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1单元人口与环境单元活动学用专题地图教案鲁教版必修2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1单元人口与环境单元活动学用专题地图教案鲁教版必修2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1单元人口与环境单元活动学用专题地图教案鲁教版必修2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1单元人口与环境单元活动学用专题地图教案鲁教版必修2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1单元人口与环境单元活动学用专题地图教案鲁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6-单元活动学用专题地图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1.了解专题地图的分类和不同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综合思维)2.学会阅读常见的专题地图,并能运用图中所供应的信息,描述地理事物与现象的分布规律。(综合思维)3.能够绘制简洁的专题地图,培育地理思维实力。(地理实践力)一、形形色色的专题地图1.概念:是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要素或人文现象的地图。2.人口专题地图:分为人口分布图、人口迁移图,以及反映人口性别、年龄、受教化程度等在不同区域分布状况的图等。3.专题地图上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表示方法(1)点值法:在地图上用肯定数量的小圆点表示某地理事物或现象分布的范围、数量及密度改变。(2)等值线法:在地图上,将数值相等的各点连接成平滑曲线,例如常见的等高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3)分级统计图法:依据统计资料,以行政区域或其他区划单元为基础,按制图对象的密度、强度或发展水同等指标划分等级,然后依据级别凹凸,在相应区域以不同颜色显示地理事物或现象数量上的差异。二、阅读专题地图阅读方法:1.读图名,初步了解专题地图展示的主要内容。2.认清图例和注记,了解所示图例各表示哪些特定内容。3.读懂地图上所展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哪里?4.分析“为什么”。[图表点拨]教材第24页图1­4­2,该图展示出:(1)本图为中国生态平安战略格局专题地图;(2)中国生态平安战略格局的五大生态功能区。三、动手做:绘制专题地图1.目的:学会绘制专题地图,能将有用的地理学问(包括文字信息)“落实”在地图上。2.绘制步骤(1)打开国家测绘主管部门网页,在“标准地图服务”栏目下载一幅适用的空白地图。(2)设计图例和注记。(3)编绘草图,在修改的基础上,完成地图清绘。(4)在图幅上方标注图名。1.常用地图不包括专题地图。 ()2.点值法制成的专题地图一般表示连续、渐变现象的数值分布。 ()3.等高线图、等降水量线图都是用等值线法绘制成的专题地图。 ()4.有用的地理学问可以落实在地图上绘制成专题地图。 ()5.下列不属于专题地图的是 ()A.地形图 B.人口分布图C.人口迁移图 D.地质图提示:1.×地形图、政区图以及专题地图都是常用地图。2.×等值线法绘制成的专题地图一般表示连续、渐变现象的数值分布。3.√等降水量线和等高线图都是在地图上,将数值相等的各点连接成平滑曲线制成的专题地图。4.√学会绘制专题地图,能将有用的地理学问(包括文字信息)“落实”在地图上。5.A[地形图和专题地图都属于一般地图的一种。]专题地图的判读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某区域肯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下图是表示我国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专题地图。我国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示意图问题1(综合思维)上图中是用何种方法表示的我国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提示:分级统计图法。问题2(综合思维)上图中我国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大体呈现怎样的空间分布规律?提示:具有由沿海向内陆(由东向西)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呈渐渐下降的趋势。问题3(区域认知)试分析造成东西部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差异的主要缘由(说明三点即可)。提示:①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差异;②人口素养的差异;③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④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的差异等。(任答三点即可)。[归纳提升]专题地图的阅读方法专题地图是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要素或人文现象的地图。随着社会的发展,专题地图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学会阅读专题地图能更好地驾驭“有用”地理学问。其详细阅读方法总结如下:(1)读图名,初步了解专题地图展示的主要内容。如:我国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示意图。(2)认清图例和注记,了解所示图例各表示哪些特定内容。如:我国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示意图中,图例表示出了不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箭头显示出了不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由高到低的改变。(3)读懂地图上所展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哪里?如上图中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分布是由沿海向内陆渐渐下降的趋势。(4)分析“为什么”。如上图中可分析我国东西部资源环境承载力差异的缘由。俄罗斯部分官员向政府提议:复原征收无子女税,无子女家庭每月须上缴6%的薪水。读俄罗斯局部地区人口分布图,结合所学学问,回答(1)~(3)题。(1)下列有关该专题地图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图名为俄罗斯局部地区人口分布图②图例表示的是人口密度大小③该图为人口专题地图④该图的采纳的表示方法是点值法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2)俄罗斯部分官员的提议是为了解决()A.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B.就业率低问题C.移民迁入过多问题 D.人口负增长问题(3)影响该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降水 B.气温C.资源 D.河流(1)A(2)D(3)B[第(1)题,该图为俄罗斯局部地区人口分布图,图例表示的是人口密度大小,属于人口专题地图,采纳的是分级统计图法。第(2)题,依据该提议的内容“无子女家庭每月须上缴6%的薪水”可以看出其目的是解决人口负增长问题。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热量条件较好的南部河谷地带,所以气温是影响该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题组1形形色色的专题地图专题地图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或人文地理事物的空间现象及其改变,是集中表现某种主题内容的地图。据此完成1~2题。1.在专题地图上,表示连续、渐变现象的数值分布,常用()A.点值法 B.等值线法C.分级统计图法 D.分层设色法2.下列有关专题地图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专题地图是一般地图的一种②人口受教化程度图,是人口专题地图的一种③表示中国人口分布可用点值法④分级统计图法不能表示中国的人口分布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1.B2.C[一般地图和专题地图都是常用地图。在专题地图上,表示连续、渐变现象的数值分布,常用等值线法。人口受教化程度图是人口专题地图的一种;点值法、分级统计图法都可以表示中国人口的分布。]题组2阅读和绘制专题地图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3~6题。3.该图上用于表示人口密度的方法是()A.点值法 B.等值线法C.分级统计图法 D.图形统计法4.关于该图的阅读方法说法不正确的是()A.“世界人口分布”为该图的图名B.“人口密度”是该图的图名C.该图的图例表示出了不同人口密度D.该图所展示的内容是世界人口分布的疏密差异5.图中序号①②③④四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区,有关其分布共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处于中低纬度 B.多面临海洋C.经济高度发达 D.多为平原地区6.图中⑤⑥⑦⑧四地人口稀有,其成因组合正确的是()A.⑤—湿热 B.⑥—干热C.⑦—干旱 D.⑧—高寒3.C4.B5.C6.D[第3题,该图依据统计资料,以七大洲为基础,按世界人口密度的大小,在相应区域用不同符号表示出来,应当为分级统计图法。第4题,“世界人口分布”为该图的图名。第5题,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第6题,图中⑤地为撒哈拉沙漠,应对应干旱;⑥地为亚马孙平原,应对应湿热;⑦地为南极洲,应对应寒冷;⑧地为青藏高原,对应高寒。]教材P23活动1.提示:第一幅图为山西省地形图。该图主要展示出了山西省的地形类型及地势凹凸起伏状况。该图采纳的表示方法为等值线法。即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相邻等高线间依据海拔高度的不同涂上不同颜色,可以很直观、精确地反映出山西省的地势凹凸起伏状况;其次幅图为山西省政区图。该图展示了山西省的行政区划状况。采纳的表示方法为面状分布要素表示法,该法可以表示出成片分布的地理要素;第三幅图为山西省的旅游与交通图。该图主要展示出了山西省的重要旅游景点及其交通线路的分布状况。用点状符号表示出了旅游景点的位置,用线状符号表示出了交通线路的位置、类别和等级。2.提示:教材P3图1­1­2世界人口分布示意(2024年),该图是用等值线法表示的世界人口分布的疏密状况。在图上把人口密度相同的区域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相邻等值线之间依据人口密度的不同涂成不同的颜色,可以很直观、精确地反映出世界各地人口的疏密状况。教材P24活动提示:以教材P24图1­4­2为例第一步:读图名“中国生态平安战略格局”,初步了解该专题地图展示的主要内容和我国的生态平安有关。其次步:认清图例和注记。图例中展示了“两屏三带”生态功能区的符号,注记中主要标明白各省的省会和“两屏三带”的名称。第三步:读懂地图上所展示的主要内容。该专题地图上展示的主要是我国的生态工程“两屏三带”的位置及名称。第四步:分析“为什么”。分析“两屏三带”及其划分依据,提出值得探究的地理问题。“两屏三带”是我国构筑的生态平安战略,是依据我国不同区域存在的生态问题及生态任务划分的。图中用“绿色模块”形式标注了“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和“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绿色发展的生态轮廓。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重点爱护多样独特的生态系统,发挥涵养大江大河水源和调整气候的作用。“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