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伦理学是什麽台大哲学系林火旺教授教学教材_第1页
第一讲伦理学是什麽台大哲学系林火旺教授教学教材_第2页
第一讲伦理学是什麽台大哲学系林火旺教授教学教材_第3页
第一讲伦理学是什麽台大哲学系林火旺教授教学教材_第4页
第一讲伦理学是什麽台大哲学系林火旺教授教学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講:倫理學是什麼?

台大哲學系林火旺教授

課程網頁:.tw/~hwlin/teaching_virtuescamp2010.html一、前言(一)哲學是什麼?用理性、批判性的方式思考最根本的問題。(二)研究哲學的理由:1・反省的人生:蘇格拉底說:“一個沒有經過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2・學習思考:去除盲點和偏見。3・哲學的價值:哲學沒有用?一、前言(三)哲學研究的主題:1.傳統四大領域:知識論(epistemology)形上學(metaphysics)倫理學(ethics)邏輯(logic)2.延伸領域:藝術哲學、宗教哲學歷史哲學、政治哲學法律哲學、科學哲學二、名詞解釋(一)倫理學:用哲學方法處理倫理道德問題所形成的一門學問。(二)「倫理」和「道德」(morality)有何區別?1.倫理學的兩組基本語詞:對的(right)或錯的(wrong),以及好的(good)或壞的(badorevil)。(1)對錯這組字用來描述行為。(2)好壞這組字則用來描述動機、品格或事務狀態(statesofaffairs)。2.狹義的道德只涉及行為的對錯,而倫理則包含對錯、好壞的評價。3.一般倫理學上的用法並不區分倫理和道德,所以違反職業倫理,也可以說違反職業道德。二、名詞解釋(四)道德的定義:1・簡單定義:人與人間的適當對待方式。如果用史懷哲(AlbertSchweitzer,1875-1965,德國神學家、音樂家、哲學家、醫生)的說法:「倫理這個名稱指的是:我們關心良善行為。我們覺得有義務考慮不只自己的個人幸福,而且也考慮他人及社會整體。」2・只要兩個人以上產生互動,就會產生道德問題;道德評價會影響被評價者的行為和感受。3.道德是一種人際的合作關係。三、幾個可能的誤解(一)談道德是要求大家都當聖人?1.合理的道德標準不要求聖人(1)做不到像陳樹菊女士那樣,就是不道德?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逹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論語》雍也篇(2)區別慈善者(GoodSamaritan)和最低限度的慈善者(theMinimallyDecentSamaritan)。三、幾個可能的誤解《聖經》路加福音(Luke)第10章:

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Jerusalem)要到耶利哥(Jericho),在中途碰上一群土匪,他身上的錢被搶了、衣服被剝光,而且被打傷,最後被遺棄在路上,奄奄一息。有一位教導宗教的老師正好經過,他應該停下來幫助這位可憐人,但是他卻假裝沒看見,從路的另一邊離開。不久來了一位在教會任職的利未人(Levite),他也應該留下來幫忙,然而他只過去看了一下這位受害者,然後也和前面那位一樣走開了。最後來了一位撒馬利亞人(Samaritan),他看到這位受傷的猶太人,非常同情他,雖然猶太人很痛恨撒馬利亞人,但是這位撒馬利亞人對待他的敵人並沒有像前面兩位一樣,他不但沒有遺棄這位受傷者,而且過去檢查他的傷勢,並為他包紮,然後小心地把他抱起來,帶到最近的旅館,整晚留在那邊照顧他。隔天這個撒馬利亞人要離開,當他付旅館費給旅館主人時告訴他:「請幫忙照顧這位可憐人直到他康復,不論他吃住要花多少錢,我下次來的時候會全數付給你!」三、幾個可能的誤解(3)根據這個故事,現在許多西方國家制定「慈善法」(GoodSamaritanlaw),規定從事急難救助者可以免於法律責任。有些這類法律甚至規定,某些狀況下見死以不救會受到制裁,目的是為了鼓勵大家勇於助人。三、幾個可能的誤解2.分別三種道德評價:行為、品格、人。(1)品格(character)和行為:行為可以是對或錯,而品格是一個人行為的普遍傾向(disposition),良好的品格就是品德。(2)好人或壞人:評估一個人是以他整體的品格為依據,品格有很多種,如果一個人在某一種品格上有缺失,不代表他就是壞人。王永慶、辛德勒是壞人嗎?(3)道德也分公德、私德,即使違反的是私德,也有輕重之別。譬如:陳聰明、吳育昇、吳睿穎所犯的錯誤是不一樣的,雖然“人都有過去”,但每一個人的過去並不一樣。(4)要求一個人要有道德,只是要求一個人整體而言對社會是一個“加分”的人。三、幾個可能的誤解(二)言教不如身教?1.「說一套、做一套」的道德教育當然對受教者不具有說服力,所以道德教育常需要尋找人格典範。2.能夠進行身教的主要人物是父母,而老師的責任則是言教,所以在學校中,言教重於身教。3.我們的社會有證嚴法師、慈濟功德會的救災救難,也有媒體報導各種政治人物、演藝人員的言行,哪一個影響比較大?父母、師長的身教抵擋得住外面撲天蓋地的污染嗎?4.人性的弱點:為何家庭不看大愛台而看一般電台?即使只看大愛台的孩子,不會受外面錯誤價值觀的影響嗎?三、幾個可能的誤解(三)法律不夠用嗎?為什麼還要道德?1.知法是常識,守法是道德。2.執法不力是道德問題。3.徹底執法需要建立一個警察國家。4.沒有違法,還不是一個好社會。

1964.3.13.一位住在紐約皇后區的夜歸女子,叫做KittyGenovese在她家附近被刺死。根據報導她的鄰居一共有38人親眼目睹這個慘劇發生或聽到她的求救聲,卻沒有一個人採取行動。這些人都沒有違法,但這樣的社會是一個好社會嗎?5.道德越差、法律規定就越多,我們的自由就越少,執法的成本也越高。四、道德怎麼教?(一)道德沒有專家:1.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Kant)強調,道德沒有專家,其實一般人都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只是一般人不知道為什麼。這就是為什麼學校的品德教育,言教重於身教。2.達到身教的效果,必須讓受教者心動;而達成言教的目標,必須使受教者心服。心動靠行動;心服賴說理。四、道德怎麼教?(二)教學者必要的條件:1.基本心態:想要說服別人的東西,一定要先能說服自己。2.心理的條件:把教育當成目的,而不是謀生的工具;對道德教育懷抱理想和熱忱,道德的教學者應該有基本的道德承諾。3.知識的條件:具備道德理論相關的基本知識。

四、道德怎麼教?(三)教學原則:

1.生活化:配合生活中具體的事例,才容易使受教者體會道理的真義。

2.系統化:對道德問題全面性瞭解,使道德教育不會淪為教條式教育。

3.道德教學不能只靠普通常識:不論活用生活中具體的例子,或系統化教學,都必須對道德理論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因此教育工作者的知識條件才是關鍵。五、倫理學的內容(一)規範倫理學(normativeethics):1.目的論(teleologicaltheory):判斷行為對錯的標準,是以行為所達成的結果或實現的目的為依據。(1)倫理利己主義(ethicalegoism):一個道德上對的行為,就是該行為最終整體結果是對行為者最有利。(2)效益主義(utilitarianism):一個道德上對的行為是指在所有可能的選項中,能夠達成整體最佳結果的行為。五、倫理學的內容2.義務論(deontologicaltheory):行為的對錯不是決定於其結果,而是行為本身所具有的特性。(1)康德倫理學(Kantianethics)(2)直覺主義(intuitionism)3.德行倫理學(virtueethics):倫理的核心概念不是行為,而是人。先決定我們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就能決定我們應該從事什麼樣的行為。五、倫理學的內容(二)後設倫理學(meta-ethics):1.道德語言的意義2.道德的本質:道德是相對還是客觀?3.道德的證成(justification):為什麼要有道德?(三)應用倫理學:1.政治哲學:探討社會應該如何構成?什麼是一個正義的社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