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杜鲁门曾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B.其目的都是对抗苏联C.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D.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2、一切事物有对立面,且可以相互转化,在下列观点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B.“兼爱”“非攻”C.“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D.“仁者爱人”“以德为政”3、对历史遗迹的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历史的主要证据来源。1929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我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大量的石器和石片,还发现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等。通过对这些考古资料的研究,我们知到了北京人()

①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②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

③过着以狩猎为主的群居生活④能够制造和使用粗糙的石器⑤已会使用火来取暖和吃熟食。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4、17—19世纪发生的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和俄日改革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不包括:A.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受到旧制度的阻碍B.都具有资产阶级性质C.结果都彻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D.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5、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思想路线,其核心是()A.实事求是B.解放思想C.民主集中制D.改革开放6、民族工业是指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中国人创办的用机器生产的工业。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描述错误的是()A.产生于19世纪的六七十年代B.主要分布于上海等沿海地区C.一战期间出现“短暂的春天”D.主要集中于机器制造重工业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武帝时期,为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被派遣出使西域的使者是____。8、商朝最后一个国王是____;秦朝最后一个皇帝是____。9、唐朝印制的《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北宋时,____发明了活字印刷术。10、为以下图片填写说明:

1.____2.____11、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涌现出一大批重要历史人物。他们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并以其各自的个性和活动,从不同侧面有力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小明同学想以“世界近代名人榜”为主题,引导全班携手走进名人世界,领略名人大家风范。请你协助完成。

第一类:政治人物名人榜请按要求写出相对应的人或事。

大陆军总司令;开国元勋、政治家——华盛顿。

他是颁布《宅地法》和《____》的总统;领导美国人民在南北战争中取得胜利。

第二类:科技发明名人榜请按要求写出相对应的人物或发明。

电灯泡的发明者——____

莱特兄弟发明——人类历史上第一架____

名人榜解说词请按要求回答。

结合华盛顿的活动;概述个人在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答案:____

小明主持的主题活动结束时,有许多同学说他的主题定的太大了,可以缩小范围,让主题更明确,说说你的修改建议: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2、下面示意图显示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①相对应的应该是南宋.____(判断对错)

13、在明治维新中,为日本后来持续地、创新地发展创造基础,被人们称为最具战略性、前瞻性的举措是:大力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14、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巴黎公社。()15、德国是第一个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国家。______(判断对错)16、古代阿拉伯人发明了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____.(判断对错)17、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____(判断对错)18、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的发展,邢窑的青瓷、越窑的白瓷和唐三彩最有名.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改错题(共2题,共12分)19、战争与和平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1)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罗马为争夺地中海,掠夺资源与奴隶,同雅典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最终取得胜利。改正:【】(2)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了17年。记述马可·波罗东方经历和见闻的《马可·波罗行纪》一书,极大地刺激了新航路开辟。改正:【】(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霸战,是非正义战争,奥匈帝国为维护民族独立而战,却改变不了战争的性质。改正:20、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偷袭珍珠港。第二天,美对日宣战。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辨析题(共3题,共27分)21、20世纪上半期;曾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

【追溯历史】

阅读如表判断。

。战争交战双方战争原因影响第一次大战同盟国与协约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双方展开了争夺势力范围与世界霸权的斗争给世界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大大。

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建立了。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

革命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出现高涨新局面.第二次大战法西斯轴心国与反法西斯同盟在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英法关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给世界造成了极大的物资损失。

和人员伤亡;和平进步的思想深。

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蓬。

勃发展.以下表述;如果与上表内容所表达的信息相符,请选择A,如果违背上表所表达的信息,请选择B,如果是上表内容未提及的,请选择C.

(1)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都是帝国主义战争.____

(2)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最终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____

(3)两次世界大战并没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____

(4)两次世界大战都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____

(5)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轴心国的失败告终.____

【反思战争】

反思历史与战争;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具有深远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1;1970年12月7日,西德总理威利•勃兰特来到波兰,在华沙犹太隔离区起义纪念碑前敬献花圈后,突然自发下跪,并且为被纳粹德国杀害的近40万死难者默哀,这一举动成为战后德国与东欧诸国改善关系的重要里程碑.

材料二:如图2;据日本NHK电视台12月26日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当天上午参拜了位于东京九段北的靖国神社.安倍公然拜鬼的丑恶行径,遭到了爱好和平的世界各国人民的强烈谴责,引起了东亚国际关系的再度紧张.

材料三:新华网东京2015年3月9日电(记者刘秀玲冯武勇)正在日本访问的德国总理默克尔9日在东京发表演讲时指出;正视历史是德国重返国际社会的前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对德日意义重大.默克尔说,战争是德国的沉痛记忆,德国永远不会忘记历史.今年是二战结束70周年,对德国和日本来说都是有意义的一年.

材料四:2014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6)结合材料一;二、三比较德日德日两国对战争态度存在什么不同?

(7)中国设立“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有什么现实意义?

(8)目前影响亚太地区的不稳定因素有哪些?说出三例.

(9)当前世界;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起彼伏,给国际安全带来许多不安定因素,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10)面对当今的中日的关系,请你结合当前的局势,给安倍说一句话.22、2009年是孔子诞辰2560周年.大型电视连续剧《孔子》和百集动漫《孔子》在此之际连续播放,盛况空前的孔子文化节在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隆重举行,2010年又上映《孔子》电影.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他的主要言论记载在《春秋》一书中.以后,为了加强统治,秦始皇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3、(2015.福建漳州)1955年;漳州市某人民公社通讯员小王正用广播通知:工作队准备开始划分土地,请相互转告。

题中两处错误,请写出错误并说明理由评卷人得分六、材料题(共3题,共15分)24、近一百多年,中日关系跌宕起伏。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2017年,教育部将“八年抗战”的表述改为“十四年抗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曾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两次中断和干扰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第一次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开始迈向现代化的门槛,日本通过挑衅的战争打断了中国现代化的尝试。第二次是1927年到1937年这段时期,日本的陆军部尽一切机会挑衅中国但是中国从1945年开始就已经崭露头角了,据统计,中国战场牵制的日本陆军部队:1937年占其总兵力的83%,1940年占78%,1941年为70%,正是由于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日使盟军可以集中力量各个击破。——刘涛《中国崛起策》(1)结合材料分析中国第一次现代化进程是什么历史事件?“持久抗日”又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观。材料三:1945年10月24日,当中、美、苏、英、法等五个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成员国以及其它46个签字国批准了《联合国宪章》后,联合国作为实体组织正式成立。——《大国沉浮》(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分析指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你认为今天中日两国友好相处的最大障碍是什么?25、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中国的历史发展来看;只有开放兼容,国家才能富强,闭关锁国必然落后。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温家宝──《春天的故事》材料三: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

开越大。2018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40周年。习主席表示;将总结经验;乘势而上,继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不移深化各方面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使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材料四:加快滨海新区的建设;可以大大拓宽天津发展的空间,有利于加快把天津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国际港口和现代化的大都市;有利于促进我国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请回答:

(1)开放兼容促进了唐朝的繁荣。结合材料一;请列举为中日;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唐代高僧。

(2)材料二中的这位老人进行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材料三中所说的改革开放最终形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开放格局?

(4)结合材料四,谈谈你对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跨越发展的想法或建议。26、中国古代伴随着皇权的强化,思想的统治也日趋加强。阅读下面材料:材料一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也限期交出烧毁;第二年,又以诽谤罪活埋了400多背后议论他的方士、儒生。——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上)材料二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长安设立太学,教授儒家经典。——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上)材料三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廖燕《明太祖论》材料四清帝国终于无力抵抗殖民主义血与火的劫掠,未能避免被西方列强宰割的“奇异的悲歌”。——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材料二汉武帝推行的是什么政策?是谁建议的?(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制义取士”指的是什么制度?“明巧”在哪里?“秦拙”在哪里?(4)前三则材料中的做法有何共同作用?这与材料四的结局有什么关联?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美苏冷战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可用排除法来解决。其中C项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是错误的,应该是都以经济援助为主要形式,故选C。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冷战中的对峙·冷战政策【解析】【答案】C2、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老子.【解析】【解答】“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意思是:身边发生好事时,有坏事相伴随,发生坏事的时候也有好事相伴随.反映了一切事物有对立面,且可以相互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故选A.3、A【分析】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手脚分工明显,但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北京人制造的石器是粗糙的打制石器。北京人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苦的斗争,过着以狩猎为主群居生活,北京人开始使用天然火,会使用火来取暖和吃熟食,这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故选:A。

本题考查北京人.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北京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解析】A4、C【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逆向思维题,关键要看到“不”字。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和俄日改革有许多相同之处,如原因相同: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受到旧制度的阻碍;性质相同,都具有资产阶级性质;影响相同,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也有不同之处,各国革命或改革的历史背景不尽相同,俄日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改革,特别是俄国1861年改革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因此它还保留着沙皇的统治,日本明治维新之后也还保留天皇的统治。因此说这两国的改革具有不彻底性。不包括的选项是C,故选C项。考点:本题考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和改革。【解析】【答案】C5、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解析】【解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其中对扭转之前局面起最重要的作用的是实事求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评价看待一切.

故选A.6、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解析】【解答】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特点有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发展缓慢,机器制造等重工业比较少,绝大部分是缫丝等轻工业.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张骞【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解析】【解答】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出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辗转到达大月氏后返回长安.了解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故答案为:

张骞.8、商纣秦二世【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商朝和秦朝灭亡.【解析】【解答】由于商朝最后一个王商纣暴虐无道;周武王起兵通过牧野大战灭掉商朝,商纣自焚而死.秦朝最后一个皇帝是秦二世,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占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

故答案为:

商纣;秦二世.9、金刚经毕昇【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解析】【解答】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唐朝已经发明雕版印刷术,最著名的是《金刚经》.《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质量和效率.

故答案为:

《金刚经》;毕昇.10、列宁和斯大林苏联的标志【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史实的识记。依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一子目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的内容:“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结合教材中的插图,可知,图1是列宁和斯大林。图2是苏联的标志。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探索情况、影响。11、《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爱迪生飞机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又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美国名人榜》【分析】【分析】第(1)问;林肯是美国的第16任总统,在他当任期间,美国爆发内战。林肯坚决反对国家分裂,他废除了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度,颁布了《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林肯带领北方军队击败了南方分离势力,维护了美利坚联邦及其领土上不分人种、人人生而平等的权利。因此林肯可以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新发明的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电灯的发明,给全世界带来了光明。电力的广泛应用,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

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新发明的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由于内燃机的发明,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诞生,飞机这一交通工具的问世,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华盛顿贡献的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领导了1775-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获得了独立。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美国资本主义的的发展扫清了道路。1787年美国宪法的制定,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第(5)问;这是一道半开放性的历史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林肯和华盛顿是美国著名的总统。爱迪生和莱特兄弟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由此做一总结:他们都是美国人,而且都是美国名人,主题就是《美国名人榜》。

【点评】步入近代·美国独立战争;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美国南北战争;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2、√【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内容.【解析】【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西汉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北重南轻,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从唐中晚期至南宋,中国的经济重心不可逆转地移到南方,到南宋时期,我们经济重心已经完成了南移.

故答案为:√.13、×【分析】考查明治维新内容的影响,联系已学史实可知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中,最具有前瞻性和战略眼光的举措是实行义务教育。【解析】【答案】错14、×【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英国的宪章工人运动。19世纪30~40年代,在英国发生的争取实现人民宪章的工人运动,是早期三大工人运动之一。宪章运动的目的是,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列宁评价英国的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宪章运动标志着英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揭开了同资产阶级争夺政治权力的斗争的序幕。在英国的宪章运动中,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为争取普选权的英勇斗争,极大地鼓舞了欧洲各国的工人阶级。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故此题错误,故选F。【解析】F15、×【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痪。墨索里尼乘机组织法西斯党,独裁统治应运而生。1922年,墨索里尼向罗马进军,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在意大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专政。故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第一个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国家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法西斯政权的建立的相关史实。【解析】×16、×【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阿拉伯数字.【解析】【解答】我们日常所使用的阿拉伯数字;它原本是印度人发明的,后经阿拉伯人的传播,成为世界上人们共同使用的数字.故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17、√【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注意理解相关的知识点.【解析】【解答】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盛唐的社会气象.【解析】【解答】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的发展;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唐三彩最有名,不是邢窑的青瓷、越窑的白瓷.

故答案为:

×.四、改错题(共2题,共12分)19、略

【分析】(1)本题考查罗马帝国的相关知识。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起共和国。为争夺地中海霸权,掠夺资源与奴隶,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之战。最终取得胜利。故本题错误,雅典改为迦太基。(2)本题考查马可·波罗的相关知识。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了17年。记述马可·波罗东方经历和见闻的《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极大地刺激了新航路开辟。故本题正确。(3)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塞尔维亚为了维护民族利益而战,但却改变不了世界大国争夺殖民地,争夺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故本题错误,奥匈帝国改为塞尔维亚。【解析】(1)×雅典改为迦太基。(2)√(3)×奥匈帝国改为塞尔维亚。20、略

【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941年12月7日,日本特遣舰队对美国太平洋舰队所在地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规模最大化.

故答案为:

√.

本题以叙述珍珠港事件为切入点考查珍珠港事件的影响.珍珠港事件使二次世界大战达到规模最大化.

本题考查学生对珍珠港事件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珍珠港事件的过程及影响.【解析】√五、辨析题(共3题,共27分)21、略

【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的是两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知识点.

(3)本题考查的是两次世界大战对民族解放运动影响的知识点.

(4)本题考查的是两次世界大战影响的知识点.

(5)本题考查的是两次世界大战结果的知识点.

(6)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点.

(7)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的知识点.

(8)本题考查的是影响亚太地区稳定的知识点.

(9)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应对世界不安定因素的知识点.

(10)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解析】【解答】(1)材料的图表中只涉及了两次世界大战的交战的双方;战争的原因和影响.没涉及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所以答案为C.

(2)阅读材料的图表可知;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所以答案为A.

(3)阅读材料的图表可知;两次世界大战都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所以答案为B.

(4)阅读材料的图表可知;两次世界大战都给世界造成了巨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员的伤亡,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所以答案为A.

(5)材料的图表中只涉及了两次世界大战的交战的双方;战争的原因和影响.没涉及两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所以答案为C.

(6)从材料一西德总理威利•勃兰特的华沙之跪和材料三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演讲;可知德国对战争的态度是正视历史,反省历史,勇于承担战争的责任.从材料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的举动,可以看出日本仍在为侵略战争狡辩,不能够正视历史,反思历史.

(7)中国设立“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为了让人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要人们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8)目前影响亚太地区的不稳定因素有:钓鱼岛之争;朝鲜半岛核问题,南海问题,美国的霸权主义等.

(9)当前世界;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起彼伏,给国际安全带来许多不安定因素,中国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主义;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联合国和其他国际事务等.

(10)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例如:日本要正视历史,反思历史;日本要认识到侵略战争给邻国带来的灾难,承认自己的罪行,认识到军国主义是没有出路的等.

故答案为:

(1).C;(2).A;(3).B;(4).A;(5).C.

(6)德国敢于反省;勇于承担战争的责任,值得肯定;日本仍为军国主义的对外侵略扩张和殖民统治历史狡辩,应受到谴责.

(7)警示世人;牢记历史,不忘国耻,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树报国之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8)日本不断右倾化;钓鱼岛之争,朝鲜半岛核问题,俄罗斯与日本领土问题,南海问题,美国的霸权主义等.

(9)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联合国和其他国际事务;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主义等.

(10)安倍:正视历史,反思罪行,军国主义是没有出路的.22、略

【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孔子及儒家学说的有关内容.【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言论主要记载在《论语》.《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据传是由孔子修订的.儒家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秦朝时期,秦始皇为加强统治,实行“焚书坑儒”,儒家学说受到严重打击.直到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故答案为:

《春秋》改为《论语》;秦始皇改为汉武帝.23、(1)错误:人民公社。

理由:人民公社化运动发起于1958年。

(2)错误:开始划分土地。

理由:土地改革于1952年底基本完成。【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第一个错误是人民公社,因为人民公社化运动发起于1958年,该题的时间是1955年,此时,人民公社还未成立。第二个错误是开始划分土地,因为土地改革于1952年底基本完成,当时就已经划分好土地。六、材料题(共3题,共15分)24、略

【分析】(1)本题考查洋务运动和九一八事变。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道路的第一步,它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日”开始了。(2)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在政治方面,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抗战。在军事方面,1938年春天,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指挥了台儿庄战役,消灭敌人一万多人,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1940年,在彭德怀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八路军进行了百团大战,这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3)本题考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合作,在抗日战场上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取得许多重大顺利,中国抗日战争牵制了大量日军,支援了其它国家的抗战;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今天中日两国友好相处的最大障碍是日本美化和否认侵华史实,这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解析】(1)洋务运动,九一八事变(2)政治: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抗战。军事:国民党:台儿庄大捷;共产党:百团大战。(3)中国抗日战争牵制了大量日军,支援了其它国家的抗战;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日本美化和否认侵华史实。25、略

【分析】

本题以开放兼容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加快滨海新区的建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唐朝对外交往、我国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唐朝对外交往、我国改革开放的有关内容。【解析】(1)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位人物就是玄奘和鉴真。玄奘是唐代高僧;旅行家、翻译家。俗名陈袆。贞观元年,他自长安出发去天竺游学,前后停留19年。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由天竺回到长安。贞观二十年,玄奘将自己的游历所见所闻写成了《大唐西域记》,是研究7世纪中亚和南亚各国,特别是研究印度历史地理的珍贵文献。为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鉴真是中国唐朝僧人,应日本圣武天皇的邀请,鉴真六次东渡,历尽艰辛,终于在天宝十三年(754年)携同弟子到达日本,为传播唐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鉴真不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