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辣合素质评价

限时:15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美好的生活是奋斗出来的,为了让同学们认识到生活的美好,学校开展次诗

意人生,榜样引领”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活动一】心存诗意

1.默写。(10分)

(1)诗人可以调动多种感官来描写生活。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

的“,”两句从视觉角度写出了万

物蓬勃生长的样子;王维《竹里馆》中的“,

"两句从听觉角度反衬了月夜竹林的幽静。

(2)诗中含情。韩愈在《晚春》中用“,

”两句表达了对柳絮和榆钱的揶揄,同时又深含赞许;

岑参在《逢入京使》中用“,

”两句表达了思乡怀亲之情;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

中用“,”两句表达了对家

乡和亲人的无限眷念。

【活动二】起伏人生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3)题。(12分)

【甲】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车箱是那么亮,di

dn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

辆车呢……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他感

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

【乙】他觉得这无论怎样也比拉车强,挣钱不多,可是不用卖力气呢。

打着面小旗,他低着头,嘴里叼着烟卷,似笑非笑地随着大家走,一声也不出。

到非喊叫几声不可的时候,他会张开大嘴,而完全没声,他爱惜自己的sang子。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didn()子sang()子疲乏()烟卷()

(2)【甲】文中的“他”给我们展现出一个的形象。

【乙】文中的,他”则又给我们展现出一个的形象。(4分)

(3)选文中的“他”是谁?请结合原著内容说说他为什么前后会发生这么大的变

化。(4分)

【活动三】榜样力量

3.为响应学校的活动,七年级(1)班准备开展“我心目中的杰出人物”综合性学习

活动,请你参加。(13分)

崇拜的人物杰出人物、革命英雄演艺明星、网络红人其他

活动前4724112

活动后263298

(1)此次活动前、后,学校分别对随机抽取的300名同学进行了,我最崇拜的人”

问卷调查,上面是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由活动前的结果,你发现了

什么问题?从媒体宣传和学校教育这个层面,你觉得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

题?(4分)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么解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让这次活动顺利开展,实施方案需要几个活动环节,请你补写出两个

活动环节。(2分)

环节一:杰出人物知多少环节二:杰出人物故事会

环节三:环节四:

(3)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人才辈出,榜样精神代代相传……哪位杰出人物是你

心中的榜样?请仿照示例,写出你心中的榜样。(3分)

示例:邓稼先是我心中的榜样。他的主要事迹是领导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

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他无私奉献的

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小安参加学校举办的以“我心目中的杰出人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下面是

演讲稿的一部分,其中有一些错误,请你帮他修改。(4分)

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灿烂: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孙权,劝学

吕蒙,造就“非复吴下阿蒙”的美谈;鞠躬尽瘁的科学家邓稼先,至死不懈,

他的卓越成就使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结出硕果,赢来中国的和平发展;充

满爱国热情的革命家闻一多,气冲斗牛地说,昂首挺胸地做,成为“口的巨

人,行的高标“。【甲】国家民族的个性已经深深地消化在他们的血液里。

[乙]于是他们与祖国就既有了情感上的依存,又有了利益上的一致。这

是他们爱国的、天然的,血缘上的理由。

①【甲】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2分)

②【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你提出修改意见。(2分)

二'阅读(5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3分)

张若翼:抗战驾鹰洒热血

①在武汉石门峰中国抗日空军烈士纪念碑左上角,镌刻着一位抗战英烈的名

字——张若翼。

②张若翼(1918—1938),生于北平,祖籍龙岩市永定区陈东乡共星村,是清

末进士、知名儒士张超南的儿子。张若翼自幼聪慧好学,谨言慎行。1934年,

时值日寇铁蹄入侵,张若翼高中毕业,当即报考中央航空学校,立志报国。

③张若翼入学后刻苦训练,成绩卓异,与人相处则诚挚坦荡,轻财重义,因

此深得师长和同学的敬佩。1937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授予空军少尉军

衔,编入空军五大队第二十四队,为驱逐机驾驶员。毕业典礼上其父张超南告诫

张若翼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张若翼胸有成竹地应道:“唯有技艺娴熟,方能

报效祖国。临阵怯战自然非忠孝,然轻于牺牲亦非勇武。”其少年老成,抱负远

大,由此可见。

④张若翼毕业离校,即奔赴抗日前线,转战江苏句容、南京,安徽安庆,江

西南昌,湖北武汉等地,与日机空战。当时,我空军阵容弱小,常常以寡敌众。

张若翼早已以身许国,他在给弟弟张若举的一封家书中写道:“众寡殊战日烈,

可若何?自誓,吾必以死报国,即所以报亲也”张若举读信泪如雨下,不敢将

书信交给父母看。在与日机交战中,张若翼作战特别骁勇,每每受到敌机围攻,

总能重创敌机安然返航。他的辉煌战绩,当时报纸屡作报道,给正在浴血奋战的

抗日军民以有力的鼓舞。

⑤1937年10月14日上午,一大群日寇飞机飞临南京上空,3架轰炸机在

9架战斗机掩护下盘旋投弹。张若翼所在的中队只剩7架能战斗的驱逐机和7

名飞行员。司令部要求他们隐蔽坚守,夜间可以拦截偷袭之敌,白天不必出战。

但是,当看到南京遭到敌机狂轰滥炸的惨象时,他们不禁热血沸腾,怒火冲天!

在上尉中队长刘粹刚的率领下,7架驱逐机分成3组,腾空而起,猛扑群敌,

一心要把敌轰炸机击落或赶走。分在1组的张若翼驾驶着僚机2109号,和战友

紧密配合,与敌9架战斗机打得难分难解。最终,凭借着机智勇敢,他们合力

打下了敌2架战斗机,迫使敌轰炸机撤退,暂时缓解了南京之危。

⑥同年10月21日,张若翼奉命和中队长刘粹刚、分队长徐葆唬和队员周

庚续,驾驶4架驱逐机,飞往山西抗日战场,支援娘子关保卫战。国共两党军

队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并肩作战,奋勇杀敌,阻敌前进20余天,粉碎了日军

“一个月侵吞山西,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喈,谱写了中华民族抵御外敌的爱国主

义壮烈篇章。

⑦1938年1月4日,日海军第一联合航空队的23架攻击机,在第二联合

航空队13架战斗机的掩护下来势汹汹,大举进袭武汉地区。当时,中国空军只

有一部分进驻武汉,战斗机仅有8架;而苏联援华空军只有少量部队在武汉,

实力更弱。但是中苏飞行员毫不畏惧,仍然奋勇起飞迎战,结果立即遭到13架

日机围攻。激战中,张若翼奋然与友机腾空突入敌阵,接连击落敌机数架。友机

俱已负伤,他仍独自勇猛冲击。敌机疯狂群集反扑,张若翼毫不畏惧,越战越勇,

麋战中,他的机翼被击中,不久人亦连中数弹。飞机坠毁于汉阳小军山侧,张若

翼壮烈牺牲。

⑧张若翼殉国消息传出,军民同声震悼。武汉各界举行了隆重的悼念仪式。

家乡福建永定逾万军民也聚集县城南门坝为他举行公祭仪式,公祭仪式进一步激

发了永定人民的抗日热潮。1938年3月1日,永定的游击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二支

队四团二营的四、五、六连,在支队长张鼎丞率领下直奔江南、江北抗日前

线……

(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若翼1937年毕业于中央航空学校,被授予空军少尉军衔。

B.文章按时间顺序写出了张若翼抗战驾鹰洒热血的英雄事迹。

C.张若翼他们严格遵守司令部要求,隐蔽坚守,仅在夜间拦截偷袭之敌。

D.张若翼的英雄事迹及公祭仪式的举行,进一步激发了家乡永定人民的抗日

热潮。

5.文章多处运用对比,请找出一处并简要分析。(3分)

6.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6分)

(1)当时,中国空军只有一部分进驻武汉,战斗机仅有8架;而苏联援华空军

只有少量部队在武汉,实力更弱。(赏析加点词语)

(2)在与日机交战中,张若翼作战特别骁勇,每每受到敌机围攻,总能重创敌

机安然返航。(从句子含义角度赏析)

7.张若翼是一个怎样的爱国英雄?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6分)

8.杨振宁建议用下面这首歌作为《邓稼先传》的背景音乐:中国男儿/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黄

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这首歌可否当作《张若翼传》的背景音乐?

请说明理由。(5分)

(二)[2024辽空次阳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钱学森1911年出生于上海。1929年,钱学森考入当时的国立交通大学。193

5年,他去美国深造,在航空、火箭、导弹等领域取得非凡成就,引起美国军界、

科学界极大震动。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后,钱学森和夫人

蒋英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商量着早日赶回祖国,为自己的国家效力。1950年,

钱学森准备回国,当时的美国海军部副部长金贝尔获悉后立即给司法部打电话:

“无论如何都不要让钱学森回国。他太有价值了,在任何情况下都抵得上5个师

的兵力。”于是,钱学森被司法部逮捕了。后来,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

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

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材料二】

“两弹”元勋

①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了小学和中学,于1945

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

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

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②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

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

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③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⑤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

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⑥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

的巨大贡献。

⑦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直肠癌切除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

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O

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⑨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

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材料三】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①1945年,南仁东出生在吉林辽源龙山区。南仁东自幼勤学好问,是个妥

妥的“学霸”,上初中时,他曾连续三年六学期荣获全校唯一的“学习标兵”奖状。

1963年,南仁东以平均98.6的优异成绩摘得“吉林省理科状元”的桂冠,考入

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成为辽源地区当年唯一考入清华的少年才子。大学毕业后,

南仁东被派去荷兰做访问学者,后被日本国立天文台聘为客座教授,享受世界级

别的科研条件和薪水。这期间,他参与了10个国家的大型射电望远镜计划,以

多项优秀成果赢得了国际天文界的赞誉。

②然而,就在南仁东名声大沸之时,他却作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的决定——身

为中国人,祖国让他割舍不下,他放弃了国外优厚的条件选择回国,就任中国科

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那时,他在国外一天的收入,就抵得上在国内一年的工

资。很多人笑他傻,他却淡淡地说道:“在我眼中,知识没有国界,但国家要有

知识!”这简短的话语,折射出南仁东甘挑中国天文事业担子的信心和勇气。

③20世纪90年代初,南仁东就有一个大胆到有些突兀的“天眼”计划,当时

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还不足30米。他却放出“狂”言要建造一个口径500

米、全球最大的射电望远镜!此后20余年,他弹精竭虑,迎难而上。在南仁东

的亲力亲为下,建设团队克服了深山作业的枯燥乏味和一个又一个看似无解的技

术难题。FAST终于在2016年9月25日全部竣工。竣工当天,满脸沧桑的南

仁东爬上高高的FAST圈梁,望着“初长成”的射电望远镜,欣慰地说道:“这是

一个美丽的风景,科学风景!”艰辛过后,尽是梦想照进现实的惬意和自豪。

④“天眼”就是他留下的遗产。

9.下列对以上材料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钱学森克服困难,回到祖国将热血献给祖国,这启示我们:科学没有国界,

但科学家有祖国。

B.当时的美国海军部副部长阻挠钱学森回到祖国,是因为钱学森触犯了美国

的司法条例。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对邓稼先一生最好的描述。他领导设计出了中国

的原子弹和氢弹。

D.南仁东自幼勤学好问,在学校他是“学霸”;在工作岗位上,他又是令人敬

佩的专家、学者。他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毅然选择回国,是因为在他心

中有祖国,祖国让他割舍不下。

10.结合上面三则材料,说说钱学森、邓稼先和南仁东这三位科学家有哪些共同

之处。(4分)

11.钱学森、邓稼先和南仁东这三位科学家回国后分别做了哪些创造性的研究工

作?(6分)

12.如果为三位伟大的科学家颁奖,请你依据所给材料,仿照示例,另外选择一

位写颁奖词。(3分)

示例:邓稼先——两弹元勋,鞠躬尽瘁,茫茫大漠挥洒热血,以生命铸就坚

强国防。

你选择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写的颁奖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24安徽淮南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6分)

【甲】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

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数

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

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

学》)

【乙】眉山苏洵,少不喜学,壮岁①犹不知书。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举

进士又举茂才②皆不中。日:“此未足为吾学也。“焚其文,闭户读书,五六年,

乃大究六经、百家书说。嘉祐初,与二子轼、辙至京师,欧阳文忠公献其书于朝,

士大夫争持其文,二子举进士亦皆在高等③。于是父子名动京师,而苏氏文章擅

天下,目其日“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

(选自《海水燕谈录》,有改动)

【注释】①壮岁:青壮年的时候。②茂才:被地方政府推荐的有才德的人。③

高等:优等。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但当涉猎

(3)壮岁犹不知书

(4)于是父子名动京师

14.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用“/”标出。(2分)

举进士又举茂才皆不中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而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曰“三苏”。

16.【甲】【乙】两文中吕蒙和苏洵的学习经历对你有哪些启发?(4分)

三'写作(55分)

17.[2024广东深圳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定格瞬间的美,凝聚成永恒。对于袁隆平爷爷而言,我们记住了他田间端

详稻穗的样子;对于张桂梅校长而言,我们记住了她拿起喇叭给学生鼓劲的

样子……你的生活中一定也出现过这样的人,虽然不为人关注,但他的精神

闪耀着光芒,打动人心!他也许是你的亲人,也许是你的同学,也许是陌生

人……凡人你我他,都有一帧帧让人动容的画面,也有一个个值得被铭记的

样子。

请你以《我记住了你的样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出人物特点和品质,用上细节描写和抒情;

(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

(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4)不少于600字。

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1.(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2)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⑴垫嗓fajuan

(2)对未来充满希望、自信要强、勤劳好吃懒做,到处骗钱混日子

(3)祥子。示例:当时的社会制度和反动势力的迫害是导致祥子变化的客观原

因;祥子所走的个人奋斗的道路,是导致他变化的主观原因;和虎妞的不正

常结合,是导致他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3.(1)问题:中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怎么解决:学校及各类媒体要

大力宣传为国家、民族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加强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引导和

教育。

(2)示例:杰出人物图片展杰出人物成长史

(3)示例:文天祥是我心中的榜样。他竭尽心力抗击外族的入侵,被俘后拒绝

高官厚禄的诱惑,为国献身。他为国赴死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①将“消化”改为“融化”。②将“天然的”后面的逗号改为顿号。

二、阅读

(-)4.C【点拨】根据第⑤段中的“但是,当看到南京遭到敌机狂轰滥炸的惨象

时……一心要把敌轰炸机击落或赶走”可知,C项说法有误。

5.示例:“日寇”“3架轰炸机”“9架战斗机”与“张若翼所在的中队只剩7架能战

斗的驱逐机”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敌我两军实力悬殊,衬托了我军的英勇善

战。

6.⑴“仅”是“只有”的意思,“更”是“更加、越发”的意思,突出了当时我空军力量

弱小,为下文写张若翼英勇善战做铺垫。

(2)全句高度概括了张若翼“驾鹰”抗战的光辉事迹,一方面突出了张若翼的作

战骁勇,另一方面可看出张若翼本领的高超。

7.①自幼深受家庭熏陶,聪慧好学,谨言慎行。②刻苦训练,成绩卓异,与人

相处诚挚坦荡,轻财重义。③机智勇敢,作战骁勇,奋勇杀敌。

8.可以。这是“五四”时代的一首歌,切合张若翼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把他的

个人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了起来,暗示了张若翼具有远大的志向、

赤诚热烈的爱国热情和为祖国奉献一切的牺牲精神,赞颂了张若翼就是“只手

撑天空”的响当当的中国男儿。

【点拨】首先明确观点可以。然后表述理由。这是“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五

四”时代开启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新篇章。以这首歌作为背景音乐,切合张

若翼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可以表现

他志向的远大,“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可以

说明他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表现了他具有

赤诚热烈的爱国热情和为祖国牺牲一切的意愿。“要将只手撑天空”可以表现对

他的赞美,赞美他是一个“只手撑天空”的中国男儿。

(-)9.B【点拨】B.有误,结合【材料一】可知,当时的美国海军部副部长阻

挠钱学森回到祖国,是因为看到了钱学森的个人价值,而不是“钱学森触犯了

美国的司法条例”。

10.共同之处: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科研事业,无私无畏,甘于奉献。

11.①钱学森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

国导弹之父”;②邓稼先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

子弹和氢弹;③南仁东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天眼”计划。

12.示例一:南仁东少年才子,天眼之父,不慕荣华只为祖国,毕生建设科学

好风景。

示例二:钱学森峥蝶岁月,热血男儿,为祖国航天事业奉献自我,用一生

书写一代传奇。

(三)13.⑴推托(2)只,只是(3)还,仍(4)震动

14.举进士/又举茂才/皆不中

15.(1)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吴地的阿蒙了!

(2)而且苏氏的文章独步天下,(人们)把他们称为“三苏”。

16.示例:①学习不分早晚,只要认真努力,就会有所收获;②不要以一成不变

的眼光看待他人;③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要坚持读书;④要善于

听取他人正确的建议或意见;⑤潜心积蓄,才能厚积而薄发;⑥读书不为名

禾U,只为了提升自己的水平⑦下决心去奋斗,是获得成功的必由之路。(答

出两点即可)

【乙文参考译文】

眉山的苏洵,年少时不喜欢读书,到了青壮年时还不知道栗读书。二十七岁

时,才发愤读书,参加进士考试和地方政府推荐的有才德的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