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观察下图。下列说法符合图中演说者认知的是。
A.“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B.“善是人的内在灵魂”C.“世界是思维的产物”D.“人是万物的尺度”2、清华大学发展成为全国高水平的大学是在()A.1911年B.1928年C.1931-1948年D.1923-1927年3、腓尼基人对古代世界文明最大的贡献并非他们自制的紫色燃料,也不是航海、殖民,而是他们创制出的一套字母文字。它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由阿拉马字母发展出东西方多种字母文字,可以说“腓尼基字母”是今天多国字母的始祖。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腓尼基人对世界文明贡献最大B.字母文字是世界文化发展的方向C.文明在传承中不断发展与创新D.字母文字比象形文字更具有优势4、阿拉伯人通过扩张,到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关于阿拉伯帝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阿拉伯人崛起于叙利亚和北非一带B.通过严格的种姓制度加强中央集权C.宗教部门是国家机构的最重要部分D.在东西方的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5、在希腊哲学里,也有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的原型。《伊索寓言》中的几个故事在苏美尔传说中都有原型。公元前18世纪两河流域《农人历书》版本中的劝导词与希西阿德的《田功农时》惊人地相似。这表明()A.两河流域是古代西方文化的源头B.两河流域文化对西方世界的文化影响广泛C.两河流域文化与希腊文化相互影响D.两河流域文化对希腊文化产生一定影响6、16世纪初,葡萄牙人带到欧洲的第一批中国瓷器花瓶引起了欧洲人的浓厚兴趣,各国的君主和达官显贵纷纷用黄金购买,并收藏起来。葡萄牙人此举主要得益于()A.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B.西印度公司和股份公司的出现C.海上丝绸之路不断扩展和延伸D.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7、公元前30年;屋大维率罗马军队进攻埃及,托勒密王国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即埃及艳后)自杀,埃及从此沦为罗马的一个行省。这意味着()
①托勒密埃及灭亡②罗马帝国建立。
③希腊化时代结束④希腊文化消亡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8、2023年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我们从来都是在克服困难中不断实现新发展的。我们这一代中国人从小听得最多的故事就是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等我们中国人不会被任何困难所压倒”。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主要是()A.重视以人为本B.崇尚天人合一C.追求家国情怀D.强调自强不息评卷人得分二、判断题(共1题,共2分)9、史实:荷马史诗反映了前11—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面貌;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简练朴实。
推论:荷马史诗是欧洲第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三、材料分析题(共6题,共12分)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索不达米亚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汉谟拉比法典》是其中最杰出的一部,这部法律试图明确地、永久地调整一切社会关系,因而它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社会强不凌弱。——《汉谟拉比法典》材料三自由民侵犯他人住宅时,应在此侵犯之处被处死。如果一个自由民毁坏了一贵族的眼睛,他应将自己的眼睛弄瞎。如果一个自由民将另一个自由民的奴隶致残,那么,这位自由民要给予另一自由民折价赔偿。自由民之间争斗致残的,对方可以将他同态致残。——《汉谟拉比法典》(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巴比伦法典诞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汉谟拉比颁布法典的宗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典的宗旨能否实现。
(3)根据材料三,概括《汉谟拉比法典》的时代特点。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海外华人变化表。
。年代。
人口(单位:万)
资料来源。
宋代经济中心南移至明代海禁开放的六百多年中。
数万。
厦门大学历史所:
《东南亚论文集》
明代海禁开放至鸦片战争三百多年中。
十几万至一百多万。
1879
300
李长傅:
《中国殖民史》
1899
400
1905
760
1921
860
《南洋研究》2卷第5号。
1931
1282
《南大与华侨》11卷3号。
1940195619621963
850140016001700
沈已尧:《海外排华百年史》
1975
2200
陈烈甫:《东南亚州的华侨;华人与华裔》
1982
2400
《中国百科年鉴》
1984
近3000
《人民日报》
——朱国宏《论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现象自产生到现代;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代早期的国际迁移,即始发阶段。唐宋元明时期进入自发迁移阶段。明中叶以后,开始进入被迫迁移阶段。“一战”到建国时期,处于推动迁移阶段。新中国建国以来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据朱国宏《中国人口国际迁移的历史观察》整理材料二明代后期;正值西欧殖民者在东亚海域为争夺中国商品而展开激烈的商业竞争时,“隆庆开关”开放了福建漳州的月港一处口岸,允许泉州和漳州的商人对外贸易,并且仍禁止对日贸易。尽管如此,仍使中国海外贸易得以迅速发展,大量的海外贸易船涌向马尼拉等地,以中国的生丝;丝织品换取大量的墨西哥银元和日本白银,随之亦形成了一股海外移民浪潮。
——李金明《明代后期的海外贸易与海外移民》(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后期形成海外移民浪潮对中国的主要影响。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文化在欧洲(英国)的传播与影响基督教传教士马礼逊来华后;他先在广州学习汉语,并编纂了《华英字典》,此书于1817年在澳门出版。1824年马礼逊返回了英国,“带回国内一万卷中国书籍”,其中不少是世所仅见的精刊善本,有的还是后来我国失传的典籍与未见的版本。马礼逊还通过出版《中国丛报》,向英国介绍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语言、文字和风俗人情等方面的情况。继马礼逊之后,1835年,传教士麦都司和司梯文司一起来到中国,主要目的是收集情报,为英国政府出谋划策。1842年以后,英国侵略者虽然在武力上战胜了中国,但在思想文化上却遇到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顽强抵制。一些在华的英国人开始研究中国文化,并将中国的儒家经典翻译成英文,向英国介绍中国文化。从1861年开始,雷祈历时二十一年,翻译了“四书”、“五经”。理雅各翻译了《十三经》中的十种经书。1876年,牛津大学正式设置了汉学讲座。1945年后,研究中国文化的英国学者增多,几所主要的大学,各有侧重,如牛津大学偏重于古典文献的讲授和研究,公共必修科目为《左传》、《孟子》中的篇章,诗词方面主要讲授《诗经》和唐诗。剑桥大学偏重于古典作品,讲授《孟子》、《荀子》《史记》《汉书》、《水浒传》《红楼梦》等专著。伦敦大学的课程则较侧重近现代中国文化。
——王怀兴《中国文化》修订版采用新的合理的时间尺度,分阶段说明英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研究状况及其影响。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亚历山大东征到公元前从亚历山大东征到公元前301年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被西方学者称为“希腊化时代”。在这段时间里,希腊文化随着希腊人的足迹扩散开来。同时与东方诸文明进行了深刻的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这种新文化也是“希腊化文化”。在希腊化世界中,由于统治者为希腊人,希腊文成为当时各地通用的官方语言。基督教的文化内涵是犹太教人文主义和希腊哲学的理性主义这个运动在公元世纪末已经演变成独具特色的新宗教、确定希腊语为宗教语言,吸收了希腊哲学某些流派的思想。——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英国历史学著作《极端的年代:1914材料二英国历史学著作《极端的年代:19911914—1991》,把1914—1945年划分为三个阶段:20—70年是大灾难时期;到
(1)根据材料一;概括“希腊化时代”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2)阅读材料二,结合两幅图片信息,说明“1914—1945年是大灾难时期”的史实依据,并结合所学简要阐述其对世界殖民体系的影响。世纪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福建省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部分)福建省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部分)。世界文化遗产地入选时间入选理由南平武夷山
1999年
这是一处被保存了两千多年和拥有一系列考古遗址、遗迹的文化圣地,它的船棺、古崖居遗构和西汉闽越王城遗址真实地再现了业已消逝的古代文明:它拥有被称为“世界桥梁建筑活化石”的馀庆桥。它的茶文化与儒释道完美融合,朱子理学文化在这里通过文献资料、摩崖石刻、书院遗址等,得到了完整地阐释,影响深入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并远及东亚、东南亚乃至欧美。福建主楼2008年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生土夯筑的建筑艺术成就,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普遍而杰出的价值”。它全面展现了东方血缘伦理关系和聚族而居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特征。它或依山就势、或沿循溪流,风格古朴,形式优美,尺度适当,功能齐全实用,真实地再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活。厦门鼓浪屿2017年这是具有突出文化多样性和现代生活品质的国际社区。它完整地反映了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百年间,闽南传统风格、殖民地外廊式、西方古典复兴式、现代主义等建筑风格的交流、互鉴、融合。它真实地突出了延续至今的住区功能和性质、保存完好的城市空间格局与道路体系等。——根据福建省文物局《福建文化遗产简介》整理
从如表中任选一处,归纳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所体现的普遍价值,并说明其入选的意义。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最早的兵书始于西周,历代史籍所辑录的兵书达3380部,23503卷。中国古代兵书言兵却不限于言兵,将军事与政治、经济、人文、自然等有关因素系于一起,从哲学高度观察、评论、解释战争,形成了“舍事言理”论述军事问题的传统。中国古代军事家把“止戈为武”作为思考战争问题的逻辑起点,把“道”作为战争取胜的首要因素,把“不战而屈人之兵”作为军事战略的最高境界。中国古代不仅诸多兵家各抒已见、自立门户,而且政治家、思想家也都踊跃参与言兵议兵,文人学士也以诗词歌赋来论述用兵得失,他们共同构建了古代兵学的理论大厦。——摘编自王少军《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特色》材料二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为挽救摇摇欲坠的清朝封建统治,抵御外侮,洋务派希望通过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和创办军事工业等达到“自强”的目的。洋务派兴办近代军事学堂,向西方列强派遣留学生和大量翻译西方科学与军事书籍。19世纪70年代的海防大讨论,改变了以往“重陆轻海”的传统,确立了海防、塞防并重的战略思想,清政府在国防政策、战略战术等各个层面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推动了中国军事思想的近代化。但在甲午战争中,清军作战思想落后的弊病充分暴露出来,改革军制成为朝野一致的呼声。——摘编自彭永《晚清军事思想变迁考察》等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判断,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奉行的“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观。邓小平抓住我军现代化水平与打现代战争不相适应的矛盾,强调军队建设应以现代化为中心,以“百万大裁军”为突破口,踏上了精兵之路。——摘编自陶七一《中国共产党80年建军思想的发展》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军事思想的进步之处,并分析其实践失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军事思想的重要影响。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3题,共12分)16、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
材料二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二战后,英语逐渐超越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
(2)阅读材料二,分析英语发展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的历史原因。17、阅读材料,探讨在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冲击下,中国青少年应该如何把握思想观念的定位。18、美国将选择孔子代表“世界传统的一部分”的合理性何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详解】
图片中“我无知所以我求知”反映了对知识的追求,知识即美德,对美德的看重。所以“善良是人的内在灵魂”,人们追求善良,故B项正确;“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是泰勒斯的名言,说明人们在关注世界的本源,不符合材料中的关注人自身,故A错误;“世界是思维的产物”强调的是人要独立思考,不符合图片意思,故C错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智者学派普罗塔格拉的名言,强调要以人为中心,而不是材料中的人要去认识这个世界,故D错误。2、C【分析】【分析】
【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1928年清华大学才组建成立,因此它成为全国高水平的大学,至少应该是在1928年以后,故选C项;排除ABD。3、C【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他们创制出的一套字母文字。它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由阿拉马字母发展出东西方多种字母文字,可以说‘腓尼基字母’是今天多国字母的始祖”可知,腓尼基字母影响了东西方多种字母文字的产生与发展,体现了文明在传承中不断发展与创新,所以C正确;“腓尼基人对世界文明贡献最大”说法绝对且材料无体现,所以A错误;“字母文字是世界文化发展的方向”本身说法错误,所以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字母文字和象形文字的优劣,而且两种文字各有利弊,所以D错误。4、D【分析】【分析】
【详解】
阿拉伯帝国作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充当了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故D项正确;阿拉伯人崛起于阿拉伯半岛,故A项错误;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的重要制度,故B项错误;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5、D【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在希腊哲学里,也有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的原型。《伊索寓言》中的几个故事在苏美尔传说中都有原型。公元前18世纪两河流域《农人历书》版本中的劝导词与希西阿德的《田功农时》惊人地相似”并且《田功农时》是前8-7世纪的著作,可知两河流域文化对与希腊文化有一定影响,D项正确;古代西方文化的源头是希腊文化,排除A项;从材料得不出两河流域文化对希腊文化相互广泛,排除B项;从材料得不出两河流域文化与希腊文化相互影响,排除C项。6、A【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16世纪初,葡萄牙人带到欧洲的第一批中国瓷器花瓶引起了欧洲人的浓厚兴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之前的世界贸易,主要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近代以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各洲之间的贸易随之扩展,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加。所以葡萄牙此举主要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A项正确;西印度公司主要归属荷兰和法国,排除B项;海上丝绸之路的扩展延伸,属于对传统商路的扩展,葡萄牙此举主要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排除C项;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于工业革命后,排除D项。故选A项。7、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30年,屋大维率罗马军队进攻埃及,托勒密王国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即埃及艳后)自杀,托勒密埃及灭亡,①正确;托勒密埃及灭亡意味着希腊化时代结束,③正确;罗马帝国建立于公元前27年,②错误;“消亡”的说法错误,④错误。由此可知,A项正确,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8、D【分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23年(中国)。根据材料信息,中国人在克服困难中不断实现新发展,不怕困难的精神,可看出蕴涵的传统文化内涵为崇尚自强不息,D项正确;以人为本强调的是民本思想,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家国情怀强调的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怀,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二、判断题(共1题,共2分)9、B【分析】【详解】
荷马史诗反映了前11—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面貌,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简练朴实,是关于荷马史诗内容的描述,不能得出荷马史诗的地位,因此史实和推论逻辑不符,错误。三、材料分析题(共6题,共12分)10、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材料一中“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调整一切社会关系”;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而分析法典诞生的原因,即社会经济的发展,私有制出现;国家诞生,古巴比伦王国的强盛;楔形文字的产生。
(2)宗旨:根据材料二“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社会强不凌弱”可知,汉谟拉比颁布法典的宗旨是发扬正义;严惩不法之人;反对以强凌弱,维护社会安定。
能否实现:根据材料三中对“自由民”“贵族”“奴隶”的规定可知;法典有严格的等级制内容,法典明确保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和人身权益,奴隶不在法典保护之内,而且可以任意将他们致残致死,因此不能完全实现法典的宗旨。
(3)根据材料三中对“自由民”“贵族”“奴隶”的规定可知,法典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有明显的等级制表现;根据材料三中“自由民之间争斗致残的,对方可以将他同态致残”可知,法典还保留了原始社会时的同态复仇等残余。【解析】(1)社会经济的发展;私有制出现;国家诞生,古巴比伦王国的强盛;楔形文字的产生。
(2)法典的宗旨是发扬正义;严惩不法之人;反对以强凌弱;维护社会安定。不能完全实现法典的宗旨。法典明确保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和人身权益;法典有严格的等级制内容;奴隶的权益得不到保护,而且可以任意将他们致残致死。(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法典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有明显的等级制表现;法典还保留了原始社会时的同态复仇等残余。(答出其中两点即可)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现象自产生到现代;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并结合材料一中对诸侯国人口迁移的五个阶段的描述可知,中国人口迁移过程具有持续性和阶段性;根据材料一海外华人数量变化表可以看出,移民人口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从迁移的方式来看,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性质基本上是和平的;从迁移的动机来看,中国人口国际迁移动机具有经济性和社会性,受国内环境影响;从近现代人口迁移的原因来看,人口迁移的进行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
(2)影响:根据材料“尽管如此,仍使中国海外贸易得以迅速发展,大量的海外贸易船涌向马尼拉等地”可知,海外移民浪潮带动了中国海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根据材料“以中国的生丝、丝织品换取大量的墨西哥银元和日本白银”可知,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增加了国民收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白银大量流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自然经济的松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品经济发展引起了社会价值观念的改变,封建统治受到一定的冲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口国际迁移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人口迁移至他国,造成国内人口流失,劳动力减少。【解析】(1)特点:①迁移过程具有持续性和阶段性;②移民人口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③迁移性质基本上是和平的;④迁移动机具有经济性和社会性,受国内环境影响;⑤迁移的进行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
(2)影响:①带动了中国海外贸易的迅速发展;②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增加了国民收入;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自然经济的松动;④引起了社会价值观念的改变,封建统治受到一定的冲击;⑤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发展;⑥造成国内人口流失,劳动力减少。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问题要求分阶段说明英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研究状况及其影响;可根据材料时间并结合所学进行划分,英国人研究中国文化,从时间上大体课分为三个阶段,即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之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关于鸦片战争前;根据材料“1824年马礼逊返回了英国通过出版《中国丛报》,向英国介绍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语言、文字和风俗人情等方面的情况”“1835年,传教士麦都司和司梯文司一起来到中国,主要目的是收集情报,为英国政府出谋划策”等信息可知鸦片战争前,英国为了适应其殖民活动与商业发展的需要,开始派传教士来中国,说明传教士的来华的影响(使英国加深认识中国,便于侵略;保护中国文化)。
关于鸦片战争以后;根据材料“但在思想文化上却遇到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顽强抵制。一些在华的英国人开始研究中国文化,并将中国的儒家经典翻译成英文,向英国介绍中国文化1876年,牛津大学正式设置了汉学讲座”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中国传统文化顽强抵制;传教士学习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的角度思考作答。
关于二战后;根据材料“1945年后,研究中国文化的英国学者增多,几所主要的大学,各有侧重,如牛津大学偏重于古典文献的讲授和研究剑桥大学偏重于古典作品伦敦大学的课程则较侧重近现代中国文化”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研究中国文化学者增加;三所大学增设中国文化科目、中国文化影响力增强等角度思考作答。
【点睛】【解析】英国人研究中国文化;从时间上大体课分为三个阶段,即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之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鸦片战争前;英国为了适应其殖民活动与商业发展的需要,开始派传教士来中国。英国人加深了对中国各方面的了解,为其鸦片的输入和发动战争提供了便利,客观上对中国文化的典籍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鸦片战争以后;英国传教士遇到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顽强抵制,迫不得已开始加强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促进了中国文化在英国的传播,扩大了中国文化在英国的影响力。
二战后,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英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开始活跃起来,英国牛津、剑桥、伦敦三所大学分别开设了中国文化科目。中国文化在英国的传播与影响越来越广泛。13、略
【分析】【详解】
(1)作用:根据“希腊文化随着希腊人的足迹扩散开来。同时与东方诸文明进行了深刻的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得出打破了历史上东西方各自发展的状态,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根据“由于统治者为希腊人,希腊文成为当时各地通用的官方语言。”得出传播了先进的语言文字——希腊语;根据“基督教的文化内涵是犹太教人文主义和希腊哲学的理性主义”得出基督教吸收了东方宗教的因素和希腊哲学思想,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2)史实依据:根据所学,结合两次世界大战的内容和影响概括,可得出1914-1918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随着法西斯势力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给人类带来空前的灾难。影响:根据所学可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殖民主义势力遭到冲击,四大帝国解体;民族自决原则在殖民地传播开来,成为指导当地人民为独立、民主而斗争的武器;形成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高潮;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从政治理论上确立了民族自决原则与废除殖民主义的正义性,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第二次民族民主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战后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土崩瓦解,退出了历史舞台。【解析】(1)作用:①打破了历史上东西方各自发展的状态;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②传播了先进的语言文字——希腊语;③基督教吸收了东方宗教的因素和希腊哲学思想,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2)史实依据:①1914-1918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②随着法西斯势力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给人类带来空前的灾难。
影响: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殖民主义势力遭到冲击,四大帝国解体;民族自决原则在殖民地传播开来,成为指导当地人民为独立、民主而斗争的武器;形成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高潮;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②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从政治理论上确立了民族自决原则与废除殖民主义的正义性,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第二次民族民主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战后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土崩瓦解,退出了历史舞台。14、略
【分析】【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改革开放后的福建省。第一小问价值:如武夷山:根据材料“这是一处被保存了两千多年和拥有一系列考古遗址、遗迹的文化圣地”可知,古文明的历史见证;根据材料“它拥有被称为‘世界桥梁建筑活化石’的馀庆桥”可知,桥梁建筑的独特艺术;根据材料“它的茶文化与儒释道完美融合”可知,茶与宗教的文化融合;根据材料“朱子理学文化在这里通过文献资料、摩崖石刻、书院遗址等”可知,朱子理学的珍存。土楼:根据材料“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生土夯筑的建筑艺术成就”可知,建筑与技术的完美结合;根据材料“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普遍而杰出的价值’”可知,传统聚落的典范;根据材料“真实地再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活”可知,人与自然的和谐。鼓浪屿:根据材料“这是具有突出文化多样性和现代生活品质的国际社区”可知,多元文化的出色典范;根据材料“闽南传统风格、殖民地外廊式、西方古典复兴式、现代主义等建筑风格的交流、互鉴、融合”可知,普遍价值与传统的连接;根据材料“它真实地突出了延续至今的住区功能和性质、保存完好的城市空间格局与道路体系等”可知,城市设计与规划的价值体现。第二小问意义: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祖先智慧的结晶、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过程、蕴含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价值、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解析】价值。
武夷山:古文明的历史见证;桥梁建筑的独特艺术;茶与宗教的文化融合;朱子理学的珍存。
土楼:建筑与技术的完美结合;传统聚落的典范;人与自然的和谐。
鼓浪屿:多元文化的出色典范;普遍价值与传统的连接;城市设计与规划的价值体现。(任选一处遗产地作答;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意义:体现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过程;蕴含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价值;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答出符合题意的两点即可)15、略
【分析】【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我国最早的兵书始于西周”得出历史久远;根据材料“历代史籍所辑录的兵书达3380部;23503卷”得出著述浩繁;根据材料“将军事与政治;经济、人文、自然等有关因素系于一起,从哲学高度观察、评论、解释战争”得出文化底蕴深厚,哲学四边形和理论概括性强;根据材料“把‘止戈为武’作为思考战争问题的逻辑起点,把‘道’作为战争取胜的首要因素,把‘不战而屈人之兵’作为军事战略的最高境界”得出崇尚道义,追求和平;根据材料“政治家、思想家也都踊跃参与言兵议兵,文人学士也以诗词歌赋来论述用兵得失”得出具有非兵家论兵的传统。
(2)进步:根据材料“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和创办军事工业”可得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军事工业;根据材料“洋务派兴办近代军事学堂;向西方列强派遣留学生和大量翻译西方科学与军事书籍”可得出兴办近代军事教育;根据材料“改变了以往“重陆轻海”的传统,确立了海防、塞防并重的战略思想”可得出海塞防并重;
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体制;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洋务派内部的矛盾以及对西方的依赖性等角度去分析概括。
(3)影响:根据材料“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奉行的‘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观”可得出有利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妆品购销合同细则
- 企事业单位合同签订环节防诈骗标语展示
- 商业变压器租赁合同标准格式
- 废弃矿山治理与修复工程承包合同
- 劳务派遣合同范本
- 1 春夏秋冬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 Module 4 Unit 1 Did you read them(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五年级下册
- 制造业企业劳动合同范本
- 度钢管供应合同范本
- 10《吃饭有讲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口算题大全(全册)
- 医院智能化系统内网、外网及设备网系统拓扑图-可编辑课件
-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教学课件 2023-2024学年人教-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
- (正式版)JTT 1502-2024 直升机救生员搜救作业手势信号要求
- 202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必背1000题题库附答案(满分必刷)
- 2024年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500题)含答案解析
- 政企业务部门培训
- 2024年高考历史:全3册核心知识梳理和大事年表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作业设计
- 4.《昆虫备忘录》 课件
- 非标设备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