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产业转移_第1页
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产业转移_第2页
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产业转移_第3页
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产业转移_第4页
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产业转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67产业转移

■落实

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产业转移概况

①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芒拽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经济现象。

②方向:通常是由相对发达的区域向欠发达区域转移。

③分类:国内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

④目的: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多的收益和利润。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因素具体影响

具有充足、高素质且工资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

劳动力

转移的目的地

产品的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者国内市场满足不了其发展壮大的需要,企

业就会开辟国际市场

市场企业为了避开跨国销售所面临的各种限制,直接在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

投资建厂

市场不断变化,因此产业承接地也会发生变化

对于产业转出地来说,政府可以通过间接干预的方式迫使一些落后产业向

外转移

政策

对于产业承接地来说,政府可以通过优惠的政策,以及改善公共基础设施、

提升政府服务水平等来吸引企业进驻

其他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原生产区地价昂贵、原材料短缺及运输成本增加等

【思考】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案①当地出现了环境、资源等问题,如美国东北部的产业向西、向南转移。

②为了寻求新的市场,如台湾地区的机电企业转移至大陆。

③为实现地区内部产业的均衡发展,以发达地区带动其他地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如

广东省政府提出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山区转移的战略。

2.东亚、东南亚的产业转移

时间转移的具体情况

第二次世界大日本大量引进美国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轻纺工业,推动了经济发展

战后

韩国、新加坡等国家,

IMF以及中国台湾地区、

20世纪60年代中国香港地区

___________1

成为世界劳动力素质和成

制造大国本具有较大优势

为了应对世界石油危机的冲击和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日本进一步将钢

20世纪70年代铁、化工和造船等产业转移至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地

区、中国香港地区

日本、韩

中国东对外开放的优惠政

国、新加

一部沿海-策、充足的劳动力、

坡等国家,家电、服装、地区广阔的市场等优势

20世纪80年代以及中国汽车、电子

台湾、中等产业

国香港等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

地区印度尼西亚等国

更具有劳动力优势的中国中西部地区,以及越南、柬埔寨、老挝、缅

21世纪以来

甸等东南亚国家,成为服装、制鞋、家电等产业转移的新的承接地

3.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3)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突破核心考点

1.产业转移的规律

⑴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

移。

积累资金加强基础工业

轻工业重工业高科技工业

提技术提高科技水平

(初期)(中期)(后期)

(2)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向劳

动力数量多、工资较低的地区转移。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移地

产业转移的影响产业承接区(发展中国家或

产业转出区(发达国家或地区)

欠发达地区)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使国承接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产业

调整(或地区)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转移,可加快本国或本地区

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

利调整创造条件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发展处于开发和增长期的产发展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

与合作业,如信息产业产业,如纺织工业

改变劳动力就业的随着产业转出,就业机会减少,随着产业转入,就业机会增

空间分布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力口,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3.中国产业转移路线

随着我国东部地区土地、劳动力、能源等方面成本

的提高以及环境的恶化,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

集型产业大量转移到土地、劳动力成本较低,资源

丰富的中西部地区

港澳台及:随着我国对外开放

海外产业

一范围的逐步扩大,

澳具有产业基础、科

环渤海经济圈户台

技实力、人才队伍、

长江三角洲}海腹地范围优势的长

iffl„t外江三角洲和环渤海

区JRl珠江三角洲j产

业经济圈兴起,一些

一技术含量高的制造

t改革开放初期

►业开始向这些地区

港澳台及—20世纪90年代转移

海外产业|匚>21世纪初期

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凭借发达国家和地区产

业结构调整、国家改革开放政策优惠的机遇,以及

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侨乡等优势,吸引了海外产业向

这里转移

・明确命题方向

II真题研析

(2022.山东地理)近年来,我国东部港漫某省一些服装企业为缓解成本出力,将总部和

部分生产部门留在凰也,把欧美服装订单转移到东南其进行加工。在此过程中,该类服装

企业自带技术和丝绸、刺绣等原材料,同时携手与其在工序上联系紧密的相关企业共同“走

出去”-据此完成1〜3题。

1.该类服装企业”自带原材料”主要是为了()

A.缩短加工时间B.保证产品品质

C.降低生产成本D.加强文化交流

2.该类服装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携手相关企业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自身技术更新

B.增加当地就业机会

C.共用当地基础设施

D.提高服装生产效率

3.该类服装企业需要在东南亚配套的服务部门是()

A.设计咨询B.展览销售

C.金融保险D.专业物流

[关键信息点拨]

“我国东部沿海某省的一些服装企业为缓解成本压力”转移出去,说明该企业面临劳动力

成本升高、地价上涨等因素的困扰,需要把部分生产加工环节转移到劳动力、土地成本更低

的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把总部留在国内,意味着没有把研发等核心环节一并转移出去。

把欧美订单转移到东南亚进行加工,表明谑已经确定,但是生产地与市场距离遥远,货

运物流是必需的。

转移过程中自带的丝绸、刺绣等原材料,都是我国的优势产品,是服装品质的基本保障。

携手的相关企业与服装企业有生芒联系,可提高服装生产效率。

答案1.旦2.D3.D

解析第1题,生产加工环节与原料来源没有关系,不会缩短加工时间,A错误。该类服装

的原材料是丝绸、刺绣等,这些原材料是我国的优势产品,使用我国带去的原材料可以保证

服装产品的品质,选B。自带原材料会加大企业的运输成本,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C

错误。自带丝绸、刺绣等原材料,只是用于本企业产品的生产,并不对外销售原材料,对文

化交流作用不大,D错误。第2题,“走出去”过程中,携手的相关企业与服装企业有生产

联系,可提高服装生产效率,但相互之间并没有技术层面的促进作用,A错、D对;对企业

而言,所有活动的主要目的都是获取最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不会是企业的

主要目的,只是带来的影响,B错;同一区域,企业数量越多,对基础设施造成的压力越大,

超过一定限度后反而会增加相应的成本,C错。第3题,据材料可知,该企业总部在国内,

“走出去”的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且订单供应欧美地区,故不需要考虑设计和市场,排除

A、Bo服装加工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金融保险的需求不大,C错;产品需要供应欧美地

区,离不开专业的物流运输服务,以保证服装能及时、安全地发送到欧美地区,选D。

■1考向预测

考向1通过“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考查“区域认知”

2012年后,中国产业出现向外双路线输出的现象:低端产业向东南亚相关国家转移,部

分制造业及一些高端产业向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转移。据此完成1〜3题。

1.导致中国低端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成本的变化B.市场需要的变化

C.资源需求的变化D.生产要素的变化

2.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能吸引制造业回流的条件主要有()

①政策扶持②劳动力价格降低③需求量剧增④机器代人的普及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为应对双路线产业输出格局,我国可以()

①加强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竞争②完善基础设施,承接产业转移③发展国际贸易,

积极扩大国际市场④主动开展技术、产品和服务创新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LA2.C3.D

解析第1题,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劳动力价格提高,受

劳动力、土地等成本因素影响较大的纺织等低端产业开始向劳动力和土地成本、政策优惠更

具优势的越南、柬埔寨、印尼等东南亚国家以及印度等南亚国家转移。故选A。第2题,近

年以来,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均以重振制造业作为振兴实体经济、走出经济困境的重要抓手,

推出了再工业化战略、工业4.0战略、工业互联网战略等制造业振兴战略,体现了政策扶持,

①正确;发达经济体的劳动力价格较高,②错误;需求量并没有剧增,③错误;机器代人的

普及,降低了劳动力成本,④正确。故选C。第3题,为应对双路线产业输出格局,我国可

以加强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竞争,完善基础设施,承接产业转移,主动开展技术、产品

和服务创新,①②④正确;而发展国际贸易,积极扩大国际市场,会加强对外的依赖程度,

对我国产业升级改造不利,③错误。故选D。

考向2通过“产业转移的规律”考查“综合思维”

(2023•山东临沂模拟)葡萄牙地处欧洲的西南部,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北非产棉区相望。

葡萄牙纺织工业发达,纺织历史悠久。葡萄牙生产的纺织布料购买国主要是西欧国家。2006

年以来,购买葡萄牙纺织布料的西欧国家明显减少,葡萄牙纺织工业也呈衰退之势,许多纺

织企业纷纷转移到巴西等国。下图为“葡萄牙纺织工业发展形势图”。据此完成4〜6题。

葡萄牙南13%葡萄、T西欧各国]

部棉区牙纺羲

“葡萄牙国内)

北部非洲棉花织工

转移

产棉区业,T巴西等国家]

2006年

4.2006年以来,葡萄牙出口西欧的纺织布料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是()

A.棉花大量减产B.市场竞争激烈

C.布料品质下降D.纺织企业转型

5.葡萄牙许多纺织企业转移海外的主要目的是()

A.精选优质原料B.更新换代产品

C.吸引海外投资D.降低生产成本

6.葡萄牙纺织企业为应对西欧国家购买量减少的趋势,应该()

A.缩小生产规模B.降低销售价格

C.调整营销策略D.减少布料品种

答案4.B5.D6.C

解析第4题,葡萄牙纺织工业的棉花供应主要来自北部非洲产棉区,小部分来自葡萄牙南

部棉区,棉花并没有出现大量减产趋势,A选项错误。棉花原料地和纺织技术未发生变化,

布料品质差异不大,C选项错误。葡萄牙纺织工业发达,纺织历史悠久,纺织企业没有转型,

D选项错误。根据葡萄牙许多纺织企业转移到巴西等国可知,葡萄牙经济水平高,劳动力成

本高,在竞争中不占优势,因此将纺织企业转移至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的巴西等国,导致葡萄

牙出口西欧的纺织布料明显减少,B选项正确。第5题,葡萄牙许多纺织企业转移至巴西等

国,主要是为了巴西的廉价劳动力,以此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D选项正确。

第6题,缩小生产规模会降低规模效益,不利于纺织企业的发展,A选项错误。降低销售价

格会使企业利润降低甚至亏本,B选项错误。调整营销策略,建立品牌,以提高竞争力,扩

大消费市场,C选项正确。减少布料品种会降低对消费人群的吸引力,D选项错误。

课时精练

(2023・湖北黄冈模拟)产业转移是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环节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

他地区的现象,这种转移可能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区域地理

环境和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下图示意2009~2019年广州都市圈各城市产业转移系统综合

水平,数值越高代表产业转出比重越大。据此完成1〜3题。

产业转移系统综合水平

O.7r-----------------------------------------------

广州

佛山

肇庆

清远

云浮

韶关

200920112013201520172019(年)

1.2013年佛山产业转移系统综合水平达到峰值的原因可能是()

A.人口回流意愿明显B.高耗能产业迁出

C.生态环境遭到破坏D.劳动力成本下降

2.2016〜2017年部分城市产业转移系统综合水平呈断崖式下跌,这将使()

A.土地成本上升B.交通条件改善

C.科技成本提高D.经济稳定发展

3.若要持续推进广州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最应()

A.提高区域创新效率B.推进区域分工合作

C.加强基础设施建设D.培育资源竞争优势

答案l.B2.D3,B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数值越高代表产业转出比重越大”可知,2013年佛山产业转移系

统综合水平达到峰值的原因可能是高耗能产业迁出。故B正确。第2题,部分城市产业转移

系统综合水平呈断崖式下跌,说明其产业转出比重降低,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故D正确。

第3题,都市圈内各个城市之间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在进行产业布局时,应进行优势互

补。经济发达的城市的优势是资金、技术等,经济较落后的城市的优势是土地、资源以及人

力成本,两者有较强的互补性。为持续推进广州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最应推进区域分工

合作,推动优势互补。故B正确。

我国芯片产业于1997年启动,目前封装测试产业实现了技术上的国产替代,芯片设计

领域也异军突起。近几年来,全球半导体厂商纷纷将封装测试厂转移到我国,但芯片仍需大

量进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部分通信企业的发展甚至出现“一芯难求”的局面。下

图示意芯片制造产业链。据此完成4〜5题。

[芯片设计)

[芯片制造I

1硅片制造)[整机厂商)

[芯片封测)

1制造设备)

上游中游下游

4.近几年来,全球半导体厂商将封装测试厂转移到我国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企业利润,稳固中国市场

B.增加国内就业,促进经济发展

C.加强国际交流,提高研发水平

D.利用中国便利的交通,提高销售量

5.导致我国部分通信企业出现“一芯难求”的原因有()

①起步晚,技术相对落后②制造回报周期长,投资大③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利润低④

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进口受到限制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4.A5.B

解析第4题,企业的本质在于盈利,半导体厂商依据不同地区的优势,分工布置不同的生

产组织环节,其目的在于提高企业利润,稳固市场,A正确。第5题,从材料“我国芯片产

业于1997年启动,芯片仍需大量进口”可知,我国的芯片产业起步晚,技术相对落后;读图

可知芯片制造回报周期长,投资大;芯片产业属于高技术产业,劳动力成本不是其主要考虑

因素;材料中“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可知,我国芯片进口受国际贸易形势的影响较大,进

口受到限制,所以出现“一芯难求”。

(2023•福建省宁德市质检)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毗邻重庆大学城,到机场、火车站等

地车程在30分钟以内。2008年,沿海地区多家笔记本组装厂西迁至该产业园。此后该产业

园逐步引进芯片封装、显示模组、电池、散热器等关键零部件企业800多家。随着重庆通往

欧洲的中欧班列开通,进一步促进了产业园的发展。据此完成6〜8题。

6.与沿海笔记本组装厂迁出地相比,重庆()

A.劳动力成本低B.科技力量更雄厚

C.交通更加便利D.产业基础更完善

7.西永产业园引进芯片封装、电池等关键零部件企业的目的是()

A.加快产业转移B.参与国际分工

C.提高劳动力就业D,完善产业链

8.受中欧班列开通影响最大的产业是()

A.电池制作B.手机制造

C.跨境电商D.电脑芯片

答案6.A7.D8.C

解析第6题,重庆相比沿海城市经济欠发达,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A正确。第7题,该

产业园引进芯片封装、显示模组、电池、散热器等关键零部件企业,主要是为了完善工业园

区的产业链,形成完整的规模效应,与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劳动力就业关系不大,B、C错

误,D正确;该产业园是引进产业,没有进行产业转移,A错误。第8题,电池制作、手机

制造和电脑芯片都属于实体产业,属于单一的产品,中欧班列的开通,为其提供了交通上的

便利,扩大欧洲市场,但影响单一;跨境电商包含产品范围更广,中欧班列的开通,将大大

提高物流储备,增加电商的销售规模,促进了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C正确。

近年来越南逐渐成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下图反映越南纺织服装产业

集装箱海运货流链现状。据此完成9〜11题。

9.越南在全球纺织服装产业中的比较优势是()

A.原料B.劳动力

C.技术D.市场

10.近年来中国企业在越南纺织服装产业中主要投资生产()

A.棉花B.纺织设备

C.纱线D.布料

11.现阶段,越南纺织服装产业最应加快发展()

A.棉花种植B.织布印染

C.纺织机械D.成衣加工

答案9.B10.C11.B

解析第9题,越南经济欠发达,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纺织服装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

劳动力成本在该产业生产成本中占比较大,因此越南在全球纺织服装产业中的比较优势是劳

动力,B正确。第10题,据图可知,越南现在在纺织服装产业中净出口的环节是纺织纱线和

成衣,中国对纱线需求大,中国在越南投资生产的纱线主要向中国出口,满足中国织布原料

的需求,C正确。第11题,据图可知,越南纺织行业净进口的有棉花、纺织设备和纺织布料,

为了提高附加值,并且减少对国外的依赖,越南最应加快发展的就是织布印染,B正确。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