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图版必修一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20/13/wKhkGWeiwReAfF6lAAE5PddnzmA488.jpg)
![2025年中图版必修一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20/13/wKhkGWeiwReAfF6lAAE5PddnzmA4882.jpg)
![2025年中图版必修一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20/13/wKhkGWeiwReAfF6lAAE5PddnzmA4883.jpg)
![2025年中图版必修一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20/13/wKhkGWeiwReAfF6lAAE5PddnzmA4884.jpg)
![2025年中图版必修一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20/13/wKhkGWeiwReAfF6lAAE5PddnzmA48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中图版必修一地理下册月考试卷55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北京郊区花岗岩山地的植被茂盛、高大;石灰岩山地的植被稀少、矮小,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2、读下图,如果该图表示北大西洋;则图中甲处形成的渔场是。
A.北海渔场B.纽芬兰渔场C.北海道渔场D.秘鲁渔场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B.差异性C.地带性D.非地带性4、下图中V代表P地某时的风向;M为经过P地的等压线,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P地位于南半球B.P地位于高空C.P地北部气压比南部高D.P地位于北半球近地面5、读下图,如果该图表示北大西洋;则图中甲处形成的渔场是。
A.北海渔场B.纽芬兰渔场C.北海道渔场D.秘鲁渔场6、北半球的冬至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北半球昼长夜短B.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C.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D.太阳运行至近日点附近7、在某些沿海地区,常会出现“东风送雨”现象。下列气候分布地区中,最不可能出现这一现象的是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8、山区的公路一般修成“之”字形,主要受到哪种因素的影响A.气候B.河流C.地形D.植被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读“亚欧大陆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A地的气候特点是______;B地的气候特点是______
(2)图中各自然带中;______和________自然带的名称相同,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同;_____和_____自然带的名称不同,对应的气候类型相同(填写字母代号)。
(3)自然带由A→E→D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自然带E→G→F→C体现了自然带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
(4)简析自然带D的分布南界,在大陆西部偏北(60°N),大陆东部偏南(55°N)的原因。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冰上丝绸之路”是穿越北冰洋、连接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北极航道。丝绸之路的建设,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下图为“一带一路”及“冰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1)2018年1月,中国某商船驶离地中海A海峡,沿苏伊士运河航线返航,请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比较该季节威尼斯、孟买两地的气候差异。比较内容地点威尼斯孟买该季节气候特征a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气候成因b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该气候分布规律主要分布于c_________大陆西岸亚洲10°——25°东部南部
(2)2018年1月中国某商船驶离地中海A海峡,途经A海峡时风高浪急,而经过B海峡时则风平浪静,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
(3)在古代,航海依靠的动力主要是风和洋流,为了利用北印度洋的季风及季风洋流,明朝郑和下西洋,沿海上丝绸之路往往选择___(填冬去夏助”或“夏去冬回”)。11、读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公转轨道上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2)写出①②③④代表的北半球的节气。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四点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______,速度最慢的是_______。
(4)由②点到④点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球转到①位置时,南半球正值____季节。
(6)地球从②位置开始公转,沿③、④、①,又回到②所用的时间是____。12、下图是“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____、____;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填出图中各箭头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
(3)根据水循环发生的空间领域而划分的三类水循环中,最重要的是____循环。
(4)跨流域调水所影响的是____环节,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所起作用的是____环节(填序号)。13、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质构造①为______;②为______,③为______
(2)地质构造②在地表处易形成河谷;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河流地貌甲地为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乙地为______,甲乙地貌形成的共同原因是______。
(4)a处河段常形成______型河谷,主要原因是______作用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4、总星系是指除银河系以外的天体系统。(_____)A.正确B.错误15、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最缺水的地区。A.正确B.错误16、在水的三态中,液态水的数量最大。(_____)A.正确B.错误17、红色岩层指示氧化环境,黑色页岩并含黄铁矿指示还原环境。(_____)A.正确B.错误18、沿海国在领海范围内享有关闭领海的权利。(_____)A.正确B.错误19、红色岩层指示氧化环境,黑色页岩并含黄铁矿指示还原环境。(_____)A.正确B.错误20、地壳和上地幔是由岩石组成的,称为岩石圈。(_____)A.正确B.错误21、地壳和地幔构成地球岩石圈________。(判断正误)A.正确B.错误22、某沿海国距其领海基线200海里范围内,为该国领海(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4题,共16分)23、阅读材料,完成问题青藏高原冻土区是世界中低纬度地带海拔最高、面积最大(超过100万平方千米)的冻土区。某校中学生到青海省进行野外研学,对青海省冻土进行了专题研究。图示意青海省冻土及冻土气象观测站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考察冻土分布
(1)描述青海省冻土分布特征。任务二调研冻土变化通过查阅资料,获得1980-2020年河湟谷地(黄河与湟水流域肥沃的三角地带)的8个冻土气象观测站测得的最大冻土深度距平,如表所示。。冻土气象观测站大通湟中湟源民和平安乐都循化互助年均最大冻土深度距平/cm-42-38-33-41-56-71.5-76-49(2)概括该地区冻土深度变化特点,指出其影响因素。任务三探究冻土影响据了解,高原冻土的变化可能造成地面沉降,短期内土壤水分增加,影响人们生产生活。
(3)列举冻土变化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24、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F代表的地震波类型分别是:E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
(2)E和F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大陆地面下________千米处速度明显加快,说明这里存在一个不连续面,这个不连续面M叫_______________。
(3)在地下2900千米处,E波和F波的变化表现为E_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说明这里存在另一个不连续面,这个不连续面G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地球内部圈层中,不连续面M以上为__________,M和G之间为__________,G以下为___________。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时3年建在大南湖荒漠戈壁滩上的国电哈密大南湖火电厂(下图左全面运行。不同于传统水塔降温,该大电厂采用风冷塔(下图右进行散热降温,其原理是通过快风冷塔底部常温空气的流动(常温空气从散热片处进入),对散热片进行降温。
(1)分析在南湖戈壁滩火电厂的建设过程中施工条件差的主要自然原因。
(2)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说明风冷塔降温的过程。26、读美国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及周边区域图;据图描述原生海岸红杉分布特征及分布区的地形特征。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详解】
结合题干材料信息可知北京郊区花岗岩山地的植被茂盛、高大;石灰岩山地的植被稀少、矮小;这只是一个地区出现的,并没有出现沿纬度、经度或山地垂直的变化,因此这体现的非地带性分异,也是局部地形的差别、小气候的差别、岩性和土质的差别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形成的地方性分异。所以本题D正确。2、B【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详解】
读图;该图表示大西洋,D为拉布拉多寒流;A为墨西哥湾暖流.AD两支洋流交汇处甲地形成的世界性大渔场是纽芬兰渔场,B正确;北海渔场一般都认为是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形成;北海道渔场是由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由于上泛的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形成了秘鲁渔场,因此ACD错误,故选B。
【点睛】
世界性大渔场多分布于近海大陆架;具备以下形成条件:
(1)大陆架地区海水浅;水中阳光充足,海洋浮游生物生长旺盛,吸引鱼类.
(2)多有洋流作用影响;如寒暖流交汇形成的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上升流造成的秘鲁渔场、本格拉渔场等.
(3)沿岸有河流径流注入,带来大量营养物质,促进海水中的浮游生物生长,吸引鱼类.3、A【分析】【分析】
【详解】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A对。差异性体现的是区域间的不同,B错。地带性指的是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C错。非地带性是不符合地带性规律的植被分布特征,D错。4、D【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风向受力图的分析。
【详解】
本题可以运用“左右手定则”来判断。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地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应位于近地面,排除B选项;风向向右偏转,应位于北半球,排除A选项;风向向东北部吹,说明北部气压低,排除C选项,故D选项正确。
【点睛】
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是考查重点,高空的风只受地转偏向力和和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风向最终于等压线平行;而近地面的风除了受以上两种力的作用,还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在三个力综合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斜交。5、B【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详解】
读图;该图表示大西洋,D为拉布拉多寒流;A为墨西哥湾暖流.AD两支洋流交汇处甲地形成的世界性大渔场是纽芬兰渔场,B正确;北海渔场一般都认为是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形成;北海道渔场是由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由于上泛的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形成了秘鲁渔场,因此ACD错误,故选B。
【点睛】
世界性大渔场多分布于近海大陆架;具备以下形成条件:
(1)大陆架地区海水浅;水中阳光充足,海洋浮游生物生长旺盛,吸引鱼类.
(2)多有洋流作用影响;如寒暖流交汇形成的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上升流造成的秘鲁渔场、本格拉渔场等.
(3)沿岸有河流径流注入,带来大量营养物质,促进海水中的浮游生物生长,吸引鱼类.6、A【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详解】
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太阳运行至近日点附近,A符合题意。7、B【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
【详解】
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常年受西风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最不可能出现东风送雨,B正确。
【点睛】
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以记忆为主,难度较小。8、C【分析】【详解】
山区的道路尽量避开陡坡,沿等高线延伸可减少道路的坡度,一般修成与等高线近似平行的“之”字形,主要是受山地地形的影响,行车比较安全。故选C。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略
【分析】【详解】
(1)A位于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林。B位于亚热带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图中E位于温带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C位于温带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G与F位于温带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但与G相比,F距离海洋更远,因此降水更少,故植被G处为温带草原,F处为温带荒漠。
(3)A→E→D表现为南北更替;东西延伸,因此体现了自然带由赤道向两极(纬度地带)的地域分异;自然带E→G→F→C表现为东西更替,南北延伸,体现了自然带沿海到内陆(干湿度地带)的地域分异。
(4)自然带D为亚寒带针叶林,在大陆西部偏北(60°N),大陆东部偏南(55°N)说明同纬度大陆西岸的气温高于大陆东岸。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西岸为暖流,大陆东岸为寒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解析】(1)亚热带常绿硬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2)EC;GF
(3)赤道向两级(纬度地带);沿海到内陆(干湿度地带)
(4)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温度较高;东部受千岛寒流影响,温度较低10、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一带一路”为知识背景;考查了世界气候特征;成因及分布规律等知识。
【详解】
(1)读图并结合世界气候分布规律可知;威尼斯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1月受西风带控制,温和湿润。该类气候主要分布在全球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孟买位于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1月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少,为旱季,由于纬度低,所以全年炎热;主要分布在亚洲10°——25°的东部和南部。
(2)结合大气环流和地理位置特征可知;1月的A海峡受盛行西风控制,再加之海峡形成的狭管效应,导致此时该处风浪大。而B海峡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风力较弱,且海峡两侧的岛屿和半岛还有挡风的效果,所以,风平浪静。
(3)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规律为夏顺冬逆,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郑和下西洋为了顺风顺水,需要选择冬去夏回。【解析】(冬季)温和湿润高温,旱季(高温少雨)盛行西风纬度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盛行东北季风南北纬30°--40°冬季;A海峡受西风影响狭管效应;B海峡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风力小冬去夏回11、略
【分析】【详解】
(1)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2)图中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的是夏至日;故③为夏至日,直射点在南半球的是冬至日,故①冬至日。依据地球自西向东公转方向,②是春分日,④是秋分日。
(3)地球公转速度快在近日点附近(临近冬至日);即图中①;公转速度慢在远日点附近(临近夏至日),对应③。
(4)图中要经过远日点7月初附近;公转速度先变慢,远日点后公转速度变快,故是先变慢再变快。
(5)地球转到①位置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南半球正值夏季。
(6)地球从②位置开始公转,沿③、④、①,又回到②所用的时间是1回归年(365年5时48分46秒)。【解析】(1)画图略(逆时针)
(2)冬至日;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
(3)①;③
(4)先变慢再变快。
(5)夏。
(6)回归年(365年5时48分46秒)12、略
【分析】本题组考查有关水循环的知识。图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据此,(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2)略。(3)海陆间循环是最重要的水循环。(4)跨流域调水是将不同流域的水体调配,所影响的是地表径流环节,水汽输送环节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所起作用。
(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根据水循环各环节特点填写即可。
(3)人类大部分居住在沿海或距海较近区域;海陆间循环对陆地水体的补给量最大,因此海陆间循环是最重要的水循环。
(4)跨流域调水是将不同流域的水体调配,所影响的是地表径流环节,对应④;②是水汽输送,且是从海到陆的水汽输送,因此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所起作用。【解析】(1)大气圈岩石圈(2)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3)海陆间循环(4)④②13、略
【分析】【详解】
(1)图中①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②有明显断裂错位,为断层,③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
(2)②处断层线(处)岩石破碎;容易被流水侵蚀,从而形成河谷。
(3)甲位于河流出山口;形成扇形沉积地貌,为冲积扇。乙为河流入海口流水沉积形成的三角洲。
(4)a位于河流上游,地形落差大,河流流速快,侵蚀作用强,形成V型峡谷。【解析】向斜断层背斜断层线(处)岩石破碎,容易被流水侵蚀冲积扇(洪积扇)河流出山口河口三角洲流水堆积(流水沉积)V河流侵蚀(下蚀)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4、×【分析】【分析】
【详解】
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部分称为总星系;它是由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构成,银河系以外的天体系统是河外星系。此说法错误。
【点睛】15、×【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水资源紧张状况的理解程度。
【详解】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径流量小,水资源总数量小,但西北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规模不大,需水量不大,水资源紧张程度比华北地区小。因此题中叙述不正确。
【点睛】
水资源紧张程度(缺水程度)取决于水资源供给量与需求量的对比关系。16、√【分析】【分析】
【详解】
地球上的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等地区,因此此说法正确。
【点睛】17、√【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红色岩层一般是在气候炎热的氧化环境中形成的;含黄铁矿的黑色页岩一般是在温湿气候下的湖泊;沼泽的还原环境中形成的;所以该说法正确。
【点睛】18、×【分析】【分析】
【详解】
领海范围内其他国家有无害通航权;不得随意关闭。所以本题答案为错误。
【点睛】19、√【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红色岩层一般是在气候炎热的氧化环境中形成的;含黄铁矿的黑色页岩一般是在温湿气候下的湖泊;沼泽的还原环境中形成的;所以该说法正确。
【点睛】20、×【分析】【分析】
【详解】
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坚硬的岩石构成,称为岩石圈,故错误。
【点睛】21、×【分析】【分析】
【详解】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为岩石圈。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点睛】22、×【分析】【分析】
【详解】
某沿海国距其领海基线12海里范围内;为该国领海,因此表述错误。
【点睛】
领海的基线是指“沿海国官方承认的大比例尺海图所标明的沿岸低潮线”。但是,在海岸极为曲折的地方,或者如果紧接海岸有一系列岛屿,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的划定可采用连接各适当点的直线基线法。直线基线法就是在岸上向外突出的地方和一些接近海岸的岛屿上选一系列的基点,各基点依次相连,各点间的直线就连成沿海岸的折线。四、综合题(共4题,共16分)23、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青海省冻土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冻土分布;冻土深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冻土变化对人类活动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
【详解】
(1)读图可知;青海省冻土分布广泛,季节性冻土主要分布在中部的柴达木盆地;河湟谷地等地势较低的地方;多年冻土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海拔较高的地方。
(2)特点:通过阅读表格数据;8个冻土气象观测站测得的最大冻土深度距平数值均是负值,说明河湟谷地冻土深度深度变浅,冻土层变薄;表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较大,表面冻土深度变化的地区差异大。冻土深度的变化受气候变化(或气温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3)冻土层变浅,短期内,有利于土壤中水份含量的增加,利于农作物生长,农作物可能增产;但是随着冻土的融化,地表稳定性下降;造成道路、房屋等设施受损;基础设施建设施工难度增加、维护成本提高等。【解析】(1)冻土广布;季节性冻土主要分布在中部(柴达木盆地;河湟谷地等)地势较低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在南部、北部海拔较高处。
(2)特点:河湟谷地冻土深度变浅(冻土层变薄);冻土深度变化的地区差异大。
影响因素:气温(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
(3)有利:短期内;土壤含水量增加,农作物可能增产。
不利:冻土融化,地表稳定性下降,道路、房屋等设施受损,工程施工难度、维护成本增加等。24、略
【分析】【详解】
(1)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横波速度慢,纵波速度快,图中E是横波;F代表的是纵波。
(2)E和F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大陆地面下33千米处速度明显加快;说明这里存在一个不连续面,这个不连续面M叫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
(3)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纵波可在固;液、气三态中传播,在地下2900千米处,E波突然消失,F波突然减速,说明这里存在另一个不连续面,这个不连续面G叫古登堡面,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
(4)在地球内部圈层中;不连续面M莫霍面,以上是地壳,以下是地幔;M和G之间为是地幔;,G以下为地核。
【点睛】
地震波分横波(速度慢)和纵波(速度快),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将地球内部大致分为三个主要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它们的分界面分别为:莫霍界面(横波和纵波速度增加)、古登堡界面(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下降)【解析】横波纵波33莫霍面完全消失传播速度突然下降古登堡面地壳地幔地核25、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热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洗衣店装修保修合同样本
- 橡胶制品居间合同范例
- 2025年度起重机械安装拆除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合同
- 2025年度音乐著作权许可及音乐版权管理合同
- 《微积分数列极限》课件
- 《黑白照片冲印教程》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项目托管管理合同
- 一年级课件班家长会
- 《线虫的分类鉴定》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员工培训满意度调查合同
- 中国氢内燃机行业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格局及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2024版)
- 开学季初三冲刺中考开学第一课为梦想加油课件
- 《自然保护区划分》课件
- 2025年普通卷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建筑施工春节节后复工复产工作专项方案
- 学校食堂餐厅管理者食堂安全考试题附答案
- 《商用车预见性巡航系统技术规范》
- 玻璃电动平移门施工方案
- 中日合同范本
- T-CARM 002-2023 康复医院建设标准
- 《康复按摩知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