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冀教新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冀教新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冀教新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冀教新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冀教新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冀教新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1、甲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乙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那么甲、乙分别属于()A.物种的个体、一条鲤鱼B.物种的个体、一个鲤鱼种群C.种群、一条鲤鱼D.种群、一个鲤鱼种群2、下面现象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现象是()A.两冰块相互摩擦,冰块熔化B.水烧开时壶盖会跳动C.压缩气体,温度升高D.用太阳灶烧水3、生态平衡是一种()A.永久的平衡B.动植物数量相等的平衡C.动植物数量保持不变的平衡D.动态平衡4、小王同学患上感冒并出现发烧症状,请你推测其血液中可能明显增多的是()A.红细胞B.血小板C.白细胞D.血红蛋白5、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呈无色的是()A.H2SO4、BaCl2、KNO3B.CuSO4、H2SO4、Ca(NO3)2C.NaCl、KNO3、NaOHD.K2CO3、Ca(OH)2、NH4NO36、下列细胞中的染色体不成对的是()A.成熟的卵细胞B.神经细胞C.受精卵D.口腔上皮细胞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脂肪被完全消化的产物分别是____和____.8、纳米科技是指一种用____制造物质的科学.____的创办,标志着纳米科学的诞生.它是一门学科交叉的新技术学科,它包括纳米生物学____、____、____和纳米机械学等新兴学科9、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请回答:

(1)据报道,2015年我国从缅甸引入的天然气管道已铺设到河池市,天然气与沼气都是比较清洁的燃料,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填化学式).

(2)市场上出售的“加碘食盐”、“高钙奶粉”等食品,这里的“碘”、“钙”是指____(选填“单质”或“元素”或“原子”).

(3)小林发现昨天洗好的铁锅底浸水处生锈了,生锈的原因是由于铁与空气中的____和____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炒菜时,锅内热油着火,小林立即盖上锅盖,火就熄灭了,其原理是____.

(4)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胃液的pH____7.

(5)粽子是河池各民族喜爱的一种食品,制作粽子的原料有:糯米、猪肉、苏打、蒜叶等,其中富含蛋白质的原料是____.

(6)下列生活用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填字母).

A.不锈钢水龙头B.尼龙袜子C.木制椅子D.纯棉毛巾.10、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镁、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将大小一样的铁片和镁片分别加入到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

②将铜片加入到硝酸汞溶液中;铜片上出现银白色物质;

③将金属片A加入到溶液B中.

根据实验①判断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____;

根据实验②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

要通过实验③得出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那么,如果B是硫酸铜溶液,则金属A是____,如果A是铜,则溶液B是____.11、在如图所示,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的实验中,木板固定在水平面上,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释放,撞击木块,通过比较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来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实验2中错误之处是____。改正后进行实验2,发现此时木块会从木板右端滑出。若再次改进实验2,下列改进方法最合理的是____(选填序号)。

①换用较长的同种木板;

②换一个质量较大的木块;

③降低钢球下摆的高度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2、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1题,共4分)13、将各类食物及其分类用线连起来。

a.花生、大豆、食用油b.米饭;馒头、面包、玉米c.奶、鱼、蛋。

A、糖类含量较高的食物____

B、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____

C、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____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3题,共12分)14、为什么地球会依依不舍地绕着太阳转?15、有一只节能灯接在220V的家庭电路中,通过它的电流为60mA,计算这只灯使用3h消耗多少度电?16、早在1800年前的汉代;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用来测量车辆行驶里程的“记里鼓车”,又名“记里车”;“司里车”、“大章车”等.科技史学家王振铎先生根据史书上的文字描述,复原了这种神奇的车,如图所示.图乙所示为记里鼓车的原理图,马匹拉着该车向前行走,带动左、右轮转动.立轮与左、右足轮装在同一水平轴上,齿数为18,并与下平轮啮合,带动下平轮水平转动,下平轮齿数为54;齿数为3的旋风轮与下平轮装在同一竖轴上,并与上平轮齿合.上平轮齿数为100,转动一圈,轮上的拨子便拨动上层木人右臂击鼓一次,显示车行一里.汉代曾以六尺为一步,三百步为一里,假设那时人们认为的圆周率约为3.试通过计算说明,这架“记里鼓车”的足轮直径应该是多少尺?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1、B【分析】【分析】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是生物个体所具有的;是生物个体的生命现象;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是种群的特征,是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体表现。

【解答】1;个体具有出生、性别、年龄等特征。

2;同一自然区域内的同种个体组合在一起;称为一个种群。种群具有个体所不具有的一些特征,如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例等。

故答案为:B2、B【分析】【解答】两冰块相互摩擦;对冰块做功,使冰的内能增加,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水烧开时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推动壶盖做功,把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所以B选项正确;压缩气体是对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大,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用太阳灶烧水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水的内能。故此题选B。

【分析】该题考查内能的改变以及内能与机械能的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是利用内能来做功,用做功的方法使物体的内能减少。3、D【分析】【解答】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动态的;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永久的。生态系统的平衡也会被破坏而失去平衡,动、植物的数量也不会相等,植物的数量总是多于草食动物的数量,草食动物的数量总是多于肉食动物的数量。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故选: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平衡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记住所学的知识,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4、C【分析】【分析】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功能如下表:。项目血细胞类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小板形状面凹的圆饼状球形形状不规则有无细胞核无有无大小、数量较大。

男性(5.0×1012/L),女性(4.2×1012/L)最大。

(4.0-10.0)×109个/L最小。

100~300×109个/L功能运输氧、二氧化碳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止血和加速凝血。【解答】

A;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不能吞噬病菌,因此患上感冒并出现发烧症状,其血液中不可能明显增多,A不正确;

B;血小板具有促进止血和凝血的作用;因此患上感冒并出现发烧症状,其血液中不可能明显增多,B不正确;

C;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的作用;当人体内出现炎症时,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增多,来吞噬一些危害人体健康的病菌.因此患上感冒并出现发烧症状,其血液中可能明显增多的是白细胞,C正确;

D;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因此患上感冒并出现发烧症状,其血液中不可能明显增多,D不正确。

故答案为:C5、C【分析】【解答】A;硫酸根离子离子和钡离子能够发生反应而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共存,故错误;

B;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而本题要求的是无色,故错误;

C;各个物质的离子之间不会发生反应生成水、气体、沉淀;所以可以共存,故正确;

D;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能够发生反应而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共存;故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各离子之间不能反应;不能有带色的离子分析.

A;根据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会生成沉淀进行分析;

B;根据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进行判断;

C;根据各离子之间不能反应;没有带色的离子;

D、根据碳酸根离子会和钙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判断.6、A【分析】【解答】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既含有卵细胞的染色体,又含有精子的染色体,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一样,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不成对,选项中,神经细胞;口腔上皮细胞都是体细胞,染色体都是成对的,卵细胞是生殖细胞,染色体不成对,故选A。

【分析】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人类染色体的传递,根据染色体在传递中是成单的,据此答题。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甘油|脂肪酸【分析】【分析】食物中含有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解答】解: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故答案为:甘油;脂肪酸8、单个原子分子《纳米技术》杂志纳米电子学纳米化学纳米材料学【分析】【解答】纳米科技是指一种用单个原子制造物质的科学.分子《纳米技术》杂志的创办;标志着纳米科学的诞生.它是一门学科交叉的新技术学科,它包括纳米生物学;纳米电子学|、纳米化学|、纳米材料学和纳米机械学等新兴学科。

【分析】考查关于物质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9、CH4元素氧气水分隔绝氧气<猪肉B【分析】【解答】(1)天然气与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的化学式是CH4;

(2)市场上出售的“加碘食盐”;“高钙奶粉”等食品;这里的“碘”、“钙”是指元素;

(3)铁锅所以会生锈是因为铁氧气;水分充分接触;铁锅里的油突然着火了;立即盖上锅盖灭火,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

(4)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胃液的pH<7;

(5)蒜叶中富含维生素;猪肉中富含蛋白质;糯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苏打中含无机盐;

(6)A;不锈钢水龙头是用不锈钢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B;尼龙袜子是合成纤维;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C;木制椅子是用木材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D;纯棉毛巾是用棉线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答案:(1)CH4;(2)元素;(3)氧气;水分;隔绝氧气(4)<;(5)猪肉;(6)B.

【分析】(1)根据天然气与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解答;

(2)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解答;

(3)根据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酸性溶液pH<7解答;

(5)根据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6)根据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10、镁片与盐酸反应比铁片与盐酸反应剧烈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汞强铁(Fe)氯化亚铁溶液【分析】【解答】①镁与铁都能与盐酸反应;但与盐酸反应的速度却不同.镁与盐酸反应比铁片与盐酸反应剧烈;

②铜的活动性比汞的活动性强;所以铜能从硝酸汞溶液中置换出汞;

③要验证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若B是硫酸铜溶液,那么A就是铁,这样才能来检验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若A是铜,则B为氯化亚铁.

故答案为:镁片与盐酸反应比铁片与盐酸反应剧烈;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汞强;铁(Fe);氯化亚铁溶液.

【分析】可以利用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速度不同来确定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也能根据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来确定金属的活动性的强弱.11、实验2中木块没放到木板最左端①【分析】【分析】在物理学中研究多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此题就是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选取质量不同的小球并让其撞击相同的木块时具有相同的速度。另外还要保证木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相同。通过比较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来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即可。

【解答】(1)两次实验中木块要处于同一位置;所以实验2中木块没放到木板最左端;

(2)①换用较长的同种木板;可以保证两次实验中木板的粗糙程度相同,即木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相同;

②若换一个质量较大的木块;无法保证两次实验中木板的质量相同;

③若降低钢球下摆的高度,无法保证两次实验中小球撞击木块时的速度相同,所以此题应选①。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2、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呼吸作用的实质都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四、其他(共1题,共4分)13、bca【分析】【解答】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