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二轮复习重难点练习重难点03 生物与环境(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9/29/wKhkGWefXNSAV6axAALtryhUMfY578.jpg)
![中考生物二轮复习重难点练习重难点03 生物与环境(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9/29/wKhkGWefXNSAV6axAALtryhUMfY5782.jpg)
![中考生物二轮复习重难点练习重难点03 生物与环境(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9/29/wKhkGWefXNSAV6axAALtryhUMfY5783.jpg)
![中考生物二轮复习重难点练习重难点03 生物与环境(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9/29/wKhkGWefXNSAV6axAALtryhUMfY5784.jpg)
![中考生物二轮复习重难点练习重难点03 生物与环境(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9/29/wKhkGWefXNSAV6axAALtryhUMfY57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难点03生物与环境知识梳理知识梳理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我们判断的依据是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能自己制造有机物满足自身需求(自养);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需从外界摄取营养(异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如:鲸浮出水面换气)③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人出汗,植物的落叶等)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含羞草对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如:“种豆得豆”是遗传、“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变异现象)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和其他生物相比:不具有细胞结构)二、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一)、环境(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指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湿度等多种因素。(二)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捕食、竞争、寄生、合作、共生等)“朵朵葵花向太阳”体现了非生物因素中的光对生物的影响;“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非生物因素中的温度对生物的影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因素对非生物环境影响。(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每种生物的形态结构都与生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反过来,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生物。三、生态系统的组成与联系:1、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2、组成:非生物部分:指阳生物部分: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四、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链条式的营养联系,叫做食物链。如:草→昆虫→食虫鸟→蛇→鹰。2、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物质,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不断增加的现象。3、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起点是绿色植物,单方向流动,且在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一个环节只能把所获能量的10%-20%传给下一环节,形成金字塔,这属于能量流动的特点。物质在生物界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循环是物质循环的特点。(注)有关食物链的书写要点: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必须是绿色植物。2、在食物链中,每个箭头都必须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3、4、数食物链时,要从起始端(绿色植物)数起,每条食物链都要数到底,不能漏数,但也不能将一个箭头看作一条食物链。五: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的能力就越强;命题趋势命题趋势1.主要考查对生命现象的认识。经常出一些结合生活实例来进行判断生物的生命特征,题型比较简单,一般为填空或选择。2.主要考查对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的认识。通过对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考查,强化对生物学科知识的理解、运用。学会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现象。题型比较简单,一般为选择题和填空题。3.描述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这几部分内容经常是结合在一起以分析说明题的形式进行综合考查。通过对教科书有关图表的拓展的考查,突出对图、表的识别和分析能力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4.以选择题形式考查生态系统各个部分间的相互关系,以综合题形式考查池塘生态系统中生物摄取的食物关系,以填空题形式考查食物链书写。【例题分析】【例题1】(2022·滨州)小明家的狗生了四只小狗,出生几小时后便能吃奶。两个月后,小狗体重达到了2.5公斤。以上描述体现了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①能生长发育②能繁殖后代③能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④能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D【解析】题干中,“狗生了四只小狗”说明生物能够进行②繁殖后代;“出生几小时后便能吃奶”说明生物④能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小狗体重达到了2.5公斤”说明生物①能生长发育。【例题2】(2022·青岛)下列谚语或诗文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能体现生物对环境影响的是()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答案】A【解析】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白蚁在大堤内挖穴活动导致大堤的牢固性降低,洪水来临时容易溃堤,表明生物白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A符合题意。B.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代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所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生物具有遗传的特点,B不符合题意。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的意思是: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体现了生物能够繁殖,C不符合题意。D.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因此“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长开花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例题3】(2022·大连)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组成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蚯蚓是生产者,蝗虫是消费者B.“蝗虫→食虫鸟→鹰”是其中一条食物链C.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D.若该生态系统被重金属污染,则兔的体内重金属含量最多【答案】C【解析】A.蚯蚓是分解者,蝗虫是消费者,A不符合题意。B.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起始点是生产者。“蝗虫→食虫鸟→鹰”中缺少生产者,不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B不符合题意。C.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界的干扰超过了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C符合题意。D.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图中鹰是最高营养级,所以有毒物质在鹰体内积累最多,D不符合题意。限时检测限时检测1.(2022·德州)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A.细菌的休眠体——芽孢 B.通电能运动的机器人C.不断长大的钟乳石 D.不断传播的电脑病毒【答案】A【解析】A.芽孢细菌的休眠体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A符合题意。B.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B不符合题意。C.钟乳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C不符合题意。D.电脑病毒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D不符合题意。2.(2022·湘潭)“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中的树、儿童、黄蝶、菜都是生物,下列不属于这些生物都具有的特征是()A.能进行呼吸作用 B.能进行光合作用C.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答案】B【解析】ACD.生物能进行呼吸作用,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ACD都属于生物的特征,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一般是植物,所以B符合题意。3.(2022·通辽)下列现象与生物特征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岸边的柳树长出嫩芽和新叶——生物能繁殖后代B.鲸浮出水面时产生雾状水柱——生物能进行呼吸C.树上的麻雀看到游人,拍打着翅膀飞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盛开的桃花,有的粉似朝霞,有的白似雪——生物具有变异现象【答案】A【解析】A.岸边柳枝发出嫩芽,并有新叶长出,表明生物能够生长,A符合题意。B.鲸需氧时常露出水面进行换气,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这说明鲸具有新陈代谢(呼吸)的生物特征,B不符合题意。C.树上的麻雀看到游人,拍打着翅膀飞走了,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不符合题意。D.盛开的桃花,有的粉的似霞,有的白的似雪,体现了生物具有变异现象,D不符合题意。4.(2022·广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一种生命现象。下列词语中体现了生命现象的是()A.冰雪融化 B.昼夜交替 C.雨后春笋 D.阳光灿烂【答案】C【解析】ABD、“冰雪融化”、“昼夜交替”、“阳光灿烂”都没有生物,不具备生命现象,不符合题意;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雨后春笋”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符合题意。5.(2022·威海)民间素有“惊蛰雨雷,小麦成堆”的农谚。我市今年春旱严重,由此对农作物产生影响的非生物因素是()A.水分 B.阳光 C.空气 D.温度【答案】A【解析】我市今年春旱严重,由此对农作物产生影响的非生物因素是水分。6.(2022·梧州)下列语句能体现生物之间竞争关系的是()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答案】C【解析】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A不符合题意。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体现了生物的生长和繁殖,B不符合题意。C.草盛豆苗稀,草与豆苗竞争阳光、水分等物质,C符合题意。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D不符合题意。7.(2022·朝阳)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B.杂草和玉米互利共生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是对生存环境的适应D.青蛙的生活与昆虫有关,与温度、水分、空气等无关【答案】C【解析】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白蚁在大堤内挖穴活动导致大堤的牢固性降低,洪水来临时容易溃堤,表明生物白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A不符合题意。B.杂草和玉米属于竞争关系,B不符合题意。C.生活在沙漠环境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以减少水分的散失,是对干旱缺水环境的适应,C符合题意。D.青蛙的生活与昆虫有关,与温度、水分、空气等也有关,D不符合题意。8.(2022·德州)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履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蚯蚓能翻耕土壤B.鲫鱼的身体呈梭形C.夏天温度升高,细菌的繁殖速度加快D.农作物遇到干旱会减产【答案】B【解析】A.蚯蚓适于穴居生活,在土里钻来钻去,蚯蚓的粪便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B.鲫鱼的身体呈梭形利于减少水中游泳时的阻力,属于生物适应环境,B符合题意。C.细菌的生活需要水分、有机物和适宜的温度,夏季温度升高细菌繁殖速度加快,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D.农作物遇到干旱会减产,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9.(2022·日照)下列农谚不能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A.小满小满,谷粒渐满 B.清明雨涟涟,一年好种田C.粪草粪草,庄稼之宝 D.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答案】D【解析】A.“小满小满,谷粒渐满”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B.“清明雨涟涟,一年好种田”体现了水分对生物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C.“粪草粪草,庄稼之宝”体现了无机盐对生物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D.“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符合题意。10.(2022·陇南)农田中的杂草和农作物争夺阳光、水分,这说明杂草和农作物之间的关系是()A.合作 B.捕食 C.共生 D.竞争【答案】D【解析】农田中的杂草和农作物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因此杂草和农作物之间的关系是竞争关系,D符合题意。11.(2022·陇南)骆驼刺、梭梭等沙漠植物的根系非常发达,能吸收土壤深处的水分,这说明()A.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B.生物能够适应环境C.环境能够影响生物 D.环境能够适应生物【答案】B【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骆驼刺、梭梭等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梭梭等植物,根系非常发达,能吸收土壤深处的水分,适应沙漠缺水的沙漠环境,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生物能适应环境。因此,B符合题意。12.(2022·大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是()A.生产者和消费者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生产者和非生物部分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答案】D【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和分解者(腐生的细菌、真菌)组成。13.(2022·湘潭)如图表示可可西里的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B.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狼C.藏羚羊、金雕、高原植物都属于消费者D.若鼠兔数量减少,狼的数量也立即减少【答案】A【解析】A.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A符合题意。B.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营养级最高的消费者。该生态系统金雕体内的有毒物质的含量最高,B不符合题意。C.高原植物属于生产者,C不符合题意。D.若鼠兔数量减少,短期内狼还可以吃高原兔和藏羚羊,数量不会减少,一段时间以后狼会随着食物的减少而减少,D不符合题意。14.(2022·湘西)某草原被难以分解和排出的重金属物质镉污染,在食物链“草→虫→食虫鸟→蛇→鹰”中,体内镉积累最多的生物是()A.草 B.蛇 C.食虫鸟 D.鹰【答案】D【解析】有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被分解、无法被排出的,因此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级富集积累。所以,若此草原被难以分解和排出的重金属物质镉污染,在食物链“草→虫→食虫鸟→蛇→鹰”中,体内镉积累最多的生物是鹰,D符合题意。15.(2022·长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与此相关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A.蝉→螳螂→黄雀 B.植物→蝉→螳螂→黄雀C.螳螂→蝉→黄雀→细菌 D.阳光→植物→螳螂→蝉→黄雀【答案】B【解析】A.“蝉→螳螂→黄雀”缺少生产者,A不符合题意。B.“植物→蝉→螳螂→黄雀”符合食物链的书写要求,B符合题意。C.“螳螂→蝉→黄雀→细菌”缺少生产者,多了分解者,C不符合题意。D.“阳光→植物→螳螂→蝉→黄雀”多了非生物部分,D不符合题意。16.(2022·海南)如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除甲外,其余生物都是消费者B.丁与丙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C.共有4条食物链,最长的食物链中有4种消费者D.该食物网没有分解者,戊获得能量和积累毒素最多【答案】D【解析】A.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所以,图中除甲是生产者外,其余生物都是消费者,A不符合题意。B.丁捕食丙,丁和丙都捕食己,故丁与丙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B不符合题意。C.图中的食物链有4条,分别是:甲→乙→丙→丁→戊;甲→己→丙→丁→戊;甲→己→丁→戊;甲→己→戊。显然,最长的食物链中有4种消费者(乙、丙、丁、戊或己、丙、丁、戊),C不符合题意。D.该食物网没有分解者。能量流动一般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单方向流动、且是逐级递减的。许多有毒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网的最高级消费者。所以,最高营养级的戊获得能量最少、积累毒素最多,D符合题意。17.(2022·荆州)下列有关生物圈、生态系统和食物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B.荆州城的护城河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C.“昆虫→青蛙→蛇”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D.一个鱼池中的全部鲫鱼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答案】B【解析】A、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A不符合题意。B、荆州城的护城河既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属于生态系统,B符合题意。C、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昆虫→青蛙→蛇”只有消费者,没有生产者,不能构成食物链,C不符合题意。D、一个鱼池中的全部鲫鱼,只有部分消费者,没有其他成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D不符合题意。18.(2022·滨州)关注生物圈就是关注人类自己的生存。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圈指的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和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上层、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下层C.生物圈的各种成分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系为一个统一的整体D.生物圈具备大多数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等【答案】D【解析】A.生物圈指的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和,A错误。B.生物圈是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B错误。C.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C错误。D.生物圈具备大多数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等,D正确。19.(2022·盘锦)塞罕坝被誉为“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经过三代人的艰苦努力,塞罕坝由荒原变成万顷林海,为生态环境的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图是塞罕坝生态系统的一角,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注:①~④表示生理过程)(1)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部分和非生物部分。(2)写出图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图中猫头鹰和蛇之间的关系是。(3)生态系统中青蛙的发育方式为发育;按照体内有无,将蝗虫与其他动物分成两类。(4)与曾经的荒原相比,现今的塞罕坝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结构更加复杂,能力增强。(5)塞罕坝万顷林海中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通过作用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6)塞罕坝生态系统和其他生态系统共同参与生物圈碳循环,图中表示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过程的有(填序号)。【答案】(1)生物(2)绿色植物→蝗虫→食虫鸟→猫头鹰;捕食和竞争(3)变态;脊柱(4)自动调节或自我调节(5)蒸腾(6)①③④【解析】(1)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2)本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有3条:绿色植物→蝗虫→食虫鸟→猫头鹰;绿色植物→蝗虫→食虫鸟→蛇→猫头鹰;绿色植物→蝗虫→青蛙→蛇→猫头鹰,其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绿色植物→蝗虫→食虫鸟→猫头鹰。猫头鹰和蛇以食虫鸟为食,存在一种竞争关系,而猫头鹰又以蛇为食,它们之间是捕食关系。因此,猫头鹰和蛇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3)春末夏初,是青蛙的繁殖季节。雌雄蛙分别把卵细胞和精子排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这种方式称为体外受精。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因此,青蛙在生殖发育方式属于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蝗虫的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而食虫鸟、青蛙、蛇和猫头鹰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4)在生态系统中,虽然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在一般情况下,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大。所以,与曾经的荒原相比,现今的塞罕坝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结构更加复杂,自动调节(自我调节)能力增强。(5)生物圈的水循环是大自然中的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降水等环节,在生物圈中进行连续运动的过程。塞罕坝万顷林海中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通过进行蒸腾作用,吸收水分、运输水分、散失水分,从而提高了大气的湿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二手教练车销售合同格式
- 2025年乳制品代理销售合同
- 2025年阻沙固沙网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不动产权购房合同范本
- 2025年家禽购销合同协议
- 2025年陶瓷基体项目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健身器材购置合同
- 2025年合伙型股权分配合同
- 2025年度制造业租赁协议样式
- 2025年产品研发合作协议范本
- 2024年山东济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抚恤金丧葬费协议书模板
- 准备单元 雪地上的“足迹”(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科学大象版
- 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计算》三章第二节《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教案
- NB-T32042-2018光伏发电工程建设监理规范
- 中国电信入职流程
- 音乐学科阅读方案
- 2024-2030年中国医药设备市场发展分析及市场趋势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基于新课标学习的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部编《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
- 泪道狭窄与阻塞的护理
- 铣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