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9分)1.(4分)班级举办“自强不息,青春有为”主题演讲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阅读下面“开场白”,完成文后问题。ㅤㅤ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仁人志士恪(gè)守的人生信条,也是党带领人民艰苦创业的成功秘诀。顽强拼搏,方能不断成长;自强不息,才能摘得桂冠(guān)。青少年风华正茂,激情洋益,理应汲(jí)取精神滋养,积攒前行力量,自强不息,勤勉不辍。青少年如旭日初升,理应以喷薄之力,把青春的诗篇书写在广袤(mào)的祖国大地上!(1)给文中加点字标注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恪(cè)B.冠(guān)C.汲(jí)D.袤(mào)(2)文中画横线的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2分)A.秘诀B.洋益C.积攒D.喷薄2.(2分)下面是小语同学的演讲稿提纲,其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A B.B C.C D.D3.(3分)下面是同学们整理的写作素材,其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如果没有奋发向上、坚持不懈的精神,祖逖怎么会成长为栋梁之材? B.范仲淹虽然家境贫寒,但他断齑画粥,刻苦求学,终成北宋名相。 C.青岛港吊车司机许振超坚持自学,苦练绝活,被授予“人民工匠”。 D.李樟煜之所以能夺得巴黎残奥会中国代表团首金,是因为他刻苦训练。4.(10分)默写。(1)根据提示,补写横线上所缺的诗文。(6分)①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②怀旧空吟闻笛赋,。(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③持节云中,?(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④,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⑤四面歌残终破楚,。(秋瑾《满江红》)⑥,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2)请从以上六句话中选择合适的一句,通过“引用诗文”的方式,为“自强不息,青春有为”主题演讲稿补写一个论据(不少于60字)。(4分)二、古诗文阅读。(15分)5.(3分)下列对甲、乙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甲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乙喜见外弟又言别①李益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②,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③道,秋山又几重。【注】①外弟:表弟。言别:话别。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割据时期。吐蕃、回纥连年侵扰,各地藩镇不断叛乱。②别来:指分别十年以来。沧海事:比喻世事的巨大变化。③巴陵:即岳州(治今湖南岳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A.甲词上片描绘了一幅萧条悲凉的边塞秋景图,“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地域是边塞,季节是秋季,“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B.甲词下片“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征人们的矛盾心理:虽然思念家乡,但又不甘无功而返。 C.乙诗描写了诗人与亲人相约在巴陵重逢又匆匆离散的场面,抒写了亲人间真挚的情谊,也表现了动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无奈。 D.乙诗前三联,从久别重逢到叙旧交谈,呼应了“喜见”二字;尾联想象表弟登程远去的情景,呼应了“言别”二字。6.(12分)文言文阅读。【甲】ㅤㅤ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ㅤㅤ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乙】ㅤㅤ苏辙,字子由,年十九,与兄轼同登进士科。仁宗春秋高①,辙虑或倦于勤,因极言得失。而于禁廷②之事,尤为切至。ㅤㅤ仁宗曰:“以直言召人,而以直言弃之,天下其谓我何?”宰相不得已,置之下等,授商州军事推官。仁宗说:“本来是想用直言求取人才,却因直言而抛弃他,天下人会怎么说我呢?”宰相不得已,把他列入下等,任商州军事推官。曰:陛下即位三十余年矣,平居静虑,亦尝有忧于此乎,无忧于此乎?臣伏读制策③,陛下既有忧惧之言矣。然臣愚不敏窃意陛下有其言耳未有其实也。往者宝元、庆历之间,西夏作难,陛下昼不安坐,夜不安席,天下皆谓陛下忧惧小心如周文王。然自西方解兵④,陛下弃置忧惧之心,二十年矣。古之圣人,无事则深忧,有事则不惧。①无事而深忧者,所以为有事之不惧也。今陛下无事则不忧,有事则大惧,臣以为忧乐之节易矣。今海内穷困、生民愁苦,②宫中好赐不为限极,所欲③给,不问有无。国家内有养士、养兵之费,外有契丹、西夏之奉,臣恐陛下以此得谤⑤,而民心不归也。(节选自《宋史•苏辙传》)【注】①春秋高:年老、年龄大。②禁廷:宫内朝廷。③制策:皇帝写在竹简上来问臣下的事情,称为“制策”。④解兵:解除武装,停止战争。⑤谤:指责。(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今日是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鱼我所欲也》)B.尤为切至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记》)C.亦尝有忧于此乎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不辱使命》)D.天下皆谓陛下忧惧小心如周文王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2)依次填入【乙】文①②③处所缺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无事而深忧者,所以为有事之不惧也。今海内穷困,生民愁苦,②宫中好赐不为限极,所欲③给,不问有无。A.则夫而B.而则夫C.夫而则D.夫则而(3)文中波浪线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2分)然臣愚A不敏B窃意C陛下有其言耳D未有其实也(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文写秦王“色挠”屈服,跪身道歉,表明唐雎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外交斗争中取得了胜利,既捍卫了领土主权,也保持了个人尊严。B.【乙】文中,苏辙读了制策,认为陛下已经有了忧虑恐惧的话语。西夏作乱时,皇帝就过于忧惧小心,如今对西方停战,陛下仍有忧惧之心。C.【乙】文苏辙敢于直陈时弊,他指出国内外面临的困难,提醒陛下以国事为重,顺应民心。D.【甲】文中唐雎具有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和维护国土的凛然正气;【乙】文中苏辙具有忠君直言的胆量和忧国忧民的情怀。(5)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2分)②臣恐陛下以此得谤,而民心不归也。(2分)三、名著阅读。(8分)7.(8分)比较阅读是初三名著学习中常用的方法。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1)下列各项的内容,依次填入表格的①②③④处,符合原著的一项是(2分)人物不同点相关故事相同点鲁智深粗中有细、①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③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李逵头脑简单、②沂岭杀四虎、斧劈罗真人、④A.直爽率真豁达明理江州劫法场火烧瓦罐寺B有恩必报直爽率真元夜闹东京大闹野猪林C.豁达明理直爽率真火烧瓦罐寺江州劫法场D.直爽率真有恩必报智取生辰纲火烧瓦罐寺(2)根据提示,结合原著相关情节,补写表格空白处的内容。(6分)人物出处不同点相同点宋江《水浒传》①好学有才:比如宋江浔阳楼题诗,杜少卿是当时闻名的名士。仗义疏财:比如③杜少卿《儒林外史》②四、现代文阅读。(28分)8.(12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一】古籍活起来,文脉传下去ㅤㅤ①古籍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古籍蕴含古文奥义,加之排版、文字、语法不同于今天的白话文,对于普通大众而言,存在一定的阅读门槛和理解难度。因此,推进古籍活化,成为新时代古籍工作的重中之重。ㅤㅤ②推动古籍活化利用,数字化技术的力量不可或缺。《典籍里的中国》《古书复活记》《穿越时空的古籍》等文化类节目的创作与播出,体现了用影像激活文化典籍、以当代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承和传播传统文化的有益探索。ㅤㅤ③在数字化推进中,研究者引入了序列标注模型,在计算机自动断句、专名识别等领域取得了良好效果。所谓序列标注,即输入字符串,预测每个字符在该位置的专名属性以及是否在该位置断句。例如,输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模型应预测为“(B﹣PER)(E﹣PER)SOOOOOSOOOOOOS”,其中,“B﹣PER”表示人名开头的字,这里指“曾”;“E﹣PER”表示人名结尾的字,这里指“子”;“S”表示其后应断句的字,这里对应“曰”“身”和“乎”;“O”表示不做任何操作。每一个字都对应一个或一组符号。研究者通过多种机器学习模型,训练计算机自动标注文本序列的能力,模型预测的综合准确率均达到90%以上。由此,海量典籍就能转化为数字化文本,降低普通人阅读古籍的难度,实现互联网环境下古籍的传承性保护。(摘编自《人民日报》等相关文章,有删减)【材料二】传承中华文脉推动文化自强ㅤㅤ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蕴含着深厚的思想渊源和崇高的精神追求。从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到《史记》《汉书》等一系列经典古籍,犹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中华文明的浩瀚星河里,闪耀着璀璨光芒。展望未来,要想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我们就必须主动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让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不断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为实现“中国梦”筑牢深厚文化根基。ㅤㅤ②坚守精忠报国的精神内核。“精忠报国”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临大节而不可夺也”,精忠报国的伟大力量,塑造了一代又一代为国家和民族牺牲奉献的英雄人物,矗立起一座又一座激励后人的精神丰碑。ㅤㅤ③践行心怀天下的价值追求。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以国家之务为己任”,或致力于改革社会弊端,甲”;或于民族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扶大厦之将倾……先哲先贤的嘉言懿行,如巍峨高峰,令人瞻仰的同时也生动诠释了中华儿女为捍卫国家尊严而勇于担当的内在追求,展现出一往无前的精神风貌。ㅤㅤ④涵养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海纳百川”,出自《三国名臣序赞》中的“形器不存,方寸海纳”,主张人们要消除偏见,以包容、尊重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文化。前进道路上,我们更要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发展中华文化,汲取各种文明养分,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在新征程上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ㅤㅤ⑤锤炼自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形象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刚毅坚卓的斗争意志,激励着古往今来的人们奋勇前进。从陈汤的“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到马援的“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从“乙”到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敢于斗争、自强不屈的民族精神。ㅤㅤ⑥古往今来,那些在逆境中敢于攀登的英勇身影,以无私奉献为笔,以坚忍不拔为墨,书写着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爱。(摘编自《解放军报》,有删减,2024年9月)【材料三】文脉与建筑ㅤㅤ青岛的里院,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关乎这座城市的文脉。里院命名多引经据典,比如,“立德里”出自《左传》,“介寿里”出自《诗经》。这是一种“华洋折中式”的建筑,将西式楼房和中式四合院融为一体,既能多层居住,又有院落。近几年,里院“老城焕新颜”,坚持进行文化创作,以青岛里院为背景的话剧《烟火人间》,好评如潮。这里也成为年轻人“文化打卡”新场所。2024年5月,青岛里院早期建筑群入选“中国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推介名录”。(摘编选自“观海新闻”,2024年5月)(1)下面诗句中,可以作为“材料二”甲、乙两处的道理论据的分别是(3分)①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②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③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④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A.③②B.③④C.④②D.②①(2)下列关于几则材料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二中,题目“传承中华文脉推动文化自强”是材料二的论点。B.材料二采用了“总——分——总”结构,脉络清晰、层次分明。C.材料二的第③段,运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D.材料三中青岛里院的例子可以作为事实论据放入材料二的第④段。(3)根据材料一,计算机输入“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的序列标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雎”应标为“(BPER)(E﹣PER)”B.“曰”处应标为“S”C.“庸夫”应标为“OO”D.“非士之怒也”应标为“SOOOS”(4)读完三则材料,小语同学想写一篇题为“传承中华文脉”的文章,并设计了如下写作结构。有同学提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应当调换顺序。你认为这个修改意见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3分)“传承中华文脉”写作结构【第一部分】文脉延续的重要方式:计算机技术【第二部分】传承中华文脉的重要性:精神追求【第三部分】文脉传承的地方特色:文化创作9.(16分)文学性文本阅读。向大海曾剑ㅤㅤ①月亮升起老高。岛在深蓝的夜空下披着一层银光,脚下是无际的海水。远处的指航灯倒映在海面上,海水波光粼粼。粼光从脚下向远处散开,一个浪,又从远处向脚下袭来。ㅤㅤ②磕磕碰碰回到连队。班长给我打了两牙缸水,我刷了牙,没有洗脸洗脚。累了,早点睡吧!班长说。班长除了不开口,开口就是吼,把我的睡意赶跑了,幸而有悠扬的熄灯号,抽丝似的把我的睡意又拽了回来。一夜无梦,没有听到传说中骇人的紧急集合,我们睡得很香,几乎是自然醒。早晨起来,想好好地洗一把,结果依然是每人两牙缸水,班长在那里给我们分发。我想多舀一牙缸,班长问:你想把晚上的预支了?预支?我恍然明白,这水怎么用,用多少,是有数的。我说,水在哪里,我自己去打吧。班长说,好吧,你跟我一起去。ㅤㅤ③我跟着班长走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路,空水车颠簸着,把我的手震得生疼。我以为这里有一口井,竟然只是一眼泉,用水舀子舀两下,还要等一会儿,那泉眼才像一只委屈的眼睛,慢慢地溢出泪来。下坡时,两人都拽着车把。上坡时,我在前面拉,班长在后面推。一桶水,虽然用盖子盖了,还是颠出了大半,裤子和鞋,被水和尘土弄得像涂抹了迷彩。开饭的哨声响起。拉一趟水,竟然用了整整一个上午。ㅤㅤ④我午休醒来的时候,起床哨还没响,阳光亮晃晃地从窗玻璃照过来。我将头凑到窗玻璃上,鼻子贴上玻璃。玻璃对面晃动着一个影子,是一条蛇,它从窗台翘起头来,两眼放着白光,而红色的蛇信子,像烧红的弯针,朝着我勾动着。我吓得滚落在地,惊呼道:蛇,蛇!班长在我的惊呼中坐起来了。整个班的人都坐起来了。我的一声惊呼,算得上我们新兵上岛后的第一声紧急集合哨。我的眼泪都吓出来了。班长把我拖拽到床上。我看到郭水旺,也就看到了我自己:脸,纸一样苍白,全无血色。极深的恐惧穿透迷茫的眼神,从眼睛的深处流露出来。班长说:过来!他让我到窗前看那条蛇。他说:它不伤人,习惯就好了。它有手腕粗,尾巴在平地上摆动,而头和前半截身子,已经钻进了紫竹林。ㅤㅤ⑤下午开始走队列。营房门前那片逼仄的地方就是操场,还不如我家的碾场大呢。我总是走不好,总担心蛇会悄然从那片紫竹林里爬出来,被我踩着。直到岛上霜降,班长说蛇冬眠了,我才慢慢地淡忘了它。ㅤㅤ⑥这就是我闯入的世界。我想走,当逃兵是不敢的,那得上军事法庭。我只想换个地方,到团部去,到我们对面那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去。我把自己变成一条蛰伏在暗处的蛇,等待时机。ㅤㅤ⑦三五天后,岛上来了几个军医,在营院住下。第二天一早,不让我们吃饭,给我们每人抽了一管血。又过了几天,郭水旺被一个船接走了,据说与那管血有关,这叫退兵。我与郭水旺是一个班的,当我们到海边送他上船时,我哭得像泪人,而小个子郭水旺,更是痛哭流涕。一个人哭,带动了所有的新兵都哭了,却又不敢放声大哭,表情压抑,五官云聚,原本年轻稚嫩的脸庞,惨不忍睹。ㅤㅤ⑧指导员站在码头上,发表演说:同志们,团里动一次船不容易,费油费钱,还有谁想走?不想在海岛上干的,赶紧站出来,一起走。看好了,这是郭水旺离去的地方。你们想走,很容易,从这里踏上船,也就十几步。十几步,你们就自由了,不用在岛上了,就踏上人生的另一条路了。上来吧,谁不愿意干的,上来吧,给你自由!ㅤㅤ⑨我的脚,本能地后退两步。不走了,不走了。看人家郭水旺,一张被泪水分割得一塌糊涂的脸,多么惨痛,他是多么想留下。ㅤㅤ⑩除了拉水,连队平时不让我们到海边,都在这山洼子里圈着,人圈着,心也圈着。只在周六的下午,除了站岗的,坐班的,新兵被统一带到海边,坐在礁石上,看海,想亲人。无论家在南国,还是北疆,都朝着同一方向,好像家在同一个屯子。我们在海面迷蒙的雾气里,都能看见自己的亲人。只要面朝大海,海上就会出现家的影子,海市蜃楼似的。ㅤㅤ⑪我们像一群垂钓的人,坐在礁石上,但我们不钓鱼,我们探亲。指导员说,今天是我们的探亲日。指导员说这天我们可以放肆些,把亲人的照片带到海边,还可以放声与亲人说话。我看见战友们把亲人们送的礼物拿出来,向着大海显摆,我按捺不住,把家里为我织的红色围巾拿出来围上,在战友们的呼喊声中,我爬上最高的那块礁石,迎风而立。那是我最为快乐的一天。阳光无遮拦地照耀着,我感到整个胸腔被感情激荡着,像这风中的海浪。茫茫的海面上,远处路过的船,缓慢地驶向更远处。海无边无际的蓝,无边无际的寂静。无边无际的思念啊,就是我这一刻的心境,它是幸福的。(选自曾剑《向大海》,有删改)(1)通读全文,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概括情节。(4分)(2)联系上下文,品读语言,完成下列小题。A请自选角度赏析第③段划线的句子。(3分)那泉眼才像一只委屈的眼睛,慢慢地溢出泪来。B文章第⑧段中指导员两次使用“自由”,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十几步,你们就自由了,不用在岛上了,就踏上人生的另一条路了。上来吧,谁不愿意干的,上来吧,给你自由!(3)结合全文,说说最后一段环境描写的作用。(3分)(4)从小说的情节设计和人物形象塑造来看,《向大海》中的“我”和《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有哪些相似之处?谈谈你的理解。(3分)五、写作。(50分)10.(50分)作文。ㅤㅤ“新年的阳光会如约而至,它照耀着每个与众不同的人。这个世界不会因为技术变得简单,复杂才是它的本质,我们也终将在这复杂中找到存在的意义。因为你无法计算,所以无可估量;因为你并不完美,反而独一无二——这是我们对人与Al关系的反思,更是对人类价值的再次确认。我们之所以在这颗星球上行走,不是为了成为最快最好的机器,而是要在这浩瀚的星辰大海中找到自己、确认自己、喜欢自己。”——摘自《南方周末》杂志2025年献词。ㅤㅤ阅读这段文字后,你一定有自己的感悟。请以“找到自己、确认自己、喜欢自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选择其中一个短语来写,也可以选择两个或三个短语写。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答案及简析1.答案:(1)A;(2)B简析:(1)“恪守”的“恪”应读“kè”,A选项错误。(2)“洋益”错误,应为“洋溢”,B选项错误。2.答案:B简析:“异想天开”指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奇怪,是贬义词,用于“自强不息,须志存高远”语境中,与表达的积极向上的意思不符,B选项成语使用不当。3.答案:C简析:C选项中“被授予‘人民工匠’”缺少宾语,应在句末加“的称号”。4.答案:(1)①直挂云帆济沧海;②到乡翻似烂柯人;③何日遣冯唐;④八百里分麾下炙;⑤八年风味徒思浙;⑥以中有足乐者(2)示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一生仕途坎坷,却始终坚信自己能乘风破浪,实现理想。他四处游历,以笔为剑抒发壮志,用行动诠释自强不息。这启示我们在青春时光里,应勇往直前,追逐梦想。简析:(1)根据平时积累准确默写,注意“沧”“柯”“麾”等易错字。(2)选择合适诗句作为论据,需结合诗句内容阐述其体现的自强不息精神,并联系青春有为进行论述。5.答案:C简析:乙诗中诗人与亲人是偶遇,并非“相约在巴陵重逢”,C选项理解错误。6.答案:(1)D;(2)C;(3)然臣愚不敏/窃意陛下有其言耳/未有其实也;(4)B;(5)①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②我担心陛下因此遭到指责,而且民心也不会归附啊。简析:(1)A项“是”均为“这样”;B项“尤”均为“尤其,特别”;C项“尝”均为“曾经”;D项“谓”,前者是“说,认为”,后者是“叫做,称作”,D选项加点词意思不同。(2)①处“夫”作为句首发语词;②处前后是转折关系,用“而”;③处“则”表承接。(3)“然臣愚不敏”表意完整,“窃意陛下有其言耳”表意完整,据此断句。(4)文中说西方停战陛下已弃置忧惧之心二十年,B选项“如今对西方停战,陛下仍有忧惧之心”理解错误。(5)①“以”是“凭借”,“徒”是“只,仅仅”;②“恐”是“担心”,“谤”是“指责”,“归”是“归附”。7.答案:(1)C;(2)①宋江思想比较传统,有浓重的忠君思想,从他一心想要被招安可以看出。②杜少卿淡泊名利,对于功名不太在意,从他推辞做官可以看出。③宋江对于来投奔他的都尽力资助,杜少卿送银子给黄大、鲍廷玺等。简析:(1)鲁智深豁达明理,李逵直爽率真,鲁智深相关故事有火烧瓦罐寺,李逵相关故事有江州劫法场,C选项正确。(2)宋江忠君思想体现在招安情节,杜少卿淡泊名利体现在推辞做官,二人仗义疏财分别体现在资助他人的事例中。8.答案:(1)A;(2)C;(3)C;(4)合理。应先表明传承中华文脉的重要性,再具体论述文脉延续的重要方式,这是按照逻辑顺序论述的。简析:(1)“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体现心怀天下,可作甲处论据;“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体现自强不屈,可作乙处论据,A选项正确。(2)材料二第③段没有对比论证,C选项表述错误。(3)“庸夫”应标为“(B﹣NOU)(E﹣NOU)”,“NOU”表示普通名词,C选项标注错误。(4)按照写作逻辑,应先强调重要性,再阐述方式,所以建议合理。9.答案:(1)开端:“我”来到海岛连队,经历用水紧张,还遭遇蛇,对海岛生活感到不适。发展:郭水旺被退兵,指导员询问是否还有人想走,“我”开始动摇。高潮:“我”看到郭水旺离开时的痛苦模样,决定留下。结局:在周六的探亲日,“我”和战友们在海边思念亲人,“我”感到幸福。(2)A.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泉眼比作委屈的眼睛,“慢慢地溢出泪来”赋予泉眼人的情感和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泉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