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818页,共=sectionpages1919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212页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物理学家的不懈探索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其中第一次用实验测出大气压值的物理学家是()A.牛顿 B.伽利略 C.托里拆利 D.帕斯卡【答案】C【详解】A.在物理中牛顿是力的单位,以创立经典力学的物理学家牛顿命名,故A错误;B.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最早提出“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维持”的观点,故B错误;C.意大利物理学家托里拆利最早通过实验精确的测出大气压值,故C正确;D.帕斯卡发现了著名的帕斯卡定律,故D错误。故选C。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质量是惯性大小唯一量度。由此可知图中惯性最大的是()A.跑动的少年 B.静止的动车C.飞奔的骏马 D.飞翔的海鸥【答案】B【详解】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就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就小。跑动的少年、静止的动车、飞奔的骏马、飞翔的海鸥四个物体中,动车的质量最大,惯性最大,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3.图是杭州亚残运会吉祥物的项目运动造型,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A.拉弓,力使弓变弯 B.蹬车,力使车前进C.踢球,力使球飞出 D.划船,力使船前进【答案】A【详解】A.在拉弓的过程中,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符合题意;BCD.蹬车、踢球和划船,都是力使物体改变了运动状态,而不是发生形变,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4.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A.篆刻刀的锋利刀口B.骆驼的宽大脚掌C.自行车车轴装有滚动轴承D.压路机质量很大的碾子【答案】B【详解】A.篆刻刀的锋利刀口,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B.骆驼的宽大脚掌,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符合题意。C.自行车车轴装有滚动轴承,是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D.压路机质量很大的碾子,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5.潜水员进行水下作业时,需要根据作业深度使用不同的潜水服及设备。潜水员及潜水器下潜到图中标注的对应深度,承受海水压强最大的是()A.无器具潜水约20m B.橡胶潜水服约200mC.抗压潜水服约600m D.深潜器10909m【答案】D【详解】由公式p=ρ海水gh可知,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由图可知,深潜器下潜的深度最大,承受海水的压强最大,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6.如图所示的闽侯特产水果,成熟后单个质量最接近10g的是()A.白沙脐橙 B.洋里苦桔C.鸿尾橄榄 D.上街荔枝【答案】C【详解】A.白沙脐橙的质量约为100g,故A不符合题意;B.洋里苦桔的质量约为100g,故B不符合题意;C.鸿尾橄榄的质量约为10g,故C符合题意;D.上街荔枝的质量约为20g,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质量的估测,要认真观察生活,平时注意收集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数据。7.地球被几百千米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压强。下列实例中,与大气压作用有关的是()A.给自行车车轴添加润滑油B.用吸管吸玻璃杯中的饮料C.船经过船闸从上游驶往下游D.沙漠越野车安装宽大的车轮【答案】B【详解】A.给自行车车轴添加润滑油,是用使接触面脱离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B.当用吸管吸饮料时,先吸走管中的空气,使管内气压减小,这时大气压就把饮料压入管中,从而进入人的嘴中,故B符合题意;C.船经过船闸从上游驶往下游,工作过程应用了连通器原理,故C不符合题意;D.沙漠越野车安装宽大的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车对沙子压强,便于行驶,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8.打糍粑是我国传统习俗。如图是人们打糍粑时的情景。用木制榔头捶打糯米的过程中()A.榔头下落过程中,始终受力平衡B.榔头打击糯米时,手对糯米有力的作用C.糯米凹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手掌对手柄的压力是手柄的形变产生的【答案】C【详解】A.榔头下落过程中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不断变化,处于非平衡状态,所以受力不平衡,故A不符合题意;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榔头打击糯米时,榔头对糯米有力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榔头的打击力使糯米凹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符合题意;D.弹力是由于施力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手对手柄的弹力是手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9.北京冬奥会火炬的外壳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质量约为同体积钢的四分之一,强度为钢的7至9倍。下列有关碳纤维材料特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小 B.强度小 C.弹性好 D.体积小【答案】A【详解】质量约为同体积钢的四分之一,根据可知材料的密度小;强度为钢的7至9倍,说明材料的强度大、与弹性无关;体积不是物质的属性,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0.小闽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四个平放在水平木板上的长方体铁块,其中C铁块上放有一个砝码,D铁块下垫着3个小圆木棍,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则铁块质量最大的是()A. B.C. D.【答案】D【详解】A、B、C、D四个长方形铁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A受到的摩擦力为1.2N,B、C受到的摩擦力为2N;C铁块上放有一个砝码,故C对水平木板的压力等于C与砝码的总重力;D铁块下垫着3个小圆木棍,用滚动代替了滑动,受到的摩擦力变小,为2N。综上分析可知,D对木板的压力最大,重力最大,质量最大,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1.如图所示,用力捏气球,气球变形但不会破裂。若改用一根缝衣针,轻轻一刺就能将气球刺破。这是因为()A.气球质量小,惯性小B.缝衣针对气球的压力大C.缝衣针对气球的压强大D.手作用力的受力面积大【答案】C【详解】用力捏气球,气球的受力面积较大,受到的压强较小,所以气球不易破裂;而用一根缝衣针刺,受力面积大大减小,虽然压力较小,但产生的压强仍然远远大于用手捏,所以轻轻一刺就能将气球刺破,这个过程与惯性无关。故选C。12.如图,拨动左边弹性片能把小硬纸片弹走,但静止在纸片上的小球却未被弹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小球是为了减小摩擦力B.小球静止在纸片上时,重力与压力互相平衡C.硬纸片被弹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若硬纸片被弹走的速度不够快,小球可能会跟着硬纸片被弹走【答案】B【详解】A.用小球是为了减小物体与硬纸片间的摩擦力对结果的影响,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小球静止在纸片上时,重力与压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方向相同,并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符合题意;C.硬纸片被弹开,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若硬纸片被弹走的速度不够快,小球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可能会跟着硬纸片被弹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3.机场的传送带正在匀速运行,放在水平传送带上的行李箱A、B在传送带上不打滑。某时刻行李箱A、B运动到如图所示位置,则它们与传送带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B均受摩擦力作用 B.A、B均不受摩擦力作用C.A受摩擦力,B不受摩擦力作用 D.A不受摩擦力,B受摩擦力作用【答案】D【详解】由题知,行李箱在传送带上两个不同位置都做匀速运动,在行李箱A水平传送带上,行李箱受重力、支持力,两个力的合力为零,若再受到摩擦力,不可能与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所以行李箱A不受摩擦力,行李箱B在转弯传送带上,行李箱B运动的方向在变化,受非平衡力,所以行李箱还受向右的静摩擦力,即行李箱B受摩擦力。故选D。14.A、B两个均匀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1所示,B的边长是A的2倍。将A沿竖直方向切去宽为L的部分,再把切去部分叠放在B上,此时B对地面的压强pB与L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切割后,A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为pA。下列分析正确的是(提示:用极值法——若A被全部切去……)()A.物块B的边长是10cmB.物块B的底面积是200cm2C.物块B受到的重力是200ND.物块A竖直切去一半后,pA=2000Pa【答案】C【详解】A.由图2可知,L的最大值为10cm,则正方体A的边长为10cm即0.1m,由于正方体B的边长是A的2倍,所以物块B的边长LB=2×0.1m=0.2m故A错误;B.由于物块B是正方体,则物块B的底面积SB=0.2m×0.2m=0.04m2=400cm2故B错误;C.由图可知切割前,B对地面的压强pB=5×103Pa,由可知,此时B对地面的压力FB=pBSB=5×103Pa×0.04m2=200N即物块B受到的重力GB=FB=200N故C正确;D.由图2可知,当A全部切去后叠放在B上,B对地面的压强p=6×103Pa,由可知,此时B对地面的压力F=pSB=6×103Pa×0.04m2=240N即A、B的总重力G总=F=240N则A的重力GA=G总-GB=240N-200N=40NA切割前对地面的压力FA=GA=40NA的底面积SA=0.1m×0.1m=0.01m2A切割前对地面的压强物块A竖直切去一半后,A对地面的压力和受力面积都减小一半,由可知,物块A竖直切去一半后,对地面的压强不变,即pA=4000Pa,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15.中考立定跳远测试中,小闽用两脚的前脚掌迅速用力蹬地,人就向前跳起。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此过程小闽的惯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他在空中时,受力(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答案】相互不变不平衡【详解】[1][2][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小闽用两脚的前脚掌迅速蹬地,同时地对人一个向前的摩擦力;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此过程中小闽的质量不变,惯性不变,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小闽在空中时只受重力,则不是平衡状态,因此受力不平衡。16.如图所示,用两个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将两个吸盘对接,用力挤压出空气后难以将其分开,说明吸盘内部气体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若在海拔更高的地方做同样的实验,将其分开所需的力更小,说明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答案】小于小【详解】[1]将两个吸盘对接,用力挤压出空气后难以将其分开,吸盘内部气体压强小于大气压强,在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下,吸盘被紧紧压在一起,很难拉开。[2]若在海拔更高的地方做同样的实验,吸盘内外压强差减小,压力减小,将其分开所需的力更小,说明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小。17.如图所示,一个纸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火焰上方,风车会转动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是因为一定质量的空气受热膨胀后,密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冷空气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应该让热风向(选填“上”或“下”)吹,房间内才会很快变得缓和起来。【答案】变小下【详解】[1][2]火焰上方空气加热后体积膨胀,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根据可知,密度变小。热空气上升,周围冷空气填充进来,形成风,吹动风车转动;因为热空气会上升,所以冬天房间里开空调时,应该让热风向下吹,房间内才会很快变得缓和起来。18.小明生病了,医生给他开了药。他在服药前仔细阅读了说明书,其中一种药片“用法用量”上注明“按体重一日20mg/kg”。小明的体重是50kg,每粒药的规格是0.2g,则他一日应服粒该药片。【答案】5【详解】因为“按体重一日20mg/kg”,所以小明一天服药的质量为m=20mg/kg×50kg=1000mg=1g药品颗粒数为19.“山东舰”航母编队出海执行任务,护卫舰与航母不能近距离并排航行,是因为近距离并排航行时舰艇间海水流速大压强,易造成碰撞事故。【答案】小【详解】由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流体流速大,压强小,所以护卫舰与航母不能近距离航行,防止航行时舰艇间海水流速大压强小,发生碰撞事故。20.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如图所示是国产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车身呈流线型动感设计,当它在水平路面高速行驶时,它对地面的压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的重力。【答案】小于【详解】汽车在水平地面高速行驶时,汽车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小车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在上下压强差的作用下,此时汽车受到一个向上的升力,这个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的合力大小等于汽车受到的重力,可知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重力。21.如图所示,两个材料相同的圆柱体A和B的横截面积分别为SA和SB,则它们的密度之比ρA:ρB=。把A放在水平桌面上时,A对桌面的压强为pA;将A叠放在B上后,B对桌面的压强为pB。若SA:SB=1:4,pA:pB=2:3,则A、B两个圆柱体的质量之比mA:mB=。【答案】1:11:5【详解】(1)[1]两个材料相同的圆柱体A和B,密度相同,即密度比为ρA∶ρB=1∶1(2)[2]根据题意可知SA∶SB=1∶4pA∶pB=2∶3根据题意可知,A对桌面的压力FA=GA=mAgB对桌面的压力FB=GA+GB=mAg+mBg由p=FS可知解得两个圆柱体的质量之比mA:mB=1:5三、作图题22.在图中画出茶壶受重力的示意图.()【答案】【详解】重力的作用点作用在重心上,过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标上重力的符号G,示意图如下:23.在图中画出匀速行驶的汽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力的示意图。【答案】【详解】由于小汽车在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拉力F和摩擦力f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从汽车的重心开始,分别沿水平向左和水平向右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在线段末尾分别标上字母F和f,注意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如图所示:四、简答题24.温室效应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层面积缩小、厚度变薄。北极熊通过冰面时,采用图中的哪种方式不易踩破冰面?并简要解释。【答案】趴着,见解析【详解】北极熊通过冰面时采用趴着的姿势会不易踩破冰面,因为北极熊通过冰面,趴着与走着两种方式对冰面的压力相等,趴着时的受力面积大,由可知冰面受到的压强小,所以应采用趴着的方式不易踩破冰面。五、填空题25.“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在测量摩擦力前,应将弹簧测力计在(选填“水平”或“竖直”)方向调零。【答案】水平【详解】摩擦力在水平方向,所以在测量摩擦力前,应将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调零。26.在利用天平测物体质量实验前,应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将游码的(选填“左侧”或“右侧”)对准称量标尺的零刻度线。若此时发现指针如图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答案】左侧右【详解】[1][2]天平使用前,应该将游码左侧对准称量标尺的零刻度线。如图所示,此时天平的分度盘向左偏,说明左边质量偏大,平衡螺母应该向右调节使得天平横梁平衡。六、实验题27.如图是“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1)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每次滑到水平面时的相同;小车被按着在斜面上静止时,受力(选填“平衡”或“不平衡”)。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重力与力互相平衡;(2)实验中通过观察(选填字母)来反映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A.小车滑行的距离B.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分析可知:表面越,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其速度减小越慢;(4)下列对此实验的分析或推理正确的是;A.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运动要靠力来维持B.如果小车在水平面运动时不受阻力,它就不会停下来(5)发挥你的想象力,尝试推理:如果小车以不同的速度进入阻力为零的水平面上运动,最终它们的速度将(选填“相同”或“不同”);(6)实验完成后,同学们一起讨论运动和力的关系,观点正确的是;A.物体受力,运动状态一定改变B.物体不受力,一定会保持静止C.物体运动,一定受到力的作用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力(7)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该定律(选填“能”或“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因为地球上的任何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答案】速度平衡支持A光滑B不同不能【详解】(1)[1]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小车初始时具有的机械能相同,进入水平面时的机械能相同,所以速度相同。[2]小车被按着在斜面上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平衡。[3]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互相平衡。(2)[4]A.实验中通过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来反映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用到了转换法,故A符合题意;B.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不只有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通过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无法反映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故选A。(3)[5]由实验现象可知,光滑表面上小车运行距离最远,说明速度变化慢,受到的阻力小。(4)[6]A.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而小车的运动不需要靠力来维持,故A错误;B.如果小车在水平面运动时不受阻力,运动状态不会改变,它就不会停下来,而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B正确。故选B。(5)[7]由实验现象推理可知,如果小车以不同的速度进入阻力为零的水平面上运动,小车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因此,最终它们的速度将不同。(6)[8]A.物体受力时,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如物体受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不变,故A错误;B.物体不受力时,可能会保持静止状态,也可能会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B错误;C.物体运动时,不一定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不受力时也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C错误;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力,故D正确。故选D。(7)[9][10]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因为地球上的任何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28.如图是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来反映压力作用的效果;(2)由两图实验现象可得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请列举一个生产生活中应用该结论的事例:;(3)将小桌和砝码放到一块硬木板上(如图丁所示),则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因此,该实验选用海绵而不是木板等硬实材料,目的是:。【答案】凹陷程度甲乙越大压路机的碾子很重等于木板的形状不易改变【详解】(1)[1]根据转换法,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2)[2][3]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关系,应控制受力面积的大小不变,改变压力,故比较甲、乙两图,乙图中压力更大,海绵的凹陷程度更大,可得出的结论是: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4]压路机的碾子很重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即增大压力作用的效果。(3)[5]若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图丙与图丁中,压力大小相同,受力面积也相同,由公式可知,图丙中海绵受到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相等。[6]实验中,选择海绵不选用木板,是因为木板的形状不容易改变,形变不容易观察,难以确定影响因素。29.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实验中:(1)图1是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压强计。它的探头是由空金属盒蒙上橡皮膜构成的。如果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放在液体里的橡皮膜会,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就会产生。因此,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两边液面的来反映压强大小的。使用压强计前应检查装置,若使用前发现U形管中两边液面已有高度差(如图1),接下来的操作是(选填字母)。A.从右管倒出适量液体B.拆下胶管重新安装(2)安装完好后进行实验,小闽发现探头所处深度较浅时,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不明显。此时可将U形管中的水换成密度更的液体以方便读数。(3)继续实验并观察到图2所示实验现象,分析可知: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若图2乙中U形管两侧水面的高度差为10cm,则探头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之差为Pa。这个压强差是由形成的。(4)保持图2乙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小明再向烧杯里加入适量的浓盐水,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大了。于是他得出“在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其内部压强越大”的结论。他的操作(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改进,原因是。(5)探究过程中,保持探头所处深度不变,将U形管逐渐向右侧倾斜,偏离竖直方向,U形管中两液面高度差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发生形变高度差高度差B小增大1000探头位置的液体压强需要没有控制深度不变不变【详解】(1)[1][2][3][4]当将探头放在液体里时,由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金属盒上的薄膜就会发生形变,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就会产生高度差,高度差的大小反映了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液体内部的压强越大,这用到了转换法;若使用前发现U形管中两边液面已有高度差,需拆下胶管重新安装,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故选B。(2)[5]根据可知要使实验更明显,需是h增大,故需减小密度,可将U形管中的水换成密度更小的液体。(3)[6][7][8]图2所示实验现象,同种液体,深度越深,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液体内部的压强越大,故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图中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10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这个压强差是由探头位置的液体压强形成的。(4)[9][10]小明保持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液体的深度增大,液体的密度增大,U形管左右液面差增大,所以该实验中没有控制深度不变,不能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的密度的关系。(5)[11]液体压强不变高度差不变,与是否倾斜无关。七、计算题30.作为福建传统风味美食,螃蜞酱(如图)以其鲜美的味道和独特的营养价值被人们所喜爱。小闽妈妈购买了一瓶“净含量”为200g的螃蜞酱,食用完后测得空瓶质量为100g。(净含量:指标明容器或包装内食品的质量,即不包括容器、外包装及包装材料的质量)求:(1)该瓶螃蜞酱的总质量;(2)该瓶螃蜞酱受到的总重力;(3)用手匀速托起这螃蜞酱,手的托力。【答案】(1)300g;(2)3N;(3)3N【详解】解:(1)该瓶螃蜞酱的总质量(2)该瓶螃蜞酱受到的总重力(3)用手匀速托起这瓶螃蜞酱,这瓶螃蜞酱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