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版选修5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2/0C/wKhkGWeixHKAEl09AAG49nB9mG8991.jpg)
![2025年粤教版选修5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2/0C/wKhkGWeixHKAEl09AAG49nB9mG89912.jpg)
![2025年粤教版选修5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2/0C/wKhkGWeixHKAEl09AAG49nB9mG89913.jpg)
![2025年粤教版选修5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2/0C/wKhkGWeixHKAEl09AAG49nB9mG89914.jpg)
![2025年粤教版选修5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2/0C/wKhkGWeixHKAEl09AAG49nB9mG899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版选修5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疑古派怀疑古书对夏商周三代记载的真实性。随着甲骨文的发现及释读,不仅有力地回应了疑古学者,还再一次印证了司马迁《史记·殷本纪》对商代记载的准确性。这反映了A.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汉字B.没有实物印证的历史都有极大争议性C.文字史料都是真实可信的D.实物、文字史料相互印证具有说服力2、2017年;在北京延庆区“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考古发掘出汉至清墓葬1146座;古井2口、古窑址l座。发现有汉代“上谷”字样的(当时延庆属上谷郡)铭文砖,与鲜卑族有关的砖石墓,记述了“儒州”等地名的唐代墓志(当时延庆城是儒州治所)。此次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
①汉唐时期地方行政制度演变。
②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融情况。
③古代手工业及社会生活状况。
④农业水利灌溉工具的进步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对下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用当地出产的皂石雕刻而成B.学名叫“红脚茶隼”C.当地人把它看做活着的国王与去世的国王之间的纽带D.是邪恶势力的象征4、近代以来,津巴布韦逐渐沦为的殖民地A.英国B.法国C.德国D.意大利5、三星堆遗址(距今约4800年〜3100年)二号祭祀坑出土4600余枚产自印度洋深海水域的海贝;多数海贝背部被磨平形成穿孔,还有使用时成串流通磨损的情况。该文物可用于研究当时古蜀国。
①商品流通与贸易状况②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③手工业技术发展④礼乐制度的形成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6、在秦始皇陵西侧出了大量秦时期的器物;如图中的金骆驼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单体骆驼,工艺精致,在当时的中原地区很少见。下列对金骆驼的历史研究价值表述最准确的是。
A.是研究秦代经济、科技、文化最重要的实物史料B.证明了古代中国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最早交往C.为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前的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依据D.证明张骞出使西域前就已存在多条中西交通道路7、“德累斯顿大轰炸”指的是1945年2月13-15日英美空军对德国东部城市德累斯顿进行的四轮空袭;大约2.5万人在空袭中死亡。对于“德累斯顿大轰炸”有各种不同的认识。
根据以上关于“德累斯顿大轰炸”的认识,能得出的结论是A.不同来源的史料难以互证B.国际格局变化加剧C.主体的立场影响历史解释D.强权政治色彩显著8、2019年是农历乙亥年;猪年。古代典籍有大量关于“猪”的记载。以下材料能够反映的史实较为准确的是。
。选项材料史实A古肃慎之国(东北少数民族),好养豕,食其肉、衣其皮,冬以豕膏涂身,以御风寒。—《后汉书东夷列传》东北地区养猪始于汉代B猪在北燕、朝鲜称为“豭”;关东、关西谓之“彘”;南楚之地曰“豨”;吴扬称“猪子”。—西汉《方言》汉代猪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C(祭祀)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周礼》周代猪的唯一用途是用来祭祀D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生(刘表)儿子,豚犬耳。—《三国演义》三国时期刘表之子愚蠢凡庸,无用之极
A.AB.BC.CD.D9、对于魏、蜀、吴三国政权的正统问题,北宋学者多以禅让得国且控制中原的曹魏政权为正统,而南宋学者则多以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为正统。这一现象体现出A.两宋官方意识形态差异B.立场差异使得历史研究难有共识C.对三国历史的认识渐趋理性客观D.政治形势发生显著变化评卷人得分二、材料分析题(共9题,共18分)10、史料分类史料;是历史的遗存,也是研究历史的中介。史料留存的形式与价值不同,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一)第一手史料(直接更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历史发生时产生;后者是指对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或诠释。(二)“文献史料”与“实物史料”:文献史料指用文字等手段记录的历史;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多由考古所得。(三)“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前者指著述、回忆录或公开的报道等,其原作者而为之的历史;有意想以文字影响时人和后人;后者指政府档案、军事文件、私人信件及各种文物等,这都是当时人们在无意中留下的历史证据。
请根据上述史料分类的提示;将上述史料进行分类,将字目填在下列横线上。
(1)第一手史料:____
(2)第二手史料:____
(3)文献史料:____
(4)实物史料:____
(5)有意史料:____
(6)无意史料:____11、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历史的发展主线和分期是两个密切关联的重要问题以不同的历史现象作为历史的发展主线会形成不同的史观;不同的史观往往会伴随产生不同类型的历史分期法,而这两个问题又涉及到能否科学地认识历史,正确地总结和阐释历史的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各种复杂的历史现象、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因此历来是史学家们研究讨论的重点。
请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史观给世界近代史分期(即世界近代史的上限和下限),并说明理由。12、(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
雅典卫城和平遥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平遥古县城历史悠久;保存完整,具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平遥古城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城墙高耸乔家大院建筑上正院都为瓦房出檐,偏院较为低矮,为方砖铺顶的平房,既表现了伦理上的尊卑有序,又显示了建筑上的层次感。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至今保存完好的18家票号。“日升昌记”票号专营异地汇兑及存款,曾享有“汇通天下”美誉。
——李凯《浅谈平遥古城的建筑风格》
材料二在古希腊人建造的公共建筑物中;以雅典卫城建筑群最为著名。卫城建在高出地面70米的一个陡峭的山岗上,建筑物分布在山顶的天然平台上,在沿坡而下的低处砌上围墙。建筑物的安排顺应地势,建筑布局不是刻板的简单轴线关系,卫城内各个建筑物均处于空间的重要位置上,如同一系列有目的布置的艺术雕塑。帕特农神庙的位置雄踞雅典卫城山巅之上,是整个建筑群的中心,其他建筑则起着陪衬和烘托作用。神庙不仅建筑外观宏伟壮丽,精致华美的雕刻装饰也堪称人类艺术的瑰宝.柱廊四面的檐壁上刻有古希腊的神话故事,描绘了诸神与巨人对抗以及希腊人勇斗半人半马怪兽的战斗场面。
——戴尔·布朗主编《失落的文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平遥古城的重要历史价值和经济地位。(3分)
(2)据材料二概括雅典卫城的建筑特色。(3分)
(3)文化的积淀是古城建筑的灵魂。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平遥古城设计和雅典卫城建筑体现的文化内涵及其依据。(4分)13、(探索历史的奥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津巴布韦遗址位于首都哈拉雷以南300多公里的马斯温戈镇附近;是津巴布韦首都以南,非洲最大和最重要的古代文化遗址,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大津巴布韦在班图语中意为“石头城”。在公元13—15世纪,曾是南部非洲古王国的都城,遗址于1877年被发现,占地达一万多亩。在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博物馆里,陈列着早年土著人的绘画和从“大津巴布韦遗址”中出土的文物,其中有中东的陶瓷;阿拉伯的玻璃等。在遗址旁还保留着古代的梯田、水渠、水井,遗址地基上还找到了古代铸造钱币的泥模。
——摘编自王青青《津巴布韦:大津巴布韦遗址》材料二大津巴布韦遗址之建筑群。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指出大津巴布韦遗址所反映的历史状况。
(2)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大津巴布韦遗址建筑的特点。14、甲骨文的发现以及对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证明了商王朝的存在。这给了中国学者以极大的鼓舞,他们希望能从考古学上寻找夏王朝的文化遗存。
材料一如果你对尧舜的盛世给予过多的颂赞;好吧,拿出你的证据来。如果你论及公元前3000年大禹在工程上的伟绩,证据也得拿出来。我们得先记住,在这种怀疑的精神之下,单纯的文字记载已不复被认为是有效的佐证了。
——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李济(1955年)材料二。
二里头遗址平面示意图。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探索夏王朝文明所面临的困境。并分析探秘夏王朝文明遗址有哪些可行性条件?
(2)据材料二;概括二里头遗址表现出的文明特点。
(3)联系材料一与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探寻夏王朝遗址学术领域有着怎样的定论和争论?对二里头遗址奥秘进一步科学解读,需要继续使用什么方法?15、(探索历史的奥秘)
三星堆遗址的惊人发现证实了青铜时代古蜀文明的辉煌;同时也给研究者不断探寻历史的真相提出了新的课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二号坑内首先投放的是海贝;玉石礼器、青铜善面、凤鸟、小型青铜杂件和青铜树枝、树干等。其后再投入大型的青铜容器和青铜立人像、头像、人面、树座等;最后投放象牙。头像和面像部分损毁并经过火烧,尤其是人面像,大部分被打坏或烧坏。象牙及骨器之类也明显地有被烧焦的痕迹,有的玉石器被烧裂。结合文献记载,我们推测,当时的祭祀应有“燔燎”祭天、“瘗埋”祭地、“庪悬”祭山等形式,二号坑正是一次重大综合祭祀活动的遗存。
——摘自《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发掘简报》材料二一号祭祀坑开口于三星堆遗址第五;六层以下。从地层的叠压打破关系分析;此坑年代的下限不会晚于三星堆遗址第三期后段。陶器中的广肩平底罐和颈部施凹弦纹的壶,是三星堆遗址第三期出现的典型器物;尖底盏、器座是第三期偏晚出现的新器物。故可进一步推测此坑的时代为三星堆遗址第三期后段。器物的形制、花纹和铸造工艺与安徽阜南月儿河段打捞出的商代前期(晚于郑州二里岗上层,与殷墟文化第一期相当)的龙虎尊一致,据此,我们推测一号祭祀坑的相对年代相当于殷墟文化第一期。
——摘自《文物》1987年第10期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二号坑出土遗物的主要特点。考古人员推测二号坑应是祭祀坑,请结合材料一说明理由。
(2)据材料二,考古人员推断一号祭祀坑年代的基本依据有哪些?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在探寻历史奥秘的过程中应有的研究方式。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星堆出土的大型青铜立人像。
材料二三星堆青铜立人像的着装示意图。
(1)材料一展示出三星堆青铜器的什么特点?
(2)据材料二分析青铜立人像的着装情况怎样?
(3)综合以上材料分析青铜立人像的形象,说明了什么?17、(探索历史的奥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列是一组由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图片。
材料二蜀候蚕丛;其目纵(突出),始称王。——[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
材料三“蜀王之先名蚕丛;是时人萌(民)椎髻(高高的锥型发髻)左衽。”“(蚕丛的)后代名日柏灌(树和鸟),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鱼凫田于湔山,得仙,今庙祀之于湔。”——[汉]扬雄《蜀王本纪》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研究古蜀文明所依据的历史资料有哪些类型?从考证的角度讲,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2)材料三是如何描述蜀王的?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唐代《贞观政要》和宋代《资治通鉴》对隋文帝时期发生的一件史事分别有自己的叙述。材料一隋开皇十四年天旱,人苦饥乏。是时,仓库盈益,竟不赈给,乃今百姓逐粮。隋文帝不怜百姓而惜仓库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与足?隋开皇十四年天旱,人苦饥乏。是时,仓库盈益,竟不赈给,乃今百姓逐粮。隋文帝不怜百姓而惜仓库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唐]吴兢《贞观政要》高祖文皇上之开皇十四年关中大旱,民饥,上(隋文帝)遣左右视民食,得豆屑杂糠以献。上上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责,为之不御酒肉,殆将一期。材料二高祖文皇上之开皇十四年关中大旱,民饥,上(隋文帝)遣左右视民食,得豆屑杂糠以献。上上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责,为之不御酒肉,殆将一期。
(1)在两则材料的的记载中;哪些基本信息是可信的?为什么?
(2)两则材料对同一史事的记载有何明显分歧?你认为哪则材料的叙述可信,为什么?评卷人得分三、论述题(共1题,共2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关于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在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见解。一种认为:20世纪初,即1900年起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另一种认为: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一一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现代卷》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就材料中关于“世界现代史开端”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要论述。(要求:可以选取材料中任意一个观点阐述,也可以另立观点阐述,观点必须明确,简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楚)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1题,共4分)20、时代与史家。
社会文化,时有更新:史家智识,遂以变迁。试以司马迁、司马光、梁启超为例,叙述中国史家治史理念的变化趋势及其社会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分析】
【详解】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朝存在。随着对甲骨文的释读,印证了司马迁对商朝历史记载内容的真实性。甲骨文内容的释读与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的记载相互印证,让商朝的存在更具有说服力,说明实物、文字史料相互印证具有说服力,D正确;材料中并未强调甲骨文的地位,也未证明甲骨文是否是中国最早的汉字,排除A;B表述绝对,排除;文字史料有主观性,需要去伪存真,排除C。2、A【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出土发掘中“古井2口、古窑址l座汉代“上谷”字样的(当时延庆属上谷郡)铭文砖,与鲜卑族有关的砖石墓”等信息可见此次考古有助于研究汉唐时期地方行政制度演变、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融情况、古代手工业及社会生活状况等内容,但未发掘有关古代农业水利灌溉工具的相关物品,故①②③正确,④错误,A项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3、D【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图中的雕塑是皂石鸟,又名津巴布韦鸟,学名叫“红脚茶隼”,是用当地出产的一种名叫皂石的软质石材雕刻而成的,充分展示了非洲古代文化艺术的深厚底蕴,故AB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津巴布韦的艺术家们崇尚神灵,他们坚信万物有灵,石雕的题材、形态、人物大多来源于当地的神秘宗教及古老民间故事,充溢着原始的漂泊,当地人把它看做活着的国王与去世的国王之间的纽带,故C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该雕塑粗犷的节律,神秘的悟觉,沉默中崛起的震撼在朴实无华中得到升华,向人们展示的是一种精神,是在百折不挠中的豁然开朗,是在反复痛楚中的酣畅坦然,故D项错误,但是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4、A【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津巴布韦于1980年独立建国,之前原本称为罗得西亚,这名字源自于替英国在这地区建立殖民地的塞西尔·罗兹,故A项正确;法国、德国和意大利没有在此建立殖民地,故BCD错误。5、A【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三星堆遗址出土了4600余枚产自印度洋深海水域的海贝”,可得出,古蜀国已经进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所以②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多数海贝背部被磨平形成穿孔”,可得出,当时手工业技术发展,所以③符合题意;根据材料“还有使用时成串流通磨损的情况”,说明古蜀国存在商品流通与贸易状况,所以①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材料与“礼乐制度的形成”无关,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B、C、D项错误。6、C【分析】【详解】
金骆驼是秦代的实物,而骆驼是西域的动物,中原少见,说明当时中西文化交流已经存在,为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前的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依据,C正确;金骆驼无法反映当时经济发展状况,排除A;B错在“最早”,排除;通过题干无法证实存在多条中西交通道路,排除D。7、C【分析】【详解】
材料中可以认定为事实的是1945年2月13—15日英美空军对德国东部城市德累斯顿进行的四轮空袭,不同的认识主体的认识不一样,结合所学知识,历史事实只有一个,但是因认识主体的立场不同,会出现不同的历史解释,C项正确;史料实证要求对收集不同来源的史料,并进行辨析、对比、互证,以求接近历史真相,排除A项;这一时期正处于二战时期,通过材料信息无法看出国际格局的变化加剧,排除B项;强权政治在材料中无法体现出,排除D项。故选C项。8、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看出汉代的北方、关东、关西、南楚和吴扬等地都饲养猪,说明猪在汉朝分布较为广泛,答案为B;根据材料“古肃慎之国(东北少数民族),好养豕,食其肉,衣其皮,冬以豕膏涂身,以御风寒”可知猪在东北少数民族那里用处非常多,并没有能证明养猪开始于汉朝的资料,A错误;材料虽然用猪作为祭祀用品,但是没有资料能证明猪不能有其他用途,C错误;根据材料“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生(刘表)儿子,豚犬耳”并联系所学可知此话是曹操说的,刘表是汉朝人而不是三国人,D错误。9、D【分析】【详解】
材料中“对于魏、蜀、吴三国政权的正统问题,北宋学者多以禅让得国且控制中原的曹魏政权为正统,而南宋学者则多以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为正统”并结合所学可知,北宋建立与后周禅让有关,如果否定曹魏的话,那北宋就是僭伪,所以“北宋学者多以禅让得国且控制中原的曹魏政权为正统”,目的在于证实北宋是正统。北宋亡于金人,南宋建立之后,此时局势已经相反过来了,必须将蜀汉当作正统,才能够使南宋成为正统。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涉及的是正统问题,它与政治形势密切相关,与两宋官方意识形态差异无关,排除;B项,“立场差异使得历史研究难有共识”的说法本身错误且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政治形势的差异造成题干中的现象,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不同时期把不同的政权认定为正统的问题,不是强调对三国历史的认识是否渐趋客观,排除。二、材料分析题(共9题,共18分)10、略
【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一手史料“指接近或历史发生时产生”,袁世凯就职照片是其就职时拍摄,属于一手史料;二手史料“指对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或诠释”,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是对近代中国的研究,属于二手史料;根据材料“文献史料指用文字等手段记录的历史”可知,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符合文献资料的定义;根据材料“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多由考古所得”可知,圆明园遗址属于实物史料;有意史料“指著述、回忆录或公开的报道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属于这一类史料;无意史料“指政府档案、军事文件、私人信件及各种文物等,这都是当时人们在无意中留下的历史证据”可知,民国时期婚礼照是时人拍摄照片,无意间成为研究近代婚礼变化的资料,因此属于无意史料。【解析】C、A、B、D、E、F11、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各种史观的认知和运用能力。历史的发展主线和分期是两个密切关联的重要问题。以不同的历史现象作为历史的发展主线会形成不同的史观;不同的史观往往会伴随产生不同类型的历史分期法。学生若从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社会经济史观等角度进行阐释,言之有理,自圆其说皆同等赋分,不必拘泥于答案。
考点:历史研究·史观·多元史观【解析】史观一:阶级斗争史观(革命史观)(2分);
世界近代史上限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尼德兰革命亦可)(2分);理由:政治上建立君主立宪政体;议会制度和政党政治,为后来很多国家效仿;经济上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思想意识上形成先进的政治和哲学思想。(3分,能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阐述即可)。
世界近代史下限是俄国十月革命(2分);理由:十月革命建立社会主义,改变整个世界历史走向,是人类历史进入新时代,开始以社会主义革命为标志的世界现代史。(3分)
史观二:全球史观(整体史观)(2分)
世界近代史上限是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2分);理由:1500前后,西欧酝酿并开始了一场历史性的空前变革,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思想解放,原始资本积累,欧亚非连在一起,世界历史从黑暗中世纪进入近代,世界一体化进程开始启动。(3分)。
世界近代史下限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2分),理由:从1500-1900年,西方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东方从属于西方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20世纪初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由自由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世界被瓜分完毕,全球化进入一个更高层次阶段,世界近代史宣告结束。(3分,学生能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角度阐述即可,3分)12、略
【分析】试题分析:(1)依据材料“平遥古县城历史悠久;保存完整,具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可以得出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县城之一;依据材料“最引人瞩目的是至今保存完好的18家票号。“日升昌记”票号专营异地汇兑及存款,曾享有“汇通天下”美誉。”可以得出平遥是古代“晋商”的发源地之一;“日升昌记”票号是全国第一家私人金融机构。
(2)由材料“卫城建在高出地面70米的一个陡峭的山岗上;建筑物分布在山顶的天然平台上,在沿坡而下的低处砌上围墙。建筑物的安排顺应地势”可以得出建筑排列因地制宜,巧妙地利用地形;由材料“建筑布局不是刻板的简单轴线关系,卫城内各个建筑物均处于空间的重要位置上,如同一系列有目的布置的艺术雕塑”可以得出布局方式自由活泼;由材料“帕特农神庙的位置雄踞雅典卫城山巅之上,是整个建筑群的中心,其他建筑则起着陪衬和烘托作用”可以概括出主次建筑分明,重点突出。
(3)结合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加以回答即可以得出前者以大一统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如古城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尊卑有序等;后者是是人文主义,如神庙柱廊四面的檐壁上刻有古希腊巨人与诸神和野兽的战斗场面。
考点: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平遥古城、雅典卫城·特点、原因【解析】(1)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县城之一;平遥是古代“晋商”的发源地之一;“日升昌记”票号是全国第一家私人金融机构。(3分)
(2)建筑排列因地制宜;巧妙地利用地形;布局方式自由活泼;主次建筑分明,重点突出。(3分)
(3)前者以大一统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如古城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尊卑有序等;后者是是人文主义,如神庙柱廊四面的檐壁上刻有古希腊巨人与诸神和野兽的战斗场面。(4分)13、略
【分析】【详解】
(1)状况:根据材料“曾是南部非洲古王国的都城;陈列着早年土著人的绘画和从“大津巴布韦遗址”中出土的文物,其中有中东的陶瓷;阿拉伯的玻璃等。在遗址旁还保留着古代的梯田、谁去、水井,遗址地基上还找到了古代铸造钱币的泥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津巴布韦遗址所反映的历史状况是曾经作为首都、既为政治统治服务,也为宗教服务、具有较高的经济技术水平、对外贸易较为发达、统治范围较广、会熔炼黄金和制造铁器和贫富差别等。
(2)根据材料“大津巴布韦在班图语中意为“石头城””结合图示信息和所学可知大津巴布韦遗址建筑的特点主要有建筑都用花岗石砌成、圣堂外墙和圆锥形塔的建筑水平高超、但卫城较为粗糙、不施灰浆、拼缝技术高超等。【解析】(1)状况:作为首都;既是政治中心,也是经济中心;既为政治统治服务,也为宗教服务;具有较高的经济技术水平;对外贸易较为发达;统治范围较广;会熔炼黄金和制造铁器;贫富差别。
(2)特点:建筑都用花岗石砌成(仅答石头,不得分);圣堂外墙和圆锥形塔的建筑水平高超,但卫城较为粗糙;不施灰浆;拼缝技术高超。14、略
【分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证据也得拿出来。我们得先记住,在这种怀疑的精神之下,单纯的文字记载已不复被认为是有效的佐证了”,可以得出主要的困境在于史实材料少。根据材料及所学,可以推断出可行的条件有疑古思辨的推动;学者对夏朝遗存位置的预测;借鉴新的史学方法。
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二里头文化的特点可以得出答案。
第(3)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二里头遗址已经证明了夏的存在,但是否与其完全相符还需要更多材料考证。具体的方法是考古成果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解析】(1)困境:文字记载少;遗存片段而零散。
条件:疑古思辨的推动;学者对夏朝遗存位置的预测;借鉴新的史学方法(传说材料与考古实物相印证;借用西方现代科学方法)。
(2)特点:文化遗存丰富(遗迹;遗物和墓葬等);有一定经济、政治管理水平。
(3)定论:二里头遗址用事实证明了夏朝的真实存在。
争论:二里头遗址与夏文明的时期;范围是否完全吻合等。
方法:考古成果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15、略
【分析】【详解】
(1)一问;可根据材料一“首先投放的是海贝其后再投入大型的青铜容器最后投放象牙”从物品种类;投放方式及存在状态进行概括,二问根据材料“像和面像部分损毁并经过火烧...象牙及骨器之类也明显地有被烧焦的痕迹,有的玉石器被烧裂”从焚烧的物品及次序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2)一问可根据材料二“开口于三星堆遗址第五、六层以下。从地层的叠压打破关系分析是三星堆遗址第三期出现的典型器物尖底盏、器座是第三期偏晚出现的新器物器物的形制、花纹和铸造工艺”从地层分布、器物样式进行比较分析;二问结合所学可知,考古发掘出土文物作为第一手史料,具有明显的可信推理价值。【解析】(1)特点:遗物种类丰富;投放有一定顺序;有人为破坏;火烧的痕迹。理由:器物叠放层次有序;不像是一时匆忙窖藏;出土的青铜器、玉石礼器等器物是典型的祭祀用品;遗物反映出“燔燎”祭天的祭祀形式。
(2)依据:根据地层分布;器物样式比较。方式:以考古发现为依据,进行合理的推测。16、略
【分析】第(1)问;根据材料图片的信息及所学,可以得出该青铜器器形高大;造型生动、结构复杂的特点。
第(2)问;人像的着装情况可根据材料中人像的信息分析得出。要认真观察图片中的细微之处。
第(3)问,形象要从五官、体形、衣着等方面入手。其所反映说明的内容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及社会地位。从而得出答案。【解析】(1)特点:器形高大;造型生动、结构复杂。
(2)穿了三重衣服:外为单袖齐膝左衽长襟衣;中着双袖右衽鸡心领,里面还有一件窄长鸡心领短衣。
(3)形象:人像头戴兽面形高冠,浓眉大眼,方颐大耳,身着三层衣服,两臂平抬,两手呈握物献祭状;这说明青铜立人具有相当高的地位(其它如:侧面反映了服饰文化的丰富多彩或展现了我国青铜时代的辉煌成就等内容均可)。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根据出土文物和《华阳国志;蜀志》;《蜀王本纪》等方面记载可知,研究古蜀文明的历史资料有考古实物、古书记载和传说。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考古实物证实了古书记载的可靠性。结合材料可知,材料二中的“其目纵”与图一相符。材料二中的“椎髻左衽”由图二得到佐证。材料三中的蜀王之名与鸟和鱼有关,与图三相符。
(2)根据材料“鱼凫田于湔山,得仙,今庙祀之于湔”可知体现的是蜀王是被神化了的人物。【解析】(1)资料:考古实物;古书记载和传说。
关系:考古实物证实了古书记载的可靠性。
说明:材料二中的“其目纵”与图一相符。材料二中的“椎髻左衽”由图二得到佐证。材料三中的蜀王之名与鸟和鱼有关;与图三相符。
(2)描述:蜀王是被神化了的人物。18、略
【分析】【详解】
(1)可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时间;人物、旱灾、民饥;根据两则材料中的叙述可以看出,双方叙述一致。
(2)分歧:根据材料“隋开皇十四年天旱,人苦饥乏。是时,仓库盈益,竟不赈给,乃今百姓逐粮”可知,《贞观政要》认为旱灾发生后,隋文帝不怜惜百姓而珍惜仓库;根据材料“高祖文皇上之开皇十四年关中大旱,民饥,上(隋文帝)遣左右视民食,得豆屑杂糠以献”可知,《资治通鉴》认为旱灾发生后,隋文帝关心百姓疾苦。宋代材料可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贞观政要》成书于唐代,受当朝时政影响较大,有假借隋文帝赈灾不作为说明唐朝代隋而立的合法性,以规劝统治者重视民生、推行“仁政”的现实可能;《资治通鉴》成书于宋代,与隋朝统治无直接利害关联,隋文帝对灾民的不同态度对宋代统治者均有资治功效主要在于总结出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或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诚来加强统治,相对客观),故宋人无作伪的必要。此外,还需要搜集其他的史料对这一推断进行印证。【解析】(1)时间;人物、旱灾、民饥;双方叙述一致(或:两则材料互相印证)。
(2)分歧:《贞观政要》认为旱灾发生后;隋文帝不怜惜百姓而珍惜仓库;《资治通鉴》认为旱灾发生后,隋文帝关心百姓疾苦。(若整体概括为“在隋文帝是否赈济灾民的问题上有分歧”也可得2分)
宋代材料可信。《贞观政要》成书于唐代,受当朝时政影响较大(或:歌颂贞观之治、美化唐太宗统治,有明显政治倾向),有假借隋文帝赈灾不作为说明唐朝代隋而立的合法性,以规劝统治者重视民生、推行“仁政”的现实可能;《资治通鉴》成书于宋代,与隋朝统治无直接利害关联,隋文帝对灾民的不同态度对宋代统治者均有资治功效(或:《资治通鉴)》)主要在于总结出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或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诚来加强统治,相对客观),故宋人无作伪的必要。此外,还需要搜集其他的史料对这一推断进行印证(或:《资治通鉴》汇集了其他的史料对这一推断进行叙述)。三、论述题(共1题,共2分)19、略
【分析】关于世界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外资企业财务总监合规管理合同3篇
- 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延伸与优化考核试卷
- 2025-2030年在线棋类大师讲座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咖啡味蛋糕店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户外遮阳伞座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户外休闲吊床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户外跨界联名系列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可持续时尚品牌孵化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可穿戴健康监测器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可穿戴式睡眠监测设备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卷02(原卷版)
- 桥梁建设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新版)中国动态血压监测基层应用指南(2024年)
- 矿物加工工程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英语考试真题
- 浙江省杭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副本
- 电力通信光缆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 种植二期手种植义齿II期手术护理配合流程
- 安全隐患举报奖励制度
- 2024-2025学年深圳市南山区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