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讲稿
〔2021〕
刘杨青
2021年5月主讲内容第一局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概论第二局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目标管理第三局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第四局部林业植物检疫第五局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除治〕第一局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概论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概念1、?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中为对森林、林木种苗及木材、竹材的病害和虫害的预防和除治2、广义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指通过检疫、测报和防治等手段,减少森林病、虫、鼠、草等有害生物对森林的危害,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提高林分质量,促进森林健康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总称。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针“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16字方针三、森防工作理念和思路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主要任务第二局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目标管理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目标管理的理论依据和意义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把目标管理机制和方法引入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管理活动中,对于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强化各级政府行为,调动森防人员工作热情,唤起全社会参与意识,加快森防体系建设步伐,加大科研和开发推广力度,完善森防管理制度,有效地控制森林病虫害严重发生的局面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我省现行“双线〞签订林业有害生物目标管理,即:林业部门各级和政府各级二、林业有害生物目标管理考核“四率〞指标“成灾率〞“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种苗产地检疫率〞三、当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依据国家林业局文件〔林造发〔2006〕13号〕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指标内涵解释〔一〕成灾率指林业有害生物实际成灾面积占现有林和未成林面积的千分比。1、成灾率(‰)=全年实际成灾面积/〔现有林面积+未成林面积〕×1000‰〔1〕实际成灾面积:指本年度内到达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界定标准的面积之和〔不重复计算〕。〔2〕现有林面积:指林业资源部门统计的上一年度实际成林面积。〔3〕林分受害情况调查时间:寄主植物受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4〕统计要求:成灾面积以亩为统计单位;年终报表时实际成灾面积不重复计算。连片成灾面积1亩为统计起点;农田林网和四旁树木等按当地标准折合成面积。2、成灾界定标准:〔1〕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在未发生区新发现或已发生区的新造林地发生检疫性有害生物为成灾;在已发生区检疫性有害生物造成寄主植物死亡为成灾,未造成寄主植物死亡的按非检疫性有害生物相应指标降低5个〔其中死亡率降低1个〕百分点界定成灾标准〔到达检疫性有害生物成灾标准的整个小班面积均计入成灾面积〕。〔2〕非检疫性有害生物叶部病虫害:失叶率60%以上,或感病指数50以上,或死亡率3%以上;蛀干害虫:受害株率30%以上,或树木死亡率3%以上;其中:小蠹虫类、萧氏松茎象:受害株率60%以上,或死亡率6%以上;种实病虫害:种实受害率20%以上;鼠、兔害:未成林造林地寄主死亡率15%以上,或成林死亡率3%以上,或成林受害株率30%以上;有害植物:有害植物盖度60%以上,或树木死亡率3%以上;上述以外的林业有害生物成灾标准为:受害植株死亡率6%以上;〔3〕发生在经济林或行道树、景观林的林业有害生物,分别相应降低一定数值:失叶率、感病指数、受害株率、种实受害率、盖度降低10个百分点;死亡率降低1个百分点〔未成林造林地鼠、兔害寄主死亡率降低5个百分点〕。例如,叶部病虫害发生在行道树或景观林中,成灾标准为:失叶率50%以上,或感病指数40以上,或死亡率2%以上。〔二〕、无公害防治率指无公害防治面积占总防治面积的百分比。无公害防治率〔%〕=无公害防治面积/总防治面积×100%1、无公害防治:指对人、畜、禽、鱼及其他生物比较平安,对生态与环境危害较轻的防治措施。包括:〔1〕、生物措施〔病原微生物制剂、天敌昆虫、益鸟益兽等〕。〔2〕、物理措施〔灯诱、地箭、灭鼠雷等〕。〔3〕、人工措施〔捕捉、砸卵、草把诱捕、诱饵木、虫源木清理等〕。〔4〕、仿生制剂防治〔灭幼脲类等〕。〔5〕、局部化学防治〔以非国家明令禁用农药为主剂的毒绳、毒环、毒签、树干注药、局部熏蒸等〕。〔6〕、植物源农药防治〔烟参碱类等〕。〔7〕、其他防治〔性引诱剂、植物源引诱剂、阿维菌素等〕。2、无公害防治面积:指全年实施无公害防治面积的合计。3、总防治面积:指全年实施各类防治面积的合计。〔三〕测报准确率在落实和不断提高应施监测面积的根底上,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预测发生面积的准确程度。即:1减预测发生面积与实际发生面积之差的绝对值除以实际发生面积的百分率。测报准确率〔%〕=〔1-│预测发生面积-实际发生面积│/实际发生面积〕×100%当计算结果为负数时,测报准确率为零;实际发生面积指本年度内林业有害生物实际发生面积之和〔不重复计算〕。〔四〕种苗产地检疫率指实施种苗产地检疫面积〔株数〕占应施种苗产地检疫面积〔株数〕的百分比。种苗产地检疫率〔%〕=实施种苗产地检疫面积〔株数〕/应施种苗产地检疫面积〔株数〕×100%1、实施种苗产地检疫面积:指年度内实施了产地检疫并持有效?产地检疫合格证?的林木种子园、母树林和苗木繁育面积。2、应施种苗产地检疫面积:指种子、苗木繁育基地内的生产面积,包括国有、集体及其他所有制的林木种子园、母树林、苗圃或其他苗木繁育场所的所有生产面积。第三局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一、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的主要内容1、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对辖区内林业有害生物进行全面调查、系统观察,准确掌握监测对象的发生概况,包括种类、特点、发生范围、危害程度、发育进度等。根据监测调查的要求和内容不同,可以分为一般巡查、专题调查、系统观察三种方法〔详见后〕。2、林业有害生物预报根据监测结果,综合气候、环境等相关因子,应用各种科学手段,准确、及时地预测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林业有害生物预报按预报内容可以分为:〔1〕发生期预报是对森林病虫害的各个危害阶段的始、盛、末期进行预测,以确定防治的最适时期。〔2〕发生量预报是对森林害虫的虫口密度、虫株率或森林病害的感病指数、感病株率等进行预测,以确定是否会造成危害,是否需要防治。〔3〕发生范围预报是对森林病虫害发生地点和发生面积进行预测,以便确定防治范围。〔4〕危害程度预测是对森林病虫害可能造成的林木的枝梢、树干、树叶、根茎、果实的损失程度进行预测,以便根据森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定有无防治的必要。按预测时间长短可以分为:〔1〕短期预报根据林业有害生物的某一阶段发生情况,推测下一阶段的发生危害情况。如害虫一个世代内或半年内的预测,根据卵期发生情况预测幼虫期情况。〔2〕中期预报根据林业有害生物上一代的发生情况预测下一代的发生危害情况或半年以上的预测。〔3〕长期预报相隔两个世代或者一年以上的预测。二、基层站点监测预报工作任务〔一〕县〔市、区〕森防站(包括森工企业局)1、负责管理基层有害生物调查工作,规划应施监测范围,明确重点监测区位。划分调查责任区〔一般以乡镇、村组为界〕,确定调查时间,落实调查责任人,明确调查记载内容。2、负责全县〔市、区〕监测数据的统计、汇总、审核,建立完整的数据档案。并按照“森林病虫害联系报告制度〞定期上报材料。3、根据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及时发布短、中期预报,及时报告主管部门、当地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并提出防治意见。〔二〕乡〔镇〕林业站,(包括县级有管护区的森林经营所、木材公司,森工企业局林场)1、按时准确地进行病虫情调查,认真填写调查记录表格,及时报告病虫情调查结果。定期对所有林分进行巡查,对重点监测区位要求进行详细的病虫情调查。2、全面掌握辖区内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面积、分布范围、危害程度、虫口密度及林分状况等情况,并及时、准确、完整地上报各类调查资料。3、对辖区内设置的固定样地进行详细记录观察,及时将目标病虫害发育进度、危害特点等观察内容上报。三、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流程
〔一〕县级森防站监测预报工作流程1、收集整理辖区内林业有害生物根底信息〔1〕掌握了解全省、重点是本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概况1)1982年全省森林病虫害普查结果;1999年全省检疫普查结果;2005年全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结果2)本县林业有害生物历史发生数据〔种类、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2〕收集和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相关的资源数据1)本县行政区划〔乡镇、村组等〕2)本县林业资源分布情况〔树种、面积、分布等〕3)本县和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相关的其它数据信息〔如气象资料等〕2、监测对象分析确定〔1〕上级下达的监测对象〔2〕对本县已经发生和已经在相邻区域发生,在本县可能发生的林业有害生物进行危险性分析〔PRA〕,确定各种病虫害的危险程度。把其中在本县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的主要有害生物,危险性、检疫性有害生物,未发生、潜在危险性大的有害生物作为监测对象。3、监测预报任务规划下达〔1〕确定监测范围〔应施监测面积确定〕根据监测对象寄主植物分布情况、历史发生情况,以乡镇〔林班和村组〕为单位划分此种病虫害的分区〔常发区、偶发区、平安区〕将偶发区和常发区纳入监测范围,作为应施监测面积。常发区主要是指每5年内大发生一次的区域,通常情况下林木长势较差、林相单一、立地条件不好,生物多样性较差、林业有害生物危害容易造成灾害。偶发区主要指每10年大发生一次的区域,通常情况下林木长势较好、林地条件较好,生物多样性较好,林木有一定的自然抗御林业有害生物的能力。平安区主要指10年以上未大发生的区域,通常情况下林木生长良好、林相复杂,海拔较高,生境不适合此类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针对某一特定的区域,常发区、偶发区和平安区是动态的,应根据每年的发生情况进行及时调整。〔二〕乡镇林业站监测预报工作流程1、明确监测任务监测任务包括天保管护要求对全林进行监测,一旦“发现病虫害及时上报〞和县级森防站下达的对特定病虫害进行的专题调查。2、制定工作方案根据下达工作任务,制定年度工作方案。制定方案前最好有:本乡镇行政地图、?本乡镇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根底信息统计表?、?本乡镇林业有害生物历史发生防治情况表?。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制定调查时间安排表分解工作任务,落实每个月调查监测对象、调查监测内容。〔2〕确定调查线路根据辖区内寄主分布特点和病虫害历史发生特点,在县森防站的指导下,规划调查线路。制定调查线路的原那么是:通常情况下沿林区道路设计;线路尽量不重复;线路要求到达辖区内重点区域位置;线路应该覆盖辖区内不同林龄、不同立地条件等有代表性的地段;线路尽量固定,不要随意变化;如果辖区内设置有固定样地,线路设计要求到达。3、调查准备工作〔1〕熟悉病虫害发生特点、调查方法;〔2〕准备调查工具〔包括高枝剪、捕虫网、望远镜或者其它〕;〔3〕准备调查表格4、开展调查沿设定线路开展调查,填写?巡山记录表??调查记录表??样地调查表?等。5、数据汇总上报根据调查结果,结合相关标准,计算汇总生成?发生防治表?、?调查汇总表?、?样地调查汇总表?等,按时上报县森防站。四、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方法
根据调查的要求和内容不同,可以分为一般巡查、专题调查、系统观察三种方法。其细分详见下表:项目实施主体调查时间调查内容调查范围相关表格一般巡查乡镇测报员天保管护人员林农或者群众
每月1次半月一次对辖区内所有林区可能因为病虫害造成的异常进行调查,定性的发现问题辖区内所有林地林业有害生物巡山记录表专题调查乡镇测报人员
根据目标病虫害发生进度对目标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发生范围等进行全面调查。
对目标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发生范围等进行全面调查。
林业有害生物调查记录表林业有害生物调查汇总表系统观察县森防站乡镇测报人员多次
对目标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危害特点、和外界因子的关系等进行详细观察。
固定样地室内饲养目标害虫固定(临时)样地概况汇总表固定(临时)样地调查汇总表发育进度表其它表格〔一〕一般巡查1、确定线路首先根据辖区内主要病虫害分布特点和林地分布特点,设计踏查线路,一般情况下以林区道路为主,线路应该覆盖辖区内不同林龄、不同立地条件等有代表性的地段。〔森林管护要求全监测,一般巡查林业有害生物也要求全覆盖,线路设计以沟、道为主,一条线路代外表积应在5000亩以上〕2、抽样调查在踏查过程中,采取目测法,边走边看,通常情况下,每走500米,应该选择5-10棵树详细调查,并做好记录。对于低矮灌木、幼苗、幼树调查,可以直接按叶、梢、干、根等不同器官进行调查即可,对于成年较高大林木,注意在不同方向、不同高度抽样调查。3、调查内容调查过程中,主要关注以下几个局部。〔1〕叶危害叶部的害虫和病害种类最多,病症也最明显。1〕刺吸式害虫:蝉、蚜、蚧、木虱、飞虱、螨类、蝽等,刺吸叶部营养危害,造成叶部失绿,严重时叶片发黄、发红、枯萎、脱落。2〕咀嚼式害虫:蛾类、蝶类幼虫、象甲类、瓢虫类、跳甲类、金龟子类、叶蜂类、芫箐类,以成虫或者幼虫咬食叶片,或把叶片吃光,吃掉局部叶肉,形成网孔,或者只剩下叶主脉。3〕潜叶危害:幼虫潜入叶片中危害,如潜叶蛾类。4〕卷叶危害:以成虫或者幼虫卷曲叶片呈圆筒状、或卷曲半片叶呈船形或者其它形状进行危害。如:卷叶蛾,大袋蛾。5〕形成肿瘤:螨类、蚜虫类、瘿蜂类等,在叶片上形成瘤状物,幼虫〔假设虫〕在其中危害生长。6〕病害主要是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和生理病害。如锈病、白粉病、黑星病、褐斑病等。〔2〕枝梢主要病症是枝梢枯萎、异常膨大、有蛀孔等。一般枝梢害虫包括小蠹类、天牛类、蚜虫类、蝉类、蝽类、螟蛾类。病害包括枝瘤病、枝枯病等。〔3〕树干主要病症为流胶、有蛀孔、树皮异常、脱落、有排泄物等。以成虫、幼虫蛀干危害驻道口常有碎木屑或粪便,为钻蛀性害虫,如天牛、小蠹、蠹蛾等,以成虫、幼虫〔假设虫〕刺吸树干营养危害,为刺吸式害虫,如叶蝉类。病害包括松疱锈病等。〔4〕根在苗木、新栽果园、经济林基地中,对明显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的幼苗、幼树、挖出根进行检查。如根上明显有被咬食痕迹、缺口、断根病症,那么属于地下害虫危害。假设主根或侧根有明显黑色、褐色病斑,或者脱皮、腐烂病症、根茎不变黑腐烂,都属于根部病害。〔5〕花果主要病症为被取食、落果等。害虫主要包括金龟子、蓟马、瓢虫、木虱、蚜虫、象甲等。病害包括锈病和白粉病等。〔6〕地面主要观察地面是否有虫体、害虫的排泄物等。4、填写调查表根据调查结果,填写?四川省林业有害生物巡山记录表?。5、汇总调查结果,并及时将相关数据信息上报县森防站。6、调查过程中应重视农民群众反响的各种相关信息。〔二〕专题调查专题调查主要是指针对某种目标病虫害,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规定的调查方法、对特定的内容进行专项调查。专题调查主要有乡镇测报员、县森防站测报人员完成。对调查时间、调查方法、调查内容等都有严格要求,要求严格按照统一标准或规程进行。专题调查要求调查人员熟悉寄主植物在辖区内的分布特点、目标病虫害在本辖区内的历史发生情况、生物学特性等。1、调查规划根据监测对象在辖区内发生危害规律,结合寄主植物分布概况,划分林业有害生物分布区域,通常划分为常发区、偶发区和平安区。通常情况下,把常发区和偶发区进行重点调查监测,平安区可以不纳入监测范围。根据目标病虫害发生区划,规划调查线路。〔专题调查可设固定线路和临时线路,常发区和偶发区设固定线路,可与一般巡查线路相结合;根据一般巡查的结果,对平安区有发生的可设临时线路,而且只在有发生的区域设定。〕2、调查调查以踏查为主,沿拟定的调查线路边走边调查,框定发生情况类似的林区范围后设临时样地对要求调查内容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虫口密度、有虫株率、感病指数等内容。详见?四川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记录表?3、数据整理上报完成野外调查后,对?四川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记录表?相关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并结合?四川省主要病虫鼠害发生面积统计标准?填报?四川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汇总表??四川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统计表?。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县森防站。〔三〕系统观察系统观察主要是指在室内饲养目标害虫、在野外设置固定样地,对监测对象的发生规律、危害特点等进行细致观察。系统观察任务主要由有条件的乡镇林业站在县森防站的指导下完成。要求调查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系统观察包括定期对固定样地调查、阶段性搞的科学研究试验等。所有中心测报点均要求定期对永久固定样地进行调查,并及时上报样地调查汇总表。第四局部林业植物检疫一、植物检疫的概念的由来及其目的意义“检疫〞一词源于拉丁文“Quarantine〞,原意是40天。14世纪,肺鼠疫、霍乱等传染病流行,意大利的威尼斯城规定外国船只抵达口岸前,必须离岸停泊40天,经核查证明船上人员无当时被称为“黑死病〞的肺鼠疫、霍乱及疟疾,才允许登陆上岸。此后,不少国家也陆续采用这一规定。“Quarantine〞即成为检疫的代名词。“植物检疫〞的概念那么应用较晚。公元1660年,法国鲁昂地区公布法令,铲除小蘖〔nie〕并禁止其传入以防治小麦锈病。这是有文字记载的世界上最早的植物检疫。随着人类对植物病、虫、杂草认识的提高,植物保护科学的开展和植物检疫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植物检疫的概念也不断开展,并日趋全面和完整。植物检疫是植物保护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它与防治工作密切联系,相辅相成。它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危害植物的危险性病、虫、杂草的人为传播,保护本国、本地区农林业生产平安;或维护本国、本地区贸易信誉,促进国际、国内贸易往来和植物种植资源交流。二、林业植物检疫的范围、种类和适用收费标准〔一〕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范围:林业植物检疫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范围,除?植物检疫条例?第七条、?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那么〔林业局部〕?第六条规定的大范围外,原林业部林护通字[1996]2号文件?林业部关于发布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和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名单的通知?进行了详细规定。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名单如下:〔1〕林木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2〕乔木、灌木、竹子等森林植物;〔二〕关于农林检疫分工问题的处理:〔三〕国内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1、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SteineretBuhrer)Nickle2、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valensLeConte3、椰心叶甲Brontispalongissima(Gestro)4、松突圆蚧HemiberlesiapitysophilaTakagi5、杨干象CryptorrhynchuslapathiL.6、微甘菊Mikaniamicrantha7、苹果蠹蛾CydiapomonellaL.8、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Drury)9、双钩异翅长蠹Heterobostrychusaequalis(Waterhouse)10、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Pseudomonassyringaepv.actinidiaeTakikawaetal.11、松疱锈病菌
CronartiumribicolaJ.C.FischerexRabenhorst12、蔗扁蛾Opogonasacchari(Bojer)13、枣大球蚧Eulecaniumgigantea(Shinji)14、落叶松枯梢病菌Botryosphaerialaricina15、杨树花叶病毒PoplarMosaicVirus16、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ferrugineus(Olivier)17、青杨脊虎天牛XylotrechusrusticusL.18、冠瘿病菌
Agrobacteriumtumefaciens(SmithandTownsend)Conn19、草坪草褐斑病菌RhizoctoniasolaniKuhn20、刺桐姬小蜂QuadrrastichuserythrinaeKim我州现有松疱锈病和冠瘿病2种检疫性有害生物,要严格控制其传出,其余18种检疫性有害生物要严格控制其传入。〔四〕省补充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五〕林业植物检疫收费依据和标准,及其在实际工作的运用三、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的主要内容及
工作标准〔一〕植物检疫登记根据?四川省植物检疫条例?第七条规定“各级植物检疫机构,应对本地的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的繁育单位和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植物检疫登记〞。检疫登记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宣传检疫法规,使公民、法人履行有关检疫义务,同时,便于植物检疫机构尽可能地了解本辖区内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的繁育单位和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的生产经营单位的根本情况,有目的、有方案地开展相关检疫检验和检疫执法工作。1998年4月,省林业厅发布?关于开展森林植物检疫登记工作的通知?〔川林保[1998]159号〕,要求全省各地开展森林植物检疫登记工作。森林植物检疫登记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1、宣传植物检疫法律法规,全面清查辖区内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的繁育单位,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生产、经营单位根本情况,并要求其自觉填报?四川省森林植物检疫登记申请表?;2、对申请单位或个人申请事项进行审查,符合申请条件的核发?森林植物检疫登记证?;3、对申报单位或个人进行登记造册,填报?四川省森林植物检疫登记统计表?,建立健全相关档案资料;4、根据当地情况实行年审制度,或要求将进行检疫登记作为种苗招投标准入条件等。〔二〕产地检疫产地检疫系指由国内调运、邮寄或出口的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在原产地进行的检疫调查、除害处理,并得出检疫结果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旨在防止检疫对象传出的措施,它与调运检疫的区别主要在时间上。调运检疫一般都在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即将调运之前进行,而产地检疫那么多在检疫对象为害期间实施。产地检疫是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工作的重点,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环节:〔三〕调运检疫1、调出检疫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环节:经检验未发现国内森检对象或贸易合同中规定的应检病虫时,按以下原那么处理。(1)由产地调出省外的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由省级森检机关或被授权的地(市)、县森检机关签发植物检疫证书放行;省内调运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由当地的森检机关签发植物检疫证书放行。(2)从外地调入的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由当地的森检机关验证放行。经检验发现国内森检对象或贸易合同中规定的应检病虫时,按以下原那么处理。(1)由产地调出的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在当地森检机关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由货主进行除害处理,经检查合格后,按照?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那么(林业局部)的有关规定,签发植物检疫证书放行。(2)由产地调出的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目前尚无有效方法进行除害处理的,或者除害处理不合格的,应停止调运。(3)复检时发现了检疫对象及应检病虫,通知调出地的森检机关,并在当地森检机关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由货主进行除害处理;对目前尚无有效方法进行除害处理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经省级森检机关批准后销毁。(4)复检时发现了目前国内、省内尚未发生的危险性森林病虫时,应与货主协商,采取积极的除害处理措施,并报上一级森检机关。(5)复检时发现一般性病虫,应根据其危害程度和可能给当地林业生产带来的危害,建议货主作适当处理。2、调入检疫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二个环节:〔四〕复检与补检复检系指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经过检疫签发植物检疫证书后,根据需要再次实施检疫的过程。?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那么(林业局部)?第十五条对复检作了明确规定。“省际间调运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调人单位必须事先征得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森检机构同意并向调出单位提出检疫要求;调出单位必须根据该检疫要求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森检机构申请检疫;对调入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调入单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森检机构应当查验检疫证书,必要时可以复检〞。补检系指给未办理检疫手续的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补办检疫手续的过程。补检是弥补漏检的一种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应区别对待。产生漏检的原因很多,有的是货主不了解检疫的程序,未主动报检;有的是货主为了逃避交纳检疫费,有意逃避检疫;有的是森检机关与交通、邮政部门配合的不协调;也有的是因为生产急需来不及办理检疫手续等等。属于森检机构自身所造成的,应查清原因,堵塞漏洞;属于货主有意逃避检疫并造成经济损失的,应按照森检法规的有关规定查处。五、检疫行政执法主体第五局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除治〕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流程〔一〕复查病虫情根据年度防治任务方案和防治设计书,在实施防治作业前适当的时机内组织人员对方案防治林分的病虫情进行复查,然后将调查与原防治设计进行核对,以此最后确定防治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如果经反复测算,须变动原设计方案或取消原防治方案应立即写出报告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如果复查结果与原设计方案相吻合,那么进行防治作业的具体准备工作。〔二〕筹备物资和器械按方案任务和防治设计的要求,详细安排本次防治作业所需物资(如药剂、防治器械、劳保用品、交通运输工具、通讯联络工具及其他仪器等)的筹集渠道、数量,列出防治作业用品明细量和筹备就绪时间表。(七)病虫情监测.根据防治作业方案设计的防治作业具体时间,在防治作业林内设专人监视病虫情动态和天气变化情况,以确定防治日期是否需提前或延后。(八)现场作业按规定的作业方式、方法进行防治作业,防治作业组织者一定要亲临现场指挥作业,发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间投资合作协议合同范文
- 企业间房产转让合同细则
- 军人离婚正式合同书模板
- 9 古诗三首 雪梅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2 日晷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四年级下册大象版
- 小学2024年教育教学专项发展规划执行、完成情况
- 个人土地交易合同及相关条款
-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寒假教学设计day7
- 员工服装合同范本
- 防排烟规范培训
- DL-T 1476-2023 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
- 飞灰处置及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备案拿地
- 2024年咨询工程师考试大纲
- 免疫治疗皮疹护理查房
- 小学六年级开学第一课课件二篇
- 2024年棉柔巾行业市场趋势分析
- 2024年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老年期谵妄课件
- 儿童服装设计教学目标
- 河道保洁服务日常巡逻方案及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