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外研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外研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外研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外研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孔子曾说“中上之人,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下之人,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他提倡A.启发诱导B.因材施教C.温故而知新D.有教无类2、假如你给战国时期的蜀守李冰画像,你可以选择的历史场景是A.上书秦孝公请求变法B.主持开凿灵渠C.主持修建都堰D.主持修筑长城3、下列帝王在《资治通鉴》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元世祖4、后人沿着张骞的足迹,走出了誉满全球的“丝绸之路”。张骞最初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A.推动经济交流B.寻求军事联盟C.加强友好交往D.引进果树品种5、被誉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的是()A.炎帝B.黄帝C.嫘祖D.女娲6、下列政权中,曾统一过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是()A.曹魏B.西晋C.东晋D.前秦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7、【题文】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2分)

A.17世纪由康熙皇帝设置的管理边疆的机构。

B.18世纪由清朝政府设置的管理边疆的最高军事、行政长官8、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______(判断对错)9、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1)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___________在位时,统治残暴,最后被商灭掉(2)商王__________将都城迁到殷,此后商朝保持了相对的稳定(3)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______________。(4)秦国蜀郡太守________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文明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5)春秋后期,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的的思想家是___________。10、公元前______年,陈胜、吴广领导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______年,张角领导的东汉末年黄巾军农民大起义爆发。11、【题文】判断;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北宋建立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完成了国家的统一。12、填空题。

1.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生活在长江流域的____

2____和____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____(朝代)开始的,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与今天的汉字有着渊源关系,这种文字是____

4____是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5.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____。

6.尧、舜、禹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____。

7.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其弟子把他的言论整理为____(书名)。

8.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为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竞争。其中最先称霸的是____(人名)。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为了巩固统治,东周的统治者开始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14、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15、宋齐梁陈四个南朝政权的都城都在建康。()16、(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将判断结果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1分)春秋晚期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17、(2016•郴州)西汉史学家司马光编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评卷人得分四、改错题(共1题,共2分)18、唐朝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3题,共15分)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40多年。相传他有弟子3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以“为政以德”。材料二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是荀子的学生,他强调“法治”并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理论。(1)材料一、二中的“他”分别指的是谁?(2分)他们各属于“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2分)(2)请用最简练的语言指出材料一中“他”的历史地位,并列出三条与“他”有关的教育方面的成就或主张。(5分)(3)材料一、二中的“他”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主张有何不同?(4分)试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治国问题的认识。(2分)20、学习探究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探究一:制度篇。

(1)统治阶级为加强统治;总是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请问,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和秦朝分别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探究二:经济篇。

(2)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的原始居民就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你知道是什么吗?

(3)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最典型的两例。探究三:文化篇“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试举一例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探究四:感悟篇。

(5)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21、《沁园春•雪》里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指的哪两位著名帝王?他们在历史上的主要贡献是什么?(2分)(2)这两位帝王在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B【分析】【解析】试题分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孔子向来认为,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上智、下愚与中人。既然人有这么多的差别,那么,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出“因材施教”的原则。考点:本题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解析】【答案】B2、C【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秦国都江堰工程史实的认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是“战国时期的蜀守李冰画像”,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建了都江堰,都江堰既可以防洪又可以灌溉,是城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本题选C。考点:著名的都江堰【解析】【答案】C3、D【分析】【分析】《资治通鉴》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就是说战国之前.五代之后的历史人物和发生的历史事件在《资治通鉴》找不到,A.B.C.C四个选项中,只有D选项元世祖生活的年代在五代之后,其三人都生产在战国至五代之间。故答案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资治通鉴》叙述史实的时间范围。4、B【分析】【分析】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出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辗转到达大月氏后返回长安。了解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张骞出使西域。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汉武帝时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5、A【分析】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黄河流域部落的首领;号神农氏.传说,炎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开辟集市,被誉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创始人.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炎帝的知识点;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以原始农业和医药学起源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炎帝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解析】【答案】A6、D【分析】曾统一过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是前秦。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丞相,励精图治,前秦迅速强大起来,消灭了北方的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ABC三个政权都不是少数民族建立的。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前秦。前秦在南下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打败。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的前秦政权曾统一过北方。【解析】D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7、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前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图片中;左上角的方框所在的位置是今新疆地区,18世纪时,清政府曾经在此设置伊犁将军,作为管理这一地区的最高军事;行政长官;右下角方框所在的位置是今台湾地区,17世纪时,康熙皇帝曾经在此设置台湾府,管理台湾、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事务。故A应填在右下角,B应填在左上角。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解析】【答案】BA8、略

【分析】隋炀帝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用六年时间开凿了大运河,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从北往南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因此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

本题以判断对错形式考查隋朝大运河.

本题以隋朝大运河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9、略

【分析】(1)本题考查商汤灭夏。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桀,奢侈残暴,引起人们强烈不满。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首领汤,联合周边部落起兵打败了桀,建立商朝,建都在亳。故本题应填夏桀。(2)本题考查了盘庚迁都的相关知识。因为水患和政治动乱,商朝曾几次迁都,一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故本题应填盘庚。(3)本题考查春秋争霸的相关知识。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他当政以后,任用管仲为相,注重发展经济,改革内政,齐国很快强大起来。之后他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在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故本题应填齐桓公。(4)本题主要考查都江堰的相关知识。依据所学知识,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故本题应填都江堰。(5)本题主要考查老子的思想。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后期的楚国人,著有《道德经》,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故本题应填老子。【解析】(1)夏桀。

(2)盘庚。

(3)齐桓公。

(4李冰。

(5)老子10、209184【分析】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由于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农流离失所,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广大人民再也不能忍受这种黑暗统治,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184年,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爆发,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故答案为:

209;184。

本题主要考查陈胜;吴广起义和黄巾大起义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陈胜、吴广起义和黄巾大起义的相关史实。【解析】20918411、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宋有没没有完成国家的统一。北宋建立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没有完成国家的统一,因为此时,在北宋周边地区出现了大理;契丹、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它同北宋之间是并立的关系。故本题错误。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解析】【答案】B12、元谋人炎帝黄帝商朝甲骨文司母戊鼎陈胜吴广起义禅让制《论语》齐桓公【分析】【分析】1.结合所学;据考古发现,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是人类,发现于长江流域的云南元谋。

2.结合所学;炎帝和黄帝是生活于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炎黄曾联合打败蚩尤,后阪泉之野战役后,炎帝战败归附于黄帝,炎黄二部走向联合,占据中原不断繁衍,形成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也被称为“人文始祖”。

3.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也是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与今天的汉字有着渊源关系。

4.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它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饰华丽,工艺高超,体现了庄严凝重的风格。高1.33米,长1.10米,重800多千克,是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5.公元前209年;爆发的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地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其革命首创精神及英雄气概值得我们学习。

6.本题考查禅让制的定义。结合所学;在尧舜禹时期,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这种办法称之为“禅让”,是一种通过相对和平的方式推举继承人的方式,并不是个人权力的转移,而是反映了这些部落间势力此消彼长的关系。

7.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们把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一书。

8.结合所学可知;在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齐国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经济;齐国地近渤海,拥有山海渔盐之利,发展国力;对外,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积极开展对外活动;在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代表出发,承认了齐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点评】统一国家的建立•“伐无道,诛暴秦”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分析】【分析】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的统治者开始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故本题东周错误,应改为西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14、√【分析】【分析】墨子思想可概括为十项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其中“兼爱、非攻“要求对待别人就像对待自己一样;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坚决反对以大欺下、以强凌弱的战争。“节用”是指反对奢靡,提倡节俭,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百家争鸣。15、√【分析】【分析】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它们的都城都在建康。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南朝。16、√【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晚期孙武所著的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是兵家的鼻祖,他所著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就出于此书。故本题正确。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二)【解析】【答案】√17、×【分析】【分析】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不是司马光编著的.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司马光的主要贡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小.四、改错题(共1题,共2分)18、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三省六部制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是西晋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是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所以本题正确。【解析】(√)

五、综合题(共3题,共15分)19、略

【分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一中提到人物拥有弟子3000人,出名的有72人,而且他还提出“为政以德”,这分明讲的是孔子;材料二提到的人物是荀子的学生,生活在战国末期,主张“法治”,很明显是讲韩非。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而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2)本题主要考查孔子的历史地位及其在教育方面的成就和主张。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他在教育方面的成就或主张有: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注意“因材施教”;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要求学生“温故而知新”等。(3)本题主要考查孔子和韩非在治国方面的不同主张。孔子主张“为政以德”;韩非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当今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我们既要坚持依法治国,又要重视以德治国,要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二)【解析】【答案】(1)分别是孔子、韩非。各属于儒家、法家。(4分)(2)历史地位: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后世有深远影响。(2分)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注意“因材施教”;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要求学生“温故而知新”等。(3分)(列出三条即可)(3)不同:孔子主张“为政以德”;韩非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4分)认识:既要坚持依法治国,又要重视以德治国,要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答出其意即可)(2分)20、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和秦朝的郡县制。根据已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统治,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