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2025年1月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31/38/wKhkGWef9qWARLY6AAGpwgnhXMc792.jpg)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5年1月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31/38/wKhkGWef9qWARLY6AAGpwgnhXMc7922.jpg)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5年1月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31/38/wKhkGWef9qWARLY6AAGpwgnhXMc7923.jpg)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5年1月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31/38/wKhkGWef9qWARLY6AAGpwgnhXMc7924.jpg)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5年1月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31/38/wKhkGWef9qWARLY6AAGpwgnhXMc79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马克思恩格斯总结了19世纪以前世界文艺创作的经验和理论成果,把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引向艺术典型的研究,并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以最高标准来衡量文艺作品,这就解决了典型论中没有解决的问题,确立了典型形象体系与典型形象的“质、体、用”统一的完整体系。马克思主义的艺术典型论同以往的性格论、典型论有质的不同。“典型”词源上的含义是模型、范型,艺术典型不能借用此解释。应当怎样了解典型人物的本质特征、普遍性呢马克思在批评了费尔巴哈的错误理解之后,他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旧的性格类型说把人物性格作为一类人的共同性(普遍性)来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总结了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等人的创作经验,指出艺术家应当深刻理解现实关系,并通过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来完成“自己的使命”。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典型论,不同于性格类型说,它要求典型必须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们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真实地描写现实的关系,是对一切现实主义作品的要求。这种现实关系包含阶级的、民族的、时代的、社会的关系。把人放在真实的现实关系中加以描写,才能揭示人的本质,反映时代的某些本质与规律。文艺作品中体现了这种关系的人物,才是典型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典型论,把人物性格所蕴含的普遍性,由量的普遍性(类的共同性)发展为质的普遍性,这就抓住了典型创作中的中心问题。恩格斯更进一步要求作家写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性格)”,即能够以其独特鲜明的个性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向和主流的典型人物。其次,马克思主义不仅从历史的观点,而且从美学的观点上对典型的塑造做了科学的论述。典型体现某种本质,揭示某种普遍性,但不是直截了当地证明,而是通过典型的中介,在丰富的个性、生动的情节与场面描写中自然而然地显示出来。甲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典型,实际上是把许多人具有的代表性的性格概括出来,经过艺术加工,集中在一个人身上,通过“这一个”表现出来,这样就成了典型人物。典型人物的典型性,必须包含有代表性的性格,但这种性格又不是类型,它必须通过艺术家塑造的独特鲜明的个性表现出来。因此,只有经过概括的有代表性的性格,才能在典型人物身上兼容普遍性与个性,而这个个性不是某一单独、偶然、孤立的个别。有代表性的性格与丰富的个性的统一,由个性充分显示出来,也就是由个别表现一般,由偶然表现必然,这是辩证唯物论的典型论与性格类型说的根本区别。乙行动是性格的外在表现,性格规定了人物特定的行动与行动方式;人物性格之间的关系、矛盾冲突又构成了情节。典型性格既不是性格概念或性格类型,又不是超脱丰富的个性而由作家编造的故事情节的“附带表现”。马克思主义的典型论,不仅科学地阐明了典型的本质、典型化的方法,而且把这些与典型的社会作用、社会效果联系在一起。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典型论是把典型的“质、体、用”作为一个科学的系统加以考察。典型的质,即典型在内容上所必须包含的普遍意义和体现出时代的本质;典型的体,即典型的质所寓的载体——通过典型人物的环境、个性、感情、情节、细节等形象地显示出典型的质;典型的用,即典型的认识、审美作用,典型的社会效果。离开这三者的联系,孤立地从某一方面来研究典型,都不能对典型人物做出正确的解释。(摘编自荆竹《论艺术典型观的变异》)材料二:文学史上有些杰出的巨著创造了一系列同一阶级的典型人物,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如《红楼梦》所描写的主要人物,是封建官僚贵族家庭的子女,其中有一些是典型人物。他们的阶级性是相同的,而他们作为典型又显然是不同的。薛蟠、贾琏和宝玉固然不同,凤姐、宝钗和黛玉也很不同。虽然这种不同和他们的个别性有关系,但他们作为典型的不同并不仅仅是由于个别性的不同,主要是由于作为典型性格的基本特点的不同。凤姐的邀宠擅权、营私纵欲、两面三刀、阴险狠毒;宝钗的圆滑阴柔、故作贤淑;黛玉的违众忤俗、时怀忧伤……这些只是她们性格中个别的东西,没有相当普遍的社会意义吗不是的,这是她们的言语、行动、作风、气派等个别性格集中表现的,是有较普遍的社会意义的。如凤姐作为典型性格的基本之点,是没落的封建阶级官僚贵族阶层中愈趋下流堕落的一部分人在不同程度上所共有的;宝钗的性格的基本之点,是与这种官僚贵族阶层中想挣扎维持正统的一部分人大致相同的;而黛玉的性格核心,则是这种官僚贵族阶层中不满于腐朽的封建秩序和虚伪的礼教思想,既不愿同流合污,也不能冲决罗网的一部分人大致所有的。因此,这些就是她们作为典型的有相当社会意义的普遍性。(摘编自蔡仪《文学艺术中的典型人物问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马克思主义的典型论是在对19世纪以前世界文艺创作的经验和理论成果进行否定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科学的理论。B.确立典型形象体系与典型形象的“质、体、用”统一的完整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艺术典型论和以往的性格论的本质差别。C.辩证唯物论的典型论的典型有一定的思想代表性,它比性格论的典型思想性强,但性格论的典型的性格比前者的性格丰富。D.文学作品中同一阶级的典型人物虽然具有相同的阶级性,但这些典型人物作为典型性格的基本特点是不同的。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现实主义作品要求真实地描写现实的关系,因此只要把人放在真实的现实关系中加以描写,就能揭示人的本质。B.文学典型是某种本质和普遍性的体现,它必须经由典型的中介,包括丰富的个性、生动的情节与场面描写加以呈现。C.要对典型人物做出正确解释,就不能把“质、体、用”这三者割裂开来孤立研究,而应视其为一个科学的系统来考察。D.《红楼梦》中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她们的阶级性是相同的,但她们性格的特点各有差异,各自的性格又较有代表性。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了阐明马克思主义的艺术典型论的内涵,材料一综合运用了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等方法,分析辩证,具体深入。B.材料一援引马克思、恩格斯的论断,材料二列举《红楼梦》中的一些典型人物,这些材料都增强了论证说服力。C.在论证过程中,两则材料都采用了设问句式来增强语气、引出下文内容,具有启发读者思考、突出观点的作用。D.材料一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典型观,材料二分析了典型人物的普遍性问题,两者都采用了“总一分一总”的结构。4.材料一中“甲”“乙”横线空缺处应分别补入下列哪一句引言才妥帖请简述理由。(4分)A.恩格斯说过:“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B.恩格斯特别指出:“古代人的性格描绘在今天是不再够用了。”5.读书小组要运用材料一中“马克思主义典型论是把典型的‘质、体、用’作为一个科学的系统加以考察”的原理为《阿Q正传》的“阿Q”这一典型形象写一则文学短评。请你列出短评要点。(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楼①何其芳“告诉我那座楼的故事。”我说。我和朋友坐在塘边,把钓丝抛出;望着漂在水上的白色浮标。在一个沙漠地方住了几年,我变得固执又伤感,但这个夏天无法谢绝这位朋友的邀请,他说旅行和多雨的气候会使我柔和、清楚、有生气些,于是我到了他的家乡。“楼的故事”“是的。昨天黄昏我们望见的那座楼。”昨天,我们散步到很远的地方,最后停在一座古庙侧的石桥上。桥上是竹林的影子,桥下流水响得凉风生了。我遥指一座矗于白墙黑瓦间的宅第、夕阳照着的高楼,问那是谁家。那座楼有着故事呢,他说。今天他却忘了。“我在一个沙漠地方住了几年,那儿风大得很,普通屋子都没楼,但我总有登高眺远的兴致,所以昨天那样的高楼常出现在梦里,可望不可即。”“你这几句话说得很动人。”他笑了。“我准备着听一个动人的故事。”“先告诉我,你孩时喜欢钓鱼吗”“我不能用一句话答复你。许多事别人做着,我想象着很喜欢,一到我手里就成了损失。我永远是个急脾气。从前在家里,与我年纪差不多的叔叔们常晚上带着狗和仆人到山里打猎,我却毫无那种野孩子气,一次也没参加,现在想来很悲哀,仿佛狂欢之门永远在我面前关闭,我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黑夜的林子里火把高烧的景象。”“你大概住在一个语言不通的异国里,而你实在口若悬河。”“他们也常钓鱼,斜风细雨,戴着斗笠在塘边,不想回家吃饭。我那时很不了解。天晴日子也有时跟着出门,替他们照管一支钓竿,但鱼总不来吃我的,我坐在小板凳上无趣极了,再也不愿等下去。”①我那叔叔们真是多才多艺,自己到竹林里去挑选竿子,火熏后倒悬在墙上,下面吊一块石头;自己扭丝绳;更有趣的是他们逃学的事。但乡间把他们埋没了。现在让我坐在塘边想他们一会儿吧,趁我身旁的朋友默默不言,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的样子,望着水上。我的浮标没水了一个。我忙乱地举起竿来,一个空钓,上面的饵已不见了。“你太快了,该等第三个浮标没水时。”这点知识我早知。但我不是太快就是太晚了。并且我正关心着那尾受惊的鱼,那细圆的嘴若是挂在我的钩上是多么可怜呵,从此我将用一根针垂钓,你们都别笑我缘木求鱼。“这塘里的鱼被钓得很狡猾了。”我的朋友替我把钓丝又抛出去。②“我准备着听你的故事呢。”“说是故事,其实很简单的。”他说,“那家姓艾,不知在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搬到这来,买了许多田产,但总招一般乡民的歧视。关于这一姓的来历生了许多传说,更奇怪的几代都是单传,成了个孤零的、随时有断绝的忧虑的姓氏了。到了这最末代名叫艾君谷的,据说从小聪慧,只是被娇养了,成为走马斗鸡的纨绔子。门下客九流三教都有。中年无子,却醉心于培植园林、建筑宅舍的癖好。每当一次繁重的工程完成时,他又有了新计划,又得拆毁再开始,以此耗费他家产的大半,最后留下他的夫人和一个女儿就死了。我们昨天望见的那个宅第和那座高楼就是他最后的匠心的结构,人们说,要是他活着准还是不满意的。”“这是一切悲惨故事的代表,我敢说。我们都有建筑空中楼阁的癖好。我从前在家里读书,不知在什么书上遇见这样一句话,‘仙人好楼居’,引起我许多想象,那时我还是个孩子。以后,大概那个出名的人类祖先的故事暗示我,我常有无罪而度迁谪之日的感觉。这并无一点伤感成分。我仿佛知道一个真理,唯有在这地上才建筑得起一座乐园,唯有用我们自己的手,但我总甘愿生活在最荒凉的地方,冰天雪地,牧羊十九年,表示我一点忠贞之心。”“他的夫人和女儿相依为命,过着静寂的、倾向衰微的目子,在那所大宅第中。一般乡民都把那座高楼看作不祥的东西。他女儿的婚事低不成,高不就,但据说是一个美人呢。”这是一个悲惨故事的袅袅余音,我敢说,很可以推波助澜,又成一支哀曲。③我想起那位出名的波斯女子,睡在暴虐的苏丹的床上,生命悬于呼吸之间,还能很巧妙地继续地的故事②。那是很好的态度,使我十分惭愧。我的日子过得很荒芜,在昨天与明天之间我总是徘徊,不能好好地做我的工作。但听呵,我的朋友又开口了:“从前,当她父亲还在时,有人向我家提过亲。我母亲曾到她家去过,但没见着,回来说起很好笑,她上楼下楼,像追赶一个羞涩的小动物。那时我很反对这种捉迷藏似的婚姻,遂作罢论了。”现在我这朋友已有一个幸福的家了。我们都默默望着水,望着水上的白色浮标,因为一个人坠入沉思,总爱把他的目光固定在一点触目的东西上。但突然我的朋友从梦幻中醒来,举起钓竿,一尾鱼在空中翻露它的白腹,落在塘边草地上。④可怜的东西,竟不会发一声最后的叫喊,努力想跳跃也无用了,还是进丝网里去吧。丝网,替代提篮,装着鱼可以放在水中让它多活一会儿。“鱼这东西可怜得很,不会发声。”这句话脱口而出,我却不胜悲,我们这语言又有什么用呢,徒然使我苦于滔滔不绝的雄辩的倾向,正如一个天生的画家而坠地又是盲人,但我的朋友呵,我又开口了。“我有几个得意的题材,几时来编成故事流传后世。其一是疯子。不知怎的我对于那种披发发狂的人很向往。其次大概是个女扮男装的美女子,很早就牵引我的想象,从小起,从老仆人口中,听了那个民间的祝英台的故事。”“还有呢”“还有个王孙公子,卖身为奴。我并不是说一旦失意,路旁时卖故侯瓜③,那大概是个老头儿,怪寒碜的,却别有高贵的动机,比如说,银鞍白马,从谁家红楼下过,俯仰之间遂决定了一次豪华游戏。但我的朋友呵,我有点儿怀念我那个沙漠地方了,我那北窗下的书桌已尘封了吧。我决定明天动身回去。”一九三五年四月五日(有删改)[注]①本文选自何其芳的散文集《画梦录》,《画梦录》曾获1937年《大公报》文艺奖金,评委会对它的评语:“《画梦录》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制作,有它超达深渊的情趣。”作者以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为抒情散文确立了一种以心灵深层探险和心象风景描写为主的“独语体”散文新范式。②指《一千零一夜》中女子山鲁佐德通过讲述故事来拯救自己性命,并最终感化残暴的国王的故事。③《史记·萧相国世家》载: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故侯瓜”。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紧承标题,先后用祈使句“告诉我那座楼的故事”和疑问句“楼的故事”引出话题,设置悬念,吸引读者。B.“我”毫无野孩子气,想起自己以往在家里从未参加叔叔们的山林夜猎而感到悲哀,可见“我”生性怯弱,不喜合群。C.艾家人的故事颇具传奇色彩,艾君谷醉心于建筑宅第,这样写交代了“楼”的来历,也凸显批判奢靡之风的主旨。D.文章末段“卖故侯瓜”化用了《史记·萧相国世家》中“东陵瓜”这一典故,表达了“我”鄙弃荣利、渴望归隐的理想。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①中“我”钦佩自己叔叔们的多才多艺与“逃学”的勇气,“但乡间把他们埋没了”,这又透露出惋惜、遗憾的情感。B.句子②单独成段,呼应上文的“我准备着听一个动人的故事”,为下文朋友讲述的艾家故事蓄势,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C.句子③由艾君谷夫人及其女儿的遭遇联想到“那位出名的波斯女子”的故事,反衬“我”的生活状态,丰富了文章内容。D.句子④中“可怜的东西”这一短句,表达了“我”对鱼的困境的同情和对其任人摆布的不齿,对弱肉强食的世风的讽刺。8.文章开篇处说“在一个沙漠地方住了几年,我变得固执又伤感”,而末尾处又说“我有点儿怀念我那个沙漠地方了……我决定明天动身回去”,其中反映出“我”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4分)9.本文以“楼”这个意象为中心展开叙事,请简要分析这样谋篇布局的妙处。(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汉高帝、项羽起兵之始,相与北面共事怀王①。及入关破秦,子婴出降,诸将或言诛秦王。高帝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杀之不祥。”乃以属吏。至羽则不然,既杀子婴,屠咸阳,使人致命于怀王。王使如初约,先入关者王其地。羽乃曰:“怀王者,吾家武信君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颛②主约今定天下,皆将相诸君与籍力也,怀王亡功,固当分其地而王之。”于是阳尊王为义帝,卒至杀之。观此二事,高帝既成功,犹敬佩王之戒,羽背主约其末至于如此成败之端不待智者而后知也。高帝微时,尝繇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大丈夫当如此矣!”至羽观始皇,则曰:“彼可取而代也。”虽史家所载,容有文饰,然其大旨,固可见云。(选自洪迈《容斋随笔·刘项成败》,有删改)材料二:项籍纳秦降卒二十万,虑其怀诈复叛,一举而尽坑之,其于防虞,亦已甚矣。汉高豁达大度,天不之士至者,纳用不疑,其于备虑,可谓疏矣。然而项氏以灭,刘氏以昌,蓄疑之与推诚,其效固不同也。秦皇严卫雄猜,而荆轲奋其阴计;光武宽容博厚,而马援输其款诚。岂不以虚怀待人,人亦思附;任数御物,物终不亲!情思附则感而悦之,虽寇仇化为心膂有矣;意不亲则惧而阻之,虽骨肉结为仇慝有矣。(选自陆贽《兴元论续从贼中赴行在官等状》,有删改)材料三:前史序项籍之所以失天下,曰:“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过无所遗。”管仲论鲍叔牙不可属国,曰:“闻人之过,终身不忘。”然则弃瑕录用者,霸王之道;记过遗才者,衰乱之源。夫登进以懋庸,黜退以惩过,二者迭用,理如循环。进而有过则示惩,惩而改修则复进,既不废法,亦无弃人,虽纤芥必惩,而才用不匮。故能使黜退者克励以求复,登进者警饬以恪居。(选自陆贽《论朝官阙员及刺史等改转伦序状》,有删改)[注]①怀王:楚义帝,又称后楚怀王,项羽的叔父项梁拥立为王。②颛:同“专”。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羽背主A约B其末C至于如此D成败之E端F不待G智者H而后知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依照、遵从,与《愚公移山》“如太行、王屋何”中的“如”意思不同。B.御,驾驭、控制,与《齐桓晋文之事》“以御于家邦”中的“御”意思不同。C.属,委托,与《赤壁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中的“属”意思相同。D.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与成语“瑕不掩瑜”中的“瑕”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邦与项羽曾一同侍奉楚怀王,入关后,有人建议杀掉秦王子婴,刘邦没有听从;而项羽认为楚怀王没有功劳,无权主持盟约,最终杀了楚怀王。B.虽然史书有修饰的成分,但从刘邦和项羽看到秦始皇时所说的话,仍然可以看出刘邦较含蓄,项羽较直率,由此可见两者性格不同结局也不一样。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将项羽与刘邦进行比较;材料二分析刘项的成败原因时深入论述了要诚心待人的道理,其观点与《谏太宗十思疏》里的某些观点相似。D.材料三谈论如何正确对待人才的问题,认为有功者提拔,有错者处罚,有过失的人要给予其改正的机会,犯了微小的错误不必处罚,这样人才就不会枯竭。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杀之不祥。(4分)(2)项籍纳秦降卒二十万,虑其怀诈复叛,一举而尽坑之。(4分)14.材料二和材料三都出自唐代政治家陆贽,两则材料都提到了项羽失败的原因,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苏武慢朱敦儒①枕海山横,陵江潮去,雉堞②秋风残照。闲寻桂子,试听菱歌,湖上晚来凉好。几处兰舟,采莲游女,归去隔花相恼。奈长安不见,刘郎③已老,暗伤怀抱。谁信得、旧日风流,如今憔悴,换却五陵年少。逢花倒趢④,遇酒坚辞,常是懒歌慵笑。除奉天威,扫平狂虏,整顿乾坤都了。共赤松⑤携手,重骑明月,再游蓬岛⑥。[注]①朱敦儒:南宋词人,曾从岭南赴临安任职,但当时统治者面对金兵袭扰不思抵抗,屈膝求和。②雉堞(zhìdié):泛指城墙。③刘郎:唐代诗人刘禹锡,此处借指词人自己。④趣:同“躲”,隐藏。⑤赤松:赤松子,古代神话中的仙人。⑥蓬岛:蓬莱仙岛,是传说中的仙境。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阕起笔不俗,山脉绵延,依海而枕,潮来潮去,与城池秋风残照之景迥然不同。B.闲适中寻桂听歌,湖上游女采莲,一幅繁华盛世图景,词人沉醉于其中不愿归去。C.上阕结句“奈长安不见”点明“暗伤怀抱”的本意,并由此形成了上下阕的自然过渡。D.下阕开头通过今昔对比,词人感慨昔日风流潇洒已不复存在,如今自己憔悴不堪。16.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下阕中“共赤松携手,重骑明月,再游蓬岛”三句。(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大学生周华阐述古人“忠孝两难全”的矛盾心理时,引用了李密《陈情表》中“▲,▲”两句,这两句以鲜明的对比,表达了李密想先尽孝再尽忠的愿望。(2)小王工作之余,外出览胜,优美的景色正与自己心境相合,此景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他不禁想起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两句。(3)落日是雄浑、壮美的,落月是宁静、优美的。唐宋诗词中常常写到“落日”这个意象,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常常用到“落月”这个意象,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4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秋风扫落叶”,对人们来说,已是(①)的现象。然而,如果你仔细观察,却可发现它们并非(②),而是“有章可循”的。它们是由内而外、自下而上地依次脱落的。因此叶片脱落的先后与叶片生发的早晚、部位,跟所处的光照、营养条件等有关。再仔细观察,你还可发现,树木的落叶不仅“有章可循”,且还“有兆可察”。其“兆”有二:甲,二是叶柄容易脱落。叶片在正常生长时,一般都是绿色的,但到了秋后,大多数却会变成黄色,如白杨、石榴等;也有的会变成红色,如槭、枫、黄栌、乌桕等。因此一到深秋,在许多名山胜迹处,都可见到它们那(③)的景色。之所以绿叶会变成黄色或红色,是由于叶片除含有绿色的叶绿素之外,还含有黄色的叶黄素和红色的花青素等不同的色素。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叶绿素的含量大大高于后两种,乙。只有当秋后气温降低,叶绿素被破坏分解后,叶黄素或花青素才得以显现;另外也和气温下降后,叶片中糖分增加,促进了花青素的形成有关。在果树生产上,往往在施行过环剥手术的枝条上,叶片容易变红,这是环剥后抑制了枝内有机营养物质的向下输送,使枝内糖分含量增加了的缘故。叶片在正常生长时,“身材”娇小的叶柄与枝条连接得十分牢固。然而一到深秋,叶柄和枝条的连接却变得异常脆弱,只需用手轻轻一碰,即会自行脱落。A细看脱落之处,竟是那么光滑,原来当环境条件和叶片生理机能衰退后,B.叶柄基部的薄壁细胞即会分裂成数层小型的薄壁细胞,这就是“离层”。C随后,其细胞壁中层的果胶质与初生壁的纤维素一并分解,D导致细胞彼此分离,叶柄从枝条脱落。E同时,在离层与枝条相接的一面,还能形成保护层,F以保护伤口,防止枝内水分不丧失。因此离层的产生也是落叶的前奏。18.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2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标号并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2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加点处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兰考人民的除“三害”斗争达到了高潮,焦裕禄的肝病也到了严重关头。(《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B.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包身工》)C.他在柜台里,眼、耳、口、手、脚、脑这6部“机器”同时开动。(《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D.“落木千山天远大”充分说明了这个空阔,这是到了要斩断柔情的时候了。(《说“木叶”》)(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6分)22.下面是小刚同学演讲稿《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中的一个片段,其中画横线部分不够简明、得体、连贯。请改写画线部分,要求:保留必要信息,语言简明、得体、连贯,不超过120个字。(6分)大家知道,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它不仅能调节气候,美化环境,而且可以提供大量木材,保证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国内外经验表明:如果一个国家之森林覆盖率在30%以上,那么这个国家的生态环境就比较优渥,农牧业生产就比较稳定,物资供应充足,可以满足人们的奢求。可见,森林对于人类来说是多么重要!反之,如果森林遭到破坏,会发生多种自然灾害,导致百姓无家可归,流离失所。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在孔子看来,《韶》和《武》都是很美的音乐,但是《韶》反映的是尧时期的时代气度,有和睦之美;《武》反映的是武王伐纣的乐舞,毕竟有征伐之意,所以“未尽善”。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也常常追求“尽善尽美”。然而,现实中“尽美却未尽善”与“尽善却未尽美”的现象不胜枚举。在复兴高级中学《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选修课上,同学们将就以上内容展开研讨。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和感悟,参与课堂讨论。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5年1月广西高三调研考试卷语文参考答案1.D2.A3.D4.①B句指出古代人的性格描绘的局限性,甲处下文是具体论析辩证唯物论的典型论与性格类型说的根本区别。因此甲处应补入B句。(2分)②A句指出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即与“做什么”“怎样做”的表现有关,乙处下文论析的是行动与性格的关系。因此乙处应补入A句。(2分)5.①阿Q是一个流浪雇农,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下中国国民劣根性集中表现的典型人物。(2分)②阿Q生活的典型环境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未庄社会,是沿袭千百年下来的压迫人的精神的封建传统文化,其最主要的个性特征是“精神胜利法”。(2分)③透过阿Q这个典型,可以窥见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旧传统的否定和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可以认识到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2分)6.A7.D8.①“我”曾经荒废时光,为自己找不到方向而迷茫、痛苦,在追求理想过程中感到孤独与挫败。②“我”从与朋友交流、听朋友讲述“楼”的故事、钓鱼等事件中获得能量,从荒废时光到获得继续追梦的力量。③“我”领悟到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差距,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深刻感慨,却坚持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向往和对人生意义的探寻。(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9.①以“楼”为中心展开叙事,突出“楼”这一意象在故事结构中的核心地位,使文章叙述线索更明显,情节发展更集中、清晰。②以“楼”为中心叙述故事,由“我”和朋友交替叙述“我”、艾君谷与“楼”的故事.两个故事一明一暗,映衬叠加,更能突显出“我”的心理与感情的变化。③“楼”是主题意蕴的载体,“楼”的故事实际上是“我”追求“空中楼阁”的故事,通过“楼”的故事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追求,也揭示了这种追求在现实面前的无奈和困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0.BDF11.C12.D13.(1)起初怀王派我前来,本来就是因为我能宽容大度,况且人家已经投降服罪,杀掉他不吉利。(2)项籍接纳了二十万秦朝降兵,担心他们心存欺骗再次反叛,于是一下子全部活埋了他们。14.①材料二认为项羽猜忌心过重,对人缺乏信任,导致人们不归附他。②材料三认为项羽不忘记别人的过错,不奖赏有功的人,导致遗失人才。(答出一点1分,两点3分)15.B16.①运用想象手法。词人想象自己与仙人赤松子携手同行,骑着明月这坐骑,再次畅游蓬莱仙岛。通过想象拓展了意境空间,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②运用神话传说,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厚重感。表达了词人对收复故土之后能够功成身退的渴望,更显出词人高洁的品格。(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如从其他角度进行赏析,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17.(1)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2)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3)示例一: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示例二: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示例三: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示例四: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示例五: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每空1分,有漏字、错别字、语序错误等,该空不得分;第(3)小题,如有其他答案,符合要求的,可以给分)18.①司空见惯②杂乱无章③绚丽多彩(或“五彩斑斓”“五彩缤纷”)(每空1分;其他合适的成语也可给分)19.[示例]甲:一是叶子颜色发生变化乙:因而把黄色和红色掩盖了(每答出一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20.A“环境条件和叶片生理机能衰退”改为“环境条件恶化和叶片生理机能衰退”。(2分).F“防止枝内水分不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物联网市场合作协议书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四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新版)初级消防设施操作员《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完整版
- 2025年书面离婚合同协议(4篇)
- 2025年五年级班主任管理工作心得体会(6篇)
- 2025年中班幼儿园教师个人年终工作总结模版(二篇)
- 2025年中草药植物购销合同模板(三篇)
- 2025年产品委托代理协议范文(2篇)
- 2025年个人木材买卖合同范文(2篇)
- 2025年个人车辆租赁协议(五篇)
- GB/T 4662-2012滚动轴承额定静载荷
- 法律专题(本)(52876)-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习网形考作业题目答案
- 人工智能技术介绍完整版人工智能概述、围棋课件
- 加油站项目开办申报表
- 单个军人队列动作教学法教案全(新条令)
- 《德育与班级管理》课程大纲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267张)课件
- 国货当自强精品课件
- 比多少(课件)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 The foolish Donkey愚蠢的毛驴的故事英语伊索寓言
- 2021年怀化市会同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