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第五章 再识化学变化_第1页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第五章 再识化学变化_第2页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第五章 再识化学变化_第3页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第五章 再识化学变化_第4页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第五章 再识化学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再认识化学变化

测试卷

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1.本试卷共9页,共两部分,共29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考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N-140-16Na-23C1-35.5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B.石油C.乙醇D.天然气

2.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水、氯化钠、铜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液化气加压后能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加压后分子变小了

C.和H2O2的化学性质有差异,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D.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和水,说明过氧化氢中含有氧分子和水分子

3.从“微粒角度研究物质及其反应”是化学独特的研究方法。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一+Q点燃、a0氧原子

••+oa•氢原子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B.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保持不变

C.该过程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发生改变D.该过程共涉及三种原子

4.用如图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称得质量为mi,引燃红磷,冷却后称得质量为m2,mi=m2o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红磷一定要过量

B.mi为红磷和氧气的总质量

C.实验过程中气球胀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D.m2中P2O5的质量一定等于mi中红磷与氧气的质量和

5.过氧化钙(CaC>2)是一种鱼池增氧剂,它能与水反应:2CaO2+2H2O=2X+O2T,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Ca(OH)2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不发生变化D.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发生变化

6.载人航天器中处理C02的方法为:CO2+2LiOH=Li2CO3+X,X的化学式为

A.H2B.02C.H20D.H2O2

7.为减少燃煤造成的大气污染,可利用反应2CaCO3+O2+2SO2=2CaSC)4+2X吸收SO2,X的化学式为

A.C02B.CO

8.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9.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铁丝B.红磷C.甲烷D.氢气

10.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其主要成分是

A.氧气B.氮气C.氢气D.甲烷

11.甲醇(CH3OH)制氢是一种制氢的技术路线,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卷碳原子

O氧原子

丙丁o氢原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由三种元素组成B.乙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C.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相等D.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12.实验小组为验证水的组成元素,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实验2

A.实验1中氢气燃烧属于化合反应

B.实验2中证明b中气体为。2的现象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实验1不能验证水的组成,实验2能验证水的组成

D.实验中利用了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推测物质的组成

13.如下图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1中,水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B.实验1中,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实验2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改变

D.实验2中,试管a中得到气体能燃烧

14.碳酸氢钱(NH4HCO3)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肥料,工业上通过化合反应制备碳酸氢镂,下列物质不可能是该

反应原料的是

A.H20B.NH3C.HC1D.CO2

15.中国科学院首创室温制氢方案,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催化剂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H2O^=H2+CO2

B.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C.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反应物CO和H2O都是氧化物

16.载人航天器中处理CO2的另一种方法是将CO?与氢气反应,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o一氢原子

•一氧原子

O一碳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B.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

C.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不相等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4:1

17.入航天器中处理CO?的一种方法为2LiQ2+2CO2=2X+O2,X的化学式为()

A.LiB.Li2OC.Li2cO3D.LiOH

18.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2H2O=2H2T+02?

B.H2SO4+NaOH=NaSO4+H2O

C.Fe+HCl=FeCb+H2T

A

D.2KMnO4=K2MnO4+MnO2+02T

点燃

=

19.下列关于S+O2^SO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

C.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

20.氨基钠(NaNHz)是合成维生素A的原料。工业上将钠于97〜100°C熔融,向反应容器中缓慢通入无

水的液氨(NH3),再加热至350〜360P生成氨基钠和氢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钠可能与水反应

B.钠的熔点比铁的熔点低

C.钠元素在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改变

A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NH3=2NaNH2+H2T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9题,共30分。

21.(3分)用空气等原料合成氨(NH3)的主要流程如下:

(1)1中分离液态空气主要利用物质的性质是(填序号)。

A.沸点B.颜色C.溶解性

⑵n中甲烷与氧气反应会(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111中合成氨的反应是氢气和氮气发生的化合反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2.(2分)化石燃料是当前世界的主要能源支柱。

(1)下列化石燃料主要成分为甲烷的是(填序号,下同)。

A.煤B.石油C.天然气

(2)甲烷完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

23.(3分)2023年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主火炬塔“钱江潮涌”采用甲醇(H3coH)作为燃料,这是人类历

史上第一次废碳再生利用——通过捕捉二氧化碳制备甲醇。甲醇作为燃料,有价格低、污染小、更安全的

优点。

(1)甲醇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甲醇中碳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3)根据甲醇的化学式推算,每1个甲醇分子完全燃烧可生成个二氧化碳分子。

24.(3分)硝酸镂(NH4N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工业合成的主要流程如下:

HO

NH32

空气

氧化炉吸收塔

(1)氧化炉、合成塔中均用到NH3,工业上使用N,为原料合成NH3,反应前后氮元素化合价(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

(2)吸收塔中的反应分两步进行,下图为第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在方框内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o氧原子

IIM•氮原子

(3)NH4NC>3中的N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25.(4分)用下图装置研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1)实验1,点燃蜡烛后,电子秤示数减小。蜡烛减少的质量_____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填写“等于”或“不

等于")。

(2)实验2的实验现象是有_____色固体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电子秤示数不变。

(3)分析实验3中,电子秤示数改变的原因是0

(4)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一定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o

26.(3分)用闪锌矿(主要成分为ZnS)制备金属锌的主要过程如下图。

资料:Zn的熔点为419.5。。沸点为907。以

空气/周温焦炭/高温.-----------AZn

ZnSZnO混合气

IIIIII---------

(l)ZnS属于(填序号)。

A.单质B.化合物C.氧化物D.纯净物

(2)流程I中的反应物是o

高温

(3)1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O+C^Znf+COT,其中化合价改变的元素有

27.(6分)实验室用高锈酸钾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