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世纪版必修1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2/03/wKhkGWegQIaARjKOAAHnFIs0tbU329.jpg)
![2025年新世纪版必修1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2/03/wKhkGWegQIaARjKOAAHnFIs0tbU3292.jpg)
![2025年新世纪版必修1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2/03/wKhkGWegQIaARjKOAAHnFIs0tbU3293.jpg)
![2025年新世纪版必修1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2/03/wKhkGWegQIaARjKOAAHnFIs0tbU3294.jpg)
![2025年新世纪版必修1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2/03/wKhkGWegQIaARjKOAAHnFIs0tbU32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新世纪版必修1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69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歌曲和地图都能够反映特定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下图是一幅近代某一场战争的示意图,下列歌词能反映这场战争的是。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B.“我们抱定必死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C.“革命血如花,推翻了专制,建设了共和,产生了民主中华。”D.“我背上了子弹带,勇敢向前方,我挎上了手榴弹,要消灭那蒋匪帮。”2、下表所示为清代部分地区农业生产情况。据此可知;清代。
A.外来物种改善了生态环境B.农民重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C.轮作技术使区域生产趋同D.农产品商品化的倾向较突出3、有学者认为,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上,最终通过“利益谈判”实现“妥协”的“多元利益集团”,不包括A.大州与小州B.共和派与君主派C.南方与北方D.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4、明代万历年间.土司刘瀚将养牛圈场迁于永兴场(位于湖南湘西),并新建石街道。清初因附近朱砂开采盛极一时;乾隆年间,永兴场发展为有十多条小街的闻名全省的大集市,街上形成以江西商人钱姓、钟姓等为主的八大商号。这可用于说明()A.明清时期商帮的发展B.长途贩运贸易逐渐兴盛C.新型生产关系的孕育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5、明清时期,“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的事例不胜枚举。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典卖地产,投资工商业的现象。这反映出明清时期()A.社会群体流动加速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C.土地经营方式转变D.土地市场化趋势明显6、宋仁宗时期大臣富弼说到,国家财政收入的十之八九来供养军队,财政消耗巨大。这种状况的影响是A.养兵成为朝廷的严重负担B.扭转了在边境的军事被动C.造成了武将拥兵割据问题D.抵消了王安石变法的成果7、三元里抗英斗争,史学界有不同的认识。如:观点一,认为三元里人民的英勇斗争显示下层民众抗击侵略军的坚定意志和英勇气概,用事实击灭了英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有力驳斥了清政府内部的妥协主义和投降主义;观点二,认为三元里抗英斗争受传统夷夏思想的影响,主观上是一次保家卫国的自觉战斗,只能发生于英军侵略肆虐的地区。下层民众当时还没有国家利益和民族主义的意识。这两种观点()A.结论相互矛盾故都不能成立B.可互证形成全面丰富的解释C.基于对立角度的主观化解读D.观点二的论证违背历史真实8、在下面的“三角贸易”示意图中;③处应该填写的历史信息是。
A.推动资本的原始积累B.促进种植园经济发展C.促进殖民地经济开发D.打破原有的社会结构9、《拳事杂记》记载“团匪起时,痛恨洋物,犯者必杀无赦”;联军入京后,则一变为“西人破帽只靴,垢衣穷裤,必表出之”。19世纪末中国社会的这种变化反映出。A.民众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B.学习西方成为社会的共识C.清政府沦为列强治华工具D.西装成为社会主流的服饰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0、明朝的的建立。
(1)元末农民起义:________年,元朝爆发农民起义,起义迅速波及全国大部分地区。起义将领________势力逐渐强大;统一了南方大部分地区。
(2)明朝建立:________年,朱元璋称帝,定都________,国号大明。明军攻占________,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11、一二·九运动。
(1)“华北自治运动”激起1935年的_______大规模游行示威;即一二·九运动。
(2)一二·九运动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_______”的抗日救国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3)抗日救亡运动也就此掀起高潮。12、陈胜吴广起义。
(1)直接原因:法律严酷;逾期处死。
(2)公元前209年,________、________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不久战败。
13、北朝: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________和________,稍后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五个王朝合称北朝。后北周灭北齐。不久,________取代北周统一全国14、唐朝灭亡:________年,________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15、建筑:________工匠李春设计建造________;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16、隋唐时期,________阶层在政治上已经衰落,但重视家族背景的________观念仍然十分流行17、经过:义和团提出“________”的口号进行反洋斗争,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评价: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________倾向,也存在明显的________行为,由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义和团运动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但他所提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________,使外国列强认识到瓜分实属下策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8、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即立法、司法、行政三项权力之间互相制约。A.正确B.错误19、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A.正确B.错误20、二战后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它主要包括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和资本主义贸易体系。A.正确B.错误21、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成为继丝绸之路之后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A.正确B.错误22、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A.正确B.错误23、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A.正确B.错误24、《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最早最完整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12分)25、伴随着历史的演进;"中国”一词的含义也在日益丰富与扩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指居中集众之旗;引申为中心;中央;“国”指执戈捍卫之城,进而指称军事、政治中心地。“中国”初义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师(首都),与“四方”对称。
——冯天瑜:《“中国”的古今演绎》材料二元人的“中国观”完备形成;其要点是:“中国”的疆城:突破九州而演变为十一行省;“中国”的人民:突破汉人而演变为汉;蒙、色目等众多民族;“中国”的文化:突破农耕文化而演变为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兼有;“中国”主权的行使者:可以是汉族政权,也可以是“行中国之道”的少数民族政权。
——何志虎:《“中国观"在元代的转换》材料三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作为签约的一方,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这一国号,而不是“大清”这一朝号,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最初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2)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中元人“中国观"形成的历史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的历史意义。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历史演进中“中国”一词含义的理解。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汉代最初流传下来的《春秋》等经典文献;都是用古篆文写成的。古文经学依托先秦古文经典,强调文字训诂。为了研究与推广,一些经学家用通行的隶书来解读古文的经典,形成夸文经学。他们从现实政治出发,常常附会经义。古文经学家视孔于为一史学家,六经都是前代的史料,孔子只是前代文化的保存者,“迷而不作,信而好古”,六经的次第应当按史料产生的早晚排列。夸文学家视孔子为教育末;政治家,六经只是孔子“托古改制”的工具。孔子所着重的不在于六经的文字事实,而在于经学的微言大义。六经的次第当然要按程度的浅深而排列。今文经学在西汉受到尊崇,东汉时被古文经学超越。
——摘编自周予同《中国经学史讲义》材料二成丰年间;夸文经学得以复兴再起,井成为学术的主潮。魏源指出,烦琐考据是“锢天下聪明知慧使尽出于无用之一连”,西汉今;古文本是一家,大同小异不过什一。六经皆圣人忧惠之书,治经当探求圣人的微言大谊(义),以求通经致用,以经术为治术。
——李军《论清代夸文经学的创立复兴及其思想特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汉朝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区别,分析西汉今文经学受到尊崇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魏源思想特点,说明其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详解】
根据图示内容可知战场遍及中国南北方的沿海和华北地区,结合所学可知这场战争应该是抗日战争,所以B项歌词符合题意,故选B;A项反映的是国民大革命,C项反映的是推翻清政府专制统治,D项反映的是解放战争,均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B。2、B【分析】【详解】
通过观察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代湖北、陕西等地的农民因地制宜,在溪河两岸、平原山沟等种植多种作物,努力提高粮食产量,反映出农民重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B项正确;外来物种改善了生态环境与河岸、山地等发展种植业,影响水土保护与材料不符,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三地的生产日益趋同,C项错误;农产品商品化的倾向较突出在表格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3、B【分析】【详解】
美国独立后不存在君主制;故B错误,符合题意,宪法体现出大州与小州;南方和北方以及中央和地方的妥协,故A、C和D不符合题意。
点睛:美国1787年宪法如何协调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的矛盾?
(1)中央和地方:联邦政府权力大大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2)大州和小州:参议院议员按州分配;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分配。
(3)南方和北方:黑人奴隶按五分之三折算。4、A【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朱砂开采盛极一时乾隆年间,永兴场发展为有十多条小街的闻名全省的大集市,街上形成以江西商人钱姓、钟姓等为主的八大商号”,并结合所学可知,永兴场的发展得益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和江南工商业市镇的兴盛。永兴场街上形成了以江西商人钱姓、钟姓等为主的八大商号,反映了商帮群体的活跃,这可用于说明明清时期商帮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明清时期江南工商业市镇的繁荣,没有涉及长途贩运贸易,排除B项;明清时期新型生产关系的孕育指的是资本主义萌芽,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材料强调了永兴场“附近朱砂开采盛极一时”及“永兴场发展为有十多条小街的闻名全省的大集市”,并未体现农产品商品化,排除D项。故选A项。5、D【分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中国)。根据材料“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可知,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富商巨贾大量购买土地,同时也有卖掉土地,投资工商业的现象,说明明清时期,土地的市场化趋势越来越明显,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土地的买卖,没有体现社会群体流动,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土地经营方式有土地集约经营和粗放经营,材料描述的是土地买卖,没有涉及土地经营方式的转变,排除C项。故选D项。6、A【分析】【详解】
材料“国家财政收入的十之八九来供养军队,财政消耗巨大”体现的是宋朝的养兵数量过大成为朝廷巨大的财政负担,A正确;宋朝在于少数民族对峙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B排除;宋朝重文轻武政策,成功的解决了武将割据的问题,C排除;此时王安石变法尚未开始,D排除。故选A。7、B【分析】【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对于鸦片战争中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是站在中华民族整体的角度,该观点认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显示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决心,另一种观点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没有站在国家利益角度,纯粹是民众受传统夷夏观影响下的自发行为,两种观点站在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认识,可互证形成全面丰富的解释,B项正确;材料中两种史学观点的结论没有自相矛盾,观点一的结论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有力驳斥了清政府内部的妥协主义和投降主义,观点二的结论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自发行为,下层民众当时还没有国家利益和民族主义的意识,排除A项;材料中两种观点并不是站在对立角度,观点一站在中华民族整体角度,观点二站在传统夷夏观角度,排除C项;观点二的论证基本符合史实,当时我国民众的抗击侵略行为大多是自发行为,并未有上升到国家整体利益角度,排除D项。故选B项。8、A【分析】【详解】
材料是对三角贸易过程的描述,其中对欧洲的影响是推动了早期资本原始积累,因此根据材料“③西欧”可知A项正确;BCD项是对美洲当地的影响,排除。故选A项。9、A【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团匪起时,痛恨洋物,犯者必杀无赦”可知对洋物的痛恨,材料“西人破帽只靴,垢衣穷裤,必表出之”可知是对洋人的穿着破旧的记录,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对洋人的同情。前后两种不同的态度,体现了民众复杂的矛盾心理,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学习西方,故B项错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C项错误。当时的社会主流服饰仍然是长袍马褂,并不是西式服装,故D项错误。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0、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1)元末农民起义:1351年,元朝爆发农民起义,起义迅速波及全国大部分地区。起义将领朱元璋势力逐渐强大,统一了南方大部分地区。
(2)明朝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解析】1351朱元璋1368应天府大都11、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二·九运动是北平学生发起的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其口号是“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解析】北平学生一致抗日12、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今宿州)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兵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但是最终以失败告终。【解析】陈胜吴广13、略
【分析】【详解】
北朝: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五个王朝合称北朝。后北周灭北齐。不久,隋代北周统一全国。
得出:①东魏②西魏③隋【解析】东魏西魏隋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907朱温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隋朝赵州桥16、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隋唐时期,士族阶层在政治上已经衰落,但重视家族背景的门第观念仍然十分流行。到宋朝,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改变。当时科举制度比唐朝更为完善,不仅原则上面向全社会开放,而且更加强调公平竞争。大批出身于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了活力。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而不再关心祖先名望。时人将这些变化概括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尚阀阅”。【解析】士族门第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进行反洋斗争,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也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由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义和团运动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但他所提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使外国列强认识到瓜分实属下策。【解析】“扶清灭洋”反帝爱国盲目排外牺牲精神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8、A【分析】美国宪法规定实行三权分立制,分别是立法、司法、行政三项权力之间互相制约,故本题正确,选择A项。19、A【分析】【详解】
1905年,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1916年他又创立了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揭示了空间、时间、质量和物质运动之间的联系;广义相对论则建立了空间、时间是随着物质分布和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理论,相对论是物理学理论的一场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揭示了时间与空间的内在联系和统一性。故该说法是正确的。20、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二战破坏了原有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二战后,在美国主导下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还主导建立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这一资本主义贸易体系,所以说,“二战后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它主要包括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和资本主义贸易体系”这一说法是正确的。21、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成为继丝绸之路之后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材料说法正确。22、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孟德斯鸠主张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因此本题表述正确。23、A【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描述可知,大量人口进入城市,说明了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题干描述正确。24、B【分析】《天朝田亩制度》主要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度,实行土地私有政策,不是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改革,中国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是《资政新篇》,故本题错误。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12分)25、略
【分析】【详解】
(1)含义:根据材料一中“‘中国’初义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师(首都),与‘四方’对称”可知,“中国”最初的含义为中央之城即王权国家的权力中心所在。实物见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何尊上的铭文是“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2)原因:根据材料二中元人“中国观”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夏金元(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观”形成提供了条件;根据材料二中“‘中国’的疆城:突破九州而演变为十一行省”可知,元朝疆域辽阔,并通过行省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辖;根据“‘中国’的人民:突破汉人而演变为汉;蒙、色目等众多民族”等信息可知,不同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加强(答“四等人制”也可);根据“‘中国’主权的行使者:可以是汉族政权,也可以是‘行中国之道’的少数民族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对边疆地区实行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边疆管理呈现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
(3)历史意义:根据材料三中“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维护了中国的国家主权。理解: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及其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和“中国观”的形成等方面分析可知,历史演进中“中国”一词体现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即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解析】(1)“中国”最初的含义:中央之城即王权国家的权力中心所在。实物见证:何尊上的铭文。
(2)原因:辽夏金元(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观”形成提供了条件;元朝疆域辽阔,并通过行省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辖;不同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加强(答“四等人制”也可);元朝对边疆地区实行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边疆管理呈现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
(3)历史意义: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汽车订购合同范本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Vip协议班
- 2025年度保健药品出口运输及清关服务合同
- 虚拟现实解除居间合同
- 工厂商业技术保密协议书
- 光伏项目EC总承包合同范本
- 农机具租赁合同范本
- 地砖墙砖铺贴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 防水专业分包合同范本
- 专利转让合同模板
- (完整)读歌词猜歌名
- 八年级下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 初中英语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单词默写表 汉译英
- pcs-9611d-x说明书国内中文标准版
- GB/T 1634.1-2004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 数据结构英文教学课件:chapter4 Stacks and Queues
- 无人机航拍技术理论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 T∕CMATB 9002-2021 儿童肉类制品通用要求
- 工序劳务分包管理课件
- 暖通空调(陆亚俊编)课件
- 工艺评审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