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牛津上海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2/37/wKhkGWegQYWAbD0UAAEsfO_KrFs894.jpg)
![2025年牛津上海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2/37/wKhkGWegQYWAbD0UAAEsfO_KrFs8942.jpg)
![2025年牛津上海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2/37/wKhkGWegQYWAbD0UAAEsfO_KrFs8943.jpg)
![2025年牛津上海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2/37/wKhkGWegQYWAbD0UAAEsfO_KrFs8944.jpg)
![2025年牛津上海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2/37/wKhkGWegQYWAbD0UAAEsfO_KrFs89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牛津上海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四种动物中,运动方式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A.蜥蜴B.牦牛C.东北虎D.金钱豹2、与瓢虫、乌鸦同一类的是()A.草莓B.海豚C.捕虫草D.水稻3、春天百花齐放,五颜六色,那么决定是白花还是红花的具体遗传物质是()A.、DNAB.细胞核C.染色体D.基因4、袋鼠前肢短小,后肢发达,其运动方式是A.爬行B.奔跑C.攀援D.跳跃5、下列不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是()A.身高突增B.脑的重量迅速增加C.神经系统,心脏和肺的功能增强D.性器官迅速发育6、下列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是()A.将黑发染成的黄发B.将直发烫成的卷发C.营养过剩而肥胖D.基因突变7、如图是关节的结构,其中既能减少运动时关节面的相互摩擦,又能缓冲运动时的震动的是()A.5B.2C.3D.18、鱼体表粘液的作用是()A.预防人类捕捉B.减少运动阻力C.保持鱼体表湿润D.辅助呼吸9、科学兴趣小组对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他们将鲤鱼、螃蟹、水草归为一类,将蝗虫、鸡、松树归为一类,他们的分类依据是()A.按生物的用途B.按生物的形态结构C.按生物的生长状况D.按生物的生活环境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10、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会产生相应的()A.浆细胞B.记忆淋巴细胞C.过敏反应E.能够产生抗体的T细胞E.能够产生抗体的T细胞11、可再生的能源是()A.风力B.石油C.沼气D.阳光12、下列有关吸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烟雾会降低呼吸道的净化作用B.长期大量吸烟的人,慢性支气管炎、肺癌发病率提高C.吸烟改善人的记忆力D.烟雾有益于肺活量的增加13、下列有关动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我国特有的珍稀哺乳动物是扬于鳄B.地球上最早出现脊椎的动物是陆生动物C.鱼的侧线具有感知水流方向的作用,是鱼的感觉器官之一D.从生物进化角度来说,地球上现存的陆生动物原始祖先都生活在水里14、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中,你认为哪项是错误的?()A.生物圈的范围约在海平面以下11000m和海平面以上10000m之间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C.生物圈是由全部的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组成的D.生物圈是地球表面的一个“薄层”.15、有关“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正确的是()A.取洁净的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B.用消毒的牙签在口腔内侧壁轻轻地刮几下C.盖盖玻片时,应将它的一侧先接触液滴,再缓慢放平D.染色时,应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酒,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16、“十月怀胎,一朝分娩”,280天左右,一个新生命诞生了,在从受精卵到胎儿呱呱坠地前的整个过程中,胚胎生长发育所需各种营养物质从哪两项中获取()A.子宫B.胎盘C.脐带D.卵黄17、蝗虫具有()A.一对触角B.一对足C.一对复眼D.一对翅18、如图是玉米种子结构模式图和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相关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一的胚包括②③④⑤,是玉米幼小的生命体B.图一上滴加碘液变蓝的部位是①,其消化的主要器官是图二中的⑤C.图一玉米被食用后开始消化的部位是图二中的②,形成的食物残渣从图二肛门中排出的过程是排遗D.图一萌发时最先萌发的结构是⑤,它突破种皮和果皮,形成茎和叶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9、青蛙的眼睛后面有____,可感知声波;头部前端有一对____,是呼吸时气体的通道.20、下图分别为细胞结构和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
(2)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应向____方移动标本;使其位于中央。
(3)吸烟有害健康,原因是烟草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尼古丁),这种物质主要存在于烟草细胞中的____中。
(4)有光学显微镜图示,能调节光线强弱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
(5)枫树的叶子秋天会变成红色,是位于在枫叶中叶肉细胞的[____]____中叶绿素被分解,花青素显现出来的缘故。21、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被称为“分类学之父”的是瑞典科学家____;在他的生物分类系统中使用了以下分类单位:____、____、____等分类单位.22、(2012•海原县校级模拟)请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痰是在[____]____和[____]____中形成的,因为痰中含有____,所以不能____.
(2)图中主要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它的功能是实现____.
(3)消化系统与呼吸系统共有的结构是[____]____,当人边饮食边说笑,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食物就会误入____,引起剧烈咳嗽.因此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23、(2012春•安溪县校级期中)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的心脏有四个腔,图中A为____,B为____,C为____,D为____.
(2)对心脏来说,同侧的____和____相通.
(3)心脏的____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____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
(4)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是____,心室和____之间的瓣膜是动脉瓣,这些瓣膜只能向着一个方向开放,这就保证了血液在心脏里只能从____→心室→____;而不能倒流.
(5)人体的血液循环可分为____和____两条途径.其中肺循环的途径是:右心室→____→肺部毛细血管→____→左心房.通过此循环,血液由含氧少、颜色暗红的____血变成了含氧多、颜色鲜红的____血.24、食物在____内分解成可以被____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____.25、如图1是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有关实验步骤;请据图回答:
(1)该实验的正确步骤是:____.(填序号)
(2)在步骤1中,将植物放在黑暗处的目的是____.
(3)在步骤3中,遮盖黑纸片是为了____.
(4)在步骤6中,滴加的试剂是____,其目的是为了检验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____.
(5)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
(6)表示光合作用过程的公式是____.
(7)光合作用的原料是____.
(8)实验前,图2叶片A部分呈____色,叶片B、C部分呈____色.
(9)实验后,图2叶片C部分呈____色.
(10)图2叶片A部分与叶片____部分对比;说明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
(1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贮藏在____中.
(1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地球生物提供了____来源、____来源____来源.26、请根据“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____,以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盖盖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这样可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____而影响观察.
(2)碘液染色后,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染色最深的细胞结构是____.
(3)如果将口腔上皮细胞改为洋葱表皮细胞进行观察,则尽管洋葱表皮细胞完全浸润在清水中也不会因过度吸水而胀破,这是因为植物细胞的外面具有____的缘故.
(4)临时装片制好后,应先置于____(高、低)倍镜下观察.现有某同学在观察中发现一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要将其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向____移动.27、刚出生的婴儿通过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肺结核.那么,从免疫学和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婴儿所注射的物质和采取的措施分别是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40分)28、一个生态系统不论大小都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____.(判断对错)29、使用显微镜观察时,用左眼观察,右眼闭起才能看得清楚.____.(判断对错)30、细胞的体积增大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变小.____(判断对错).31、呼吸道具有气体交换的功能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8分)32、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一个细胞模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该同学制作的是______细胞模型.
(2)该同学用鞋垫来模拟这种生物的形状;在鞋垫边缘用毛线围一圈代表能进行气体交换的______.
(3)该同学用黑豆分散在不同的区域来代表进行食物消化的______.用川豆来代表各种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______.
(4)该细胞模型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没有在鞋垫周围粘贴上细丝,用来模拟该种生物在水中游动的______.33、(齐陵一中刘翠红)(5分)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形态变化的影响,某同学利用30只大小、发育状况相似的蝌蚪,制定并实施如下实验计划:⑴.将3个玻璃缸分别编为1号,2号,3号。⑵.在3个玻璃缸中分别放入2000mL提前晾晒3~4天的自来水和等量的新鲜水草,然后在每个玻璃缸中放入10只蝌蚪。⑶.在1号玻璃缸中加入甲状腺激素5mg;在2号玻璃缸中加入甲状腺抑制剂(甲硫咪唑)5mg.3号玻璃缸作为对照,缸中不加药.⑷.向1号,2号玻璃缸连续投药7天,每天一次,药量相同.在喂养过程中,每两天换一次水,每次换3/4的水,每天还需喂饭粒少许。⑸.每隔1天(或2天)观察一次,观察时用小网将蝌蚪捞出来放在培养皿中,再将培养皿放在坐标纸上(1mm×1mm),观察并且测量蝌蚪的体长变化,前肢和后肢的生长情况,尾的变化等,特别要注意观察1号玻璃缸中蝌蚪的形态变化。⑹.连续观察10~20天,把每次观察,测量到的结果记录下来。请分析回答:⑴选取蝌蚪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其发育过程为__________.⑵要说明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本实验中共有___组对照实验。⑶预测结果:1号缸蝌蚪______________;3号缸蝌蚪按正常时间发育成蛙;2号缸蝌蚪则_______________,此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其他(共1题,共2分)34、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面是几种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③细胞与①、②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没有____.
(2)细胞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在①、②两种细胞中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
(3)经观察发现,只在①细胞中含有液泡和____;因此该细胞是植物细胞.
(4)将图示①②两种细胞放入蒸馏水中,甲细胞不会胀破,是因为甲具有起保护支持作用的____.遗传信息的控制中心位于____.
(5)与牛、马、羊等动物的细胞相比,③细胞可通过____的方式繁殖后代.用煮沸的方法无法消灭细菌,因为某些种类的细菌在不良条件下会形成休眠体____.
(6)④为病毒EV71,它的结构简单,它没有细胞结构,仅由____和____组成.病毒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它是以____方式进行繁殖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分析】动物的运动方式有: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以便觅食和避敌,【解析】【解答】解:A;蜥蜴生活在陆地上;运动方式是爬行;
B;C、D有发达的四肢;运动方式是行走或奔跑等;
故选:A2、B【分析】【分析】动物是多细胞真核生命体中的一大类群,称之为动物界.动物是生物界中的一大类,一般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以有机物(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为食料,因此具有与植物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进行摄食、消化、吸收、呼吸、循环、排泄、感觉、运动和繁殖等生命活动.【解析】【解答】解:瓢虫;乌鸦属于动物;选项中海豚属于动物,草莓、捕虫草和水稻属于植物.
故选:B3、D【分析】【分析】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基因是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决定生物的性状.【解析】【解答】解:生物的特征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生物的某个具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决定是白花还是红花的具体遗传物质是基因.
故选:D.4、D【分析】该题考查的是袋鼠的运动方式,袋鼠是跳跃式的运动。【解析】【答案】D5、B【分析】【分析】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和发育的黄金时期,生理和心理等方面都发生着显著的变化.【解析】【解答】解:ACD;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体重增加,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能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如男孩出现喉结、腋毛、阴毛以及声音变粗等,女孩乳房增大,脂肪积累增多,身体丰满,臀部变圆等.不合题意.
B;青春期以前;脑的重量接近成人水平,青春期脑的重量增加不多.符合题意.
故选:B.6、D【分析】【分析】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解析】【解答】解:ABC;“将黑发染成的黄发”、“将直发烫成的卷发”、“营养过剩而肥胖”;都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D;“基因突变”;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所以;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是“基因突变”.
故选:D.7、A【分析】【分析】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根据关节的结构模式图;图中各部分的名称是:1关节头,5关节软骨,4关节窝,2关节囊,3关节腔.
关节面: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骨的接触面;其中略凸起的一面叫做关节头,略凹进的一面叫做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
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解析】【解答】解: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5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故选:A8、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解析】【解答】解:鱼类有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①鱼身体的颜色上深下浅(背部深灰色;腹部白色)为鱼的保护色.②身体呈流线型中间大两头小.③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④身体两侧有一行侧线,侧线和神经相连,主要是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⑤鱼的身体长有胸鳍;背鳍、腹鳍和尾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⑥鱼用鳃呼吸.⑦体内有鳔,主要作用是调节身体的比重,鳔在鳍的协同下,可以使鱼停留在不同的水层里.故实验中手握鲫鱼时,往往已经捉到手的鱼又让它挣脱,这是因为鱼体表光滑有黏液.
故选:B9、D【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分类依据.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分类的依据和特征方面来切入.【解析】【解答】解:生物分类的依据;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等,将生物分为若干类.如植物界、动物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非细胞生物界.鲤鱼(鱼类)、螃蟹(甲壳纲)、水草(植物)都是生活在水中的生物;蝗虫(昆虫)、鸡(鸟类)、松树(植物)都是生活在陆地上的生物.他们的分类依据是按生物的生活环境.
故选:D.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10、ABD【分析】【分析】1;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会发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
2、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解析】【解答】解:A;第一次感染人体;可以发生体液免疫,产生浆细胞,A正确;
B;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可以产生记忆淋巴细胞;B正确;
C;过敏反应发生于病原体第二次感染人体;C错误;
D;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免疫反应;D正确;
E;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E错误.
故选:ABD.11、ACD【分析】【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能在短时间内形成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解析】【解答】解: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不可在短时间内形成,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只要空气流动就会有风能;风能是可再生能源.沼气能在短时间内形成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可以再生的水能;太阳能、生物能、风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资源的统称.
故选ACD12、AB【分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吸烟的危害,思考解答.【解析】【解答】解: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这些有害物质进入呼吸系统,损伤呼吸道,降低呼吸道的净化作用,进入肺,危害肺的健康,引起包括支气管炎、肺癌在内的呼吸系统疾病,有害物质还会通过循环系统进入其他系统,而影响其他系统的疾病,如降低脑的功能等,因此我们要拒绝吸烟.可见AB符合题意.
故选:AB13、CD【分析】【分析】此题考查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鱼侧线的作用、生物进化的历程的知识,据此答题.【解析】【解答】解:A;我国特有的珍稀哺乳动物是大熊猫;不符合题意.
B;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鱼类;不符合题意.
C;鱼的侧线具有感知水流方向的作用;是鱼的感觉器官之一,符合题意.
D;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是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故选:C、D14、AC【分析】【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解析】【解答】解: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因此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属于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人为的破坏超过了其调节能力,其平衡会被打破.可见AC是错误的.
故选:AC15、BCD【分析】解:A;“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A错误;
B;刮”;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刮取口腔上皮细胞,B正确;
C;“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C正确;
D;“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D正确.
故选:BCD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刮、涂、盖、染.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刮”;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上膛轻轻地刮几下;
“涂”;把带有口腔上皮细胞的牙签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生理盐水滴中,涂抹均匀;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关键点: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步骤及注意的问题.【解析】BCD16、B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胚胎的发育和营养的有关知识.胎盘是哺乳动物妊娠期间由胚胎的胚膜和母体子宫内膜联合长成的母子间交换物质的过渡性器官.【解析】【解答】解: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相遇并结合形成受精卵;随后受精卵开始发育成最初的胚胎,此时的发育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当胚胎到达子宫后着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怀孕),此后的通过胎盘交换营养物质来自母体.怀孕两周后,胚胎称作胎儿.所以受精卵到胎儿呱呱坠地前的整个过程中,初期营养来自卵黄,后期来自母体.
故选B、D17、AC【分析】【分析】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和单复眼等,据此答题【解析】【解答】解:蝗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有1对触角,触角具有嗅觉和触觉的作用,3对足(1对前足;一对中足、一对后足),2对翅.一对复眼和3只单眼,一对复眼是主要的视觉器官,三个单眼仅能感光.
故选:A、C18、CD【分析】【分析】图一中①胚乳,②子叶,③胚芽,④胚轴,⑤胚根,图二中①肝脏,②胃,③胰腺,④大肠,⑤小肠.【解析】【解答】解:A;图一的胚包括②子叶、③胚芽、④胚轴、⑤胚根;是玉米幼小的生命体,正确.
B;图一上滴加碘液变蓝的部位是①胚乳;其消化的主要器官是图二中的⑤小肠,正确.
C;玉米种子成分主要是淀粉;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错误.
D;萌发时最先萌发的结构是⑤胚根;它突破种皮和果皮,形成根,错误.
故选:CD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9、鼓膜鼻孔【分析】【分析】青蛙的头部是感觉中心,眼睛,能对活动的物体形成视觉;青蛙两眼的后方各有一个圆形的膜叫鼓膜,鼓膜能够传导声波,产生听觉;前端有一对鼻孔,是呼吸时气体的通道.【解析】【解答】解:青蛙两眼的后方各有一个圆形的膜叫鼓膜;鼓膜能够传导声波,产生听觉.前端有一对鼻孔,是呼吸时气体的通道.
故答案为:鼓膜;鼻孔.20、生理盐水右上方液泡3遮光器7反光镜5叶绿体【分析】【解答】(1)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细胞液的浓度约是0.9%;因此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原有形态.
(2)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倒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当物像位于视野右上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左下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
(3)细胞内的物质主要在液泡内.吸烟有害健康;原因是烟草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尼古丁),这种物质主要存在于烟草细胞中的液泡中.
(4)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光圈;可以控制通过光线的多少,反光镜由平面镜和凹面镜组成,能改变光线的强弱.因此在光学显微镜图示,能调节光线强弱的3遮光器和7反光镜.
(5)正常生长的枫叶是绿色的;这是因为这样的枫叶中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在正常光合作用期间,叶绿体中的色素对绿光的吸收量非常少,几乎都反射出来了,造成了叶片的绿色.而到了秋天,叶片衰老,由于叶绿素不够稳定,逐渐分解,而失去了反射绿光的作用,而这时花青素的颜色就显现出来了,花青素又称红色素,位于叶片细胞中的液泡内,它与叶片中其他色素不同,不参与光合作用.因此枫树的叶子秋天会变成红色,是位于在枫叶中叶肉细胞的5叶绿体中叶绿素被分解,花青素显现出来的缘故.
故答案为:(1)生理盐水;(2)右上方;(3)液泡;(4)3;遮光器;7;反光镜;(5)叶绿体.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及其显微镜的操作和细胞的结构功能的是必考内容要掌握记住。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制作临时装片和显微镜下物像的移动、液泡、显微镜视野光线强弱的调节、枫树的叶子秋天会变成红色的原因.据此解答.首先明确图中各结构的名称.①转换器;②物镜;③遮光器;④目镜;⑤粗准焦螺旋;⑥细准焦螺旋;⑦反光镜;1细胞壁;2细胞膜;3液泡;4细胞核;5叶绿体;6细胞质21、略
【分析】【分析】首次制定统一的生物命名法的科学家是瑞典自然学者林奈;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1)林奈;瑞典自然学者,现代生物学分类命名的奠基人,被称为“分类学之父”.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名制命名法.物种的正式名称必须由两个拉丁词构成,属名在前,种加词在后,后面还常常附有定名人的姓名和定名年代等信息.在生物学中,双名法是为生物命名的标准.正如“双”所说的,为每个物中命名的名字有两部分构成:属名和种加词.
(2)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近.
故答案为:林奈;界;门;纲.22、略
【分析】【分析】(1)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2)图中,由上到下依次是②鼻腔、③咽、④喉、⑤气管、⑥支气管、①肺.【解析】【解答】解:(1)⑤气管和⑥支气管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黏液还能黏附灰尘和细菌等.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因此痰是在气管和支气管中形成的,因为痰中含有细菌,所以不能随地吐痰.
(2)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因此图中主要的呼吸器官是①肺,它的功能是实现肺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3)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因此消化系统与呼吸系统共有的结构是③咽,人边饮食边说笑,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食物就会误入咽,引起剧烈咳嗽.因此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故答案为:(1)⑤;气管;⑥;支气管;
(2)①;肺;肺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3)③;咽;咽.23、略
【分析】【分析】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解析】【解答】解:(1)识图可知:图中A是左心房;B是右心房、C是左心室、D是右心室.
(2)(3)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4)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5)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其中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射入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如图:
故答案为:(1)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
(2)心房;心室。
(3)左心室;左心房。
(4)房室瓣;动脉;心房;动脉。
(5)体循环;肺循环;肺动脉;肺静脉;静脉;动脉24、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食物消化、吸收的概念.【解析】【解答】解: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酶作用下转变成能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糖类被最终分解成葡萄糖,脂肪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被分解成氨基酸再被人体吸收进入循环系统.被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
故答案为:消化25、略
【分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实验要点:一是验证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利用的原理是淀粉遇碘液变蓝;二是探究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实验中主要采用对照的实验方法.【解析】【解答】解:(1)由图1可知;该实验的方法步骤是:1暗处理→3部分遮光后光照→2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7酒精脱色→4漂洗→6滴加碘液检验→5冲掉碘液观察叶色,即1→3→2→7→4→6→5.
(2)1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
(3)3部分遮光后光照: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光照.如果这一部分遇碘不变蓝,而照光部分变蓝,说明经一昼夜黑暗处处理后叶片中原来贮存的淀粉消耗了,照光部分的淀粉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还说明叶片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制造淀粉.
(4)6滴加碘液检验: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检验是否产生淀粉.
(5)本实验是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光照的部分作为对照组,遮光(不照光)的部分作为实验组,说明绿叶只有在光下制造淀粉.
(6)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用公式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7)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淀粉)+氧气.由此可知: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条件是:光能;场所是:叶绿体;产物是:有机物--淀粉和氧气.
(8)银边天竺葵叶片的边缘呈白色;其他部分呈绿色.图2表示把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圆纸片将B处两面遮盖.叶片A部分是叶片的边缘无叶绿体呈白色,叶片B;C部分含有叶绿体,叶绿体因含有叶绿素而呈绿色.
;(9)由图2所示可形成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B和C;其变量是光照;另一组是A和C,其变量是叶绿体.C部分遇碘液变蓝,说明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进而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由于A部分无叶绿体,遇碘不变蓝,说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B部分遮光,遇碘不变蓝,说明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10)图2中;叶片A部分与叶片C部分是以叶绿体为变量的对照组,A部分遇碘不变蓝,C部分遇碘液变蓝,说明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即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1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
(1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故答案为:(1)1→3→2→7→4→6→5;
(2)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3)形成对照实验;
(4)碘液;淀粉;
(5)光照;
(6)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7)二氧化碳和水;
(8)白;绿;
(9)蓝;
(10)C;
(11)有机物;
(12)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26、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临时装片制作的注意事项和显微镜的使用.【解析】【解答】解:(1)为保持细胞的正常形状;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盖盖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这样可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2)细胞核里有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有保护和支持作用,因此尽管洋葱表皮细胞完全浸润在清水中也不会因过度吸水而胀破.
(4)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若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由于物像和实际物体是相反的,因此,应该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就可以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
故答案为:(1)生理盐水;气泡.
(2)细胞核.
(3)细胞壁.
(4)低;右下方.27、抗原保护易感人群【分析】【分析】疫苗是减毒的、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计划免疫是指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解析】【解答】解:抗原;是指抗原物质进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卡介苗对于接种的人来说是引起它产生抗体的物质,是抗原.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在婴儿刚出生时就接种卡介苗,其产生的抗体,能抵抗肺结核杆菌,保护人体不被结核杆菌侵袭,维持人的身体健康,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上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故答案为:抗原保护易感人群四、判断题(共4题,共40分)28、√【分析】【分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两部分组成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解析】【解答】解: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两部分组成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故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29、×【分析】【分析】用显微镜观察时正确的方法是:用左眼观察,同时右眼睁开,便于边观察边作图.【解析】【解答】解:一般人习惯右手书写;所以观察时左眼观察,右眼便于记录作图.如果用左眼观察,右眼闭起就不能同时记录作图.即使你不记录作图,这样观察也有助于培养习惯,为以后记录作图时打好基础.因此用显微镜观察时正确的方法是:用左眼观察,同时右眼睁开,故“用左眼观察,右眼闭起才能看得清楚”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30、√【分析】【分析】细胞的生长需要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而随着细胞体积的增大,其需要的营养物质也愈来愈多,当体积大到一定程度时,其表面积相对会变得较小,不能满足其对营养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背景音乐广播语音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电涡流缓速器控制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热熔胶喷枪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带灯荧光笔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对焊加强管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台式移印打码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八针链式缝纫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面粉机磨辊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速溶乳化轻质硅酸钠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纳豆激酶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诗词写作入门课件
- 2023年上海青浦区区管企业统一招考聘用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植物之歌观后感
- 空气能热泵安装示意图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检验批填写全套表格示范填写与说明
- 2020年中秋国庆假日文化旅游市场安全生产检查表
- 昆明天大矿业有限公司寻甸县金源磷矿老厂箐-小凹子矿段(拟设)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
- 心有榜样行有力量 -从冬奥冠军徐梦桃身上感受青春奋斗初中主题班会
- GB/T 3860-1995文献叙词标引规则
- 七年级英语下册阅读理解10篇
- 设计质量、进度保证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