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6第五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同步练习1.制作年头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年头尺的空白处应填写()。A.三国鼎立B.西晋统一C.前秦统一北方D.隋朝建立2.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A.局部统一,为西晋的统一创建了条件B.战乱频繁,严峻破坏了社会经济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D.破坏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交融3.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中唱道:“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照旧在,几度夕阳红。”这反映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历史纷争。结束这种局面的事务是()A.司马昭灭蜀B.司马炎代魏C.孙权称帝D.西晋灭吴4.西晋王朝在内迁的少数民族进攻下快速崩溃,主要是因为()A.统治集团内部激烈的权力斗争B.统一时间短暂,政权尚不巩固C.豪强地主限制人口,拥兵割据D.汉末以来的经济破坏尚未得到复原3.从三国后期到西5.晋初期,位于北方地区的政权战胜其他割据政权,形成统一的主要缘由是()A.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C.北方政权胜利地减弱了导致分裂的豪强地主势力D.北方政权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的中心集权制度6..自东汉至西晋,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缘由是()A.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吸引B.北方战乱动荡,民族冲突尖锐C.西晋短期统一,政局稳定D.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7..淝水之战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关键战役。这场战役()A.奠定了南北方对峙的局面B.前秦政权在之后快速崩溃C.东晋快速强大并统一北方D.鲜卑族自此之后由盛转衰8.唐代羊士谔在《忆江南旧游二首》中写道“山阴路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感叹王谢家族因文采风流、功业显著、权倾朝野,而彪炳史册。材料说明()。A.王谢为西晋统治江南打下了基础B.晋书专为当时世家大族树碑立传C.高门士族是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D.魏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全面旺盛9.战国至秦汉时期,北方始终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快速超过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10.据南朝《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主要缘由是()A.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B.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C.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D.南方社会较为稳定11.孝文帝迁都后,有“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其中“塞下”应是A.洛阳B.长安C.平城D.建康12.北魏时期出现了“舟车所通,踪迹所履,莫不商贩”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A.小农经济解体B.商品交易活跃C.人口大量流亡D.重农政策被废除13..北魏迁都后,在都城洛阳为外族使节设置了“四夷馆”和“四夷里”,在这里居住的主要有归魏的南朝人士、边夷侍子、朝贡使节、入朝的周边民族首领以及大多以朝贡使节名义进入洛阳的胡商贩客,并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此举旨在A.促进洛阳经济的复原发展B.彰显民族政策的开明C.凸显北魏的华夏正统地位D.缓和南北政权的冲突14.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实质上是()A.封建化的过程B.工业化的过程C.农业化的过程D.汉化的过程15.《北史》载:“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以久,容或不行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照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下列对这一诏令的理解正确的是A.罢免在朝廷上不说汉话的官员B.罢免不会说汉话的官员C.提倡官员说汉话而不说鲜卑话D.上朝议事不准说鲜卑话16.新疆吐鲁番曾出土了一份公元408年的文书,这份文书是用楷书书写的,记录的是当地选举应试的状况,从中可知当时的策试内容涉及《诗经》《春秋》,还涉及《战国策》史记》等典籍。这反映了当时A.大一统王朝的权威不断加强B.政治分裂中孕育着统一因素C.中心王朝对边疆实施干脆管理D.陆上丝绸之路仍旧保持通畅17.学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后,有几位同学对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你认为其中最为精确的是()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B.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C.民族交往与民族融合D.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1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时期,王朝更替,政权分立,江南得到开发,北方民族交融,这些都孕育着国家统一的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国鼎立示意图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材料三国家兴自北土,徒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圣、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1)哪一战役奠定了材料一中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2)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材料二中“地广野丰”“覆衣天下”出现的缘由。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古代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3)依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推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终走向统一的因素。19.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确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快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优秀的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敬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簇新血液。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胡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2)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主动作用。答案:1—5BADAA6-10ABCBB11--15ABCCC16—17BA18.(1)赤壁之战(2)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长期战乱,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北方农夫大量南迁,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江南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我国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