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资源与渔场学资源历年试题及部分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14/0F/wKhkGWefkgCAHpCPAAFIn4OHNyc557.jpg)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资源历年试题及部分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14/0F/wKhkGWefkgCAHpCPAAFIn4OHNyc5572.jpg)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资源历年试题及部分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14/0F/wKhkGWefkgCAHpCPAAFIn4OHNyc5573.jpg)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资源历年试题及部分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14/0F/wKhkGWefkgCAHpCPAAFIn4OHNyc5574.jpg)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资源历年试题及部分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14/0F/wKhkGWefkgCAHpCPAAFIn4OHNyc55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首页)2005学年第1学期试题名称:资源生物学(A)共1页第1页专业年级: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03学号姓名授课教师名叶振江分数名词解释(30分)种群分节特征日轮单周期型鱼类沉性卵鳕型鳞性成熟系数卵胎生怀卵量更替率问答题(70分)什么是耳石成分指纹?利用成分指纹鉴别鱼类种群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如何?(8分)鱼类早期发育分哪几个阶段?试述其仔鱼后期与稚鱼期的主要特征。(10分)鱼类耳石、鳞片上年轮特征各有什么特点?其年轮形成原理是什么?(10分)试以耳石为例,详述鱼类年龄与生长研究的基本过程与方法。(10分)试述鱼类食饵更替的主要表现。(10分)鱼类产卵洄游有什么特点?(10分)试述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量度的主要指标。(12分)授课教师命题教师或命题负责人签字院系负责人签字年月日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附页)学年第学期试题名称: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首页)2005学年第1学期试题名称:资源生物学(B)共1页第1页专业年级: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03学号姓名授课教师名叶振江分数名词解释(30分)量度特征性比年龄结构产卵洄游群落食饵更替群落物种多样性群落演替产卵洄游大陆架渔场问答题试述鱼类种群间形态方面的主要区别特点。如何利用形态学方法鉴别鱼类种群?(10分)试述鱼类生命周期的时相划分。(10分)如何用Peterson鱼体长度分布曲线法研究鱼类生长?(10分)试述黄渤海鱼类的繁殖期、排卵方式与产卵类型特征。(10分)影响鱼类食饵保障的因素有哪些?(10分)试述鱼类个体繁殖力的变化规律。(10分)试简述鱼类日轮研究的基本过程与方法。(10分)授课教师命题教师或命题负责人签字院系负责人签字年月日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附页)学年第学期试题名称: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首页)2006学年第1学期试题名称:资源生物学(A)共1页第1页专业年级: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04学号姓名授课教师名叶振江分数名词解释(30分)鳞焦环片二夏龄鱼越冬洄游群落鱼类个体繁殖力怀卵量物种多样性大陆架渔场卵胎生简答题(36分)什么是种群?有哪些方法可以划分鱼类种群?(6分)鱼类生命周期有哪些主要阶段?(6分)鱼类产卵类型有哪些?(6分)鱼类鳞片上的年轮特征有哪几种?(6分)草食性鱼类有哪些类型?(6分)鱼类产卵洄游有哪些主要特征?(6分)综述题(34分)试述Peterson鱼体长度分布曲线法研究鱼类生长的原理、应用、优点与局限性。(12分)试述鱼类性腺成熟度的目测等级法划分。(12分)试述鱼类食饵定量与定性分析的内涵及更替率、饱满总指数与饱满分指数、选择指数等定量指标的定义。(10分)授课教师命题教师或命题负责人签字院系负责人签字年月日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附页)学年第学期试题名称: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首页)2006学年第1学期试题名称:资源生物学(B)共1页第1页专业年级: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04学号姓名授课教师名叶振江分数名词解释(30分)产卵量量度特征二冬龄鱼索饵洄游群落演替浮性卵产卵洄游食饵更替大陆架卵生简答题(36分)试述渔业资源生物学的主要内涵?(6分)鱼类仔鱼后期经历了哪些主要过程?(6分)鱼类排卵方式有哪些类型?(6分)鱼类耳石与鳞片上的年轮特征有何不同?(6分)鱼类食性类型按食饵生态类型划分有哪些种类?(6分)鱼类越冬洄游有哪些主要特征?(6分)综述题(34分)试述鱼体长度分布曲线法研究鱼类生长的原理、应用、优点与局限性。(12分)试述鱼类性腺成熟度的几种划分方法及各自特点。(12分)试述鱼卵的主要特征及鉴别要点。(10分)授课教师命题教师或命题负责人签字院系负责人签字年月日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附页)学年第学期试题名称: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首页)2007学年第1学期试题名称:资源生物学(A)共1页第1页专业年级: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05学号姓名授课教师名叶振江分数名词解释(30分)渔业生物学fisher-ɑ指数量度特征寄生性鱼类长周期型鱼类卵膜相对边缘测定法协方差分析卵胎生年轮简答题(36分)试述利用耳石成分指纹鉴定鱼类种群的原理与基本方法。(4分)试述鱼类种群研究的重要意义及种群结构的基本特征?(6分)简述鱼类年龄与生长的研究意义。(6分)简述鱼类个体繁殖力的几个基本概念,并以带鱼为例,阐述其变化规律。(8分)黄渤海鱼类有哪些分布类型?(6分)简述鱼类个体繁殖力测定的主要方法。(6分)综述题(34分)试分析影响鱼类鱼饵保障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以及鱼类食饵保障的协调。(14分)试述鱼类生命周期的过程及主要特征。(10分)鱼类洄游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征?并分析其研究意义。(10分)授课教师命题教师或命题负责人签字院系负责人签字年月日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附页)学年第学期试题名称: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首页)2007学年第1学期试题名称:资源生物学(B)共1页第1页专业年级: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05学号姓名授课教师名叶振江分数名词解释(30分)群体物种多样性食饵选择性杂食性鱼类短周期型鱼类油球优势种大陆架渔场卵生明亮线简答题(36分)简介鱼类耳石概况。(6分)试析与水产资源生物学关系密切的主要学科。(6分)简述鱼类年龄与生长的研究意义。(6分)简述对虾性腺成熟度的目测等级法划分。(6分)鱼卵有哪些主要类型?(6分)简述鱼类早期发育的主要阶段过程。(6分)综述题(34分)试分析鱼类鱼饵更替的主要表现。(10分)分析罗查李(Rosa-Lea)现象及出现原因。(12分)试分析标志放流的重要意义及主要标志方法。(12分)授课教师命题教师或命题负责人签字院系负责人签字年月日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附页)学年第学期试题名称: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首页)2008学年第1学期试题名称:资源生物学(A)共1页第1页专业年级: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05学号姓名授课教师名叶振江分数名词解释(30分)种群环片群落索饵洄游浮性卵相对边缘测定法量度特征寄生性鱼类长周期型鱼类卵膜简答题(36分)简介鱼类耳石概况。(6分)鱼类排卵方式有哪些类型?(6分)试比较鱼类耳石与鳞片上的年轮特征。(6分)试分析鱼类鱼饵更替的主要表现。(6分)鱼类仔鱼后期经历了哪些主要过程?(6分)鱼类食性类型按食饵生态类型划分有哪些种类?(6分)综述题(34分)简述鱼类绝对个体繁殖力、相对个体繁殖力及相关的基本概念,并以带鱼为例,阐述其变化规律。(14分)2.试以蓝点马鲛为例,分析春季4、5月份该鱼在黄海南部吕泗、大沙渔场产卵洄游过程与渔场动态基本特征,并对可能影响其洄游与分布的主要环境要素进行分析。(20分)授课教师命题教师或命题负责人签字院系负责人签字年月日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首页)2008学年第1学期试题名称:资源生物学(B)共1页第1页专业年级: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05学号姓名授课教师名叶振江分数名词解释(30分)群体物种多样性食饵选择性杂食性鱼类越冬洄游油球二冬龄鱼大陆架卵胎生鳞焦简答题(36分)鱼类生命周期有哪些主要阶段?(6分)什么是种群?有哪些方法可以鉴别鱼类种群?(6分)简述鱼类年龄与生长的研究意义。(6分)简述对虾性腺成熟度的目测等级法划分。(6分)鱼卵有哪些主要类型?(6分)试述与水产资源生物学关系密切的主要学科。(6分)综述题(34分)分析罗查李(Rosa-Lea)现象及出现原因。(14分)2.试分析标志放流的重要意义及主要标志方法。(20分)授课教师命题教师或命题负责人签字院系负责人签字年月日中国海洋大学2009-2010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水产学院《资源生物学》课程试题(A卷)优选专业年级优选专业年级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2007学号姓名授课教师叶振江座号----------------装----------------订----------------线----------------考试说明:本课程为闭卷考试,可携带一般文具(或本课程为开卷考试,可携带文具和资料),满分为: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名词解释(30分)渔业生物学群体群落产卵洄游年轮饱满分指数选择指数对边缘测定法大陆架渔场优势种简答题(36分)简介鱼类耳石概况。(6分)什么是种群?有哪些方法可以划分鱼类种群?(6分)鱼类排卵方式有哪些类型?(6分)试分析鱼类鱼饵更替的主要表现。(6分)鱼类生命周期经历了哪些主要过程?(6分)鱼类越冬洄游有哪些主要特征?(6分)综述题(34分)试述Peterson鱼体长度分布曲线法研究鱼类生长的原理、应用、优点与局限性。(18分)2.鱼类性腺成熟度的几种划分方法及各自特点。(16分)授课教师命题教师或命题负责人签字年月日院系负责人签字年月日中国海洋大学2009-2010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水产学院《资源生物学》课程试题(B卷)优选专业年级优选专业年级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2007学号姓名授课教师叶振江座号----------------装----------------订----------------线----------------考试说明:本课程为闭卷考试,可携带一般文具(或本课程为开卷考试,可携带文具和资料),满分为: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名词解释(30分)生命周期量度特征物种多样性优势种鳕型鳞饱满总指数更正重量重量比例法上升流渔场越冬洄游简答题(36分)黄渤海鱼类有哪些分布类型?(6分)试述鱼类种群研究的重要意义及种群结构的基本特征?(6分)简述鱼类年龄与生长的研究意义。(6分)简述对虾性腺成熟度的目测等级法划分。(6分)鱼类仔鱼后期经历了哪些主要过程?(6分)鱼类食性类型按食饵生态类型划分有哪些种类?(6分)综述题(34分)简述鱼类绝对个体繁殖力、相对个体繁殖力及相关的基本概念,并以带鱼为例,阐述其变化规律。(18分)2.试分析标志放流的重要意义及主要标志方法。(16分)授课教师命题教师或命题负责人签字年月日院系负责人签字年月日中国海洋大学2010-2011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水产学院《资源生物学》课程试题(A卷)优选专业年级优选专业年级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2008学号姓名授课教师叶振江座号----------------装----------------订----------------线----------------考试说明:本课程为闭卷考试,可携带一般文具(或本课程为开卷考试,可携带文具和资料),满分为: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名词解释(30分)物种多样性群体长周期型鱼类产卵洄游年轮饱满分指数食饵更替怀卵量大陆架渔场群落演替简答题(36分)鱼类鳞片上的年轮特征有哪些种类?(6分)黄渤海鱼类有哪些分布类型?(6分)鱼类排卵方式有哪些类型?(6分)草食性鱼类有哪些类型?(6分)鱼类生命周期经历了哪些主要过程?(6分)鱼类越冬洄游有哪些主要特征?(6分)综述题(34分)试述鱼类种群鉴别的一般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18分)2.鱼类性腺成熟度的几种划分方法及各自特点。(16分)授课教师命题教师或命题负责人签字年月日院系负责人签字年月日中国海洋大学2010-2011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水产学院《资源生物学》课程试题(B卷)优选专业年级优选专业年级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2008学号姓名授课教师叶振江座号----------------装----------------订----------------线----------------考试说明:本课程为闭卷考试,可携带一般文具(或本课程为开卷考试,可携带文具和资料),满分为: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名词解释(30分)优势种种群单周期型鱼类索饵洄游鳞焦饱满指数更正重量产卵量礁堆渔场群落简答题(36分)鱼类耳石与鳞片上的年轮特征有何区别?(6分)鱼类产卵类型有哪些?(6分)试述鱼类年龄与生长的研究意义。(6分)鱼类仔鱼后期发育的主要过程?(6分)鱼类食饵更替的主要表现?(6分)鱼类产卵洄游有哪些主要特征?(6分)综述题(34分)试述鱼类标志放流的重要意义及主要方法。(18分)2.试述鱼体长度分布曲线法研究鱼类生长的原理、应用、优点与局限性。(16分)授课教师命题教师或命题负责人签字年月日院系负责人签字年月日名词解释(30分)鳞焦:鳞片的最早形成部分称为鳞焦。在鳞片的中心或偏在一旁。环片:围绕鳞焦中心排列许多隆起线,称环片、或轮纹。环片的排列一般以同心圆圈形式,但也有矩形或其他形状,这主要依据鳞型不同而有区别。鱼类鳞片上的轮纹结构,又分为年轮、幼轮、副轮和生殖轮。二夏龄鱼:是已度过两个夏季的鱼,这个名称自鱼的生命开始后的第二年的下半年和秋季起称之。鳞片上有一个年轮痕迹,年轮外围或多或少有第二年增生的部分轮纹。二夏龄鱼同样也属于第一龄组(I)的范畴。越冬洄游:鱼类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为追求适合其生存的水域而引起的集群性移动。群落:在一定地段或一定生境里的各种生物种群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单元。集合体中的所有生物保持着有机联系,组成的一个具有独特成分、结构和机能的“生物社会”。鱼类个体繁殖力:系指一尾雌鱼在一个生殖季节中可能排出卵子的绝对数量或相对数量。怀卵量:产卵前夕卵巢中可看到的成熟过程中的卵数。物种多样性:包括两种方面的内涵,一是种数的多少即种的丰富性;一是群落中各个种的相对密度即群落的异质性。大陆架渔场:在大陆架水域,由于光线充足,营养盐丰富,浮游生物繁盛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渔场。卵胎生:卵子在体内受精并在雌性生殖道内进行发育,胚体发育营养来自于卵黄,母体不供应营养,仅提供呼吸。海鲫,鼠鲨等。简答题(36分)什么是种群?有哪些方法可以划分鱼类种群?(6分)所谓种群,实际系指生活在有限空间内、有较多特征一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换句话说,种群是一个在种的分布区内,有一群或若干群体中的个体,其形态特征相似,生理、生态特征相同,特别是具有共同的繁殖习性,即相同遗传属性___同一基因库的种内个体群。下列方法可鉴别种群:形态学方法:又称生物测定学方法,是属于传统鉴别方法。是根据对大量个体的形态特征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显著性比较来鉴别。生化遗传学方法:通过对不同群体生化遗传学指标如肌浆电泳、同功酶特征的比较来鉴别。生态学方法:通常是划分种群最直观、也是最可靠的方法。主要通过对洄游分布的研究,考察生殖及分布区的隔离状况从而判别种群。鱼类生命周期有哪些主要阶段?(6分)①卵期;②仔鱼期;③仔鱼后期;④稚鱼期;⑤幼鱼期;⑥未成熟鱼期;⑦成鱼期;⑧衰老期。鱼类产卵类型有哪些?(6分)按卵径组成及产卵次数分:单峰,一次产卵型(黄海鲱);单峰,多次产卵型;双峰,分批产卵型(条尾鲱鲤);多峰,一次产卵型;多峰,连续产卵型(鳀)。鱼类鳞片上的年轮特征有哪几种?(6分)⑴疏密型⑵切割型(3)明亮型(4)平直型(5)疏密乱纹型草食性鱼类有哪些类型?(6分)(1)以摄食浮游植物为主的鱼类:如斑鰶、沙丁鱼等。该类型的鳃耙十分密集,适宜过滤浮游单胞藻类,肠管发达便于吸收营养。(2)以周丛生物为主的鱼类:该类型的鱼口吻突出,便于摄食附着于礁岩上的丝状藻类,如突吻鱼。(3)以高等水生维管束植物为主的鱼类:这类鱼咽喉齿坚强发达,肠管较长适宜啃吃水草等。如草鱼。(4)以腐植质、碎屑为食的鱼类:如鲻鱼。鱼类产卵洄游有哪些主要特征?(6分)①游速快,距离长,受环境影响较小。②在生殖洄游期间,分群现象最为明显,通常按年龄或体长组群循序进行。③在生殖洄游期间,性腺发生剧烈的变化,无论从发育情况或体积和重量来看,前后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④生殖洄游的目的地是产卵场,每年都在一定的海区,但在水文条件(如温度、盐度的变化等)的影响下,会发生一些变化。综述题(34分)试述Peterson鱼体长度分布曲线法研究鱼类生长的原理、应用、优点与局限性。(12分)①理论基础每相隔1年,其平均长度和体重相差一级;随着年龄的增加,鱼类个体数量减少。②应用:群体年龄组成的求算;生长以各长度组为横坐标、其所占比例频数为纵坐标绘图,可以看出某些连续长度组的数量特别多,而某些连续长度组的数量特别少,或者没有,形成一系列的高峰与低谷。各个高峰代表一个年龄组,每个高峰的长度组即代表该年龄组的体长范围。在渔具不具备选择性的条件下,长度组分布区域的高峰一般是依次降低的,如冰岛东部鳕鱼的长度分布曲线。③优点:简便易行,成本低。④局限性用这种方法鉴定鱼类年龄有一定的局限性。⑴渔具选择性:渔具对渔获物有着一定程度的选择性,如拖网、围网、张网、钓具等,都有其限制性的一面,在所捕获的总渔获物中很难包括着各个长度组(或年龄组)的鱼类。⑵鱼群分布的局限性:鱼群在各个渔场,所处的季节时期并不是按体长和年龄的数目成比例地混合着。⑶高龄鱼长度界限模糊性:老年鱼进入衰退期,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因此不免出现长度分布的重叠现象,所以不容易根据长度分布曲线来确定高龄鱼的年龄组成。尽管具有上述的缺点,但仍可作一种间接测定年龄的方法。尤其是对一时无法找出鉴定年龄的合适条件之前,常常要依靠这种方法。试述鱼类性腺成熟度的目测等级法划分。(12分)Ⅰ期:性腺尚未发育的个体。性腺不发达,呈细线或细带状,肉眼不能认别雌雄。Ⅱ期:性腺开始发育或产卵后重新发育的个体。并能辨识出雌雄。卵巢:呈细管状或扁带状,呈浅红肉色,肉眼不能看出卵粒。 精巢:扁平稍透明,呈灰白色或灰褐色。Ⅲ期:性腺正在成熟的个体。性腺已较发达,肉眼可以明显看出卵巢内充满不透明的稍具白色或浅黄色的卵粒,卵粒互相粘连成团块状,切开卵巢挑取卵粒时,卵粒很难从卵巢上脱落下来。精巢的前部较扁平,后部收缩,表面呈灰白色,压挤精巢,不能挤出精液。Ⅳ期:性腺即将成熟的个体。卵巢已有很大的发展,占腹腔的2/3左右,卵粒显著,呈圆形。切开卵巢膜,卵粒彼此易分离,有时能看到少量半透明卵。卵巢呈桔黄色或桔红色,轻压鱼腹无成熟卵粒流出。精巢也显著增大,呈白色。挑破精巢或轻压鱼腹能有少量精液流出。Ⅴ期:性腺完全成熟,即将或正在产卵的个体。卵巢饱满,充满体腔。卵大透明,对鱼腹部稍加压力,卵粒即行流出。精巢体积也有最大发展,呈乳白色,充满精液。压挤精巢或对鱼腹稍加压力,精液即行流出。Ⅵ:产卵排精后的个体。性腺萎缩、松弛、充血,呈暗红色,体积显著缩小,只占体腔一小部分。试述鱼类食饵定量与定性分析的内涵及更替率、饱满总指数与饱满分指数、选择指数等定量指标的定义。(10分定性分析即鉴定食物团中的生物种类并列出食料名录;定量分析则是在定性分析基础上给出各种类在食物团中所占的比例。更替率(%)指胃内含物中各大类(或种类)的更替。更替率=(增补率+减失率)/2增补率(%)=新增种类的重量百分比+原有种类所增加的重量百分比减失率(%)=消失种类的重量百分比+原有种类所减少重量百分比③饱满总指数与饱满分指数⑴饱满总指数:鱼类胃含物的当场重量(或换算更正重量)乘以10000,除以鱼体重量,所得的万分比,称为饱满总指数;更正饱满总指数:用更正重量乘以10000,除以鱼的体重,得出更正饱满总指数。⑵饱满分指数:如果把胃含物逐个成分剔开,把各个成分称出当场重量,分别乘以10000,除以鱼的体重,所得的万分比数值,则为某成分的饱满分指数;更正饱满分指数:用更正重量乘以10000,除以鱼的体重,得出更正饱满分指数。④选择指数:是一种数量指标,是鱼类消化道(管)中某一食物的百分数与食饵基础中这一食物百分数的比值。可以用简单的分式来表示: E=ri/Pi式中,E一-选择指数;ri一一食物中某成分的百分数;Pi--食饵基础中同一成分的百分数。名词解释(30分)产卵量:即将产出或已产出的卵子数。量度特征:量度特征又叫体型特征,主要是测量鱼体各有关部位的长度和高度,计算它们之间的比值,主要项目有:全长与体长、头长与体长、体高与体长、吻长与头长、眼径与头长、尾柄高与尾柄长之比等。二冬龄鱼:是巳越冬的二夏龄鱼,鳞片已有2个年轮,或是有一个年轮和差不多已完成了的第二年的增生部分轮纹。但是增生部分轮纹的边缘上还没有出现第二个年轮。索饵洄游:越冬后鱼类经过生殖洄游和生殖活动,消耗了大量的能量的成鱼,游向饵料丰富的海区强烈索饵,生长育肥,恢复体力积累营养,准备越冬和来年生殖。群落演替:群落经过一定发展历史时期及物理环境条件的改变,而从一群落类型转变成另一类型的顺序过程。浮性卵:鱼卵的一种类型,比重小于水,卵子产出后漂浮于水面。如真鲷的卵。产卵洄游:产卵洄游又称生殖洄游,是当鱼类生殖腺成熟时,由于生殖腺分泌性激素到血液中,刺激神经系统而导致鱼类排卵繁殖的要求,并常集合成群,去寻找有利于亲体产卵,后代生长、发育和栖息的水域而进行的洄游。食饵更替:指鱼类食饵种类与数量组成在一定环境下产生变化的现象,如随着生长、季节、栖息场所、性别变化而产生的变化。大陆架:大陆边缘的浅海水域,从海岸低潮线起算,以极平缓的角度向海洋方面延伸,一直到坡度显著增大的转折为止的这一部分海床。卵生:鱼类的一种排卵方式,一般卵直接产于水中,在体外完成受精和全部发育过程。简答题(36分)试述渔业资源生物学的主要内涵?(6分)渔业资源生物学,它以鱼类种群为中心,属应用生态学范畴,研究渔业生物的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年龄组成、生长特性、性成熟、繁殖习性及早期发育特征、饵料食性以至洄游分布规律等种群生活史特征,即限定于狭义的"渔业生物学"内涵。鱼类仔鱼后期经历了哪些主要过程?(6分)⑴卵黄囊消失阶段;⑵背尾鳍原基及鳍条出现阶段;⑶臀鳍原基及鳍条出现阶段;⑷腹鳍原基及鳍条出现阶段。鱼类排卵方式有哪些类型?(6分)⑴卵生一般卵直接产于水中,在体外完成受精和全部发育过程。不保护后代的:高生殖力,如翻车鲀,3亿粒,以保证后代数量。保护后代的:在海底挖巢产卵,后由雄鱼护巢,如鯻鱼。在口中育卵的,如天竺鲷;个别种类卵在雌性生殖道内完成受精,而后排出体外发育,如一些软骨鱼类(虎鲨,猫鲨)。⑵卵胎生卵子在体内受精并在雌性生殖道内进行发育,胚体发育营养来自于卵黄,母体不供应营养,仅提供呼吸。海鲫,鼠鲨,魟等。⑶胎生体内受精,雌性生殖道内发育,营养不仅依靠本身卵黄,亦靠母体供应。灰星鲨等。鱼类耳石与鳞片上的年轮特征有何不同?(6分)鱼类耳石上的年轮特征主要为明带与暗带相间排列,即疏密带相间排列;鱼类鳞片上的年轮特征种类较多,有以下类型:⑴疏密型⑵切割型(3)明亮型(4)平直型(5)疏密乱纹型。鱼类食性类型按食饵生态类型划分有哪些种类?(6分)⑴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分布广泛,产量极高,以生长迅速的小型、中型鱼类占绝大多数,如鲱科、鳀科、鲹科等。⑵以游泳生物为食的鱼类:鱼类个体较大,游泳能力很强,生长快速,专门追觅稍小的鱼类、头足类和虾、蟹类为食。如带鱼、石首鱼类、鲷科鱼类等。⑶以底栖动物为食的鱼类:鱼群疏散,不能形成密集的群体。它们的牙齿变化较大,为适应多样性的底栖无脊椎动物类型而特化,如鲆、鲽、魟、鳐、鳎类。鱼类越冬洄游有哪些主要特征?(6分)①鱼类越冬洄游时通常向水温逐步上升的方向前进。因此,我国海洋鱼类洄游的方向一般是由北向南、由浅海向深海进行的。②在越冬洄游期间,鱼类通常减少摄食或停止摄食,主要依靠索饵期中体内所积累的营养来供应机体能量的消耗。③鱼类只有达到一定丰满度与含脂量后,才有可能进行越冬洄游。综述题(34分)试述鱼体长度分布曲线法研究鱼类生长的原理、应用、优点与局限性。(12分)①理论基础每相隔1年,其平均长度和体重相差一级;随着年龄的增加,鱼类个体数量减少。②应用:群体年龄组成的求算;生长以各长度组为横坐标、其所占比例频数为纵坐标绘图,可以看出某些连续长度组的数量特别多,而某些连续长度组的数量特别少,或者没有,形成一系列的高峰与低谷。各个高峰代表一个年龄组,每个高峰的长度组即代表该年龄组的体长范围。在渔具不具备选择性的条件下,长度组分布区域的高峰一般是依次降低的,如冰岛东部鳕鱼的长度分布曲线。③优点:简便易行,成本低。④局限性用这种方法鉴定鱼类年龄有一定的局限性。⑴渔具选择性:渔具对渔获物有着一定程度的选择性,如拖网、围网、张网、钓具等,都有其限制性的一面,在所捕获的总渔获物中很难包括着各个长度组(或年龄组)的鱼类。⑵鱼群分布的局限性:鱼群在各个渔场,所处的季节时期并不是按体长和年龄的数目成比例地混合着。⑶高龄鱼长度界限模糊性:老年鱼进入衰退期,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因此不免出现长度分布的重叠现象,所以不容易根据长度分布曲线来确定高龄鱼的年龄组成。尽管具有上述的缺点,但仍可作一种间接测定年龄的方法。尤其是对一时无法找出鉴定年龄的合适条件之前,常常要依靠这种方法。试述鱼类性腺成熟度的几种划分方法及各自特点。(12分)(1)目测等级法主要是根据性腺外形、色泽、血管分布、卵与精液的情况等特征进行判断。本方法简便易行。Ⅰ期:性腺尚未发育的个体。性腺不发达,紧附予体壁内侧,呈细线或细带状,肉眼不能认别雌雄。Ⅱ期:性腺开始发育或产卵后重新发育的个体。狭长的细带已增粗,并能辨识出雌雄。生殖腺小,只占腹腔的一小部分。卵巢:呈细管状或扁带状,半透明,分枝血管不明显,呈浅红肉色,卵巢膜较精巢膜坚韧,肉眼不能看出卵粒。 精巢:扁平稍透明,呈灰白色或灰褐色。Ⅲ期:性腺正在成熟的个体。性腺已较发达,卵巢体积增大,占整个腹腔的1/3-1/2。肉眼可以明显看出,卵巢内充满不透明的稍具白色或浅黄色的卵粒,卵巢大血管(生殖动脉)明显增粗。卵粒互相粘连成团块状,切开卵巢挑取卵粒时,卵粒很难从卵巢上脱落下来。精巢的前部较扁平,后部收缩,表面呈灰白色,或因分校血管分布而呈浅红色。压挤精巢,不能挤出精液Ⅳ期:性腺即将成熟的个体。卵巢已有很大的发展,占腹腔的2/3左右,其分枝血管也能明显看出。卵粒显著,呈圆形。切开卵巢膜,卵粒彼此易分离,有时能看到少量半透明卵。卵巢呈桔黄色或桔红色,轻压鱼腹无成熟卵粒流出。精巢也显著增大,呈白色。挑破精巢或轻压鱼腹能有少量精液流出,精巢横断面的边缘略呈圆形。Ⅴ期:性腺完全成熟,即将或正在产卵的个体。卵巢饱满,充满体腔。卵大透明,对鱼腹部稍加压力,卵粒即行流出。切开卵巢膜,卵粒就各个分离。精巢体积也有最大发展,呈乳白色,充满精液。压挤精巢或对鱼腹稍加压力,精液即行流出。Ⅵ:产卵排精后的个体。性腺萎缩、松弛、充血,呈暗红色,体积显著缩小,只占体腔一小部分。卵巢套膜增厚,卵巢、精巢内部常残留少数成熟的卵粒或精液,末端有时出现淤血。(2)组织学划分法组织学切片,根据不同发育阶段进行划分。本方法能准确地表达出性成熟状况,减少主观随意性。(3)卵径分布法根据卵子大小判断性成熟状况的方法。逐月测定卵巢内卵径大小的频率分布:可判断鱼类的产卵类型、放卵期以及随鱼体大小变化的规律。(4)性成熟系数法通过性腺重量的增长情况判断性腺成熟情况。以性成熟系数表示。性成熟系数(%o)=(性腺重量/纯体重)×10003.试述鱼卵的主要特征及鉴别要点。(10分)(1)鱼卵的形态结构卵子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对受精、胚胎发育和营养有特殊的适应性,其结构有下列几部分组成:卵膜:保护卵细胞免受外界因素的伤害(对外部环境起着隔离的作用,以保证胚胎的正常发育。)使卵子保持一定的形状。卵黄:卵黄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是由卵细胞质的液泡酿造而成的,是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卵黄的大小一般和胚胎发育时间长短有关。卵黄大的胚胎发育时间长,卵黄小的胚胎发育时间短。颜色:有多种,有浅红色、淡绿色,但绝大多数是黄色的;透明度:有透明和不透明之分。形状:细微颗粒状(卵黄含量不大丰富);球状、块状(卵黄含量多、卵体大)。卵黄含量的多少以及它的分布状况,决定以后卵裂的方式和分裂的大小。表面构造:均匀的;龟裂状(斑鰶);泡状裂纹(鯵科鱼类)根据卵黄量的多少和卵黄分布的位置,又可将卵区分为:均黄卵、间黄卵、中黄卵和端黄卵四种类型,绝大多数海产硬骨鱼类的卵属于端黄卵。油球:是很多种硬骨鱼类卵子的特殊组成部分,它是含有脂肪的、表面围有原生质薄膜的小球状体。营养;调节浮力。形状:一般油球为圆球状,但有些种类在发育过程中油球变形;数量:0个(蛇鲻鱼、毛烟管鱼);1个(如鱼台鱼、带鱼、大黄鱼、鲇鱼、鲷类等)是为单油球卵;多个大小不同的油球(如鲥鱼、风鲚等);或含有更多更细小的油球(东方魨)。颜色:一般非常透明;有的呈淡黄色,暗绿色、橙色。卵质:卵质就是卵子的细胞质(原生质),是构成卵细胞体的主要部分,是卵细胞营养和生命活动中心。⑤卵核:又称生殖核或细胞核。 ⑥极性:由于卵质(细胞质)中卵黄分布不均匀而形成了卵子的极性。植物极:卵黄多的一端,朝上;动物极:卵黄少的或没有卵黄的一端,即主要是细胞质集中的一端,朝下。 ⑦卵黄间隙:或围卵腔指介于卵膜和卵细胞本体之间的空隙。(2)鱼卵的形态学鉴别要点基本方法是:首先了解并掌握该海区、该季节出现的鱼种及其产卵期,以判断可能出现鱼卵的种类,在此基础上,以不同发育阶段卵子比较"稳定"的形态和生态学特征,特别是鱼卵的外部特征进行鉴别。鉴别鱼卵可用的主要外部特征包括:鱼卵类型;卵子大小和形状;卵膜特征;卵黄结构;油球;卵黄间隙;胚胎的特征等。20XX年“资源生物学”(A卷)答案名词解释(30分)种群:指生活在有限空间内、有较多特征一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换句话说,种群是一个在种的分布区内,有一群或若干群体中的个体,其形态特征相似,生理、生态特征相同,特别是具有共同的繁殖习性,即相同遗传属性___同一基因库的种内个体群。环片:围绕鳞焦中心排列许多隆起线,称环片、或轮纹。环片的排列一般以同心圆圈形式,但也有矩形或其他形状,这主要依据鳞型不同而有区别。鱼类鳞片上的轮纹结构,又分为年轮、幼轮、副轮和生殖轮。群落:在一定地段或一定生境里的各种生物种群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单元。集合体中的所有生物保持着有机联系,组成的一个具有独特成分、结构和机能的“生物社会”。索饵洄游:越冬后鱼类经过生殖洄游和生殖活动,消耗了大量的能量的成鱼,游向饵料丰富的海区强烈索饵,生长育肥,恢复体力积累营养,准备越冬和来年生殖。浮性卵:鱼卵的一种类型,比重小于水,卵子产出后漂浮于水面。如真鲷的卵。相对边缘测定法:在一周年内逐月采集一定数量的鱼类标本,并观察轮纹在鳞片、耳石边缘生长的变化情况,通过计算鳞片(或耳石)边缘增长幅度与鳞片长度的比值来证明鱼类年龄的形成周期和时间。量度特征:量度特征方面又叫体型特征,主要是测量鱼体各有关部位的长度和高度,计算它们之间的比值,如全长与体长、头长与体长、体高与体长、吻长与头长等。寄生性鱼类:以其寄主的营养或排泄物来养育自己的鱼类。如鮣鱼专门吞食大型鱼类排泄物或未完全消化的食物为生。长周期型鱼类:生命周期长,一生中重复产卵次数多,年龄结构复杂。资源变动特征表现为种群不易受到破坏,但一旦被破坏后亦难于恢复。如大黄鱼。卵膜:鱼卵最外的一层保护膜,对鱼卵起到保护和保持形状的作用。简答题:简介鱼类耳石概况。(6分)鱼类耳石系鱼类头部耳室中所具有的一种结构,主要生理功能是平衡。在渔业生物学研究中,利用耳石上的年轮特征可用来进行年龄与生长研究,同时,利用耳石形态学可协助进行种类鉴定、种群分划;鱼类耳石成分指纹亦是鱼类种群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鱼类排卵方式有哪些类型?(6分)⑴卵生一般卵直接产于水中,在体外完成受精和全部发育过程。个别种类卵在雌性生殖道内完成受精,而后排出体外发育,如一些软骨鱼类(虎鲨,猫鲨)。大多种类不保护后代:高生殖力,如翻车鲀,3亿粒,以保证后代数量。少数种类保护后代:在海底挖巢产卵,后由雄鱼护巢,如鯻鱼。⑵卵胎生卵子在体内受精并在雌性生殖道内进行发育,胚体发育营养来自于卵黄,母体不供应营养,仅提供呼吸。如海鲫,鼠鲨,魟等。⑶胎生体内受精,雌性生殖道内发育,营养不仅依靠本身卵黄,亦靠母体供应。如灰星鲨等。试比较鱼类耳石与鳞片上的年轮特征。(6分)鱼类耳石上的年轮特征主要为明带与暗带相间排列,即疏密带相间排列;鱼类鳞片上的年轮特征种类较多,有以下类型:⑴疏密型⑵切割型(3)明亮型(4)平直型(5)疏密乱纹型。试分析鱼类鱼饵更替的主要表现。(6分)(1)随鱼类生长的变化(2)随季节变化而引起食饵更替(3)随栖息场所迁移而引起食饵变化(4)食饵的昼夜变化(5)随鱼类性别的不同而变化鱼类仔鱼后期经历了哪些主要过程?(6分)⑴卵黄囊消失阶段;⑵背尾鳍原基及鳍条出现阶段;⑶臀鳍原基及鳍条出现阶段;⑷腹鳍原基及鳍条出现阶段。鱼类食性类型按食饵生态类型划分有哪些种类?(6分)⑴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分布广泛,产量极高,以生长迅速的小型、中型鱼类占绝大多数,如鲱科、鳀科、鲹科等。⑵以游泳生物为食的鱼类:鱼类个体较大,游泳能力很强,生长快速,专门追觅稍小的鱼类、头足类和虾、蟹类为食。如带鱼、石首鱼类、鲷科鱼类等。⑶以底栖动物为食的鱼类:鱼群疏散,不能形成密集的群体。它们的牙齿变化较大,为适应多样性的底栖无脊椎动物类型而特化,如鲆、鲽、魟、鳐、鳎类。综述题1、简述鱼类绝对个体繁殖力、相对个体繁殖力及相关的基本概念,并以带鱼为例,阐述其变化规律。(14分)(1)概念:鱼类个体繁殖力:系指一尾雌鱼在一个生殖季节中可能排出卵子的绝对数量或相对数量。①个体绝对繁殖力:一个雌性个体在一个生殖季节可能排出的卵子数量。怀卵量:产卵前夕卵巢中可看到的成熟过程中的卵数。产卵量:即将产出或已产出的卵子数。②个体相对繁殖力:一个雌性个体在一个生殖季节里,绝对繁殖力与体长或体重的比值。即单位重量(g)或单位长度(cm)所含有的可能排出的卵子数量。(2)变化规律,以带鱼为例:①个体繁殖力随体长、体重和年龄的增长而变动个体绝对繁殖力随体长、体重的增长而提高,提高幅度逐渐增大(幂函数相关)密切程度:体重——肛长——年龄。个体相对繁殖力r/l变化规律同上,依肛长、体重和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个体相对繁殖力r/w与肛长、体重关系则不同,呈不规则波状曲线,因此较稳定。②不同种群其繁殖力不同,即使是同一种群,在不同季节其生殖鱼群的繁殖力亦不同。③不同年份种群繁殖力变动很大。2、试以蓝点马鲛为例,分析春季4、5月份该鱼在黄海南部吕泗、大沙渔场产卵洄游过程与渔场动态基本特征,并对可能影响其洄游与分布的主要环境要素进行分析。(20分)(1)蓝点马鲛属中上层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季会从越冬场游向我国黄渤海近岸进行产卵洄游。通常每年4月中旬前后进入大沙、吕洄海域,至5月下旬逐渐离去。(2)蓝点马鲛在该海域产卵洄游过程中,表现出以下渔场动态特征:分群现象较为明显;春季渔汛呈现较明显的早期、盛期和晚期阶段;渔期的早晚在水温影响下有明显的年间差异;鱼群空间分布差异显著。(3)可能影响该鱼洄游分布的主要环境要素主要包括水温、盐度、风、浪、潮汐、叶绿素等。其中水温对其洄游过程影响较大,与渔期呈显著相关;风浪对短期产量有一定影响;叶绿素与饵料生物分布有关,可能对其空间分布有一定影响;盐度是影响鱼类空间分布的要素之一;潮汐强弱与潮流大小有关,对流刺网生产情况可能体现出一定影响。20XX年资源生物学试题(B)答案名词解释(30分)群体:群体是种群之下的一个研究单位,能够满足一个渔业管理模式的那部分鱼,可定义为一个群体。物种多样性:包括两种方面的内涵,一是种数的多少即种的丰富性;一是群落中各个种的相对密度即群落的异质性。食饵选择性:鱼类在自身喜好和饵料易得性的综合作用之下,所表现出的对特定饵料成分的选择能力。杂食性鱼类:以植物性或动物性饵料为食的鱼类。越冬洄游:鱼类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为追求适合其生存的水域而引起的集群性移动。油球:很多硬骨鱼类卵子的特殊组成组分,1个或多个,有调节鱼卵比重、营养等基本功能。二冬龄鱼:是巳越冬的二夏龄鱼,鳞片已有2个年轮,或是有一个年轮和差不多已完成了的第二年的增生部分轮纹。但是增生部分轮纹的边缘上还没有出现第二个年轮。大陆架:大陆边缘的浅海水域,从海岸低潮线起算,以极平缓的角度向海洋方面延伸,一直到坡度显著增大的转折为止的这一部分海床。卵胎生:卵子在体内受精并在雌性生殖道内进行发育,胚体发育营养来自于卵黄,母体不供应营养,仅提供呼吸。海鲫,鼠鲨等。鳞焦:鳞片的最早形成部分称为鳞焦。在鳞片的中心或偏在一旁。简答题(36分)鱼类生命周期有哪些主要阶段?(6分)①卵期;②仔鱼期;③仔鱼后期;④稚鱼期;⑤幼鱼期;⑥未成熟鱼期;⑦成鱼期;⑧衰老期。什么是种群?有哪些方法可以鉴别鱼类种群?(6分)所谓种群,实际系指生活在有限空间内、有较多特征一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换句话说,种群是一个在种的分布区内,有一群或若干群体中的个体,其形态特征相似,生理、生态特征相同,特别是具有共同的繁殖习性,即相同遗传属性___同一基因库的种内个体群。下列方法可鉴别种群:形态学方法:又称生物测定学方法,是属于传统鉴别方法。是根据对大量个体的形态特征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显著性比较来鉴别。生化遗传学方法:通过对不同群体生化遗传学指标如肌浆电泳、同功酶特征的比较来鉴别。生态学方法:通常是划分种群最直观、也是最可靠的方法。主要通过对洄游分布的研究,考察生殖及分布区的隔离状况从而判别种群。简述鱼类年龄与生长的研究意义。(6分)提供合理的渔获强度;确定合理的捕捞规格;编制渔获量的预报;拟定水域养殖种类的措施;提高移殖和驯化效果;鱼类的生长特点也是研究鱼类种群特征的一个重要依据。简述对虾性腺成熟度的目测等级法划分。(6分)对虾类性腺成熟度分为5期1期----未发育期。卵巢小,无色,轮廓不清,肉眼不能辨别卵粒;2期----发育早期。已交配,卵巢开始发育,呈乳白色或淡黄色,卵粒肉眼能辨别,但不能分离;3期----发育后期。卵巢已大,前叶及中叶已成熟,通过甲壳可见,后叶增宽。肉眼易于辨别卵粒,卵巢表面龟裂,黄色或灰绿色;4期----成熟期。卵巢膨大,卵粒极为明显,前叶、中叶充分成熟,轮廓清楚,通过甲壳可见,表面龟裂突起,呈褐绿色或灰绿色;5期----产后恢复期。卵巢萎缩,卵已排空,外观近似1期,呈灰白色、淡红色或淡黄色。鱼卵有哪些主要类型?(6分)浮性卵:卵的比重小于水。我国主要海产经济鱼类如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鲐鱼和真鲷等,都产浮性卵。沉性卵:卵的比重大于水,卵子产出后沉于水底。沉性卵又可分为:①不附着沉性卵:卵子沉于海底或亲鱼自掘的坑穴内,不附着在物体上;②附着沉性卵:在附着型内又有粘着和附着两种,粘着:粘着卵的卵膜本身有粘液,粘着于其他物体上;附着:附着卵的上面有一个附着器,通过附着器固定于其他物体上;③有丝状缠络卵:如燕鳐鱼的卵属此类,卵球形,无油球,卵膜较厚,表面有30-50枚丝状物,它的长度为卵径的5-10倍左右,分布在卵膜的两极,卵子借此附着于海藻上。在各种鱼卵中,沉性卵数量不多。特例:有些鱼卵的特性介于两种类型之间,卵膜微粘。另有一些鱼类的卵子分布在很大的深度范围。试述与水产资源生物学关系密切的主要学科。(6分)鱼类学:鱼类学是动物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鱼形动物和鱼类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以及遗传进化的科学。由于鱼类是渔业的主要对象,因此它是渔业资源生物学的基础。海洋学与湖沼学:该二学科是研究海洋与内陆水域的水文、化学及其他无机和有机环境因子的变化与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故它从渔业水域环境角度配合鱼类学共为本课程的基础学科。生态学:本学科是以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由于渔业资源生物学自身就是应用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因此当今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已成为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与核心,并引导着学科前进的方向。渔业资源评估学:是资源生物学的发展、服务对象和本专业的后继课程。环境生物学:是近年伴随环境质量下降并危及生物种质资源和人类自身情况下兴起的一门环境与生物学联姻的科学。综述题(34分)1.分析罗查李(Rosa-Lea)现象及出现原因。(14分)李安公式在推算鱼类生长时,与实测存在一定的误差,即推算的鱼体长度要小于直接测定的数值。这种误差特别在老龄鱼体上表现的越发显著,这种现象称为罗查李(Rosa-Lea)现象。原因:⑴鱼类是在生长到一定阶段后,鳞片才开始出现,并非刚一孵化出来就长鳞片的,所以体长和鳞长的比例为不等增长;⑵还有就是生态群的问题,生长良好的鱼类更早被捕获,由此出现较高龄鱼体,按以往年份的年轮所推算出来的体长均较小。由于上述原因,罗查李把李安公式修正为Lt=rt(L-a)/R+a式中,a一开始出现鳞片时鱼的长度。2.试分析标志放流的重要意义及主要标志方法。(20分)意义和作用:(1)了解鱼类洄游移动的方向、路线、速度和范围。(2)推算鱼类体长体重的增长率。根据放流时标志鱼类的体长和体重的测定记录,与经过相当时间重捕鱼类的体长和体重作比较,可以推算出鱼类的体长和体重的增长速率。(3)推算近似的渔获率和递减率以估计资源蕴藏的轮廓。主要标志方法:标记法:以致伤水产资源个体的某一部位作为标志的标志放流的最早方法。比如对鱼体进行标志时,往往是切除鱼体的脂鳝、鳍或身体的某一部分作为标志,放回海中,放流时将切除部分的形状、部位、时间、地点分别记录,作为重捕时的依据。加标法①体外标志法挂标志牌。②体内标志法这是为弥补体外标志牌对标志个体的行动产生影响,容易被网或水中植物挂缠等缺陷所采用的一种方法。该法是将标志牌置入标志生物体,所以标志个体在渔获中难于被发现,只能通过电磁装置等仪器来加以检测。③放射性同位素跟踪法前者一般以放射性周期较长(1-2年)而又对鱼类机体无害的放射性同位素(如磷、锋、钙的同位素)通过混合于饵料使鱼食用或对鱼类直接感染,使鱼类体内(骨胳中)具有所感染的同位素元素。用同位素检验器,检查渔获物中的鱼是否具有所感染的同位素,从而判定其洄游范围。④超声波和电子跟踪法是将微型超声波或电子仪器安置在生物体的体内或体外,并通过该仪器发射的信号,对生物体的行动加以跟踪。名词解释(30分)生命周期:鱼类的生命周期系指鱼类个体从受精卵发育到成鱼,直至衰老的整个一生的生活过程,又称之为生活史或个体发育。量度特征:量度特征又叫体型特征,主要是测量鱼体各有关部位的长度和高度,计算它们之间的比值,主要项目有:全长与体长、头长与体长、体高与体长、吻长与头长、眼径与头长、尾柄高与尾柄长之比等。物种多样性:包括两种方面的内涵,一是种数的多少即种的丰富性;一是群落中各个种的相对密度即群落的异质性。优势种:群落中少数数量较多、个体较大或活动性较强的种类,在群落中占据主导优势地位,称优势种。鳕型鳞:鳞片细小呈椭圆状,环纹亦呈同心圆状排列于鳞片上,系由许多小枕状突起组成。其年轮的轮纹标志则以环片的疏密状排列,特别在鳞片的后区更为清晰。这一类型的鳞片有大头鳕、狭鳕、大西洋鳕等。饱满总指数:鱼类胃含物的当场重量(或换算更正重量)乘以10000,除以鱼体重量,所得的万分比,称为饱满总指数更正重量:统计出全部食物团中各成分个体数(残余个体也按完整个体计之),然后按预先测定的各成分每个个体的平均重量,换算出该种成分全部个体的重量——更正重量重量比例法:在进行生物学测定以后,取出卵巢,称其重量,然后根据卵粒的大小,从整个卵巢中取出1g或少于1g的样品,计算卵粒数目,如果卵巢各部位的大小不一则应从卵巢不同部位取出部分样品,并算出其平均值(如前、中、后的三部位各取o.2一o.5g),然后用比例法推算出全卵巢中所含的卵粒数。大陆架渔场:在有上升流的水域,正由于营养盐充足,初级生产力高而形成的渔场。越冬洄游:鱼类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为追求适合其生存的水域而引起的集群性移动。二、简答题(36分)黄渤海鱼类有哪些分布类型?(6分)①定着性鱼类:终年栖息于黄渤海某局部水域,除了春冬作深浅适温迁移以外,通常不进行洄游的鱼种或某些地方型。②黄渤海洄游型: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均在黄渤海中度过。③东黄海洄游型:春夏在黄渤海沿岸产卵、索饵,秋后循原路线返回东海越冬。④阶段性洄游型:如金线鱼等部分暖水性鱼类,其越冬与产卵均在东海水域,仅夏秋季索饵阶段进入黄海。⑤溯河性洄游型:在产卵期溯入河中或在河口附近产卵,冬季即在附近海域深水处越冬。⑥降河性洄游型:这类型中有松江魲鱼,其成鱼降河入湾口产卵,幼鱼溯入鱼港或河叉中栖息。试述鱼类种群研究的重要意义及种群结构的基本特征?(6分)重要意义:1对种群的研究有助于阐明物种之间相互关系及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2从演化的观点来看,种群是物种的一个基因库,对研究演化机制和过程以及物种形成等有很大关系;3在群体生态学研究中,数量变动规律是其中心内容。应用种群数量变动理论以指导渔业资源的开发,具有头等重要的现实意义。种群结构的基本特征:年龄结构:年龄构成是种群的重要特征。种群包括着各个不同年龄的个体,年龄结构是指各年龄组个体的百分比组成。长度与重量组成:各长度与重量组所占比例。性比与性成熟组成种群是由不同性别个体组成的。如果按性别统计其雌、雄个体数及其相对比率,即为性比。性成熟组成为种群结构的一个重要内容,反映着外界环境和捕捞压力对种群的影响。简述鱼类年龄与生长的研究意义。(6分)提供合理的渔获强度;确定合理的捕捞规格;编制渔获量的预报;拟定水域养殖种类的措施;提高移殖和驯化效果;鱼类的生长特点也是研究鱼类种群特征的一个重要依据。简述对虾性腺成熟度的目测等级法划分。(6分)对虾类性腺成熟度分为5期1期----未发育期。卵巢小,无色,轮廓不清,肉眼不能辨别卵粒;2期----发育早期。已交配,卵巢开始发育,呈乳白色或淡黄色,卵粒肉眼能辨别,但不能分离;3期----发育后期。卵巢已大,前叶及中叶已成熟,通过甲壳可见,后叶增宽。肉眼易于辨别卵粒,卵巢表面龟裂,黄色或灰绿色;4期----成熟期。卵巢膨大,卵粒极为明显,前叶、中叶充分成熟,轮廓清楚,通过甲壳可见,表面龟裂突起,呈褐绿色或灰绿色;5期----产后恢复期。卵巢萎缩,卵已排空,外观近似1期,呈灰白色、淡红色或淡黄色。鱼类仔鱼后期经历了哪些主要过程?(6分)⑴卵黄囊消失阶段;⑵背尾鳍原基及鳍条出现阶段;⑶臀鳍原基及鳍条出现阶段;⑷腹鳍原基及鳍条出现阶段。鱼类食性类型按食饵生态类型划分有哪些种类?(6分)⑴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分布广泛,产量极高,以生长迅速的小型、中型鱼类占绝大多数,如鲱科、鳀科、鲹科等。⑵以游泳生物为食的鱼类:鱼类个体较大,游泳能力很强,生长快速,专门追觅稍小的鱼类、头足类和虾、蟹类为食。如带鱼、石首鱼类、鲷科鱼类等。⑶以底栖动物为食的鱼类:鱼群疏散,不能形成密集的群体。它们的牙齿变化较大,为适应多样性的底栖无脊椎动物类型而特化,如鲆、鲽、魟、鳐、鳎类。三、综述题(34分)1、简述鱼类绝对个体繁殖力、相对个体繁殖力及相关的基本概念,并以带鱼为例,阐述其变化规律。(18分)(1)概念:鱼类个体繁殖力:系指一尾雌鱼在一个生殖季节中可能排出卵子的绝对数量或相对数量。①个体绝对繁殖力:一个雌性个体在一个生殖季节可能排出的卵子数量。怀卵量:产卵前夕卵巢中可看到的成熟过程中的卵数。产卵量:即将产出或已产出的卵子数。②个体相对繁殖力:一个雌性个体在一个生殖季节里,绝对繁殖力与体长或体重的比值。即单位重量(g)或单位长度(cm)所含有的可能排出的卵子数量。(2)变化规律,以带鱼为例:①个体繁殖力随体长、体重和年龄的增长而变动个体绝对繁殖力随体长、体重的增长而提高,提高幅度逐渐增大(幂函数相关)密切程度:体重——肛长——年龄。个体相对繁殖力r/l变化规律同上,依肛长、体重和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个体相对繁殖力r/w与肛长、体重关系则不同,呈不规则波状曲线,因此较稳定。②不同种群其繁殖力不同,即使是同一种群,在不同季节其生殖鱼群的繁殖力亦不同。③不同年份种群繁殖力变动很大。2、试分析标志放流的重要意义及主要标志方法。(16分)意义和作用:(1)了解鱼类洄游移动的方向、路线、速度和范围。(2)推算鱼类体长体重的增长率。根据放流时标志鱼类的体长和体重的测定记录,与经过相当时间重捕鱼类的体长和体重作比较,可以推算出鱼类的体长和体重的增长速率。(3)推算近似的渔获率和递减率以估计资源蕴藏的轮廓。主要标志方法:标记法:以致伤水产资源个体的某一部位作为标志的标志放流的最早方法。比如对鱼体进行标志时,往往是切除鱼体的脂鳝、鳍或身体的某一部分作为标志,放回海中,放流时将切除部分的形状、部位、时间、地点分别记录,作为重捕时的依据。加标法①体外标志法挂标志牌。②体内标志法这是为弥补体外标志牌对标志个体的行动产生影响,容易被网或水中植物挂缠等缺陷所采用的一种方法。该法是将标志牌置入标志生物体,所以标志个体在渔获中难于被发现,只能通过电磁装置等仪器来加以检测。③放射性同位素跟踪法前者一般以放射性周期较长(1-2年)而又对鱼类机体无害的放射性同位素(如磷、锋、钙的同位素)通过混合于饵料使鱼食用或对鱼类直接感染,使鱼类体内(骨胳中)具有所感染的同位素元素。用同位素检验器,检查渔获物中的鱼是否具有所感染的同位素,从而判定其洄游范围。④超声波和电子跟踪法是将微型超声波或电子仪器安置在生物体的体内或体外,并通过该仪器发射的信号,对生物体的行动加以跟踪。资源生物学试题参考答案名词解释(30分)物种多样性:包括两种方面的内涵,一是种数的多少即种的丰富性;一是群落中各个种的相对密度即群落的异质性。群体:群体是种群之下的一个研究单位,能够满足一个渔业管理模式的那部分鱼,可定义为一个群体。长周期型鱼类:生命周期长,一生中重复产卵次数多,年龄结构复杂。资源变动特征表现为种群不易受到破坏,但一旦被破坏后亦难于恢复。如大黄鱼。产卵洄游:产卵洄游又称生殖洄游,是当鱼类生殖腺成熟时,由于生殖腺分泌性激素到血液中,刺激神经系统而导致鱼类排卵繁殖的要求,并常集合成群,去寻找有利于亲体产卵,后代生长、发育和栖息的水域而进行的洄游。年轮:鱼类耳石、鳞片等材料上由于四季生长速度的不同而留下的可用于年龄鉴定的轮纹痕迹。饱满分指数:把胃含物逐个成分剔开,把各个成分称出当场重量,分别乘以10000,除以鱼的体重,所得的万分比数值,则为某成分的饱满分指数食饵更替:指鱼类食饵种类与数量组成在一定环境下产生变化的现象,如随着生长、季节、栖息场所、性别变化而产生的变化。怀卵量:产卵前夕卵巢中可看到的成熟过程中的卵数。大陆架渔场:大陆架海域内,由于光线充足,营养盐丰富,作业条件优良等有利条件而形成的渔场。群落演替:在一定地段上,群落由一个类型转变为另一类型的有顺序的演变过程。简答题(36分)鱼类鳞片上的年轮特征有哪些种类?(6分)鱼类鳞片上的年轮特征种类较多,有以下类型:⑴疏密型⑵切割型(3)明亮型(4)平直型(5)疏密乱纹型。黄渤海鱼类有哪些分布类型?(6分)①定着性鱼类:终年栖息于黄渤海某局部水域,除了春冬作深浅适温迁移以外,通常不进行洄游的鱼种或某些地方型。②黄渤海洄游型: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均在黄渤海中度过。③东黄海洄游型:春夏在黄渤海沿岸产卵、索饵,秋后循原路线返回东海越冬。④阶段性洄游型:如金线鱼等部分暖水性鱼类,其越冬与产卵均在东海水域,仅夏秋季索饵阶段进入黄海。⑤溯河性洄游型:在产卵期溯入河中或在河口附近产卵,冬季即在附近海域深水处越冬。⑥降河性洄游型:这类型中有松江魲鱼,其成鱼降河入湾口产卵,幼鱼溯入鱼港或河叉中栖息。鱼类排卵方式有哪些类型?(6分)⑴卵生一般卵直接产于水中,在体外完成受精和全部发育过程。不保护后代的:高生殖力,如翻车鲀,3亿粒,以保证后代数量。保护后代的:在海底挖巢产卵,后由雄鱼护巢,如鯻鱼。在口中育卵的,如天竺鲷;个别种类卵在雌性生殖道内完成受精,而后排出体外发育,如一些软骨鱼类(虎鲨,猫鲨)。⑵卵胎生卵子在体内受精并在雌性生殖道内进行发育,胚体发育营养来自于卵黄,母体不供应营养,仅提供呼吸。海鲫,鼠鲨,魟等。⑶胎生体内受精,雌性生殖道内发育,营养不仅依靠本身卵黄,亦靠母体供应。灰星鲨等。草食性鱼类有哪些类型?(6分)(1)以摄食浮游植物为主的鱼类:如斑鰶、沙丁鱼等。该类型的鳃耙十分密集,适宜过滤浮游单胞藻类,肠管发达便于吸收营养。(2)以周丛生物为主的鱼类:该类型的鱼口吻突出,便于摄食附着于礁岩上的丝状藻类,如突吻鱼。(3)以高等水生维管束植物为主的鱼类:这类鱼咽喉齿坚强发达,肠管较长适宜啃吃水草等。如草鱼。(4)以腐植质、碎屑为食的鱼类:如鲻鱼。鱼类生命周期经历了哪些主要过程?(6分)①卵期;②仔鱼期;③仔鱼后期;④稚鱼期;⑤幼鱼期;⑥未成熟鱼期;⑦成鱼期;⑧衰老期。鱼类越冬洄游有哪些主要特征?(6分)鱼类越冬洄游时通常向水温逐步上升的方向前进。在越冬洄游期间,鱼类通常减少摄食或停止摄食。鱼类只有达到一定丰满度与含脂量后,才有可能进行越冬洄游,综述题(34分)试述鱼类种群鉴别的一般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18分)一般通过下列方法可鉴别种群:形态学方法:又称生物测定学方法,是属于传统鉴别方法。是根据对大量个体的形态特征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显著性比较来鉴别。生化遗传学方法:通过对不同群体生化遗传学指标如肌浆电泳、同功酶特征的比较来鉴别。生态学方法:通常是划分种群最直观、也是最可靠的方法。主要通过对洄游分布的研究,考察生殖及分布区的隔离状况从而判别种群。同时,在渔业生物学研究中,利用耳石上的年轮特征可用来进行年龄与生长研究,同时,利用耳石形态学及耳石成分指纹亦是鱼类种群识别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利用耳石成分指纹鉴定鱼类种群的原理:耳石中沉积有所生活水域的各种痕量元素成分,其浓度值与生活水域的浓度大小相关,故可通过痕量元素成分的含量测定来寻找其过去所生活过的海域,判断其出生地,从而研究鱼类种群划分。基本方法是取得各群体的耳石样本,利用ICP-MS质谱仪测定其各种痕量元素浓度,分析不同群体间的差异显著性,并与自然海域中的情况比较。利用常规耳石形态测量及数学傅立叶分析获得的变量,采用方差分析、判别分析等数学统计分析手段,可以进行鱼类种群的识别,并已在一些鱼类种群研究中得到重在成果。鱼类性腺成熟度的几种划分方法及各自特点。(16分)(1)目测等级法主要是根据性腺外形、色泽、血管分布、卵与精液的情况等特征进行判断。本方法简便易行。Ⅰ期:性腺尚未发育的个体。性腺不发达,紧附予体壁内侧,呈细线或细带状,肉眼不能认别雌雄。Ⅱ期:性腺开始发育或产卵后重新发育的个体。狭长的细带已增粗,并能辨识出雌雄。生殖腺小,只占腹腔的一小部分。卵巢:呈细管状或扁带状,半透明,分枝血管不明显,呈浅红肉色,卵巢膜较精巢膜坚韧,肉眼不能看出卵粒。 精巢:扁平稍透明,呈灰白色或灰褐色。Ⅲ期:性腺正在成熟的个体。性腺已较发达,卵巢体积增大,占整个腹腔的1/3-1/2。肉眼可以明显看出,卵巢内充满不透明的稍具白色或浅黄色的卵粒,卵巢大血管(生殖动脉)明显增粗。卵粒互相粘连成团块状,切开卵巢挑取卵粒时,卵粒很难从卵巢上脱落下来。精巢的前部较扁平,后部收缩,表面呈灰白色,或因分校血管分布而呈浅红色。压挤精巢,不能挤出精液Ⅳ期:性腺即将成熟的个体。卵巢已有很大的发展,占腹腔的2/3左右,其分枝血管也能明显看出。卵粒显著,呈圆形。切开卵巢膜,卵粒彼此易分离,有时能看到少量半透明卵。卵巢呈桔黄色或桔红色,轻压鱼腹无成熟卵粒流出。精巢也显著增大,呈白色。挑破精巢或轻压鱼腹能有少量精液流出,精巢横断面的边缘略呈圆形。Ⅴ期:性腺完全成熟,即将或正在产卵的个体。卵巢饱满,充满体腔。卵大透明,对鱼腹部稍加压力,卵粒即行流出。切开卵巢膜,卵粒就各个分离。精巢体积也有最大发展,呈乳白色,充满精液。压挤精巢或对鱼腹稍加压力,精液即行流出。Ⅵ:产卵排精后的个体。性腺萎缩、松弛、充血,呈暗红色,体积显著缩小,只占体腔一小部分。卵巢套膜增厚,卵巢、精巢内部常残留少数成熟的卵粒或精液,末端有时出现淤血。(2)组织学划分法组织学切片,根据不同发育阶段进行划分。本方法能准确地表达出性成熟状况,减少主观随意性。(3)卵径分布法根据卵子大小判断性成熟状况的方法。逐月测定卵巢内卵径大小的频率分布:可判断鱼类的产卵类型、放卵期以及随鱼体大小变化的规律。(4)性成熟系数法通过性腺重量的增长情况判断性腺成熟情况。以性成熟系数表示。性成熟系数(%o)=(性腺重量/纯体重)×100020XX年资源生物学本科试题B参考答案名词解释(30分)优势种:群落中少数数量较多、个体较大或活动性较强的种类,在群落中占据主导优势地位,称优势种。种群:指生活在有限空间内、有较多特征一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换句话说,种群是一个在种的分布区内,有一群或若干群体中的个体,其形态特征相似,生理、生态特征相同,特别是具有共同的繁殖习性,即相同遗传属性___同一基因库的种内个体群。单周期型鱼类:年满1周龄便性成熟,终生只繁殖1次,产后即死亡,种群只由一个年龄级组成。如大银鱼、矛尾刺鰕虎鱼等。种群数量波动剧烈,易衰退,如保护得当亦较易恢复。索饵洄游:越冬后鱼类经过生殖洄游和生殖活动,消耗了大量的能量的成鱼,游向饵料丰富的海区强烈索饵,生长育肥,恢复体力积累营养,准备越冬和来年生殖。鳞焦:鳞片的最早形成部分称为鳞焦。在鳞片的中心或偏在一旁。饱满指数:鱼类胃含物成分的当场重量乘以10000,除以鱼体重量,所得的万分比,称为饱满指数。分为饱满总指数和饱满分指数。更正重量:统计出全部食物团中各成分个体数(残余个体也按完整个体计之),然后按预先测定的各成分每个个体的平均重量,换算出该种成分全部个体的重量——更正重量。产卵量:一尾雌鱼在一个生殖季节里即将产出或已产出的卵子数。礁堆渔场:在海洋中的礁堆附近,由于海流及地形的关系往往造成海域生产力较高,以及渔业生物的大量聚集,形成的渔场称礁堆渔场。群落:在一定地段或一定生境里的各种生物种群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单元。集合体中的所有生物保持着有机联系,组成的一个具有独特成分、结构和机能的“生物社会”。简答题(36分)鱼类耳石与鳞片上的年轮特征有何区别?(6分)鱼类耳石上的年轮特征主要为明带与暗带相间排列,即疏密带相间排列;鱼类鳞片上的年轮特征种类较多,有以下类型:⑴疏密型⑵切割型(3)明亮型(4)平直型(5)疏密乱纹型。鱼类产卵类型有哪些?(6分)按卵径组成及产卵次数分:单峰,一次产卵型(黄海鲱);单峰,多次产卵型;双峰,分批产卵型(条尾鲱鲤);多峰,一次产卵型;多峰,连续产卵型(鳀)。试述鱼类年龄与生长的研究意义。(6分)提供合理的渔获强度;确定合理的捕捞规格;编制渔获量的预报;拟定水域养殖种类的措施;提高移殖和驯化效果;鱼类的生长特点也是研究鱼类种群特征的一个重要依据。鱼类仔鱼后期发育的主要过程?(6分)鱼类仔鱼后期是开始依靠外源性营养进行发育与生活的时期,系鱼体外形与内部结构一生中变化最剧烈的时期。期间经历卵黄囊消失、背尾鳍原基出现、臀鳍原基及鳍条出现、腹鳍原基及鳍条出现等几个过程。鱼类食饵更替的主要表现?(6分)(1)随鱼类生长的变化随着鱼类生长发育,体长逐渐增大,口器发育完善,对于食饵的种类组成和个体大小的要求发生变化。(2)随季节变化而引起食饵更替鱼类摄食的季节变化和节律是作为非生物性条件变化的一种适应而形成的,这种变化包括了摄食强度和食饵组成两方面的差异。它是在同一年龄组或体长组的摄食差异。(3)随栖息场所迁移而引起食饵变化鱼类由于生长发育,洄游移动于水域中,随栖息的水域不同,食饵组成也不断变化。(4)食饵的昼夜变化鱼类并非在昼夜之间均匀地摄食饵料,而是有规律进行摄食,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光纤熔接合同范本
- 医用口腔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 二手农村土地买卖合同范本
- 某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编辑)
- 买房补充合同范本
- 代理产品区域合同范本
- 供销煤炭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保障性住房回迁房销售合同
- 中外合作公司合同范本
- 乌鲁木齐代理记账合同范例
- GB/T 707-1988热轧槽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浮力及浮力的应用
- 公司培训员工职务犯罪预防讲座之职务侵占
-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人教版)全部完整PP课件
- 建筑公司工程财务报销制度(精选7篇)
- 工程设计方案定案表
- 最新2022年减肥食品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
- 第一章-天气图基本分析方法课件
- 暖气管道安装施工计划
- 体育实习周记20篇
- 初二物理弹力知识要点及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