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话历史英雄悟家国担当
统编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历代传诵的名篇。主要围绕治国、理政、军事战争展开,有散文四篇和诗词曲五首,其
中散文包括两篇先秦散文、一篇西汉散文、和一篇三国时期散文,前三篇是史传散文,第四篇是表文。
五首诗词曲都是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名篇。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人的政治生活、军事生活:
有以弱胜强的战争实例,有反抗苛政的起义壮举,有连类取譬的婉转讽劝,有恳切诚挚的进谏献言,
还有描写社会生活、抒发豪迈情怀的咏唱,这些诗文既可启迪学生的智慧,又可以让学生感受仁人志
士身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
单元整体设计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学习,写一写自己心目中的历史英雄”。学习过程按照“单元
导读”“单篇精读”“整合联读”“读写共生”“单元小结”五种课型展开学习,逐层深入,学以致
用。
【单元知识建构】
1.他助注0、工H4Mm文BI*文言词m耳”殊句式.
现词语古今W义的星别,
2■般词“人物活动-或。串件陵周”N条战事皿本文故事
3.分析人伤(0言・把EA的性格特庇,学会MICE地国份历史
AWi
■«■对比oaut/but(本同列国志>.TW<&f9>的风拈,
I.今18文中的:M网(BR1将殊句式.结杳在口以及机
黑的文盲知IR・OiAXSi
JN1T折”三■・式结内.:BSUE初&文<的作月h
《Tjaxi制度尔g.品析人济虺m______________
\4.修腹闵型《an伐・》•息结em《故国地》的可
[作钻色。_______________
OJ&XA.把IS文章主复内6.分次8UH文亘词运及《«但,
分析起刈•发的周因.会历史与人均命运的名优性和解性,
«(会起文丽的丽之处.
《陈眇世家〉Z---------------------------------------------------------------------------------
----------------'赏析*a传体历史政文的)术.此会作者的史传霉味。
1.信心注拜耳巳有的文百加in.政通文1.分奥肌队血点网m
与文盲句式;
N施理文中所提的三条慎汉.加W一京贡近佞”是It枝,O建慎
和文章主旨所在।
3一帆理文总内容.疑括三尺住事、三方责任.体会iff魅亮的情
0.把⑻本文-央权夹仪、值夙交IT的恬盒I
4a助to关疑n.评价侬is身.
I.花感情地证设五口作品,了“不同的附欧央58及三七同
itt分的关序.叨*Ut内容上共同的主廖——故少:
2•讲述"老兵回乡”的故*.体会人由情飓变化i分析
玲中的衣双手tt.体会大表达之处,♦面附法:运几]
第六单元这一月次或赏方法,结合开取货口.自学《过冬丁汴》、
(曲问曲五0>3.从耳・顺序和耳・角度加费四幅雪JROB.品忸则中
的豪迈之J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比向由《南乡子》《山城华》.理原怀古作杷3点,*
际环古之作整数规律।赏析网口作品的不同左型4现髀点.
并体会共表达之a.
5.回顾初中所学।导词曲.施理得网曲在mar、府武、风格上
的用Ph用如人怆世的方法体会文天作在诗中我庆山的电
贞为国、视死如归的决心以及泰斯的民族气节■欣宜用中巧
用地名与心情用双关(D.慎出埼吹的❷。气AAtffM.
Lift过创原文拿推力活动.学会从场材、角度、语自\
向ta等方面中觇作文,力求及法书创区;
2•蛇11日丈*rrs&i.学会从坦;打、用nrm育、
写作}向15等方面.进行有创息的表达:
3.双松一时事汗怆”,关注比会生活.用扯用的nut反
出自身.印观世界.使表达更深知,史彳£斯看。
【课标导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
中要求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诵读古代
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
赏品位”,并“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为文言文单元,在语言的形式上契合“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的“语言文字
积累与梳理”,在表达的内容上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语
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中,发现、感受和表
现语言文字的魅力”,并“欣赏优秀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同时,“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第四课
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
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并“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
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能根据语境,借助工具书,认清字形、
读准字音、正确理解汉字的意思”,“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
语言,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并“分析作品表
现手法的作用”。
综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都要求,在学习塑造了感人形象的优秀文言作品时,应关
注文言疏通、人物形象和写作手法三个方面的内容。
【学情分析】
九下第六单元是初中语文的最后一个单元,当然也是学习古文的最后一个单元。学生经过三年古
文知识的积累,已经基本能读懂文章内容,基本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提炼观点、
体悟情感。在此基础上,本单元所选的四篇古文和五首古诗词既是对学生初中阶段古文阅读的一个检
验,又是古文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提升的机会。本单元重在让学生读懂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故事情节,
抓住关键语句概括人物形象,深切体会人物的精神世界,学习人物的高尚的爱国情怀。在教学中,教
师既要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学、互学的方式自己去研究、合作探讨等方式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也要适时进行引导、点拨、启发,夯实学生思考能力。
【单元学习目标】
一、语言目标
L结合注释,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意义,积累文言词汇。
2.选取心目中的英雄,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推荐词,表达对英雄的崇敬和赞美。
二、思维目标
L比较、分析四篇文言文和五首古诗词曲中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文体、“三叠式”结构手法、
详略安排等特点,通过比较分析,归纳英雄形象,训练聚合思维和概括能力。
2.能补白人物描写,展开联想和想象丰富英雄形象,能运用创意的表达推荐心目中的英雄,抒发
对英雄的崇敬和赞美之情,提高分析能力和演绎思维能力。
三、价值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学习古人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智慧,促进精神成长。
【单元学习任务】
课时
核心任务课型安排学习任务安排
任务一:读导语,明任务
单元导读课任务二:读课文,扫障碍1课时
任务三:理资料,梳常识
任务一:《曹刿论战》精读
通过学习,任务二:《邹忌讽齐王纳谏》精读
单篇精读课8课时
写一写自己任务三:《陈涉世家》精读
心目中的历任务四:《出师表》精读
史英雄,写
整合联读课《诗词曲五首》整合联读2课时
一篇推荐
词。
任务一:群英荟萃
读写共生课1课时
任务二:花式秀英雄
任务一:单元归纳整理
单元小结课1课时
任务二:品析写作特色
【教学实施】
第一课时单元导读
学习目标:
1.会写重点字词,积累重点词语重点语句的意思,能灵活运用。
2.梳理积累文学常识。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学习任务:
任务一:读导语,明任务
任务二:读课文,扫障碍
任务三:理资料,梳常识
学习过程:
一、任务开展
任务一:读导语,明任务
学习本单元课文,要熟读成诵,摘抄精彩句段;回顾所学过的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掌
握古今异义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任务二:读课文,扫障碍
诵读《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涉世家》《出师表》《诗词曲五首》五篇课文,结合
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注意记录阅读时的问题,并在后续的学习中解决这些问题。完成诵
读任务学习单。
诵读任务学习单
课文问题记录方法建议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读准字音,
《陈涉世家》
读对节奏。
《出师表》
《诗词曲五首》
任务三:理资料,梳常识
1.自读课本、练习册和参考资料书,了解文学常识。(自学)
2.引导整理。(互学)
知识链接:本单元课文相关的文学常识:
①《曹刿论战》节选自《左传》,它是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
②《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是西汉(朝代)历史学家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
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
十世家、七十列传,共130篇。鲁迅先生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③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代表作有《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
等。
④表,是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是封建社会臣下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
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
⑤《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由西
汉时的刘向编辑整理。《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有着重要
的地位。共33篇,分12国策。
3.朗诵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分别选取四篇文言文中的一篇,保证每篇文章都能进行诵读活动展示。
确定朗读节奏和语气参考:
划分句子节奏
类别示例
惧/有伏焉
主谓宾之间应停顿。益州/疲弊
愚/以为/营中之事
句首表示领起的词语或关联词之后,应当停顿;
常见的句首发语词有:夫/战,勇气也。
“盖”“凡”“夫”“若夫”“诚宜”“然诚宜/开张/圣听
贝『,“至若”“何尝,,等;盖/追先帝之殊遇
常见的关联词及句首表总结性的词语有: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因”“故”“且”“虽”“而”“是
故”“于是”“遂”“是以”“则”等。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
而竭。
成分省略的地方应停顿。
乃丹书(于)/帛曰“陈胜王”
与(之)/坐谈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古二今一”词语中间要停顿。
今齐地/方千里
句式整齐的句子,朗读时可用相同的停顿来读。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庶竭/弩钝,攘除/奸凶
凭语感,根据句意进行划分。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读出恰当语气
类别示例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把握语气助词的读法。常见的语气助词有
这一反问句式,应读出乡人反对、劝告的语气。
“也”“矣(已)”“焉”“耳
(尔)”“乎”“哉”“耶(邪)”“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与)”“夫”等。应读出坚定的信念,慷慨激昂的语气。
陈胜者,阳城人也。(判断句,读出陈述的语气)
把握特殊句式的读法。常见的特殊句式
何以战?(倒装句,正常语序为:“以何战”,强
有: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和被动句。
调突出作战的条件,因此要重读“何”字。)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与妻、妾、客的问答
时,语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可以想象人物之间
对话时的情景,结合人物间的亲疏远近关系,用
不同的语调、语气把人物不同的神情和内心世界
联想想象,丰富画面。
读出来:问妻较和,妻答是爱;问妾较严,妾答
是怕;问客较傲,客答是谄。联想和想象让诵读
更具画面感。
在诵读《出师表》时,要明确这是一位老臣出征
前上给君主的奏表,因此朗读时语气既要谦和又
要恳切,语音既要沉稳又不可狂妄,读到叮咛劝
勉的地方,要显得语重心长;读到涉及国事“危
读出感情。
急存亡”的地方,语气应有某种急迫感;当读到
最后“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时,要表达出作者
感激、忠贞和沉痛的感情。
三、课后延学
1.通过各种方式,收集文章人物(作者、主人公)的相关资料。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曹刿论战》单篇精读
学习目标:
L朗读文章,读准字音和节奏。
2.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与特殊句式,理解词语古今意义的差别。
学习任务:
任务一:初读感知,把握文意
任务二: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及特殊句式
学习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请学生谈谈自己熟知的历史上著名的战役。
过渡:《曹刿论战》记录的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一一长勺之战。在以人力为主要决胜条件的冷
兵器战争时代,兵力少于对手的鲁国到底凭借什么赢得胜利?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曹刿论战》。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初读感知,把握文意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
(1)字音
曹刿请见(gui)又何间焉(jian)牺牲玉帛(bo)小信未孚(fu)
下视其辙(zh6)登轼而望(shi)遂逐齐师(sui)望其旗靡(ml)
(2)朗读停顿: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2.齐读全文。
3.梳理故事情节,复述课文。
提示:可以根据“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两条线索梳理本文故事情节。
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显脉):请见一一论战一一参战一一释战
以事件发展为线索(隐脉):迎战一一备战一一胜战一一评战
示例:
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复述:
鲁庄公十年,齐国攻打鲁国,平民曹刿请求面见鲁庄公商讨战事。通过三次问答,曹刿使鲁庄公
明确了“民心向背”这一作战先决条件。在长勺之战中,曹刿两次阻止鲁庄公轻举妄动,并在认为可
行之时让庄公击鼓冲锋或追逐败退之敌,鲁军获得胜利。战争结束后,曹刿向鲁庄公解释了“蓄养士
气”“选择战机”“掌握真实情况、作出准确判断”在战争取胜中的重要性。
任务二: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及特殊句式
1.借助课文注释疏通文意,填写文言积累卡。
《曹刿论战》文言积累卡
类别例句释义
古今异义词
实词词类活用
其他
以
虚词之
故
判断句
文言句式倒装句
省略句
预设:
类别例句释义
①牺牲玉帛①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
②可以一战②可以凭借
实词古今异义词
③再而衰③第二次
④小大之狱④诉讼事件
①神弗福也①保佑,名词作动词
词类活用
②公将鼓之②击鼓,名词作动词
①肉食者鄙①目光短浅
其他②齐师败绩②大败
③公将驰之③驱车追赶
①何以战①凭、靠
以②必以分人②把
③必以信③根据
①肉食者谋之①代“公将战”这件事
虚词
之②公与之乘②代曹刿
③公将鼓之③起补足音节的作用
①公问其故①缘故,原因
故
②故逐之②所以
①忠之属也。①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
判断句
②夫战,勇气也。②作战,靠的是勇气
文言句式倒装句何以战?以何战?(宾语前置)
①必以分人。①必以(之)分人
省略句
②可以一战。②可以(之)一战
2.小组交流。教师巡查,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式。
3.再读课文,感知大意。
三、课后延学
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曹刿论战》单篇精读
学习目标:
1.学习文章的精练笔法与详略安排。
2.感受古人的政治智慧,体会他们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
学习任务:
任务一:分析人物语言,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任务二:对比阅读,比较详略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名著,是儒家经典之一。
为什么叫《春秋左氏传》呢?这本书与“四书五经”中的《春秋》有什么关系呢?
《春秋》原本是鲁国史官以鲁国旧史为根据编撰的,经过孔子的整理、修订,赋予特殊的意义,
因而成为儒家经典。《春秋》记事非常精练,孔子按照自己的观点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作了评判,
并选择他认为恰当的字眼来暗寓褒贬之意,所以《春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寓褒贬于记事的“春秋笔
法”。但《春秋》的文字过于简练,以至于后人不易理解,就出现了对《春秋》所记载的事情进行解
释和说明的“传”,其中《左传》的成就最高,成为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
“长勺之战”这件事在《春秋》中记为: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共十三个字。记录了
时间、事件、地点。
《左传》有关战争的文字很多,都有出色的叙述,今天我们通过分析《曹刿论战》在写作上的特
点来管窥《左传》的记事风格。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分析人物语言,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1.后人曾以“齐鲁长勺之战”为本文题目,编者以“曹刿论战”为题,你认为哪个题目更好?
预设1:“曹刿论战”更好。本文记叙的重心在“论”字上,战前曹刿主动请见,与鲁庄公论作
战的先决条件,战后又论战时为何采取这样的战略(取胜的原因),而长勺之战的经过写得很简单。
预设2:不仅如此,长勺之战的经过也是以曹刿为主要人物去写的。所以,“曹刿论战”这个题
目突出了曹刿在文中的主体地位,更贴切。
2.齐桓公以三十万大军攻打只有三万兵力的鲁国,实力悬殊,最终却被打败。《左传》在记述这
个以弱胜强的战例时,着重塑造了一位卓越的人物,那就是曹刿。曹刿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用“远谋”和“鄙”分别来形容曹刿和鲁庄公,应该很合适。那么,庄公之“鄙”,曹刿之“远谋”,
文章是如何来体现的?
预设:
(1)曹刿直击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政治上要取信于民。“何以战?”庄公三答,曹刿三评。
庄公之“鄙”曹刿之“远谋”
三答三评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
庄公“必以分人”“必以信”,是将作战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的护佑上。而曹刿则
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小惠”“小信”,不能遍及百姓,“民弗从”“神弗福”,想要取胜不可能。
但只有做到体察民情,才能获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才可以凭此一战。说明曹刿的军事思想是以民心
向背为基础的,可以称得上是富有远见的军事谋略家。
(2)曹刿指挥取胜的直接原因:把握时机。
庄公之“鄙”曹刿之“远谋”
两次冒进掌握时机
公将鼓之齐人三鼓
公将驰之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齐军人数占优势,曹刿采取坚守不出、挫其锐气的策略,通过双方勇力的此消彼长,扭转双方力
量对比的优劣关系,一举溃敌。在庄公急于追击之时,勘察敌军后撤实情,保持高度警惕,唯恐中了
齐军诱敌伏击的圈套。曹刿可称得上是一名卓越的军事指挥家。
(3)曹刿论述取胜原因:勇气也。
曹刿之“远谋”
战时指挥战后分析
齐人三鼓,可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辙乱旗靡,故逐之
以庄公“问其故”,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进一步地体现出来,一问一答之间,“鄙”与“远谋”
分明可见。
⑷教师以《古文观止》评注小结:
未战考君德,方战养士气,既战察敌情,步步精详,著著奇妙,此乃所谓远谋也。
------《古文观止》评注
3.鲁庄公虽“鄙”,却也非昏耳贵之主。你如何评价这篇文章里的鲁庄公?
预设1:我认为鲁庄公是有勇气的。在齐国三十万大军压境的危急时刻,“公将战”,不退缩,并
且思考了如何去赢得战争,所以长勺之战取得胜利,与鲁庄公的迎战决心分不开。
预设2:我认为鲁庄公礼贤下士、广开言路。在关乎国家存亡的军事大事上,鲁庄公能耐心回答
“乡人”曹刿的问题,并听从他的建议。鲁庄公或许平庸,但不昏庸,可以说还是有气度的。
预设3:我认为鲁庄公知人善用。他能听取曹刿的作战建议而不刚愎自用,不但有用人之明,还
有自知之明。
预设4:我认为鲁庄公还算谦虚好学。他能询问曹刿取胜原因,没有不懂装懂,还是比较坦诚的。
小结:这么看来,鲁庄公这个配角,一方面以他的“鄙”衬托出了曹刿的远见卓识,一方面也显
示了他的优点。这个人物形象是立体的,不是扁平的。我们以后也要立体地去评价人物。
任务二:对比阅读,比较详略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而来,乃严阵以待。庄公亦列阵相持。鲍叔牙因乾时得胜,有轻鲁之心,下令
击鼓进兵,先陷者重赏。庄公闻鼓声震地,亦教鸣鼓对敌。曹刿止之日:“齐师方锐,宜静以待之。”
传令军中:“有敢喧哗者斩。”齐兵来冲鲁阵,阵如铁桶,不能冲动,只得退后。少顷,对阵鼓声又
震,鲁军寂如不闻,齐师又退。鲍叔牙日:“鲁怯战耳。再鼓之,必走。”曹刿又闻鼓响,谓庄公日:
“败齐此其时矣,可速鼓之!”论鲁是初次鸣鼓,论齐已是
第三通鼓了。齐兵见鲁兵两次不动,以为不战,都不在意了。谁知鼓声一起,突然而来,刀砍箭
射,势如疾雷不及掩耳,杀得齐兵七零八落,大败而奔。庄公欲行追逐,曹刿日:“未可也,臣当察
之。”乃下车,将齐兵列阵之处,周围看了一遍,复登车轼远望,良久日:“可追矣。”庄公乃驱车
而进,追三十余里方还,所获辎重甲兵无算。
(选自冯梦龙的历史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
1.冯梦龙的小说多了哪些内容?
明确:对齐军指挥的描写,对双方战斗场景的描写。
《东周列国志》是一篇重在刻画人物和叙述情节的演义小说,所以要生动地记叙一场战斗,塑造
有勇有谋、睿智迎敌的曹刿形象,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
2.《曹刿论战》为何没有像《东周列国志》一样详写作战过程?
明确:《曹刿论战》是针对《春秋》中“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的记录所做的传。它
选取了“曹刿论战”这个切入点,
详写曹刿战前和战后的论战,略写战时的过程,这正是《左传》写战争的风格。《左传》写战争,
并不局限于正面的战斗场面描写,而是重在描述战争的内外因素,以历史家的卓见叙写战争,达到微
而显、精而腴的艺术境界。
(讨论此题,一定要注意“曹刿论战”并非原题,而是后人根据这篇文章内容加上的题目。所以,
不能从题目去解释写作内容。)
三、课堂小结
H列之"i
三评
[M/
I
四、课后延学
依据“人物活动”线索,背诵全文。
第四课时《邹忌讽齐王纳谏》单篇精读
学习目标:
L掌握文中的重要词语和特殊句式,结合注释以及积累的文言知识,疏通文意。
2.通过探究,了解“三叠”式结构的作用。
学习任务:
任务一: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
任务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任务三:赏析“三叠”式结构
学习过程:
一、课堂导入
中国历代王朝都有一些敢于直言进谏的言官,我们大家熟知的有唐太宗时代的魏征。他对唐太宗
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唐太宗在魏征去世时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
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他们是古代言官敢于进谏、君王从善如
流的典范。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也讲述了这样一对君臣。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
1.齐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
(1)容易读错的字音:
朝服衣冠:zhao,解释为:早晨。
时时而间进:jidn,解释为:间或、偶尔。
期年之后:jI,解释为:满一年。
皆朝于齐:chdo,解释为:朝见。
(2)朗读停顿:
邹忌/修/八尺有余
今/齐地/方千里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2.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学生自行设计填写“文言积累卡”。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解决有困难的字词、语句。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积累卡
类别例句释义(用法)
一词
实词
多义
虚词于
之
文言
倒装句
句式
预设:
类别例句释义(用法)
孰与:①与……相比
孰: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怎么样,表不比较。
②孰视之
②同“熟”,仔细。
朝:①朝服衣冠
朝:①早上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
一词②朝堂
实词",③皆朝于齐
多义③朝见
闻:①闻寡人之耳者
闻:①使听到
②燕、赵、魏、韩闻之
②听说
美:①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美:①美丽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②认为...美
①欲有求于我①对
②皆以美于徐公②比
虚词于
③谤讥于市朝③在
④朝于齐④到
①孰视之①代徐公
②暮寝而思之②代这件事
虚词之
③吾妻之美我者③无意义
④臣之妻私臣④的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状语后置
文言
倒装句
句式
②君美甚程度副词后置
任务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1.同样是回答邹忌“我与城北徐公孰美”这个问题,妻、妾、客的回答有什么差异?体现了他们
怎样的心理与感情倾向?
预设:
妻回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妻子偏爱丈夫,“君美甚”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肯定邹忌
的貌美,再用反问句强调这一点;妾只回答''徐公何能及君也”,语气上似乎比妻少了一些肯定,多
了一点畏惧;客回答“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客有求于邹忌,用否定句回答,有贬抑徐公、讨好邹忌
的意思。
2.邹忌与齐王的对话,应该怎么读?
预设:
邹忌以自己的生活小事为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个人企业经营周转贷款抵押合同模板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生态农业项目合同书4篇
- 2025年度个人抵押车借款数据安全保密合同
- 2025年度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服务合同8篇
- 2025年度喷砂机销售与产业升级合作合同4篇
- 课题申报参考:面向深度学习双向调节学习困惑:聚焦多模态诊断与调节支架设计的研究
- 2025年度家庭影院定制装修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智能爬架租赁与维护一体化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建筑工程流动资金借款合同终止条款3篇
- 2025年度新型断桥门窗安装与节能改造合同4篇
- 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 五年级上册计算题大全1000题带答案
- 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技术规程
- 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课件
- 2024年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招录2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高频考点、难点(含详细答案)
- RFJ 006-2021 RFP型人防过滤吸收器制造与验收规范(暂行)
- 盆腔炎教学查房课件
- 新概念英语课件NCE3-lesson15(共34张)
- GB/T 3683-2023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油基或水基流体适用的钢丝编织增强液压型规范
- 电视剧《琅琊榜》特色分析
- 5A+Chapter+1+Changes+at+home+课件(新思维小学英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