动物、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还宜采集染疫动物。

4.2.2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采集的生物样本包括血液、咽拭子和痰液、尿液;环境样本包括集中空

调系统的冷却水和冷凝水。

4.2.3出现皮肤感染症状时,应采集血液和皮肤破损处分泌物样本。

4.2.4出现眼部感染症状时,应采集眼拭子和血液样本。

4.2.5出现中毒症状时,应采集的生物样本包括血液、尿液、呕吐物;环境样本包括气体、水、食品、

土壤。

4.3采集人员防护要求

4.3.1病原微生物所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样本采集时,应按DB11/T1291的规定选择并使用相应

的防护用品。

化学中毒现场样本采集时,应按DB11/T1293.3的要求选择并使用防护装备。

4.3.2原因不明的现场样本采集时,宜按DB11/T1291规定的最高等级进行防护。

4.4物品准备

4.4.1病原微生物所致突发公共卫生现场样本采集时,除按照DB11/T1293.2中现场处置装备的规定

准备外,还应携带装有病毒运输液的采样管、装有Cary-Blair运送培养基的采样管、装有营养肉汤的

采样管、血琼脂平板培养基、无菌棉拭子、一次性注射器、无菌采样袋。

4.4.2化学中毒样本采集设备宜按DB11/T1293.3中现场处置设备的规定准备。

4.4.3水样容器的选择应符合GB/T5750.2的规定。

4.4.4试剂、培养基等应按说明书要求保存,其他用品用具宜每月检查并更新。

4.4.5运送样本时应按照附录A的要求进行包装。

4.5样本标识与记录

4.5.1按照年度,每次事件独立编号,不同事件顺序编号。

4.5.2同一事件所采集的不同样本应顺序编号,且每份样本编号应唯一。

4.5.3采集和运送样本的容器必须有醒目牢固的防水标签,且标明样本编号。

4.5.4样本采集记录宜包括附录B内容,格式可参照附录B样式。

4.5.5样本采集记录表应置于样本包装内,随样本一起送入实验室。

5技术要求

5.1生物样本采集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生物样本采集种类与要求

2

DB11/T1498—2017

序号采集种类采集要求采样量

1咽拭子应采集发病3d以内的病例样本,优先采集新发病例数不足10例,采集全部病例

病例的样本。重症病例尽量全部采集。样本;病例数超过10例,至少采

采集时需适当用力,棉拭子头须触及咽后壁和集10例。重症病例尽量全部采

颚弓两侧。必要时可使用两支拭子同时采样。集;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患者的样

本全部采集。

2肛拭子应采集发病3d以内的病例样本,优先采集新发病例数不足10例,采集全部病例

病例的样本。样本;病例数超过10例,至少采

无法采集粪便时,如无粪便排出时采用肛拭子。集10例。重症病例尽量全部采

采集时应防止刺伤患者肠道和肛门。集;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患者的样

有肛裂及痔疮情况,不应进行肛拭子采集。本全部采集。

3眼拭子应靠近病灶处尽量多留取眼分泌物,尤其是脓病例数不足10例,采集全部病例

性分泌物,取样困难时可用刮勺从溃疡下部和样本;病例数超过10例,至少采

边缘刮取。集10例。重症病例尽量全部采

采样后立即接种在平板上。集;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患者的样

本全部采集。

4血液应采集发病7d内的急性期血清样本,同时采集病例数不足10例,采集全部病例

EDTA抗凝血样本;可采集发病28d后的血清样样本;病例数超过10例,至少采

本。宜采用分离胶采血管,血清采血管采用带集10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患者

促凝剂的产品。采集后血清采血管应垂直方向的样本全部采集。每例患者应采

放置30min,4000rpm/min,离心20min,保证血集1管血清样本、1管EDTA抗凝血

清充分分离,避免出现溶血。样本和1管恢复期血清样本,每

管5mL。

5呕吐物应采集新鲜呕吐物,置于玻璃、聚乙烯或聚四每份样本应采集50g以上,不足

氟乙烯容器盛装,避免使用金属容器。50g全部采集。

6洗胃液应采集最初抽出的液体。每份样本应采集100mL~200mL。

7粪便应在用药前采集新鲜粪便,宜挑选有脓血、黏成型便应采集10g~20g,水样便

液部分。不易获得粪便的患者及幼儿,可采集应采集10mL~20mL。

肛拭子样本。

8尿采集时应尽量采集中段尿,并防止其它体液和每例患者应采集2份尿样本,一

粪便等污染,用于微生物分析时防止掺入抑菌份用于微生物检测,一份用于其

物质;用于其它分析的尿样本直接置于洁净聚它检测,每份应至少采集30mL~

乙烯塑料瓶,可加适量酸性保存剂。50mL。

9皮肤破损处分泌物应无菌操作,皮损边缘、出血点、皮痂处用棉每例患者应至少采集2支棉拭子

拭子蘸取渗出液;采集疱疹液时用消毒针挑破的样本。

疱疹,用棉签蘸取疱疹液,可多个疱疹合并为

一份样本。采集的样本放入有运输液的采样管

中密封;口鼻处流血可用棉签蘸取样本,血液

污染的土壤、物品也应采样。

3

DB11/T1498—2017

表1生物样本采集种类与要求(续)

序号采集种类采集要求采样量

10痰液肺部感染时采集,宜采集患者急性期痰液。无根据患者痰量采集。

痰液时可选择采集深部痰液,如支气管肺泡灌

洗液。

11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肺部感染时采集,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合格每份样本应收集30mL~100mL。

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应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达到规定的回收比例,至少应回收30%~

40%以上;

——不混有血液,红细胞数小于10%;

——不应混有多量的上皮细胞,一般小于3%。

12啮齿类、节肢类动在事件发生的环境中尽可能多的采集动物个在划定的范围内尽可能多采集

物个体体,按不同采集地点分别保存。样本。

5.2环境样本采集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环境样本采集种类与要求

序号采集种类采集要求采集量

1固体食品应无菌采样,且采可能受到污染的与事件相关每件200g以上,不足200g的,应

的食品剩余部分、半成品和原料。体积较大的全部采集。

固体食品,宜在不同部位分别取样且分别放入

无菌密封袋或广口瓶中。

2液体食品应无菌采样,且采集前应搅动或振动混匀。每件200mL以上,不足200mL的,

应全部采集。

3表面涂抹物可选取地漏、养殖池、食品加工工具、人体接每25cm2采样面积为一份样本,每

触物品,进行表面涂抹采样。件用品用具采集2份样本。

食品加工工具宜选择盆、桶、碗、刀、筷子、

砧板等工具。清洗过的砧板可用刀刮取表面木

屑放入生理盐水或者磷酸盐缓冲溶液中。

人体接触物品包括抹布、杯具、棉织品、洁具、

购物车(框)、美容美发用具等用品,选取与

人体接触部位涂抹。

4水生活饮用水、水源水的采集,应符合GB/T用于检测细菌和病毒的水样至

5750.2的要求。少采集1000mL/件;空调冷却水、

用于检测一般理化指标、金属、汞指标的水样冷凝水、游泳池水至少采集

容器材质为聚乙烯;挥发性酚与氰化物、耗氧500mL/件;检测一般理化指标的

量、有机物指标的水样容器材质为玻璃;微生水样采集3L~5L/件;检测挥发

物指标的水样容器为灭菌玻璃瓶,并按每125mL性酚与氰化物、金属含量的水样

水样加入0.1mg硫代硫酸钠除去残留余氯;有机采集0.5L~1L/件;检测耗氧量、

物检测水样应充满容器至溢流并密封保存。有机物含量的水样采集0.2L/

件。

4

DB11/T1498—2017

表2环境样本采集种类与要求(续)

序号采集种类采集要求采集量

5气体急性化学中毒时,选择中毒人员活动的作业地无机含氮化合物、氧化物采集量

点采样,采样点应设在浓度最高,接触时间最至吸收液变色即止。

长作业点处,采样器距地面呼吸带高度,采样

时间不超过15min。硫化物、二氧化氮、氧化物

需避光采集。

6土壤采样点应以发生事故的核心区为中心,采集污1kg~2kg

染区域土壤35个采样点,深度0cm~20cm,并在

距污染中心相对远处采集2~3个对照点。土壤

样本放入样品袋,有腐蚀性或要测定有挥发性

化合物的样本,用广口瓶封装。

6采集方法

6.1生物样本

6.1.1咽拭子

6.1.1.1告知采样目的,采样前让被采样者用1%淡盐水漱口。

6.1.1.2要求被采样者仰头张口,发出“啊”音,暴露咽喉。

6.1.1.3取压舌板压舌,用无菌咽拭子伸入口腔,轻柔擦拭两侧腭弓和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上的分

泌物,反复擦拭3~5次,收集粘膜细胞,应避免触及舌、口腔粘膜和唾液。

6.1.1.4取出咽拭子,将接触手的部分折断去掉,放入含有病毒运输液的无菌试管,旋紧管盖。

6.1.2肛拭子

6.1.2.1采样前应告知被采样者采样目的,询问是否有肛裂及痔疮情况,如有则不应进行肛拭子采集。

6.1.2.2填写采样记录单,检查运送培养基,检查完好后将其放置在采样时方便拿取的位置,同时准备

好黄色垃圾袋。

6.1.2.3采样时应站在被采样者侧面,要求被采样者采取侧卧屈膝位或双手支撑桌椅站立前屈位,并松

开衣裤,暴露肛门。

6.1.2.4执握肛拭子,有凹槽的一侧朝前,蘸一些生理盐水。

6.1.2.5顺着肛管方向缓慢旋转或侧压向前插入,插入深度3cm~4cm,凹槽部分全部进入后停止。

6.1.2.6轻柔旋转肛拭子360°,然后缓慢退出,观察被采集者肛门有无粪便和出血情况,如无异常情

况,嘱咐其穿好衣裤。

6.1.2.7肛拭子迅速放入运送培养基试管内,盖好试管塞。

6.1.3眼拭子

取无菌棉拭子轻沾取眼分泌物,放入无菌试管中。

6.1.4粪便

5

DB11/T1498—2017

用小木棒挑取新鲜粪便置入便盒;液状粪便取絮状物;水样便以吸管吸取,放入无菌、密封、不吸

水的有盖容器内立即送检。

6.1.5呕吐物

将呕吐物直接收集放入灭菌密封袋。

6.1.6洗胃液

直接抽取洗胃液注入灭菌容器内。

6.1.7血液

从肘静脉或其它部位的静脉取血,采样方法应满足WS/T225的要求。

6.1.8尿液

直接留取中段尿置于洁净聚乙烯塑料瓶,加适量酸性保存剂。

6.1.9皮肤疱疹液样本

先用75%酒精对疱疹周围皮肤进行消毒,用灭菌拭子刮取病灶破损部位的脓血液或渗出液;如疱疹

无破损用灭菌注射器或消毒针将疱疹挑破,用灭菌拭子蘸取液体,迅速将棉签放入内装3mL~5mL保存

液的采样管中,在靠近顶端处折断棉签,旋紧管盖。

6.1.10痰液

6.1.10.1自然咳痰法:用清水或冷开水反复漱口,用力深咳,直接吐入无菌采集容器中,立即送检。

6.1.10.2诱导咳痰法:对于痰量少、无痰或咳痰困难者可雾化吸入,使痰液易于排出。于超声雾化器

雾化杯中加入4%的氯化钠溶液40mL,吸入高渗盐溶液,15min~25min后嘱患者漱口,用力咳出深部

痰,收集入无菌采集容器中送检。

6.1.10.3支气管镜采集法:按常规支气管镜检的方法进行,在有痰和病变部位用导管吸引直接取得样

本,置于无菌采集容器中。

6.1.10.4小儿取痰法:用弯压舌板向后压舌,将拭子伸入咽部,小儿经压舌刺激咳嗽时,喷出肺部或

气管分泌物,将粘在拭子上的分泌物置于无菌采集容器中。幼儿还可用手指轻叩胸骨柄上方,以诱发咳

痰。

6.1.11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6.1.11.1局部麻醉后,将纤维支气管镜插入右肺中叶或左肺舌段的支气管,将其项端契入支气管分支

开口。

6.1.11.2经气管活检孔缓缓注入37℃灭菌生理盐水,每次30mL~50mL,总量100mL~250mL,不应超

过300mL。

6.1.11.3每次注液后以-13.3kPa~-19.95kPa负压吸出,分别收集于用硅油处理过的容器中,容器周

围宜用冰块包围后送检。

6.1.11.4记录回收液量,至少应回收30%~40%以上。

6.1.11.5第一份样本单独放置送检,其余样本可混合一起送检。

6.1.12啮齿类、节肢类动物个体

6

DB11/T1498—2017

6.1.12.1节肢类动物个体采用灯光、气味、昆虫网捕捉方式采集节肢动物个体,收集置小广口瓶内,

并盖好瓶盖。

6.1.12.2啮齿类动物个体现场已死亡的个体应单独收集置灭菌密封袋内;捕捉活体时,在现场范围

内设置诱捕装置,调查结束时检查捕获的个体,单独收集置灭菌密封袋内。

6.2环境样本

6.2.1气体样本采集宜按表3要求执行。

表3气体样本采集方法

采样方法适用范围采集方法

主要适用于挥发性强、吸附性小按照GB/T18204的规定采集,先检查聚乙烯薄膜采

采气袋采样法的气态和蒸汽态物质,如一氧化气袋密闭性,之后与空气采样器连接,抽取现场空

碳、二氧化碳。气冲洗采气袋3次,然后采样,封口,送检。

主要用于气态和蒸汽态物质,如根据不同采集样本选择相应吸收液,按照GB/T18204

液体吸收法氨、甲醛、臭氧、硫化氢、二氧的规定采集。

化硫、二氧化氮、氯气。

主要适用于气态和蒸汽态物质,根据不同采集样本选择相应固体填充物,按GB/T

固体吸附剂法如苯、甲苯、二甲苯、总挥发性18204的规定采集。

有机碳。

主要适用于采集不易或不能被首先对滤膜进行干燥称重后,装好滤膜或滤膜采样

液体吸收的尘粒状气溶胶,如金夹,以5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本。采集金属

滤纸和滤膜阻留法

属烟尘。烟尘首选微孔滤膜、采集有机化合物气溶胶首选玻

璃纤维滤膜、采集粉尘首选过氯乙烯滤膜。

6.2.2水样的采集应按照GB/T5750.2的规定操作,集中式空调系统冷凝、冷却水采集应将无菌采样

瓶加入0.3mL~0.5mL硫代硫酸钠,置于送风口下方15cm~20cm、水平方向向外50cm~100cm处接取,

避光避热室温下2天内送至实验室。

6.2.3土壤样本的采集应按照HJ/T166的规定操作。

6.2.4固体或液体食品用灭菌镊子或灭菌勺采集,将样本置入灭菌瓶或灭菌塑料封口袋内;未打开的

定型包装食品可直接取回送检;无直接剩余食品时,采集可疑中毒食品的包装或用灭菌生理盐水洗涤可

疑中毒食品的容器,取洗涤液。

6.2.5表面涂抹物用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浸湿灭菌棉拭子,由上到下、由左到右擦拭要采样物体

的接触面,再将拭子置于盛有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的试管中,将棉签手持部位折断丢弃,酒精灯灼

烧灭菌试管口后加盖送检;杯具表面涂抹物应在杯具内外缘与口唇接触1cm~3cm高处涂抹一圈,涂抹

面积50cm2。

7样本运送

7.1生物样本应加无菌包装,置于密闭盒内填充固定冷藏,24h内运送实验室。不能及时分离培养时,

用于细菌培养的样本可采用4℃低温保存。

7.1.1疑似弧菌属(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寄生虫感染的样本应常温运送。

7

DB11/T1498—2017

7.1.2用于病毒培养或核酸检测的样本应低温快速送检,12h内可在4℃低温保存,7d~14d短期保存

样本应在-20℃以下冷冻保存,需长期保存的样本应于-80℃冷冻保存。

7.1.3用于检测抗体的血清样本宜在4℃低温保存,并于7d内检测,超过7d应在-20℃下冷冻保存;

7.1.4用于检测抗原或抗体的其他样本可在4℃~8℃保存,并于24h内检测,超过24h应在-20℃下

冷冻保存。

7.2食物样本宜冷藏保存,且不宜超过3h。疑似弧菌属(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寄生虫污染的样

本应常温运送,不可冷藏。用于微生物检测的食品样品应4℃冷藏待检。冷冻食品应保持冷冻状态运送

至实验室。

7.3气体样本采集后应封闭采气袋、吸收管、采样管进出气口,将滤膜接尘面朝里对折2次,置于清

洁容器内运送,且满足GB/T18204的要求。

7.4水样保存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

7.5土壤样本的保存应符合HJ/T166规定。

8

DB11/T1498—2017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包装名录

A.1病毒样本包装应按表A.1执行。

表A.1病毒样本包装分类名录

运输包装分类

病毒名称

危害程

序号

度分类A/BUN编号

英文名中文名分类学地位

1Alastrimvirus类天花病毒痘病毒科第一类AUN2814

Crimean-Congo

克里米亚—刚果出

hemorrhagicfevervirus

2血热病毒(新疆出布尼亚病毒科第一类AUN2814

(Xinjianghemorrhagic

血热病毒)

fevervirus)

Easternequine

3东方马脑炎病毒披膜病毒科第一类AUN2814

encephalitisvirus

4Ebolavirus埃博拉病毒丝状病毒科第一类AUN2814

5FlexalvirusFlexal病毒沙粒病毒科第一类AUN2814

6Guanaritovirus瓜纳瑞托病毒沙粒病毒科第一类AUN2814

7HanzalovavirusHanzalova病毒黄病毒科第一类AUN2814

8Hendravirus亨德拉病毒副粘病毒科第一类AUN2814

9Herpesvirussimiae猿疱疹病毒疱疹病毒科B第一类AUN2814

10HyprvirusHypr病毒黄病毒科第一类AUN2814

11Juninvirus鸠宁病毒沙粒病毒科第一类AUN2814

12KumlingevirusKumlinge病毒黄病毒科第一类AUN2814

KyasanurForestdisease卡萨诺尔森林病病

13黄病毒科第一类AUN2814

virus毒

14Lassafevervirus拉沙热病毒沙粒病毒科第一类AUN2814

15Loupingillvirus跳跃病病毒黄病毒科第一类AUN2814

16Machupovirus马秋波病毒沙粒病毒科第一类AUN2814

17Marburgvirus马尔堡病毒丝状病毒科第一类AUN2814

18Monkeypoxvirus猴痘病毒痘病毒科第一类AUN2814

Mopeiavirus(andotherMopeia病毒(和其

19沙粒病毒科第一类AUN2814

Tacaribeviruses)他Tacaribe病毒)

20Nipahvirus尼巴病毒副粘病毒科第一类AUN2814

9

DB11/T1498—2017

表A.1病毒样本包装分类名录(续)

运输包装分类

病毒名称

危害程

序号

度分类A/BUN编号

英文名中文名分类学地位

Omskhemorrhagicfever鄂木斯克出血热病

21黄病毒科第一类AUN2814

virus毒

22SabiavirusSabia病毒沙粒病毒科第一类AUN2814

St.Louisencephalitis

23圣路易斯脑炎病毒黄病毒科第一类AUN2814

virus

24TacaribevirusTacaribe病毒沙粒病毒科第一类AUN2814

25Variolavirus天花病毒痘病毒科第一类AUN2814

Venezuelanequine委内瑞拉马脑炎病

26披膜病毒科第一类AUN2814

encephalitisvirus毒

Westernequine

27西方马脑炎病毒披膜病毒科第一类AUN2814

encephalomyelitisvirus

28Yellowfevervirus黄热病毒黄病毒科第一类AUN2814

Tick-borneencephalitis

29蜱传脑炎病毒黄病毒科第一类AUN2814

virus

30Bunyamweravirus布尼亚维拉病毒布尼亚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Californiaencephalitis加利福利亚脑炎病

31布尼亚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virus毒

32Chikungunyavirus基孔肯尼雅病毒披膜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33Dhorivirus多里病毒正粘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34EvergladesvirusEverglades病毒披膜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Foot-and-mouthdisease

35口蹄疫病毒小RNA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virus

36GarbavirusGarba病毒弹状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37GermistonvirusGermisto病毒布尼亚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38GetahvirusGetah病毒披膜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39GordilvirusGordil病毒布尼亚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40Hantavirusesother其它汉坦病毒布尼亚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Hantavirusescause引起肺综合征的汉

41布尼亚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pulmonarysyndrome坦病毒

Hantavirusescause

引起肾综合征出血

42hemorrhagicfeverwith布尼亚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热的汉坦病毒

renalsyndrome

43Herpesvirussaimiri松鼠猴疱疹病毒疱疹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Highpathogenicavian高致病性禽流感病

44正粘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influenzavirus毒

10

DB11/T1498—2017

表A.1病毒样本包装分类名录(续)

运输包装分类

病毒名称

危害程

序号

度分类A/BUN编号

英文名中文名分类学地位

Humanimmunodeficiency

艾滋病毒(I型和

45virus(HIV)typy1and逆转录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II型)

2virus

46InhangapivirusInhangapi病毒弹状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47IninivirusInini病毒布尼亚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48Issyk-KulvirusIssyk-Kul病毒布尼亚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49ItaitubavirusItaituba病毒布尼亚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Japaneseencephalitis

50乙型脑炎病毒黄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virus

51KhasanvirusKhasan病毒布尼亚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52KyzylagachvirusKyz病毒披膜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Lymphocytic淋巴细胞性脉络丛

53choriomeningitis脑膜炎(嗜神经性沙粒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neurotropic)virus的)病毒

54MayarovirusMayaro病毒披膜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55Middelburgvirus米德尔堡病毒披膜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56Milker’snodulevirus挤奶工结节病毒痘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57MucambovirusMurcambo病毒披膜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Murrayvalley

墨累谷脑炎病毒

encephalitisvirus

58(澳大利亚脑炎病黄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Australiaencephalitis

毒)

virus)

Nairobisheepdisease

59内罗毕绵羊病病毒布尼亚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virus

60Ndumuvirus恩杜姆病毒披膜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61NegishivirusNegishi病毒黄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62Newcastlediseasevirus新城疫病毒副粘病毒科第二类AUN2900

63Orfvirus口疮病毒痘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64OropouchevirusOropouche病毒布尼亚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Otherpathogenic不属于危害程度第

65orthopoxvirusesnotin一或三、四类的其痘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BL1,3or4他正痘病毒属病毒

66ParamushirvirusParamushir病毒布尼亚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67Poliovirus脊髓灰质炎病毒小RNA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68PowassanvirusPowassan病毒黄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11

DB11/T1498—2017

表A.1病毒样本包装分类名录(续)

运输包装分类

病毒名称

危害程

序号

度分类A/BUN编号

英文名中文名分类学地位

Rabbitpoxvirus兔痘病毒(痘苗病

69痘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vacciniavariant)毒变种)

Rabiesvirus(street

70狂犬病毒(街毒)弹状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virus)

71RazdanvirusRazdan病毒布尼亚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72Riftvalleyfevervirus立夫特谷热病毒布尼亚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73RochambeauvirusRochambeau病毒弹状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74Rociovirus罗西奥病毒黄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75SagiyamavirusSagiyama病毒披膜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SARS-associated

76SARS冠状病毒冠状病毒科第二类AUN2814

coronavirus(SARS-CoV)

77Sepikvirus塞皮克病毒,黄病毒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