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教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1B/05/wKhkGWehmtOAJ_JjAAFtOsebGzY549.jpg)
![2025年上教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1B/05/wKhkGWehmtOAJ_JjAAFtOsebGzY5492.jpg)
![2025年上教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1B/05/wKhkGWehmtOAJ_JjAAFtOsebGzY5493.jpg)
![2025年上教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1B/05/wKhkGWehmtOAJ_JjAAFtOsebGzY5494.jpg)
![2025年上教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1B/05/wKhkGWehmtOAJ_JjAAFtOsebGzY54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上教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气候类型中,其成因与西风带关系密切的是()A.地中海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2、我国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带,自东向西呈现草原→草原—荒漠→荒漠的更替,这种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A.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B.非地带性C.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D.垂直分异3、读“恒星日.太阳日示意图”;其中表示太阳日的是。
A.aB.bC.a+bD.a-b4、北京时间2018年1月31日晚上19:48-23:12期间,月球与地球比较接近,此时的满月看上去比平时的更大更亮。由于1月31日的满月将成为本月的第二个满月,也就是所谓的蓝月亮。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的小张开始完整观看这一天文现象的当地最迟时间是()A.1月31日11:48B.2月1日11:48C.1月31日9:48D.2月1日3:485、下列现象中由地球公转而产生的是()A.昼夜长短的变化B.昼夜交替现象C.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D.地方时6、今年暑假交大附中王同学在贵州某地户外探险时发现一块带有花纹的岩石;后经查询资料得知,岩石上的花纹实为2亿多年前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海百合化石。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该岩石类型属于右图中的()
A.甲B.乙C.丙D.丁7、读“欧洲东部第四纪冰川界线变化示意图”。图示冰期中;气温最高的时期是()
A.冰期ⅠB.冰期ⅡC.冰期ⅢD.冰期Ⅳ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其贯穿亚欧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一带一路”作为国家战略,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城镇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材料二“一带一路”路线图。
(1)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马六甲海峡附近常年受_______带控制,风浪较小,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
(2)“一带一路”的最西端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最东端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最东端地区有世界典型的________自然带,该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是__________。9、由于地球的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____,这样时刻就有了早迟之分,偏东的地点的时刻要____一些,因____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10、锋与天气。
(1)冷锋与暖锋。
图甲为____,它的显著特点是:。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强势气团____________气温状况____________气压状况____________天气状况____________
图乙为____,它的显著特点是:。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强势气团____________气温状况____________气压状况____________天气状况____________
(2)准静止锋。代表性天气准静止锋名称梅雨____贵州冬无三日晴____天山北坡持续雨雪____华南冬季降水____11、读地球公转的示意图(图甲)和黄赤交角示意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在图甲中b~a之间公转过程中,公转速度(_______)A.逐渐变慢B.逐渐变快C.先变慢后变快D.先变快后变慢(2)地球公转在图甲中什么位置时,长郡中学升旗旗杆影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______)A.aB.bC.cD.d(3)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乙上是(______)A.∠XOFB.∠TOFC.∠FOND.∠TON(4)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这时,在地球上将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有(______)(多项选择)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B.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C.各地太阳高度都无日变化D.各地都无四季变化(5)假设黄赤交角变为35°,这时,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______(纬线)向南、北两侧降低;在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中,与现在相比,范围将扩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6)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乙上自MN向北移动到EF,再由EF向南移动到MN的过程中,在S'T'及其以南范围内,有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处中____为高气压中心,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划分属于____。图中乙处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状况为____(填“上升”或“下沉”),出现____天气。
(2)甲、乙两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
(3)图中①②两条锋线中,冷锋是____。
(4)图中A、B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____,此时B城市刮____风。13、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处,______为高气压中心,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划分属于______,图中乙处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状况为______(填“上升”或“下沉”)。
(2)甲、乙两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图中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______;此时长春刮______风。
(3)图中①②两条锋线中,冷锋是______。锋线旁阴影为雨区,A雨区在锋______(填“前”或“后”),B雨区在锋______(填“前”或“后”)。14、下图为某半球极点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为____半球气压带,填出气压带的名称: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2)填出图中风带的风向:⑤____风,⑥____风,⑦____风。
(3)此时地球处于____附近(填近日点或远日点),盐城昼____(填长于或短于)夜。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5、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_____)A.正确B.错误16、陆地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不会因为某个地理要素的变化而变化。(_____)A.正确B.错误17、不同的气候类型一定对应不同的自然带。(_____)A.正确B.错误18、中南半岛夏季风的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_____)A.正确B.错误19、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所形成的________。(判断对错)A.正确B.错误20、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口。____A.正确B.错误21、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伏旱”均与副热带高压有关。(_____)A.正确B.错误22、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成因。(_____)A.正确B.错误23、北半球冬季,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高压切断。(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4题,共16分)2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地貌主要是由_______作用形成的;B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_________风。
(2)图中断层左侧地壳垂直运动的情况是________(上升或下降)。
(3)图中D处的岩石按成因分类,属于_________岩,若C处为石灰岩,在高温多雨的条件下,可能形成___________地貌。25、读世界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中A;B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读图分别描述C;D两地的气候特征。
(3)从C地到D地的海上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航行,简述理由26、读下图分析回答。
(1)此时太阳直射图中的哪个点?____(填字母)
(2)此日为____月____日前后,北极圈内出现____现象,B点此时的太阳高度是____。
(3)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
(4)图中昼长相同的两点是____和____。(填字母)
(5)此时F点是哪个季节?____27、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非阿尔及利亚及周边区域图(图Ⅰ)。
材料二阿尔及尔与贝沙尔气候统计资料(图Ⅱ)。
材料三摩洛哥气候宜人,被称为“欧洲和非洲的后花园”。这里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沙漠。摩洛哥共有9项世界文化遗产,且诞生了奇妙的《一千零一夜》。这里还被称为非洲的“好莱坞”。2016年6月,摩洛哥正式对中国全面免签。(1)描述阿尔及利亚的地理位置特征。
(2)相对阿尔及尔;说出贝沙尔的气候特征,并指出主要影响因素。
(3)为进一步向中国民众介绍摩洛哥,运用所学地理知识,阐述其旅游资源特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中海气候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A正确;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夏季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相关,B错误;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C错误;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D错误。故选A。2、C【分析】【分析】
【详解】
全球陆地上的降水;绝大部分来自海洋,海陆之间的水分交换从沿海到内陆逐渐减弱.受这种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自然带表现出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的地域分异规律。我国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带,自东向西呈现草原→草原荒漠→荒漠的更替,这种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水分。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3、C【分析】【详解】
太阳日(24时),以太阳为参照点,即当P点转一周,当太阳再次正对P点时所花的时间,转了大约360°59′;恒星日(23时56分4秒),以某一恒星为参照点,即当P点转一周,当这恒星再次正对P点时所花的时间,转360°。故图中分析得,a+b为太阳日,a为恒星日。C正确。4、A【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北京时间1月31日19:48-23:12期间可以观看蓝月亮现象,英国位于零时区,与北京时间东八区相差8小时,且位于东八区的西侧,根据公式可知,英国区时=北京时间-8,所以小张可以在当地时间1月31日11:48-15:12观看这一天文现象,B、D不符合条件;题干要求:开始完整观看这一天文现象的当地最迟时候,结合以上分析和选项可知,A符合条件、C不符合条件。故选A。5、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昼夜长短的变化由直射点移动所致,直射点移动由地球公转所致,A符合题意;昼夜交替现象、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地方时变化均是地球自转所产生,排除BCD。故选A。6、C【分析】【分析】
【详解】
读右图可知;丁产生喷出岩,因此丁应为岩浆,则甲为侵入岩,丙由沉积物转化而来,应为沉积岩,则乙应为变质岩。在岩浆岩形成过程不能形成化石,变质岩形成过程中已有的化石可能会被破坏,因此化石是在沉积环境下形成,题意表表明,岩石上的花纹实为2亿多年前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海百合化石,因此该岩石应为沉积岩,即丙类岩石,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点睛】7、A【分析】【分析】
【详解】
读欧洲东部第四纪冰川界线变化示意图可知;根据气温的纬度变化规律判断,四个冰期的冰川界线应是冰川的南界,气温越高,冰川融化较多,冰川面积减小,冰川南界偏北,纬度偏高,气温越低,冰川积累增加,冰川面积较大,冰川南界偏南,纬度偏低。读图可知,冰期Ⅰ;冰期Ⅱ、冰期Ⅲ、冰期Ⅳ中,冰期Ⅰ时欧洲东部冰川界线位置最北,纬度最高,因此冰期Ⅰ时期气温最高,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点睛】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东西跨度较大;自然景观变化主要是森林-草原-荒漠-森林的变化,该景观变化主要是水分因素不同造成的。马六甲海峡附近纬度低,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风浪较小,由于终年高温多雨,该地区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
(2)“一带一路”的最西端地区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该区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市场远近和饲料供应。
(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最东端地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属于中国南方地区,其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最东端地区多为有世界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该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是该地处于最大的大陆与最大的大洋之间,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
【点睛】
亚洲季风气候的分布、成因及影响总结:(1)分布亚洲大陆的南部和东部,是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由低纬向高纬,依次分布着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其中,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以及菲律宾群岛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韩国和日本等国的南部;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东部的中国、朝鲜、日本等国的北部以及俄罗斯的东部太平洋沿岸地区。(2)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亚洲季风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与其位置有关。从东亚来讲,处在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冬季,风从亚欧大陆北部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吹向太平洋,形成寒冷干燥的偏北风,也就是冬季风;夏季,亚洲的内陆升温快,气压低,太平洋升温慢,气压高,于是湿热的气流从太平洋、印度洋吹向亚洲大陆,形成偏南风,也就是夏季风。冬季风风力强劲,影响范围较大,受其影响,东亚大部分地区冬季低温少雨;当夏季风盛行时,东亚的降水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东部沿海地区高温多雨。(3)影响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上带来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反之,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就少。如果降水过多,就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反之,降水过少,就可能造成旱灾。因此,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季风影响的地区易发生旱涝灾害。【解析】水分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市场饲料(气候)水稻种植业温带落叶阔叶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9、略
【分析】略【解析】日出早经度10、略
【分析】(1)
根据图示;图甲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冷锋。冷锋过境前当地受暖气团控制,此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由于受到冷空气的影响,出现降温;气压升高、阴天大风等天气,可能有短时强降雨;过境后当地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转晴。根据图示,图乙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形成暖锋。暖锋过境前当地受冷气团控制,此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暖锋过境时由于受到暖空气的影响,出现升温、气压降低、多出现连续性降水但强度不大等天气;过境后当地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转晴。
(2)
我国准静止锋主要有4个:6月份,我国江淮地区受势力相当的冷暖气团影响形成江淮准静止锋,受准静止锋影响该地形成梅雨天气;冬季冷空气遇到云贵高原阻挡形成的昆明准静止锋;冷空气南下遇到天山阻挡形成的天山准静止锋;以及华南地区冬季南下冷空气偏弱形成的华南准静止锋。【解析】(1)冷锋暖气团冷锋冷气团较高降温较低较低升高较高天气晴朗阴天大风;可能有短时强降雨天气晴朗暖锋冷气团暖锋暖气团较低升温较高较高降低较低天气晴朗多出现连续性降水强度不大天气晴朗。
(2)江淮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天山准静止锋华南准静止锋11、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公转的地理意义。
【详解】
(1)由甲图中地球的自转方向和直射点位置可知,abcd分别为冬至、秋分、夏至、春分时地球的公转位置,b~a即为秋分到冬至;离近日点(1月初)越来越近,故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2)长郡中学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日影最短。
(3)由图知MN为赤道面;EF为黄道面,故选C。
(4)黄赤交角为0°;则直射点不会南北移动而是直射赤道,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各地都无四季变化,故选ABD。各地太阳高度都无年变化,C错误。
(5)黄赤交角变为35°;则夏至日直射点位于35°N,热带寒带范围扩大。
(6)图中MN为赤道,自MN向北移动到EF,再由EF向南移动到MN的过程,即为春分——夏至——秋分的过程,此时南极圈内极夜范围先变大,夏至日南极圈以内全部为极夜,而后极夜范围缩小。【解析】BCCABD35゜N热带寒带(或南寒带与北寒带)出现极夜的地区逐渐扩大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全部为极夜出现极夜的地区逐渐缩小12、略
【分析】【分析】
该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图的判读;及其对当地天气的影响难度较低。
【详解】
(1)甲地气压高于周围;应为高压中心;其气流运动方向为顺时针旋转辐散,属于反气旋系统。乙处中心气压低于周围,受气压梯度力影响,水平方向周围气流流向中心,中心气流上升,水汽凝结,易成云致雨。
(2)甲地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气温日较差大;乙地受低压控制,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小。
(3)根据等压线分布;①地受来自西北方向的冷空气移动影响形成冷锋,②地受来自南侧的暖空气影响形成暖锋。
(4)A地位于暖锋锋前;受冷空气控制,气温较低;B地位于暖锋锋后,受暖空气控制,气温较高。B地受东南方向高压影响,吹东南风。
【点睛】【解析】甲反气旋上升阴雨甲①B东南13、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等压线图为材料背景;考查天气系统及其影响,难度较低,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详解】
(1)由图示等压线的分布规律可知;图中甲;乙两处,甲处气压从四周向中间逐渐增大,为高气压中心,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划分属于反气旋;图中乙处为低压中心,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划分属于气旋,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状况为上升。
(2)晴天白天气温高;夜间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受甲高压系统控制的地区,天气晴朗,气温日较差较大。图示两城市为长春和哈尔滨,长春的纬度低,此时受暖气团控制,而哈尔滨纬度高,受冷气团影响,温度低,所以图中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长春;根据等压线的递减规律以及风的形成可知,此时长春刮偏南风。
(3)本题考查锋面气旋。近地面的锋面往往和气旋结合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气旋的左侧为冷锋系统,右侧为暖锋系统。所以图中①为冷锋,②为暖锋。A位于冷锋的锋后,B位于暖锋的锋前。【解析】甲反气旋上升甲长春偏南风①后前14、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季节移动;结合图示作答,难度较小。
(1)
由图可知图中的风向向右偏;所以为北半球,根据纬线可知①为赤道低气压带,②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③为副极地低气压带,④为极地高气压带。
(2)
北半球0-30°为东北风;30°-60°为西南风,60°-90°为东北风。
(3)
此时气压带风带北移;太阳直射点直射北半球,北半球为夏季,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盐城昼长夜短。
【点睛】【解析】(1)北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2)东北西南东北。
(3)远日点长于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5、√【分析】【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而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故正确。
【点睛】16、×【分析】【分析】
【详解】
陆地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所以错误。
【点睛】17、×【分析】【分析】
【详解】
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所以错误。
【点睛】18、×【分析】【分析】
【详解】
中南半岛夏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的;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本来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至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西南风。故中南半岛的夏季风主要成因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此说法错误。
【点睛】
东亚季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海陆间热力环流的季节变化。南亚季风其形成主要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的,同时也有海陆热力差异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赤道低气压带移至南半球,亚洲大陆冷高压强大,风由蒙古西伯利亚吹向印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东北风,即亚洲南部的冬季风。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赤道低压移至北半球,本来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至印度半岛,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西南风,即为南亚的夏季风。19、×【分析】【分析】
【详解】
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现象。昼夜现象则是因为地球自身不发光;不透明;导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而形成的。因此题目中的表述是错误的。
【点睛】20、√【分析】【详解】
当挟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挟带的泥沙便会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称为三角洲。随着沉积物质的增加,堆积体向海洋一侧扩展,发展成为面积广大的三角洲平原。据此可知,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口。故本题结论是正确的。21、√【分析】【分析】
【详解】
“梅雨”产生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的锋区(可称梅雨锋),是极地气团和副热带气团相互作用的产物。梅雨雨带的位置和稳定性,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脊线一般稳定在北纬20°~25°之间)和强度密切相关;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热带高控制,形成“伏”旱。本题描述正确。22、×【分析】【分析】
【详解】
东亚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南亚夏季风的形成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有关,所以错误。
【点睛】23、×【分析】【分析】
【详解】
北半球冬季;陆地降温较快,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冷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故错误。
【点睛】四、综合题(共4题,共16分)24、略
【分析】【分析】
题目通过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考查地质构造的判读分析能力。
【详解】
(1)因为图中A地貌为蘑菇石;属于风力侵蚀地貌,所以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B为新月形流动沙丘,因沙丘缓坡为迎风坡,根据图中方向标分析,该地盛行东北风。
(2)图中断层左侧岩层高于右侧同一岩层;说明左侧地壳出现了垂直上升运动。
(3)因图中D处的岩石是花岗岩,按成因分类,属于岩浆岩。若C处为石灰岩,石灰岩易被水溶蚀,在高温多雨的条件下,可能形成溶洞、石林等喀斯特地貌。【解析】风力侵蚀东北上升岩浆岩(侵入型岩浆岩)喀斯特25、略
【分析】【分析】
本大题以世界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为材料;涉及降水的影响因素;气候类型的判读及气候特征的描述、航线的选择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
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大气环流;地形、洋流、海陆分布、下垫面性质等;A、B两地纬度位置相差不多;主要考虑两地大气环流、洋流及海陆位置因素。A地位于50°N-55°N大陆东岸,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由于纬度位置较高,夏季短暂,雨季较短,降水相对较少,加上附近有千岛寒流流经,降温减湿,降水量更少;B处位于40°N-60°N大陆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风影响且位于西风迎风坡,高大山地对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明显,终年温和湿润,加上附近有阿拉斯加暖流流经,增温增湿,降水丰富;因此B地降水量多于A地。
(2)
据图气候料分析可知;C地最低气温0℃以上,且降水集中在夏季,可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C地据海洋较近,属于海洋性季风气候;因此C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D地最低气温0°C以上,冬季降水多,可判断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多雨。因此D地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3)
从C地到D地的海上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航行主要考虑洋流;及最短航线;根据图中信息;从C地到D地的海上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航行,可以顺北太平洋暖流航行,速度较快;基本沿大圆的劣弧航行,接近两地间的最短航线,航程较短。
【点睛】【解析】(1)B地降水量多于A地A地位于大陆东岸;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风影响时间短,降水量少;沿岸寒流经过。B地位于北美西海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且高大山地对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明显,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
(2)C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D地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3)顺西风和北太平洋暖流航行,速度较快;基本沿大圆的劣弧航行,航程较短26、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光照图为材料;考查太阳直射点及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有关知识,难度一般。
【详解】
(1)读图可知;图中北极圈及以北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北回归线,E位于北回归线,此时E处为地方时12点,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位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石英玻璃材料及制品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多媒体集成合作协议书
- 《基础会计》继续教育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代保管档案协议参考模板(三篇)
- 2025年二年级期末工作总结模版(二篇)
- 2025年中间人佣金协议(2篇)
- 2025年产品租赁协议标准样本(2篇)
- 2025年二手车市场汽车买卖协议(三篇)
- 2025年中外来件装配合同标准样本(2篇)
- 2025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2篇)
- 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课件
- 金属表面处理中的冷喷涂技术
-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英语试题(含答案解析)
- 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培训
- 测井监督管理手册
- 冷库库房招商方案
- 麦当劳市场调研
- 视频监控维保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标)
- 2024标准版安全生产责任制培训记录
- 中英旅游文本用词的共同特点及其翻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